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肉眼辨别三大类岩石
三种岩石的鉴别方法

鉴定内容和方法:超基性岩:橄榄岩、辉石岩、角闪岩、金伯利岩基性岩: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中性岩:闪长岩、安山岩、正长岩、粗面岩酸性岩:花岗岩、流纹岩脉岩:煌斑岩、细晶岩对照所列岩浆岩的主要鉴定特征,在肉眼下借助于放大镜、小刀等观察不同岩石类型的主要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特征。
检测办理:159****6719李经理检测办理:159****6719李经理岩浆岩肉限鉴别方法和步骤对岩浆岩手标本的观察,—般是观察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其含量、确定岩石名称。
1)颜色:主要描述岩石新鲜面的颜色,也要注意风化后的颜色。
直接描述岩石的总体颜色,如紫、绿、红、褐、灰等色。
有的颜色介于两者之间,则用复合名称,如灰白色、黄绿色、紫红色等。
岩浆岩的颜色反映在暗色矿物和浅色矿物的相对含量上。
一船暗色矿物含量>60%称暗色岩;在60—30%的称中色岩;<30%则称浅色岩。
2)结构:根据岩石中各组分的结晶程度,可分为全晶质、半晶质、玻璃质等结构描述颜色、断口特点3)构造:侵入岩常为块状构造,岩石中的矿物无定向排列;喷出岩常具气孔状、杏仁状和流纹状构造。
要注意描述气孔的大小、形状、杏仁的充填物及气孔、杏仁有无定向排列。
4)矿物成分: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是岩浆岩定名的重要依据。
岩石中凡能用肉眼识别的矿物均要进行描述。
首先要描述主要矿物的成分、形状、大小、物理性质及其相对含量,其次对次要矿物也要作简单描述。
5)次生变化:岩浆岩固结后,受到岩浆期后热液作用和地表风化作用,往往使岩石中的矿物全部或部分受到次生变化,若变化较强,就应描述它蚀变成何种矿物。
如橄揽石、辉石易成蛇纹石,角闪石、黑云母常变成绿泥石,而长石则变成绢云母、高岭石等。
6)岩石定名:在肉限观察和描述的基础上定出岩石名称。
浅谈三大类岩石的野外肉眼鉴定方法Ⅲ

浅谈三大类岩石的野外肉眼鉴定方法(Ⅲ)3.变质岩类是由原来的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在地壳中受到高温、高压及化学气体、液体成分的加入的影响,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变化后形成的新的岩石.⑴物质来源:三大类母岩.⑵常见矿物:A. 原来岩石的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角闪石、辉石、方解石、白云石等;B. 变质矿物,如石榴子石、滑石、绿泥石、蛇纹石等.(变质岩特有的变质矿物)⑶形成时的环境:高温、高压或在外来气体、液体的加入.⑷形成的岩石:片理状岩类A.片麻岩: 具典型的片麻状构造,变晶或变余结构,因发生重结晶,一般晶粒粗大,肉眼可以辨识。
片麻岩可以由岩浆岩变质而成,也可由沉积岩变质形成。
主要矿物为石英和长石,其次有云母、角闪石、辉石等。
此外有时尚含有少许石榴子石等变质矿物。
B.片岩:具片状构造,变晶结构。
矿物成分主要是一些片状矿物,如云母、绿泥石、滑石等,此外尚含有少许石榴子石等变质矿物.B.千枚岩:多由粘土岩变质而成.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绢云母、绿泥石等。
结晶程度比片岩差,晶粒极细,肉眼不能直接辨别,外表常呈黄绿、褐红、灰黑等色。
由于含有较多的绢云母,片理面常有微弱的丝绢光泽。
块状岩类A.大理岩:由石灰岩或白云岩经重结晶变质而成,等粒变晶结构,块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遇稀盐酸强烈起泡。
