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城市住宅建筑设计中生态理念的思考
住宅建筑设计中绿色生态理念的运用分析

住宅建筑设计中绿色生态理念的运用分析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健康生活的关注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建筑成为当下住宅建筑设计中的热门话题。
绿色生态建筑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提高居住舒适度和节能减排为目标,通过使用环保材料、优化建筑结构、合理配置绿化空间等手段,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住宅建筑设计中,如何运用绿色生态理念成为了每位设计师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绿色生态理念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具体运用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其对住宅建筑的影响和意义。
绿色生态理念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选址和规划在选址和规划阶段,设计师需要优先选择生态环境良好、空气清新、阳光充足的地段作为住宅建筑的位置,以及规划合理的绿化空间、交通系统和基础设施。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周围的自然环境,并为住宅带来更好的生活品质。
2. 材料选择绿色生态建筑将优先选择环保材料,如可再生资源材料、回收利用材料、低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材料等,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在建筑设计中还会尽量减少材料的使用量,降低能源消耗。
3. 节能设计绿色生态建筑在建筑节能设计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通过设备升级、隔热保温材料的使用、光热利用技术、太阳能利用等手段,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绿色景观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绿色景观的规划和设计也是绿色生态理念的重要体现。
合理的绿化空间设计不仅可以增加建筑的美感和舒适度,还可以改善空气质量、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提升居住环境的品质。
通过以上方面的具体运用,绿色生态理念为住宅建筑设计带来了诸多益处。
它能够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和品质。
绿色生态建筑通过科学规划和设计,使得住宅能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为居民提供了更加安全、健康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绿色生态理念能够促进能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通过节能设计、环保材料的使用等手段,住宅能够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烟尘排放和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和改善环境质量。
住宅建筑设计中的生态住宅设计探讨

住宅建筑设计中的生态住宅设计探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住宅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态住宅设计成为了越来越多人关注的焦点。
生态住宅设计是指在满足人类居住需求的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并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本文就将对住宅建筑设计中的生态住宅设计进行探讨,分析其特点和现状,并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
一、生态住宅设计的特点1. 环保节能:生态住宅设计注重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节约能源,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更倾向于环保材料,并且在房屋的造型、采光、通风等方面都力求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2. 循环利用:生态住宅设计鼓励废物再利用,采用垃圾分类处理和废物循环再利用技术,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达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健康舒适:生态住宅设计追求居住者的健康和舒适感,注重室内空气质量和采光条件,同时还要考虑住宅周边的绿化环境和噪音污染情况。
4. 生态景观:生态住宅设计更注重打造宜居的生态景观,注重规划和设计住宅周边的绿化带、景观区域等,打造生态美丽的住宅环境。
1. 国内外生态住宅设计理念不断融合。
受到国际社会和国内环保理念的影响,生态住宅设计理念在国内得到了不断传播和发展,国际上的一些住宅设计理念也逐渐被引进到国内。
2. 生态住宅设计应用范围逐渐扩大。
由于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生态住宅设计不再仅仅局限于一些高端别墅或者一些公共建筑,如今在一些普通居民住宅中也开始出现了生态住宅设计的影子。
3. 生态住宅设计技术不断更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生态住宅设计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一些新型材料和科技产品开始逐渐应用到生态住宅设计中,为其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1. 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虽然生态住宅设计的理念已经开始在一些地方得到了应用,但是在大多数地方,人们对生态住宅设计的认知度还很低,因此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生态住宅设计中来。
2. 引导企业研发更多的生态建材产品。
作为生态住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建材的研发和应用也至关重要,因此需要政府和企业加大投入,引导企业研发更多的生态建材产品,并推动其在生态住宅设计中的应用。
住宅建筑设计中的生态住宅设计探讨

住宅建筑设计中的生态住宅设计探讨生态住宅设计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材料选择和能源利用等手段,使住宅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相融合的一种建筑设计理念。
在当今社会,由于资源的日益匮乏和环境污染的加剧,生态住宅设计已经成为建筑设计领域的热门话题。
