湖南省2015年对口高考语文试题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考试题及答案.doc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考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0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A .____________外面电闪雷鸣,整个村子都在暴风雨中颤抖。
C .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D .当我突然出现在他面前时,他一下慌了神,说道:“我——我——”【答案】B难度:中等 知识点:标点符号10.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作305篇。
B .司马迁的《史记》在史学与文学方面都有着杰出的成就,被鲁迅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 .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其诗冲淡平和,自然淳朴,《桃花源记》是其诗作的典范。
D .欧·亨利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其代表作品有《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叶子》等。
【答案】C难度:中等 知识点:作家作品 二、语言表达(共3题)1.依照例句,仿写句子面对有缺憾的事物,我们必须学会包容,而不是求全责备,就像你欣赏塞北的美丽雪景,就必须包容它那难耐的严寒。
【答案】要点:(1)内容健康(1分);(2)句式结构相同(1分);(3)语言流畅(1分)。
难度:中等 知识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2.你的好友心情不快时,就约你去公园散步,你总能给他(她)以宽慰。
这次,他(她)与家人闹别扭,打电话约你晚上去公园走走,你却因忙不开而无法前往。
面对这种情况,请你与他(她)进行得体的交流。
(50字左右)【答案】要点:(1)用语礼貌(1分);(2)巧妙得体(1分);(3)语言通顺(1分)。
难度:中等 知识点: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3.指出下面一则困难补助申请书的错误并改正。
申请书尊敬的学校领导:我叫李××,是××系2010年入学的一名学生。
湖南省对口高考语文试题

机密★启用前湖南省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语文对口试题本试题卷共六道大题;20道小题;共5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8分;每小题3分清华园里谈不上什么景致;不过非常整洁;绿草如茵;校舍.十分 ;但是一尘不染..工字厅后面是荷花池;池畔.松柏参.天;厅后匾额上的“水木清华”四字确是当之无魁..我在这个地方不知了多少黄昏..西园榛莽未除;一片芦蒿;登高西望;圆明园的断垣残石历历可见;俯仰苍茫;引人沉思..荷花池北岸上;可遥见一排高低起伏的土山; .. ; ..这一带景色宜人;是同学们常来读书游憩而流连忘返的去处……园中的荷花池;后因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荷塘月色;更是振聋发聩;令莘莘学子不免心生神往;希冀也能漫步在这荷花池畔;沐朝.霞;送夕阳;书声与清风相应和;倩影共舞荷同妍;度过一段终生都值得回味的读书时光..1、语段中加点的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 校舍.shèB. 池畔.pànC.参.天cānD. 朝.霞cháo2、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一尘不染B. 当之无魁C. 断垣残石D. 俯仰苍茫3、依次填入语段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恬当的一项是A. 简朴消磨B. 俭朴消耗C. 俭朴消磨D. 简朴消耗4、语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绿草如茵B.流连忘返C. 振聋发聩D. 莘莘学子5、依次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①. 土山的背后;缓缓地流动着一条小河..②. 两岸微风拂柳;又是一方胜境..③. 山上松柏茂盛;树下花草丛生;别有一番风致..A.①③②B.③②①C.②①③D.③①②6、语段中“书声与清风相应和;倩影共舞荷同妍”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 对偶B.比喻C. 排比D. 夸张二、古代诗文阅读18分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7—8题..6分;每小题3分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7、这首诗的作者是A. 王维B. 王昌龄C. 白居易D. 杜牧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首联“枯荣”一词表现的是“原上草”自然的生命特征..B. 第二联“烧不尽”“吹又生”表现了草顽强旺盛的生命力..C. 第三联的“侵”“接”二字写出了春草的蔓延扩展之势..D. 尾联用草之“萋萋”形容王孙送人时依依惜别的深情..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9分;每小题3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与家君期.日中期:约定 B.则是无信.信:信用C.下车引.之引:引起 D.入门不顾.顾.:回头10、下列选项中;与“去后乃至”的“乃”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乃.不知有汉B.乃.重修岳阳楼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D.蒙乃.始就学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待君久不至;已去..译文: ..三古诗文默写3分;每空1分12、⑴冰;水为之; ..劝学⑵不见复关 ;涕泣涟涟.. ; ..氓三、现代文阅读24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每小题6分水啊在水边筑屋可能是人生的又一个梦想..大都市远远地阻隔了人与水的亲近..那些以水着称的城市;如果实地考察起来;会让人觉得那一点水简直算不了什么;微不足道..