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复式记账

合集下载

复式记账法与会计循环

复式记账法与会计循环
复式记账法主要指借贷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
企事业会计记账应采用借贷记账法。
这里的“借”、“贷”只是记账符号,不再具有原有的经济含义;
复式记账法能通过账户记录全面反映每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是会计等式;
将账户的左方、右方分别称为借方、贷方的复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
每一笔经济业务将以相等的金额至少同时记入一个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个对应账户的贷方。
第一章
会计循环
会计循环(Accounting Cycle)是指每一会计期间依次重复发生的、为编制出会计报表而进行的一系列会计处理程序。这些程序能使会计人员把数量众多的日常经济业务分类归集,最终总括为简明的财务报表。
01
编制会计分录(Journalizing)
02
登记账簿或过账(Posting)
负债、业主权益和收入类项目相反,增加额记入其账户的贷方,减少额记入借方。
资产和费用类项目的增加额记入其账户的借方,减少额记入贷方。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具体表述为:
借贷记账规则
+ - - + - + - + + -
任何账户的正常余额都在记录其增加额的那一方。即资产和费用账户通常有借方余额;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账户通常有贷方余额。
05
将记账凭证中的每笔会计分录的金额转记入相应的分类账的有关账户中,这一转记工作称为过账。
(二)登记分类账
过账的时间与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必须在同一会计期间;
过账可以根据会计分录逐笔完成,也可以将同类业务的会计分录汇总后的合计数过账。
01
02
注意:
(二)登记分类账
账项调整通常没有可供依据的原始凭证,它是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和估计来完成的;

第二章 账户与复式记账法

第二章  账户与复式记账法



资产增加
资产减少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增加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减少
下面以可口公司发生的几项经济业务为例, 来明会计要素变动增减变动的四种类型以及 会计等式的恒等关系
• 案例一(教材上的例题)
• 案例二
【例1】可口公司获得国家追加投入的资本, 现金50 000元,当即存入银行。
【例2】可口公司用银行存款30 000元,购入 新设备一台,并且交付使用。
3、设置账户的意义
• (1)在记账时,把复杂的经济业务进 行科学的分类,从而提供管理所需的数 据资料;
• (2)可以把价值形式的核算同实物形 式的核算相结合,有效控制财产物资;
• (3)可以使整个会计记录形成一个总 括与明细相结合的体系;
• (4)为定期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依据。
三、账户的结构
(一) 账户的基本结构(T型结构) P30 (二) 涉及的相关概念 (三) 账户的主要内容 P31 (四) 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 P33
下一页
账户的基本结构分为左右两方,一方登 记增加,另一方登记减少。至于帐户左右 两方的名称,用哪一方登记增加,用哪一 方登记减少,则取决于经济业务的内容和 记账方法。账户的基本结构可用“T”型表 示,见下图所示。
(左方) 账户的名称(会计科目) (右方)
(二) 涉及的相关概念
上列账户左右两方,分别用来记录其增加数额和 减少数额。增减数额相抵后的差额,叫做账户余额。 余额按其表现的不同时间,分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 额。
(3)、在会计期间任一时刻,上列两个平衡公式可以合并为:
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进行,在会计期间内,企业一方面 会取得收入,并因此而增加资产(或减少负债);另一方面 要发生各种各样的费用,并因此而减少资产(或增加负债)。 因此,企业在会计期间中(结账之前),原来的会计等式就 转化为下列的形式:

会计学—原理方法与中国情境案例 第二章-复式记账与会计循环

会计学—原理方法与中国情境案例 第二章-复式记账与会计循环
• 试算平衡表——P42 表2-3
第四节 凭证、账簿与会计循环
(1)资产类账户结构
借方
资产类账户
贷方
期初余额
本期增加额 本期减少额
期末余额
(2)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结构
借方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账户 期初余额
本期减少额 本期增加额
贷方
期末余额
(3)成本、费用类账户结构 借方 成本、费用类账户 贷方 本期增加额 本期减少额
此类账户期末无余额
(4)收入类账户结构 借方 收入类账户 贷方 本期减少额 本期增加额
•单式记账法的记账手续简单,但账务处理不完整, 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无法 反映资产之间的对应关系,不便于核查账户记录的 正确性和真实性。
2. 复式记账 • 复式记账法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
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账户中进行登记 的一种记账方法。
• 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是会计等式。
•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一步分类的 项目名称。
• 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科目分为六大类: 1.资产类 2.负债类 3.所有者权益类 4.收入类 5.成本类 6.利润类
• 常用会计科目表——教材P34页
• 会计科目按核算的详略程度不同,分为总分类科目 和明细科目
总账科目(一级科目) 二级科目(子目) 三级科目(细目)
原料及主要材料 元钢
方钢
外购半产品
甲配件
乙配件
原材料
辅助材料
丙配件 油漆
润滑油
修理用备件
202轴承
303轴承
二、账户
•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具有一定的格式和 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 结果的工具。

