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大学语文复习要点
安大语文复习要点解析讲解学习

12-13学年第2学期《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考试题型:一、判断题或(每小题2分,共10分,请用正楷字填写)二、填空题(每个2分,共10分)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四、古诗词赏析题(共20分)五、应用文改错题(10分)六、作文(40分)复习要点:1、汉字起源的几种说法及其科学性(1)仓颉造字说:仓颉是黄帝时的史官,传说汉字是由他创造的。
但是想想一个人创造那么多字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一说法是不成立的。
(2)结绳说:就是用系绳子的方法来记事,具体如何结绳没有记载。
(3)八卦说:八卦是巫人用作占卜吉凶的一套系统,但是八卦的起源当在殷周之时。
由此可见,八卦的产生远在文字之后,甚至是在文字相当发达的时候。
八卦不是文字,与文字没有关系。
(4)契刻说:契刻也是原始的记事方法,就是在竹木、石头或兽骨等上边刻上记号或缺口表示数目或当事者双方各执其一,缺口对合以为凭借。
(5)图画说:与文字起源有直接关系的应当是图画,沈兼士说“余以为文字之起源,实由记事之绘画。
”图画的发展方向有两个,一个是向艺术,一个是向文字。
所以早期的甲骨文中象形字占较大的比率。
2、六书说的主要内容、特点六书说:是关于汉字的构造最通行的学说。
所谓六书,用《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的说法是:一曰指事,二曰象形,三曰形声,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假借。
在“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转注、假借”为用字之法。
3、古汉语词义演变的方式古代汉语词义演变的方式:一、词义范围的变化;二、词义色彩的转移。
(详见书本25页)4、《略论语言形式美》的主要观点整齐的美、抑扬的美、回环的美5、把握第二讲中的特殊句式及其翻译。
(详见书第28页)6、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定义、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现代汉名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规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语和方言不是对立的。
现代汉语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作为汉民族语言的高级形式,用于不同方言区的交际。
安徽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必背科目

声律启蒙○一东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
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
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
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二冬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冯妇虎,叶公龙。
舞蝶对鸣蛩。
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
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寒外雁雍雍。
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明对暗,淡对浓,上智对中庸。
镜奁对衣笥,野杵对村舂。
花灼烁,草蒙茸,九夏对三冬。
台高名戏马,斋小号蟠龙。
手擘蟹螯从毕卓,身披鹤氅自王恭。
五老峰高,秀插云霄如玉笔;三姑石大,响传风雨若金镛。
仁对义,让对恭,禹舜对羲农。
雪花对云叶,芍药对芙蓉。
陈后主,汉中宗,绣虎对雕龙。
柳塘风淡淡,花圃月浓浓。
春日正宜朝看蝶,秋风那更夜闻蛩。
战士邀功,必借干戈成勇武;逸民适志,须凭诗酒养踈慵。
○三江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蓉裳对蕙帐,玉斝对银釭。
青布幔,碧油幢。
宝剑对金缸。
忠心安社稷,利口覆家邦。
世祖中兴延马武,桀王失道杀龙逄。
秋雨潇潇,漫烂黄花都满径;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
旌对旆,盖对幢,故国对他邦。
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
山岌岌,水淙淙,鼓振对钟撞。
清风生酒舍,白月照书窗。
阵上倒戈辛纣战,道旁系剑子婴降。
夏日池塘,出沿浴波鸥对对;春风帘幕,往来营垒燕双双。
铢对两,只对双,华岳对湘江。
朝车对禁鼓,宿火对塞缸。
青琐闼,碧纱窗,汉社对周邦。
笙箫鸣细细,钟鼓响摐摐。
最全大学语文复习资料整理

最全大学语文复习资料整理
随着高考的临近,大学语文的复习也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帮助同学
们高效备考,我整理了一份最全的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包括常见的文
学常识、熟词生义、古文阅读、作文技巧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具体