可与其他浅色岩石相区别。
大理岩常呈白色、浅红色、淡绿色、深灰色以及其他各种颜色,常因含有其他带色杂质而呈现出美丽的花纹。
大理岩强度中等.C。
石英岩:结构和构造与大理岩相似。
一般由较纯的石英砂岩变质而成,常呈白色,因含杂质,可出现灰白色、灰色、黄褐色或浅紫红色.强度很高⑸变质岩的结构、构造:➢结构:和岩浆岩类似,几乎全部是结晶结构.但变质岩的结晶结构主要是经过重结晶作用形成的,所以在描述变质岩的结构时,一般应加"变晶" 、" 变余”二字以示区别.如粗粒变晶结构,斑状变晶结构等。
三大类岩石特征比较三大类岩石的比较

对岩浆岩的观察,一般是观察其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最后确定其岩石名称.肉眼鉴定岩浆岩,首先看到的就是颜色.颜色根本可以反映出岩石的成分和性质.对岩浆岩进行肉眼鉴定第一步是要依据其颜色大致定出属于何种岩类. 比方,假设是浅色,一般为酸性岩〔花岗岩类〕或中性岩〔正长岩类〕;假设是深色,一般为基性岩或超基性岩.由酸性岩到基性岩,深色矿物的含量逐渐增多岩石的颜色也就由浅到深.同时还要注意区别岩石新鲜面的颜色和风化后的颜色.还可根据其中暗色矿物与浅色矿物的相对含量来进行描述 ,如暗色矿物含量超过60%者为暗色岩,在30 -60%者为中色岩,在30%以下者为浅色岩.第二步是观察岩浆岩的结构与构造. 据此,便可区分出是属深成岩类、浅成岩类或是喷出岩类.根据岩石中各组分的结晶程度,可分为全品质、半品质和玻璃质等结构.不仅要对全品质的结构区分出显品质或隐品质结构 ,还要对其中的显品质结构岩石按其矿物颗粒大小,进一步细分出等粒、不等粒、粗粒或细粒等结构.对具有斑状结构的岩石要描述斑晶成分、基质的成分及结晶程度.假设岩石中矿物颗粒大,呈等粒状、似斑状结构,那么属深成岩类;假设矿物颗粒微细致密,呈隐品质、玻璃质结构,那么一般皆属喷出岩类;假设岩石中矿物为细粒及斑状结构,即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属于浅成岩类.观察岩石中矿物有无定向排列,进而就能推断岩石的形成环境,含挥发组分多少以及岩浆流动的方向.假设无定向排列称之为块状构造;假设有定向排列,那么可能是流纹构造、气孔构造或条带状构造.深成岩、浅成岩大多是块状构造;喷出岩那么为流纹构造和气孔构造等.对于岩石中有规律排列的长柱状矿物、气孔捕虏体等均要观测其方向.对于那些在接触面上有规那么排列的片状矿物,要描述其组成成分,并测其产状要素.第三步是观察岩浆岩的矿物成分.矿物成分是岩石定名最重要的依据.岩浆岩类别是根据SiO2含量百分比确定的,而SiO2含量可在岩石矿物成分上反映出来.假设有大量石英出现,说明是酸性岩;如果有大量橄榄石存在,那么说明是超基性岩;如果只有微量或根本没有石英和橄榄石,那么属中性岩或基性岩.假设岩石中以正长石为主,同时所含石英又很多,就可判定是酸性岩;倘假设以斜长石为主,暗色矿物又多为角闪石,属于中性岩;假设暗色矿物多系辉石,那么属基性岩.对于岩石中凡能用肉眼识别的矿物均要进行描述.首要的是描述主要矿物形态、大小及其性质.其次 ,要对次要矿物作简略描述第四步是为岩浆岩定名.在肉眼观察和描述的根底上确定岩石名称.请注意在岩石名称前面冠以颜色和结构,比方,可将某岩石定名为浅灰色粗粒花岗岩.另外,在野外还要注意查明岩浆岩体的产状,即岩体的空间分布位置、规模大小以及与围岩的接触关系等,结合岩石的结构与构造,以推论岩石的形成环境.也要注意不同侵入体或同一侵入体之间的岩性变化、时间顺序及相互关系.沉积岩是分布于地表的主要岩类.它种类繁多岩性变化较大.野外识别沉积岩,其最显著的宏观标志就是成层构造,即层理.据此很容易与岩浆岩、变质岩相区别.根据沉积岩成因、结构和矿物成分,可进一步区分出次一级的类别.