生态住宅设计首先要关注的是住宅的定位和规划。
在可行的条件下,将住宅设计为与周围自然环境相和谐的一部分。
可以利用山水与建筑相结合的方式,让住宅与景观相互辉映,从而提高居住的质量。
生态住宅的设计应该注重材料的选择。
在选择建筑材料时,应该考虑到其对环境的影响。
应尽量选择可再生材料和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新型建筑材料的运用也是生态住宅设计的一个重要方向。
如利用太阳能电池板、雨水收集系统等技术,使住宅能够自给自足,实现绿色能源的利用。
生态住宅的设计还应该关注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住宅的室内环境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通风、采光和温度的控制,以及噪音和空气质量的改善。
可以通过增加窗户数量、设置韵律屏障来改善通风和采光状况,通过采用保温材料和地热能利用来改善室内温度控制,通过合理的室内布局和材料选择来改善噪音和空气质量。
生态住宅设计还应注重节能环保的设计原则。
节能环保是生态住宅设计的基本要求之一。
在住宅的设计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对能源的依赖,降低能耗。
可以通过采用节能设备、提高建筑的隔热性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等方式来实现节能环保。
生态住宅设计应该注重住宅与社区之间的联系。
社区的建设需要考虑到住宅的环境保护和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
可以通过增加社区中的公园绿化、改善道路交通状况等方式来提升居民的生活环境。
生态建筑设计理念

生态建筑设计理念生态建筑设计理念是指通过将建筑与自然环境相结合,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以下是我对生态建筑设计理念的理解和看法。
首先,生态建筑设计要注重节能减排。
通过合理的建筑布局、优化采光设计、高效的建筑保温等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的消耗。
同时,可以采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自然资源提供的能量来满足建筑的能源需求。
其次,生态建筑设计要关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可以通过收集雨水、利用灰水、设置植物过滤系统等手段,降低对自来水的消耗。
此外,还可以采用节水器具、优化排水系统等措施,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
另外,生态建筑设计要注重建筑材料的选择。
可以选择环保的、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同时,可以选择回收利用、可降解的材料,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在建筑的使用过程中,要注重材料的维护和保养,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此外,生态建筑设计还要考虑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可以通过绿化设计、立体绿化、屋顶花园等手段,增加植被覆盖面积,改善空气质量,增加城市的生态环境。
同时,可以通过设置阳台、露台等户外空间,为居民提供舒适的自然环境。
最后,生态建筑设计还需要注重居住者的舒适度。
可以通过合理的建筑布局、良好的通风系统、合适的采光设计等手段,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
此外,还可以在建筑内设置绿色空间、健身设施等,提供丰富的生活便利。
总之,生态建筑设计理念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将建筑与自然环境相结合,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节能减排、合理利用水资源、选择环保材料、融合自然环境、提高居住者舒适度等手段,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人们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掌握现代建筑中的生态设计理念

掌握现代建筑中的生态设计理念在当今时代,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和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生态设计理念在现代建筑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生态设计不仅仅是一种时尚的潮流,更是关乎人类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选择。
生态设计理念的核心在于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传统建筑往往只注重功能和美观,而忽视了对环境的影响。
然而,现代建筑中的生态设计则将环境因素纳入首要考虑,努力减少建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并最大程度地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
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在建筑的选址和规划阶段就充分考虑周边的自然环境。
比如,选择一个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位置,可以减少对人工照明和通风设备的依赖,从而降低能源消耗。
同时,合理规划建筑的布局和朝向,能够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为室内创造舒适的环境。
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生态设计倡导使用环保、可再生和可回收的材料。
例如,木材如果来自可持续管理的森林,就是一种优秀的绿色建材。
竹子生长迅速,也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在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此外,还有各种新型的环保材料,如再生混凝土、环保涂料等,它们不仅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开采,还降低了建筑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能源的高效利用是生态设计的关键环节之一。
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通过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满足建筑的部分用电需求。
地热能也被用于供暖和制冷,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同时,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也至关重要。
良好的保温隔热可以减少室内外的热量交换,降低空调和采暖系统的负荷,从而节省能源。
水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也是生态设计的重要方面。
