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泳漆原理介绍
电泳漆原理

电泳漆原理电泳漆是一种常用的涂装工艺,它利用电场作用将带电颗粒悬浮在液体中,通过电泳沉积在工件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的涂层。
电泳漆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建材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电泳漆的原理及其工艺特点。
电泳漆的原理是利用电场作用将带电颗粒沉积在工件表面形成均匀的涂层。
首先,将带有颜料和树脂的液体称为电泳涂料,涂料中的颗粒带有电荷,通常为负电荷。
然后,在涂料中形成电场,工件作为阳极放置在电场中。
当电场加电后,带有负电荷的颗粒会被电场吸引向阳极移动,并沉积在工件表面。
随着颗粒的沉积,涂料形成致密的涂层,从而实现对工件的保护和装饰效果。
电泳漆具有一些独特的工艺特点。
首先,电泳漆的涂层均匀致密,能够覆盖工件表面的各个角落和凹凸部位,具有良好的装饰效果和保护性能。
其次,电泳漆的成膜速度快,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厚度均匀的涂层,提高了生产效率。
此外,电泳漆采用水性涂料,无溶剂挥发,符合环保要求,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因此,电泳漆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建材等领域。
在实际应用中,电泳漆需要注意一些关键工艺参数。
首先是电泳槽的设计,需要保证电场均匀分布,避免出现涂层厚度不均匀的情况。
其次是电泳涂料的配方,需要控制颗粒的粒径和分散性,以确保涂层的质量。
此外,电泳漆的工艺条件,如电场强度、涂料浓度、沉积时间等也需要精确控制,以获得理想的涂层效果。
总之,电泳漆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涂装工艺,具有均匀致密的涂层、快速成膜、环保无污染等特点。
通过合理控制工艺参数,可以获得高质量的涂层,满足不同工件的装饰和保护需求。
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电泳漆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为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电泳烤漆原理及用途

电泳烤漆电泳烤漆概念电泳涂装(electro-coating)是利用外加电场使悬浮于电泳液中的颜料和树脂等微粒定向迁移并沉积于电极之一的基底表面的涂装方法。
电泳涂装的原理发明于是20世纪30年代末,但开发这一技术并获得工业应用是在1963年以后,电泳涂装是近3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涂膜形成方法,是对水性涂料最具有实际意义的施工工艺。
具有水溶性、无毒、易于自动化控制等特点,迅速在汽车、建材、五金、家电等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
烤漆分为两大类,一类低温烤漆固化温度为140°-180°,另外一类就称为高温烤漆,其固化温度为280°-400°。
电泳烤漆原理电泳涂装属于有机涂装,利用电流沉积漆膜,其工作原理为“异极相吸”。
电泳涂装最基本的物理原理为带电荷的涂料粒子与它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相吸。
