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主要经济指标(2018年):常住人口GDP社会消费品固定资产房地产财政收支人均可支配收入

合集下载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2018: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民经济主要指标(2017年)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2018: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民经济主要指标(2017年)

4801 337
3835 2626
598 682 2445 2529 4885
16531.3 1310.6
21898.8 7677.0 2642.8 3453.9
10920.1 16103.2 20396.3
注:本表绝 对数按当年
Note:The values in this table are calculated at current prices.
湖 南 Hunan
6860
34590.6
西部地区 Western Region
重 庆 Chongqing
3075
19500.3
四 川 Sichuan
8302
36980.2
贵 州 Guizhou
3580
13540.8
第一产业
Primary Industry
120.5 218.3 3507.9 2182.1
山 西 Shanxi
3702
14973.5
吉 林 Jilin
2717

15288.9
黑 龙 江 Heilongjiang
3789
16199.9
安 徽 Anhui
6255
27518.7
江 西 Jiangxi
4622
20818.5
河 南 Henan
9559
44988.2
湖 北 Hubei
5902
36523.0
99.0 4076.7 2017.4 2442.4 4876.7 3792.4
979.3
777.9 1429.2 2968.8 2611.7 1953.9 4339.5 3759.7 3690.0
1339.6 4282.8 2020.8

安徽省2018年合肥都市圈城市主要指标统计:GDP固定资产外商投资房地产社会消费品进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

安徽省2018年合肥都市圈城市主要指标统计:GDP固定资产外商投资房地产社会消费品进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
地区
合肥市 马鞍山市 芜湖市 淮南市 六安市 滁州市 桐城市
安徽省2018年合肥都市圈城 土地面积(平方 年末户籍人口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11445.1 4049 6026.1 5532.3 15450.8 13516 1546
758 229.1 388.9 389.7 588.6 453.7 75.4
445.2
196.7
523.1
424.4
220.7
930.1
810.2
26.3
193.7
174.6
摘编自《合肥统计年鉴2019》
建筑业
752.7 116.6 190.8 85 98.7 119.9 20.6
第三产业
3933.1 803.3 1434.9 483.1 568.3 650.9 80.4
财政收入(亿
1378.3 270.7 603.1 173.9 205.2 324.5 28.8
固定资产投资
7.1 10.1 9.7 2.4 13.4 15.4 12.7
工业投资增长
17.5 46 20.1 -3.5 9.1 8.8 4.1 10.4 11.4 11.9
23.11
1.55
1.31
外商直接投资 金融机构人民
32.3 24.85 29.16 2.85 5.03 13.92 0.08
13646.7 1620.4 3408.1 1435.2 1846.9 2045.3 272.8
金融机构人民
15338.5 2182.9 3692 2073.9 2680.8 2556.7 435.8
7822.9 1918.1 3278.5 1133.3 1288.1 1801.7 300.4

长江三角洲地域结构的形成、演变与优化研究

长江三角洲地域结构的形成、演变与优化研究

一、长江三角洲概述1.位置与范围长江三角洲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开放城市带和沿长江产业密集城市带的结合部,北起通扬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至镇江,东到海边,包括江苏、浙江两省部分地区和整个上海市,面积约5万平方千米,是一片坦荡的大平原,只有少数小山丘像孤岛一样矗立在平原之上。

这里岸线平直,海水黄浑,有一条宽约几千米到几十千米的潮间带浅滩,具有得天独厚得江海交汇、南北居中得区位条件。

坦荡宽广的长江三角洲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长江三角洲的演变形成过程,大体由三个方三面组成:一是作为长江三角洲主体的太湖平原形成;其次,是长江携带的泥沙在长江口的堆积;第三,是人类生产活动对长江三角洲形成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自古以来农业发达,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水产资源也非常丰富,著名的舟山渔场、吕泗渔场、长江口渔场均在其附近海域。

长江三角洲区位条件得天独厚,集"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于一身:大陆海岸线近1000公里,长江优良岸线600公里,由上海、宁波、舟山、南京、镇江等组成的港口群,与世界上160个国家和地区通航。

现在,这里已经形成了一个以上海为中心的现代化综合运输网。

通过长江水运大动脉,可以沟通面积180万平方公里、人口3.5亿、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占全国半数的整个长江流域,市场极为广阔。

