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岳大庙的导游词
关于南岳大庙的导游词

关于南岳大庙的导游词南岳大庙位于湖南省衡山市南岳区南岳山脉脚下,始建于东汉,历经数百年的扩建和修缮,现已成为中国道教的著名庙宇之一。
下面我将为大家带来南岳大庙的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们,欢迎来到南岳大庙。
南岳大庙是中国南方最大的道教寺庙之一,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岳大庙被誉为“天下第一岳”的龙脉所在地,是有五岳之首的南岳山的主要宗教场所之一。
南岳大庙可分为三部分:外庙、中庙和内庙。
外庙主要是各道教派的聚集区和香火圣地。
中庙包含了南岳大殿和豫章王殿,是南岳大庙的核心区域。
内庙是寺庙的居住区,也是殿堂的修缮和保养区域。
首先,让我们来到大门口的外庙。
这里有很多道教门派,每个派别都有自己的道观、广场和活动中心。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各种不同的道教文化表现,很有特色。
接下来,我们进入中庙。
中庙是南岳大庙的主要观赏区域。
南岳大殿是中庙的主体建筑,建于明代,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木结构建筑之一。
大殿内供奉南岳神、文昌帝君、财神爷等神明。
香火旺盛,每逢节日,大殿人山人海,气氛热烈非凡。
除了南岳大殿,中庙还有豫章王殿,这是南岳大庙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里面供奉的是豫章王,他是湖南省的土地神,也是南岳山的守护神。
豫章王殿的门口有一个巨大的鼎,这是香火最旺的地方之一。
最后,我们来到内庙。
内庙是各个殿堂的修缮和保养区域,不对外开放,但是通过内庙的小路能够欣赏到一些庭园景观和各种奇花异草。
在南岳大庙中,还有一些文化博物馆和展览厅,如南岳庙宇文化博物馆、楚文化展厅和殿内文物展室等。
这里收藏了很多有关南岳山、南岳大庙和湖南文化的珍贵文物和历史文献。
南岳大庙历经千年风雨,至今依旧巍然屹立,还是很多道教信徒朝圣和游客观光的重要场所。
它是中国道教文化的瑰宝,也是人们心灵的寄托所。
在这里,您不仅可以领略到南方的庙宇建筑风格,还会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愿我们今天的行程给您留下难忘的回忆。
此外,南岳大庙还有其他很多的著名景点,如七十二座峰、五岳书院、化鹤峰等。
南岳衡山大庙导游词

南岳衡山大庙导游词衡阳大庙,位于南岳古镇北端,赤帝峰下。
它是一组集民间祠庙、佛教寺院、道教宫观及皇宫建筑于一体的建筑群,也是中国南方及五岳之中规模最大的庙宇,占地面积98500平方米。
以下是整理南岳衡山大庙导游词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各位团友: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南岳衡山观光旅游,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参观有“江南小故宫”之称的南岳大庙,并很荣幸能和大家共度一段美好时光,祝大家游得开心,玩得尽兴!各位团友,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座宫殿式古建筑群,就是有名的南岳大庙,位于南岳古镇北端,赤帝峰下。
它是一组集民间祠庙、佛教寺院、道教宫观及皇宫建筑于一体的建筑群,也是我国南方及五岳之中规模最大的庙宇,占地面积98500平方米。
始建年代不详,地方誌有记载的大庙最早建于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历经宋、元、明、清历朝各代六次大火和十六次重修扩建,现存建筑于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重建,它是仿照北京故宫建的宫殿式的古建筑群,因此有“江南小故宫”之美称。