采用节水器具,如低流量的水龙头和马桶,可以减少用水量。
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灌溉、冲厕等非饮用用途。
废水处理和再利用系统可以将生活废水处理后再次利用,减少对新鲜水资源的需求。
除了物质层面的设计,生态设计还注重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是保障人们健康的关键。
住宅建筑设计中的生态住宅设计探讨

住宅建筑设计中的生态住宅设计探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生态住宅设计在住宅建筑中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生态住宅设计旨在创造更加健康、舒适、节能、环保的居住环境,让居住者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
本文将探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生态住宅设计,并就其特点、优势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生态住宅设计的特点1. 绿色环保生态住宅设计注重使用环保材料,采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污染。
它的建筑结构和建材是绿色环保的,设计中还会融入植被、绿化和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等。
2. 节能减排生态住宅设计采用高效节能的建筑技术,包括隔热、隔音、保温等措施,减少室内外温度差异,降低能耗。
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和减排。
3. 健康舒适生态住宅设计注重室内外环境质量,采用绿色植物、室内空气净化系统、天然采光等措施,营造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
减少使用化学材料和装饰品,避免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4. 可持续发展生态住宅设计强调可持续发展,建筑具有灵活性,可以适应不同的气候和环境变化。
设计中还会考虑到再生利用和循环利用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废弃物和资源浪费。
二、生态住宅设计的优势1. 提升居住品质生态住宅设计可以改善居住环境,提升住户的生活品质,创造更加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让人们更加享受居住的乐趣。
2. 节约能源生态住宅设计采用节能技术和再生能源,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同时降低了能源开支,符合节约能源的经济效益。
3. 降低碳排放生态住宅设计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采用可再生能源,有效降低了碳排放,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环境。
4. 促进可持续发展生态住宅设计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注重资源的节约和再利用,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生态住宅设计的发展趋势1. 智能化技术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生态住宅设计将会更加智能化,通过自动化系统对能源的管理和利用,实现更加高效的节能效果。
住宅建筑设计中绿色生态理念的运用分析

住宅建筑设计中绿色生态理念的运用分析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生态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住宅建筑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其绿色生态设计更是必不可少。
本文将从绿色生态理念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运用进行分析,探讨其对建筑设计和居住环境的影响。
绿色生态理念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运用体现在建筑的整体布局和结构上。
在设计中,应尽量减少土地占用,保留更多的自然环境,使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在建筑的结构设计上,应注重利用各种自然资源,比如太阳能、雨水收集等,实现资源的可再生利用。
通过合理的建筑布局和结构设计,可以达到节约能源、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的目的。
绿色生态理念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运用还表现在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上。
在材料的选择上,应尽量选择可再生材料或者回收材料,如木材、竹材等,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
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要注重减少浪费,尽量实现材料的循环利用,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合理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绿色生态理念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运用还体现在室内环境的设计上。
在室内环境的设计上,应注重采光、通风和舒适性,使居住者在室内能够获得良好的生活体验。
在室内装饰和家具的选择上,应注重环保和健康,在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对室内空气的污染。
通过优化室内环境的设计,可以提升居住者的生活质量,使他们能够更好的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绿色生态理念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运用还表现在景观设计上。
在住宅建筑的周边环境设计中,应注重绿化和景观的设计,将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创造出舒适的居住环境。
在景观设计中要注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采用雨水收集和灌溉系统,降低对自然水资源的消耗。
通过合理的景观设计,可以提升居住者的居住体验,使他们在自然环境中得到放松和愉悦。
绿色生态理念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已经成为设计的必然趋势。
通过绿色生态理念的运用,可以实现对能源的节约和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提升居住者的生活质量,创造出更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基于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的分析与思考

