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1年广东省高考重点参考资料广东高考理综考试大纲汇总
2011年广东高考理综

2011年广东高考理综一、绪论2011年是广东高考理综科目的一年。
理综科目是广东高考中的一门综合性科目,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学科的内容。
在2011年的高考中,广东考生需要掌握这三个学科的知识,并能够灵活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答中。
二、物理部分1. 选修内容在2011年的广东高考理综中,物理部分的选修内容主要包括:电磁感应、电磁波、核能与放射性、半导体技术和物理学史等内容。
考生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掌握基本原理和相关概念。
2. 考试要点在物理部分的考试中,考生需要重点掌握以下几个要点:•了解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并能够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理解电磁波的特性和应用。
掌握电磁波的基本特性,包括波长、频率和速度等,并能够解释其在通信和医学中的应用。
•了解核能与放射性的基本原理。
理解核能的产生和利用,并能够解释放射性衰变和核反应等现象。
•掌握半导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了解半导体材料的性质和特点,包括PN结和晶体管等,并能够解释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
•了解物理学史的重要人物和理论。
掌握牛顿力学、电磁学和量子力学等重要理论的发展历程和基本思想。
三、化学部分1. 选修内容在2011年的广东高考理综中,化学部分的选修内容主要包括: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质性质与变化、化学反应动力学和化学与社会等内容。
考生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掌握重要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
2. 考试要点在化学部分的考试中,考生需要重点掌握以下几个要点:•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结构、官能团的性质和反应,并能够应用于解决有机化学问题。
•了解无机化学的重要知识和原理。
掌握常见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并能够解释化学反应中的离子方程式。
•理解物质性质与变化的基本理论。
掌握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在实验中能够观察和判断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了解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定律。
2011年广东省高考重点参考资料--名师解读广东高考(理综)考试大纲

名师解读:2010年广东高考(理综)考试大纲一、2010年广东理科综合《考试说明》的新变化(一)考试形式的变化2010年广东化学高考最大的变化是考试形式的变化,由此导致试卷结构、题量、内容比例等一系列变化。
【变化】由原来的闭卷、笔答、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单科设卷考试,满分150分,改为闭卷、笔答、考试时间150分钟,理、化、生三科(各科100分,满分300分)合卷考试。
【解读】三科合卷同时考试,是这次高考的重要变革,其考试策略是考生必须正确应对的问题。
考生最好是依题次顺序按时量规定先做好会做的题,把不会做的题暂搁置一边,理综应试最佳方案应通过平时的测验逐步调整,以确定适应各自的最佳方案。
另外虽然单科考试的总分由原来的150分减少为100分,但是分值时间比却上升了,单个题目的分值由于题数的限制也上升了。
这就要求我们要搞好基础题目的计算训练,考试时要把握好时间,有把握的题目一定要能做到稳、准、快,得全分。
(二)试卷结构和题型的变化试卷以理、化、生三科合并考查,包括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全卷36题,其中单项选择题16题,双相选择题9题,非选择题11题。
试卷结构及题型分布见下表:题型题号考查内容题量分值备注单项选择题1-6 生物6题24分6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共16题,每小题4分。
7-12 化学6题24分13-16 物理4题16分双项选择题17-21 物理5题30分5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共9题,每小题6分。
全选对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22-23 化学2题12分24-25 生物2题12分得1分,错选,不选得0分。
非选择题26-29 生物4题64分182分共11题,包括填空、问答、计算等题型。
30-33 化学4题64分34-36 物理3题54分【解读】这是全新的试卷结构。
其特点是:1.明确规定了各科试题在试卷中的题次,要求考生平时训练和测验要养成按题次规定做题的习惯。
2011年广东高考理综

2011年广东高考理综介绍2011年广东高考理综科目包括物理和化学两个部分,是广东省高中毕业生的统一考试科目之一。
本文将围绕2011年广东高考理综科目的考试内容、难度以及备考建议进行详细讨论。
考试内容物理2011年广东高考物理科目内容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质点力学:包括物体的运动规律、速度、加速度等概念,以及牛顿力学原理等内容。
2.力学能量与动量:涉及动能、势能、功、动量等概念和计算方法。
3.热学:包括温度、热量、热传导、热机等内容。
4.光学:涉及光的反射、折射、光的色散等基本概念和现象。
5.电学:包括电荷、电场、电势差、电流、电路等基本概念。
考生在备考物理科目时需要熟悉以上内容,并进行大量的练习和实践操作,以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化学2011年广东高考化学科目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包括化学元素、化合物、化学式、化学键等基本概念。
2.化学反应:涉及化学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化学平衡等内容。
3.化学能量与化学动力学:包括热力学、化学反应速率等内容。
4.电化学:涉及电解质、电解、电池等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5.有机化学:涉及有机物的命名、结构、化学反应等内容。
化学科目的备考重点是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操作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练习,以加强对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考试难度2011年广东高考理综科目整体难度适中。
物理部分相对于化学部分来说,难度较大,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推导能力。
而化学部分相对较容易,需要考生理解和记忆大量的化学知识点。
根据历年的考试情况来看,综合分析2011年广东高考理综的试卷,总体难度较为平均,题目类型多样,考查的知识点覆盖面广。
备考建议在备考2011年广东高考理综科目时,考生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学习资源和辅导材料,同时可以参考以下备考建议:1.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学习进度,制定每天的学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保证每个知识点都有足够的复习时间。
考试大纲_2011年高考考试说明(广东省)——理科综合[1].doc
![考试大纲_2011年高考考试说明(广东省)——理科综合[1].doc](https://img.taocdn.com/s3/m/1d2a4b7a27284b73f242500f.png)
ⅴ.内容比例ⅵ.试题难度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较难试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2011年高考考试说明(广东省)——理科综合ⅰ.命题指导思想符合选拔性考试的规律和要求,反映物理、化学、生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以有利于高校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合格新生。
