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

合集下载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冯永军
【期刊名称】《基层医学论坛》
【年(卷),期】2013(000)001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5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比较尿路感染组与无尿路感染组患者引起尿路感染因素上的差异.结果350例糖尿病患者40例合并尿路感染,发生率为11.45%;尿路感染患者年龄≥60岁占87.50%,女性占
80.00%,空腹血糖≥8.0 mmol/L 占70.00%,存在糖尿病并发症占57.50%,留置尿管占45.00%,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占47.50%;均高于无尿路感染糖尿病患者.结论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高,影响因素多,应实施相应的预防对策以避免或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
【总页数】2页(P67-68)
【作者】冯永军
【作者单位】洛川县医院,陕西洛川 7274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J], 谭小燕
2.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J], 叶琪
3.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 [J], 陈瑛
4.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 [J], 董丽萍
5.糖尿病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 [J], 缪明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

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

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并发尿路感染的临床特征。

方法对我院65例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患者进行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同时检查血常规、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并记录患者性别和年龄。

结果 17例阳性尿菌中,细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64.71%);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普遍较差;男性糖尿病患者并发尿路感染15例(2.81%),女性糖尿病患者并发尿路感染45例(8.18%),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60岁以下并发尿路感染患者15例(23.08%),60岁以上并发尿路感染患者50例(76.92%)。

结论糖尿病患者并发尿路感染应予以重视,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尿培养和尿常规检查。

【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症尿路感染尿细菌培养由于自身疾病原因,糖尿病患者极易并发尿路感染。

为了进一步探讨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相关临床特征,结合我院2008-2010年65例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08—2010年共收治糖尿病患者1084例,按照1985我国肾脏病学术会议颁发的诊断标准来判定尿路感染,将有泌尿系导尿史、手术史、妊娠的患者排除。

其中尿路感染65例,年龄24-85岁,平均59.7岁。

65例并发尿路感染患者中,有尿痛、发热、尿频、尿急、腰痛等症状19例,并发高血压27例,脑血管病18例,冠糖尿病肾病10例。

1.2检测方法对43例患者进行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其余22例因尿常规检查典型且抗生素治疗有效而未作尿菌培养。

尿细菌培养诊断标准:患者晨起进行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当细菌计数≥105/ml,为尿路感染[1]。

同时检查血常规、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观察指标并进行分析。

1.3观察指标患者性别,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尿细菌培养、性别的分布情况。

1.4统计学处理所有统计学方法均使用SPSS10.0进行处理,并对观察结果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炎 等 , 些疾 病 可直 接 蔓延 或经 淋 巴管 或分 泌 物 污 这 染 尿道 也引起 尿 路感 染 。⑤ 预 防 性 应 用抗 生 素 可 抑 制机 体正 常菌 群 , 易造 成细 菌 的传 播 , 容 是尿路 感 染 的重要 因素 。⑥ 住 院 时 间 长 增 加 交 叉 感 染 的 机
学 ,0 2 09,8( ) 3 l 21 . 3
皮肤 及穿刺 点 , 无 菌棉 签 按压 穿 刺 点轻 轻 将 导 管 用 拔出, 局部用 无菌 敷 料加 压 包 扎 , 嘱 患 者 4 叮 8 h内
( 文 编辑 : 达 ) [ 稿 日期 ] 2 1 82 本 丁 收 O OO 4
Hb l 、 发 症 比率 ( 并 有 并 发症 者 2 Ac 值 并 合 8例 , 其 中血管 病变 1 0例 , 围神经 病变 1 周 8例 )住 院 时间 、 、 预防应 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生 素 比率均 显 著 高 于 或 大 于对 照 组 ( P
< 0 0 ) 见表 1 .5 。 。
表 1 两组 患者 尿路 感 染 相关 因 素 比较 ( ± 5, , ) 例
的方 法 进 行 导 管 内 溶 栓 , 时 关 闭 输 液 开 关 , 留 同 保 1 ~ 1 n抽 出 导 管 内 液 体 , 开 输 液 开 关 可 以继 0 5mi 放
安与 自卑 的情绪 , 积极 配合 治疗及 护理工作 。
颈 内静脉 置管方式 解决 周 围静 脉穿刺 困难 患者
完成 整个 化疗周期 。 ,
[] 刘 桂 萍 . 1 护理 应 用 解 剖 学 [ . 2版 . 京 : M]第 北 中国人 事 出版 社 ,
2 0 3 . 0 2: 8
[] 刘 斌 玉 . 例 长 期 性 颈 内静 脉 留置 导 管 的护 理 [] 当代 护 士 , 2 1 5 J.

