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非典医护人员的事迹

合集下载

抗击非典的故事

抗击非典的故事

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有很多令人感动的故事。

以下是一个例子:
李晓红,一名身着“橄榄绿”的白衣天使,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以自己的生命之躯迎击肆虐的病毒,给世间留下一曲悲壮的生命绝唱。

李晓红是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内二科主治医师。

2003年4月24日,她作为北京首批援鄂医疗队成员奔赴武汉抗疫一线。

为了表达对她的崇敬,武警北京总队追记她一等功,并批准她为革命烈士。

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还有许多像李晓红这样的英雄,他们为了挽救人民群众的生命,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

这些英雄的事迹将永载史册,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抗非典英雄事迹

抗非典英雄事迹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抗非典英雄事迹
虽然,“非典”已经过去了,但那些站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的白衣天使战士们还使我久久不忘。

这些普通的医护人员,做出的事却是那么普通。

王馨,明知SARS 传染性强,她却要和病人零距离接近;叶欣,因SARS 的来临,她主动加班,过度疲劳,也患上了“非典”牺牲了;张积慧,自己不舒服时,在医院工作,轮到自己休息时她也在医院工作,在“非典”期间,她一直没回家..........这些护士有着优良的品质,使我们学习的榜样。

他们舍生忘死,在这场斗争当中。

他们冲锋在前,用自己的生命阻击“非典”病魔。

他们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冒着生命危险的把爱无私奉献给病人;他们有道德,是让人肃然起敬崇高的道德;他们有坚定地誓言,是不怕牺牲、冲锋在前的誓言。

面对疫情,我们的医护人员把方便留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把幸福留给别人,把痛苦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别人,把危险留给自己。

疫情发生以来,有的医护人员病倒在抗击“非典”第一线,有的甚至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我们。

2003年非典英雄人物事迹

2003年非典英雄人物事迹

2003年非典英雄人物事迹
2003年的非典疫情肆虐全球,许多医务工作者、义工以及普通人为抗击疫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的勇敢和无私精神令人钦佩。

那年,中国的李文亮医生因第一个报告非典疫情的行为而成为非
典英雄之一。

他在12月30日首次发现非典疫情,并立即向医疗界发
出警告,但却遭到了警方的训诫。

然而,李医生坚持作出正确的报告,为后来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不幸的是,李医生后来感
染了非典,于2020年1月去世,他的牺牲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悲痛和
哀悼,他成为了非典抗疫中的英雄人物。

除了李文亮医生,当时的广大医务工作者也是非典抗疫的英雄。

他们在面对疫情爆发时,毫不犹豫地前往病房,救治病患。

即使自己
的生命也面临风险,他们始终坚守在一线,不顾个人安危,为了挽救
更多的生命。

他们给予患者关心和温暖,帮助他们战胜病魔。

此外,许多普通人也在非典疫情中展现出了令人感动的义举。


们无偿为疫区提供各种帮助,如采购医疗物资、为隔离患者提供生活
物资等。

他们组织起来,成立志愿者团体,发起捐款活动,用自己的
力量支持前线医护人员的工作。

2003年的非典疫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锻炼了人们的抗疫能力。

在这场疫情中,无数英雄人物以他们的勇敢和奉献精神,在严峻的形
势下崛起。

他们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告诉我们付出与担当的重要性,
让我们铭记并铭刻在心中。

抗击非典的先进事迹(最新版)三篇

抗击非典的先进事迹(最新版)三篇

抗击非典的先进事迹(最新版)篇一XXX,女,51岁,中共党员,原手术麻醉科护士长,主管护师。

现在XX医院新成立的“留观隔离区”从事“抗非”一线护理工作。

XX这位xx年就参加革命工作,且已有14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一贯以其崇高的思想觉悟、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以及对护理事业的无限热爱,周到细致地护理每一位病人,在病人、同事和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声誉。

曾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等光荣称号。

在面对“非典”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她,一个共产党员,更是以大局为重,视疫情如命令,视病房如战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把风险留个自己,把安全留给他人,忘我工作,竭尽全力发扬白衣战士的救死扶伤精神,发扬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舍小家顾大家,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了第一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充分展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亮丽风采。

从决定成立“留观隔离区”的那时起,XX就做好了时刻“冲锋陷阵”的准备。

在已了解到广东、北京等地“非典”凶险情况、知道xx、xxx等同行以身殉职的消息前提下,她深知自己与可能随时出现的“非典”病人的这种“零距离”的接触会有怎样的危险。