采用直流电源,金属工件浸于电泳漆液中。
通电后,阳离子涂料粒子向阴极工件移动,阴离子涂料粒子向阳极工件移动,继而沉积在工件上,在工件表面形成均匀、连续的涂膜。
当涂膜达到一定厚度(漆膜电阻大到一定程度),工件表面形成绝缘层,“异极相吸”停止,电泳涂装过程结束。
整个电泳涂装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步骤:电解:水的电解电泳:带电的聚合物分别向阴极或阳极泳动的过程电沉积:带电的聚合物分别在阴极或阳极沉积的过程电渗:沉积的电泳涂膜收缩、脱去溶剂和水,形成均匀致密的湿膜烤漆一般是用来喷涂和烘烤车漆的,因此,烤漆房最确切的描述应为“喷烤漆房”。
喷漆时,外部空气经过初级过滤网过滤后由风机送到房顶,再经过顶部过滤网二次过滤净化后进入房内。
房内空气采用全降式,以0.2-0.3m/s的速度向下流动,使喷漆后的漆雾微粒不能在空气中停留,而直接通过底部出风口被排出房外。
这样不断地循环转换,使喷漆时房内空气清洁度达98%以上,且送入的空气具有一定的压力,可在车的四周形成一恒定的气流以去除过量的油漆,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喷漆的质量。
铝材电泳涂漆的原理及应用

铝材电泳涂漆的原理及应用1. 原理铝材电泳涂漆是一种常用的表面涂装技术,其原理是利用静电吸引力将涂料粒子沉积在铝材表面,形成整齐平坦、均匀致密的漆膜。
具体的原理如下:•电解质溶液:在电泳涂漆过程中,准备一个含有涂料颗粒和电解质的溶液。
涂料颗粒带有正电荷,而电解质则会在溶液中形成负电离子,形成带负电荷的涂料颗粒溶液。
•电极反应:在电泳涂漆过程中,铝材作为阳极放置于电泳槽中,而阴极则连接到负极,形成电场。
当电极反应开始时,阳极表面通常会生成氧化膜,这有助于增强涂层附着力。
•静电吸引:在电泳涂漆过程中,铝材表面带有阳极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带负电荷的涂料颗粒会受到吸引并沉积在铝材表面。
这种静电吸引力使得涂料能够均匀地覆盖整个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涂层。
•硬化和固化:在铝电泳涂漆完成后,通常需要进行硬化和固化过程。
这可以通过加热涂层来实现,使其达到之前预定的硬度和耐久性。
2. 应用铝材电泳涂漆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特别适用于铝制品的美观、防护和耐腐蚀性要求较高的场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建筑领域:铝材电泳涂漆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如铝合金门窗、幕墙、阳台等。
通过电泳涂漆,可以使铝材具有抗紫外线、耐久性强、色彩丰富等特点,提高产品的质感和寿命。
•汽车工业:铝材电泳涂漆在汽车工业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汽车的车身、车门、行李架等都可以采用电泳涂漆技术,以提供优异的外部表面保护和装饰效果。
•电子业:铝材电泳涂漆在电子业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铝制电路板、外壳和散热器等产品经过电泳涂漆后,能够提高电路板的绝缘性能、电子器件的散热效果,并且外观更加美观。
•家具与家居:铝材电泳涂漆在家具与家居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铝制家具、窗帘轨道、衣柜等产品可以通过电泳涂漆来实现表面保护和装饰。
•工业设备:铝材电泳涂漆在工业设备领域也得到了应用。
