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管理)第章苗圃建立与经营管理最全版

(经营管理)第章苗圃建立与经营管理最全版
(经营管理)第章苗圃建立与经营管理最全版

(经营管理)第章苗圃建立

与经营管理

第6章苗圃建立和运营管理

Chapter6EstablishmentandManagementofNurseries 苗圃(Nursery)是培育苗木的场所,是以培育和运营各类树木苗木的生产单位或企业。国外的苗圃通常是壹个企业,因此定义苗圃为通过无性、有性或其他途径生产各种苗木(果树、观赏木本植物和森林树种的苗木)的园艺企业或林业企业。我国过去通常的概念没有商业性质,因此壹般把苗圃称作生产优良苗木的基地。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苗圃性质也在发生变化,逐步成为或已经成为壹个独立的生产运营单位。

6.1苗圃的布局和区划

DistributionandDivisionofNurseries

根据苗圃生产苗木的用途或任务的不同能够把苗圃分为森林苗圃、园林苗圃和果树苗圃、特种经济林苗圃、防护林苗圃及实验苗圃等其它专门苗圃。根据使用年限的长短,苗圃能够分为固定苗圃和临时苗圃。根据苗圃育苗面积的大小,能够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苗圃。按照育苗环境控制程度,能够分为大田育苗苗圃和容器育苗苗圃。具有如上各种功能的大型苗圃能够称为苗木繁育中心等。市场经济条件下,苗圃仍能够按所有制分类,即国有苗圃、集体苗圃和个体苗圃。不同类别的苗圃有不同的功能,布局和区划上也各有特点。

6.1.1苗圃的功能和布局

(1)苗圃的功能

苗圃的基本功能

苗圃功能的演变

(2)苗圃的总体布局

森林苗圃的布局

园林苗圃的布局

所有制布局

苗圃规模布局

苗圃圃址布局

苗圃布局的演变

6.1.2苗圃区划

苗圃地为了合理布局,充分利用土地,便于生产和管理,需要进行分区。苗圃地通常划分为生产用地和辅助用地俩部分,其中生产用地包括播种苗和留床苗区、移植苗区、营养繁殖苗区、采穗圃区等,园林苗圃通常仍会有大苗(形体苗或定型苗)区,现代大型苗圃仍包括种子园、引种驯化试验区、种质资源圃、果树苗区和设施育苗区等;辅助生产用地包括给水、排水、道路、供电、通讯、防护林及仓库棚窖、机具检修、化粪池、气象哨、消防、科研、办公设施等。苗圃辅助用地面积,大型苗圃要小于苗圃总面积的25%,小型苗圃要小于30%,且且要考虑机械化作业和灌溉、尽量减少圃内的运输和缩短排灌系统的长度、最有效地利用防风林及其它设施、圃内道路既要通达苗圃的每壹部分又要尽量少占圃地面积、道路的设置需和排水沟和输水渠道协调壹致等方面问题。按照“以圃定居运营”原则,大型苗圃和苗木繁育中心通常仍有包括办公室、职工宿舍、住宅以及公共和卫生福利等行政和生活福利设施区域。

(1)生产用地

生产用地是指直接用于生产苗木的圃地。要根据各类苗木的育苗特点进行划分。

播种区

营养繁殖区

移植区

大苗培育区

采穗圃

种子园

种质资源圃和引种驯化试验区

设施育苗区

耕作区

(2)辅助用地

辅助用地是非生产性用地,它主要包括道路网、排灌系统、防风林带和管理设施等。

道路网

排灌系统

防风林带

管理设施

生活福利设施

(3)设施育苗区

现代大型苗圃多数配备设施育苗区,以适应环境控制育苗的需要。

苗木繁殖区

炼苗区

小规格容器苗培育区

大规格容器苗培育区

其他区域有办公用房及库房区,栽培基质配制、装填和贮藏区域,种条培育区域,容器贮藏、清洗、消毒区域等,请参见相关部分。

6.2苗圃的建立

Nurseryestablishment

苗木培育工作是壹项需要集约运营的事业,有较强的季节性,要求以最短的时间,用最

低的成本,培育出优质高产的苗木。苗木的产量、质量及成本等都和苗圃所在地各种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建立苗圃时,要对苗圃地的各种条件和培育主要苗木的种类和特性,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综合各方面的情况,选定适于作苗圃的地方,且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和建设。

6.2.1苗圃功能和规模定位

6.2.2苗圃地的选择

无论是建立临时苗圃仍是固定苗圃,选择好苗圃地是至关重要的。苗圃地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苗木的质量、产量和育苗成本。只有选择适宜的苗圃地,且加以科学管理,才能培育出优质健壮的苗木。否则,如果苗圃地选择不当,将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森林苗圃、园林苗圃、大型苗木繁育中心等对苗圃地各有不同要求;裸根苗培育和容器苗培育要求也不同;临时苗圃对圃地的要求相对较低,而固定苗圃的建立要求较高。在建圃前,必须对各种条件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然后作出选择。选择苗圃地时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位置的选择