关键时刻,她没有半点的犹豫和退缩,而是主动站在了“防非”一线,第一个报名要求参加一线的值班。

就在医院x月xx日召开紧急专题会后的第二天中午1时30分,XX就接到护理部的紧急通知:要求立刻在14时30分之前赶到医院办公室,参与“留观隔离区”的护理工作。

时间紧迫,虽已在手术台上站了一上午,正值中午午休时间,但她顾不上休息,二话没说,穿上衣服就直奔医院。

听完有关情况和注意事项后,她来不及思考和休息,又冲到了抗击“非典”的第一前线——发热病人留观隔离区,连续作战。

x月xx日上午11点,首例怀疑“非典”患者正式转入监控区,开始实施全程监控。

为确保万无一失,监控区实行封闭式管理,所有病区工作人员必须穿上三层以上的隔离服,戴上橡胶手套、防护眼镜、厚厚的帽子和口鼻罩,套上过膝的脚套,在病区连续4个多小时的时间内,不能上卫生间、喝水等,工作相当艰苦,压力相当大。

医务人员抗击非典的感人事迹

医务人员抗击非典的感人事迹

医务人员抗击非典的感人事迹这是在非典时期的爱情连线。

电话的这一头,是上海石化的解俊,电话的那一头,是身在北京小汤山医院当护士的未婚妻。

现在,对解俊来说,每天晚上的那一个电话,已经成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

未婚妻值班的时间并不固定,三四个班头要轮换。

因此这个电话也要随时改变。

“如果她是早上8点到下午1点,或者下午1点到晚上6点的班。

那么,我就晚上7点到8点给她打电话。

如果她上的班是晚上6点到凌晨1点的话,那我就等到凌晨1点给她打电话。

”解俊对记者说。

在这个京沪连线的背后,是一段动人的故事。

今年“五一”,对于石化企业发展公司职工解俊来说,是终身难忘的。

原来,小解与在河南某解放军医院当护士长的未婚妻在经过爱情长跑后,决定在5月1日举行婚礼。

喜帖早已发出,喜庆典礼正在操办,然而,突如其来的非典,使小解的未婚妻一时陷入了两难境地:是去北京参加抗非战役,还是到上海举行婚礼?几经商量,小解和未婚妻毅然推迟了婚事。

小解对未婚妻说,军人的天职是服从。

放心吧,我等你回来。

4月底,小解的未婚妻登上了赴京的专机。

从这一刻起,他每天多了一份心思,也多了一项功课:通过电话关心未婚妻的情况,鼓励未婚妻出色完成组织交给的光荣任务。

当得知小解居住的集体宿舍电话线路不够畅通后,小解所在单位领导立即联系电话局予以解决,并赠送电话卡,希望通过小解转达石化人对“石化媳妇”的敬意和祝福:用鲜花和美酒,用真情和敬意,办一个“迟到”的婚礼,“等你回来做新娘”。

5月17日晴在医院派往武警医院的医疗队中,刘晋浩医生结婚还不到一个月,新婚的妻子和甜蜜的蜜月都使他格外地留恋。

但当他听说医院即将组建抗非典医疗队时,他立即和妻子商量,要求报名参加。

妻子舍不得他离开,也担忧他的健康,可他耐心地做通了妻子的工作,加入到了医疗队中,把妻子独自留在家中。

进入“红区”以后,为了不让妻子担心,他每次给家里打电话都对工作轻描淡写,故意装作很轻松。

其实,他一工作起来,眼里只有病人,完全忘了自己的安危。

非典事件的感人事迹材料800字

非典事件的感人事迹材料800字

非典事件的感人事迹材料800字非典事件的感人事迹1近期,“非典”这一突如其来的灾难正侵袭着地球上的人类,于是,人类与病魔展开了一场战争。

面对这场战争,我想到了许多......我首先想到的是医务人员舍己救人的精神。

医务人员就是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在第一线工作的人员,他们是与病魔进行面对面战争的,他们冒着被传染的'危险,抢救病人,护理病人。

当他们紧张地与病魔争夺着一个个生命的时候,丝毫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安危。

在这场战争中,许多医务人员都不幸被感染了,叶欣、邓练贤等医务人员更是为此而付出了生命,在这场战争中体现了作为一个医务人员应有的救死扶伤的精神。

我还想到医务人员坚强的后盾——他们的家属所体现出的大公无私的精神。

正因为有了家属的全力支持,才使得医务人员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全身心地医治病人,使病情一次又一次得到控制,使一位又一位病人康复出院,这里的功劳,也有家属们的一份。