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由棂星门、奎星阁、正川门(正南门)、御碑亭、嘉应门、御书楼、正殿、寝宫和北后门九进、四重院落组成。
东边有八个道观、西边有八个佛寺,中轴线上则是儒家的建筑风格。
虽然儒、释、道三教信仰不同,追求各异,但他们长期以来友好相处、共同发展、同存共荣。
儒、释、道三教共存一庙,这是我国乃至世界庙宇中绝无仅有的。
早在明清时期,大庙就以其出色的木刻、石雕、泥塑被誉为“江南三绝”。
同时以八百蛟龙为最大特色,无论殿宇的梁柱、屋檐,还是柱基、神座,乃至门框、斗拱,神态各异的蛟龙,随处可见,原来这里自古就有八百蛟龙护南岳的传说。
我们现在所站的这座石拱桥,叫“寿涧”桥,桥下是寿涧水,盛传“取岳山之水可以延年益寿”,因为南岳是寿山、寿岳,所以这座桥,是因水而得名的。
相传,如果谁能三步跨过这座桥,便可长命百岁。
各位请抬头看看大庙的正门叫什么门?有谁能认出第一个字来?(停顿)这位小姐说对啦,念“灵”字音,有好些人认不出此字,这也难怪,因为用这个“棂”字冠以庙门的很少见。
南岳大庙的导游词3篇_导游词范文_

南岳大庙的导游词3篇南岳大庙是中国江南最大的古建筑群,有"江南第一庙""南国故宫"之称,根据现存资料记载始建于唐,后经唐、宋、元、明、清六次大火和十六次修缮扩建,于光绪八年形成现在98500平方米的规模。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南岳大庙旅游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南岳大庙的导游词1各位团友,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座宫殿式古建筑群,就是有名的南岳大庙,位于南岳古镇北端,赤帝峰下。
它是一组集民间祠庙、佛教寺院、道教宫观及皇宫建筑于一体的建筑群,也是我国南方及五岳之中规模最大的庙宇,占地面积98500平方米。
始建年代不详,地方誌有记载的大庙最早建于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历经宋、元、明、清历朝各代六次大火和十六次重修扩建,现存建筑于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重建,它是仿照北京故宫建的宫殿式的古建筑群,因此有“江南小故宫”之美称。
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由棂星门、奎星阁、正川门(正南门)、御碑亭、嘉应门、御书楼、正殿、寝宫和北后门九进、四重院落组成。
东边有八个道观、西边有八个佛寺,中轴线上则是儒家的建筑风格。
虽然儒、释、道三教信仰不同,追求各异,但他们长期以来友好相处、共同发展、同存共荣。
儒、释、道三教共存一庙,这是我国乃至世界庙宇中绝无仅有的。
早在明清时期,大庙就以其出色的木刻、石雕、泥塑被誉为“江南三绝”。
同时以八百蛟龙为最大特色,无论殿宇的梁柱、屋檐,还是柱基、神座,乃至门框、斗拱,神态各异的蛟龙,随处可见,原来这里自古就有八百蛟龙护南岳的传说。
我们现在所站的这座石拱桥,叫“寿涧”桥,桥下是寿涧水,盛传“取岳山之水可以延年益寿”,因为南岳是寿山、寿岳,所以这座桥,是因水而得名的。
相传,如果谁能三步跨过这座桥,便可长命百岁。
各位请抬头看看大庙的正门叫什么门?有谁能认出第一个字来?(停顿)这位小姐说对啦,念“灵”字音,有好些人认不出此字,这也难怪,因为用这个“棂”字冠以庙门的很少见。
关于南岳大庙的导游词

南岳大庙的导游词关于南岳大庙的导游词位于南岳山下的南岳古镇北街尽头,坐北朝南,前有寿涧水,后有赤帝庙,庙址呈长方形,建于唐开元十三年,后经历了六次大火,经过扩建和修缮,才奠定了现存规模。
大殿是清德宗光绪八年(1882)按照北京故宫的样式重修的,共占地98900平方米,殿高7.2丈,是我国五岳中规模最大,总体布局最完整的古宫殿式的庙宇。