(2)水源的选择

(3)地形的选择

(4)土壤的选择

(5)病虫害等的考虑

6.2.3苗圃规划设计

苗圃规划设计之前,壹般要在对苗木需求、预建苗圃地区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充分调查研究基础上,编写苗圃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包括项目背景和苗木市场需求预测,苗圃建设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分析,初步的建设方案、投资估算和效益分析,

项目可行性分析等。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苗圃建设计划得到有关部门批准后,组织进行苗圃地调查、苗圃规划设计和苗圃工程设计和设施施工和设备购置。在实际操作中,可行性报告也经常是和苗圃规划设计壹起进行,同时上报审查,以便于上级机关更准确地掌握情况,做出更为科学的决策。这种情况下,可行性报告和建设计划同时批准下来,接下来就是直接进行苗圃工程设计和设施施工和设备购置。

(1)苗圃地调查

(2)苗圃规划设计

在野外调查和相关资料收集的基础上,进行苗圃规划设计,提交苗圃总体区划图和规划设计说明书。规划设计说明书主要包含如下内容:

前言说明苗圃的性质和任务,培育苗木的重要性和具体要求等。

苗圃所在地的社会经济情况说明苗圃地理位置、城市、村庄、交通、水源、能源、科技水平、经济水平、苗木需求状况等。

苗圃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包括气象、土壤、水文等情况的阐述。

苗圃区划根据苗圃规模和性质不同设计各类生产区和各种辅助设施的布局、面积和比例等,且绘制平面设计规划图。

苗木培育工艺和技术设计壹般按苗木类型或树种设计所需主要苗木培育的工艺和技术,以技术上先进可靠、经济上合理可行为原则。

机械设备和选型包括对灌溉、耕作、施肥、收获、运输等各方面的机械设备的选定。

苗圃组织管理包括机构设置、隶属和运营管理模式等。

苗圃建设经费及投资计划包括资金筹措方案、使用方案、建设周期、年度资金安排、经济效益分析等。

环保评价对苗圃建设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且提出环境保护方案。

(3)苗圃工程设计、设施施工和设备购置

在苗圃规划设计获得主管部门批准后,要根据规划设计进行苗圃工程设计(施工设计)。苗圃工程设计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圃地工程设计圃地工程系指苗圃生产用地建设工程,应根据计划培育苗木的种类、数量、规格要求、出圃年限、育苗方式及轮休或休闲等因素以及各树种的苗木单位面积产量,计算各类生产地面积。进行工程设计

辅助生产工程设计辅助生产工程包括土壤改良工程、给水工程、排水工程、道路工程、供电通讯工程、防护林工程等,其中土壤改良工程和防护林工程能够由苗圃自行完成,其他工程必须由专业设计和施工单位来进行。

生产设施配套工程生产设施配套工程包括:①生产机械设备、②交通运输设备、③工具和器具、④配套工程、⑤苗圃科研设备、⑥苗圃试验室(包括化验室)、资料室(包括档案室)、标本室(包括制作、陈列室)、气象站等;⑦苗圃温室、塑料大棚的选型和工程设计。这里的很多项目如温室等也都需要专业设计和施工单位进行。

行政和生活福利设施工程行政和生活福利设施工程按照如下原则进行设计:①有利生产、便于运营管理,方便生活;②统壹安排、合理布局,注意节省土地,不占或少占用圃地;

③坚持实用、安全、卫生、美观。应充分利用当地的社会服务和协作条件,不宜单独建设,必要时,可采用联建方式。

6.2.4苗木培育设施设备

(1)生产机械设备

(2)交通运输设备

(3)工具和器具

(4)生产配套工程设施

(5)容器育苗设施设备

(6)环境控制设施设备和组织培养设施设备

(7)苗木质量检测设施设备

(8)苗圃试验室和苗圃科研设备

(9)苗木生态因子检测设备及苗圃气象哨(站)

(10)资料室

(11)运营管理设施设备

6.3苗圃运营管理

NurseryManagement

苗圃是从事苗木培育和生产运营管理的生产单位,我国国有苗圃目前虽然大多被定为事业单位,但基本上都实行企业化管理,有些中小型国有苗圃实行租赁或承包运营;集体和个体(民营)苗圃企业性质更明确。

6.3.1苗圃运营管理目标

(1)苗木培育专业化

(2)苗木质量最优化

(3)苗木结构动态化

(4)苗木销售市场化和客户需求至上化

(5)苗圃运营信息化

(6)苗圃利润合理化

(7)员工利益满意化

(8)社会效益最大化

6.3.2苗圃运营管理机构

苗圃必须有合理的运营管理组织机构,以便保证责任分配和苗木培育工作的完成。壹般小型苗圃分工不明显,中型苗圃有壹定的分工,大型苗圃功能划分很细、分工明确、机构复杂。需要提醒注意的是,我们这里叙述的是运营管理机构,党团、工会、组织、人事等不在讨论范围内,而且这里是按功能讨论组织构成,而不是实际上的机构设置。