试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掌握程度的同时,注重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注重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强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时代性和实践性;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全面落实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考查。
命题以教育部考试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2011年版)》和本说明为依据。
试题适用于使用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各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考生。
ⅱ.考试能力要求和考试范围内容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2011年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及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普通高中选修课开设指导意见〉的通知》(粤教研[2005]7号)要求,确定理科综合考试内容。
化学一、化学科要考查的能力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1)能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
(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
(3)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
2011广东理综 (3)

2011广东理综一、概述本文档总结了2011年广东省理科综合考试的内容和题型,旨在帮助考生了解该科目的考试要求和考点,以便有针对性地备考。
二、考试科目和题型2011广东省理科综合考试包括三个科目,分别是物理、化学和生物。
每个科目都有相应的题型,具体如下:1. 物理物理科目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
选择题:共25道选择题,每题4分,满分100分。
涵盖了物理的基础知识和计算题。
填空题:共5道填空题,每题4分,满分20分。
考查对物理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计算能力。
解答题:共3道解答题,每题20分,满分60分。
题目较长,要求学生发挥思维能力,进行综合分析和解题。
2. 化学化学科目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
选择题:共30道选择题,每题3分,满分90分。
涵盖了化学的基础知识和计算题。
填空题:共3道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15分。
考查对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计算能力。
解答题:共2道解答题,每题20分,满分40分。
题目较长,要求学生发挥思维能力,进行综合分析和解题。
3. 生物生物科目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
选择题:共25道选择题,每题4分,满分100分。
考查对生物知识的掌握程度。
填空题:共5道填空题,每题4分,满分20分。
要求考生掌握生物知识的运用和理解能力。
解答题:共2道解答题,每题20分,满分40分。
题目较长,要求学生结合生物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题。
三、考试重点根据历年考试情况分析,2011广东省理科综合考试的重点内容如下:1. 物理考点•力学:包括运动学、动力学、静力学等内容。
•电学:包括电路基本原理、电场、电势、电流等内容。
•光学:包括光的衍射、折射、干涉等内容。
•热学:包括热力学基本原理、热传导、热膨胀等内容。
2. 化学考点•有机化学:包括碳的化学性质、有机物的合成和鉴别等内容。
•离子反应:包括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络合反应等内容。
•化学平衡:包括平衡常数、相对浓度、影响平衡的因素等内容。
•化学动力学:包括反应速率、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等内容。
2011广东高考理综

2011 广东高考理综1. 简介2011 广东高考理综是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中的一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在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科目的知识和能力。
本文将从不同学科的大纲、考试内容以及一些备考技巧等方面进行介绍。
2. 物理2.1 大纲物理大纲主要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和光学等内容。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运动定律•力的概念和计算•力学能量守恒定律•热学原理•电磁学•光学2.2 考试内容物理的考试内容主要以选择题和解答题为主。
选择题涵盖了基础知识和常见概念的考查,而解答题则需要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与物理相关的问题。
2.3 备考技巧在备考物理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技巧提高成绩:•理解物理的概念和原理,建立起扎实的基础知识。
•大量做题,尤其是针对选择题的练习。
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考点和常见问题。
•注重解题技巧,学会运用正确的物理公式和方法解决问题。
•做试卷模拟,熟悉考试形式和时间限制,提高应试能力。
3. 化学3.1 大纲化学大纲主要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等内容。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元素及化合物•化学反应•化学平衡•电化学•有机化学3.2 考试内容化学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选择题和解答题。
选择题主要考察基础知识和常见概念的运用,解答题则需要考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与化学相关的问题。
3.3 备考技巧在备考化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技巧提高成绩:•熟悉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的原理,建立扎实的基础知识。
•多做练习题,尤其是针对选择题的练习。
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考点和常见问题。
•注意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和计算,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进行实验操作和化学实验模拟,加深对实验原理的理解,提高解题能力。
4. 生物4.1 大纲生物大纲主要包括细胞生物学、遗传学、植物学和动物学等内容。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细胞结构和功能•遗传学理论和实践•植物的结构和功能•动物的结构和功能•生物进化4.2 考试内容生物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选择题和解答题。
#2011年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理科全

2011年全国新课标高考测试大纲:语文Ⅰ.测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测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测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测试内容一、考核目标和要求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使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使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二、测试范围和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语文科测试内容。
