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怀化市2020届高三统一模拟考试文综(二)历史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湖南省怀化市2020届高三仿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带答案解析)

湖南省怀化市2020届高三仿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带答案解析)
4.据统计,明朝时期贩运的大宗农副产品货物中,粮食约一千万石,约值银八百五十万两;棉布约二千万匹,约值银二百三十万两;丝织品达三十万匹左右,价值在三十万两左右。这说明当时
A.经济结构出现根本变化B.政府放弃抑商政策
C.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D.商品经济继续发展
5.下表为1881—1901年间部分年份广州生丝出口数据(注:七里丝为手摇机缫制产品,厂丝为机制缫制产品)。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15.材料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现行农村政社合一的体制显得很不适应。宪法已明确规定在农村建立乡政府,政社必须相应分开……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把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逐步建立经济组织。
二、……在建乡中,要重视集镇的建设……可以成立镇政府,以促进农村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
四、乡人民政府建立后……应着重抓好社会治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发动群众制订乡规民约,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促进社会治安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
A.事关国家经济命脉B.利于巩固农业根本
C.利于建立公序良俗D.利于国家有效管理
3.朱熹的伦理道德思想,追求“内圣”与“外王”合一,注重修身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求人们艰苦努力,长期不懈,使道德戒条内化为内心的道德自觉。这一思想
A.体现了理学的思辨化趋势B.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
C.批判继承了传统儒学思想D.突出强调封建等级合理性
C.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D.指导了学生反帝爱国运动
7.1938年7月,毛泽东指出:“应把抗日战争与争取民主制度结合起来,以民主制度的普遍实行去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这一论断
A.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理论B.强调了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
C.揭示了建立民主制度的现实意义D.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湖南怀化2020年高三一模历史答案

湖南怀化2020年高三一模历史答案

2020年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4-28 :ADCBC 29-33:BABDD 34-35:CA41.(1)整体趋势:自战国到宋朝城市化率不断提升,之后城市化的势头减缓并下降。

(3分)特征:①城市化进程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密切相关。

②商品经济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③城市规模扩大,催生市民阶层出现,并导致市民的生活和观念逐渐发生变化。

④城市规模与商业活动相关,并受到封建政府政策影响。

(每点3分,共12分)(2)同: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促使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过程中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

(任答两点给4分)异:英国的城市化是工业革命影响的结果;中国的城市化受外来侵略的影响起步发展缓慢。

(3分)英国城市化起步早,发展快,水平高;中国城市化起步晚,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

(3分)42.评分说明:任选一种范式评析,论证的史实(不能举孤证)须为近现代史的国家,史论结合,且辩证客观。

示例一:第一种范式,(结合材料3分)引进技术,而不改革制度,在政府主导下侧重经济发展,(史论结合6分)如晚清的洋务运动、19末的德国。

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短期内经济快速增长:中国迈开了近代化第一步,军事实力提升;德国迅速崛起为欧洲强国。

但也埋下重大隐患: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惨败,民族危机空前加深;德国民主改革不彻底,保留大量军国主义残余,在一战中战败,以割地赔款告终。

(结论3分)历史证明:想“只模仿技术,不改革制度”实现转型是行不通的。

示例二:第二种范式,突出制度变革,如戊戌变法倡导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主张民主共和制,意图为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保驾护航,从而推动中国的社会转型。

戊戌变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掀起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

但都失败了,没有完成中国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2020届湖南省怀化市高三6月仿真模拟考试(三模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2020届湖南省怀化市高三6月仿真模拟考试(三模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2020届湖南省怀化市高三6月仿真模拟考试(三模考试)
文科综合历史参考答案
24-28:CDBDB29-33:ACCDA34-35:AB
41.
(1)背景:繁荣背后隐藏危机(农业生产与消费存在矛盾或农产品产量增加但价格下跌);贸易保护主义兴起;经济危机爆发;美国民主政治体制存在弊端。

(每点2分,共8分。

言之有理酌情计分)
(2)不同影响:
美国——引起关税大战,使国内危机进一步恶化;推动罗斯福新政的实行;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导致世界贸易萎缩。

