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系统的传输介质
综合布线系统常用材料

2.2.1双绞线的分类及适用
双绞线作为一种价格低廉、性能优良的传输介质,在综 合布线系统中被广泛应用于水平布线。双绞线价格低廉、连接 可靠、维护简单,可用于数据传输,还可以用于语音和多媒体 传输。
1.双绞线
双绞线是网络综合布线施工中最常用的一种传输介质。 它采用了一对互相绝缘的金属导线互相绞合的方式来抵御一 部分外界电磁波干扰。把两根绝缘的铜导线按一定密度互相 绞在一起,可以降低信号干扰的程度,每一根导线在传输中 辐射的电波会被另一根线上发出的电波抵消,双绞线的名字 也是由此而来。
2.3.1 光纤
多模光钎(Multi Mode Fiber,MMF):多模光钎的芯线 粗,直径大约为15μm~50μm,在给定的工作波长上,能以多个 模式同时传输的光纤。多模光纤与单模光纤相比,多模光纤的 传输性能较差。常采用发光二极管LED为光源。
2.3.1 光纤
单模光纤 多模光纤
2.3.1 光纤
2.3.2 光纤连接器
SC型连接器
LC型连接器
ST型连接器 MT-RJ型连接器
2.3.2 光纤连接器
MC型连接器
VF-45型连接器
☞ 其他布线材料
综合布线系统的传输介质主要是双绞线、同轴电缆和 光钎,可支持语音、数据、传感信号和图像信息的传输。此外, 组成一个网络传输通道系统还必须有其他布线设备部件的配合, 在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主要会用到配线架、信 息插座、跳线、机柜、机架、线槽和管道等。
二类线:CAT-2:目前未被TIA/EIA承认。以往常用在 4 Mbit/s 的令牌环网络。最 高频率带宽1MHz。
三类线:CAT-3:目前以TIA/EIA-568-B所界定及承认。采用RJ形式的连接器,曾经 常用在10Mbps以太网络。能提供16MHz的带宽,已淡出市场。
综合布线系统的传输介质

第3章综合布线系统的传输介质
• 当近端串扰严重到影响接收时,我们称为一 次“碰撞”,信号必须重发。 • 远端串扰是电话里面有串进的杂音,也听 不清对方的声音。远端串扰解决就比较复杂。
(3)特性阻抗
例:以最小的损耗传送到发射天线的输入端。
或以最小的损耗传送到接收机输入端。
(3)特性阻抗 是电缆对高频信号的负载阻抗。 指当电缆无限长时该电缆所具有的阻抗。 阻抗是阻止交流电流通过的一种电阻,一条 电缆的特性阻抗是由电缆的电导率、电感、 电容以及阻值组合后的综合特性 (传输线路中 电压信号与电流信号之比,是复数)。
第1节 双绞线
• 图3-3 双绞线通讯接线图示意图
第3章综合布线系统的传输介质
1.2性能指标(双绞线布线标准) 对于双绞线,用户最关心的是表征其性能的 几个指标。这些指标包括衰减、近端串扰、 特性阻抗、衰减串扰比、电缆特性等。 (1)衰减:是指发射端信号在通过传输介质时不 可避免地出现的强度减弱与波形变化。
光纤的结构及性能指标
⑶ 色散 几列不同频率波在媒质中传播,它们的传播速度亦不同, 这种现象叫色散(即来源于光通过三棱镜产生的色 散)。传播的路程越长,拉开的距离越大。光纤的色 散主要来源于折射率对光波频率的非线性依赖关系。 光纤色散分为材料色散,波导色散,和多模色散三种。
⑷. 传输损耗 光波信号在光纤中传输,随着传输距离的增长,能量逐 渐损耗,信号逐渐减弱,不可能将全部信号全部传到 目的地,它是评定光纤优劣的重要指标。
•
•
•
1.2光纤的性能指标
⑴ 数值孔径(NA)
入射到光纤端面的光并不能全部被光纤所传 输,只是在某个角度范围内的入射光才可以。 这个角度就称为光纤的数值孔径。NA越大,则 光纤接收光的能力越强,但光纤的模畸变加大, 会影响光纤的带宽。因此,在光纤通信系统中, 对光纤的数值孔径有一定的要求。
综合布线系统第2版第2章传输介质

多模光纤相对单模光纤直径要大得多,纤芯的外径是50或62.5µm,可传输多种模式的光。
3
2
