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教育研讨课教案完整版

合集下载

环境保护 教案

环境保护 教案

环境保护研讨课教案(一)授课人:张毅授课班级:八年级植树节里的活动教学目标:1、了解认识身边的树,以及树与人类的关系2、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3、进行环保教育。

教学设计:一、了解——身边的树1、观察认识身边的树,查找了解树与人类的关系2、认识身边的树。

(课件展示)3、树的分类知识。

(课件展示)教学意图通过课前的观察、了解认识身边的树,从而培养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观察习惯的培养,以及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认识——树的作用1、通过课前的观察、了解、收集,汇报树对人类都有那些作用。

(树的好处2、思考:如果没有树,人类会怎样?(课件展示)教学意图树是人类的朋友,使学生认识到树以其特有的功能保护和改善着我们的环境……课堂上,师生通过各种方式的汇报展示,真正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以及视觉形象。

三、畅想——我们来植树。

1、怎样保护我们的家园?引出植树节。

植树节的由来:世界上有植树节,首始美国。

起初只是在内布拉斯加州,后很快风行全美,其他许多国家纷纷仿效。

中国的植树节,因时代的演变,先后作了三次改定。

2、你想怎样来做?(如何植树栽植时,一人扶正苗木,一人填土,填一部分踩实一遍(若粘土不可重踩),直到填满后再踩实一次,填好的土要与原根颈痕相平或略高3—5厘米。

<BR>栽后应立即灌水,无雨天不要超过一昼夜就应浇上头遍水。

水一定要浇透,使土壤吸足水分,有助于根系与土壤密接,才能确保成活。

)教学意图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爱护树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思想;启发学生大胆地想象,树立创建绿色家园的远大理想。

四、设计——绿化校园1、我们共同设计完成绿化我们校园的任务。

2、运用绘画的方法,每人至少设计一棵树。

3、树的造型要美,树的排列要体现出秩序美。

教学意图集体合作完成设计绿化校园的任务,感受集体力量的强大;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校园,美化自己身边的环境,以及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

环境研讨课教案模板及范文

环境研讨课教案模板及范文

一、课程名称环境研讨课二、教学对象(年级、班级)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危害。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保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热爱和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环境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危害。

2. 教学难点: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环境问题。

五、教学准备1. 教师: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提前收集相关环境问题的资料。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环境问题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环境问题是什么吗?它们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二、新知传授1. 教师讲解环境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危害。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收集到的资料。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典型环境问题案例,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等。

2. 学生分析案例,探讨解决方法。

四、讨论与交流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环境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六、实践活动1. 教师布置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

2. 学生积极参与,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七、课后作业1. 教师布置相关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或论文。

教案范文:一、课程名称环境研讨课二、教学对象五年级一班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危害。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保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热爱和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环境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危害。

2. 教学难点: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环境问题。

五、教学准备1. 教师: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提前收集相关环境问题的资料。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雾霾天气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雾霾天气是空气污染的一种表现,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环保研讨课的教案模板范文

环保研讨课的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1课时年级:四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环保的基本概念,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掌握一些环保知识和技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环保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关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情感,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

教学重点:1. 环保基本概念的认识。

2. 环境污染的危害及原因分析。

3. 环保实际行动的策划与实施。

教学难点:1. 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环保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环境污染的纪录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环保?环境污染有哪些危害?2. 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环保的定义和环境污染的危害。

二、环保知识学习1. 教师讲解环保基本概念,如: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环保知识,每组选代表分享。

三、环境污染分析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环境污染的来源,如: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等。

2. 学生结合实际,举例说明环境污染的危害,教师点评。

四、环保实际行动策划1. 教师提出环保行动计划,如:节约用水、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垃圾分类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制定环保行动计划,每组选代表分享。

五、环保实践实施1. 教师指导学生将环保行动计划付诸实践,如:开展垃圾分类、节约用水活动等。

2. 学生分组进行环保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环保实践活动的收获,分享自己的环保心得。

2. 学生反思自己在环保实践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实践活动情况。

2.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情况。

3. 环保实践能力:观察学生在环保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环保实践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庭、社区中继续开展环保实践活动。