基于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的分析与思考
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成为了当下的热点话题。
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是指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到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科学的设计、选材和技术手段来实现对环境的友好和保护。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基于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进行分析和思考,探讨其对环境和人类生活的积极影响。
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
在选择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时,应该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选择可再生材料和具有低碳排放的材料,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
在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周围自然环境的保护,尽量保留原有的植被和地形,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
通过这样的设计理念,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保护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对人类生活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建筑设计中,可以通过合理的采光设计、通风设计和隔热设计,使建筑在不同季节保持舒适的室内环境,减少能源消耗和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
通过提供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和舒适的室内环境,可以促进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也可以通过绿化和景观设计,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促进居民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品质。
在实际建筑设计实践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地形地貌进行科学的设计,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和节约。
还要结合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惯,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人文情怀的绿色生态住宅建筑,为居民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促进当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城市住宅建筑设计中生态理念的思考摘要:生态住宅就是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以有益生态、健康、节能为宗旨,确保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确保居住着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状态,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融合,建成人与自然双赢的住宅。
本文探讨了对城市住宅建筑设计中生态理念的思考。
关键词:城市住宅;建筑设计;生态理念;重要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尤其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并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生态建筑及其设计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建筑设计的一个新理念,并逐渐成为建筑领域的一个新的热点和一种发展趋势。
生态住宅是一个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各种资源的利用最有效,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可大大降低因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破坏或暂时失衡等影响而产生的各种风险,有利于提高小区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系统。
同时,绿色生态住宅立足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两大课题,所关注的不仅是节约不可再生能源和利用可再生洁净能源, 还涉及节约资源(如建材、水等)、减少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及材料的可降解和循环使用等。
它的实际释义为: 消耗最少的地球资源与能源,产生最少废弃物的住宅和居住小区, 其本质可概括为“健康舒适、高效清洁、和谐优美”三大特点。
一、城市住宅建筑设计中生态理念的的重要性
1、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可持续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战略, 而生态环境建设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影响着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住宅是城市建设的基础,生态城市应该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生活和工作环境, 从而使居民的生活得更美好、更舒适、更和谐。
2、节约能源和资源的需要
住宅建设每年消耗大量能源和资源,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合理规划项目用地,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采用科学的建筑体系,以提高建筑的有效使用面积和耐久年限,限期淘汰能耗大的建筑材料,节约不可再生原料和短期资源, 多使用自然建材和当地材料。
