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异常的诊治进展

合集下载

血脂异常流行趋势及风险控制策略

血脂异常流行趋势及风险控制策略

血脂异常流行趋势及风险控制策略近年来,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血脂异常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血脂异常包括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等,它们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中风和其他心血管疾病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

本文将分析血脂异常流行趋势,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

一、血脂异常的流行趋势1.高血脂的全球增长趋势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肥胖率上升以及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的普及,高血脂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全球范围内,超过4亿人口患有高血脂。

在发达国家,高血脂的患病率尤为突出,已经成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因。

2.血脂异常在亚洲地区的加重尽管亚洲人口普遍较为瘦削,但亚洲地区各国血脂异常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这与亚洲人口的生活方式改变密切相关,高糖、高盐、高脂肪的饮食结构以及缺乏运动造成的肥胖问题使得血脂异常在亚洲地区日趋普遍。

3.青少年高血脂问题引起关注随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年轻人的主要特征,青少年高血脂的患病情况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研究表明,超过10%的青少年患有高胆固醇,这给他们未来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了很多。

二、血脂异常的风险控制策略1.调整饮食结构合理调整饮食结构是控制血脂水平的关键。

首先,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如减少动物内脏、黄油、奶酪等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其次,增加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摄入,如鱼类、坚果、橄榄油等。

同时,增加植物纤维的摄入,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

此外,控制饮食中胆固醇的摄入也非常重要。

2.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生活习惯对于控制血脂异常至关重要。

坚持适量的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快走等,有助于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甘油三酯水平。