2. 定期组织环保知识讲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环境保护教案研讨课

环境保护教案研讨课

環境保護教案廣東省珠海市第一中學化學組石敏課型:研討課教學目的:1.使學生對當前的環境問題有個整體的、大致的瞭解,增強環境保護意識。

2.化學與環境教育相互滲透,掌握科技資訊,科學常識。

3.應用化學知識,解釋解決環保中的相關問題。

素質教育與能力培養:1.提高環境意識,使人的行為與環境相和諧,提高有效參與技能,加強環保宣傳。

2.增強自學能力3.培養學生從客觀實際出發,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教學重點:1.環保與化學的關係及其重要意義。

2.環保知識的統攝整理及有序貯存。

教學方法:多媒體輔助調節教學教具:多媒體電腦、課件。

教學過程【預習作業】:上網和圖書館查閱和本節有關的資料並進行社會調查。

【引言】:32年前的6月5日,聯合國在斯得歌爾摩第一次召開了由113個國家參加的國際環保會議。

環境保護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但環保的腳步始終沒有跟上科技發展的步伐,現在它更加嚴峻地擺在了我們面前【3分鐘演講】背景音樂《地球你好嗎?》【螢幕顯示課題】環境保護【提問】:環境污染包括哪些方面【回答】:螢幕顯示引起污染的原因:1、大氣污染;煤粉塵SO2 CO NO NO2 碳的氫化物。

【討論】:大氣污染造成哪些危害,舉例說明世界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中有五起由大氣污染造成。

SO2每年排放量達6億噸。

【螢幕顯示】2、水污染:工業廢水,生活廢水醫院廢水【討論】:我國淡水資源的分佈情況,雖然地球上水很多,可利用的淡水僅占2%,其中87%被封存在南北兩極,我國各大城市嚴重缺水。

【螢幕顯示】:3、土壤污染4、食品污染【圖片】:引起土壤污染食品污染的鏈條關係。

固體廢棄物,雜訊污染圖片。

【提問】:目前急待解決的三大環境問題是什麼?【回答】:螢幕顯示:二、三大問題1.溫室效應2.臭氧層破壞3.酸雨【討論】三大環境問題形成的原因及危害【溫室效應動畫演示】:CO2是主要的溫室氣體,太陽短波輔射可以透過大氣射入地面,地面增暖後放出的長波輻射被CO2吸收,使地球變成大暖房,後果使地球變成一片汪洋。

环境教育专题课教案7篇

环境教育专题课教案7篇

环境教育专题课教案7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作文大全、心得体会、申请书、演讲稿、教案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ssays, experiences, application forms, speeches,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article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环境教育专题课教案7篇优秀的教案应该把重点放在学生上,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教案可以使老师们较好的掌握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环境教育专题课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环境教育研讨课

环境教育研讨课

环境教育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懂得动物为什么要穿越公路。

2、知道人们保护动物的有关习俗。

3、了解有关部门为保护动物而采取的积极行动。

4、懂得如何保护动物。

5、增强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动物行走(或迁徙)的知识;了解与保护动物有关的习俗;查阅有关部门保护动动物的积极措施。

教学方法:谈话、交流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要求认真倾听,谈出自己心中的感受。

教师读“生活在线”。

二,探求新知:1、猜想动物为什么要穿越马路?(迁徙、公路切割了动物的生活区域)2、交流:人和动物应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人们的哪些习俗与保护动物有关?3、你认为应怎样保护动物不受伤害?4、你了解到哪些保护动物的典型事例?5、我们能为保护动物做出哪些实际行动?做保护动物的小卫士。

教师总结:动物和人类一样是自然界的重要成员,是地球上共存的生命,人类应该与他们和谐相处,积极保护他们不受伤害。

三、拓展应用1、用美丽的图画表达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2、现在让我们为保护动物写下几份倡议书(或宣传单)吧!四、板书设计:给动物让路动物为什么穿越公路?为什么要保护他们?如何保护他们?“煮鸡蛋”的思考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树立节约的意识。

2、启发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极采取节约的方法,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3、转化思想、培养品质。

教学重、难点:树立节约意识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教学准备:课件、资料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你会煮鸡蛋吗?指名说。