水啊;自然的心灵;大地的眼睛;可以洗涤万物的清澈之源;就这样不见了..可能由于我出生在大水之滨;所以一离开了水就有一种焦躁不安;总害怕生活变得过于干枯..许多年里几乎是一路逐水而行;水在不知不觉间牵引着人生轨迹..行走在城乡之路;只要是眼前出现一片大水;立刻有一种愉悦和亲近感..无论在哪里;只要看到一片水被污染了;心头立刻会泛起一种绝望感;这绝望会压得人透不过气来..人类的恐惧不安和肮脏;这一切都等待水来洗刷;可是人类却先自己动手把水弄脏了..人的视野里如果能有一泓清水;就成了人生中最质朴最诗意的追求..在小城南部山区;一个小村向阳一面是深深的大水潭;而且绝无污染;常年清澈..一个朋友就在那个小村的南端居住;他热情地邀我去住..这时恰好是我不得不搬离小城居所的日子;内心十分惆怅;所以这邀请就让我分外高兴..我把简单的用具搬来;然后就在这里住下..水潭是我的心情;它一直是那么清澈平静..潭水洁净无污;鱼在深处都看得清楚..这儿的水鸟总是单独行动;他们的模样在我眼前简直很少重复;每一次都是新的面孔;有的洁白;有的碧绿;有的长长的喙;有的高高的腿..水鸟在潭边踟蹰的样子优雅之极;它们仿佛没有更多的急切心情;仅以漫步为主;狩猎倒在其次..我每一次来到潭边都钦羡水鸟;先是盯视一会儿;然后就像它们一样悠闲地走起来..在南部山区水潭边的幸福仅仅持续了一年;后来就因为具体工作的变更而不得不搬回小城..可是我仍旧迷恋那里..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小城近郊有一座水库;这儿有一片开阔的大水;有长满了半个堤岸的树和青杨..主人欢迎我来这儿完成自己的部分工作;这使我满心感激..这里就像南山的水潭一样;是又一处难得的安居之地..但这美好的水畔只能让我留恋向往;而不能当成长久的居地..它吸引我;让我来来去去;乐此不疲;未能割舍..我向越来越多的朋友引见城郊这片亮水;介绍它奇迹般的沉寂..也就在这些日子里;我顺着水的流向一直向前;不止一次绕到了小城东郊的一条河边..我终于在河岸发现了一个小村;并在小村里找到了新的小屋..我在小屋安居下来..我常常不无自豪地说:我是河畔人家啊..这条长满了芦荻的河日夜不息地奔流;它赶路的声音直传到我的窗下..这是那片大水对于我的问候;是它捎来的讯息..我相信;即便是更远一些的那个水潭也与水库、与这条河相扯相连;它们是孪生兄弟..河水在大雨季里咆哮;有时它会淹没河上的那座漫桥..我曾在夜晚长时间站立在河边;看泛着白沫的水流冲淌而下;想像着远方的大海..最大的水就是海;我终有一天会临海而居..苍茫无际的海;水天交接之处藏下了多少幻想;我会更多地停留岸边;去遥望邈远..选自张炜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有删改13、全文以逐水而居为线索;从水潭、、写到大海..4分14、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语句..6分答:15、综观全文;分析“我常常不无自豪地说:我是河畔人家啊”的含意..6分答:16、请谈谈这篇文章对你的启示..8分答:四、语文综合实践8分一群人前往青海攀登岗什卡雪峰;有人问他们想去干什么;回答是“逃离城市”..他们来到雪峰下向上攀登;一路攀登一路用微信直播..最终登上山顶;置身雪域绝美风景之中..有人发了一条微信:“山顶风光真美……面对如此美景;同行的十来个人都在看自己的手机..”17、这一语段可划分为四个语意层次;请参照①②的形式;概括③④的内容..4分①前往雪峰;逃离城市;②一路攀登;一路直播;③;④ ..18、请写一则短信;谈谈这一语段给你的启示..4分答:五、应用文写作12分19、请为小明同学代写一份参加环保志愿者协会的申请书..12分要求:①写明参加理由;②要素齐全;格式规范;③行文不得透露与考生相关的信息..六、作文40分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某公司员工停车;早到的总是停在离公司入口最远的地方..有人不解;问你们早到的为什么不停在最近的地方;而总是停在最远处呢那些员工的回答几乎一样:我们早来;有时间走;后来的;一定是很赶;若停在最远处;就可能更迟了……根据上述文字;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015年湖南高考语文试卷真题(上)

导读:不管遇到怎么样的困难,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人总要活在希望里,哀莫大于心死,要在困境中奋起,在失望中充满希望。
2015年高考湖南卷语文试题(精校版)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每小题3分)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
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和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
,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
回望历史,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华民族奋起抗争;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中国人民 ;面对现代化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中华儿女怀揣中国梦。
一路高歌前行。
梦想的太阳,已经在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灿烂的朝霞正在光耀在我们的眼前……1.下列成语依次填入语段中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A.坚贞不屈自强不息百废俱兴奋起直追B.坚定不移自强不息百废待兴奋发图强C.坚贞不屈生生不息百废待兴奋发图强D.坚定不移生生不息百废俱兴奋起直追2.下列选项对语段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A.比喻排比B.对偶比喻C.排比夸张D.夸张对偶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熌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
,皆隐于山坳树影之间。
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为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
桥上有亭。