的资料整理:
一、文学常识
1. 文学流派:包括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等;
2.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
《三国演义》;
3. 中国古代诗词:包括唐诗、宋词等;
4. 中国古代文人:如杜甫、李白、白居易等;
5. 中国现代作家代表作品:如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子夜》等。
二、熟词生义
1. 常见的熟词生义:比如“夺冠”可指一支球队在比赛中获得冠军,
也可指一个人从别人手中抢走冠军头衔;
2. 语文考试常见的熟词生义题型:如根据上下文推测词语的含义等。
三、古文阅读
1. 古文名篇:如《论语》、《庄子》、《韩非子》等;
2. 古文阅读技巧:如理解文言文句式、考察修辞手法等。
四、作文技巧
1. 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子、论点、论据和结论;
2. 作文的写作技巧:如运用排比、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提升文章表达能力;
3. 作文的题材:如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等。
五、其他
1. 作文常见的错误:如逻辑不清晰、语法错误等;
2. 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如找准关键词、善用排除法等。
以上就是我整理的最全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希望同学们在备考中能够有效利用这些资料,提升语文能力,取得优异的成绩。
加油!。
安大语文复习要点解析

12-13学年第2学期《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考试题型:一、判断题或(每小题2分,共10分,请用正楷字填写)二、填空题(每个2分,共10分)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四、古诗词赏析题(共20分)五、应用文改错题(10分)六、作文(40分)复习要点:1、汉字起源的几种说法及其科学性(1)仓颉造字说:仓颉是黄帝时的史官,传说汉字是由他创造的。
但是想想一个人创造那么多字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一说法是不成立的。
(2)结绳说:就是用系绳子的方法来记事,具体如何结绳没有记载。
(3)八卦说:八卦是巫人用作占卜吉凶的一套系统,但是八卦的起源当在殷周之时。
由此可见,八卦的产生远在文字之后,甚至是在文字相当发达的时候。
八卦不是文字,与文字没有关系。
(4)契刻说:契刻也是原始的记事方法,就是在竹木、石头或兽骨等上边刻上记号或缺口表示数目或当事者双方各执其一,缺口对合以为凭借。
(5)图画说:与文字起源有直接关系的应当是图画,沈兼士说“余以为文字之起源,实由记事之绘画。
”图画的发展方向有两个,一个是向艺术,一个是向文字。
所以早期的甲骨文中象形字占较大的比率。
2、六书说的主要内容、特点六书说:是关于汉字的构造最通行的学说。
所谓六书,用《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的说法是:一曰指事,二曰象形,三曰形声,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假借。
在“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转注、假借”为用字之法。
3、古汉语词义演变的方式古代汉语词义演变的方式:一、词义范围的变化;二、词义色彩的转移。
(详见书本25页)4、《略论语言形式美》的主要观点整齐的美、抑扬的美、回环的美5、把握第二讲中的特殊句式及其翻译。
(详见书第28页)6、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定义、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现代汉名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规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语和方言不是对立的。
现代汉语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作为汉民族语言的高级形式,用于不同方言区的交际。
大学语文复习要点重点篇章及考点解析

大学语文复习要点重点篇章及考点解析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大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复习语文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提高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本文将重点介绍大学语文复习的要点和重点篇章,并对相关考点进行解析。
一、古代文学与诗词鉴赏古代文学是语文复习的重点之一。
主要包括《论语》、《孟子》等经典著作,以及《诗经》、《唐诗宋词》等诗词作品。
复习时,要注意掌握这些著作的作者、内容、思想等方面的知识,并能正确理解、解读其中的文化内涵和修辞手法。
同时,还需熟悉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文学流派的特点。
二、现代文学与阅读理解现代文学是大学语文复习的重点之二。
重点篇章包括《狂人日记》、《呐喊》、《草叶集》等代表作品。
在复习时,要对这些作品的作者、背景、主题等进行深入了解,并能够正确分析、解读作品中的意义和情感表达。