1
4
图 2.16 不同传输模式的光纤
显然,单模光纤只能传输一个模式,多模光纤则能承载成百上千个模式。目前光纤通信中实际应用较多的三种光纤,如图2.16所示:
1300nm
1550nm
单模光纤
1~10
纤芯:以SiO2为主的玻璃包层:以SiO2为主的玻璃
2
0.38
0.2
50~100
多模光纤
突变型
50~60(200)
纤芯:以SiO2为主的玻璃包层:以SiO2为主的玻璃
2.5
0.5
0.2
0.005~0.02
纤芯:以SiO2为主的玻璃包层;塑料
3
高
高
纤芯:多组分玻璃包层:多组分玻璃
2.对绞电缆规格代码的表示
2.2 同轴电缆
2.3 光纤和光缆
光纤(Optical Fiber,OF)是光导纤维的简称,光纤是一种新型的光波导。光缆(Optical Cable)是由单芯或多芯光纤构成的缆线。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宽频带的光纤已开始逐渐代替窄频带的铜电缆。在综合布线系统中,光纤不但支持FDDI主干、1000Base-FX主干、100Base-FX到桌面、ATM主干和ATM到桌面,还可以支持CATV/CCTV及光纤到桌面(FTTD),因而成为综合布线系统中的主要传输介质。
“模式”其实就是光线的入射角。简单地说,在光纤的受光角内,以某一角度射入光纤端面,并能在光纤的纤芯至包层交界面上产生全反射的传播光线,就可称之为光的一个传输模式。
只允许传输一个基模的光纤就称为单模光纤。单模光纤纤芯很细,芯径一般为8~10µm,单模光纤对光源的谱宽和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即谱宽要窄,稳定性要好。
综合布线基础知识

综合布线基础知识综合布线是指在建筑物内部,通过电缆系统将各种信息传输设备连接起来,实现数据、语音、视频等信息的传输和共享。
综合布线作为现代建筑物的基础设施之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综合布线的定义、分类、组成部分以及设计原则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综合布线的定义综合布线是一种基础设施技术,用于在建筑物内部实现各种信息传输设备之间的连接和通信。
它可以同时传输数据、语音、视频等各种信号,为建筑物内部提供高效、稳定的信息传输通道。
二、综合布线的分类根据应用环境的不同,综合布线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局域网布线(LAN):用于建筑物内部的数据通信,包括办公室、学校、医院等场所的计算机网络。
2. 电话布线(Telecom):用于传输语音信号,包括电话线路、传真设备等。
3. 电视布线(TV):用于传输视频信号,包括电视信号、监控摄像头等。
4. 控制布线(Control):用于传输控制信号,包括自动化设备、楼宇管理系统等。
三、综合布线的组成部分综合布线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1. 传输介质:综合布线系统常用的传输介质包括双绞线、光纤、同轴电缆等。
不同的传输介质具有不同的传输性能和传输距离,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传输介质。
2. 连接硬件:综合布线系统的连接硬件包括插座、连接器、面板等。
它们负责将传输介质与终端设备连接起来,确保信号的传输质量和稳定性。
3. 终端设备:综合布线系统的终端设备包括计算机、电话、电视、监控摄像头等。
它们通过连接硬件与综合布线系统相连,实现信息的接收和发送。
四、综合布线的设计原则在进行综合布线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 标准化: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相关的国际或行业标准,确保系统的互操作性和兼容性。