凡具碎屑结构,即碎屑粒径大于2-0o 005毫米,被胶结物胶结而成的岩石,是碎屑岩;凡具泥质结构,即粒径小于00005毫米质地均匀、较软,有细腻感,常具页理的岩石是粘土岩;凡具化学和生物化学结构,多为单一矿物组成的岩石,是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由于各类沉积岩的岩性差异,因此在鉴定方法上也不相同1、碎屑岩的肉眼鉴定鉴定碎屑岩时着重观察其岩石结构与主要矿物成分.首要的是看碎屑结构.抓住这一特征,就不会与其他岩石相混淆了.要仔细观察碎屑颗粒大小粒径大于2毫米是砾岩,2 — 0.05毫米是砂岩,00 05 -00 005毫米是粉砂岩.粉砂岩颗粒肉眼难以分辩,用手指研磨有稍微砂感.按砂岩的粒径又可定出粗砂岩〔2 —0.5 毫米〕中砂岩〔0.5—00 25毫米〕和细砂岩〔00 25—00 05毫米〕.对于砾岩,还应注意观察其颗粒形状,颗粒外形呈棱角状者是角砾岩,系圆状或次圆状者为砾岩.其次,看碎屑岩的矿物成分〔碎屑颗粒成分和胶结物成分〕.砾岩类的碎屑成分复杂,分选较差,颗粒较大,一般不参与定名;砂岩,主要矿物成分有石英、长石和一些岩石碎屑.在碎屑岩中,常见的胶结物有铁质〔氧化铁和氢氧化铁〕、硅质〔二氧化硅〕、泥质〔粘土质〕、钙质〔碳酸钙〕等.铁质胶结物多呈红色、褐红色或黄色.硅质最硬,小刀刻不动.钙质滴稀HCI 起泡.弄清楚了结构和成分,就可为碎屑岩定名.例如,碎屑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 其含量超过50%,长石和岩屑含量均小于25%的砂岩,叫做石英砂岩.也可按其胶结物命名,如可称某岩石为铁质石英砂岩.碎屑岩中可见化石 ,但一般保存较差.火山碎屑岩的鉴别比拟困难.由于,它在成因上具有火山喷发和沉积的双重性, 是一种介于岩浆岩与沉积岩之间的过渡型岩石. 常常是以其成因特点、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和胶结物的特征来区别于碎屑岩.2、粘土岩的肉眼鉴定鉴定粘土岩的主要依据是其泥质结构. 粘土岩矿物颗粒非常细小,肉眼仅能按其颜色、硬度等物理性质及结构、构造来鉴定.它多具滑腻感,粘重,有可塑性、烧结性等物理性质.假设是纯洁的粘土岩,一般为浅色的土状岩石.层理是粘土岩中最明显的特征,因此,人们就按粘土岩层理〔倘层理厚度小于1毫米称页理〕及其固结程度进行分类,将固结程度很高、页理发育,可剥成薄片者称作页岩.页岩常含化石.粘土岩中以页岩为主.将那些固结程度较高、不具页理 ,遇水不易变软者称泥岩.最后,再根据颜色与混入物的不同进行命名,如可称作紫红色铁质泥岩、灰色钙质页岩等.3、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的肉眼鉴定此类岩石中分布最广和最常见的有碳酸盐岩、硅质岩、铁质岩和磷质岩,尤以碳酸盐类岩石分布为广.有无生物遗骸是判断属于生物化学岩或是化学岩的标志.化学岩成分常较单一.它们多为单矿物岩石,故此,可按其矿物的物理性质进行鉴定.化学岩具有化学结构,即结晶粒状结构和酬状结构等;生物化学岩具生物结构,即全贝壳结构、生物碎屑结构等.。
三大岩石的野外观察和描述以及鉴定特征

三大岩石的野外观察和描述以及鉴定特征三大岩石的野外观察和描述以及鉴定特征三大岩石,描述,鉴定(一)岩浆岩的观察与描述对岩浆岩的观察,一般是观察其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其含吊,报肩确定其岩石名称。
肉眼鉴定岩浆岩,苜先看到的就是颜色。
颜色基木可以反映出岩石的成分和性质。
对岩浆岩进行肉眼鉴定:第一步是要依据其颜色人致定出属于何种岩类。
比如,若是浅色,一般为酸性岩(花岗岩类)或屮性岩(正长岩类);若是深色,?般为基性岩或超基性岩。
由酸性岩到基性岩,深色矿物的含杲逐渐增名,岩石的颜色也就由注到深。
同时还耍注意区别岩石新鲜血的颜色和风化厉的颜色。
还可根据其中暗色矿物与浅色矿物的相对含眾来进行描述,如暗色矿物含最超过60%者为暗色岩,在30—60%者为中色岩,在30%以下者?为浅色岩。