3、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信息、科技、文化的高速发展,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所居住的生活环境在安全、健康、舒适、美观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生态住宅能够减轻居住区环境的污染,能使废弃物减少到零排放或零污染,做到再生、循环使用和重复使用,生态住宅可为人们提供最大的自然度和自由度,充分有机地利用自然的原材料,大大减少了有害建筑材料对人体的污染,使人们居住更加舒适。
二、城市生态住宅建筑设计的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
人毕竟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主体, 追求高效节约不能以降低生活质量、牺牲人的健康和舒适性为代价。
在以往设计的一些太阳能住宅中, 有相当一部分是服务于经济落后地区的, 其室内热舒适度较低。
随着人民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 这种低标准的“生态”住宅很难再有所发展。
2、生态化原则。
要保护自然,遵守节地原则,适度开发土地资源, 合理规划项目用地,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采用科学的建筑体系,以提高建筑的有效使用面积和耐久年限, 限期淘汰粘土实心砖等建材,对建筑废弃物进行无害处理,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建筑室外使用透水性铺装,以保持地下水资源平衡, 对自然材料的使用不得破坏其自然再生系统,运用环境亲和材料。
尽量使用可重复利用材料、可循环利用材料和再生材料,节约不可再生资源和短缺资源,多使用地域的自然建材及当地建筑产品,在施工过程中做到无污染化。
3、因地制宜原则。
绿化建筑非常强调的一点是因地制宜,绝不能照搬盲从。
气候的差异也使得不同地区的绿化设计策略大相径庭,建筑设计应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及其它地域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被动式集热和制冷,从而减少因采光、通风、供暖、空调所导致的能耗和污染。
4、整体设计原则。
整体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绿化建筑的性
能及成本。
建筑设计必须结合气候、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整体设计,切勿盲目照搬所谓的先进绿化技术,也不能仅仅着眼于一个局部而不顾整体。
如在经济拮据的情况下,将有限的保温材料安置在关键部位,而不是均匀分布,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对于有些类型的建筑,如内部发热量大的商场或实验室,没有保温材料利于降低空调能耗,也会更利于节能。
三、城市生态住宅建筑设计的实现策略
1、生态住宅建筑与周边自然环境和谐统一
建筑特别是住宅建筑是一个地区的产物, 它总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 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 受具体地形条件以及地形地貌的制约, 这是造成住宅建筑形式和风格的一个基本点。
我们设计师应以生态观的角度顺应自然地形地貌的要求与地段环境相溶。
自然环境是生态住宅建筑的背景与组成因素, 因此在住宅的选址方位上要充分利用自然地理状况, 依势而建。
其实在建筑选址上, 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中, 风水理论便有了体系阐述, 它强调建筑所处环境的好坏对人的生活与行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2、生态住宅建筑的材料运用
对于生态住宅建筑的材料运用方面,应尽量运用下面几种生态设计方法: 一是生态住宅建筑空间中的少量化设计。
我们可以运用多种设计手法与技术条件对材料及其它组成部件最大限度的利用,
以减少物质与能量消耗。
如在结构造型上以采用简约风格为主, 从而减少复杂造型结构造成的材料物质消耗。
例如住宅以方柱与钢架为支撑框架, 结构脉络非常清晰。
另外建筑所用材料的本土化也减少了材料长途运输所带来的能量消耗。
其次是生态住宅中资源再利用化设计。
住宅建筑空间中的装饰与结构部件应通过新技术新材料的设计与运用实现其可拆卸、可替换、可重新组装以此来延长结构使用寿命。
例如所采用大面积金属框架结构组合的形式便符合上述原则。
金属构件与玻璃本身也是可实现回收再利用,又体现了再生化的生态设计原则。
第三个就是生态住宅中流动空间的运用。
现代建筑技术与材料的进步,使我们可以通过设计与改造打开建筑传统的封闭围合面, 使室内外通透一体化,也可以通过这些面的开合设计使空间产生灵活多变的组织形式。
例中住宅表露于大地之外的部分解放了传统封闭墙体将自然引入室内,在视觉与感觉上与自然产生了零距离。
室内可移动的玻璃墙起到了灵活分隔组织空间的作用,也使居者获得了更多的阳光空气与景色。
第四个是生态环保型与天然材料的运用。
生态环保型材料由于生产的洁净化和产品的生态化,使其生产和使用过程都不对环境产生危害,更新的旧材料也易于降解与转化并可作为再生资源加以利用。
例如可采用大量可回收可再生化的钢材与玻璃。
3、水资源循环
水环境建设是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水环境
在住宅小区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住宅内要有室内给水排水系统,以供给合格的用水和及时通畅的排水,住宅小区内要有室外给水排水系统、雨水系统。
大面积的绿地及区内道路也需要用水来养护与浇洒。
这些系统和设施是保证住宅小区优美、清洁、舒适的重要物质条件。
其中,雨水回收利用是水环境规划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小区的雨水收集、处理后,在一定范围内作为非饮用水系统使用,是节约水资源、补充地下水、改善小区环境的途径之一。
在小区水环境规划中都考虑了水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其使用目标主要是作为住户冲厕用水、景观及绿化用水、道路浇洒用水等。
4、太阳能利用
目前, 我国太阳能技术最为成熟、应用最为广泛、产业化发展最快的是太阳能热水技术,即家用太阳能热水器。
另外,被动式太阳房太阳能空调示范工程也已建成,而太阳能光辐发电的技术仍处在起步阶段。
太阳能热水器由于造价低廉、使用方便, 被越来越多的普通老百姓接受,建筑师在住宅设计中,也在屋面统筹考虑太阳能热水系统,避免了出现二次安装、二次投入的问题。
未来的新世纪是一个注重生态,环保,追求人与自然科学整体协调发展的社会。
如今,世界大型建筑的主流是生态建筑和智能建筑,我国目前正在建造和将要建造的大型综合建筑使用期限至少在50年以上,都是面对21 世纪的,无论是在建筑艺术上,还是在设备上,都应有超前意识。
随着生态意识的普及和可持续发展的深入
人心,以我国目前的经济实力,建筑技术,科学技术的实际水平,建设有前途的大厦将作为我国提高综合国力的具体表现,将带动建筑业的迅猛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剑峰.生态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09)
[2] 冒亚龙,何镜堂.适应地方生态气候的建筑设计[j]. 工业建筑. 2010(08)
[3] 张辉,李晨,侯暾.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策略[j].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0(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