同时,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也是维持血脂正常的重要因素。

3.药物治疗对于一些患有高度危险的个体,如已经患有冠心病或中风的人群,需要进行药物治疗来有效控制血脂异常。

常用的药物包括他汀类药物和纤维酸类药物等。

然而,药物治疗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需注意其副作用。

苍术麻黄汤及其组成成分在血脂异常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苍术麻黄汤及其组成成分在血脂异常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㊀㊀ʌ摘㊀要ɔ㊀血脂异常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ꎮ现代医学治疗血脂异常首选他汀类药物ꎬ但其在肌病㊁肝脏损伤㊁新发糖尿病等方面仍有明确的不良反应发生ꎮ中医药在防治血脂异常方面具有独特的用药特色和潜在优势ꎮ中医认为血脂异常多以湿浊㊁痰浊㊁血浊为患ꎮ苍术麻黄汤为国家名老中医许公岩根据 湿家理脾为要 的思想指导创制而成ꎮ文章就苍术麻黄汤在调脂治疗中的机制㊁相关临床和实验进展进行综述ꎬ以期对苍术麻黄汤及其组成成分在临床调脂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循证医学依据ꎮʌ关键词ɔ㊀苍术麻黄汤ꎻ血脂异常ꎻ痰浊内阻证ꎻ临床研究ꎻ许公岩ʌDOIɔ㊀10.3969/j.issn.1671 ̄6450.2020.05.023ClinicalresearchprogressofCangzhumahuangdecoctionanditscomponentsinthetreatmentofdyslipidemiaLiLuluꎬHuXinꎬShangJujuꎬLiuHongxu.HeartCenterꎬBeijingHospit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ꎬCapitalMedicalUniversityꎬBeijing100010ꎬChinaCorrespondingauthor:LiuHongxuꎬE ̄mail:lhx_@263.netFundingprogram:XuGongyanandXiaShourenYouthTalentFundation(XX ̄201705)㊀㊀ʌAbstractɔ㊀Dyslipidemiaisanimportantindependentriskfactorforcardiovascularandcerebrovasculardiseasesincor ̄onaryatheroscleroticheartdiseaseandstroke.Inmodernmedicineꎬstatinsarethefirstchoiceforthetreatmentofdyslipi ̄demiaꎬbuttherearestillclearadversereactionsinmyopathyꎬliverꎬandnew ̄onsetdiabetes.Chinesemedicinehasuniquemedicationcharacteristicsandpotentialadvantagesinpreventingandtreatingdyslipidemia.Chinesemedicinebelievesthatab ̄normalbloodlipidsaremostlycausedbywetturbidityꎬphlegmandbloodturbidity.CangzhumahuangdecoctionwascreatedbyMr.XuGongyanꎬawell ̄knownnationaldoctor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ꎬundertheideologicalguidanceof"wetthehousetomanagethespleen".ThisarticlereviewstheetiologyandpathogenesisꎬrelatedclinicalandexperimentalprogressofCangzhumahuangdecoctioninlipid ̄loweringtherapyꎬinordertoprovideevidence ̄basedmedicalevidenceforthestudyofCangzhumahuangdecoctionanditscomponentsinclinicallipid ̄loweringtherapy.㊀㊀ʌKeywordsɔ㊀CangzhumahuangdecoctionꎻDyslipidemiaꎻClinicalresearchꎻInternalresistanceofphlegmandturbidi ̄tyꎻXuGongyan㊀㊀血脂异常(dyslipidemia)是指由于血脂代谢或转运异常使血浆中一种或多种脂质过高或过低ꎬ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㊁三酰甘油(TG)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水平过高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水平过低ꎮ血脂异常是造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1]ꎮ近年来我国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3]ꎬ戴璟等[4]调查中国9省市成年人血脂异常流行特点研究提示ꎬ成年人血脂异常患病率水平较高且增长速度快ꎬ预示未来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及相关疾病负担将继续加重ꎮ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及 血脂异常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 提出临床调脂达标㊁高胆固醇血症及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首选他汀类调脂药物[4 ̄5]ꎮ他汀类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及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在临床上应用广泛ꎬ疗效确切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ꎬ然而其在肌病㊁肝脏㊁新发糖尿病㊁神经系统病变等方面仍有明确的不良反应发生[6 ̄7]ꎮ中医对于血脂异常的治疗具有其独特的整体观念㊁辨证施治的优势ꎮ近年来一些中药制剂的研究在治疗血脂异常方面显示明显的疗效ꎬ为患者治疗方案提供更多选择ꎬ也为中医治疗血脂异常提供了循证医学依据[5]ꎮ苍术麻黄汤(苍麻汤)为国家名老中医许公岩(1903 1994年)根据 湿家理脾为要的思想指导创制而成ꎬ许公岩精于湿证辨治ꎬ并创制 苍麻丸 作为治疗湿证的代表方剂ꎬ主要治疗湿证ꎬ疗效确切[8]ꎮ研究提示苍术麻黄汤中药物组成成分对血脂异常也有一定的疗效[9 ̄12]ꎮ现将苍术麻黄汤及其组成成分在血脂异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ꎬ以挖掘传统中医药干预血脂异常的治疗价值ꎮ1㊀中医对血脂异常病因病机的认识㊀㊀中医学中并无 血脂异常 症候ꎬ多依据疾病不同阶段ꎬ按照其临床表现将血脂异常辨证为 痰浊 血浊 脾虚 血瘀 脉痹 脱疽 健忘 眩晕 及 胸痹 等ꎬ散于历代医学典籍中[13]ꎮ«灵枢 五癃津液别»云: 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ꎬ内渗入于骨空ꎬ补益脑髓ꎬ而下流于阴股ꎮ 中医认为:膏ꎬ为人食入五谷杂粮ꎬ由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产生ꎬ也可称之为津液ꎮ随津液的流行及输布ꎬ有注骨空㊁补脑髓㊁润泽肌肤的作用ꎮ«辞源»中: 脂者ꎬ凝者曰脂ꎬ释者为膏 ꎮ故膏脂二者性质相同ꎮ由此可间接推出ꎬ膏脂类似于津液ꎮ㊀㊀张志聪«灵枢集注»中云: 中焦之气ꎬ蒸津液化ꎬ其精微溢于外则皮肉膏肥ꎬ余于内则膏脂丰满ꎮ 生理条件下ꎬ脾位于中焦ꎬ可运化津液ꎮ肺有通调水道功能ꎬ两者均对于体内的水液代谢起疏通和调节作用ꎮ病理条件下ꎬ因脏腑功能失调或嗜食肥甘厚腻等ꎬ脂质不能正常输布全身ꎬ多余脂质停于皮下及血脉内ꎮ«景岳全书»曰: 五脏之病ꎬ虽俱能生痰ꎬ然无不由乎脾生ꎮ盖脾主湿ꎬ湿动则生痰ꎬ故痰之化ꎬ无不在脾ꎮ 但尤以脾脏为主ꎬ故有 脾为生痰之源 脾无留湿不成痰 ꎮ同时在其他脏腑功能的调节下ꎬ如肝输泄㊁肾气化功能等ꎬ津液对人体各组织器官ꎬ起到滋润和濡养作用ꎮ在多种致病因素影响下ꎬ如嗜食肥甘厚腻㊁劳倦内伤㊁情志失调㊁年迈体衰等ꎬ均可致使脏腑功能失调ꎬ脾失健运ꎬ肝失疏泄ꎬ进一步导致津液输布异常ꎬ产生病理产物痰浊㊁淤血等ꎬ形成一系列病证ꎮ㊀㊀ 血脂异常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 [5]中将血脂异常采用复合证型和单证型进行辨证ꎮ复合证型主要为痰浊内阻证㊁脾虚湿盛证等ꎮ单证型分为实证(血瘀证㊁痰浊证等)及虚证(气虚证㊁阴虚证等)ꎮ尹湘君等[14]在研究近40年血脂异常中医证候动态演变规律中发现ꎬ血脂异常实证逐渐增多ꎬ近10年证候以痰浊阻滞(21.75%)㊁气滞血瘀(12.67%)为主ꎬ证候要素以痰浊(30.40%)㊁血瘀(25.35%)为主ꎬ证候要素靶位以脾(58.69%)为多ꎮ2㊀苍术麻黄汤组方及临床应用㊀㊀中医认为痰饮水湿的形成多归于脾㊁肺㊁肾三脏功能失调ꎬ脾居于中焦ꎬ为后天之本ꎬ脾失健运的根本原因为痰饮水湿停聚ꎮ苍术麻黄丸(苍麻丸)为国家已故名老中医许公岩结合«金匮要略»创制而成ꎮ其药物组成为苍术㊁麻黄㊁桔梗㊁莱菔子ꎮ苍术麻黄汤与苍麻丸药物组成相同ꎬ汤剂具有制备简单易行ꎬ吸收快ꎬ能迅速发挥药效ꎬ可根据个体辨证施治ꎬ用药加减ꎮ许公岩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ꎬ结合张仲景«金匮要略 痉湿喝病脉证治篇»第二十条 湿家身烦痛ꎬ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 ꎮ张仲景以麻黄发表去其寒ꎬ白术健脾利湿ꎬ湿寒同治ꎬ表里同治ꎬ为湿家理脾之重要方药ꎮ本方组成以苍术代替白术以苦温燥湿ꎬ健脾化湿ꎻ麻黄以通肺气㊁利小便以通阳ꎻ莱菔子宽中下气ꎬ引气机下行以通脾气ꎻ桔梗宣肺化痰ꎮ方中选用苍术与麻黄相配ꎬ取苍术苦温以温燥健脾宣化水湿ꎬ取麻黄辛温以宣达肺气ꎬ两药合用具有健脾宣肺化湿之功效ꎮ诸药合用ꎬ为理脾化痰之要方ꎬ共奏健脾祛湿化痰之效ꎮ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的咳㊁痰㊁喘症ꎬ祛湿邪效果良好[8ꎬ15]ꎮ在一项关于小剂量苍麻丸对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气道黏液高分泌状态的研究中ꎬ将50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ꎬ对照组应用口服盐酸氨溴索ꎬ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使用小剂量苍麻丸ꎮ经过6个月的治疗后ꎬ治疗组在改善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的气道黏液高分泌状态ꎬ减少痰量ꎬ降低急性发作次数明显[16]ꎮ㊀㊀中医学认为血脂异常多因脾失健运等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病理产物痰浊ꎬ异病同治ꎬ苍麻丸具有祛痰饮之功效ꎬ对治疗血脂异常可采取同种方法ꎮ张立[17]通过动物实验证明ꎬ运用健脾祛痰化瘀法可改善高脂雄性巴马小型猪的胆固醇ꎮ郑英宇等[18]运用健脾祛痰化瘀法可改善高脂雄性巴马小型猪血清TC㊁TG㊁HDL ̄C㊁LDL ̄C㊁脑组织ABCA1㊁ApoE及ApoAβꎮ由此证明运用健脾祛痰化瘀的方法可改善血脂异常ꎮ苍术麻黄汤中的桔梗㊁莱菔子㊁苍术均包括在单味降脂中药分类中[15ꎬ19]ꎮ在目前的药理研究中ꎬ各味中药均在机体代谢中产生独特的作用ꎮ3㊀苍术麻黄汤中各味单药的调脂研究3.1㊀苍术在调脂治疗中的作用㊀苍术味辛㊁苦ꎬ性温ꎬ入脾㊁胃经ꎮ具有芳香化浊㊁燥湿健脾作用ꎬ用于治疗脾为湿困㊁运化失司ꎮ«本草崇原»云: 凡欲补脾ꎬ则用白术ꎬ凡欲运脾ꎬ则用苍术ꎮ «神农本草经»云: 主风寒湿痹ꎬ死肌痉疸ꎮ作煎饵久服ꎬ轻身延年不饥ꎮ 由此可见ꎬ苍术辛香燥烈ꎬ祛肌表之风寒表邪ꎬ长于胜湿健脾ꎮ㊀㊀颜德馨在治疗血脂异常时ꎬ强调调理患者血气ꎬ令其条达ꎬ气血平和ꎮ同时重视调补脾胃ꎬ补脾重在 健 字ꎮ其用药首推苍术和白术并重视苍术的运用ꎬ他认为苍术有良好的发汗㊁运脾㊁解郁的功效ꎬ运脾则首推苍术ꎮ苍术性味辛苦温ꎬ有燥湿健脾之功ꎬ苍术不仅入脾胃经ꎬ而且还归入肝经ꎬ既燥湿运脾ꎬ也能行气解郁ꎬ还可制约纠偏㊁化阴解凝㊁治肝取脾ꎬ可作为调脂基本药[20]ꎮ蒋梅香等[21]在对苍术 ̄玄参降糖作用的有效部位筛选中发现ꎬ其中多糖组和正丁醇组能够显著降低小鼠血清TC㊁TG㊁LDL ̄C水平ꎬ显著升高HDL ̄C水平ꎮ张明发等[22]认为ꎬ苍术具有降低高血糖㊁高血尿酸㊁高血压及保护心肌的作用ꎬ其降低心房收缩频率的作用被临床用于治疗窦性心动过速ꎮ3.2㊀麻黄在调脂治疗中的作用㊀麻黄ꎬ辛ꎬ微苦ꎬ温ꎮ归肺㊁膀胱经ꎮ具有发汗散寒㊁宣肺平喘㊁利水消肿的功效ꎮ用于风寒表实证ꎬ咳喘实证等ꎮ入肺经辛开苦降ꎬ可宣降肺气ꎬ散邪宣肺以止咳平喘ꎮ«本草纲目»云: 麻黄乃肺经专药ꎬ故治肺病多用之ꎮ 凡肺气壅遏所致的咳嗽气喘ꎬ无论寒㊁热㊁痰㊁饮及有无表证ꎬ均可应用ꎮ㊀㊀王建军[23]等研究发现ꎬ麻黄中麻黄生物碱类㊁非生物碱小分子类物质可降低血脂异常模型小鼠血清TG㊁TCꎬ升高HDL ̄Cꎬ进而可能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ꎬ还能逆转肝脏脂肪变性ꎬ防止脂肪肝形成及减轻肝功能障碍ꎬ麻黄及其组成成分在单方应用时能改善血脂及脂肪肝等形成ꎬ在肝脏保护上相较于他汀具有一定的优势ꎮ周云云等[24]研究发现ꎬ麻黄非生物碱组小鼠血清TC㊁TG水平显著降低ꎬHDL ̄C水平显著升高ꎬ说明麻黄非生物碱类成分具有降血脂作用ꎻ研究还发现麻黄可升高SOD活性ꎬ降低MDA水平ꎬ提示麻黄非生物碱类可通过清除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起保护肝脏的作用ꎮ因此ꎬ笔者认为麻黄中的主要成分麻黄非生物碱可通过降低TC㊁TGꎬ升高HDL ̄Cꎬ而达到有效降血脂的作用ꎬ与他汀类药物相比还可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ꎮ3.3㊀桔梗在调脂治疗中的作用㊀桔梗ꎬ苦ꎬ辛ꎬ平ꎮ归肺经ꎮ具有宣肺㊁祛痰㊁利咽㊁排脓之功效ꎮ用于咳嗽痰多ꎬ胸闷不畅ꎬ肺痈吐脓ꎮ张仲景«金匮要略»云: 咳而胸满ꎬ振寒脉数ꎬ咽干不渴ꎬ时出浊唾腥臭ꎬ久久吐脓如米粥者ꎬ为肺痈ꎬ桔梗汤主之ꎮ 本品能宣肺泄邪以祛痰利咽ꎬ开宣肺气ꎮ㊀㊀徐丽萍[25]通过动物实验提出ꎬ桔梗总皂苷显著降低血脂异常大鼠的TG㊁TC水平ꎬ同时升高血脂异常大鼠HDL ̄C水平ꎬ对LDL ̄C水平也有降低作用ꎮ栾海艳等[26]研究发现ꎬ与模型对照组比较ꎬ高剂量桔梗总皂苷可降低糖尿病肝病大鼠的TG㊁TC水平ꎬ升高HDL ̄Cꎬ且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㊁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ꎬ说明桔梗总皂苷用于降血脂较为安全有效ꎬ且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ꎮ辛丹丹等[27]通过动物实验对黄芪多糖㊁桔梗多糖㊁玉竹多糖和甘草多糖的降血脂作用研究表明ꎬ桔梗多糖具有显著降低血清TC和TG的作用ꎮ杨桂英等[28]研究表明ꎬ桔梗皂苷降低血胆固醇的作用是通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 ̄R)转运胆固醇来实现的ꎮ高云芳等[29]等研究表明ꎬ桔梗总皂苷具有明显降低TC的作用ꎮ3.4㊀莱菔子在调脂治疗中的作用㊀莱菔子ꎬ甘ꎬ平ꎮ归肺㊁脾㊁胃经ꎮ具有降气化痰㊁消食除胀作用ꎮ用于咳喘痰多ꎬ胸闷食少ꎮ«医林纂要»云: 生用ꎬ吐风痰ꎬ宽胸膈ꎬ托疮疹ꎻ熟用ꎬ下气消痰ꎬ攻坚积ꎬ疗后重ꎮ 可见本药降气化痰之疗效上佳ꎮ㊀㊀张国侠等[30 ̄31]研究证实ꎬ莱菔子水溶性生物碱能够提高HDL ̄C水平ꎬ并可有效降低小鼠血清丙二醛(MDA)水平ꎬ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ꎬ保护动脉内皮细胞ꎬ清除自由基ꎬ抑制脂质过氧化ꎬ从而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ꎮ其他研究表明ꎬ莱菔子含有芥子碱成分ꎬ以及甲硫醇为首的挥发油及脂肪酸ꎬ均具有降低血压㊁调节血脂㊁平喘祛痰等作用[32]ꎮ王怀生等[33]研究发现ꎬ以莱菔子为原料药的单药制剂清眩降压片对血脂异常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ꎮ㊀㊀以上研究可提示ꎬ苍术㊁麻黄㊁桔梗㊁莱菔子四味药物可通过不同的作用途径调节实验动物血脂水平ꎬ降低可溶性内皮细胞白细胞黏附分子ꎬ调节血管内皮功能ꎬ发挥延缓动脉硬化发生和进展的作用ꎮ具有较好的调脂作用ꎬ且安全性较好ꎮ4㊀小结与展望㊀㊀综上所述ꎬ苍术麻黄汤作为一种治疗痰湿阻滞证的方药ꎬ突出其中苍术与麻黄比例动态变化的用药精髓ꎮ其组方中苍术㊁麻黄㊁桔梗和莱菔子均具有较好的降脂作用ꎬ因此苍术麻黄汤可能通过调节TG㊁TC㊁LDL ̄C和HDL ̄C水平ꎬ降低sICAM ̄1㊁sVCAM ̄1所介导的单核细胞㊁中性粒细胞㊁淋巴细胞与血管内皮结合的炎性反应过程ꎬ调节血管内皮功能㊁预防内皮损伤ꎬ延缓动脉硬化的发生和进展ꎮ苍术麻黄汤对预防动脉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ꎮ参考文献[1]㊀KopinLꎬLowensteinC.Dyslipidemia[J].AnnInternMedꎬ2017ꎬ167(11):ITC81 ̄ITC96.DOI:10.7326/AITC201712050. [2]㊀中国高血压调查研究组.2012~2015年我国ȡ35岁人群血脂异常状况调查[J].