第二步绘观察岩浆岩的结构与构造。
据此,便町区分岀址属深成岩类、浅成岩类或址喷出岩类。
根据岩石屮并组分的结晶程度,可分为全晶质、半晶质和玻璃质等结构。
不仅要对全品质的结构区分出显晶质或隐品质结构,还要对人小的显晶质结构岩石按比矿物颗粒人小,进一步细分出等粒、不等粒、粗粒或细粒等结构。
对具有肉状结构的岩石要描述肉晶成分、基质的成分及结晶程度。
假如岩石屮矿物颗粒人,旱.等粒状、似斑状结构,则属深成岩类;假如矿物颗粒微细致密,呈隐晶质、玻璃质结构,则一般皆属喷出岩类;假如岩石屮矿物为细粒及HI状结构,即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属丁?浅成岩类。
观察岩右冲矿物仃无定向诽列,进而就能推断岩石的形成”、境,仟挥发组分多少以及岩浆流动的方向’若无定向排列称Z为块状构造;若有定向排列,则可能是流纹构造、气孔构造或条带状构造。
深成岩、戏成岩人笫是块状构造;喷出岩则为流纹构造和气孔构造等,对于岩?石中仃规律扌H 列的长柱状矿物、气孔捕房体等均耍观测其方向。
对于那些在接触血上有规则扌IT列的片状矿物,要描述其组成成分,并测其产状要素。
第三步是观察岩浆岩的矿物成分。
野外三大岩的肉眼鉴定

◆在野外如何准确的区分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沉积岩具有层状构造,层理清楚,有的沉积岩有化石,地表出露有规律性,有明显的地层产状。
岩浆岩具有矿物和胶结物之分,斑岩的斑晶和胶结物的成分往往差别比较大,岩石致密坚硬,无层理和解理的块状构造,有的岩浆岩还可以见到俘虏体,地表出露没有规律性,找不到产状。
变质岩具有明显的丝捐光泽,片理明显,变余结构清楚,有重结晶现象。
片麻岩的黑白相间条带特殊。
地表出露比较有规律如何在手标本上区分三大岩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一是各大岩石由于成分的侧重性而有所区别;二是结构构造上有各自特点。
具体分析一下。
岩浆岩: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长石、角闪石、黑云母、辉石、橄榄石。
酸性岩浆岩中前几种矿物居多,而基性岩浆岩中则偏向于后者。
也因此,在岩石的颜色上来说由肉红色--灰白色--黑色变化。
结构上来说,侵入的岩浆岩里面的矿物应该是较均匀的分布,岩石呈现块状。
而喷出的流纹岩中会呈现一些流动构造;以及喷出的安山岩和玄武岩中会有气孔和杏仁状构造,这种特殊的结构构造也是它们的鉴定标志。
沉积岩:由于组成沉积岩的矿物都是经过了风化和搬运,所以一般来讲每种沉积岩在成分上相对较简单。
沉积岩的划分就是根据成分划分的,泥岩、碳酸盐岩、石英(长石)砂岩。
所以沉积岩就以某种成分为主(如以泥质、或以石英等)。
构造上沉积岩一般都呈现层状构造。
当然如果手表本很小的话可能见不到层理而是块状的。
沉积岩还有一大特点就是生物的出现。
尤其在碳酸盐岩里面贝壳等生物的出现很普遍,这是一大鉴别标志。
变质岩:变质岩是岩浆岩和沉积岩经过后期的高温或者高压过后,原来的岩石经过了成分和构造上的改造而形成。
所以成分上来讲除了与前两种岩有相同的造岩矿物外还有一些比较特别的属于变质岩的专有矿物或者矿物组合。
例如红柱石,出现红柱石的岩石就必定是低级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石榴石与紫苏辉石组成的代表高温高压环境的麻粒岩。
但手表本鉴别变质岩更主要的依据是其结构构造。
三大岩石的野外观察和描述以及鉴定特征

三大岩石的野外观察和描述以及鉴定特征三大岩石, 描述, 鉴定(一)岩浆岩的观察与描述对岩浆岩的观察,一般是观察其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最后确定其岩石名称。
肉眼鉴定岩浆岩,首先看到的就是颜色。
颜色基本可以反映出岩石的成分和性质。