例如,工业制造中的机械零部件、输送机、流水线等都可以通过电泳涂漆来实现外部保护和提高装饰性。
阴极电泳涂料涂装原理修订稿

阴极电泳涂料涂装原理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阴极电泳涂料涂装原理简介一、电泳涂料成膜原理1.涂料工作原理电泳涂装(electro-coating)是利用外加电场使悬浮于电泳液中的颜料和树脂等微粒定向迁移并沉积于电极之一的基底表面的涂装方法。
电泳涂装的原理发明于是20世纪30年代末,但开发这一技术并获得工业应用是在1963年以后,电泳涂装是近3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涂膜形成方法,是对水性涂料最具有实际意义的施工工艺。
具有水溶性、无毒、易于自动化控制等特点,迅速在汽车、建材、五金、家电等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
电泳涂装属于有机涂装,利用电流沉积漆膜,其工作原理为“异极相吸”。
电泳涂装最基本的物理原理为带电荷的涂料粒子与它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相吸。
采用直流电源,金属工件浸于电泳漆液中。
通电后,阳离子涂料粒子向阴极工件移动,阴离子涂料粒子向阳极工件移动,继而沉积在工件上,在工件表面形成均匀、连续的涂膜。
当涂膜达到一定厚度(漆膜电阻大到一定程度),工件表面形成绝缘层,“异极相吸”停止,电泳涂装过程结束。
整个电泳涂装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步骤:●电解:水的电解●电泳:带电的聚合物分别向阴极或阳极泳动的过程●电沉积:带电的聚合物分别在阴极或阳极沉积的过程●电渗:沉积的电泳涂膜收缩、脱去溶剂和水,形成均匀致密的湿膜阴极反应2H2O + 2e- → 2(OH)- + H2阳极反应2H2O → 4H+ + O2 + 4e-当pH=3 ↓ ---(COO)- [阴离子树脂] COOHM→M n+ +e-(金属)↓ ---(COO)- [阴离子树脂]---(COO)nM [析出]阳极反应2H2O → 4H+ + O2 + 4e-阴极反应2H2O + 2e- → 2(OH)- + H2pH = 12~14 ↓—NH+ [阳离子树脂]—N [析出]在电场作用下,涂料粒子向阴极移动(电泳),由于受到阴极附近碱扩散层(OH-)的影响,涂料粒子在阴极聚结(电沉积)。
简述电泳漆涂装原理

简述电泳漆涂装原理
电泳漆涂装是一种常见的涂装工艺,它利用电化学原理将涂料均匀地附着在金属表面上,形成一层坚固的保护层。
电泳漆涂装具有涂层均匀、附着力强、耐腐蚀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建筑等领域。
电泳漆涂装的原理是利用电场作用将涂料分散在水溶液中,形成一个带电的涂料颗粒,然后将带电颗粒引导到金属表面上,通过电化学反应使涂料颗粒与金属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层坚固的涂层。
电泳漆涂装的过程分为三个步骤:预处理、电泳涂装和烘干。
预处理是为了去除金属表面的油污、锈蚀等杂质,保证金属表面的清洁度和光洁度。
预处理的方法有机械清洗、化学清洗、电解清洗等。
电泳涂装是将预处理后的金属件浸入电泳槽中,槽中的涂料颗粒在电场作用下向金属表面移动,形成一层均匀的涂层。
电泳涂装的涂料一般为水性涂料,具有环保、安全等优点。
烘干是将涂装后的金属件放入烘箱中,使涂层干燥固化,形成一层坚固的保护层。
烘干的温度和时间根据涂料的种类和厚度而定。
电泳漆涂装的优点是涂层均匀、附着力强、耐腐蚀性好等,但也存
在一些缺点,如涂装成本高、设备复杂等。