3.语段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熌灼shuò 曲折qŭ山坳ào 石磴chéngB.熌灼shuò 曲折qū 山坳yòu 石磴děngC.熌灼zhuó 曲折qŭ山坳yòu 石磴chéngD.熌灼zhuó 曲折qū 山坳ào 石磴děng4.下列语句填入语段中划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再进数步,渐向北边,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雕甍绣槛B.渐向北边,再进数步,雕甍绣槛,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C.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D.渐向北边,雕甍绣槛,再进数步,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二、文言文阅读(22分,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2015年湖南省高考语文试卷(含解析版).pdf

2015年湖南省高考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每小题3分)1.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
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和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
,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
回望历史,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华民族奋起抗争;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中国人民;面对现代化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中华儿女怀揣中国梦。
一路高歌前行。
梦想的太阳,已经在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灿烂的朝霞正在光耀在我们的眼前……(1)下列成语依次填入语段中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A.坚贞不屈自强不息百废俱兴奋起直追B.坚定不移自强不息百废待兴奋发图强C.坚贞不屈生生不息百废待兴奋发图强D.坚定不移生生不息百废俱兴奋起直追(2)下列选项对语段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A.比喻排比B.对偶比喻C.排比夸张D.夸张对偶2.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熌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
,皆隐于山坳.树影之间。
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为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
桥上有亭。
(1)语段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熌灼.shuò曲.折q? 山坳ào 石磴chéngB.熌灼.shuò曲.折qū 山坳yòu 石磴dèngC.熌灼.zhuó曲.折q? 山坳yòu 石磴chéngD.熌灼.zhuó曲.折qū山坳ào 石磴dèng(2)下列语句填入语段中划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再进数步,渐向北边,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雕甍绣槛B.渐向北边,再进数步,雕甍绣槛,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C.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D.渐向北边,雕甍绣槛,再进数步,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二、文言文阅读(22分,选择题12分,每小题22分;翻译题10分)3.(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VIP专享]2015高考真题——语文(湖南卷解析版)
![[VIP专享]2015高考真题——语文(湖南卷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ec8f109f49649b6648d7475c.png)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每小题3分)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
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和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
,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
回望历史,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华民族奋起抗争;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中国人民;面对现代化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中华儿女怀揣中国梦。
一路高歌前行。
梦想的太阳,已经在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灿烂的朝霞正在光耀在我们的眼前……1.下列成语依次填入语段中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A.坚贞不屈自强不息百废俱兴奋起直追B.坚定不移自强不息百废待兴奋发图强C.坚贞不屈生生不息百废待兴奋发图强D.坚定不移生生不息百废俱兴奋起直追【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写成语的题目,成语的意思很好理解,关键注意上下文,第一个空注意前面的“梦想”,“只能用坚定不移”,第二个空后面是“精神”,只能用“自强不息”,第三个空前面是“成立之初”,所以用“百废待兴”,最后一空后面是“困难和挑战”只能用“奋发图强”。
2.下列选项对语段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A.比喻排比 B.对偶比喻C.排比夸张 D.夸张对偶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熌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
