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课《长城和运河》课文及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三年级语文《长城和运河》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长城和运河》教案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长城和运河的起源、建设背景和作用;(2)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方式激发学生兴趣;(2)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并进行全面的阅读;(3)活学活用,拓展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爱祖国、热爱自然与人民的情感;(2)引导学生向伟大的文化传承者致敬。

二、教学内容:三、教学过程:1.启发探究:(教师出示长城和运河的图片)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还知道它们的起源和作用吗?同学们:这是长城和运河,长城是装饰的,运河是用来船运东西的。

教师:非常棒!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杰作,它起着防御外敌的作用;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修建的,它是一条重要的水上交通干线。

那么,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古代人民修建长城和运河呢?同学们:不知道。

教师:那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2.阅读理解:(1)疑问解答:教师:同学们,运河的起源与历史有关,它帮助人们解决了什么问题呢?让我们一起来阅读课文,找出答案。

(2)导读:教师:请同学们跟我一起读课文,注意理解文中内容。

(3)课文理解:教师:现在,请大家读一遍课文,尝试回答以下问题:1)为什么有长城?2)长城有什么作用?3)运河是用什么工具建造的?4)运河有什么作用?(4)课文讲解:教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解答刚才的问题:长城是为了阻挡北方的敌人入侵而建造的,可以保卫我们的家园;运河是用锄、铁锤、挖土机等工具建造的,它可以帮助人们进行水上交通和输送货物。

3.拓展思维:教师:同学们,长城和运河是我国的宝贵文化遗产,它们见证了我们民族的智慧和勤劳。

那么你们认为,如果我们现在没有了长城和运河,我们生活会受到什么影响呢?同学们:(举手回答)教师:非常好!长城和运河的建造对我们现在生活的方便和安全起到了重大作用,如果没有它们,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困难和危险。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长城和运河》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长城和运河》教案

本课题课时数: 2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备课日期 2 月 15 日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理解诗意,理清诗歌脉络。

4.课堂习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步理解诗意,理清诗歌脉络。

板书设计:
1.
长城和运河
蜒谱族绸

课日期 2 月28日
本课题课时数: 2 本教时为第 2 教时备课日期 2 月 16 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品读诗歌,加深对长城和运河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引导学生搜集长城、京杭大运河以及祖先建造的其他伟大工程的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1.课文中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长城和运河的特点,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

1.长城和运河
奇异的景象
像巨龙像绸带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中华民族祖先创造的人间奇迹
授课日期 2 月 28 日。

苏教版三年级下学期长城和运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下学期长城和运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下学期长城和运河第一课
时教学设计
课时数:总第课时教学时间:月日【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读课文,扫除阅读的障碍,结合图片等资料感悟课文描写长城和运河的雄伟丰姿,指导朗读。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我们的祖国,有两大建筑工程,一个像巨龙,穿行于祖国东西,另一个像绸带,连接着祖国南北,她们堪称是人间的奇迹。

2.请大家一起去参观这人间的奇迹。

3.你们知道它们的名字吗?板书课题。

4.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根据预习说说,可以运用搜集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2.自学课文,要求:
(1)轻声读课文,读通顺,不添字、不改字、不漏字、不回读、不读破句。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自学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3.检查自学:
(1)读准词语:
驾驶谱写曲折蜿蜒不朽的诗篇嘉峪关绸带创造连绵起伏奇异的景象
(2)理解词语:
连绵起伏:一起一伏,接连不断。

(看图理解)
曲折蜿蜒:像巨龙那样弯弯曲曲地爬行。

(看图理解)
谱写:编写歌谱,指赞美的歌。

不朽:永不磨灭,传诵千古。

创造:从无到有,艰苦而努力地建成。

(3)分小节朗读课文。

4.诗歌的两个段落中有几句话是一样的,请你把它们划出来,读一读,再读一读不一样的句子,你读懂了什么?
三、感悟长城的雄伟气势
1.说说你对长城的印象。

也可以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用连贯生动的话叙说。

如:有关长城的建造。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1长城和运河》教案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1长城和运河》教案

长城砖绵延万里的古长城,作为军事防御工程,在武器高度发展的今天,已经失去它的作用。

于是,长城砖觉得它们是世界上最低下、最无能、最可怜的砖了!它们十分羡慕那些盖起了一幢幢高楼的红砖,也羡慕那些筑成了一座座厂房的青砖,甚至对农民盖围墙用的那些碎砖,也有点羡慕呢!这天,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有一块普普通通的长城砖,忽然被人们掀下来,送上飞机,运到美国一座大城市去展览。