2型糖尿病肾病并发尿路感染易感因素分析及护理

2型糖尿病肾病并发尿路感染易感因素分析及护理
数 ≥10 m 可诊断为U I 0 个/ L T 。
1 . 3方法 1. . 1观察项 目 3
记 录 年 龄 、性 别 和病 程 ;血 常规 ;糖 代谢 相 关 指 标 :空 腹 血 糖 (B F G) 、餐后 2 血 糖 (B h P G)、糖 化血 红 蛋 白 ( b ) ; H A1 C 肾功能相 关指 标 :2 h 4 尿蛋 白定量 、血肌 酐 ( r ,尿 微量 白蛋 白 医药 指 南 2 1 0 0年 1 1月 第 8卷 第 3 3期
G ie f hn Me iieNo e e 2 1, o., .3 ud C ia dcn , v mbr 0 0 V 1 No3 o 8
临 床 护理
2 型糖尿病 肾病并发尿路感染易感 因素分析及护理
原则 ,实行 低糖 ,低脂 ,适量蛋 白质 ,高维生素 ,高纤维 素饮食 ,定 时定量 。 肾功 能正常有 蛋 白尿 ,蛋 白质 摄人量每 日>8 g 0 ,低蛋 白血 症者可适 当增 加摄入量 。肾功能不全者应严 格控制蛋 白摄人 ,每 日 进
熊 灿
【 要】 目的 探 讨 2型糖尿 病 肾病合 并尿路 感 染的 易感 因素及护 理措 施 。方法 以 8 摘 2例 2型糖 尿 病 肾病 合并 尿路 感染 惠者 为研 究对 象,以
6 3例未 感染者 为对 照 ,检 测糖 代谢 、 ’s 能等相 关指 标 ,探 讨主 要 易感 因素 并提 出护理 措 施 。结 果 合并尿 路 感 染组 患者 空腹 血 糖、餐后 g, -9
3讨 论
1资料 与方 法 1 . 1一般资料
选择 2 0 至2 0 年 既往 已经诊 断D 06 09 N,经检查并发U I 断的住院 T诊 及 门诊患者8 例 , 龄4 - 1 ,平均 ( 3 ±2 .)岁。另选取6 例 2 年 98岁 6. 2 3 6 3 不伴有U I N患者 为对 照组 ,年龄4 ~ O ,平均 ( 51 1 ) T 的D 8 8岁 6 . ±2 . 7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探索构架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探索构架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探索构架发表时间:2020-12-17T13:19:27.523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7期作者:刘洋马淑娟李文娟[导读] 目的:讨论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

刘洋马淑娟李文娟南航吉林分公司航卫室吉林长春 ?130031【摘要】目的:讨论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

方法:现将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我院内分泌科接诊的120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病将其设定为实验组,同时选取120例糖尿病患者未合并尿路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影响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并针对相关因素制定预防对策,降低糖尿病患者出现尿路感染的几率。

结果:影响糖尿病患者出现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包括女性、年龄大、空腹血糖高、存在留置尿管、合并糖尿病血管神经病变以及应用抗生素,以上因素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结论:针对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患者来讲,相关影响因素较多且比较复杂,临床可通过针对性干预措施进行改善,以降低糖尿病患者出现尿路感染的几率。

【关键词】糖尿病;尿路感染;相关因素;预防对策糖尿病是我院内分泌科接诊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在本病的发展过程中会出现较多并发症,且并发症会累及到身体多个系统和器官[1]。

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发现,泌尿系统感染在糖尿病患者中有较高的发生率,最为常见的是尿路感染,患病后会出现小便次数增加、局部疼痛的症状,直接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因此,找到影响糖尿病患者出现尿路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对患者来讲具有重要意义[2]。