,皆隐于山坳树影之间。
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为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
桥上有亭。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比喻“一带清流”,对偶“佳木茏葱,奇花熌灼”“清溪泻雪,石磴穿云”。
3.语段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熌灼shuò 曲折qŭ山坳ào 石磴chéngB.熌灼shuò 曲折qū山坳yòu 石磴děngC.熌灼zhuó 曲折qŭ山坳yòu 石磴chéngD.熌灼zhuó 曲折qū山坳ào 石磴děng【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注意多音字和形声字测读音。
2015年高考语文湖南卷(附答案)

语文试卷 第1页(共10页)语文试卷 第2页(共10页)绝密★启用前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语文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1. 答卷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2. 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每小题3分)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
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_________和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
_________、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
回望历史,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华民族奋起抗争;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_________,中国人民_________;面对现代化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中华儿女怀揣中国梦,一路高歌前行。
梦想的太阳,已经在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灿烂的朝霞正光耀在我们的眼前…… 1. 下列成语依次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A. 坚贞不屈 自强不息 百废俱兴 奋起直追B. 坚定不移 自强不息 百废待兴 奋发图强C. 坚贞不屈 生生不息 百废待兴 奋发图强D. 坚定不移 生生不息 百废俱兴 奋起直追 2. 下列选项对语段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A. 比喻 排比B. 对偶 比喻C. 排比 夸张D. 夸张 对偶说着,进入石洞来。
只见佳木茏葱,奇花 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
__________________,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
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
桥上有亭。
3. 语段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灼.(shuò) 曲.(q ŭ)折 山坳.(ào ) 石磴.(chén g ) B. 灼.(shu ò) 曲.(q ū)折 山坳.(y òu ) 石磴.(d èn g ) C. 灼.(zhuó) 曲.(q ŭ)折 山坳.(yòu) 石磴.(chén g ) D. 灼.(zhu ó) 曲.(q ū)折 山坳.(ào ) 石磴.(d èn g ) 4. 下列语句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再进数步,渐向北边,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雕甍绣槛B. 渐向北边,再进数步,雕甍绣槛,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C. 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D. 渐向北边,雕甍绣槛,再进数步,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二、文言文阅读(22分。
湖南省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试题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试题时量150分钟总分:120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8分。
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恪守kè一叶扁舟piānB、叱咤chà亲密无间jiānC、辟邪pì处心积虑chùD、粗糙cāo矫枉过正qi ǎ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润饰恃材傲物B、漠视所向披靡C、和霭见风使舵D、伺候冒然行事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仿佛昨天才踏进校门,倏忽之间三年已经过去,回望校园,真令人百感交集。
B、王学苓长期无微不致地照顾邻居亢德馨老人,因而得到群众称赞,政府褒奖。
C、反映现实的电视剧《蜗居》一炮打响,收视率节节飙升,观众纷纷拍手称快。
D、一开春,村里的青壮年又成群结队出去打工了,只留下几个老人小孩在家守着。
4、下列各句中,有病句的一项是()A、把文学作为社会现象看时,作家是生产者,读者是消费者,而文学批评家站在中间,充当介绍人的角色。
B、北宋哲宗时期,苏轼被贬谪到南方,羁宦于千里之外,经历了数度转徙,徽宗即位之后才从南疆回来。
C、迅速反映现实生活,高奏时代主旋律,是衡量文艺作品好坏的标准,也是文艺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职责。
D、中国的篆刻艺术是以石材为载体,以文字为主要表现对象,由古代印章镌刻技艺发展而来的传统艺术。