(任答3点记6分)
中国——打破美帝国主义的包围封锁;维护了国家独立和主权;形成了国家计划管理下贸易体系;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对国家经济建设(工业化)有积极作用;半封闭状态制约了中国企业的市场空间。

(任答3点记6分)。

启示:顺应全球化潮流,建设开放型经济;坚持合作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国家独立,安全发展。

(任答1点记3分,2点记5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020年湖南省怀化市楠木坪乡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

2020年湖南省怀化市楠木坪乡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

2020年湖南省怀化市楠木坪乡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有人说“觉得名画丑和会不会欣赏没有关系,却和有没有文化有关系”。

下列从文化的视角对关于两幅名画理解正确的是( )①《蒙娜丽莎》所画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城市女性,属于现实主义风格②达芬·奇在画作中渗透了人文主义的思想③《哭泣的女人》强调光与色的运用,属于印象画派④毕加索的画作反映了现代人的空虚、恐惧、精神分裂等意识倾向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参考答案:B《蒙娜丽莎》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它代表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故①错误;达·芬奇在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下,着力表现人的感情,故②正确;《哭泣的女人》是毕加索的作品,属于现代主义绘画,故③错误;《哭泣的女人》是毕加索的作品,属于现代主义绘画,现代主义绘画反映了现代人的空虚、恐惧、精神分裂等意识倾向,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

2. 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写道:“这些国耻(二十一条)违背我国民的希望,有损我国民的自信,激起我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

五四运动就是这种要求的最鲜明的表现。

在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之下,军阀官僚的政治,只有没落的途径。

”上述材料 ( )A.肯定了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B.全面揭示了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原因C.准确分析了抗日战争后中国的政局形势D.体现了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的政治愿望参考答案:A3. 2009年3月11日,法国总统萨科齐宣布法国将重返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一体化机构,降下了“戴高乐主义”外交理念最张扬的一面旗帜。

“戴高乐主义”外交理念最张扬的一面旗帜主要指A.谋求政治上独立和欧洲联合 B.拒绝马歇尔计划的援助C.维护美国在西方联盟中的霸权 D.在西方大国中首先承认新中国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湖南省2020年高三文综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卷A卷

湖南省2020年高三文综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卷A卷

湖南省2020年高三文综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 (共12题;共48分)1. (4分) (2017高一上·绵阳期中) “(楚庄王十六年)伐陈,杀夏征舒。

征舒弑其君,故杀之也。

已破陈,即县之。

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韩桓惠王十年)我上党郡守以上党郡降赵。

”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 . 楚国和赵国分别分封了陈国和韩国B . 楚庄王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C . 秦国在新征服的地方设立了郡县D . 出现了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的局面2. (4分) (2019高一下·惠州期中) 李莽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介平民,下列对其社会生活的描述最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 . 经营盐铁买卖,生意非常兴隆B . 为妻子买了一件“工官”工场制造的精美绸衣C . 从长安城的“市”买了两斤鱼回家熬鱼汤D . 在长安夜市的酒楼上喝得酩酊大醉彻夜未归3. (4分) (2017高一下·滨州期末) 下图为宋代文物图案,上有文字“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兔儿为记”“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专卖兴贩”,对图案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 . 图案具有商标广告性质B . 宋代坊市制被打破C . 济南发展成为商业城市D . 宋代商人地位提高4. (4分) (2020高一下·易县月考) 重农抑商政策是在重视农业生产和发展的同时,重官商,遏制农民经商,打击富贾大商,抑制中小商贩人数过多。

关于重农抑商政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便于专制政府与民争利B . 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C . 始终压抑社会经济的活力D . 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5. (4分) (2019高二上·衡阳月考) 下图是19世纪后期中日两国海军的编制。

由两国海军编制的差异可见,当时()A . 中国比日本更加重视海军建设B . 中国缺乏统一的战时指挥体制C . 中日近代化指导思想完全不同D . 日本的海军军力比中国更强大6. (4分)(2020·番禺模拟) 新文化运动前期,各种西方思潮纷至沓来,相互角逐,马克思主义被淹没在其中。