因此,在选择涂装工艺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电泳漆涂装是一种常见的涂装工艺,具有涂层均匀、附着力强、耐腐蚀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建筑等领域。
阴极电泳漆介绍

SH-2000型阳离子电沉积涂料施工工艺一、阴极电泳漆涂装基本原理电泳涂装过程同时包含着电解、电泳、电沉积、电渗等四个过程。
① 电解任何一种导电液体在通电时产生分解的现象称为电解 一般电解伴随有在一个或两个电极上溢出气体,在电极上分别进行着氧化与还原反应,电解过程主要是水的电解:阴极:↑+−→−+-22222H OH e O H 阳极:↑+−→−--22244O O H e OH 电解越强导电介质通过的电流越强。
② 电泳在导电介质中,带电荷的胶体粒子受电场的作用向相反电极移动的现象称为电泳,在阴极电泳涂装过程中,带正电荷的高分子聚合物包裹着颜料粒子向阴极方向移动。
③ 电沉积阳离子型聚合物在阴极上沉析的现象称为阴极电沉积。
首先是水进行电解,在阴极上产生氢气并形成OH~,致使在阴极表面形成高碱性介质层,当阳离子型聚合物泳至高碱层的阴极时就与OH~反应,形成不溶性的沉积涂层.④ 电渗刚沉积到被涂物面上的涂膜是半渗透膜,在电场的持续作用下,涂膜内部所含的水份从涂膜中渗析出来,使涂膜脱水的现象称为电渗,电渗越好的涂膜越致密,抗物理变形性越好,防腐蚀性越好,由于电沉积涂膜是疏水性的高分子聚合物,所以允许用水清洗涂膜表面所带出的浮漆。
二、涂装工艺流程SH-2000阳离子电沉积涂料建议施工工艺如下:脱脂→热水洗→除锈→水洗→中和→水洗→表调→磷化→水洗→去离子水洗→电泳→超滤水喷淋回收→水洗→去离子水洗→烘干施工工艺中的前处理工序对施工涂膜质量的好坏至关重要,尽管前处理工艺各不相同,但是总的原则是以能满足电泳涂装条件为前提,在此前提下各施工单位可自行选择前处理工艺。
电泳施工要求入电泳槽工件必须无油、无锈;无机械杂质、无酸、无碱、无磷化浮灰等杂质。
为了获得良好的电泳涂膜,前处理工序应满足下列要求: ⑴工件表面脱脂完全。
⑵工件磷化后要求磷化膜均匀,致密,无斑痕,无磷化浮尘。
⑶磷化后末道纯水其电导率要求在20µm∕cm 以下,并要求用醋酸将其PH值中和至6.5-7,此冲洗水可循环使用,当电导率高于20µm∕cm 时应及时更换。
电泳涂装原理

电泳涂装原理电泳涂装是一种常见的表面涂装工艺,它利用电场作用将带电颗粒沉积在工件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的涂层。
电泳涂装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建筑材料等领域,具有涂层厚度均匀、附着力强、耐腐蚀性好等优点。
本文将介绍电泳涂装的原理及其应用。
首先,电泳涂装的原理是利用电场力将涂料颗粒沉积在工件表面。
在电泳涂装过程中,工件作为阴极,放置在含有涂料颗粒的电泳槽中,通过外加电压,在工件表面形成一个电场。
涂料颗粒带有正电荷,在电场作用下向工件表面运动,并沉积在工件表面上,形成均匀的涂层。
涂层的厚度可以通过电压、电泳时间等参数进行调节,从而实现涂层厚度的控制。
其次,电泳涂装的涂料颗粒是通过溶剂悬浮在水中的。
通常使用的涂料颗粒是由树脂、颜料、助剂等组成的固体颗粒,这些颗粒在水中形成悬浮液。
在电泳涂装过程中,涂料颗粒被电场吸引到工件表面,并在表面形成致密的涂层。
由于涂料颗粒是悬浮在水中的,因此电泳涂装也被称为水性涂装,具有环保、节能的特点。
最后,电泳涂装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在汽车制造中,电泳涂装可以为汽车表面提供耐腐蚀、耐磨损的涂层,提高汽车的使用寿命。