同时,还需要掌握阅读理解的相关技巧,包括理解主旨、分析句子结构、推断作者意图等。
三、修辞手法与写作技巧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是语文复习的重要内容。
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等,而写作技巧包括规范的文字语言表达、合理的段落结构等。
在复习时,要通过分析文学作品和阅读材料,掌握不同修辞手法的运用方法,并学会灵活运用在自己的写作中。
同时,还应注意练习写作,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四、文言文阅读与翻译文言文阅读是语文复习的重要环节。
在复习时,要选择经典的文言文篇章进行阅读,包括《史记》、《资治通鉴》等。
要注重对文言文的词汇、翻译和解读等方面的训练,提高对古代经典文献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
五、作文与写作技巧作文是语文考试的重要内容,也是语言表达能力的体现。
复习时,要注意掌握作文的基本写作结构和技巧,包括文章开头的引入、正文的论述和结尾的总结。
同时,还需注意丰富词汇量、积累常用的表达方式,提高写作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在复习中,可以参考一些范文,并进行反复练习和修改,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六、考点解析与综合训练除了以上提到的重点内容,语文复习还需要重点关注一些常见的考点和问题。
安徽大学 大学语文考试复习要点

11-12学年第2学期《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考试时间:可能是停课的第一天考试题型: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请用正楷字填写)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五、应用文改错题(10分)六、作文(40分)注意提醒同学一定填写考场登记表序号:复习要点:1、汉字起源的几种说法及其科学性2、六书说的主要内容、特点3、古汉语词义演变的方式4、《略论语言形式美》的主要观点、把握5字词句《鞌之战》中的特殊6、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定义、7修辞的原则8、《诗经》的艺术特色与文学史地位9、思想内容。
背诵《硕人》,把握、理解10。
楚辞的特点,背诵《山鬼》、背诵11《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12、词与曲的区别与联系把握13、建安风骨的涵义及其代表作家14、陶渊明诗歌的特点及其代表作。
15、初唐四杰。
16、韩孟诗派与元白诗派17、把握《登楼赋》艺术特点及其在文化史上的地位18、汉赋四大家19、赋的四大类20、赋的特征21、欧阳修《秋声赋》,把握主客问答的赋体传统及熟读其思想内容。
22、优孟衣冠23、参军戏24、元曲四大家25、临川四梦、熟读26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思想内把握容与艺术特色27、《莺莺传》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把握28、《红楼梦》第五回,把握中国古代小说形式特点熟悉与审美特征29、唐宋八大家、30背诵《酒德颂》,把握其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31、朦胧诗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家、32熟读《采莲曲》与《回答》,把握其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33、桐城派的定义与主要作家34、新文化运动35、《尝试集》的作者与地位36、《女神》的作者与特点37、新月诗派的成员及其“三美”艺术理论38、《今天》与朦胧诗39、文化散文的内涵40、余秋雨的散文代表作品41、四书五经42、通知、请假条的写法。
掌握、43背诵《论语》三则的第一则,把握其思想内容。
(语文) 总复习 大一轮(安徽专用)第一部分 教材梳理 必修一 文言基础知识.doc

必修一 文言基础知识《烛之武退秦师》 《荆轲刺秦王》 《鸿门宴》Ⅰ 重点知识梳理一、重点实词《烛之武退秦师》焉用亡.郑以陪邻(wán ɡ wú) 逃跑⎩⎪⎨⎪⎧ 逃亡的人失掉⎩⎨⎧ 灭亡死亡没有,同“无”【教材用法梳理】(1)读“wán ɡ”: ①逃亡,逃跑(动) 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司马迁《鸿门宴》) ②灭亡(动) 见例句 燕虽小国而后亡.。
(苏洵《六国论》) ③失去,丢失(动)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苏洵《六国论》) (2)读“wú”:④通“无”,没有(动)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wēi) 微小,细微⎩⎨⎧ 没有,用于假设;隐匿、隐蔽;暗暗地衰微低贱,低微,卑下稍微【教材用法梳理】 ①微小、轻微(形) 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②卑微、地位低(形)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李密《陈情表》) ③衰微(形) 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