这块自惭形秽的砖,居然被送进一个垫着软缎的玻璃匣里,陈列在展览大厅的镀金架上!从美国各地赶来参观的人,排成一条望不到头的长龙,经过那个镀金架子,每人只允许停留7秒钟,他们急忙发表着各自的感想——“啊,我终于看到了伟大的长城砖了!”一位大学教授激动地说,“它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比我们美国的历史要长10倍呢!”“确实了不起!”一位宇航员神采飞扬地说,“我在宇宙飞船上,从天外观察我们的星球,用肉眼只能辨认出两个工程:一个是荷兰的围海大堤,另一个就是中国的万里长城!”“但是,这两者是不能相比的!”一位金发女郎接着宇航员的话说,“万里长城是2000多年以前的人类,用相当原始的工具建造起来的——我不说中国人而说人类,因为这项伟大工程是全人类的骄傲!”“是的,是的!”一位尖嗓子的男孩兴奋地喊道,“我们的历史老师也说过,万里长城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里程碑!”“长城砖啊!我们看到了你,就仿佛看到了祖国!”一对华侨老夫妻互相搀扶着走过来,热泪盈眶地说,“你坚强、刚毅、庄重,包藏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灵魂!你是世界上最宝贵的砖啊!”……匣子里的长城砖,听着人们热烈的赞美,由惊讶而深思:“啊——我们往往只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的真正价值,才妄自菲薄;只是因为不知道自尊,才失去自信啊!”自读思考:1.用自己的话说说在不同的人眼里长城砖有什么不同的意义?2.长城砖为什么伟大呢?说说你的理解。

大运河的历史故事大运河是由春秋时期的吴王夫差开始凿造的,经过两汉至南北朝相继扩建,到隋炀帝杨广时期初具规模,之后又在元世祖忽必烈时期再次扩建,基本形成现在的大运河。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长城和运河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长城和运河教案

1长城和运河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正确流利、感情的读课文,背诵课文。

2.图文结合,朗读感悟长城和运河的雄伟和壮丽。

难点:课内外结合,体味作者的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评价设计: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轮读、汇报、交流等形式了解学生独立识字、写字、读书及对课文内容掌握情况,以学定教。

2.在初读感知环节,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旨在提升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3.在精读感悟环节,采用默读、圈画、批注、交流、汇报等形式,引导学生抓住中心句(中心词)、读懂课文内容,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的人生。

4.借助赏析比喻句,学会恰当运用比喻;促进课外阅读。

四、教与学的准备:学生:完成前置性学习单。

(见附件)教师:1.查看学生前置性学习单,了解学情。

2.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课时:2 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导入课文1. 在我们中国,有两大建筑工程,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她们蔚为壮观,2. 堪称"人间奇迹".你们知道她们的名字吗?(师板书题目:长城和运河)生齐读课题3. 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 (运用课件)二.初读指导1.自学课文.(1) 各自轻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2) 感知主要内容的.(3) 会读会认田字格中的生字.(4)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2.教师检查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自学.3.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驾驶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嘉峪关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杭州绸带(2)指名读这些词语.(3)指名初步解释词语.(4)齐读出示的生词.(5)指导书写生字.三、理清脉络,体悟课文内容1 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2 学生自学后讨论.第二课时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听写词语驾驶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杭州嘉峪关二、学习课文1、学习第1、2节(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看:第1、2节有什么相同之处?(引读)(2)作者是在什么地方看到这人间奇迹的?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航行在祖国的蓝天?(引读)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作者所看到的景象(很奇异)这应该怎么读呢?(3)作者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呢?找一找,读一读。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三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三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中国的两大古代工程——长城和运河。

主要涉及的知识点和能力有:1.了解长城是什么、为什么修建;2.了解运河是什么、为什么修建;3.了解长城和运河对中国的贡献;4.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长城和运河的历史背景;2.掌握长城和运河的基本知识;3.了解长城和运河的文化价值。

2. 能力目标1.能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对长城和运河的认识;2.能够观察细节、捕捉重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3.能够理性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古代工程的热爱和兴趣;2.引导学生尊重历史、珍惜文化遗产;3.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教会学生如何观察长城和运河,捕捉重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2. 教学难点1.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尤其是对历史、人文等方面的兴趣;2.引导学生理性推理和分析问题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步骤1. 教学方法1.讲授法采用“小讲堂”模式,围绕长城和运河的基本知识进行教学。

通过讲述、问答等方式,让学生了解长城和运河的历史背景、修建目的、地理分布、文化价值等方面的知识。

2.影视法通过展示有关长城和运河的影视资料,创造出视觉冲击力和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感受到古代工程的神奇、伟大之处。

3.交互式教学法设计小组合作和个人表达互动环节,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和课堂互动,增强学生参与度。