此外,我又想到了记者们兢兢业业的精神。

他们为了拍下真实、感人的场面,毅然地扛起摄影机奔赴第一线,为医务人员拍摄,让我们看到了医务人员伟大的一面。

然而,当我们赞颂医务人员的时候,疲倦的记者们却默默无闻。

我从“非典”还想到了许多伟大的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人们伟大的品格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相信,只要我们同心协力,“非典”病魔终有一天会向我们低头的。

非典事件的感人事迹2这是发生在“五一“长假前的事了。

那天,我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去上学。

晨会课上,金老师问:“小朋友们,最近你们家里有没有从广东、北京来上海的亲朋好友啊?”我一听,心想,妈妈不是刚从深圳回来吗?于是,我立刻把手举得高高的,大声地回答:“有,老师。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我不说,大家也都知道了。

我和姐姐被送回了家,听老师说,这叫医学观察。

现在国家正处在危难时期,有一些人得了“非典”性肺炎,为了大家的健康,国家采取了必要的隔离措施,希望小朋友们也能积极行动起来,争做抗击“非典”的小勇士。

概括叶欣护士长的感人事迹

概括叶欣护士长的感人事迹

概括叶欣护士长的感人事迹抗非典,护士长叶欣的事迹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战场上,广大医务工作者高扬白求恩精神的旗帜,无私无畏,冲锋在前,用生命谱写了救死扶伤的壮丽篇章。

在玉兰花开的时节,广东省中医院护士长叶欣永远离开了人世,她牺牲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战场上。

生前,她留下了一句令人刻骨铭心的话:这里危险,让我来。

把风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病人,这是无数医务工作者的崇高精神境界。

正是有了一大批白衣战士的顽强奋战,非典型肺炎蔓延的势头才得以遏制。

人民群众才得以安享宁静的生活。

———《人民日报》4月18日述评:《人民健康重于泰山》“凡大医治病,必当无欲无求,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

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

”唐代名医孙思邈将这篇《大医精诚》冠于中医巨著《备急千金要方》之首,提倡为医者必须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精”于专业、“诚”于品德,这样才是德才兼备的“大医”。

这篇《大医精诚》,正是广东省中医院二沙急诊科护士长叶欣在1974年,考上该院的“卫训队”正式从医所上的第一课。

在广东省中医院当了23年的急诊科护士长,无论是现场急救跳楼的垂危民工,还是带头护理艾滋病吸毒者,还是冒死抢救非典型肺炎病人,叶欣从来没有“瞻前顾后,自虑吉凶”。

她用自己的生命书写了中国大医之“精诚”。

2003年3月24日凌晨,因抢救非典型肺炎病人而不幸染病的叶欣光荣殉职,终年46岁。

连日来,记者探访了叶欣的家人、朋友、同事、病友以及主诊医生(负责她临终前的抢救工作),追寻这位白衣天使不灭的精神。

每天给大家派药送汤一定要亲自监督大家用开水服下预防药物,连清洁工也不例外2月份起,省中医院二沙分院陆续接诊非典型肺炎病例。

由于此前在大德路总院已经有一线医护人员被传染病倒,叶欣护长尤其小心。

每天早上,她提前半小时回科室,给大家准备预防药物,派发到每位医生、护士、护工手里,连清洁工也不例外。

有些预防药物有较强的副作用,叶欣一定要亲自监督大家用开水服下。

最美白衣天使感人事迹作文700字(精选)

最美白衣天使感人事迹作文700字(精选)

最美白衣天使感人事迹1就在2020年春节附近,武汉爆发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

没错,类似03年的非典,它们像暴风雨来临一般倾盆而下,让人猝不及防。

冲在前线的医护人员,在我们心中,你们不仅仅只是穿了一件白色衣服。

这白衣服中承担了多少艰难与负担,是你们用自己的努力扛起了这么多的负担!你们就如一位位白衣天使,保护着我们!我们之所以相信你们,而不相信那些谣言,是因为我们知道,你们是一直保护我们的。

在春节期间你们放弃了自己的假期,来救助那些感染病毒的病人。

我们担心的是自己,而你们担心的是病人。

当我们与家人一起吃团圆饭时,你们却孤独地吃着盒饭;当我们安心地进入梦乡后,你们却还在努力地工作;无论你们在手术台上有多么的困,也坚持着把眼晴睁开;无论你们口罩带得脸有多疼,为了救助人民也不能松懈;无论你们的手消毒消到肿胀,你们也坚持的守在医院;无论你们有多么的累,也努力地扛着这一切。