2. 可扩展性: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应具备一定的扩展性,能够满足未来的信息传输需求。
3. 安全性: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应考虑信息的安全性,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防止信息泄露和非法访问。
传输介质分类

.1 双绞线双绞线(TP,Twisted Pair wire)是综合布线工程中最常用的一种传输介质。
双绞线由两根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导线组成。
把两根绝缘的铜导线按一定密度互相绞在一起,可降低信号干扰的程度,每一根导线在传输中辐射的电波会被另一根线上发出的电波抵消。
双绞线一般由两根22~26号绝缘铜导线相互缠绕而成。
下面主要介绍双绞线的结构、分类、双绞线的连接方法。
双绞线(TP)的结构类似于电话线,由绝缘的彩色铜线对组成,每根铜线的直径为0.4mm~0.8mm,两根铜线互相缠绕在一起。
每对铜线中的一根传输信号,另一根接地并吸收干扰。
每一对铜线中,每英寸的缠绕数量越多,对所有形式噪声的抗噪性就越好。
由于双绞线被广泛用于许多不同的领域,它有上百种不同的设计形式。
这些设计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的缠绕率、所包含的铜线线对数目、所使用的铜线级别、屏蔽类型(若有)以及屏蔽使用的材料。
1、双绞线的结构双绞线电缆可以分为屏蔽双绞线(STP)和非屏蔽双绞线(UTP)两种。
屏蔽双绞线(STP):屏蔽双绞线(STP)的缠绕电线对被一种金属箔制成的屏蔽层所包围,而且每个线对中的电线也是相互绝缘的。
屏蔽层上的噪声与双绞线上的噪声反相,从而使得两者相抵消来达到屏蔽噪声的功能。
非屏蔽双绞线(UTP):非屏蔽双绞线(UTP)包括一对或多对由塑料封套包裹的绝缘电线对。
UTP没有屏蔽双绞线的屏蔽层。
因此,UTP比STP更便宜,抗噪性也相对较低。
IEEE已将UTP命名为“10 Base T”,其中“10”代表最大数据传输速度为10Mbps,“Base”代表采用基带传输方法传输信号,“T”代表UTP。
STP和UTP具有许多共同的特性,下面列出它们主要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吞吐量:两者传输速率都达到10Mbps,但CA T5 UTP在特殊环境下的数据传输速度可达100Mbps,甚至更高。
成本:STP和UTP的成本区别在于所使用的铜芯级别、缠绕率以及增强技术。
第2章 综合布线工程常用材料与设备

芯:4对
双绞线对
外皮
直径A
图2.14双绞系统2 4 AW G非屏蔽4 / 4对电缆
三、 电缆连接件 1.电缆连接器
连接器由插头和插座组成。这两种元件组成的连 接器连接于导线之间,以实现导线的电气连续性。RJ45模块就是连接器中的最重要的一种插座。
(1)RJ-45模块(Modular)
(3)5类4对24AWG非屏蔽软线 (4)5类4对26AWG屏蔽软线 (5)5类25对24AWG非屏蔽电缆
物理结构如图2.13所示。
撕剥线:外皮下面 导线
直径A
芯:25对电线在一起
双绞线对
外皮
直径B 图2.13 5 类2 5对2 4 AW G非屏蔽电缆
(5)双体电缆
双体电缆物理结构如图2.14所示
图2.9 标注签专用打印机
二、线缆 :电缆和光缆 1.电缆:双绞电缆和同轴电缆 (1)按护套分:阻燃型和非阻燃型 (2)按用途分:室外和室内 2.光纤:多模光纤和 单模光纤。 三、连接件 (1)按连接硬件在综合布线系统中的线路段落来划分 ① 终端连接硬件 ②中间连接硬件 (2)按连接硬件在综合布线系统中的使用功能来划分 ① 配线设备 ② 交接设备 ③ 分线设备 (3)按连接硬件的设备结构和安装方式来划分 ① 设备结构:有架式和柜式(箱式、盒式); ② 安装方式:有壁挂式和落地式;