南岳大庙四群院落和九个建筑体组成,保持了唐宋以来的艺术精华。
第一进是正门,也叫棂星门,由花岗石砌成,门前有一对石狮子,姿态雄伟,门内翠柏挺立,绿草如茵;第二进为奎星阁,其上为戏台,阁东有钟亭,阁西有鼓亭;第三进为城门式的三大洞门,正中叫正川门,门内有玲珑别致的御碑亭,亭内有清圣祖康熙四十七年(1708)为重修南岳庙而立的一个巨大的龟驮石碑,碑文系康熙亲笔;第四进为嘉应门,现加以改建,内设南岳文物保管所,南岳书画院,大庙招待所等;第五进为御书楼,保存了宋代和明代的建筑构件;第六进为正殿,殿前是一块大坪,正殿耸立在17级的`石阶上,正中的石阶嵌有汉白玉游龙浮雕,正殿高7.2丈,为重檐歇山顶建筑,内外共有72根大石柱,象征南岳72峰。
殿顶覆盖着橙黄色的琉璃瓦。
并饰有宝剑、大小蟠龙和八仙中的人物,飞檐四角,垂有铜铃,檐下窗棂、壁板,都雕刻着各种人物故事或花木鸟兽,后墙上绘有大幅云龙、丹凤。
大殿台阶四周,有麻石栏杆围绕,柱头上雕刻有狮子、麒麟、大象和骏马,栏杆中嵌有汉白玉双面浮雕144块。
殿中原来设有岳神座位,历代统治者对岳神都加赐封号。
如唐初封为“司天霍王”,开元间又封为“南岳真君”,宋代加封为“司天昭圣帝”等等。
如今的“南岳圣帝”是1983年复制的;第七进为寝宫;最后是北门,东为注生宫,西为辖神祠。
关于南岳衡山导游词(2篇)

关于南岳衡山导游词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大家好!欢迎大家的南岳衡山做客。
如果您有什么问题和要求,请告诉我,我将尽力给您帮助。
祝愿大家轧过愉快的锋山之行。
各位朋友,如果您曾为工作的重压而苦闷,如果您曾为身体的疾患而忧虑,那么今天,您可以把种.种烦恼不快全部抛开,因为您即将欣赏到的,是以"五岳独秀"而蜚声守内的南岳衡山风景区了。
衡山位于湖南省中部,纵越衡阳、衡山、衡东、湘乡、湘潭、长沙等六县市,地跨八百里,峰立七十二,南起"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的衡阳回雁峰,北抵"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长沙岳麓山。
主峰祝融峰,海拔____米,在湘中南丘陵中卓尔不群。
"一览众山小"。
衡山就像一幅湘绣,楚天湘水,一览无余;它又像一卷画轴,浓渲淡染,举世无双;它更像一首诗歌,高叹低吟,回味无穷。
南岳衡山的来源有很多传说。
一产盘古开天辟地,死后化为山川林木,头化为东岳泰山,脚化为西岳华山,腹华为中岳嵩山,右臂化为北岳恒山,左臂则化为南岳衡山;另一说是中华始祖之一的炎帝神农式追赶仙鸟,用神鞭将朱鸟打落成南岳,所以大家在南岳古镇入口处所见的牌坊上便绘有失鸟图案,南岳山徽"朱鸟"也因山而来。
古人们往往以天空星象图来进行占卜,所谓"天则有星宿,地则有州城"。
据《星经》记载,南岳地处二十八宿的轸星之翼,号为称量天地的"衡星",所以也就命名"衡山"了。
轸星旁边不有一颗主管人间寿命的"长沙"星,衡山古属长沙,故而又有"寿岳"之称,人们常说的"寿比南山"就以山而来。
穿过南岳古镇,迎面而来的是一组气势恢弘的宫殿式建筑,这便是有着"江南小故宫"之称的"南岳大庙"。
南岳大庙为湖南省重点保护文物,始建于唐初,距今上千年,以后历经宋、元、清等朝____次大火和____次重建。
湖南南岳导游词

湖南南岳导游词【篇一】南岳古镇是“南宋四大名镇”之一。
是一座承载衡山四千年历史文化、展现南方民俗风情的大观园,是恰当体现江南民居风格的建筑群,是中国南方最大的宗教用品香市。
古镇景区以南岳古镇为中心,南起衡山路、北至朝阳峰,东起茶亭子,西至白龙潭,面积1.8平方公里。
以岳庙建筑、古镇老街为主要景观特色。
以朝拜岳神、宗教体验、民俗观光为主要游览内容。
主要景点有南岳衡山牌坊、南岳大庙、祝圣寺、大善寺、古镇老街、中华万寿大鼎、黄庭观、胜利坊等。
南岳古镇之古,古在它凹凸不平的麻石街道,古在它悠久的文化历史,古在它悠然不绝的袅袅檀烟,古在它淳朴自然的衡岳民风。
古镇早在唐代时便形成了香市,那时,香火鼎盛时期,每天往来的香客络绎不绝。