湖南省2020版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II)卷

湖南省2020版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II)卷

湖南省2020版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8高一上·田阳月考) 下表反映出西周社会的本质特征是()A . 贵族生活腐化B . 社会等级森严C . 血缘色彩浓厚D . 音乐发展迅速2. (2分) (2016高一下·杭锦后旗期末) 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的直接目的是()A . 增加国君的收入B . 承认新兴地主的土地所有权C . 确立封建制度D . 满足新兴地主的政治要求3. (2分) (2019高三上·重庆期末) 有学者认为,“鲜卑族在走向历史的更高层次的必然趋势中失去的只是它内在的落后格局和外在的族类名称,迎来的则是它融于中华民族大家庭而在隋唐的新生和大放异彩。

”材料意在说明,鲜卑族的变革()A . 巩固了北魏的统治B . 促进黄河流域民族融合C . 促进北魏经济发展D . 为后世的发展注入活力4. (2分) (2018高二上·汕头月考) 宋代有知识分子主张重建上古时代的宗法组织,形成了以修宗谱、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定族规为特征的新的宗族制度。

高级官僚在宗族建设中起了重要作用,如范仲淹为加强本族内部的相互扶助,设立了“义庄”等。

这些做法有利于()A . 抑制土地兼并B . 进一步完善选官制度C . 推动世俗文化发展D . 国家权力在乡村的渗透5. (2分) (2018高一上·葫芦岛期末) 史学家许倬云认为:“在种族观念上,以汉族的‘我者’,打起驱除满族的‘他者’,可是又以西方宗教为口号,挑战中国的儒佛道三家,却又是颠倒了‘我者’与‘他者’的相对地位。

”这一观点旨在说明()A . 新文化运动冲击了传统思想B . 太平天国挑战清朝统治C . 洋务运动存在自相矛盾现象D . 辛亥革命推翻满清政权6. (2分) (2018高二下·泸县期末) 1875—1878年的“丁戊奇荒”,造成1000余万人饿死,2000余万灾民逃荒。

2020年4月湖南省怀化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0年4月湖南省怀化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湖南省怀化市中小学课程改革教育质量监测2020届高三毕业班下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2020年4月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作选做题时,考生按题目要求作答。

本试题卷共16页,如有缺页,考生须声明,否则后果自负。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43—47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一、选择题: 本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西周宗法制规定,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大宗百世不迁,小宗五世则迁。

这些规定A.有利于维护西周王权B.有利于防范地方割据C.确保了贵族特权垄断D.确保了嫡长子的权力25.读图6、图7,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图6 《战国七雄图》图7《西汉初年形势图》A.战国七雄在汉初基本复国B.秦朝地方行政制度被废除C.汉初无为使国家再次分裂D.汉初建制受历史传统影响26. 唐代社会有着丰富的契约实践,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契约观念与文化。

民间百姓普遍热衷采取“契约”这一形式来完成交易,形成了国家法与民间法相结合的双重制度体系。

唐朝重视契约的这一现象A.根植于中国久远的历史传统B. 是小农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C. 是唐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D. 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27.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王夫之提出“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气者,理之依也”。

湖南省怀化市新坪中学2020年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

湖南省怀化市新坪中学2020年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

湖南省怀化市新坪中学2020年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1975年湖北省云梦睡虎地11号秦墓出土《秦律十八种》,其中《工律》记载“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长、广亦必等。

”《金布律》要求“买卖往来,商品各婴其贾(价格)。

”对以上记录认识准确的是A.秦朝的经济法规简略粗疏,轻罪重刑B.秦朝政府控制了农副产品的市场交易C.统一度量衡强化统治,加重百姓负担D.秦朝重视运用法律管理社会经济生活参考答案:D2. 1898-1908年,法国盛行野兽主义绘画,该派画家发现了非洲及大洋洲雕刻的原始魅力,并将它们介绍给毕加索。