3.光纤的传输特性 (1)光纤的传输衰减 (2)光纤的色散
1)光纤的色散
2)色散对光信号的影响
4.光纤通信系统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如图2.23所示
光纤通信系统主要优点: • ① 传输频带宽、通信容量大,短距离时达几千兆的传 输速率; • ② 线路损耗低、传输距离远; • ③ 抗干扰能力强,应用范围广; • ④ 线径细、质量小; • ⑤ 抗化学腐蚀能力强; • ⑤ 光纤制造资源丰富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案例教程》(穆华平)971-9课件 第2章 综合布线常用器材和工具

目录
2.1 综合布线传输介质
2.2 综合布线器材
2.3 综合布线工具
2.4 端接RJ-45水晶头及 制作跳线实训
2.1.1 双绞线
目前,综合布线系统常使用的传 输介质有双绞线、大对数线、光 缆、同轴电缆。综合布线系统传 输介质的选择必须考虑网络的性 能、造价、安装难易性、可扩展 性及其他一些因素。
2.1.2 光 缆
(2)单模光纤。单模光纤(Single Mode Fiber,SMF)的纤芯很细(芯径一般为9 μm或10 μm),只能传输一种模式的光, 所以单模光纤没有模分散特性,具传输频 带宽、容量大,传输距离长等特点,但因 其需要激光源,成本较高。 单模光纤虽然模间色散很小,但还存在着 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因此单模光纤对光 源的谱宽和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即谱宽 要窄,稳定性要好。
线序 5 10 15 20 25
颜色 白灰 红灰 黑灰 黄灰 紫灰
2.1.2 光 缆
光缆是由单个或多个光纤加上保 护层和其他一些组件构成的缆线, 它是综合布线系统的重要传输介 质。下面首先介绍光纤,然后介 绍光缆。 光纤是一种可通过光波传输信息 的媒介。由于其传输的是光信号 而非电信号,因此具有频宽大、 损耗低、屏蔽电磁辐射、质量轻、 安全性高等优点。
1、光 纤
1)光纤结构
光纤的结构如图2-5所示。纤芯位于光纤中心,直径2a为5~75 μm,作用是传输光波。包层位于纤芯外层,直径2b为100~150 μm,作用是将光波限制在纤芯中。纤芯和包层组成裸光纤,两者 采用二氧化硅(SiO2)制成。为了使光波在纤芯中正常传送,包层 的材料折射率n2应比纤芯的材料折射率n1小。涂覆层的作用是保护 光纤不受水汽的侵蚀和机械擦伤。
综合布线包含什么内容

综合布线包含什么内容综合布线是指在建筑物内部,通过一系列的电缆、连接器和配件,将各种信息传输设备(如计算机、电话、摄像头等)连接起来,从而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共享。
综合布线系统通常包括水平布线和垂直布线两部分,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传输介质,综合布线系统中的传输介质通常包括铜缆和光纤。
铜缆主要用于传输数据和电力信号,而光纤则主要用于传输高速数据和光信号。
不同的传输介质在综合布线系统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应用。
2. 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和插座是综合布线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连接各种信息传输设备和终端设备。