古镇的麻石街面,经过千年的洗刷,已经被磨的光可照人,鞋跟踩在上面发出清脆的响声,宛若在敲击每一位香客心中的那盏香灯,每一块石板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南岳古镇的古还在于北街的那座牌坊,牌坊上挺拔劲秀的“天下南岳”四个字是宋徽宗亲笔所提,当时,皇帝来南岳进香朝圣时,踏过的便是古镇的麻石板路,而皇帝走过的牌坊所在的北街,后被封为了御街。
古镇清一色的小青瓦白粉墙,高高翘起的屋檐,雕着双龙戏珠的屋尖,仿古建造的茶楼、客栈、无一不体现出南岳古镇的古朴、清幽,静坐在小镇的茶楼里品一盏清茗,感悟道佛两教的博大精深,回味这一天所观所感,一定会受益非浅。
古镇虽小,却也五脏俱全,饭店、茶馆、透着油墨香味的书屋应有尽有,夜晚盏灯时分,家家户户都燃起温暖的灯火。
古镇到了晚上还是一条美食街,从街头到街尾,满街都飘着山珍野味的香气,鲜嫩营养的高山寒菌,口感绝妙的衡山豆腐,独特美味的素斋,清爽润喉的云雾茶,让人流连忘返。
其实,古镇最有意思的是体验南岳奇特的民俗风情。
一是正月的岳庙“抢头香”。
大年三十零点一过,南岳城区,人流如潮,万人空巷,但有一明显特征,那就是在给南岳圣帝拜年之前,都不说一句话,这就是南岳一怪“熟人见面不理睬”;二是正月十五闹元宵。
精选-南岳大庙导游词-word范文

南岳大庙导游词位团友: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南岳衡山观光旅游,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参观有“江南小故宫”之称的南岳大庙,并很荣幸能和大家共度一段美好时光,祝大家游得开心,玩得尽兴!我们现在所站的这座石拱桥,叫“寿涧”桥,桥下是寿涧水,盛传“取岳山之水可以延年益寿”,因为南岳是寿山、寿岳,所以这座桥,是因水而得名的。
相传,如果谁能三步跨过这座桥,便可长命百岁。
各位朋友,请跟随我一起循着昔日皇宫贵族的足迹迈入棂星门逐一参观游览。
跨入棂星门,即是一个翠柏夹道、古树参天,绿草如茵的庭院。
院内左右有水火池(俗称放生池),两边有东西碑亭。
东亭中置有明成化年间尚书商辂撰写的《重修南岳庙记》碑刻;西亭中置有宋代范纯仁撰写的《祭衡岳文》碑。
前面所见的这座古朴典雅、精致玲珑的楼阁叫奎星阁,又名盘龙亭,此为大庙的第二进。
它为重檐歇山顶建筑,面积139平方米。
大家看到,阁楼上有“戏台”二字,的确,这是湖南省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戏台。
为何称为“戏台”呢?据说历代帝王天子或朝庭命官来岳祭拜岳神时,地方官员都要请一些戏班子和民间艺人前来演唱,以增添喜庆气氛。
戏台基座上有四个大铜钱孔,这些铜钱孔起什么作用?它们起扩音的作用,同时也象征着国富民强,国泰民安。
如今回首看看戏台两侧保存下来的“静听之”、“细思之”的题字,实在令人感慨万千。
在戏台的中央顶部,有一条巨大的木雕盘龙,由香樟树雕刻而成,雕刻技术高超,工艺精湛,而且还会转动哩!故此亭又叫盘龙亭。
既是戏台,又名盘龙亭,那为何称“奎星阁”呢?大家清楚,魁星乃文曲星之首,《孝经》记载:“奎主文章”,后人进而把奎星演化为文官之首,主管文人学士成败命运。
在三楼阁顶内原塑有一尊右手执笔、左手捧斗、形态森然的奎星塑像,以示崇文之意。
相传谁被他点中,就会连中三元,即古代科举考试中的解元、会元和状元。
现在有很多望子成龙的父母都带着子女前来这神奇的奎星阁祭拜,希望能如愿以偿。
阁楼两侧有钟、鼓二亭,左边钟亭原有一口九千斤重的大钟,右边鼓亭原有一个直径2米的大鼓,据传钟鼓齐鸣可以镇住洪水,使龙王不敢兴风作浪,以保国泰民安。
有关衡山的导游词

有关衡山的导游词大家好,欢迎来到湖南著名的名山——衡山!衡山是中国五大名山之一,也是中国南方的第一高峰。
它是我国道教和佛教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被誉为中国南方的“第一山”,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