第二章 会计恒等式与复式记账

第二章  会计恒等式与复式记账
第二章 计恒等式与复式记账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重点与难点 学习内容 习题检测
学习内容
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 会计对象、 账户 复式记账原理
会计对象、 一、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
会计对象
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称会计的客体。一般 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称会计的客体。 可以概括为会计主体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能够用 货币表示的经济活动,也称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货币表示的经济活动,也称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现金 银行存款 应收账款 原材料 长期投资 固定资产 合 计
负债( 所有者权益( 即:资产(399000)=负债(119000)+所有者权益(280000)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三)会计等式的恒等性
资产( 所有者权益( 资产(399000)= 负债(119000)+所有者权益(280000)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变动后余额
短期借款 +20000 应付账款 -20000 应付账款 +18000 应交税金 -15000 实收资本 +50000 实收资本 -10000
原材料 +18000 银行存款 -15000 银行存款 +50000 银行存款 -10000
资产( 负债( 资产(442000)=负债(122000)+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320000) )
(三)会计等式的恒等性
A公司会计事项汇总表 公司会计事项汇总表
期初余额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资产(399000)=负债(119000)+所有者权益(280000)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现金 +1000 银行存款 -1000

第二章复式记账法之复式记账法规则

第二章复式记账法之复式记账法规则

第五次作业
• 试对下例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分录(账务 处理),并指明需填制何种记账凭证。
• 1、企业从银行提现5000元备发工资。 • 2、企业收到国家100,000元地投资,款项
已经存入银行。 • 3、企业取得半年期银行借款150000,存
入银行账户。
• 4、企业购入不需要安装的机器设备一台,买 价80000元,运杂费500元,全部款项已经用银 行存款支付。
会计主管
合计 记账
审核
制单
• (五)编写会计分录需注意:
• 1、会计分录的格式必须正确。(先借后 贷,借贷差一个或两个字符,借方行与 贷方行要错开一个或两个字符,以免混 淆。
• 2、会计科目名称必须正确,使用会计科 目只能从科目表中选择,不能随意杜撰。
• 3、会计分录借方,贷方金额必相等。
• 4、一笔分录只反映一笔经济内容,不能 将不同的经济业务合为一笔混合分录。
• (二)复式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非 常重要)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怎样理解该记账规则: 1、 对于任何一笔经济业务,都要按其 内容,一方面要登记一个或几个账户的 借方,另一方面要登记一个或几个账户 的贷方。并且,计入“借方”账户的余 额应等于计入“贷方”账户的余额。
• 2、资产类账户: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 示减少。
• 2、试述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的联系和区别?
• 3、不同性质的会计要素下的常见的会计核算 科目有哪些?并简要说明各科目核算的主要经 济业务。
第四次作业
某企业2008年12初各账户余额如下: 库存现金:1 800元 银行存款:258 000元 应收账款:40 000元 其他应收款:200 预付账款:10 000元 固定资产:750 000元 短期借款:130 000元 应付账款:70 000元 实收资本:700 000元 资本公积:160 000元 本月份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 为购买原材料预付华胜公司货款15 000元; 2.以银行存款归还到期的短期借款30 000元; 3.接受甲公司投入资金200 000元,存入银行; 4.财务经理出差预借差旅费1 000元,以现金付讫; 5.以银行存款支付前欠宏伟企业货款50 000元; 6.收到百仪公司归还的前欠货款9 500元; 7.购买设备一台,价值60 000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 要求: 1.编制会计分录; 2.开设T型账户,登记账户期初余额和本期发生额,并结出期末余额; 3.编制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的试算平衡表,进行试算平衡。

