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教育学)》巩固试题
2024年江西省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真题含解析

2024年江西省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真题一、选择题1、由一系列刺激所引起的一系列反应,经训练巩固后,刺激系列的第一个刺激出现后,反应系列依次出现的反射活动模式叫______A.正诱导B.负诱导C.动力定型D.兴奋的集中2、学校为了让学生专心学习,组织学生集体砸手机。
这侵犯了学生的______A.财产权B.人身权C.受教育权D.隐私权3、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中体现的教育理论派别属于()(A)实验教育学(B)实用主义教育学(C)文化教育学(D)批判教育学4、美国教育家布卢姆所倡导的形成性评价旨在()(A)对学生进行甄别排序(B)诊断学生的学习基础(C)考查学生学习的终结效果(D)改进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5、某学校开设了“创造艺术”课程,这门课是绘画、雕塑、音乐、舞蹈、工艺的结合。
这门课程属于______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选修课程6、测得五岁儿童的智力年龄为六岁,用比率智商的计算方法可算出其智商是______ A.120B.130C.120%D.130%7、“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这用到了什么情绪调控方法______A.认识改变法B.注意转移法C.意志控制法D.情绪升华法8、决定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根本因素是【】(A)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水平(C)民族文化传统(D)人口结构9、在教学中只向学生传授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有用的知识是______A.实质教育B.形式教育C.现代教育D.传统教育10、1905年创立的世界上第一个科学的智力测验是【】(A)瑞文推理测验(B)斯坦福智力测验(C)比纳一西蒙智力测验(D)韦克斯勒智力测验11、教师对表现好的学生实施奖励,这属于教学评价的______A.诊断功能B.导向功能C.调控功能D.激励功能12、倡导学校教育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论,开创了传统教育流派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斯宾塞(C)赫尔巴特(D)杜威13、小李现在的工作单位通勤便利,但是经济收入和福利待遇较差;新单位有较高的经济收入和优厚的福利待遇,但是离家远。
2024年吉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备考题库

2024年吉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备考题库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5题)1.在教育学理论发展中,提出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与教学关系理论的教育家是()。
A.赞可夫B.皮亚杰C.布鲁纳D.瓦·根舍因2.下列不是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的是()A.教育方法的多样化B.教育形式的集体化C.教育内容的生活化D.教育方式的情感化3.下列不属于学科课程特点的是()。
A.课程内容开放,主题多元,形式多样B.课程内容按知识的逻辑结构来选择和安排C.重视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D.强调教师的系统讲授4.在教育合力形成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因素是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D.社区教育5.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A.计划性、自愿性、实践性B.组织性、灵活性、自愿性C.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D.目的性、灵活性、实践性6.心理咨询过程中使用厌恶疗法的心理学理论流派是A.精神分析B.认知主义C.行为主义D.人本主义7.掌握学习法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卡罗尔B.奥苏贝尔C.布卢姆D.沙塔洛夫8.因势利导,“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原则中的()A.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B.知行统一原则C.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D.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9.于1922年颁布,并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学制是A.癸卯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10.一个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是指()A.性格B.气质C.能力D.意志11.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A.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B.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和其他社会活动C.关心学生身体健康D.做好家长工作,争取社会有关方面配合12.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中,特别把美育提出来,将体、智、德、美四育并列的人是()A.毛泽东B.蔡元培C.周恩来D.朱自清13.基本的情绪分类可以将情绪分为四种,下列哪一个不属于基本的情绪分类()A.快乐B.悲哀C.愤怒D.嫉妒14.学习“圆的初步认识”时,老师设计了一个情景问题:如果我们班的同学在操场上玩一个游戏——抢红旗。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教育理论(专升本)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形成以标志是()。
A.卢梭的《爱弥儿》B.康德的《康德论教育》C.洛克的《教育漫话》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2、在我国教育史上提倡“有教无类”主张是()。
A.孔子B.荀子C.孟子D.墨子3.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
A. 正确B. 错误C. 可能正确D. 不确定4.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
A. 正确B. 错误C. 可能正确D. 不确定5、对教育观进行评估的标准是:(A)教育工作的成就(B)教育价值的实现(C)教育成本的效益(D)教师队伍的构成6、以下关于「成人教育特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符合成人心理特点和发展需求(B)注重成人自主学习和主体性(C)注重学生实践经验和社会积累的积累(D)课程设置融入最新的科研成果,注重理论性学习7、教育技术学是一门研究()的技术与过程的科学。
A、促进学习活动的技术B、教育内容的设计C、有效教学过程的技术应用D、教育评价的方法8、以下哪一项描述的不是教育的目的?A、促进个人成长B、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C、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D、教授学生具体的学科知识9.成人高考成考教育理论(专升本)试卷•题目: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命题原则是什么?A. 以考纲为依据,以考试大纲题型库为命题依据B. 以教学大纲为依据,结合教学实际C. 以教育部门制定的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为依据D. 以学校教学计划为依据 10.成人高考成考教育理论(专升本)试卷•题目:下列关于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说法,正确的是什么?A. 只能通过国家统一考试进行录取B. 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需要选择考试科目C. 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只限于在职人员参加D. 考试难度与普通高考相同11、成人高考成考教育理论(专升本)选择题:题目:教育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教师、学生和()。
2024广东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备考题库及答案