衡山旅游区总面积为154平方公里,由衡山区、南岳区和祁东县三个行政区域共同组成。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到这个美丽的地方,感受人与大自然的融合之美。
一、景点介绍1. 南岳大庙南岳大庙是中国最大的岳庙之一,也是中国四大道教祖庙之一。
这座大庙始建于东汉,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是道教徒朝拜南岳的重要场所。
整个建筑群分为三座殿,分别供奉着三位主神——玄天上帝、文昌帝君和金蟾大将军。
在这里,你能感受到浓厚的宗教氛围,了解中国道教的特色和意义。
2. 雁栖楼雁栖楼是衡山最高的楼台之一,高达1300多米,位于衡山景区的南部,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这座楼台始建于清初,只有一层,现在重建后已经是三层,风景优美、景色开阔,在这里你可以俯瞰衡山的美景,也能感受到衡山神妙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3. 黄帝峰黄帝峰是中国南方地区的最高峰之一,峰顶有类似于黄帝庙的建筑群,供奉了古代中华民族的皇帝——黄帝。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登高一呼,滔滔一声”的感觉,同时在山顶的建筑群中还有许多古代文化的遗迹,让我们重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
4. 洞庭湖源头洞庭湖源头始建于唐朝,位于衡山南麓的洞庭山上,是洞庭湖的发源地。
这里的景观非常别致,景色壮丽,是衡山独特的“天池”。
你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山林和清澈的水面带来的美妙感觉。
5. 覆盆子峰覆盆子峰是衡山的一处美丽景观,它是由一座高度如盆的山丘所组成的,故得名“覆盆子”。
它是衡山上最高的峰之一,是衡山最灵气的地方,登上山顶可感受到神秘的气息。
二、历史文化衡山的历史悠久,它是中国南方的一个重要的道教和佛教圣地,被誉为中国南方的“第一山”。
据文献记载,自远古时代开始,衡山就被尊为“巴蜀五岳之首”,是古代中华民族文化、道教、佛教和儒学的发源地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南岳大庙的导游词
位于南岳山下的南岳古镇北街尽头,坐北朝南,前有寿涧水,后有赤帝庙,庙址呈长方形,建于唐开元三年,后经历了六次大火,经过扩建和修缮,才奠定了现存规模。
大殿是清德宗光绪八年(1882)按照北京故宫的样式重修的,共占地98900平方米,殿高
7、2丈,是我国五岳中规模最大,总体布局最完整的古宫殿式的庙宇。
南岳大庙四群院落和九个建筑体组成,保持了唐宋以来的艺术精华。
第一进是正门,也叫棂星门,由花岗石砌成,门前有一对石狮子,姿态雄伟,门内翠柏挺立,绿草如茵;
第二进为奎星阁,其上为戏台,阁东有钟亭,阁西有鼓亭;
第三进为城门式的三大洞门,正中叫正川门,门内有玲珑别致的御碑亭,亭内有清圣祖康熙四七年(1708)为重修南岳庙而立的一个巨大的龟驮石碑,碑文系康熙亲笔;
第四进为嘉应门,现加以改建,内设南岳文物保管所,南岳书画院,大庙招待所等;
第五进为御书楼,保存了宋代和明代的建筑构件;
第六进为正殿,殿前是一块大坪,正殿耸立在17级的石阶上,正中的石阶嵌有汉白玉游龙浮雕,正殿高
7、2丈,为重檐歇山顶建筑,内外共有72根大石柱,象征南岳72峰。
殿顶覆盖着橙黄色的琉璃瓦。
并饰有宝剑、大小蟠龙和八仙中的人物,飞檐四角,垂有铜铃,檐下窗棂、壁板,都雕刻着各种人物故事或花木鸟兽,后墙上绘有大幅云龙、丹凤。
大殿台阶四周,有麻石栏杆围绕,柱头上雕刻有狮子、麒麟、大象和骏马,栏杆中嵌有汉白玉双面浮雕144块。
殿中原来设有岳神座位,历代统治者对岳神都加赐封号。
如唐初封为“司天霍王”,开元间又封为“南岳真君”,宋代加封为“司天昭圣帝”等等。
如今的“南岳圣帝”是1983年复制的;第七进为寝宫;最后是北门,东为注生宫,西为辖神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