中国循环杂志ꎬ2019ꎬ34(7):681 ̄687.DOI:10.3969/j.issn.1000 ̄3614.2019.07.011.[3]㊀戴璟ꎬ闵杰青ꎬ杨云娟.中国九省市成年人血脂异常流行特点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ꎬ2018ꎬ46(2):114 ̄118.DOI:10.3760/cma.j.issn.0253 ̄3758.2018.02.009.[4]㊀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J].中国循环杂志ꎬ2016ꎬ31(10):937 ̄950.DOI:10.3969/j.issn.1000 ̄3614.2016.10.001. [5]㊀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动脉粥样硬化与血脂异常专业组.血脂异常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J].中国全科医学ꎬ2017ꎬ20(3):262 ̄269.DOI:10.3969/j.issn.1007 ̄9572.2017.03.002.[6]㊀袁成莹ꎬ侯原平ꎬ常晶ꎬ等.他汀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主要不良反应及防治策略[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ꎬ2018ꎬ17(12):949 ̄951.DOI:10.11915/j.issn.1671 ̄5403.2018.12.220. [7]㊀刘晓嘉.他汀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北方药学ꎬ2019ꎬ16(2):157ꎬ196.DOI:10.3969/j.issn.1672 ̄8351.2019.02.122.[8]㊀马家驹ꎬ李雪ꎬ张晓雷ꎬ等.许公岩苍麻丸临床思维探析[J].北京中医药ꎬ2016ꎬ35(10):951 ̄953.DOI:10.16025/j.1674 ̄1307.2016.10.014.[9]㊀石珺ꎬ胡衍园ꎬ王清华.复方苍术汤治疗老年肥胖或超重合并糖耐量异常32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ꎬ2005ꎬ46(1):24 ̄25.DOI:10.3321/j.issn:1001 ̄1668.2005.01.014.[10]㊀于刚.降血脂中药筛选及桔梗总皂苷降血脂活性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ꎬ2009.[11]㊀蒋明ꎬ高久武司ꎬ奥田拓道.麻黄对脂肪细胞脂质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ꎬ1999ꎬ24(5):46 ̄48ꎬ64.DOI:10.3321/j.issn:1001 ̄5302.1999.05.020.[12]㊀曹彦.莱菔子水溶性生物碱防治高血脂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及机制的实验研究[D].长春:长春中医药大学ꎬ2010.[13]㊀梁音心.从虚论治高脂血症浅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ꎬ2011ꎬ20(22):10.DOI:10.3969/j.issn.1007 ̄8517.2011.22.008. [14]㊀尹湘君ꎬ何庆勇ꎬ王阶ꎬ等.近40年血脂异常中医证候动态演变规律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ꎬ2018ꎬ33(4):1523 ̄1526. [15]㊀许公岩.痰湿每为祟苍麻乃良方[J].中国社区医师ꎬ2002ꎬ23(18):35.[16]㊀马家驹ꎬ陈明ꎬ王玉光.小剂量苍麻丸对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气道黏液高分泌状态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ꎬ2019ꎬ47(6):742 ̄745.DOI:10.3969/j.issn.2095 ̄8552.2019.06.040. [17]㊀张立.健脾祛痰化瘀法通过miRNA ̄33及其下游通路调控胆固醇代谢的实验研究[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ꎬ2019. [18]㊀郑英宇ꎬ陈民.健脾祛痰化瘀中药对高脂雄性巴马小型猪血清TC㊁TG㊁HDL㊁LDL㊁脑组织ABCA1㊁ApoE及Aβ影响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ꎬ2016ꎬ30(4):81 ̄85.DOI:10.13729/j.issn.1671 ̄7813.2016.04.34.[19]㊀韩梅ꎬ高晟ꎬ赵凯.100方降脂中药治疗高脂血症用药规律[J].中医药临床杂志ꎬ2017ꎬ29(2):217 ̄219.DOI:10.16448/j.cjtcm.2017.0069.[20]㊀刘敏雯ꎬ严夏.颜德馨教授治疗高脂血症经验简介[J].新中医ꎬ2010ꎬ42(12):138 ̄140.[21]㊀蒋梅香ꎬ刘颖新ꎬ陈容ꎬ等.苍术 ̄玄参药对糖尿病小鼠降糖作用有效部位筛选[J].亚太传统医药ꎬ2019ꎬ15(9):18 ̄20. [22]㊀张明发ꎬ沈雅琴.苍术及其有效成分对心血管和代谢系统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抗感染药学ꎬ2017ꎬ14(2):244 ̄249.DOI:10.13493/j.issn.1672 ̄7878.2017.02 ̄002.[23]㊀王建军ꎬ周云云ꎬ范彦博.麻黄非生物碱类成分对小鼠胆固醇的影响[J].医药导报ꎬ2011ꎬ30(2):187 ̄190.DOI:10.3870/yydb.2011.02.015.[24]㊀周云云ꎬ但红ꎬ宋成武ꎬ等.麻黄非生物碱类成分对高脂血症模型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J].湖北中医杂志ꎬ2011ꎬ33(6):3 ̄5.DOI:10.3969/j.issn.1000 ̄0704.2011.06.001.[25]㊀徐丽萍.桔梗总皂甙降血脂作用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ꎬ2007ꎬ(8):224 ̄224.DOI:10.3969/j.issn.1002 ̄0306.2007.08.069.[26]㊀栾海艳ꎬ张建华ꎬ赵晓莲ꎬ等.桔梗总皂苷对2型糖尿病肝病大鼠糖脂代谢影响的研究[J].中成药ꎬ2013ꎬ35(6):1307 ̄1309.DOI:10.3969/j.issn.1001 ̄1528.2013.06.047.[27]㊀辛丹丹ꎬ博 格日勒图ꎬ娜日苏ꎬ等.四种天然多糖的降血脂作用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ꎬ2012ꎬ41(6):649 ̄653ꎬ674.[28]㊀杨桂英ꎬ吴敬涛.桔梗皂苷对高胆固醇血大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调节[J].泰山学院学报ꎬ2015ꎬ37(6):104 ̄108.DOI:10.3969/j.issn.1672 ̄2590.2015.06.020.[29]㊀高云芳ꎬ陈超ꎬ张海祥ꎬ等.桔梗总皂苷对大鼠高脂血症的影响[J].中草药ꎬ2000ꎬ31(10):764 ̄765.DOI:10.3321/j.issn:0253 ̄2670.2000.10.025.[30]㊀张国侠ꎬ盖国忠.莱菔子总生物碱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血脂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ꎬ2010ꎬ30(6):844 ̄845.DOI:10.3969/j.issn.1005 ̄9202.2010.06.056.[31]㊀张国侠ꎬ盖国忠.莱菔子水溶性生物碱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内皮细胞的抗氧化保护作用[J].中国老年学ꎬ2010ꎬ30(19):2811 ̄2812.DOI:10.3969/j.issn.1005 ̄9202.2010.19.041. [32]㊀PengZꎬLiuMꎬFangZꎬetal.Invitroantioxidanteffectsandeyto ̄toxlcityofpolysaccharidesextractedfromLaminariajaponica[J].In ̄ternationalJournalofBiologicalMacromoleculesꎬ2012ꎬ50(5):1254 ̄1259.DOI:10.1016/j.ijbiomac.2012.04.006.[33]㊀王怀生ꎬ何忠梅ꎬ丁云录ꎬ等.清眩降压片降血脂作用研究[J].人参研究ꎬ2014ꎬ26(3):23 ̄29.DOI:10.3969/j.issn.1671 ̄1521.2014.03.008.(收稿日期:2020-03-16)。