为此,笔者针对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我院内分泌科接诊的120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尿路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对策。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现将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我院内分泌科接诊的120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病将其设定为实验组,同时选取120例糖尿病患者未合并尿路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叶琪
【期刊名称】《海南医学》
【年(卷),期】2007(18)5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临床资料.结果 (1)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发生率14.48%;(2)糖尿病患者年龄越大,尿路感染发生率越高(P<0.01);(3)女性发病率比男性高(P<
0.01);(4)尿路感染与糖尿病病程密切相关(P<0.01);(5)尿路感染与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有关(P<0.05).(6)尿路感染的糖尿病患者其他并发症发生率高(P<0.01).结论糖尿病容易合并尿路感染,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及空腹血糖密切相关,糖尿病尿路感染者其他并发症发生率高.
【总页数】2页(P13-14)
【作者】叶琪
【作者单位】广西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内分泌科,广西,梧州,543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7.1
【相关文献】
1.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性因素分析 [J], 魏明权
2.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J], 冯永军
3.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J], 谭小燕
4.128例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J], 滕雅萍;马玉发;钟馥霞
5.糖尿病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 [J], 缪明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成为临床上越来越常见的一种疾病,威胁着众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公共卫生安全,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性疾病,尿路感染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1],除了常见的尿路感染症状,在有些复杂情况下,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肾损伤和致命的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糖尿病患者易发尿路感染的机制目前还尚未完全阐述明确,但根据现有的研究结果,可能与中性粒细胞功能的下降,细胞因子分泌的减少,T细胞介导反应的减少,前列腺素E、血栓素B2、白三烯B4水平降低,代谢紊乱,糖尿病引起的尿潴留,以及糖尿病常见的肾脏及微血管并发症等多种因素有关。糖尿病泌尿系感染与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泌尿系感染史、目前的尿路感染症状、糖尿病类型及糖尿病史等因素相关。因此针对泌尿系感染的高危人群,有效的预防和积极的治疗对于避免疾病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分析糖尿病合并泌尿系统感染的患者的临床特点,有助于临床进行针对性的预防、检验、诊断和治疗。
临床症状与诊断治疗:糖尿病病人发生泌尿系感染最主要的就是发生无症状细菌尿[11],无症状性菌尿是指在进行培养的清洁中段尿标本中至少有105个菌落/ml,但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发生的感染症状有:膀胱炎(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及膀胱区局部不适)、肾盂肾炎。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的病人其感染症状相对不明显,而且容易被糖尿病本身多尿或其他并发症掩盖而被忽略,因而不易早发现,导致炎症迁移,延误治疗,如无症状菌尿可能最终会导致肾脏功能的损害。
关键字:糖尿病Biblioteka 尿路感染机制:糖尿病患者机体的自我防御能力降低可能是其易发感染的一个重要原因。糖尿病患者机体代谢紊乱,对入侵微生物正常的抵御能力下降,比如白细胞正常的游走、吞噬、调理、趋化、杀菌作用等都降低,从而增加了感染的几率[2]。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障碍,依靠糖酵解供能的白细胞因而可能发生功能缺陷,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趋化功能受到影响。细胞杀菌能力减弱可能与过氧化氢的减少有关,过氧化氢能增强其杀菌作用,而过氧化氢由糖酵解的产物NADH与氧结合生成,糖尿病患者体内糖酵解的关键酶–磷酸果糖激酶–1活性低,糖酵解减弱。糖代谢的异常使NK细胞功能异常,T淋巴细胞总数减少,辅助T细胞减少,因而T细胞介导的各种反应减少,如:Th1和Th2分泌的各种发挥体液和细胞免疫作用的细胞因子会减少,CD4+/CD8+比值降低,而且糖尿病患者蛋白质代谢出现异常,呈现负氮平衡,蛋白质的分解增多,合成减少,体内重要的免疫球蛋白、补体、酶等重要的免疫应答和正常代谢物质生成减少[3]。高血糖除了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营养物质,使患者体内细菌繁殖加快,易发感染,高血糖的存在也会升高血浆渗透压,不利于白细胞对细菌的各种杀伤作用。

糖尿病性尿路感染的发病原因及临床特征

糖尿病性尿路感染的发病原因及临床特征

糖尿病性尿路感染的发病原因及临床特征作者:杨玺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1年第36期糖尿病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患者代谢功能下降,葡萄糖在尿液中的含量很高,革兰阴性菌、真菌在含糖量较高的尿液中容易繁殖。