在这场病毒中,有十多位白衣天使为了救助病人而不幸自己也被感染上了病毒。

你们用着自己的生命,换取了别人的安危。

你们不顾家里人的反对,坚持留在医院救助病人。

加油,白衣天使们,你们救了整个世界。

我们将永远都记得你们的付出。

这个病毒一定会被你们的强大压制住。

并且消失掉。

你们是多么的伟大,无私,一直为人们默默奉献着。

白衣天使们,你们就是英雄,救活了无数的病人。

虽然这个疫情来得如恶魔一般无情,但是这个世界充满了爱。

最美白衣天使感人事迹2过年,一个温暖的日子。

但是疫情犹如猛虎一般打破了这个祥和的氛围,越来越多的人被迫分离。

疫情,还在继续。

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一些英雄无畏地站出来。

比如说张文宏,他是上海最刚的医生——敢说,敢做。

“无论红包有多厚,我都不会毁掉医生的形象。

”这就是张文宏医生所说的。

正所谓仰不愧天,俯不怍人,这种淡泊名利的行为让人敬佩。

在众多医生决定谁是最先去隔离病房,张文宏一句“我是支部书记,我先上。

”敲定了大局。

这就是他,无论情况多么严峻,始终以救治病人为第一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击非典医护人员的事迹
邓练贤生前系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党委委员、党支部书记、传染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2003年2月1日,他连续工作15个小时,因抢救病人感染致病。

2003年4月21日光荣殉职,终年53岁。

叶欣生前系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急诊科护士长。

直到病倒前长达2个多月的时间里,她始终没有离开过岗位,没有回过一次家,在抢救患者的过程中不幸受到感染,经抢救无效,于3月24日光荣殉职,终年46岁。

梁世奎1970年8月到山西省人民医院内科工作。

在不幸被感染非典型肺炎住院期间,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

在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他心中想的还是别人。

2003年4月24日上午,经医护人员全力抢救治疗无效,梁世奎同志光荣殉职,终年57岁。

陈洪光1987年从广东医学院毕业到广州市胸科医院工作,亲手组建了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并担任主任。

在一线抢救病人的7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亲自为100多名危重病人插管上呼吸机,经常会被病人喷射出的痰液、分泌物污染得一身一脸。

4月16日,陈洪光同志被确诊为非典型肺炎,虽经全力救治,终因病情过重于5月7日凌晨不幸殉职,年仅39岁。

李晓红生前系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内二科主治医师。

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战役中,她连续奋战6天,不幸被感染。

4月16日凌晨,终因抢救无效,以身殉职,年仅29岁。

王晶:用激情托起脆弱的生命
现年32岁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护士王晶,同非典病魔顽强抗争了一个多月后,于5月27日下午与世长辞。

在这次抗击非典的战斗中,她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忠实履行着一名白衣天使应尽的职责。

由于过度劳累和紧张的工作压力,病倒在工作岗位上。

在她病重期间,来自广东、北京的著名专家多次对王晶进行了会诊,虽然经过全力抢救,还是没有能够挽留住她年轻的生命。

中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委员会决定授予王晶同志优秀共产党员的光
荣称号。

王晶曾说过的话:我是一名护士,作为护士我就是要把病人护理好。

谢婉雯:爱心传遍香江
因救治非典病人而染病殉职的首位香港女医生谢婉雯,于5月13日逝世以来,一直为各界敬仰,并被视为香港的“南丁格尔”。

其逝世唤起了港人在逆境中团结求生的精神。

谢婉雯的生命永远的凝固在年轻的35岁。

5月22日,香港特区政府以最高规格仪式为无私救人、英勇抗炎而殉职的谢婉雯举行葬礼,并称颂她是“香港的女儿”。

香港行政长官董建华发表声明说:“谢婉雯医生在帮助他人时表现出高度的专业精神和勇气,我相信全港市民都不会忘记她无私的奉献。

” 谢婉雯曾说过的话:我要快点出院,回病房帮忙。

李晓红:以生命之躯迎击非典2003年4月16日,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内二科年仅28岁的主治医师李晓红,猝然倒在了抗击非典的战场上。

她是第一个牺牲在救治非典患者第一线的军队医务工作者。

作为一名身着“橄榄绿”的白衣天使,为挽救人民群众的生命,她以自己的
生命之躯迎击肆虐的非典,给世间留下一曲悲壮的生命绝唱。

中央组织部追授她“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武警北京总队为她追记一等功,并批准她为革命烈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