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解读—血脂异常诊治进展

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解读—血脂异常诊治进展

⾎脂异常合理⽤药指南解读—⾎脂异常诊治进展⾎脂异常合理⽤药指南解读—⾎脂异常诊治进展概述⾎脂异常是⼀类较常见的疾病,是⼈体内脂蛋⽩的代谢异常,主要包括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胆固醇、⽢油三酯升⾼和/或⾼密度脂蛋⽩胆固醇降低等。

⾎脂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之⼀,是冠⼼病和缺⾎性脑卒中的独⽴危险因素。

在我国⾎脂异常的发⽣率⾼,还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这与我国⼈民的⽣活⽔平明显提⾼、饮⾷习惯发⽣改变等原因有密切关系。

病因⾎脂异常除少数是由于全⾝性疾病所致的继发性⾎脂异常外,绝⼤多数是因遗传基因缺陷或与环境因素相互作⽤引起的原发性⾎脂异常。

1.遗传因素原发性⾎脂异常是由遗传基因缺陷或与环境因素相互作⽤引起。

2.⽣活⽅式包括暴饮暴⾷、嗜酒、偏⾷、饮⾷不规律等不良饮⾷习惯及缺乏体⼒活动、精神紧张、⽣活不规律等。

3.药物作⽤长期服⽤某种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肾上腺⽪质激素、⼝服避孕药等。

4.继发性因素由于各种疾病继发引起的,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肾移植、胆道阻塞等。

