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要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一、第四纪地质学:是研究距今2.6Ma内的沉积物、地层、生物、气候、构造运动

和地壳发展历史规律的学科。

二、地貌学:是研究地表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和形成发展规律的学科。

第二章地貌学基本概念

一、地貌的成因分类:

(一)外力地貌(气候地貌):以外力地质作用主导而形成的地貌,一般以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组合。其分布规律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和

垂直地带性。

(二)内力地貌(构造地貌):构造运动所造成的地貌。

a.新构造运动直接造成地貌:青藏高原隆起,三峡地形。

b.剥蚀构造地貌:指已形成的地质构造,经过外力风化剥蚀后,把其构造揭

露出来。

c.火山地貌:由于火山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貌。

(三)人工地貌

二、地貌年代相对顺序的确定:

a.切割关系:地貌发展中,新地貌切割老地貌。

b.过渡关系:同一时期、不同地点形成不同的地貌或沉积物

c.掩埋关系:地貌发展中,新的地貌或沉积物掩埋老的地貌或沉积物。

三、地貌发展阶段:

地文期:指以侵蚀和堆积为主的相互交替阶段。

准平原:是规模较大的残留地貌,它是在地壳处于长期稳定和气候比较湿润条件下风化剥蚀作用的结果,致使岩性、地质构造的地貌差异逐渐缩小,形成向海洋水准面趋近的平缓(或波状)地形。

夷平面:准平原可以因随后的地壳上升而抬高,再受流水侵蚀切割成山地,其顶部可以残留准平原的遗迹,可见到沙砾等松散沉积物。如一个地区一系列平坦山顶大致位于同一高度,则可能代表地质时期中准平原的表面。

第四章流水地貌及堆积物

一、洪流:沟谷中流动的、水位暴涨暴落的暂时性水流称洪流。

洪流的特性:常发生在暴雨或冰雪消融的季节;历时短暂,流速大,水道紊乱;搬运力大于河流,分选作用差,地貌塑造和堆积过程比较迅速,并常伴生灾害。

(1)洪积物的岩性、岩相和结构 (P70)

定义:暴雨或冰雪消融季节,含有大量砂石高速运动的浊水流,分散成多股槽流或者槽

流连接成面状洪流,从出山口倾泻或流入主河道,由此堆积形成的扇形堆积物称洪积物。 岩性:主要是碎屑混合物,很少发现化学沉积物。

岩相: A、扇顶相,B、过渡相,C、扇缘相

结构:多元结构。

(2)扇顶相岩性:以巨砾、砾石等粗粒沉积物为主,夹有细粒沉积物透镜体,巨砾间为后续水流细粒充填,发育急流交错层理。(如有短暂的后续水流,细粒物质被带走,从而孔隙度大)

过度相:为漫洪相砂土夹槽洪相砂砾组成,槽洪粗粒沉积物成条状由扇顶伸入,剖面上呈各种透镜状,常与细粒沉积物交互,呈现不连续层状,称“多元结构”,洪积砾石ab面呈叠瓦式排列,从扇面各点向谷口倾斜。

扇缘相:主要漫洪相亚砂土、亚粘土组成,具有由粉砂与亚粘土组成的“纹泥状”薄层理。透水性差,有时夹薄层有机质沉积物。

各相带在平面和剖面上都呈过渡关系。洪积物岩相界限离山口的距离取决于气候和新构造运动对洪流作用的影响。沉积物厚度最大处在中部,山前有活动断裂时近断裂带最厚。

“多元结构”:槽洪相粗粒沉积物成条状由扇顶伸入,剖面上呈各种透镜状,常与细粒沉积物交互,呈现不连续层状,称“多元结构”。砾石透镜体代表古河道位置,砾石ab面逆指上游。

(3)①洪积物具有明显的相变,但比较粗略,各带之间没有截然的界线。

②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物质成分较单一,不同地点的洪积物岩性差别较大。

③分选性差。

④磨圆度较低。

⑤层理不发育。

⑥在剖面上呈现多元结构

(4)洪积作用地貌

①冲沟:发育在坡地上的小型流水侵蚀沟谷。

②冲出锥:冲沟水流在沟口形成的小型堆积地貌。

③洪积扇:干旱、半干旱地区洪流形成的扇状堆积地貌。

④洪积平原:山前若干洪积扇(或冲积扇)相连形成的中-大型组合形态

二、泥石流:

泥石流是洪水夹带大量固体碎屑物质沿着陡峻的山间沟谷下泻而成的特殊洪流。其中粘性泥石流是高粘度、高密度和高速运动的重力流。

(1)密度大,搬运力强,是洪流的5-50倍;爆发突然,来势凶猛;破坏力极大,是山区主要地质灾害之一;

搬运介质:泥、砂、水

被搬运体:大石块

搬运方式:悬运、推移、惯性移动

(2)形成条件

A、地貌:大面积的汇水区,通道区窄而深,坡度陡峻。

B、物源:源区有足够数量的碎屑物质。

C、水体:暴雨或冰雪融化季节

D、触发因素:重力或其它触发因素(人工活动)

(3)泥石流堆积物特征(粘性泥石流)

A、岩性:为与当地岩性一致的石块、砂、粘土的混杂堆积。

B、分选:极差,与冰碛物相似。

C、粒径:粒度频率曲线具双峰(图)。

D、结构:有层而无理,砾石AB面逆指上游。

E:次生构造:泥包砾、泥球、充填构造、压楔构造;>0.5m以上砾石上有纺锤状碰撞坑或擦痕。

三、河流地貌

裂点:成型河谷中,每一次侵蚀基准面下降都会引起河流溯源侵蚀,溯源侵蚀所达到的那一段河床纵向陡坎称为裂点.

岩槛:由于河床上岩性的差异而形成的陡坎.称为岩槛.

(1)河流阶地:过去不同时期的河谷底部(河床及河漫滩部分),由于河流下切或构造抬升(侵蚀基准面下降)超出一般洪水面以上,呈阶梯状分布于河谷谷坡上,这种地貌称为河流阶地。

阶地的分类:

A 、侵蚀阶地 B、基座阶地 C、堆积阶地:嵌入阶地内叠阶地上叠阶地掩埋阶地

四、冲积物

河流的沉积物统称为冲积物。其主要鉴别标志是:

①砾石成分复杂, 往往具叠瓦状排列。砂和粉砂的矿物成分中不稳定组分较多。

②碎屑物质的分选性较好,磨圆度较高。

③冲积物层理发育,类型丰富,层理一般倾向河流下游。

⑤冲积物常呈透镜状或豆荚状,少数呈板片状。

⑥冲积物往往具有二元结构,下部为河床沉积,上部为河漫滩沉积。

第五章重力作用

一、斜坡重力作用及其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