常见的连接器包括RJ45、LC、SC等,而插座则包括电源插座、网络插座、电话插座等。
通过合理的连接器和插座布局,可以实现信息传输设备的互联互通。
3. 配线架和配线盒,配线架和配线盒是综合布线系统中的重要设备,用于集中管理和分配各种传输介质。
配线架通常安装在机房或者数据中心内部,用于支撑和固定铜缆和光纤;而配线盒则安装在各个楼层或者各个区域内部,用于分配和连接各种信息传输设备。
4. 标签和标识,在综合布线系统中,标签和标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管理员快速识别和定位各种传输介质和连接设备。
合理的标签和标识可以提高维护和管理的效率,减少故障排查的时间。
5. 环境监测和安全防护,综合布线系统中的环境监测和安全防护设备用于监测和保护传输介质和连接设备的安全。
例如,温湿度传感器可以监测机房内部的温湿度变化,烟雾探测器可以监测机房内部的烟雾情况,UPS系统可以保障系统的稳定供电等。
综合布线作为建筑物内部信息传输和共享的基础设施,其内容涵盖了传输介质、连接器和插座、配线架和配线盒、标签和标识、环境监测和安全防护等多个方面。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布局,可以实现信息传输设备的互联互通,提高信息传输和共享的效率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1.2光纤的性能指标
⑴ 数值孔径(NA)
入射到光纤端面的光并不能全部被光纤所传 输,只是在某个角度范围内的入射光才可以。 这个角度就称为光纤的数值孔径。NA越大,则 光纤接收光的能力越强,但光纤的模畸变加大, 会影响光纤的带宽。因此,在光纤通信系统中, 对光纤的数值孔径有一定的要求。
• •
4,双绞线的发展过程及趋势 4.1双绞线的发展过程
近20年来,双绞线按性能标准经历了从3类 线,5类线和超5类线,6类线,增强6类线,以 及最新的7类线的发展过程. • 目前,3类与5类的布线系统只应用于语音主 干布线的大对数电缆及相关配线设备。
100对大对数电缆
125对大对数电缆
型号如下:
三类线:传输速率可达16Mbps(现趋于衰退 )。(一般 为10 Mb/s ) 四类线:传输速率可达20Mbps(不常用)。 五类 (超五类)线:传输速率可达100Mbps(常用)。 六类线:该类电缆的传输频率为1MHz~250MHz,它 提供2倍于超五类的带宽。 增强6类(6A类):(美国电信工业协会)在TIA/EIA 568 B.2—10标准中又规定了 (6A类)布线系统支持的 传输带宽为500MHz等等。
7类电缆系统:计划的带宽为600MHZ,但是其 连接模块的结构与目前的RJ-45完全不兼容。
• 如表2 双绞线布线系统的分级与类别
第2节 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也像双绞线一样由一对导体组成,但它们 是按“同轴”形式构成线对。 最里层是内芯,向外依次为绝缘层、屏蔽层,最外 层则是起保护作用的塑料外套,内芯和屏蔽层构成一对 导体。同轴电缆分为基带同轴电缆(阻抗为500Ω)和 宽带同轴电缆(阻抗为750Ω)。基带同轴电缆又可分 为粗缆和细缆两种(细缆:线长 <185 米;粗缆:线长 <500 米 ),都用于直接传输数字信号。
图3-5特性阻抗示意图
式中:L为一个基本节的电感,C为一个基本节 的电容。通常使用的非屏蔽超五类双绞线的 阻抗为100欧姆。
• (4)衰减串扰比(ACR) 在某些频率范围,串扰与衰减
量的比例关系是反映电缆性能的另一个重要参数。 ACR有时也以信噪比(SNR :Signal-Noice ratio)表示,它 由最差的衰减量与NEXT量值的差值计算。ACR值较大, 表示抗干扰的能力更强。一般系统要求至少大于10分 贝。衰减串扰比(ACR)是用分贝(dB)表示的近端 串扰(NEXT)与用分贝(dB)表示的衰减的差值。 表达式如下:ACR(dB)=NEXT(dB)-Atten(dB)
