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急性胰腺炎与胃肠动力障碍的关系

合集下载

重症病人的胃肠功能障碍页文档课件PPT

重症病人的胃肠功能障碍页文档课件PPT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避免因呕吐物或分泌物导致的窒息。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情况,遵医嘱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缓解胃肠不适症状。
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
通过鼻饲或胃管等方式,提供患者所需的营养物质,维持身体正常代谢。
肠外营养
对于无法进食的患者,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确保身体得 到足够的能量和养分。
详细描述
危重病患者长期卧床会导致肠道蠕动减慢,容易出现便秘和肠道菌群失调。治疗上需采取综合措施, 包括饮食调整、促进肠道蠕动和调节肠道菌群等。同时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如肠 梗阻、肠穿孔等。
THANKS
感谢观看
05
CATALOGUE
重症病人胃肠功能障碍的案例 分析
案例一: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胃肠功能障碍
总结词
病情严重、并发症多、治疗难度大
详细描述
重症急性胰腺炎常导致胰腺组织出血、坏死,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衰竭。胃肠功能障碍是其中 的常见并发症,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治疗上需综合运用抗炎、抑制胃酸分泌、营养支持 等手段,同时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
04
CATALOGUE
重症病人胃肠功能障碍的预防 与护理
预防措施
保持清洁卫生
定期清洁病房和患者身体,减少感染风险。
合理饮食
根据患者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避免过度刺 激和不易消化的食物。
定期检查
定期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 的胃肠问题。
护理方法
监测病情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
重症病人常伴有内分泌和代谢紊乱, 如胰岛素抵抗、高血糖等,这些因素 也可能影响肠道功能。

AP胃肠动力障碍发生机制研究

AP胃肠动力障碍发生机制研究

2020Vbl.4No.13Modem Medicine and Health Research□综述/ReviewAP胃肠动力障碍发生机制研究陶青云(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四川成都610081)摘要:AP是以胰腺局部炎症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种疾病,通常会伴有胃肠道动力障碍,而此伴随症状的发生则可能与炎性介质、缺血再灌注损伤、胃肠道C可al间质细胞等因素有关,为更好地明确AP胃肠动力障碍发生机制,现就AP患者的胃肠激素及P物质、炎性因子、肠神经系统、缺血再灌注损伤,回肠平滑肌组织中CE^al间质细胞、内素素与肠道细菌及胰腺炎相关腹水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胃肠动力障碍;炎性介质;胃肠激素中图分类号:R657.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718.2020.15.0112.04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作为临床急腹症的一种,起病较快,极易引起患者发生器官衰竭等并发症,因危急程度较高而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注意。

随着学者对AP的关注及临床研究的增加,胃肠动力障碍作为AP起因的起始环节得到了广大学者的认同[匕而胃肠动力障碍可引起内毒素排除障碍以及胃肠道内菌群失调,并导致多功能障碍的产生,可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现需对AP胃动力障碍的发生机制进行研究,明确该疾病发生的原因,进而对患者展开针对性治疗。

现针对相关理论进行总结,探究AP患者的胃肠激素及P物质、炎性因子、肠神经系统、缺血再灌注损伤、回肠平滑肌组织中Cajal间质细胞(ICC)、内毒素与肠道细菌及胰腺炎相关作者简介:陶青云,大学本科,住院医师,研究方向:胃肠动力。

效扩张血管,防止血小板的聚集,有利于缓解炎性症状,预防形成脑血栓忆叭5小结与展望益气活血通络汤在治疗急性脑梗死中具有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对于脑血栓、脑梗塞等病症也有良好的改善效果,本文已经列举多个相关研究结果来进行证实。

因此,在今后的脑梗疾病治疗中,可以参考益气活血通络汤的基本治疗原则,再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总结出新思路和方法,为治疗急性脑梗死提供更多的方向和新的治疗方案。