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和鉴赏、表达和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和散文、小说和戏剧、新闻和传记、语言文字使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必考和选考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必考内容必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1.理解B(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C(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二)古代诗文阅读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广东高考历年真题之2011年广东高考理综(物理部分)含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3. (2011广东理综·13)如图3所示,两个接触面平滑的铅柱压紧后悬挂起来,下面的铅柱不脱落,主要原因是A.铅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B.铅柱受到大气压力作用C.铅柱间存在万有引力作用D.铅柱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 【答案】D【解析】考查分子力、大气压力、万有引力之间的区别。
选D14. (2011广东理综·14)图4为某种椅子与其升降部分的结构示意图,M 、N 两筒间密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M 可沿N 的内壁上下滑动,设筒内气体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在M 向下滑动的过程中 A.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 B.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小 C.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增大 D.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小【答案】A【解析】由热力学第二定律△U =Q +W ,Q =0,W >0,△U >0.选A15. (2011广东理综·15)将闭合多匝线圈置于仅随时间变化的磁场中,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关于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线圈的匝数无关 B.穿过线圈的磁通量越大,感应电动势越大 C.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越快,感应电动势越大 D.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始终相同 【答案】C 【解析】由E =tBNS t N ∆∆=∆∆φ,AB 错,C 正确。
B 原与B 感的方向可相同亦可相反。
D 错。
选C16. (2011广东理综·16)如图5所示的水平面上,橡皮绳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两根弹簧,连接点P 在F 1、F 2和F 3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F 1>F 2>F 3 B.F 3>F 1>F 2 C.F 2>F 3>F 1 D.F 3>F 2>F 1【答案】B【解析】由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及三角形知识得B 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广东省高考重点参考资料2010年广东高考理综考试大纲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考试大纲的说明(广东卷)Ⅰ.命题指导思想符合选拔性考试的规律和要求,反映物理、化学、生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以有利于高校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合格新生。
试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掌握程度的同时,注重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注重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强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时代性和实践性;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全面落实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考查。
命题以教育部考试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2010年版)》和本说明为依据。
试题适用于使用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各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考生。
Ⅱ.考试能力要求和考试范围内容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2010年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及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普通高中选修课开设指导意见〉的通知》(粤教研[2005]7号)要求,确定理科综合考试内容。
物理一、物理科要考查的能力1. 理解能力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 推理能力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 分析综合能力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4.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
5.实验能力能独立地完成知识内容表1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这五方面的能力要求不是孤立的,着重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在不同程度上也考查了与之相关的能力。
同时,在应用某种能力处理或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因而高考对考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的考查渗透在以上各种能力的考查中。
二.物理考试内容与要求物理考试范围包含了力学、电磁学、热学、原子物理内容,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表1中用字母Ⅰ、Ⅱ标出。
Ⅰ、Ⅱ的含义如下:Ⅰ. 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与课程标准中的“了解”和“认识” 相当。
Ⅱ. 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
与课程标准中的“理解”和“应用” 相当。
