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视频监控系统现状及趋势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视频监控系统现状及趋势分析

一、全数字化远程集中监控模式最能满足当今道路监控需求

目前,普遍为世界各国城市道路监控系统解决方案所采用的方式基本上可分为三种,第一是基于旧有传统的模拟监控模式的城市道路监控系统,第二是以数字录像系统为核心的新一代数字化视频监控,再者就是以高清视频网络监控为核心的最新全数字化远程监控模式。

1.传统的模拟监控扩展方式

这是一种目前仍在大部分国内外城市道路监控普遍运行的监控

系统模式。传统的模拟监控模式在过去十年间最为盛行,而最近几年则因数字化监控盛行而日渐衰微。传统模拟方式是以主要路口及重点道路为设置原则,由于监控点和监控中心之间通常相距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常态的规划方式是在监控点和监控中心之间布设光纤电缆作为传输介质,光纤电缆两端以光端机作为视频/控制信号转换设备。

2.以数字录像为系统核心的新一代数字化视频监控方式

与传统的模拟监控模式相比,该系统传输架构上其实在前端部分是相似的,也是以有效传输距离100米~400米的同轴电缆及在监控点和监控中心之间布设光纤电缆方式来传送前端信号,再以DVR数字硬盘录像机进行视频集中监控管理。在道路监控应用中,DVR数字录像机可以放置在道路监控前端和摄像机相连,也可以将视频信号数字化压缩后送到后端DVR录像机上,再加上通过城市电信网络或其布建公私网络信道上传到最末端的监控中心,这样可以不必全段传输,也使系统结构简化。

3.以高清视频网络监控为核心的最新全数字化远程集中监控模

最新一代道路全数字化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是以IP网络为核心架构,以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为主,再结合网络光电传输、数字化影像压缩与解压缩处理、嵌入式运算系统、电信传输网络与自动化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一体的数字监控方式,它不仅具有上一代数字化视频监控所具有的快速运算处理能力、数字讯号抗干扰能力与高清视频影像及多路影像集中监控等优点,更可以透过网络结构,实现高宽带网络传输。在城市道路监控应用中,这种方式可以利用周边环境中最便捷的电信网络路由,实现城市道路监控摄影机和监控中心的即时影像连接。

通过对三种视频监控模式的分析与比较,以网络监控为核心的全数字化远程视频集中监控模式具有便捷、经济、灵活、功能全面等特点,最能满足当前道路监控应用的需求。

二、高清图像采集与智能分析技术结合让道路监控“如虎添翼”

为了在各种复杂的道路环境下使得采集的视频图像质量更清晰、更准确,系统对道路监控摄像机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产品形态也更加专业化和系列化。

1.高速工业摄像机助力“抓拍”

车辆的测速以及驾驶员的驾驶行为成像都是道路监控所涉及到

的范围,如果利用普通摄像技术进行抓拍高速行驶的车辆会遇到许多技术困难。如检测、监控的精确同步问题,智能交通的高速成像问题等。车速到一定程度后,图像就不清晰,车牌信息模糊更为严重,所

以,利用高速相机进行成像成为道路交通监控的必然选择。高速相机不仅可以清晰地获得被测运动目标的图像,还可以更确切地测得运动目标的运动参量,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普通相机的局限与不足。因此,高速相机不仅可以抓拍汽车的高速行进过程,还有效地解决了夜间或阴天等环境下的成像问题,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全天候道路监控。

2.低照度摄像机或将解决频闪问题

低照度摄像机一般无需辅助灯光就能够辨别低照度环境下的物体。它主要依靠自身的性能来实现在微弱光线下获得较好的监控效果,使其对外部环境依赖较小,在特殊场合能实现隐蔽监控。

在“平安城市”、金融、酒店、高速公路等领域,对摄像机性能要求比较高,常规型摄像机难以满足24小时连续监控的需求,所以

低照度摄像机成为一些项目的首选——既能保证监控效果,又能简化系统构成和提供较高的可靠性。不过由于低照度摄像机可靠性、性能要求都比较高,因此价格也相应高于普通摄像机,用户预算也要更多一些。

3.智能分析技术与视频监控整合渐入佳境

智能视频分析技术源自计算机视觉与人工智能的研究,这一研究应用于智能交通,可借助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过滤掉图像中无用的或干扰信息,自动分析、抽取视频源中的关键有用信息,从而使传统的监控系统中的摄像机不但成为人的眼睛,也使“智能视频分析”计算机成为人的大脑,拥有更为“聪明”的学习思考方式。

高清视频技术可以给我们带来清晰的、高质量的交通信息视频源,而智能分析技术则可以通过智能化的信息挖掘给交通管理部门带来

多样化的应用。没有高质量的视频源,视频智能分析就会因为视频分辨率的问题导致准确率下降;相反没有视频智能分析,那交通行业的高清视频应用就仅仅停留在“看”的初级阶段,而不能上升到“用”的高级阶段。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目前道路交通中的卡口抓拍、超速抓拍、电子警察等绝大部分还是标清产品,各地将逐步用高清产品替代标清产品,因此,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整个智能交通行业将会迈入真正的高清化、数字化。

三、道路监控系统建设难点仍在

目前的道路监控系统架构在不断完善,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工程设计规划问题

目前,道路监控系统建设前期设计部署多为用户和工程商共同完成。但是由于用户对整体系统的技术了解程度有限,而工程商往往技术实力参差不齐,造成道路监控系统工程在项目建设前期缺乏精心设计。此外系统的建设多属于各县市的使用方“各自为政”,建设时并没有考虑后期管理部门之间以及上下级部门之间的系统互联问题,从而出现了多个互不关联的“信息孤岛”,无法做到系统数据的共享,给后续系统的互联留下了很多隐患。

当然,随着建设项目的增多,在系统前期设计规划和系统互联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比较成功的榜样工程,例如江苏某项工程中,采取了“整体部署、分布建设”方式,以省为单位,从整体上对系统架构、数据传输、系统互联做出统一规定,后续各地市建设时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从而可以有效避免标准不一、系统无法互联等问题。

2.技术门槛低、厂商鱼龙混杂

道路监控系统属于集成类系统,关联的子系统较多,施工难度大,调试麻烦,后期维护量大,因此对系统兼容性要求非常高,要求建设方有非常丰富的施工经验和调试经验,同时具备持续的后期服务能力。行业内既无研发实力又没有服务能力的公司,如果仅仅是将几个不同的系统简单拼凑起来,而没有对拼凑起来的系统做兼容性、可靠性测试,根本无法保证系统稳定运行。对于用户来说,一定要选择有研发实力、具有行业资质、具备持续服务能力的公司,以保证系统可长久运行。

3.行业标准不全面

目前行业对于拥堵、闯红灯、压黄线、违法停车、违法掉头、不按车道行驶等类似的应用还没有明确的标准,厂家只能按照经验来摸索、研究。一方面没有明确的标准,系统的验收交付无标准参考。另一方面容易导致一些企业打着智能化的幌子浑水摸鱼,这对于用户来说无异于欺骗。

4.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信息利用率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