第1节 双绞线 1,双绞线的定义及性能指标 • 原理:当电流在一条导线中流通时,会产生一 定的电磁场,干扰相邻导线上的信号。频率越 高这种影响就越大。双绞线就是利用两条导线 绞合在一起后,因为相位相差180度的原因而 抵消相互间的干扰。绞距越紧则抵消效果越佳, 也能支持的数据传输速率越高。 “双绞线” 的名字也是由此而来。
衰减串扰比测试
(5)电缆特性 通信信道的品质是由它的电缆特性描述的。 SNR是在考虑到干扰信号的情况下,对数据信 号强度的一个度量。 如果SNR过低,将导致数据信号在被接收 时,接收器不能分辨数据信号和噪音信号,最终 引起数据错误。 因此,为了将数据 错误限制在一定 范围内,必须定义 一个最小的可接收 的SNR。 数据信号强度强度测试 (门槛值min)
光纤的结构及性能指标
②. 光及其特性:光是一种电磁波,光频段(工作 波长)分为:紫外光纤、可观光纤、近红外光 纤、红外光纤(短波长0.85pm、长波长1.35pm 和1.55pm。可见光部分波长范围是: 390~760nm。大于760nm部分是红外光,小于 390nm部分是紫外光。光纤中应用的是:850, 1350,1550三种。 目前光纤通信使用的光载波频率在 1014Hz ~1015Hz 数量级,比常用的微波频率 高 104倍~105倍,因而,通信容量原则上比微 披通信高 104倍~105 倍。
第1节 双绞线
• 图3-3 双绞线通讯接线图示意图
第3章综合布线系统的传输介质
1.2性能指标(双绞线布线标准) 对于双绞线,用户最关心的是表征其性能的 几个指标。这些指标包括衰减、近端串扰、 特性阻抗、衰减串扰比、电缆特性等。 (1)衰减:是指发射端信号在通过传输介质时不 可避免地出现的强度减弱与波形变化。
• • •
1.2光纤的性能指标 多模光纤: 中心玻璃芯较粗(50或62.5μm),可传多 种模式的光。但其模间色散较大,这就限制了 传输数字信号的频率,而且随距离的增加会更 加严重。例如:600MB/KM的光纤在2KM时则 只有300MB的带宽。因此,多模光纤传输的距 离就比较近,一般只有几公里。 • 二者的区别: 芯径、光源 、带宽、耦合部件尺寸和传输距离。 (如单模光纤芯径小、光源贵 、带宽宽、耦合部 件尺寸小和传输距离较远。)
电磁波辐射
辐射
• 辐射是指热,光,声,电磁波等物质向四周 传播的一种状态。
• 辐射以电磁波和粒子(如α、β、γ等)的形式 向外放散。无线电波和光波都是电磁波。它们
的传播速度很快,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波(3×1010厘米/ 秒)相同,在空气中稍慢一些。
• 特点:双绞线主要是用来传输模拟声音信息的, 但同样适用于数字 • 信号的传输,特别 • 适用于较短距离 • 的信息传输。
第3章综合布线系统的传输介质
• 传输介质的划分:
第1节 双绞线 1,双绞线的定义及性能指标 1.1双绞线的定义 • 定义:两根金属线依距离周期性扭绞组成的电 信传输线。 • 双绞线是综合布线工程中较常用的一种传 输介质。它由两根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导线互 相绞合的方式来抵御一部分外界电磁波干扰组 成的一对通信线。
3,双绞线的主要特性
⑴ 物理特性:铜质线芯,能提供良好的传导率。 ⑵ 传输特性: 可以用于传输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在 专门的局域网双绞线中,目前最高的传输速率可达1 000Mb/s。 ⑶ 连通性:双绞线普遍用于点到点的连接,也可以用于 多点的连接。
3,双绞线的主要特性
⑷ 地理范围:双绞线可以很容易地在15km或更大范围 内提供数据传输。 ⑸ 抗干扰性:在低频传输时(10k以下),抗干扰性强 于同轴电缆;但在超过10~100k时,抗干扰性弱于同 轴电缆。 ⑹ 相对价格:比同轴电缆和光缆便宜得多.