在家电制造中,电泳涂装可以提供外观美观、耐用的涂层,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在建筑材料制造中,电泳涂装可以为铝型材、钢结构等提供表面保护,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
因此,电泳涂装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电泳涂装是一种利用电场力将涂料颗粒沉积在工件表面的涂装工艺。
它具有涂层厚度均匀、附着力强、耐腐蚀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建筑材料等领域。
希望本文对电泳涂装的原理及应用有所帮助。
电泳漆工作原理

电泳漆工作原理
电泳漆膜是一种由水溶性树脂及有机溶剂组成的一种具有很高机械强度和优良电性能的涂料。
它是由电泳槽和电泳涂料组成。
电泳涂料是利用电泳原理使两种或多种不同性质的涂料(如漆膜厚度、附着力、抗冲击性等)在一定电场作用下,均匀地分散在水中形成的。
电泳涂料在漆膜表面上具有很高的附着力,并有一定的厚度,这是由于树脂在漆膜表面形成了一层水化膜,使漆膜与水隔离而形成一层保护膜。
它可保护金属工件免遭大气腐蚀、海洋腐蚀、盐雾腐蚀及湿热腐蚀等。
电泳漆广泛用于各种金属表面的涂装,如各种机械零件、仪器仪表、车辆等的内外表面涂装,以及一些特殊用途的涂饰等。
电泳涂装是利用电场作用使涂料均匀分散于水中而形成连续均匀涂膜的一种涂装工艺。
由于在电场作用下,涂料中的水溶性树脂能与水结合,从而降低了水中溶质浓度,并形成低分子化合物,使涂膜具有了良好的附着力和防腐蚀性能。
—— 1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行,伴随一定量的气泡(电解水产生)。高于断裂电压,电解剧烈,气泡产生速度极快,将 导致电泳过程完全失控,此时发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高电流引起漆膜温度急湿膜电阻下降,湿膜电阻下降又引起更高的电流密度,如此往复,最终得到外观极 差的漆膜。
低于 MCT 时,随着温度降低,湿膜厚度增加但疏松多孔,水电解产生的气泡多于涂 料粒子的电沉积,树脂的流平性不佳。随着温度增加,膜厚减少,膜致密性增加。 高于 MCT 时,膜厚随温度增加而增加,膜致密性同时增强。最佳槽液温度通常高于 MCT 值 3℃。而其中不溶于水的助溶剂决定 MCT 大小。如果不加助溶剂,随着时间 的推移,助溶剂逐渐减少,在这种情况下,MCT 曲线向右移动。因此,可以调节助 溶剂含量得到所需的最佳 MCT,最佳槽液温度及最佳漆膜。
● 湿膜电阻:不同电泳时间CED湿膜电阻(Ω)。随着电泳进行,膜厚增加,湿膜电阻 RN增加,电流量减少,如下图:
电流-时间
15
10 电流-时间
5
0 时间
电阻-时间
15
10 电阻-时间
5
0 时间
其影响因素有:漆液配方,其中溶剂、基料、颜料和助剂含量都会影响湿膜电阻大小。
● 槽液电导:电阻倒数,1/R=西门子(S) 去离子水的电导率通常小于 10μs/cm。槽液中的离子主要来自于主题树脂及研磨树 脂被酸中和后产生的离子,槽液电导主要由这些离子产生,颜料本身产生的离子很 少,因而槽液不挥发分越高,电导越高。
如果孔洞非常小,法拉第盒问题可以通过辅助阳极解决。
增加泳透力的因素有: 更长的电泳时间 工件屏蔽作用小,例如孔洞较多且大 施工电压高 库仑效率高(低 C/g 或高 mg/C) 固体分含量高 CED 湿膜电阻高(工件外表面电沉积在断时间内终止,电沉积可以更快进入内腔) CED 槽液电导率升高
● 槽液流动速率:电泳槽中槽液流动速率(m/s)
阴极电泳涂料涂装原理简介
一、电泳涂料成膜原理
1. 涂料工作原理 电泳涂装(electro-coating)是利用外加电场使悬浮于电泳液中的颜料和树脂等微粒定向