2、自然环境长江三角洲处于亚热带的中、北部,受东亚季风气候的影响,光、温、水分均较充足。

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46~50亿焦/平方米左右,在农作物生长旺盛的7~8月平均约为6亿焦/平方米,年日照时数为2 000~2 200小时,7~8月日照百分率可达到60%~70%。

本区年平均气温14~17℃左右,全年无霜期约220~250天,≥10℃的积温在4 600~5 300℃之间,持续日期为220~240天。

从四季温度分析,本区农业具有多熟制的条件,但据以往实践如实行双季稻—越冬作物(麦类、油菜)三熟制,在季节上显得偏紧。

2023年高考一轮多维练小题-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解析版)

2023年高考一轮多维练小题-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解析版)

专题19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同时也是我国发育最为成熟的城市群。

下图为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变化模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海成为长三角城市群中一级中心城市的主导因素是()A.矿产资源B.城市面积C.交通条件D.地理位置2.长三角城市群空间体系()A.上海市服务范围最广B.一级中心城市数量最多C.三级中心城市之间均表现为较强联系D.二级中心城市之间均表现为较强联系【答案】1.D 2.A【分析】1.上海位于我国海岸线的中点附近,可联系南北,同时上海又位于长江的入海口,经济腹地广阔,地理位置优越,所以成为长三角城市群中一级中心城市,D正确;上海矿产资源短缺,A错;城市面积与南京等城市相比并不具有明显优势(同时,城市面积的大小并不是决定上海成为长三角城市群中等级最高的城市),B错;相比于地理位置而言,交通条件并不是主导因素(长三角地区的城市交通均较为便利),排除C。

故选D。

2.长三角城市群空间体系中,上海为一级中心城市,城市等级最高,服务范围最广,A正确;一级中心城市数量最少,B错;三级中心城市之间多表现为较弱联系,C错。

南京市和杭州市为二级中心城市,图中显示两城市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D错。

故选A。

同城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城市紧密联系、协调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的现象。

公路客流能够反映城市间的日常人口流动方向和强度,是分析判断城市间关系的重要指标。

下图示意安徽省2011年8月行政区划调整前的中心城市间公路客流状况。

滁州的首位客运流向为南京,次位客运流向为合肥,两个方向的客流量相差很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城市组合中,最适宜推进同城化的是()A.安庆—池州B.合肥—巢湖C.亳州—阜阳D.芜湖—铜陵4.合肥虽为滁州的次位客运流向,但滁州发往合肥的客流量与发往南京的相差很小,其主要原因是()A.南京经济发展水平高B.滁州与南京距离更近C.滁州与合肥行政联系密切D.合肥与南京均为省会城市【答案】3.B 4.C【解析】3.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公路客流能够反映城市间日常人口流动方向和强度,是分析判断城市间关系的重要指标,公路客流量大,反映城市间联系紧密,有利于推进同城化。

初中地理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

初中地理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
(4)从图中看出,甲地区城市多分布在山麓和绿洲上,乙地区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
13.南京九线香港台风东南沿海矿产资源缺乏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临近港澳及东南亚,华侨众多;海陆交通便利极大缩短了三个城市的车程,使人们出行更方便
【解析】
【分析】
根据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很多地方是侨乡,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该地区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政策的优惠及人文因素的优势,重点发展了外向型经济,进行分析解答。
【点睛】
该题考查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发展,读图分析解答即可。
6.A
7.D
【解析】
【分析】
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气候湿润,土地肥沃,河网纵横。这里农耕条件优越,农业历史悠久,农业生产水平高,是举世闻名的“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长江三角洲人口和城镇密集,工商业发达,经济基础雄厚。长江三角洲区域的龙头是上海,北翼的中心城市是南京,南翼的中心城市是杭州,形成上海与杭州“同城效应”的最主要条件是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
7.形成长江三角洲各城市之间“同城效应”的最主要条件是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使该地区城市之间的交通更加快捷。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同城效应的最主要条件,理解记忆即可。
8.B
【解析】
【分析】
【详解】
所谓的“同城效应”,这种生活方式形成的最主要条件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有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使城市间的交通更加快捷,故答案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珠江三角洲的相关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14.成昆线焦柳线京九线京沪线攀枝花武汉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水土流失洪涝灾害、水污染、酸雨等
【解析】
【分析】
我国现已形成一个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铁路网,南北干线有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宝成-成昆线、南昆线等;东西铁路干线有滨洲-滨绥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昆线等。