5、下列作家与作品的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愈——《师说》B、曹禺——《四世同堂》C、鲁迅——《故乡》D、雨果——《悲惨世界》6、下面联语中,不属于对仗的一联是()A、俯海古边州,云销见戍楼。
B、涨退山溪水,反复小人心。
C、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
D、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二、古代诗文阅读(18分)(一)阅读下面唐诗,完成7-8题。
(6分,每小题3分)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7、对这首诗的一、二句写作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对比的手法,诗人颂秋与前人悲秋对比。
2015年高考语文湖南卷及答案

语文试卷 第1页(共10页)语文试卷 第2页(共10页)绝密★启用前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语文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1. 答卷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2. 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每小题3分)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
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_________和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
_________、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
回望历史,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华民族奋起抗争;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_________,中国人民_________;面对现代化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中华儿女怀揣中国梦,一路高歌前行。
梦想的太阳,已经在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灿烂的朝霞正光耀在我们的眼前…… 1. 下列成语依次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A. 坚贞不屈 自强不息 百废俱兴 奋起直追B. 坚定不移 自强不息 百废待兴 奋发图强C. 坚贞不屈 生生不息 百废待兴 奋发图强D. 坚定不移 生生不息 百废俱兴 奋起直追 2. 下列选项对语段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A. 比喻 排比B. 对偶 比喻C. 排比 夸张D. 夸张 对偶说着,进入石洞来。
只见佳木茏葱,奇花 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
__________________,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
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
桥上有亭。
3. 语段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灼.(shuò) 曲.(q ŭ)折 山坳.(ào ) 石磴.(chén g ) B. 灼.(shu ò) 曲.(q ū)折 山坳.(y òu ) 石磴.(d èn g ) C. 灼.(zhuó) 曲.(q ŭ)折 山坳.(yòu) 石磴.(chén g ) D. 灼.(zhu ó) 曲.(q ū)折 山坳.(ào ) 石磴.(d èn g ) 4. 下列语句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再进数步,渐向北边,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雕甍绣槛B. 渐向北边,再进数步,雕甍绣槛,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C. 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D. 渐向北边,雕甍绣槛,再进数步,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二、文言文阅读(22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密★启用前
湖南省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
语文(对口)试题
本试题卷共六道大题,20道小题,共5页。
时量15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8分,每小题3分)
清华园里谈不上什么景致,不过非常整洁,绿草如茵,校舍.十分(),但是一尘不染。
工字厅后面是荷花池,池畔.松柏参.天,厅后匾额上的“水木清华”四字确是当之无魁。
我在这个地方不知()了多少黄昏。
西园榛莽未除,一片芦蒿,登高西望,圆明园的断垣残石历历可见,俯仰苍茫,引人沉思。
荷花池北岸上,可遥见一排高低起伏的土山,。
,。
这一带景色宜人,是同学们常来读书游憩而流连忘返的去处……园中的荷花池,后因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荷塘月色》,更是振聋发聩,令莘莘学子不免心生神往,希冀也能漫步在这荷花池畔,沐朝.霞,送夕阳,书声与清风相应和,倩影共舞荷同妍,度过一段终生都值得回味的读书时光。
1、语段中加点的字,读音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校舍.shè
B. 池畔.pàn
C.参.天cān
D. 朝.霞cháo
2、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一尘不染
B. 当之无魁
C. 断垣残石
D. 俯仰苍茫
3、依次填入语段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恬当的一项是()
A. 简朴消磨
B. 俭朴消耗
C. 俭朴消磨
D. 简朴消耗
4、语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绿草如茵