对岩浆岩进行肉眼鉴定:第一步是要依据其颜色大致定出属于何种岩类。
比如,若是浅色,一般为酸性岩(花岗岩类)或中性岩(正长岩类);若是深色,一般为基性岩或超基性岩。
由酸性岩到基性岩,深色矿物的含量逐渐增多,岩石的颜色也就由浅到深。
同时还要注意区别岩石新鲜面的颜色和风化后的颜色。
还可根据其中暗色矿物与浅色矿物的相对含量来进行描述,如暗色矿物含量超过60%者为暗色岩,在30—60%者为中色岩,在30%以下者为浅色岩。
第二步是观察岩浆岩的结构与构造。
据此,便可区分出是属深成岩类、浅成岩类或是喷出岩类。
根据岩石中各组分的结晶程度,可分为全晶质、半晶质和玻璃质等结构。
不仅要对全晶质的结构区分出显晶质或隐晶质结构,还要对其中的显晶质结构岩石按其矿物颗粒大小,进一步细分出等粒、不等粒、粗粒或细粒等结构。
对具有斑状结构的岩石要描述斑晶成分、基质的成分及结晶程度。
假如岩石中矿物颗粒大,呈等粒状、似斑状结构,则属深成岩类;假如矿物颗粒微细致密,呈隐晶质、玻璃质结构,则一般皆属喷出岩类;假如岩石中矿物为细粒及斑状结构,即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属于浅成岩类。
观察岩石中矿物有无定向排列,进而就能推断岩石的形成环境,含挥发组分多少以及岩浆流动的方向。
若无定向排列称之为块状构造;若有定向排列,则可能是流纹构造、气孔构造或条带状构造。
深成岩、浅成岩大多是块状构造;喷出岩则为流纹构造和气孔构造等。
对于岩石中有规律排列的长柱状矿物、气孔捕虏体等均要观测其方向。
对于那些在接触面上有规则排列的片状矿物,要描述其组成成分,并测其产状要素。
第三步是观察岩浆岩的矿物成分。
矿物成分是岩石定名最重要的依据。
岩浆岩类别是根据SiO2含量百分比确定的,而SiO2含量可在岩石矿物成分上反映出来。
野外三大岩的肉眼鉴定

野外三大岩的肉眼鉴定◆在野外如何准确的区分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沉积岩具有层状构造,层理清楚,有的沉积岩有化石,地表出露有规律性,有明显的地层产状。
岩浆岩具备矿物和含水物之分,斑岩的斑晶和含水物的成分往往差别比较小,岩石球状柔软,并无层理和霰石的块状结构,有的岩浆岩还可以看见俘虏体,地表砾石没规律性,打听没产状。
变质岩具备显著的丝捐献光泽,片理显著,变余结构确切,存有重结晶现象。
片麻岩的黑白相间条带特定。
地表砾石比较有规律如何KMH标本上区分三大岩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一就是各大岩石由于成分的侧重于性而有所区别;二就是结构结构上存有各自特点。
具体分析一下。
岩浆岩: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长石、角闪石、黑云母、辉石、橄榄石。
酸性岩浆岩中前几种矿物居多,而基性岩浆岩中则偏向于后者。
也因此,在岩石的颜色上来说由肉红色--灰白色--黑色变化。
结构上来说,侵入的岩浆岩里面的矿物应该是较均匀的分布,岩石呈现块状。
而喷出的流纹岩中会呈现一些流动构造;以及喷出的安山岩和玄武岩中会有气孔和杏仁状构造,这种特殊的结构构造也是它们的鉴定标志。
沉积岩:由于共同组成沉积岩的矿物都就是经过了风化和运送,所以一般来讲每种沉积岩在成分上相对较直观。
沉积岩的分割就是根据成分分割的,泥岩、碳酸盐岩、石英(长石)砂岩。
所以沉积岩就以某种成分居多(例如以泥质、或以石英等)。
构造上沉积岩一般都呈现层状构造。
当然如果手表本很小的话可能见不到层理而是块状的。
沉积岩除了两大特点就是生物的发生。
尤其在碳酸盐岩里面贝壳等生物的发生很广泛,这就是两大辨别标志。
变质岩:变质岩是岩浆岩和沉积岩经过后期的高温或者高压过后,原来的岩石经过了成分和构造上的改造而形成。
所以成分上来讲除了与前两种岩有相同的造岩矿物外还有一些比较特别的属于变质岩的专有矿物或者矿物组合。