急性胰腺炎的营养管理

急性胰腺炎的营养管理
or
formula enteral
polymeric
in
formula:is
acute
there

better choice for Randomized Enteral
Nutr,
nutrition
panereatitis? J Parenter
Nutritional
营养疗法;细菌移位;
of Acute
胃肠道;肠内营养
DOU Xiaotan,ZOU Xiaoping.Department
Management
Pancreatitis
Hospital
of Gastroenterology,Naming
Drum Tower Hospital,The
在营养耐受性、总感染发生率、死亡率方面均未显示
感染性坏形液体积聚、呼吸衰竭发生率较48
h后
EN组(100例)均有显著改善(P值均<0.05);研究 还发现EN起始时间是感染性坏死/液体积聚的独 立危险因素(OR=4.09;P=0.028)。但EN也绝非
越早越好。Petrov等"o以24 h作为临界点,对4项 I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行meta分析发现,对评估 为SAP的患者,24 h内给予营养治疗,无论是EN还 是PN,其多脏器功能衰竭(RR=0.43)、死亡率(RR =0.51)、胰腺脓肿发生率(RR=0.65)均有所增
consumption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has high mortality.Digestive system is seriously of imbalance between
in
injured and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肠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肠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肠功能障碍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4-05-05T13:49:02.96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5期供稿作者:吴红苗[导读] 重症急性胰腺炎为一种较为危险的疾病,其起病较急,病情危险,并发症多,为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吴红苗(广东茂名石化医院消化内科广东茂名 525011)【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肠功能障碍患者78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将7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中医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腹胀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排便缓解时间、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81.58%,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2.5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3.68%,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显著,症状缓解快,并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为一种优秀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功能障碍【中图分类号】R2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5-0064-02 重症急性胰腺炎为一种较为危险的疾病,其起病较急,病情危险,并发症多,为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肠功能障碍便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尽早的对患者肠功能障碍情况进行缓解,有助于简化病情,提高治疗预后[1]。

西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为目前主流的治疗方式,但单纯的西医治疗对肠功能障碍的缓解效果并不理想,因此研究者另辟蹊径,采用中药进行辅助治疗,帮助改善患者症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肠功能障碍患者78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将7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在25-70岁,平均年龄(40.4±5.7)岁;对照组38例,其中男23例,女15例,年龄在27-71岁,平均年龄(40.8±5.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营养策略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营养策略

肠外与肠内营养的比较
肠外营养 • 易纠正水、电 紊乱 • 较快达到营养 平衡 • 相对方便 • 病人容易接受 肠内营养 • 简便、安全 • 经济、高效 • 符合生理途径 • 保护肠粘膜、防 止细菌移位
碳水化合物代谢异常—高血糖
• • • • • 应激使皮质醇和儿茶酚胺↑ 胰高糖素/胰岛素比率↑ β—细胞功能受损 胰岛素抵抗 糖异生增加,葡萄糖清除和氧化障碍
脂肪代谢异常-高脂血症
• 不常见(12%-15%) • 脂肪分谢和氧化增加 • 血中清除降低
电解质紊乱—低钙血症
• 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减少,降钙素分 泌增加 • 低镁血症、低白蛋白血症 • 钙与自由脂肪酸的皂化作用
• 改善肠粘膜屏障功能,提供谷氨酰胺等 肠粘膜细胞所需要的组织特需营养。 • 促进肠蠕动功能的恢复, • 加速门静脉系统的血液循环,促使胃肠 道激素的分泌
肠道屏障
• • • • 机械屏障 免疫屏障 生物屏障 肠道蠕动
肠道菌群移位
• 肠通透性增加
• 局部免疫功能受抑
肠内营养对胰腺分泌的影响
• 肠内营养的组成 蛋白质、脂肪能刺激胰腺分泌,碳 水化合物影响较小。 • 肠内喂养部位 空肠管饲对胰腺几无刺激。
Random effects model of relative risk (95% confidence interval) of infections associated with enteral feeding compared with parenteral nutrition
Risk of infection, complications other than infection, surgical intervention, and mortality; results from metaanalyses of randomised trials comparing enteral with parenteral nutrition in pancreatitis

重症胰腺炎护理论文(共5篇)【护理医学论文】

重症胰腺炎护理论文(共5篇)【护理医学论文】

第1篇:浅谈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的护理体会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以严重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为主要表现,其机理可能与早期胰腺局部病变触发促炎细胞因子大量释放及破坏了抗促炎因子的平衡有关,进而导致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达20%?30%。

高通量血液滤过(highvolumehemofiltration,HVHF)的方法能有效清除炎症介质,调整SAP患者血液内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的水平,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为了提高SAP的抢救成功率,我院年1月? 年采用HVHF治疗48例SAP,效果良好,现将观察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般资料年1月? 年我院收治SAP患者中采用HVHF治疗48例,男29例,女19例,年龄(47.3±25.9)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年在杭州会议制订的SAP 诊断标准。

1.2治疗方法1.2.1常规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禁食及体液复苏、胃肠减压、解痉止痛、吸氧、抗感染、抑酸及营养支持等治疗,辅助中药清胰汤及芒硝腹部外敷。