(韩愈《祭十二郎文》) ④没有(用来表示一种否定的假设或条件)(动) 见例句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ɡu ó) 国都,首都;国家【教材用法梳理】①国都、京城(名) 去国.怀乡。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国家(名) 见例句 忧劳可以兴国.。
(欧阳修《伶官传序》) ③诸侯国(名)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苏洵《六国论》) ④汉以后王侯的封地(名)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
(《后汉书·张衡传》)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bǐ) 边邑;鄙陋⎩⎨⎧ 自谦之词轻视,鄙视【教材用法梳理】①边界地方(名) 蜀之鄙.有二僧。
(《为学》) ②以……为边邑(动) 见例句③轻视(动) 孔子鄙.其小器。
(《训俭示康》) ④鄙陋,见识浅,庸俗(形) 肉食者鄙.。
(《曹刿论战》) ⑤鄙人:鄙俗,不开化的人(复合词) 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
大学语文必考大一知识点

大学语文必考大一知识点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有一些必考的大一知识点,掌握了这些知识点,不仅可以帮助同学们在大学语文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还能够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将对这些必考的大一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词的基本概念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思维的最小单位。
它由一个或多个音素组成,在语言中有着独立的意义。
词的基本概念包括词的识别特征、词的构成、词的分类等。
1. 词的识别特征词具有独立意义,能够在句子中进行替换和翻译。
同样,词也能够被一个停顿、一个调值或一个音节分隔开。
通过词的识别特征,我们可以准确地判断一个词的边界。
2. 词的构成词的构成包括词根、词缀和词素三个部分。
词根是词的核心部分,能够保持基本的词义,词缀则是在词根之前或之后附加的语素,可以改变词的词性和词义,词素则是词的最小语义单位。
3. 词的分类词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划分。
按照词性的分类标准,词可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词等。
按照词用的范围和用途,词可分为实词和虚词。
二、句子成分句子是语言交际的最基本单位,由词组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句子成分是句子中的基本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
1. 主语主语是句子中的核心成分,一般回答“谁”的问题。
主语可以是名词、代词、动词的动名词形式、不定式形式等。
2. 谓语谓语是句子中叙述性的核心成分,回答“做什么”的问题。
谓语可以是动词、动词短语、动词词组等。
3. 宾语宾语是句子中被动作所作用的对象,一般回答“怎么样”,“干什么”的问题。
宾语可以是名词、代词、动名词、介词短语、不定式形式等。
4. 定语定语是修饰名词或代词的成分,一般回答“哪一个”,“怎样的”的问题。
定语可以是形容词、名词短语、介词短语、动词的动名词形式等。
5. 状语状语是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的成分,一般回答“怎样”,“在什么地方”,“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
状语可以是副词、介词短语、名词短语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8-09学年第一学期《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考试时间:09年1月6日(周二)16:00——18:00考试题型:填空、选择、判断、名词解释、字词解释、翻译、作文复习要点:1、汉字起源:(1)仓颉造字说:仓颉是黄帝时的史官,传说汉字是由他造的。
但是想想一个人创造那么多字,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一说法是不成立的。
(2)结绳说:就是用系绳子的办法来记事,具体如何结绳没有任何记载。
(3)八卦说:八卦是巫人用作占卜吉凶的一套符号系统,但是八卦的起源当在殷商之时。
由此可见,八卦的产生远在文字之后,甚至是在文字相当发达的时候。
八卦不是文字,与文字没有关系。
(4)契刻说:契刻也是原始记事的方法,就是在竹木、石头或兽骨等上边刻上记号或缺口表示数目或当事者双方各执其一,缺口对合以为凭借。
(5)图画说:与文字起源有直接关系的应当是图画,沈兼士说“余以为文字之起源,实由记事之绘画。
”图画的发展方向有两个,一个是向艺术,一个是向文字。
所以早期的甲骨文中象形字占较大的比率。
2、六书说:是关于汉字的构造最通行的学说。
所谓六书,用《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的说法,是:一曰指事,二曰象形,三曰形声,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假借。
在“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转注、假借为用字之法。
例:说明下列汉字的造字法:象、刃、河、林、出木、本、水、众、鱼末、壮、即3、甲骨文:是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系统。