而毕加索改造了原始艺术并用其摧毁了古典绘画传统。

这反映出A.返璞归真是现代艺术的追求B.现代画派具有共同源头C.现代主义有反理性的特征D.世界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参考答案:D【详解】从材料“毕加索改造了原始艺术并用其摧毁了古典绘画传统”中可以看出,世界文化之间的的交流和碰撞,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各种文化之间的交融,没有体现出现代艺术的追求和源头,故AB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现代主义的特征,故C项排除。

3. 数据是反映历史的重要手段,以下表格是苏联(俄)农业发展统计表(部分)由上表得出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A.斯大林体制具有优越性的一面 B.农业集体化运动极大地推动着苏联农业的发展C.新经济政策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影响下,农业大量增加粮食种植参考答案:C略4. 强调光和色就是绘画表现的目的的画派是()A.现代主义 B.浪漫主义 C.印象画派 D.现实主义参考答案:C5. 1975年,英国下院就经济日益恶化形势下、是否留在欧洲共同体内举行全民公决,64%的选民参与了投票,其中67.2%的人投赞同票,32.8%的人投反对票,英国最终留在欧洲共同体内。

这主要反映出A.—体化导致了经济萧条B.欧共体内部出现分裂C.区域化严重阻碍全球化D.西欧整体实力的上升参考答案:D据材料“67.2%的人投赞同票,32.8%的人投反对票,英国最终留在欧洲共同体内”可知,英国人民大部分还是赞同留在欧共体内,从侧面反映出一体化有利于英国发展,故A 项错误;B项与材料“英国最终留在欧洲共同体内”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是否留在欧洲共同体内举行全民公决”体现了英国尊崇民意,奉行民主制度,故C项错误;据材料“67.2%的人投赞同票,32.8%的人投反对票,英国最终留在欧洲共同体内”可知,英国人民大部分还是赞同留在欧共体内,反映了西欧凝聚力强,整体实力上升,故D项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二)--历史24.《诗经》中常常有“家邦”或“邦家”的说法;《尚书》中国君常常把治下百姓称为“父兄昆弟”。

这些称谓反映出西周时A .以血缘伦理建构政治体制 B.周王与治下百姓关系融洽C.家国同构的基本社会特征D.礼乐制度维系的等级观念25.汉代以前,君王均祭祀天地而不祭祀孔子;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率儒生博士 70人封禅泰山却不拜孔子;公元前195年,刘邦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以最高规格太牢之礼祭祀孔子的最高统治者。

这一变化表明A .秦始皇未受到儒学影响 B.儒学正统地位逐步确立C.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统治D.天人合一观念深入人心26.上表为宋代社会经济的相关史料,对此合理的认知是,当时A. 土地兼并严重B.抑商政策松弛C.社会资本集聚D.国家财政富余27.明清之际的部分士大夫对此时传入中国的西方科学知识表现出浓厚兴趣,开始用“格致” 翻译Science —词,包括天文地理、数学历算、军工制造等,统称为格致之学。

这表明A.西学东渐开阔了士人的眼界B.自然科学知识得到广泛传播C.古代科学传统得到批判继承D.经世致用思想成为社会思潮28.咸丰(1850—1861年)初年,清政府针对军兴省份的地方督抚制定了“以本省之钱粮,作为本省之军需”的原则,允许战时统兵将领“就地筹饷”。

这一举措A.冲击了中央政府权威B.增强了地方自治能力C.适应了对外战争需要D.解决了政府财政危机29. 1912年,工商部颁布执行《奖章》,对发明制造品给予5年以内的专卖,对改良品给予褒奖;1923年,北洋政府进一步完善奖励章程,将方法发明也纳入保护对象,规范了专利吊销。

此举意在A .大力吸收外来资本 B.激发国人的创造热情C.培育实业救国思想D.为发明提供法律保障30.下图是创作于1943年延安时期的木刻版画作品《减租会》。

据此可知A.解放区土地革命蓬勃开展B.农民群众积极支援抗战前线C.根据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D.土地政策适应了形势的需要31.1987年,六届人大五次会议提出要完善企业的经营机制,认真实行以“包死基数、确保上交、超收多留、歉收自补”为主要内容的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