例如红柱石,出现红柱石的岩石就必定是低级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石榴石与紫苏辉石组成的代表高温高压环境的麻粒岩。
三大岩石的野外观察和描述以及鉴定特征

三大岩石的野外观察和描述以及鉴定特征三大岩石,描述,鉴定(一)岩浆岩的观察与描述对岩浆岩的观察,一般是观察其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其含吊,报肩确定其岩石名称。
肉眼鉴定岩浆岩,苜先看到的就是颜色。
颜色基木可以反映出岩石的成分和性质。
对岩浆岩进行肉眼鉴定:第一步是要依据其颜色人致定出属于何种岩类。
比如,若是浅色,一般为酸性岩(花岗岩类)或屮性岩(正长岩类);若是深色,•般为基性岩或超基性岩。
由酸性岩到基性岩,深色矿物的含杲逐渐增名,岩石的颜色也就由注到深。
同时还耍注意区别岩石新鲜血的颜色和风化厉的颜色。
还可根据其中暗色矿物与浅色矿物的相对含眾来进行描述,如暗色矿物含最超过60%者为暗色岩,在30—60%者为中色岩,在30%以下者•为浅色岩。
第二步绘观察岩浆岩的结构与构造。
据此,便町区分岀址属深成岩类、浅成岩类或址喷出岩类。
根据岩石屮并组分的结晶程度,可分为全晶质、半晶质和玻璃质等结构。
不仅要对全品质的结构区分出显晶质或隐品质结构,还要对人小的显晶质结构岩石按比矿物颗粒人小,进一步细分出等粒、不等粒、粗粒或细粒等结构。
对具有肉状结构的岩石要描述肉晶成分、基质的成分及结晶程度。
假如岩石屮矿物颗粒人,旱.等粒状、似斑状结构,则属深成岩类;假如矿物颗粒微细致密,呈隐晶质、玻璃质结构,则一般皆属喷出岩类;假如岩石屮矿物为细粒及HI状结构,即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属丁•浅成岩类。
观察岩右冲矿物仃无定向诽列,进而就能推断岩石的形成”、境,仟挥发组分多少以及岩浆流动的方向’若无定向排列称Z为块状构造;若有定向排列,则可能是流纹构造、气孔构造或条带状构造。
深成岩、戏成岩人笫是块状构造;喷出岩则为流纹构造和气孔构造等,对于岩•石中仃规律扌H 列的长柱状矿物、气孔捕房体等均耍观测其方向。
对于那些在接触血上有规则扌IT列的片状矿物,要描述其组成成分,并测其产状要素。
第三步是观察岩浆岩的矿物成分。
矿物成分是岩石定名最重要的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用肉眼辨别三大类
岩石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如何用肉眼辨别三大类岩石在固体地球表面,岩石是构成地貌、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也是地球上生命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根据成因不同,可将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在野外,可以根据岩石的外观特征如颜色、结构(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大小、晶体形状及矿物之间结合关系等)、构造(组成岩石的矿物集合体的大小、形状、排列和空间分布等)以及粒度(指碎屑颗粒的大小)、圆度(指碎屑颗粒的棱角被磨蚀圆化的程度)、球度(碎屑颗粒接近球体的程度)等用肉眼判断是哪一类岩石。
一、岩浆岩
岩浆岩是岩浆活动的产物。
地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内压力的作用下,沿着地壳薄弱地带侵入地壳上部或直接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石。
其主要识别标志有。
(一)、岩浆岩中喷出岩附近保存有明显的火山活动痕迹,如,火山口、火山锥、熔岩流和柱状节理等;侵入岩常被其它岩石所包围。