分类和分型1.分类(1)继发性⾼脂⾎症指由于全⾝系统性疾病所引起的⾎脂异常。

可引起⾎脂升⾼的系统性疾病主要有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其他疾病有肾功能衰竭、肝脏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原累积症、⾻髓瘤、脂肪萎缩症、急性卟啉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此外,某些药物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糖⽪质激素等也可能引起继发性⾎脂升⾼。

(2)原发性⾼脂⾎症在排除了继发性⾼脂⾎症后,即可诊断为原发性⾼脂⾎症。

已知部分原发性⾼脂⾎症是由于先天性基因缺陷所致,⽽另⼀部分原发性⾼脂⾎症的病因⽬还不清楚。

2.分型(1)⾼脂蛋⽩⾎症分型世界卫⽣组织(WHO)制定了⾼脂蛋⽩⾎症分型,共分为6型,如Ⅰ、Ⅱa、Ⅱb、Ⅲ、Ⅳ和V型。

这种分型⽅法对指导临床上诊断和治疗⾼脂⾎症有⼤的帮助,但也存在不⾜之处,其最明显的缺点是过于繁杂。

(2)临床分型从实⽤⾓度出发,⾎脂异常可进⾏简易的临床分型。

血脂异常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完整版

血脂异常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完整版

血脂异常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完整版一、概述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我国居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危险因素普遍暴露,ASCVD 死亡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40%以上,居首位[1]。

中国ASCVD负担日渐加重,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血脂异常为ASCVD发生发展中最主要的致病性危险因素之一[2]。

WHO最新资料显示,全球超过50%的冠心病的发生与胆固醇水平升高有关。

在ASCVD 防控方面,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借助于完成降脂治疗为主的三大任务,成功降低了冠心病死亡率[3];其中,贡献最大的胆固醇水平降低占24.25%的权重。

而近年我国冠心病死亡率不断增加,首位原因为胆固醇水平升高的影响,占77%,明显超过糖尿病和吸烟,成为首要致病性危险因素[4]。

有效控制血脂异常,对我国ASCVD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基层以及社区医务工作者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主力军。

提高基层医生对血脂异常的认识、防治水平,对降低人群整体心血管风险,防治ASCVD发生有重要意义。

(一)定义总胆固醇(TC)分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

1.血脂与脂蛋白:血脂是血清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与临床密切相关的血脂主要是胆固醇和TG。

血脂不溶于水,必须与特殊的蛋白质即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Apo)结合形成脂蛋白(Lp)。

脂蛋白为球状的大分子复合物,其表面是少量蛋白质、极性磷脂和游离胆固醇,它们的亲水基团突入周围水相中,从而使脂蛋白分子溶于血液,并被运输至组织进行代谢。

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解读—血脂异常诊治进展

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解读—血脂异常诊治进展

1.常用的血脂参数是? A.低密度脂蛋白? 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C.apo B?
D.lp(a)我的答案:B.参考答案:B.分析:否2.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临床情况如何?A.急性心肌梗塞?B.高血压?C.主动脉夹层?D.糖尿病?我的答案:参考
A.早发性冠心病(CHD)的家族史属于早发性冠心病(CHD)的家族史。

A.姐姐70岁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B.母亲60岁的母亲的冠状动脉搭桥术?
C.父亲的60岁死于急性心肌梗死?
D.父亲50岁的心电图“T波很低”我的答案:B:不可以。

4.混合性高脂血症指的是什么?A.血清总胆固醇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B.血清总胆固醇增加+甘油三酸酯增加?C.血清甘油三酸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D.原发性血脂异常的临床情况需要考虑的是? A.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5mmol/ L?B.血T4和T3升高?C.血清肌酐200μmmol / L?D.糖基化血红蛋白7.6%我的答案:A.参考答案:a ASCVD的临床状况是?A.糖尿病+ LDL-C 2.2mmol / l
ASCVD高危患者中LDL-C的临界点是否低于?A.1.8?B.2.6?C.3.4?D.4.1我的答案:B:不可以。

8.中国血脂异常男性的腰围应低于?A.100厘米?B.95厘米?C.90厘米
具有最强循证医学证据的一线降脂药物治疗血脂异常是?A.他汀类药物?B. beta?
C.烟酸?
D.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我的回答:参考答案:答:没有。

10. 2016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推荐初始他汀类药物?A.强度高吗?B.强度适中?C.强度低吗?
D.大剂量我的答案:B参考答案:B答案分析:尚未。

血脂异常诊治进展考试题库含答案全套

血脂异常诊治进展考试题库含答案全套

血脂异常诊治进展考试题库含答案全套单选题(共10 题,每题10 分)1 . 临床常用的血脂参数是·A.低密度脂蛋白·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Apo B·D.Lp(a)参考答案:B2 . 属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的临床情况是·A.急性心肌梗死·B.高血压·C.主动脉夹层·D.糖尿病参考答案:A3 . 属于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的是·A.姐姐70岁冠脉植入支架一枚·B.母亲60岁行冠脉搭桥术·C.父亲60岁死于急性心肌梗死·D.父亲50岁心电图“T波低平”参考答案:B4 . 混合型高脂血症是指·A.血清总胆固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B.血清总胆固醇增高+甘油三酯增高·C.血清甘油三酯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D.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参考答案:B5 . 需要考虑原发性脂质异常血症的临床情况是·A.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5mmol/L·B.血T4、T3水平增高·C.血肌酐200μmmol/L·D.糖化血红蛋白7.6%参考答案:A6 . 属于ASCVD的临床情况是·A.糖尿病+LDL-C 2.2mmol/L·B.血HDL-C 0.8mmol/·C.血LDL-C 5.6mmol/L·D.心肌梗死参考答案:D7 . ASCVD高危患者LDL-C目标值切点是低于·A.1.8·B.2.6·C.3.4·D.4.1参考答案:B8 . 中国男性血脂异常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善腰围应低于·A.100cm·B.95cm·C.90cm·D.80cm参考答案:C9 . 血脂异常治疗循证医学证据最强的一线调脂药物是·A.他汀类·B.贝特类·C.烟酸类·D.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参考答案:A10 . 2016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推荐起始他汀·A.高强度·B.中等强度·C.低强度·D.大剂量参考答案:B。