迁移并沉积于电极之一的基底表面的涂装方法。电泳涂装的原理发明于是20世纪30年代末, 但开发这一技术并获得工业应用是在 1963 年以后,电泳涂装是近 30 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特 殊涂膜形成方法,是对水性涂料最具有实际意义的施工工艺。具有水溶性、无毒、易于自动 化控制等特点,迅速在汽车、建材、五金、家电等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
过程中有重要影响。它们可以在树脂胶束结构中存在,并可以随之电沉积在 CED 湿 膜中。 助溶剂含量的提高降低了 CED 湿膜电阻,使膜厚增加,泳透力降低。助溶剂对 MCT (最低聚结温度)影响很大。 ● MCT:最低聚结温度,适合电泳的最低温度,此时可获得最佳 CED 湿膜。 助溶剂进入树脂胶束并且影响电泳过程。当施工电压一定时,电泳过程通常在 18-32 ℃之间进行。温度与膜厚之间的关系如下图
1. 基本物理参数
● 电压(V)
● 电泳时间:电泳时间越长,泳透率越高。
● 槽液温度(℃):通常为 28-32℃
● 电量大小(库仑):电量(Q)=电流(I)×时间(t)
● 库仑效率:每克干漆膜所消耗的电量。该值与树脂中和度和电泳涂料配方有关。 库仑效率=电量(库仑)/干漆膜(g) 或 库仑效率=干漆膜(g)/电量(库仑)
2. 电沉积类型 ● 阳极电沉积(AED)
阳极电泳涂装,金属工件为阳极,吸引漆液中带负电荷的涂料粒子,电沉积时,少 量的金属离子(阳极氧化)迁移到涂膜表面,对涂膜的性能造成影响。阳极电泳涂料主 要用于对耐蚀性要求较低的工件,是经济型涂料。 ● 阴极电沉积(CED)
阴极电泳涂装,金属工件为阴极,吸引漆液中带正电荷的涂料粒子,由于被涂工 件是阴极而非阳极,进入涂膜的金属离子大大减少,从而提高了漆膜性能。涂膜优良, 具有优异的耐蚀性能。
● 槽液电阻:不同温度下槽液电阻。
● 干膜厚度:单位μm。主要影响因素: 槽液温度 溶剂含量 槽液固体分 电泳电压 电泳时间
● 泳透力:涂装工件凹陷内腔的能力,可通过法拉第盒来表示: 包含内腔的工件(阴极)与阳极之间建立电场,电泳首先在工件外表面开始。
进入内腔的孔洞越小,孔洞周围产生的电场线越密集。开始,电场线不可能进入工 件内腔,内腔不存在电场,这就是法拉第盒。孔洞越大,盒子对内腔的屏蔽作用就越弱, 电场就由可能在内腔建立,更多电场线将进入内腔。进入程度随其他一些因素例如电导 升高,库仑效率降低而增加。
电泳涂装属于有机涂装,利用电流沉积漆膜,其工作原理为“异极相吸”。 电泳涂装最基本的物理原理为带电荷的涂料粒子与它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相吸。采用 直流电源,金属工件浸于电泳漆液中。通电后,阳离子涂料粒子向阴极工件移动,阴离子涂 料粒子向阳极工件移动,继而沉积在工件上,在工件表面形成均匀、连续的涂膜。当涂膜达 到一定厚度(漆膜电阻大到一定程度),工件表面形成绝缘层,“异极相吸”停止,电泳涂装 过程结束。整个电泳涂装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步骤: ●电解:水的电解 ●电泳:带电的聚合物分别向阴极或阳极
COOH
n+-
M→M+e (金属)
-
↓---(COO)[阴离子树脂] ---(COO)nM[析出]
阳极反应
+-
2H2O→4H+O2+4e 阴极反应
--
2H2O+2e→2(OH)+H2
+
pH=12~14↓—NH[阳离子树脂] —N[析出]
反应过程图如下所示:
-
响,涂料粒子在阴极聚结(电沉积)。槽液的流动影响扩散层,流动速率高,扩散层薄,流 动速率低,扩散层厚。刚沉积的湿膜含有大量水分,由于电流的影响,会发生部分脱水,使 湿膜不挥发份达到 80%(电渗)。脱水后湿膜牢牢黏附在底材上,通常的清洗不能洗脱。由 于边缘电流密度高,电泳过程首先发生在这些区域。如下图所示:
清洗吹干后,工件进入烘房,漆膜通过交联固化达到最佳性能。不同的电泳涂料所用的 烘烤温度不同,在指定工艺温度下,通常至少需要 20min 的烘烤时间。大部分烘房设有不同 的温度区。这种设计有利于工件通过不同温度区,逐步去除挥发性物质,防止溶剂斑和水迹 产生,使漆膜达到最佳流平,得到外观优良的漆膜。
三、阴极电泳涂料(CED)基本参数
2. 基本化学参数 ● 固体分(NV):槽液固体分,包括基料、颜料及不挥发添加剂。 ● pH
+
+
中基料所需要的酸量。
R-NH2 + +H → [RNH3]+ 如果中和度不够(MEQ 值太低,pH 太高),树脂水溶性降低,可能引起涂料粒子聚结。
[RNH3]+ + OH- → R-NH2 + H2O ● 电导:如前所述。中和酸的种类是影响电导的决定因素,酸越强,电导越高。 ● MEQ:毫克当量(mmol 消耗的酸或碱/100g 树脂)。
CED 电泳涂装线包括漆液循环系统、阳极系统、超滤系统、清洗系统、加料系统以及直 流电源等六大部分组成。
● 漆液循环系统
● 阳极系统 阳极系统由阳极槽、泵、阳极箱、极板、渗析膜、阳极液等组成。生产过程中主要针对 阳极液的变化进行监控。阳极液规格:pH 值:2~5(25℃)电导率:300-500ms/cm(25℃) 外观:淡黄色透明液体。
有两种毫克当量,MEQacid(mmolKOH/100g树脂)和MEQbase(mmol acid/100g树脂)。 MEQ值与槽液中和度有关。中和度=MEQacid/MEQbase。通常中和度在 50%左右,树脂水溶性 已经很好,中和度太高,酸度太高,对设备腐蚀较大。
● P/B(颜基比):P/B=P/(NV-P) ● 溶剂含量:影响膜厚及流平性。主要是助溶剂的影响,在电泳过程及 CED 湿膜形成
四、CED 设备
电泳过程可简单表示如下图:
1. 前处理设备 在 CED 主槽之前为前处理区好的前处理质量是获得具有优良耐蚀性和附着力漆膜的基 础。通常,前处理包括脱脂、清洗、磷化三部分:
脱脂:主要目的是为了除去工件表面的矿物油、润滑油及冲压拉延油以及附着在金属表面的 金属屑、灰尘、焊渣、它们是磷化和电泳潜在的尘埃源,可能引起涂膜外观的颗粒;注意脱 脂后的清洗效果。如脱脂不充分,一方面易产生黄锈,导致磷化不均匀;另一方面使磷化结 晶变粗,涂膜外观变差,耐蚀性能下降。一般在无锈的情况下,可省去除锈工艺,有锈则用 除锈剂去除。除锈后清洗干净,特别是夹缝、点焊缝等处易残留除锈剂(一般为无机酸)。 表 调剂由金属钛盐组成,它能沉积在工作上形成磷化膜的结晶中心。表面调整和表调效果的好 坏,直接影响磷化膜的状态以及磷化膜的结晶大小。 磷化:磷化方式:浸渍型和喷淋型磷化膜特征:· 外观:均匀、致密的灰色膜,无条纹、 花纹式杂色斑痕· 电泳失重:≤8%· 结晶大小:5~10mm · 膜厚:2~5mm· P 比:≥85% (喷淋型膜 P 比略低) 去离子水洗:清洗用循环去离子水,水质电导率≤100ms/cm 新鲜去离子水洗的水质≤ 25ms/cm(最好 10ms/cm 以下)最后一道去离子水洗后的滴水电导率应≤30ms/cm 滴水取样法:离开最后一道水洗区后至下一道工序(风干或电源)间滴落的水,以判断工件 的水洗状态。磷化膜表面的磷化沉渣应尽可能地洗掉。 2. 电泳槽
● 主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泵、喷射管以及过滤器,保证槽液混合均匀,同时去除槽液中颗 粒污染物及杂质。
● 超滤系统—控制槽液电导率,提供后清洗工件的超滤液,并回收浮漆。 ● 热交换器—控制槽液温度。
电泳槽相关系统的控制: 3. 后冲洗
工件从超滤液出来后,利用超滤液冲洗掉黏附在漆膜表面的浮漆,浮漆可以回收到槽液 中,使漆液利用率提高,同时保证了漆膜光滑、美观。通过循环系统,清洗液也回收到槽液 中,从而使涂装效率达到 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