●糖尿病患者往往同时具有细胞吞噬、细胞免疫等多种防御功能的不足,杀菌能力比一般人明显减弱,这种免疫功能的缺陷使糖尿病患者比常人更容易感染细菌而发生尿路感染。

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一旦得到控制,杀菌能力即可明显加强。

●糖尿病患者易继发神经源性膀胱,使尿液潴留,细菌容易在膀胱内繁殖,特别是使用导尿管后则更易发生逆行性尿路感染。

糖尿病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易患人群血糖水平较高,控制不良者由于这些糖尿病患者血和尿中葡萄糖含量较高,而葡萄糖是细菌的主要营养物质,为细菌的繁衍提供了绝好的环境。

糖尿病病程相对较长且高龄段人群老年女性雌、孕激素水平下降,使女性泌尿生殖道pH 值降低,泌尿道黏膜变薄,易发生尿路感染。

老年男性前列腺病,如前列腺增生、细菌性前列腺炎明显增多,导致尿液引流不畅,残余尿量增多,细菌易逆行进入膀胱而致病。

糖尿病病程较长的患者由于出现植物神经病变、形成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尿路感染的发生率>90%。

女性患者女性尿路的生理及解剖特点特殊,表现为尿路短而宽,较男性更易发生尿路感染。

合并糖尿病肾病者糖尿病肾病患者较其他合并症者更易发生尿路感染,可能是由于蛋白从尿中排出,使血清蛋白水平降低,抵抗力下降及部分患者肾功能受损,尿量减少,通过排尿对细菌的冲刷作用减弱有关。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症状繁多除了尿频、尿急、尿痛、乏力、腰酸等尿路感染的基本症状外,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服用抗生素,容易出现肠道菌群失调,从而导致食欲下降、胃痛胃胀、便秘或腹泻等症状。

部分老年女性患者还会出现尿道口干涩、排尿不尽、排尿后小腹酸胀,甚或小便失禁等诸多症状,令患者苦不堪言。

症状不明显有些患者并没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但尿液的化验检查却证实其的确是患了尿路感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
发表时间:2015-08-10T13:21:32.597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17期供稿作者:陈志勇
[导读]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更新和完善,糖尿病已不再威胁人类的生命,出现酮症酸中毒、感染。

陈志勇
(漳浦县医院感染病科室 363200)
【摘要】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以及对其相关因素进行临床分析。

方法:我院选取2011年到2014年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1580名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别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对照组为不出现尿路感染的糖尿病患者,为1170例;而试验组患者出现尿路感染,为410例。

两组选取部分患者进行尿检,记录检测到的病原菌情况。

比较对照组和试验组的临床特点和尿路感染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

结果:在接受尿液检查的患者中,试验组病原菌检测大肠杆菌占的比例(58.3%)高于对照组(21.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调查的1580名2型糖尿病患者中,老年发病率为28.9%,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病年龄、性别、病程长短、血糖水平、体重情况、肾功能方面比例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过调查患者的情况,2型糖尿病患者以老年出现尿路感染最常见,以无症状尿路感染患者为主,大肠杆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

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尿路感染与患病年龄、性别、病程长短、血糖水平、体重情况、肾功能等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大肠杆菌;尿路感染;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7-0121-02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更新和完善,糖尿病已不再威胁人类的生命,出现酮症酸中毒、感染、昏迷等并发症的情况在逐年下降。

但是一旦出现并发症治愈率大幅度下降,尿路感染已经成为糖尿病患者感染中的第二大杀手[1-2]。

我院选择2011年1月到2014年9月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158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以及对其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选择2011年到2014年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158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

对照组不合并尿路感染,为1170例,男514人,女656人,患者年龄42~83岁,平均(65.7±7.12)岁,而试验组患者合并尿路感染,为410例,男203人,女207人。

患者年龄40~85岁,平均(63.4±8.63)岁。

两组患者入院时一般情况(年龄、性别、血糖水平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具体情况,如性别、年龄、体重、血糖水平、肾功能等,制成表格,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

1.3 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比较组间,用x2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老年发病率
调查的1580名2型糖尿病患者中,老年457人,发病率为28.9%。

2.2 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
表1结果显示,试验组接受尿检的患者中,共查出病原菌159株,革兰阳性菌29株,革兰阴性菌119株,真菌11株,大肠杆菌株数最多,为93株,为58.3%;对照组接受尿检的患者中,共查出病原菌67株,革兰阳性菌14株,格兰阴性菌50株,真菌3株,大肠杆菌为14株,所占比例21.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x2=5.34,P<0.05)。

2.3 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
表2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尿路感染人数为410例,所占比例为25.94%出现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有患病年龄、性别、病程长短、血糖水平、肾功能等。