(1)苗圃运营管理机构的组成

(2)苗圃经理

6.3.3苗圃生产管理

(1)苗圃作业设计

(2)生产计划的实施和调整

6.3.4苗圃销售管理

(1)苗圃产品的商品属性

(2)苗木销售的原则

(3)苗木销售的方式

6.3.5苗圃科学研究

苗圃为了改进生产技术,开发新技术新工艺,会做壹些专门的研发试验。这些专项试验相对比较严谨,需要花费较多的人力、物力。有条件的苗圃应建立科学实验小组,通过产学研结合方式参和大型科学研究活动。研究掌握苗木生长发育规律及苗木和生长发育环境间的关系,寻找培育壮苗丰产的新途径。试验以单因子田间小型试验为主,做好设计方案。定期观察记载,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取得成果指导生产。有计划发引进、繁育和推广良种,积极开展生产技术、机具的革新和引进、应用新技术,取得成功经验后大力推广。

苗圃尽可能进行壹些生产技术研究,促进科学育苗。在生产过程中,做壹些简单的小范围的试验,也是改善和提高生产技术的重要手段。苗木试验的周期比较长,更要求利用每次生产

来做壹些有针对性的试验。比如某壹树种的扦插介质配方或生根剂处理浓度需要改进时,能够在下次生产时做壹些设计简单、小范围的不同生根剂浓度、不同介质配方的试验。这样在这壹轮生产结束时,便有了试验结果,能够为下壹轮的生产提供改进生产技术的依据。在生产过程中要养成随时做试验的习惯,对于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及时记录,在下轮生产及时做壹些针对性的试验。这样既能节省专门试验的费用,也能克服苗木试验时间长的问题,不断完善现有的生产技术。

6.3.6档案建立和管理

育苗技术规程规定,苗圃要建立基本情况、技术管理和科学试验各项档案,积累生产和科研数据资料,为提高育苗技术和运营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基本情况档案的内容包括:苗圃位置、面积、自然条件、圃地区划和固定资产、苗圃平面图、人员编制等。如情况发生变化,随时修改补充。技术管理档案的内容包括:苗圃土地利用和耕作情况;各种苗木的生长发育情况及各阶段采取的技术措施,各项作业的实际用工量和肥、药、物料的使用情况。科学试验档案的内容包括:各项试验的田间设计和试验结果、物候观测资料等。苗圃档案要有专人记载,年终系统整理,由苗圃技术负责人审查存档,长期保存。

6.3.6.1建立苗圃技术档案的意义

6.3.6.2苗圃档案类型和管理

(1)苗圃规划和基本情况档案

(2)苗圃土地利用档案

(3)育苗技术措施档案

(4)苗木生长调查档案

(5)气象观测档案

(6)苗圃作业日记

(7)苗圃土地轮作档案

(8)苗木销售档案

(9)建立育苗合同

(10)科学研究档案

6.3.6.3建立苗圃技术档案的要求

6.3.7我国苗圃运营管理的问题和展望

6.3.

7.1我国林木种苗事业成就

(1)决策层高度重视为种苗发展护航

(2)科技创新壮大林木种苗实力

(3)建立完备种苗生产供应体系保障供给

(4)网络化质量控制体系保障种苗质量

(5)林木种苗产业发展惠及亿万群众

6.3.

7.2我国苗圃运营管理的问题和展望

(1)运营管理理念陈旧,体制和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

(2)苗木产品结构不合理,没有建立起特色优势品系和苗木类型培育体系

(3)生产方式和手段落后、技术力量薄弱、科技水平低

(4)种苗质量参差不齐,总体上质量较低

(5)苗木市场混乱、信用度低、产业化程度严重不足

[本章提要]苗圃是培育苗木的场所,是具有企业性质的苗木生产单位。本章对主要对苗圃建立和运营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简要的讨论。其中关于苗圃建立的相关内容如苗圃位置和立地条件的要求、苗圃规划设计(含苗圃区划)、苗圃工程设计、苗圃育苗设备设施等方面,以及苗圃生产计划的制定和执行、苗圃档案等,已经经过长期的演化基本定型;可是关于苗圃

布局、苗圃运营管理目标、苗圃销售管理、苗圃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内容,在我国应该说仍没有形成固定的体系,仍然在发展变化中。苗圃生产计划和苗圃档案的理念和要求虽然比较成型,可是实际生产中真正能够做到的苗圃也不多。所以本章内容不能当成固定的知识来学习,而只能当成是壹种引导思路和材料来掌握,要结合整个国家造林绿化事业发展、市场经济发展和苗圃产业、苗木培育技术、苗圃运营管理理念和体制的发展变化,来深刻理解和掌握其内涵,活学活用。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我国苗圃功能和布局、苗圃运营管理目标、苗圃销售、苗圃科学研究的内容和动态变化?

2.苗圃区划、苗圃地条件、苗圃规划设计、苗圃工程设计、苗圃生产计划、苗圃档案都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

3.苗圃壹般有哪些机构,不同的苗圃在机构上有什么异同处?苗圃经理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4.我国苗圃运营管理中都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如何解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