1.2.2HVHF治疗所有患者均采用Seldinger技术行静脉插管留置双腔导管建立血管通路,采用HVHF进行5d治疗,每天8h。

应用美国Baxter公司BM25机器,HVHF滤器为F60膜。

血液滤过置换液按Prot配方自制,并根据患者电解质情况调节碳酸氢钠及钾、钙的用量,以前稀释方式输入。

根据患者浮肿程度、尿量、是否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及所输入液体量给予每日超滤,超滤量为1500?4000ml/d,治疗开始前后,测量体温,每隔30min观察血压、心率、呼吸及精神症状一次,治疗前后检测血气、电解质、血生化、血常规等,以判断病情变化。

1.2.3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无±0)表示,采用自体配对i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外科诊疗进展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外科诊疗进展
感染性胰腺坏死的外科干预策略——"跨越式"、"crossback"、"一步法"等治疗模式
• 对于病程早期未能规范实施创伤递升式治疗且病程迁延较 长的患者,尽早行彻底的坏死组织清除术。
• 对于位置较深且孤立于胰腺后及腹膜后腔室的IPN患者可 直接行开放性清创。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性胰腺坏死的外科治疗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其他并发症的外科处理——合并出血 • SAP引起的出血包括胃肠道出血、腹腔内出血。 • SAP患者出现不明原因腹痛、腹胀加重、血红蛋白 浓度急剧降低20g/L、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引流管见 血液流出,应确定是否有活动性出血。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性胰腺坏死的外科治疗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其他并发症的外科处理——合并出血 • SAP介导的全身炎症反应可激活凝血系统,导致血 液呈高凝状态而诱发静脉血栓形成,其多累及脾静脉 。持续性的脾静脉血栓形成会导致门静脉高压,胃底 静脉曲张出血。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性胰腺坏死的外科治疗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其他并发症的外科处理——腹腔间隔 室综合征
• 非手术治疗不能有效缓解腹腔内高压,可在超声或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出坏死组织及腹腔渗液。若 引流下症状仍无缓解,则果断给予开腹手术治疗。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性胰腺坏死的外科治疗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其他并发症的外科处理——胃肠道瘘 • 胃肠道瘘是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一种罕见且可能致命 的并发症。 • 通过内窥镜、瘘管造影或手术显示坏死腔与胃肠道之 间的病理性瘘道相通时,即可确诊。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性胰腺坏死的外科治疗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其他并发症的外科处理——胃肠道瘘 • 目前对于继发于胰腺炎的胃肠道瘘可采取"创伤递升 式"的治疗方式进行处理。 • 在大多数由胰腺炎导致的上消化道瘘形成的病例中, 只需要支持性治疗,即可能自发闭合。

急性胰腺炎引起胃肠道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探讨

急性胰腺炎引起胃肠道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探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年第18卷第63期 470引言急性胰腺炎的致病因素很多,一般来说,患者患有急性胰腺炎以后,会导致胰腺组织发生病变,使患者发生水肿、出血等症状,并产生炎症。

另外,患有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疼、恶心、呕吐、全身发热等。

病变程度轻重不等,患病类型主要为胆源性胰腺炎、酒精性胰腺炎、高血脂症胰腺炎、病毒性胰腺炎四种,严重时还会发生穿孔现象,导致患者休克、死亡[1]。

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道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研究其发病机制,研究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在本院2016年8月1日至2017年8月1日随机选取54例患有该类疾病的患者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进行肠道的营养治疗,分析其发病机制,并记录治疗效果。

其中,54例患者中,男32例,女22例,平均年龄为(37.32±7.55)岁,患有胆源性胰腺炎、酒精性胰腺炎、高血脂症胰腺炎、病毒性胰腺炎的患者比例为15:16:12:11。

本次研究的患者均不存在精神异常现象和对药物过敏的情况,入选患者的标准参考《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

1.2方法本次研究的54例患者,均进行肠道内部营养治疗。

主要内容为:(1)对患者的血常规进行检测,并进行生化检查;(2)医护人员通过使用胃镜、X线、CT、B超等仪器,对患者的胃部和肠道放置胃管,且胃管的前端要伸到患者的空肠内;(2)放置胃管1~2h以后,对患者肠道的营养耐受性进行监测,其过程采用的流质为清洁流质;(3)通过检测以后,判断患者的耐受性正常,且不存在不良反应以后,为患者配置科学的营养剂;(4)将营养剂加热以后使其通过肠道内输液泵匀速导入患者肠胃;(5)观察患者的治疗情况,若无好转需对病灶进行切除手术。

1.3观察指标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

显效:患者的腹痛、胃不适等症状消失,通过听诊后,肠道的哮鸣音完全消失,不存在恶心想吐感;有效:患者的腹痛、胃不适等症状基本消失,通过听诊后,肠道的哮鸣音消失,恶心想吐感减弱;无效;各项症状仍然比较严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