第3章 综合布线系统的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概念
通信传输介质可分有界(或有线)与无界 (或无线)介质两种。 1,无界(或无线)介质通常指利用无线电系 统、微波无线系统和红外技术传输等。
红外线
无线电、微波
第3章 综合布线系统的传输介质
2.有界(或有线)介质通常指网络系统的传输介 质。 综合布线系统中常用的传输介质有: 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三种。 (1)双绞线
第3节 光纤与光缆
1.光纤的结构及性能指标
光纤涂层 利于吹动的外皮
①,光纤的结构
光纤结构
缓冲层 (第三层)
主敷层 (第二层)
玻璃纤维敷层 (第一层)
纤芯
光纤即光导玻璃纤维。光纤的结构是质量 非常高的、传导光极好的、很细的玻璃或塑料 丝为芯子。芯子通常是一根二氧化硅制成的圆柱体
玻璃丝(纤维)、一段光频段(工作波长:红外光纤 (短波长0.85pm、长波长1.35pm和1.55pm)的波导结 构,它的材料组成通常是:纤芯→( 石英玻璃(SiO2) 掺二氧化锗制成)、包层→,其目的就是使光纤纤芯 的折射率n1大于光纤包层的折射率n2,保证光在纤芯 与包层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而能够长距离传输。
光纤的结构及性能指标
⑶ 色散 几列不同频率波在媒质中传播,它们的传播速度亦不同, 这种现象叫色散(即来源于光通过三棱镜产生的色 散)。传播的路程越长,拉开的距离越大。光纤的色 散主要来源于折射率对光波频率的非线性依赖关系。 光纤色散分为材料色散,波导色散,和多模色散三种。
⑷. 传输损耗 光波信号在光纤中传输,随着传输距离的增长,能量逐 渐损耗,信号逐渐减弱,不可能将全部信号全部传到 目的地,它是评定光纤优劣的重要指标。
1.2光纤的性能指标 ⑵ 光纤模式(是指光波沿着光纤传播的途径和 方式。) • .按光在光纤中的传输可分为:单摸光纤和多模 光纤。 • 单模光纤: 中心玻璃芯较细 (芯径一般为4~10μm), 只能传一种模式的光。 最近的测试表明,在一 根单模光缆上可将40G 以太网的64信道传输 长达2,840英里的距离。
第3章综合布线系统的传输介质
• 当近端串扰严重到影响接收时,我们称为一 次“碰撞”,信号必须重发。 • 远端串扰是电话里面有串进的杂音,也听 不清对方的声音。远端串扰解决就比较复杂。
(3)特性阻抗
例:以最小的损耗传送到发射天线的输入端。
或以最小的损耗传送到接收机输入端。
(3)特性阻抗 是电缆对高频信号的负载阻抗。 指当电缆无限长时该电缆所具有的阻抗。 阻抗是阻止交流电流通过的一种电阻,一条 电缆的特性阻抗是由电缆的电导率、电感、 电容以及阻值组合后的综合特性 (传输线路中 电压信号与电流信号之比,是复数)。
通常指可传送2Mbit/s以上信号的带宽。)
第2节 同轴电缆
• 连通性:同轴电缆适用于点到点和多点连接。 • 地理范围:同轴电缆的传输距离取决于传输的信 号形式和传输的速率,典型基带电缆的最大距离 限制在几千米以内。 • 抗干扰性:同轴电缆的抗干扰性能比双绞线强。 • 前景:由于超五类的带宽,六类布线的传输性能 远远高于现行的同轴电缆,以及价位低,同轴电 缆正淡出市场。
2,双绞线的分类 • 按使用特征:目前,双绞线可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
UNSHILDED Twisted Pair)和屏蔽双绞线(STP: SHIELDED Twisted Pair)。它由8根不同颜色的线分成4对绞 合在一起,成对扭绞的作用是尽可能减少电磁辐射与外部电 磁干扰的影响。结构如图3-8所示.:
第3章综合布线系统的传输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