中山市基本情况

中山市基本情况

市情概况】中山市,是全国唯一以伟人名字命名的城市。

中山,古称香山,人杰地灵,名人辈出。

1866年11月12日,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生在香山县翠亨村,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香山改名为中山。

[1]中山市全年平均气温23.0℃。

市域公路通车里程1665.8公里;市内有3个对外贸易港口;市外周边有5大机场;铁路运输经由广州通达全国各地。

[编辑本段]【自然地理】位置范围中山市,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北江下游出海处,北接广州市番禺区和佛山市顺德,西邻江门市区、新会区和珠海市斗门区,东南连珠海市,东隔珠江口伶仃洋与深圳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相望。

全境位于北纬22°11′~22°47′,东经113°09′~113°46′之间。

市中心陆路北距广州市区86公里,东南至澳门65公里,由中山港水路到香港52海里。

地质特征中山市地质发展历史悠久,地壳变动频繁,地质构造体系属于华南褶皱束的粤中坳陷,中山位于北段。

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中部高亢,四周平坦,平原地区自西北向东南倾斜。

五桂山、竹嵩岭等山脉突屹于市中南部,五桂山主峰海拔531米,为全市最高峰。

地貌由大陆架隆起的低山、丘陵、台地和珠江口的冲积平原、海滩组成。

其中低山、丘陵、台地占全境面积的24%,一般海拔为10~200米,土壤类型为赤红壤。

平原和滩涂占全境面积的68%,一般海拔为-0.5~1米,其中平原土壤类型为水稻土和基水地,滩涂广泛分布有滨海盐渍沼泽土及滨海沙土。

河流面积占全境的8%,西江下游的西海水道、磨刀门水道自北向南流经市西部边界,由磨刀门出南海;北江下游的洪奇沥水道自西北向东南经过市东北边界由洪奇门出珠江口。

其间汊道纵横交错,其中小榄水道、鸡鸦水道横贯市北半部,汇入横门水道由横门出珠江口。

水系划分为平原河网和低山丘陵河网两个部分,平原地区河网深受南海海洋潮汐的影响,具典型河口区特色。

气候特征中山市地处低纬度区,全境均在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太阳辐射能量丰富。

(选考)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40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

(选考)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40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

第40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1.珠江三角洲的位置与X围(1)位置:位于某某省中南部,珠江下游。

(2)X围:包括A某某、B某某、C某某、某某、江门、D某某、某某等市的全部和某某、某某两市的部分县(市)。

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E某某和F澳门。

2.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1)改革开放初期: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形成城乡融合的城乡一体化地带。

(2)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形成以某某市为中心的高度密集的城市群体系。

3.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的阶段特点夯实基础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时间20世纪80年代初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20世纪90年代以后进程特点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业发展迅速多种形式引进外资和技术,工业发展步伐加快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工业结构优化,技术水平提高,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结果为工业起步提供必要的资金积累形成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特色,建立起轻型工业体系基本实现乡村工业化;面临发展空间不足和工业资源有限等问题4.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5.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及解决措施分类问题解决措施工业化问题大量占用耕地,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建立山水城市生态模式;寻求最佳状态的城市规模扩X模式;建立高效合理的产业结构模式城市化问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完善;城市占用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珠江水质恶化;城市酸雨现象严重;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加剧微点1 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微点2 良好的区位不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的唯一原因珠三角地区良好的区位是始终存在的,其在20世纪80年代后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为改革开放的政策。

微点3 珠江三角洲地区并非一直具备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条件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促进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但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工资水平的提高,20世纪90年代珠三角地区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已丧失。

2018年各省(市、自治区)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各省(市、自治区)主要经济指标