(二)、岩浆岩的结构反映了岩浆结晶的特点。
侵入岩中的各种矿物结晶良好,属全晶质结构,如花岗岩等;喷出岩是隐晶质或玻璃质,有的似煤渣状,用肉眼分不出其中的矿物成分。
(三)、岩浆岩中的矿物或矿物集合体在空间排列及填充方式上有如下特点:
1、岩石中矿物颗粒的排列不显示方向性,而呈均匀分布。
2、岩石无论在颜色上还是在粒度上,都是不均匀的,从整块岩石来看,显得斑斑块块,杂乱无章。
3、有熔岩流动的痕迹,例如,不同颜色的条纹和拉长的气孔。
4、有由挥发成分逸散后留下的孔洞。
这种构造往往为喷出岩所具有。
5、有气孔被后来的次生矿物所充填而形成的杏仁状构造。
(四)、除火山碎屑外,岩浆岩不具备层理构造,不含化石。
二、沉积岩
沉积岩是在地壳表面常温常压下,由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作用形成。
主要识别标志如下。
(一)、沉积岩的颜色、成分和结构表现出明显的层状结构,不同的岩层叠置在一起好像一部巨厚的“书”。
因此,层理构造是沉积岩最重要的构造特征之一,也是区别于岩浆岩和变质岩的最重要的标志。
(二)沉积岩除层理构造外,它的层面上经常保留有自然作用产生的一些痕迹,它经常标志着岩层的特性,并反映沉积岩的形成环境。
1、波痕:是由风、流水和波浪作用在层面上留下的一种波状起伏痕迹。
2、泥裂:又叫龟裂,指在粘土质或砂质沉积岩表面,由于干燥收缩而形成的不规则的多边形裂纹。
3、雨痕:雨滴打击未固结的细粒沉积物表面所留下的痕迹。
但比较少见。
(三)、沉积岩的结构:
1、碎屑岩结构。
特点是岩石可分为碎屑和胶结物两部分。
2、泥质结构。
多为粘土矿物形成的结构。
3、化学结构。
是通过化学溶液沉淀结晶而成。
4、生物结构。
由生物遗体或碎片组成,如介壳结构等。
(四)、生物遗迹:指岩层中含有古代动物和植物的遗迹或遗骸,即化石。
这是沉积岩的重要特征。
但不是所有的沉积岩都具有的特征。
三、变质岩
地壳中已生成的岩石,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高压条件下,使得原来岩石的成分、性质发生改变,由此形成的岩石称为变质岩。
变质岩以其特有的变质矿物、结构和构造区别于岩浆岩和沉积岩。
(一)、变质岩的矿物
变质岩中含有仅在变质作用下才能形成的变质矿物。
最常见的具有特征性的变质矿物有:滑石、石墨、红柱石、石榴子石、蓝闪石、绢云母、绿泥石、阳起石等。
(二)、变质岩的结构
1、变晶结构。
在变质过程中矿物重新结晶所形成的结构。
最常见的变晶结构有:①等粒变晶结构:矿物晶粒大小大致相等,多呈它形,互相镶嵌很紧,不具定向排列。
如大理岩、石英岩等。
②斑状变晶结构:与岩浆岩的斑状结构相似,在细粒的基质上分布着一些大的晶体——变斑晶。
如某些片麻岩和片岩常具有这种结构。
③鳞片状变晶结构:片状矿物(云母、绿泥石等)定向排列,如各种片岩。
2、变余结构。
由于重结晶作用不彻底,原岩的矿物成分和结构特征可以被保留下来,称为变余结构,也称残余结构。
此外,还有压碎结构、交代结构等。
(三)、变质岩的构造
变质岩中最常见的片理构造也是鉴别某些变质岩的重要根据。
岩石中片状、板状和柱状矿物,在压力作用下呈平行排列的现象叫片理构造。
具体可分为如下几类:
1、板状构造:岩石易剥成板状,破裂面光滑平整,肉眼难以分辨矿物颗粒。
2、千枚状构造:在岩石的破裂面上可看到强烈的丝绢光泽和皱纹。
3、片状构造:岩石中大量片状矿物和粒状矿物都呈平行排列,构成较薄而清晰的片理。
综上所述,在野外用肉眼识别三大类岩石,必须从理论上熟练掌握三大类岩石的基本特征。
与此同时,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深入研究三大类岩石的标本。
在此基础上,广泛开展对学校及居住区周边环境中岩石类型的调查。
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