此后,汉字的形体经历了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等五种正式字体的变化。
每一片完整的卜辞,大概记载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占卜的日期和占卜人,称作“叙辞”;二是要占卜的事,称为“命辞”;三是审视兆纹,作出吉凶的判断,称作“占辞”;四是事后应验的情况,称作“验辞”。
4、“春秋笔法”p109、“春秋笔法”、“春秋三传”:《谷梁传》《公羊传》《左氏传》《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现今流传的鲁《春秋》是经过孔子修订的,极其简括地记载了周王朝、鲁国及其他各国的事件。
记事特别简单,类似新闻标题。
孔子为了维护周王朝的奴隶制统治,主张尊王攘夷,正名定分,巩固最高奴隶主政权,使“大一统”局面恢复安定。
他的这种政治主张,通过《春秋》的谨严笔法表现出来。
所谓“春秋笔法”,又称被称为微言大义,顾名思义是一种使用语言的艺术,是孔子首创的一种文章写法。
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
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例如词汇的选取)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主观看法。
5、《左传》:p106-107。
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撰写,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
6、《郑伯克段于鄢》、《鞌之戰》:熟读作品,理解人物形象、把握字词句7、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8、现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的特点:见教材p10-139、《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按风、雅、颂分为三类,主要用于典礼、讽谏和娱乐,是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行教化的重要工具。
它在当时的政治、外交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0、《蒹葭》:熟读作品,把握字词句。
了解《蒹葭》中包含的文学母题——“秋水伊人”(从《蒹葭》开始,历代诗人都喜欢将自己倾心爱慕追求的对象放置在广阔无垠的水上,这是一种“企慕之情境”。
)11、屈原与《离骚》: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熟读《离骚》(起首至“愿依彭咸之遗则”),理解人物形象(坚贞高洁的抒情主人公的光辉形象),把握字词句12、乐府:最初指主管音乐的官府机构。
汉代人把乐府配乐歌唱的诗称为“歌诗”,这种歌诗在魏晋以后也称为“乐府”。
魏晋六朝文人用乐府旧题写作的诗,有合乐有不合乐的,也称为“乐府”。
在唐代出现了不用乐府旧题而只是仿照乐府诗某些特点写作的诗,被称为“新乐府”,宋元以后,“乐府”又用作词、曲的别称,因为它们最初也是配乐歌唱的。
13、《古诗十九首》:p109出自汉代文人之手,但没有留下作者的姓名,作为一个整体收录在萧统编的《文选》中,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基本内容:抒发游子的羁旅情怀和思妇闺愁。
14、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骏爽刚健风格。
建安时期的诗歌以曹氏父子为中心,他们的创作反映了动乱的时代。
作品往往高扬政治理想,或抒发人生短暂的哀叹,具有鲜明的作家个性和浓郁的悲剧色彩。
P10915、陶渊明:东晋诗人,开创了田园诗这种诗歌类型。
他的诗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高成就的代表,开创了田园诗歌题材的写作,情、景、事、理相融合,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
《归田园居》其一、其三是其田园诗的代表。
16、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仍带有六朝绮靡之色,但初显刚健之气。
17、盛唐之音:p111张若虚等是盛唐之音的先声,熟读《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是盛唐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背诵《陪侍御书华登楼歌》、《登高》。
18、(中唐)韩孟诗派与元白诗派:指的是韩愈、孟郊;元稹、白居易;熟读白居易代表作《长恨歌》。
19、宋玉的《九辨》: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情深意长的悲秋之作。
“自古逢秋悲寂寥”,《九辩》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悲秋之作。
其借秋景以抒孤零之情的手法,更被誉为我国文学“悲秋”之祖。
寓悲情于衰秋之景,借写秋命笔,揭露和批判了时政的黑暗,抒发自己落拓不偶的悲愁和不平。
在艺术上,宋玉多模仿屈原,但也有自己的特色:想象丰富,体物细腻。
它善于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把自然现象与诗人失意悲怆的心绪结合起来。
以细致入微的笔法写出时序的变化与内心微妙的体验。