教师:日本人和德国人是这样煮鸡蛋的:指名读教材。

假如我们在每件事情上都习惯了无所谓和浪费,那么怎么可能会有高效率的人生呢?日本人,办事高效率却是世界一流的,我们是否应当从中学点什么呀。

二、探究新知:思考:1、德国人煮鸡蛋的方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教师:另据专家介绍,水开以后,五分钟即可煮熟鸡蛋,还不破坏营养成分,煮的时间长,会有许多浪费。

)2、现在生活好了还需要节约吗?3、你知道哪些家庭节约小妙法?4、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小组交流。

环保教研专题教案及总结

环保教研专题教案及总结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环保的基本概念、环保的意义和重要性,掌握环保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环保意识,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环保的基本概念、环保的意义和重要性,环保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教学难点:环保意识和环保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一组环保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反映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2. 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这些问题都与环保有关,环保是关系到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大事。

(二)新课讲授1. 环保的基本概念(1)教师介绍环保的定义:环保是指通过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污染等措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学生举例说明环保的具体表现。

2. 环保的意义和重要性(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环保的意义,如: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类健康、促进可持续发展等。

(2)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环保关系到我们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环保的基本知识和技能(1)教师介绍环保的基本知识,如:节能减排、垃圾分类、水资源保护等。

(2)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环保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实践环节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环保项目进行实践,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

2. 各组汇报实践成果,教师点评。

(四)总结与反思1.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中的收获和感悟。

2. 教师总结:环保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积极性等。

2. 实践成果:评价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表现和成果。

3. 情感态度:了解学生对环保的认识和态度。

五、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2. 实践环节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提高他们的环保能力。

环境教育研讨课教案

环境教育研讨课教案

环境教育研讨课教案《生态环境的保护》泰来农场学校杨凯一、教学目标的确定课程标准中的具体内容标准是“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该条内容标准属经历水平的情感性目标。

教材为学生从事相关活动提供了两个背景材料:(1)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介绍了一种因果联系分析方法。

由此,本节教学目标确定为:1.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2.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4.运用资料搜集与分析的方法,了解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二、教学设计思路学生对人口增长过快及其带来的诸多问题都有切身的感受和一定的认识。

基于这些感受和认识,比较容易建立起“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两者之间的联系。

另一方面,高中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能对许多自然和社会现象或事实作出科学、合理的评判。

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本节教学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更多地从思考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方面给予具体指导。

由于地理学也涉及到了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内容,在教学设计时要考虑侧重点,避免简单重复,本节教学应围绕生态学上的问题。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将本节内容分成若干小主题,在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后,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查阅资料,撰写一份主题报告,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进行概括和总结。

也可采用讲、议结合的形式,由教师呈现相关内容,启发学生思考与讨论。

教师在呈现相关内容时,应当尽可能辅之以具体的实例、图片等,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节内容可用1课时教学,现以后一种教学思路为例,说明教学实施的程序。

三、教学实施的程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教育研讨课教案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环境教育研讨课教案
《生态环境的保护》
泰来农场学校杨凯
一、目标的确定
课程标准中的具体内容标准是“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该条内容标准属经历水平的情感性目标。

教材为学生从事相关活动提供了两个背景材料:(1)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介绍了一种因果联系分析方法。

由此,本节教学目标确定为:
1.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2.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4.运用资料搜集与分析的方法,了解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二、教学设计思路
学生对人口增长过快及其带来的诸多问题都有切身的感受和一定的认识。

基于这些感受和认识,比较容易建立起“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两者之间的联系。

另一方面,高中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能对许多自然和社会现象或事实作出科学、合理的评判。

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本节教学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更多地从思考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方面给予具体指导。

由于地理学也涉及到了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内容,在教学设计时要考虑侧重点,避免简单重复,本节教学应围绕生态学上的问题。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将本节内容分成若干小主题,在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后,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查阅资料,撰写一份主题报告,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进行概括和总结。

也可采用讲、议结合的形式,由教师呈现相关内容,启发学生思考
与讨论。

教师在呈现相关内容时,应当尽可能辅之以具体的实例、图片等,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节内容可用1课时教学,现以后一种教学思路为例,说明教学实施的程序。

三、教学实施的程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