4
834 24
499 24
3,721 13 2,191 13
8,405
3 5,320
3
10,906
2 6,649
2
4,847 10 2,839 11
4,748 11 3,023 10
2,151 21 1,193 19
2,802 17 1,373 17
286 27
147 27
2,018 22 1,079 21
4,832 20,363 40,678 14,806 17,881
1,478 24,438
8,246 2,865 3,705 12,199
排名
比上年 ±%
排名
6.6
12 6.6 19
19 3.6 31
9 6.6 19
22 6.7 17
21 5.3 28
14 5.7 27
24 4.5 30
23 4.7 29
当期 排名 当期 排名 当期 排名
378,440 3,197 4,292
人均国内生产总 值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占比


粮食产量
农业机械总动力
规模以上工 业增加值增
长率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单位数
规模以上工业企 业利润总额
固定资产投 资(不含农 户)增长率
(亿元)
(%)
(%)
当期
900,310 30,320 18,810 36,010 16,818 17,289 25,315 15,075 16,362 32,680 92,595 56,197 30,007 35,804 21,985 76,470 48,056 39,367 36,426 97,278 20,35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产业
Secondary Industry
第三产业
Tertiary Industry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
Per Capita Gross Domestic Product (yuan)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Total Retail of Consumer Goods (100 million yuan)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
General Public Budgetary Revenue (100 million yuan)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亿元)
General Public Budgetary Expenditure (100 million yuan)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亿元)
RMB Deposits Balance of Financial Departments(100 million yuan)
50373 31593 56989
156.25 3263.29 3630.73 149275 2613.19
595.89 343.86 250.72
24.22 560.33 594.82 9798.55 7533.42 45933 16818 54000
213.99 8933.28 9450.20 173765 5746.90 2557.91 3541.14 2068.31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
Per Capita Consuming Expenditures of Permanent Rural Residents (yuan)
全社会用电量(亿千瓦时)
Total Electriccity Consumed (100 million kw.h)
#工 业
Industrial
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亿元)
RMB Loans Balance of Financial Departments (100 million yuan)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of All Residents(yuan)
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元) Per Capita Consuming Expenditures of All Residents(yuan)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of Permanent Urban
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亿元)
Real Estate Investment(100 million yuan)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Total Imports and Exports(USD 100 million)
#出 口
Exports
实际到账注册外资(亿美元)
Foreign Capital Actually zed (USD 100 million)
654.91 378.79
38.53 1470.02 1532.72 33740.63 28402.34
52916 30706 59308
125.07 5464.01 5849.54 174270 3672.70 1314.86
934.44 567.81
36.91 1012.28 1055.94 15568.68 11971.55
46015 30375 19965 1566.66 780.21
GSE RIVER DELTA (2018)
上海市 Shanghai
City 6341
1447.57 2423.78 32679.87 8694.95
南京市 Nanjing
City 6587
696.94 843.62 12820.40 4055.14
无锡市
Wuxi City
4627
常州市
Changzhou City
104.37 9732.54 22842.96 134982 12668.69 4033.18 5156.49 2071.70
173.00 7108.15 8351.54 112626.23 67567.94
64183 43351 68034
273.42 4721.61 7825.37 152886 5832.46 2354.17
4372
497.21
382.20
657.45
472.86
11438.62
7050.27
5009.33
2951.35
苏州市 Suzhou
City 8657
703.55 1072.17 18597.47 8240.37
南通市 Nantong
City 10549 762.52 731.00
8427.00 3283.23
附录6 长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主要经济指标(2018年) MAIN ECONOMIC INDICATORS BY CITY IN THE YANGSE RIVER DELTA (
指标
Item
土地面积(平方公里)
Area of Land (sq.km)
年末户籍人口(万人)
Year-end Population (10000 persons)
Residents(yuan)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 Per Capita Consuming Expenditures of Permanent Urban Residents(yuan)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of Permanent Rural Residents(yuan)
45.25 2119.99 1952.71 28560.45 26546.23
55476 26863 63481
397.77 3947.88 4081.35 115320 3088.77
759.52 385.91 254.53
25.81 606.19 877.18 12001.61 8811.69 37071 23379 46321
年末常住人口(万人)
Year-end permanent population(10000 persons)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Gross Domestic Products (100 million yuan)
#工 业
Industry
按产业分
Grouped by Industries
第一产业
Primary Industr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