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A .增强国有企业活力 B.推广农村改革经验C.明确市场经济方向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32 .公元前3世纪中期起,罗马设立的夕卜事大法官在审理跨国案件时,会综合所涉各国实体法,从中提取内容形成仅适用于该案的实体法,以大法官告示形式展现。

这表明,罗马法A.发展到成熟阶段 B.具有实用性特征C.依赖于法官解读D.对后世影响深远33.彼特拉克的信徒们不再将他们的儿子送进地方性学校、教堂学校,而是请熟悉西塞罗风格拉丁语的家庭教师到家执教,或者让他们的儿子进人教授人文主义课程的新式学校。

这种教育吸引着富有的贵族和富商,而对其他人并无很大影响。

这反映出文艺复兴运动A.忽视对贵族封建特权的批判B.脱离社会现实的需要C.适应了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D.缺乏深厚的群众基础34.1854—1913年英国工业制成品进出口额(以1913年的价格为基准,单位:百万英镑)综合上表可知,20世纪初A.多边贸易体系逐渐形成B.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C.世界各国完成工业革命D.英国国际地位一落千丈35.1972年,美国向联合国提交降低其联合国会费比额的提案,遭到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强烈反对,后联合国大会以81:17的投票结果通过决议,规定从1974年起,美国承担会费比额由31.52%下降为25%。

这表明A.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B.美国未负担起世界大国责任C.国际政治斗争形势纷繁复杂D.社会主义国家团结一致反美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材料一 1575年,西班人在福建首次接触中医和草药。

由此,中国本草学成就通过传教士、医生、药剂;)甲和外交官的书信、日记和游记以及邮包中捎带上的种子传向西方世界。

在华耶稣会传教士和医生则更多关注中医脉诊医术、“气血循环”理论和“脏腑”学说,并对中医文献选择性地介绍和翻译术语。

随着科学革命的推进,欧洲医学界试图以近现代医学概念解读中医传统思维,无法接触、不可进入实验室体系的模糊知识使得“中医不科学”的论调渐成主流。

20世纪后,欧洲中医研究回归典籍的翻译,希望给予有志于应用中国医学于临床实验的人士各种材料,使他们公平地比较东亚与西方医学传统。

——摘编自高晞《十五世纪以来中医在西方的传播与研究》材料二中国人最初对西医存有相当的疑虑和抗拒心态,出现了“挖眼、剖心”等谣传,西医被蒙上了神秘、恐怖的色彩。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西医的优势已被许多人认可,相信西医并求诊的人日趋增多。

在传教士医生的宣传和引导下,有些地方的老百姓逐渐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

19世纪90年代,西医在某些地方仍然遭到抵制,但总体上已在中国确立了稳固地位。

20世纪初,随着教会医院和西医队伍的递增,中医人士开始自发地学习西医,西医的影响逐渐超过了中医。

这时,有人开始倡导“改良中医学”。

20世纪20年代前后,随着国粹保存思潮和会通思潮的兴起,西医中出现全面批判和否定中医理论者,社会上甚至出现了“废止中医”之论。

——摘编自郭剑波《论近代“西医东渐”的途径与反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医西传”的内容和特点。

(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时人对于西医认识的变化,并对“西医东渐” 予以简要评价。

(13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根据材料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45.[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明中叶以后土地兼并严重、税繁役重,造成“闾里小民,游荡失业者十室而九”,给传统的赋役审编带来困难。

明宣德五年,周忱出任江南巡抚,在应天府,他推行“里甲银”制度,里甲银的精髓在以粮补丁,他把按户编排的里甲支费,部分或全部地摊入田粮内,折成银两,以耗米的名义加征。

在苏松,周忱则推行平米法。

平米法中里甲等费取自余米,其实质与里甲银一样,也是以粮补丁、摊丁入地,将徭役的编审基准由户等向丁田进行过渡。

周忱的改革在实践中既保证了国家赋役的正常征派,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百姓徭役负担的均平。

明朝中后期的赋役制度改革,基本上沿着周忱的思路并使其更加完善和制度化。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忱赋役制度改革的特点。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周忱赋役制度改革的意义。