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解读—血脂异常诊治进展

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解读—血脂异常诊治进展
稻壳公司
血脂异常合理用药 指南解读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1
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概述
02
血脂异常的分类和诊断标准
03
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
04
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的实施与监

05
血脂异常诊治进展与展望
06
01
添加章节标题
01
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概述
指南的背景和目的
背景: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血脂异常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加强血脂异常患者的药物治疗,合理选择药物, 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加强血脂异常患者的生活方式干预,如饮食、运 动等,提高血脂异常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加强血脂异常患者的随访和监测,及时发现和 处理血脂异常患者的并发症和药物不良反应
加强血脂异常患者的心理支持和社会支持,提高 血脂异常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感谢观看
血脂异常的分类
总胆固醇
(TC)升高:


5.2mmol/L
低密度脂蛋 白胆固醇 (LDL-C) 升高:超过 3.4mmol/L
高密度脂蛋 白胆固醇 (HDL-C) 降低:低于 1.0mmol/L
甘油三酯
(TG)升高:


1.7mmol/L
混合型血脂 异常:同时 存在上述两 种或两种以 上血脂异常
国际血脂异常诊治进展
血脂异常诊治指南更新:国际血脂异常诊治指南不断更新,以适应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
新型降脂药物研发:新型降脂药物不断研发,如PCSK9抑制剂、新型他汀类药物等
血脂异常综合管理:血脂异常诊治逐渐从单一药物治疗转向综合管理,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 治疗、手术治疗等

2024血脂异常药物治疗新进展

2024血脂异常药物治疗新进展

2024血脂异常药物治疗新进展血脂异常可以是血浆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入甘油三酷(TG)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或上述异常指标的混合物。

换句话说,它们构成了与脂质谱相关的代谢紊乱。

血脂异常患病率在过去几年中有所增加,而且往往是心血管疾病的起点。

高脂血症极大地增加了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因此需要适当关注。

然而,由千特定药物和营养药物的应用,饮食方式的改变和锻炼,我们有能力纠正血脂异常,从而降低患者的心血管风险。

常规降脂疗法面临的困境和研发新降脂药物迫切性常规降脂疗法(LLT)及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降低胆固醇水平的基础。

LLT包括他汀类药物,依折麦布和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kexin(P S K9)抑制剂。

他汀类药物可通过选择性抑制经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来降低细胞内胆固醇含量,从而限制胆固醇的生物合成。

对62项试验进行的荼萃分析显示,他汀类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如肌肉问题(肌痛、肌病或横纹肌溶解入肝肾功能障碍等或限制他汀类药物的应用[1]。

在进行最大耐受剂量的他汀治疗后,如果LDL-C仍未达标,则可与依折麦布联合使用。

依折麦布通过抑制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而起作用,其有效性取决于尼曼-匹克1(Niemann-Pick1-like)样蛋白的存在[2]。

他汀类药物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可进一步降低LDL-C水平,改善心血管预后[3]。

然而,GOUD研究显示,仅21%(基线LDL-C> 2.6 mmol/L)和33.9%(基线LDL-C: 1.8~2.56 mmol/L)的常规LLTs患者在2年时LDL-C < 1.8 mmol/L.更重要的是,仅10%(基线LDL-C:2.6 mmol/L) 和11.9%(基线LDL-C1.8~2.56 mmol/L)的患者在2年时达到LDL-C 水平<1.4mmol/L [4]。

除传统LLT的副作用外,遗传因素和LDL受体产生减少[5-7]等也是阻碍应用LLT患者胆固醇水平达标的重要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3
2750
9.8
2500
9.2
2100
CHOL:每个 颗粒中胆固醇分子数量(游离和酯化) Apo B: 每个颗粒蛋白复制数量
小而密 LDL更易致动脉粥样硬化
• 难被 LDL 受体识别 经正常途径清除不充分
• 易氧化:氧化的 LDL具有内皮毒性 • 与蛋白多糖结合力强,易被巨噬细胞吞噬 泡沫 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 对NO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反应的抑制作用强 • 高水平小而密 LDL颗粒增加心肌梗死的危险性(3.18)
减少1%
为那些极高危病人是否可从更进一步的降脂治疗获益开启了思路
对于LDL-C<100mg/dL、CVD事件极高危病人,使LDL-C<70mg/dL
是合理的
也为降脂治疗有效降低LDL-C相对较低的高危人群的危险性提供
了新的依据
为避免误解:应当强调LDL-C<70mg/dL作为可选择目标值不适用
血脂异常的诊治进展
- 从治疗指南到临床实践
脂质代谢
脂质的作用
能量储存 甘油三酯 能量产生 甾体激素合成 胆固醇 细胞膜 胆酸
脂蛋白的结构
VLDL
胆固醇 磷 脂 载脂蛋白 C 胆固醇酯 甘油三酯
E
B-100
脂蛋白的大小
0.95
VLDL VLDL IDL
乳糜 微粒
密度 (g/ml)
1.006 1.02
血脂(mg/dL) LDL-C <100 100-129 130-159 160-189

水平判断 TG <150 合适 合适
TC <200
HDL-C
200-239

150-199

临界高 高 极高 低
240
60
200-499

190

500
40
JAMA 2001;285:2486
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ATP-III
载脂蛋白
生理功能 • 稳定脂蛋白结构 • 识别脂蛋白受体,对脂蛋白代谢起重要作用 • 调节脂代谢关键酶的活性
外源性 - 途径 - 内源性
饮食中胆固醇 胆酸 + 胆固醇
LDL
甘油三酯脂酶 周围组织


游离胆固醇l
VLDL
乳糜微粒残余 乳糜微粒
IDL
HDL
脂蛋白脂酶
游离脂肪酸
脂蛋白脂酶
游离脂肪酸
HDL在血浆中的代谢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至少12次突变导致(LDL 受体基因缺陷) apo E表达异常
残余 (III 型)高脂血症
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 乳糜微粒血症
不明 脂蛋白脂酶基因或 共存apo C-II受损
血脂异常的分类(二)