表1 物理知识内容及要求主题内容要求说明质点的直线运动参考系、质点位移、速度和加速度ⅠⅡ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Ⅱ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定律滑动摩擦、静摩擦、动摩擦因数形变、弹性、胡克定律矢量和标量力的合成和分解共点力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牛顿定律的应用超重和失重ⅠⅠⅠⅡⅡⅡⅠ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抛体运动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加速度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离心现象ⅡⅡⅠⅡⅠ斜抛运动只作定性要求机械能功和功率动能和动能定理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ⅡⅡⅡⅡ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环绕速度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经典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ⅡⅡⅠⅠ碰撞与动量守恒动量、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ⅡⅠ只限于一维电场物质的电结构、电荷守恒静电现象的解释点电荷库仑定律静电场电场强度、点电荷的场强电场线电势能、电势ⅠⅠⅠⅡⅠⅡⅠⅠⅡ电势差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示波管常见电容器电容器的电压、电荷量和电容的关系ⅠⅡⅠⅠⅠ电路欧姆定律电阻定律电阻的串联、并联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功率、焦耳定律ⅡⅠⅠⅡⅡⅠ磁场磁场、磁感应强度、磁感线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安培力、安培力的方向匀强磁场中的安培力洛伦兹力、洛伦兹力的方向洛伦兹力公式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ⅠⅠⅠⅡⅠⅡⅡⅠ1.安培力的计算只限于电流与磁感应强度垂直的情形2.洛伦兹力的计算只限于速度与磁场方向垂直的情形电磁感应电磁感应现象磁通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自感、涡流ⅠⅠⅡⅡⅠ交变电流交变电流、交变电流的图像正弦交变电流的函数表达式、峰值和有效值理想变压器远距离输电ⅠⅠⅠⅠ原子结构氢原子光谱氢原子的能级结构、能级公式ⅠⅠ原子核原子核的组成、放射性、原子核的衰变、半衰期放射性同位素核力、核反应方程结合能、质量亏损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裂变反应堆射线的危害和防护ⅠⅠⅠⅠⅠⅠ波粒二象性光电效应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ⅠⅠ分子动理论与统计观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实验依据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分子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内能ⅠⅠⅠⅠ定性了解固体、液体与气体固体的微观结构、晶体和非晶体液晶的微观结构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气体实验定律理想气体饱和蒸气、未饱和蒸气和蒸气压相对湿度ⅠⅠⅠⅠⅠⅠⅠ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III单位制和实验主题内容要求说明单位制知道中学物理中涉及到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其他物理量的单位。
包括小时、分、升、电子伏特(eV)、包括摄氏度(o C)、标准大气压、毫米汞柱Ⅰ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单位符号实验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1、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弹簧秤、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七: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实验八: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九: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十: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实验十一:传感器的简单使用实验十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十三: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
2、要求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不要求计算误差。
3、要求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
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作要求化学一、化学科要考查的能力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1)能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
(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
(3)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
2.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1)能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2)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
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1)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二、化学考试内容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科学素养的要求以及化学的学科体系和学科特点,考试内容包括: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有机化学基础和化学实验基础五个方面。
为了便于考查,将高考化学命题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的程度,由低到高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
其含义分别为:了解:对所学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
理解(掌握):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即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综合应用:在理解所学各部分化学知识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解释、论证一些具体化学问题。
(一)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1.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
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2.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
认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3.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基本原理以及能量变化等规律4.了解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志。
理解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可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5.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系等)。
了解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二)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l.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
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2.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1)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2)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并能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3)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4)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