(9分)46.[历史一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考虑到战后初期战争受害者可能面临的生存困境,美英两国决定动员其本土未曾遭受敌国直接入侵的联合国成员国捐资,对战争直接受害国及其难民提供大规模善后救济援助。

1943年3月,罗斯福总统致函美国对外善后救济署署长莱曼,对拟议中的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署长的工作权限和业务范围作出如下指示:“ 一旦联合国为战争受害者提供善后救济服务的专门组织宣告成立,对外善后救济署将需要适当调整,以便那种安排达到最大可能限度的范围。

” 1943年11月9日,44国代表在白宫举行隆重的签字仪式,随后,联合国的第一个专门组织、酝酿已久的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终于先于联合国主体而诞生。

——摘编自王德春《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的诞生及其使命》(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成立的背景。

(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的作用。

(6分)47.[历史一选修4:中夕卜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梁启超是极少数理解近代中国外债问题的晚清政治人物之一。

1898年,他怒斥列强争当债权国以达到无形瓜分中国之目的,认为借债兴业的张之同、盛宣怀等人都是误国之臣,激烈抨击清廷向比利时银团借款修筑芦汉铁路的举措将使“中国多开一铁路,即多一亡国之引线”。

梁启超流亡日本后,对外债问题的认识有所变化。

在1904年所著《中国国债史》中承认积贫积弱的中国大举外债实属无奈之举,如不借债早已亡国。

只要政府财政基础稳固,管理运用适宜,外资不仅不会病国,反而是“利多而害少”,可以“利用他国母财,以殖吾产而兴吾业”。

他主张在完成宪政改革的前提条件下,通过政府举借外债以壮大国有资本,从而在主权独立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余治国《梁启超经济民族主义外债观述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在外债问题上态度有何变化,并分析成因。

(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20世纪初梁启超的外债观。

(5分)文科综合(二)24. C【解析】抓住材料中“家邦”“父兄昆弟”的信息,表明西周时的政治结构是家国同治,体现了家国同构的特征,故C项正确。

A、B、D三项在材料中未体现。

25. C【解析】材料中君王从不祭祀孔子到以最高规格祭祀孔子,说明孔子的思想对于巩固统治是有利的,故C项正确。

材料中秦始皇率儒生博士封禅泰山显示已受到儒学影响,故A 项错误;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是在汉武帝时期,B项错误;D项深人人心一说从题干材料中体现不出来。

26.C【解析】表格中史料反映出社会资本财富巨大,故C项正确。

A、B两项不能全面解释材料中的现象,A、B两项错误;D项与宋代财政积贫史实不符。

27. A【解析】明清之际随着早期耶稣会传教士来华,一些西方自然科学知识传入中国,对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开阔了他们的眼界,故A项正确。

B项“广泛传播”与史实不符;C项“批判继承”在材料中未体现;D项“成为社会思潮”与史实不符。

28.A【解析】材料中时间信息是关键,这一时期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发展,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为了应对危机,清政府允许地方就地筹饷以备军需,这对原有的中央集权的财政转运体系是巨大的冲击,故A 项正确。

B项增强地方自治能力与史实不符;“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起义,不是对外战争,C项错误;允许地方就地筹饷对中央财政产生冲击,没有解决危机,D 项。

29. B【解析】材料中民国政府奖励发明制造目的在于激发国人的创新精神,故B项正确。

A 项吸收外来资本没有在材料中体现;C项实业救国思想兴起主要与民族危机加深有关;D项为客观作用,并非主观意图。

30. D【解析】结合材料中1943年延安时期和《减租会》信息,图中地主正与农民理论,这表明当时边区政府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党的方针政策得到广泛宣传,没有采用暴力的方式夺取土地,土地政策适应了抗战形势的需要,故D项正确。

A项中“土地革命” 与抗战时期的政策不符;B项信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说法与史实不符。

31.A【解析】材料中“包死基数、确保上交、超收多留、歉收自补”为主要内容的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意在打破大锅饭,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故A项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