高胆固醇血症:
血清总胆固醇(TC) 水平增高
混合型高脂血症:
血清总胆固醇(TC)与甘油三酯(TG)水平增高
血清TC: 5.20mmol/L 5.23 - 5.69mmol/L 5.72mmol/L 3.12mmol/L 3.15- 3.61mmol/L 3.64mmol/L 1.04mmol/L 0.91mmol/L 1.70mmol/L 1.70mmol/L
Chin J Cardiol. June 1997. Vol. 25 No.3.
NCEP ATP指南的发展史

ATP I


列出了标准: 高LDL-C ≥160mg/dL 边缘性高LDL-C 130~159mg/dL 2种以上危险因子者冠心病的一级预防方针

ATP II

提出已患冠心病者的LDL-C目标:<100mg/dL
集中于多种危险因子病人的预防
ATP III

危险因素的分类
(200mg/dL)以下 (201 - 219mg/dL) (220mg/dL)以上 (120mg/dL)以下 (121- 139mg/dL) (140mg/dL)以上 (40mg/dL)以上 (35mg/dL)以下 (150mg/dL)以下 (150mg/dL)以上
HDL2
乳糜 残粒
LDL
1.10 1.10 1.20 5 10 20 40 直径 (nm) 60 80 1000
HDL3
脂蛋白
脂蛋白 乳糜微粒 VLDL IDL 直径 (Å)
800–5000
密度 (g /ml) <0.94
主要脂质成分 食物中 甘油三酯
载脂蛋白
300–800 250–350
0.94–1.006 1.006–1.019
高甘油三酯血症:
血清甘油三酯 (TG) 水平增高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血清HDL-C 水平减低
继发性高脂血症

甲状腺功能低下 肾病综合症


2型糖尿病
慢性肾衰竭
通常首先排除和适当治疗基础病变,部分病例可能需 降血脂治疗。
血脂异常的诊治
血脂异常的防治指南
1988 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 ATP I 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指南 1993 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 ATP II 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指南 1997 2001 2004 中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 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 ATP III NCEP ATP III的最新报告


男性直系亲属<55岁 女性直系亲属<65岁

年龄 (男性≥45岁,女性≥55岁)
因素
* HDL-C>60mg/dL被认为”负性“危险因素,其存在可抵消一 项其他危险
新兴的危险因素
脂蛋白(a) 同型半胱氨酸 促凝和促炎症因子 空腹血糖和糖耐量异常 亚临床的AS
冠心病和冠心病等危症
2001年
<100mg/dL <130mg/dL <160mg/dL <160mg/dL
NCEP ATP III(2001年原文vs本次报告)
考虑药物治疗时 的LDL-C水平
极高危 高度高危 中度高危
本次报告
<100 mg/dL
2001年
≥100mg/dL
≥130mg/dL (100-129mg/dL考虑用药)
乳糜微粒 VLDL
肠 肝 巨噬细胞 A 初生 HDL A E Cs
LPL
FFA 游离脂肪酸
表面脂质
A LCAT
E Cs HDL2 肝脏 HDL 受体(SR-B1)
LCAT
(?)外周细胞 HDL 受体
HDL3
HTGL CETP
其他脂蛋白
CETP
LCAT: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CETP: 胆固醇酯转移蛋白
LPL: 脂蛋白脂酶
HTGL: 甘油三酯脂酶
ABC A1:ATP结合盒A1
SR-B1:清道夫受体B1
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
HDL-C减轻血管壁动脉粥样硬化

逆胆固醇运输,增加胆固醇从泡沫细胞的外流,由下列完成 - HDL受体介导的吸收
- 乳糜微粒转变成其它蛋白

加速富含甘油三酯颗粒的清除 刺激合成前列环素,稳定前列环素 抑制LDL的氧化 抗炎症:减少黏附因子的表达
2+危险因子(10年危险10~20%)
中度危险:
2+危险因子(10年危险<10%)
低度危险:
0-1危险因子
NCEP ATP III(2001年原文vs本次报告)
LDL-C的目标值
极高危 高度高危 中度高危 中度危险 低度危险
本次报告
可选目标<70mg/dL <100mg/dL <130mg/dL 可选目标<100mg/dL <130mg/dL <160mg/dL
≥130mg/dL (100-129mg/dL考虑用药)
≥160mg/dL
中度危险
低度危险
≥160mg/dL
≥190mg/dL (160-189mg/dL考虑用药)
≥190mg/dL (160-189mg/dL考虑用药)
≥190mg/dL (160-189mg/dL考虑用药)
中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
血脂检查
开始治疗与治疗目标LDL-C水平 LDL目标值 (mg/dL)
<100 开始治疗性生活式改 开始药物治疗LDL-C 变LDL-C水平 水平 (mg/dL) (mg/dL)
危险性分层
冠心病或其危险性相 当疾病 (10年危险性 >20%)
≥ 130 ≥ 100
(100–129: 药物可考 虑)
2种以上危险因素 (10年危险性 ≤20%)
血脂异常的分类(一)
高脂血症
继发性 高脂血症
原发性 高脂血症
表型分类 (WHO/Fredrickson) 原发性: 多基因或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继发性: 甲状腺功能低下、肾病综合症、 2型糖尿病药物、慢性肾衰竭
基因分类
原发性高脂血症的基因/代谢原因
疾病 普通高胆固醇血症 家族性混合性高脂血症 基因异常 多基因/环境因素 不明 代谢异常 LDL过度生成及 LDL代谢减少 VLDL apo B-100, 和/或 LDL apo B-100过度生成 LDL 过度生成及 LDL 受体功能受损 残余颗粒向LDL转化异常或 获得性VLDL/IDL 代谢异常并存 VLDL生成增加和/或 VLDL代谢减少 乳糜微粒清除异常,有时 伴VLDL转移继发性异常

HPS PROSPER ALLHAT-LLT ASCOT-LLA PROVE IT

这些研究探讨了以前的降胆固醇临床试验没有研究的 问题
5个研究对NCEP ATP III的意义
促使进一步思考ATP III有关血脂异常分层治疗的建议
近期的研究显示LDL-C每下降1%,主要CHD事件的相对危险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