2. 教学步骤第1步:导入(5分钟)通过问题导入的形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同学们,你们知道长城和运河吗?它们有着怎样的历史、文化价值呢?下面我们开始探秘古代工程吧。

”第2步:长城的故事(20分钟)通过对长城的讲解,让学生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修建目的、地理分布等方面的知识。

第3步:运河的故事(20分钟)通过对运河的讲解,让学生了解运河的历史背景、修建目的、地理分布等方面的知识。

《长城和运河》教案设计 (苏教国标版三年级下册)

《长城和运河》教案设计 (苏教国标版三年级下册)

《长城和运河》教案设计 (苏教国标版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与背诵课文。

2、了解诗歌内容,能说出长城和运河的特点。

3、了解长城、京航大运河的简单知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指导学生读文,感悟;明白长城和运河是人间奇迹。

教学准备有关运河和长城的资料、图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预习内容:自读课文,把课文读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认识文中的生字词。

每个词语写一遍。

再读课文,比较课文的一、二部分,找找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请写下来。

课文中诗人看到的奇异景象是什么?请写下来。

读课文,划出描写长城和运河奇异特点的句子。

课前收集:我们中华民族的人民还创造了哪些人间奇迹?请找一找写下来。

教学过程:一、创设氛围1、出示运河和长城的图片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简介运河和长城的有关知识。

长城:在春秋战国时各国为了相互防御,在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

秦始皇为了防御北方匈奴,将秦、赵、燕三国的北方长城予以修缮,连贯为一,俗称“万里长城”。

明代18次修筑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总长约6700千米,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工程之一。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运河。

北起北京,南到杭州(余杭),全长约1794公里,开凿到现在已有785年的历史。

京杭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兴起均起了巨大作用。

京杭大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

诗人把这两项伟大的工程用诗的形式描述了出来,本节课我们就一起去看看诗人眼中的长城和运河吧!2、板书课题:《长城和运河》二、预习交流昨天晚上要求同学们根据预习内容对本篇课文进行了自主学习,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文、翻开预习本,按老师的交流提示进行小组交流:(一)出示交流内容:1、小组交流读课文,比较课文的一、二部分,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2、课文中诗人看到的奇异景象是什么?3、读课文,划出描写长城和运河奇异的句子。

长城和运河(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长城和运河(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长城和运河
(出示中国地图)
导入:这是我们居住的国土,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在这片土地上,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许多的中华奇迹,谁能说说看,你都知道哪些奇迹?
我们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盘古开天劈地,到现在,有过多少人间奇迹啊!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其中的两个人间奇迹(出示长城,运河图片)这是----------,这是---------
活动一读通课文,感受奇迹
1自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小组汇报交流。

活动二走近长城,体会奇迹
1观看图片,走近长城。

2再读课文,画出相关词语。

3小组交流,汇总词语。

4全班展示交流。

活动三感悟长城,谱写不朽
1阅读资料,了解长城。

2理解不朽,交流感悟。

3诵读课文,激发自豪。

每一块砖石,每一方泥土,都记录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万里长城是我们伟大祖国灿烂文化历史的缩影,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自强不
息的象征!
于是:长城成了一种精神,成了一种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是巍然屹立的民族魂
“众志成城”这是一种精神
“不到长城非好汉”这是一种文化
国歌中不是有一句吗“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就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

检测反馈
1自学生字
驾折蜒谱朽
2选字填空
篇遍偏骗
()旁()地欺()诗()
驾架骂
书()()驶责()
蜓延蜒
蜿()蜻()拖()
3完成《习字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课《长城和运河》课文及教案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像巨龙穿行在大地,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教案】
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3.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趣
1.在我们中国,有两大建筑工程,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她们蔚为壮观,
2.堪称人间奇迹.你们知道她们的名字吗?(师板书题目:长城和
运河
3.生齐读课题)
4.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使用课件)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各自轻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理解的字词,说说课文是以什么为主线
(2)引出主要内容的.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3)使用解词六法,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
2.教师检查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协助后进生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嘉峪关谱写
不朽创造奇迹天堂杭州绸带
(2)指名逐个读这些词语.
(3)指名解释词语.
连绵起伏:这里指长城像巨龙一样连接持续,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这里比喻长城像巨龙一样弯弯曲曲地爬行,生动的说明了长城弯弯曲曲,漫长延伸的样儿.
谱写:本文引申为编写赞美的诗歌.
不朽:永不磨灭.本文指诗歌传诵千古.
创造:本文指从无到有,艰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迹:奇异的景象.
天堂:这里指美丽的杭州.
(4)齐读出示的生词.
(5)指导书写生字.
三.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
2学生自学后讨论.
四.精读课文第一部分
1.导读.作者为何要通过自己的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景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