基础会计第二章复式记账

基础会计第二章复式记账

常见的会计账簿
总账
用于记录所有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的借 贷信息。
现金账簿
用于记录现金收支和银行存款的借贷信息。
应收账款总账
用于记录公司应收账款的借贷信息。
应付账款总账
用于记录公司应付账款的借贷信息。
基础会计第二章复式记账
在第二章中,我们将学习复式记账的定义、借贷记账的基本原则、会计方程 式、会计凭证的种类等重要概念,为建立一个强大的会计,通过同时记载每个交易的借贷方,确保财务记录的平衡和完整性。
借贷记账的基本原则
1 资产增加 - 借方
每当资产增加时,我们在借方记录该交易。
存款凭证
用于记录存款和从银行账户取款的凭证。
凭证的要素
1 日期
记录交易发生的日期。
3 金额
记录交易金额。
2 科目
包括借方科目和贷方科目。
4 摘要
简要说明交易的性质。
制作凭证的步骤
1
找到相关科目
2
找到与交易相关的借方科目和贷方科
目。
3
审查凭证
4
仔细审查凭证以确保准确性。
确定交易
确定要记录的交易。
填写凭证
2 资产减少 - 贷方
每当资产减少时,我们在贷方记录该交易。
会计方程式
会计方程式是会计的基础工具,它表达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 权益。
会计凭证的种类
收款凭证
用于记录现金收入的凭证。
转账凭证
用于记录资金在不同账户之间的转移。
付款凭证
用于记录支出和付款的凭证。
将日期、科目和金额填写到凭证中。
原始凭证的处理
原始凭证是公司在进行业务活动时产生的第一手原始记录,如发票、收据等。它们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定 进行分类、编号、存档和处理。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复式记账 《会计学原理》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复式记账  《会计学原理》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感性认识:
从哪里来?
资金(100万)
(资金的来龙去脉)
用到哪里去?
资 金的来源渠道
自有的
借入的
原始投入 向银行借
留成收益 向社会公众借等
资金的存在形态 现钞 存款 材料 机器设备 厂房 完工产品等
所有者权益 债权人权益(负债) 讨论:为什么“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
股权性来源⊕
▲ 货币资产等
(三)企业各个经营环节的基本资金运动分析(续)
(2)债务性筹资
资金来源渠道:
——资金从哪里来的
反映与企业债权人形成的产权关系及其在价值量的关系;表现为企 业负债增加,即:“债务性资金来源渠道 ”的产生。
资金存在形态:
——资金是以何种形式存在的
货币资产等
债务性筹资环节基本资金运动:
二、会计静态三要素 1.资产
过去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 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资产的本质与特征 □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由企业所拥有或控制 □企业的经济资源 □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存放在企业中的机器设备都能作为企业的资产吗?
——拥有?控制?是否报废损毁? 土地是企业的资产吗? 土地使用权属于企业的资产!
有的沙坑。 其结果:平面里外又恢复到最初的原始状况。
(四)资金来源渠道之间的相互转化 ——债转股、借新债还旧债等; ——从游戏上看,
——沙从新的地方流入到平面之上(从而产生新的沙坑——甲); ——然后沙子马上流出,并冲销平面之外的原有的沙坑(乙)。
甲(新)

F1

⊕⊕ ⊕
F2
⊕ 乙(旧)

第二章_会计循环Ⅰ:会计恒等式与复式记账

第二章_会计循环Ⅰ:会计恒等式与复式记账

三者统称经济业务:主体内部或外部发生的导致会计 要素发生变化的经济活动
5
一、交易、事项分析与会计恒等式


会计要素是企业交易、事项的具体化,是会计报 表的基本要素,也是账户的归集和概括。 会计的基本要素:
资产
收入
静态 要素 动态 要素
费用
负债 所有者权益 利润
6
一、交易、事项分析与会计恒等式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企业拥有或者
22
一、交易、事项分析与会计恒等式
不同交易类型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 (1)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 如:收到投资者投入资金 (2)资产与负债同时增加 如:向银行借款或赊购商品
23
一、交易、事项分析与会计恒等式
(3)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 如:投资者收回投资 (4)资产与负债同时减少 如:用现金或银行存款偿还债务


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注册资本、资本溢价(我国计入资本公积 )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 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 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 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 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盘存账户:财产物资、货币资金 资本账户 结算账户:债权、债务、债权债务 成本计算账户 成果汇总账户:营业成果汇总(收入)、财务成果汇总(本 年利润) 调整账户:备抵(累计折旧)、附加(外汇价差)、备抵附 加(材料成本差异) 集合结转账户: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期间费用 待处理账户
3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险费、物料用品等 土地(Land) 建筑物(Buildings) 设备和装置(Equipment and Fixtures)
常见的负债类账户
应付票据(Notes payable) 应付账款(Accounts payable) 应计负债(Accrued liabilities):
企业经济业务分析结论
任何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引起资产、负债 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但不会改变会 计等式的平衡关系,即任何经济业务的发 生都不会破坏这一平衡关系。
又称“会计恒等式”,也可写为: 资产=负债+实收资本+留存收益 资产=负债+实收资本+(收入-费用) 资产+费用=负债+实收资本+收入
票、收料单、支票存根等。 审核的内容:
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合理性; 凭证完整、内容齐全、金额正确、经办人和
负责人的签字。
记录经济业务的步骤
2、指明经济业务所涉及的账户。 3、确定哪个账户增加,哪个账户减少。 4、运用借贷记账规则,确定借记哪个账户,
贷记哪个账户。 5、将经济业务记入日记账,先记借方,再
2、资产和费用类项目的增加额记入其账户 的借方,减少额记入贷方。
借贷记账规则
3、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类项目相反, 增加额记入其账户的贷方,减少额记入借 方。
4、每一账户在会计期末的余额(Balance) 即增减变动结果,都可按下式计算: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 -本期减少发生额
借贷记账规则