3.讨论
2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抵抗引起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中胰岛素水平通过代偿弥补胰岛素分泌不足,患者多表现为三多一少,多吃多喝多尿但是体重下降。

尿路感染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感染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管发生病变引起血供障碍,肾脏血供减少使肾脏排毒功能下降,有毒物质储留到体内不易排出,提高细菌感染的敏感性[3-4]。

还有就是患者血糖水平高,使细菌易繁殖生存侵袭人体引起感染,另外,糖尿病患者尿道功能障碍可出现尿储留,逆行感染尿路。

患者本身多食给细菌提供营养基础,让其进行物质代谢加快繁衍,而且自身抵抗力弱不能及时将病原菌清除,这些因素均可引起感染威胁生命健康[5-6]。

在接受调查的1580名2型糖尿病患者中,在患病年龄、性别、病程长短、血糖水平、体重情况、肾功能方面,试验组的比例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通过调查患者的情况,2型糖尿病患者以老年出现尿路感染最常见,以无症状尿路感染患者为主,大肠杆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

患者大多是无症状,发病比较隐匿,不易察觉,一旦发现病情已经较为严重[7]。

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尿路感染与患病年龄、性别、病程长短、血糖水平、体重情况、肾功能等有密切关系(1)患病年龄:患病以老年人最为常见,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各种机能也随之下降,对于外界的干扰因素以及自身失调不能很好地使内环境平衡[8]。

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均降低,当有细菌入侵时,不能将细菌消灭,给细菌扩散提供了条件,因此,老年人尿路感染常见。

(2)病程长短:患病时间越长,尿路感染的发生率越高,这是因为机体为细菌提供高糖环境,增多了细菌感染机体的机会,使其繁殖速度比正常情况下快,利于病原菌侵入、定植、繁殖而发生感染[9]。

(3)性别:以女性多见,这主要与女性的解剖因素有关,女性尿道短、直、宽给细菌提供了良好的先天环境,易发生逆行感染。

尤其是更年期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尿道括约肌功能失调易致尿储留引发感染。

(4)血糖水平:血糖水平越高,尿路感染越易出现。

血糖水平高者代表糖代谢障碍,高血糖环境能够为细菌繁殖提供营养环境,降低机体的免疫力,使感染发生情况加重[10-11]。

(5)泌尿系统疾病也容易引起尿路感染。

泌尿系统疾病如尿路结石、尿路肿瘤、膀胱癌、尿路炎症等使泌尿器官功能出现障碍,严重者可出现尿储留,膀胱内压增加,膀胱壁增厚,逆行性感染,加重病情[12]。

总之,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有很多,尿路感染一旦出现还会引起更为严重的并发症。

对于未患糖尿病患者,应时刻注意血糖水平,若出现异常及时纠正。

对于已经患糖尿病的患者,除了监测血糖以外,还要注意监测尿常规。

女性患者应该更加注意,定期清洗会阴部,避免细菌入侵。

更年期妇女或绝经期妇女可以外服雌激素,抵抗自身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减缓病情。

而对于已经出现尿路感染的患者要快速治疗,使用抗生素控制,但不是随意滥用抗生素,以免出现重复感染或继发感染。

【参考文献】
[1] 滕雅萍,马玉发,钟馥霞等.128例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医学综述,2012,18(14):2338-2340.
[2] 缪从庆,孟信龙,樊爱娟等.2型糖尿病合并无症状尿路感染影响因素探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15):7197-7198.
[3] 刘爱萍.2型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D].郑州大学,2014.
[4] 黄崇林,金标,潘宇平.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8):1937-1939.
[5] 廖慧华,蔡德鸿.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1):1995-1997.
[6] 张振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防治[J].四川医学,2013,34(6):868-870.
[7] 潘思争,钟欢妹,李尔凡.糖尿病尿路感染状况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0,10(12):520-521.
[8] 赵静.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7):1357-1358.
[9] 叶琪.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J].海南医学,2007,18(5):554-555.
[10] 刘宏利,景流芳,张中东等.急诊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病因分析与防范措施[J].河北医学,2011,17(2):887-888.
[11] 李咏梅.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53例临床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22(4):411-412.
[12] Chong CY,Chan KP,Shan VA.Ultrasound radio frequency data technology in evaluation of common carotid arterial change in patients of hypertension complicated with diabetes[J].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2010,26(6):745-7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