20、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21、赋的四大类:古赋、俳赋(骈赋)、律赋、文赋22、赋的特征:赋作为文体,它的抒情成分少,着重于铺叙和描写,接近于传统的散文,但赋在行文时又往往韵散间出,在形式上又具有半诗半文的性质,且多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来结构篇章。
23、江淹《别赋》:熟读作品24、欧阳修《秋声赋》:体现主客问答的赋体传统。
熟读作品,把握其特色。
25、优孟衣冠:记载于《史记·滑稽列传》,内中孕含着戏剧的因素,是极其明显的。
其谐谑调笑的语言艺术,对后来的戏曲有着深远影响。
26、参军戏:唐代的参军戏表演滑稽诙谐故事,受到从宫廷到民间的普遍欢迎,它以科白为主,渊源于秦汉的俳优,主要有参军(被嘲弄者)、苍鹘(嘲弄者)两个角色。
两人均置于特定的戏剧性情境中。
它对戏剧的影响在于,它所引进的喜剧精神无所不在。
27、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28、临川四梦:“临川四梦”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四剧的合称。
因为汤显祖为江西临川人,“四剧”皆有梦境,故有“临川四梦”之称。
29、南洪北孔:清初著名洪升和孔尚任。
洪升创作的剧作《长生殿》和孔尚任创作的剧作《桃花扇》代表了古典戏曲创作的两座高峰,堪称传奇剧本中的双璧。
因为洪升是南方浙江钱塘人,孔尚任是北方山东曲阜人,他们也享有了“南洪北孔”的美誉。
30、《牡丹亭》:熟读《惊梦》一出,重点把握【步步娇】【醉扶归】这两支曲子的字词。
31、《浣纱记》:p115梁辰渔的《浣纱记》出来以前,昆曲仍是清唱,由《浣纱记》开始,昆曲第一次被搬上剧坛,完成了传奇音乐体制的确立。
32、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三苏、曾巩、王安石33、古文运动:唐宋时期的文学革新运动,实质是以新儒学为体,以新古文为用的文化运动。
韩柳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欧阳修领导了宋代的古文革新。
34、韩愈:了解他的散文理论——文以明道;师其意,不师其辞;务去陈言;文从字顺;气盛言宜。
35、归有光的《先妣事略》:熟读,把握字词句36、侯方域《李姬传》:熟读,把握字词句,理解人物形象,了解该作品与孔尚任《桃花扇》的关系。
37、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三人,为明代小品文的代表作家。
38、桐城派:p116桐城派散文的代表人物是方苞、刘大櫆、姚鼐。
39、鲁讯:熟读其小说《在酒楼上》40、新文化运动: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的一场运动,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主要代表人物有胡适、鲁迅等。
41、《尝试集》:1920年胡适《尝试集》出版,是第一部白话新诗集。
《尝试集》是一部有进步思想内容的新诗集,其总的思想倾向和“五四”时代精神是合拍的。
42、《女神》:代表初期新诗最高成就的是浪漫主义诗人郭沫若,他的《女神》传达着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开一代诗风。
郭沫若的《女神》使诗的抒情本质与诗的个性化得到充分重视与发挥,大胆的想象让诗的翅膀真正飞腾起来,使《女神》成为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作。
43、新月诗派:1923年成立,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等为主要成员,提倡新格律诗,以北京《晨报》的《诗镌》为阵地,在建立新格律理论和进行新格律诗创作实践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随后还创办了《新月》和《诗刊》,“新月派”由此得名。
闻一多最早提出了新诗创作的“三美”原则: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44、戴望舒《雨巷》:背诵。
45、《今天》: 为中国诗坛奉献了一批诗人,更重要的是在创作思想上,开启了个性意识的先河。
创刊于1978年12月。
影响了“一代人”的诗歌创作,并扭转了当代诗歌历史进程的油印刊物。
46、朦胧诗:不仅仅是某个诗人群,或者某类诗作,而是一种带有叛逆性,先锋性的创作潮流.因其作品在艺术上多用总体象征,具有表达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
顾城《弧线》,把握诗人的特点。
47、张爱玲《天才梦》:熟读作品。
48、文化散文:人情种种,世俗百态,成为一些散文家观照的热点。
由于这种观照常取文化视角,伴以历史文化反思,故又称之“文化散文”。
这些散文的作者大都是一些从事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他们在专业研究之外,创作一些融会了学者的理性思考和个人的感性表达的文章,显示了知识分子关注现实问题和参与文化交流的新的趋向。
49、余秋雨:了解其散文代表作品,有《文化苦旅》、《文化的碎片》、《山居笔记》、《秋雨散文》、《霜冷长河》等。
50、四书五经:“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
“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51、百家争鸣:由于先秦诸子代表的阶级和阶层、接触的实践范围、接受的思想文化影响均不相同,因而就形成了不同的思想观点和理论体系,发展成不同的派别系统。
司马迁把他们分为六家:阴阳、儒、墨、名、法、道德。
《汉书·艺文志》把他们分为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