账户名称
借方(左方)
贷方(右方)
账户内容包括:账户名称、日期、摘要、 金额。
金额又包括: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具体表述 为:
1、每一笔经济业务将以相等的金额至少同 时记入一个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个对应账 户的贷方。
第二节 日记账和分类账
账户
账户(Account) 详细记录每一项具体的资产、负债、所 有者权益在一个会计期间增减变动的记 账专户。 每个账户的名称也称为“会计科目”。
有五大类账户: 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 类账户、收入类账户、费用类账户。
常见的资产类账户
现金(Cash) 应收账款(Accounts receivable) 应收票据(Notes receivable) 存货(Inventory) 预付费用(Prepaid expenses):如预付租金、
借:设备
20 000
贷:现金
20 000
(资产内部一增一减)
举例
(例3)购入3万元的存货,价款未付。
应付工薪(Salary payable) 应付利息 (Interest payable) 应付税金(Taxes payable ) 预收收入(revenue in advance)
常见的股东权益类账户
普通股(Common stock)(股本) 留存收益(Retained earnings) 股利(Dividends) 收入:为每类收入单独设账户 费用:为每类费用单独设账户 注意:应收项目都是资产(receivable)
借:账户名称
×××
贷:账户名称
×××
经济业务摘要
复合分录(Compound entry):
借:账户名称
×××
借:账户名称
×××
贷:账户名称
×××
贷:账户名称
×××
举例
(例1)发行股票10万元取得现金。
借:现金
100 000
贷:普通股
100 000
(资产、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
(例2)用2万元现金购置一台设备。
应付项目都是负债(payable)
账户的结构
因每个项目在数量方面的变动只有增加 和减少两种情况。因此,每个账户在结 构上也分为左右两方,一方记增加,一 方记减少。
账户的左方称为“借方”(Debit,Dr.) 账户的右方称为“贷方”(Credit,Cr.)
“T”型账户(T—accounts)
四种经济业务类型
等式两边同时增加,且金额相等; 等式两边同时减少,且金额相等; 等式左边内部项目一增一减,且金额相等; 等式右边内部项目一增一减,且金额相等;
复式记账原理
复式记账(double-entry bookkeeping) 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必然在会 计恒等式中导致双重影响,引起两个 或两个以上的项目发生变化,且变化 金额相等。因此,对发生的经济业务 进行记录时,要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 上的相关项目中记录,且记录的金额 相等,这就是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 复式记账
第一节 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
企业经济业务的分析
经济业务(Transaction)是指影响企业 财务状况,并能被可靠记录的任何事项 (event)。包括两种: 对外经济业务,称“交易”; 内部经济业务,称“会计事项”
分析企业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5、任何账户的正常余额都在记录其增加额的那 一方。即资产和费用账户通常有借方余额;负 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账户通常有贷方余额。
资 产 负 债 所有者权益 收 入 费 用
借方 贷方 借方 贷方 借方 贷方 借方 贷方 借方 贷方 +- -+ -+ -+ +-
余额
余额
余额
余额 余额
在日记账中记录经济业务
首先在日记账中记录全部经济业务。 日记账(Journal)
按企业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顺序登记会计分 录的账簿,又称“原始账簿” 或“序时账 簿”。
优点:
提供完整的业务内容,便于了解经营全过程 及日后对资料的查考;
便于发现记账错误。
记录经济业务的步骤
1、分析审核经济业务 每笔业务都要取得原始凭证,如销货发
记贷方,且借方总金额等于贷方总金额, 最后简要说明经济业务。
会计分录
日记账中的这种记录称为“日记账分录” 或“会计分录” (Journal entry) ,简 称“分录”。
上述过程则称为“编制会计分录”。 (Journalizing)
会计分录包括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
会计分录
简单分录(Simple entr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