B.流连忘返
C. 振聋发聩
D. 莘莘学子
5、依次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 土山的背后,缓缓地流动着一条小河。
②. 两岸微风拂柳,又是一方胜境。
③. 山上松柏茂盛,树下花草丛生,别有一番风致。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6、语段中“书声与清风相应和,倩影共舞荷同妍”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 对偶
B.比喻
C. 排比
D. 夸张
二、古代诗文阅读(18分)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7—8题。
(6分,每小题3分)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7、这首诗的作者是
A. 王维
B. 王昌龄
C. 白居易
D. 杜牧
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
...的一项是
A. 首联“枯荣”一词表现的是“原上草”自然的生命特征。
B. 第二联“烧不尽”“吹又生”表现了草顽强旺盛的生命力。
C. 第三联的“侵”“接”二字写出了春草的蔓延扩展之势。
D. 尾联用草之“萋萋”形容王孙送人时依依惜别的深情。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
(9分,每小题3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君与家君期.日中期:约定 B.则是无信.信:信用
C.下车引.之引:引起 D.入门不顾.顾.:回头
10、下列选项中,与“去后乃至”的“乃”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乃.不知有汉
B.乃.重修岳阳楼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D.蒙乃.始就学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待君久不至,已去。
译文:。
(三)古诗文默写(3分,每空1分)
12、⑴冰,水为之,。
(《劝学》)
⑵不见复关,涕泣涟涟。
,。
(《氓》)三、现代文阅读(24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
(每小题6分)
水啊
在水边筑屋可能是人生的又一个梦想。
大都市远远地阻隔了人与水的亲近。
那些以水著称的城市,如果实地考察起来,会让人觉得那一点水简直算不了什么,微不足道。
水啊,自然的心灵,大地的眼睛,可以洗涤万物的清澈之源,就这样不见了。
可能由于我出生在大水之滨,所以一离开了水就有一种焦躁不安,总害怕生活变得过于干枯。
许多年里几乎是一路逐水而行,水在不知不觉间牵引着人生轨迹。
行走在城乡之路,只要是眼前出现一片大水,立刻有一种愉悦和亲近感。
无论在哪里,只要看到一片水被污染了,心头立刻会泛起一种绝望感,这绝望会压得人透不过气来。
人类的恐惧不安和肮脏,这一切都等待水来洗刷,可是人类却
先自己动手把水弄脏了。
人的视野里如果能有一泓清水,就成了人生中最质朴最
诗意的追求。
在小城南部山区,一个小村向阳一面是深深的大水潭,而且绝无污染,常年清澈。
一个朋友就在那个小村的南端居住,他热情地邀我去住。
这时恰好是我不得不搬离小城居所的日子,内心十分惆怅,所以这邀请就让我分外高兴。
我把简单的用具搬来,然后就在这里住下。
水潭是我的心情,它一直是那么清澈平静。
潭水洁净无污,鱼在深处都看得清楚。
这儿的水鸟总是单独行动,他们的模样在我眼前简直很少重复,每一次都是新的面孔,有的洁白,有的碧绿,有的长长的喙,有的高高的腿。
水鸟在潭边踟蹰的样子优雅之极,它们仿佛没有更多的急切心情,仅以漫步为主,狩猎倒在其次。
我每一次来到潭边都钦羡水鸟,先是盯视一会儿,然后就像它们一样悠闲地走起来。
在南部山区水潭边的幸福仅仅持续了一年,后来就因为具体工作的变更而不得不搬回小城。
可是我仍旧迷恋那里。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小城近郊有一座水库,这儿有一片开阔的大水,有长满了半个堤岸的树和青杨。
主人欢迎我来这儿完成自己的部分工作,这使我满心感激。
这里就像南山的水潭一样,是又一处难得的安居之地。
但这美好的水畔只能让我留恋向往,而不能当成长久的居地。
它吸引我,让我来来去去,乐此不疲,未能割舍。
我向越来越多的朋友引见城郊这片亮水,介绍它奇迹般的沉寂。
也就在这些日子里,我顺着水的流向一直向前,不止一次绕到了小城东郊的一条河边。
我终于在河岸发现了一个小村,并在小村里找到了新的小屋。
我在小屋安居下来。
我常常不无自豪地说:我是河畔人家啊。
这条长满了芦荻的河日夜不息地奔流,它赶路的声音直传到我的窗下。
这是那片大水对于我的问候,是它捎来的讯息。
我相信,即便是更远一些的那个水潭也与水库、与这条河相扯相连,它们是孪生兄弟。
河水在大雨季里咆哮,有时它会淹没河上的那座漫桥。
我曾在夜晚长时间站立在河边,看泛着白沫的水流沖淌而下,想像着远方的大海。
最大的水就是海,我终有一天会临海而居。
苍茫无际的海,水天交接之处藏下了多少幻想,我会更多地停留岸边,去遥望邈远。
(选自《张炜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有删改)13、全文以逐水而居为线索,从水潭、、写到大海。
(4分)
14、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语句。
(6分)
答:
15、综观全文,分析“我常常不无自豪地说:我是河畔人家啊”的含意。
(6分)答:
16、请谈谈这篇文章对你的启示。
(8分)
答:四、语文综合实践(8分)
一群人前往青海攀登岗什卡雪峰,有人问他们想去干什么,回答是“逃离城市”。
他们来到雪峰下向上攀登,一路攀登一路用微信直播。
最终登上山顶,置身雪域绝美风景之中。
有人发了一条微信:“山顶风光真美……面对如此美景,同行的十来个人都在看自己的手机。
”
17、这一语段可划分为四个语意层次,请参照①②的形式,概括③④的内容。
(4分)
①前往雪峰,逃离城市;②一路攀登,一路直播;
③;④。
18、请写一则短信,谈谈这一语段给你的启示。
(4分)
答:
五、应用文写作(12分)
19、请为小明同学代写一份参加环保志愿者协会的申请书。
(12分)
要求:①写明参加理由;
②要素齐全,格式规范;
③行文不得透露与考生相关的信息。
六、作文(4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某公司员工停车,早到的总是停在离公司入口最远的地方。
有人不解,问你们早到的为什么不停在最近的地方,而总是停在最远处呢?那些员工的回答几乎
一样:我们早来,有时间走,后来的,一定是很赶,若停在最远处,就可能更迟了……
根据上述文字,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