2024广东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备考题库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5题)1.我国中小学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A.讲授法B.演示法C.谈话法D.实验法2.“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这种观点所体现的教师劳动的特点是A.主体性与示范性B.连续性与广延性C.长期性与间接性D.复杂性与创造性3.在全部教育工作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A.教育目的B.教育制度C.教育机构D.教育功能4.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错误主要是否定了教育的()A.独立性B.继承性C.社会性D.永恒性5.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一般认为是在()。
A.唐朝中期B.明朝中期C.清朝末年D.辛亥革命以后6.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运动竞赛B.运动队训练C.早操、课间操D.体育课7.社会态度的结构主要有三种成分,即()A.认知、情感、行动B.认知、情感、知识C.情感、知识、认知D.情感、行动、知识8.决定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根本因素是A.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水平C.民族文化传统D.人口结构9.在全部教育工作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A.教育目的B.教育制度C.课程D.教学10.教育者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感染、熏陶的德育方法是()A.榜样示范法B.陶冶教育法C.实际锻炼法D.指导自我教育法11.在近代教育史上,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智力或思维而传授知识无关紧要的理论被称为()A.现代教育理论B.传统教育理论C.形式教育理论D.实质教育理论12.通过实验提出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的心理学家是()A.斯皮尔曼B.艾宾浩斯C.斯腾伯格D.麦克里兰13.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信号系统活动的是A.闻鸡起舞B.谈成色变C.见花落泪D.触景生情14.《论语》提出的“举一反三”的教学要求体现了教学的()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15.有机体借助中枢神经系统实现的,对环境中一定动因所做的一定的有规律的反应,叫()A.反馈B.反映C.反射D.感应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情绪功能的是A.调节认知活动B.适应环境C.价值表达D.信息传递17.提出动机的自我效能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成考教育理论成人高考(专升本)试卷与参考答案

成人高考成考教育理论(专升本)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成人高考中,“专升本”指的是()A. 专科起点本科教育B. 本科起点研究生教育C. 高级技工教育D. 高等职业教育2、以下哪项不属于成人高考的特点?()A.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B. 全日制与非全日制教育相结合C. 在职人员与在校生教育相结合D. 理论教育与实际操作教育相结合3、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中,关于终身教育的观点,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A、终身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B、终身教育强调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发展C、终身教育主张教育应该贯穿人的一生D、终身教育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4、在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中,关于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教育目标是单一的,可以单独存在B、教育目标可以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层次C、教育目标可以分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三个层次D、教育目标可以分为个人目标和社会目标两个层次5、题干:根据教育学的定义,以下哪项不属于教育学的范畴?A. 教学方法的研究B. 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研究C. 教育政策制定D. 教育技术的研究6、题干:在下列教育过程中,哪种方法最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A. 老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B. 学生自主探究,老师引导C. 学生重复练习,老师纠正D. 学生观看教学视频,自我学习7、以下关于成人高考教育理论的表述,正确的是:A、成人高考教育理论的核心是终身教育,强调教育应该贯穿人的一生。
B、成人高考教育理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选拔优秀人才,提高社会地位。
C、成人高考教育理论强调教育的唯一目的是为了就业和职业发展。
D、成人高考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应该与社会需求脱节,追求学术自由。
8、在成人高考教育理论中,以下哪项不是成人教育的特点?A、灵活性B、开放性C、正规性D、自主性9、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以下哪项不是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A. 学习者的认知结构B. 目标情境的相关性C. 学习者的动机水平D. 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 10、在成人高考成考教育理论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发现和体验来获取知识?A. 讲授法B. 演示法C. 探究法D. 案例分析法11、以下哪项不属于成人高考专升本考试的特点?()A. 选拔性B. 普及性C. 专业性D. 职业性12、成人高考专升本考试中,关于英语考试的题型,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全部为选择题B. 全部为主观题C. 选择题和主观题相结合D. 无固定题型二、辨析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第一题辨析题:成人高考的成考教育理论(专升本)课程主要侧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的教学比重应当远大于实践技能的培养。
2024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练习题(含答案)

2024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练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5题)1.班主任了解学生最基本的方法是()A.访问法B.调查法C.测量法D.观察法2.教育科学现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科学体系,这个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A.教育学B.教育哲学C.教育心理学D.教育生理学3.中国开始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A.元朝末年B.明朝末年C.清朝末年D.民国初期4.“思维着的知觉”指的是()。
A.观察B.判断C.推理D.表象5.《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
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B.启发性教学原则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D.巩固性教学原则6.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学制改革在()A.1949年B.1950年C.1951年D.1952年7.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称为()A.定势B.能力C.习惯D.技能8.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运动竞赛B.运动队训练C.早操、课间操D.体育课9.“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A.巩固性的教学原则B.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C.直观性的教学原则D.启发性的教学原则10.“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A.遗传B.环境C.教育D.社会活动11.对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科学表述是()。
A.研究教育事件与教育经验,探索教育理念B.研究教育方针与教育政策,制定教育法规C.研究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D.研究德育案例与教学案例,总结教育经验12.“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曾多次表示:“我最大的幸福,也许是倒在手术台上。
“他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和忘我精神属于性格的A.理智特征B.意志特征C.情绪特征D.态度特征13.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把需要分为()A.生理与社会需要B.物质与精神需要C.爱与隶属需要D.成就与交往需要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内部感觉的是()。
2024年吉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试卷及答案

2024年吉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试卷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5题)1.下列不属于青少年人际交往基本原则的是A.实事求是原则B.互相接纳原则C.社会交往原则D.维护自尊原则2.反映对立统一规律的德育原则是()A.知行统一的原则B.现实性与方向性原则C.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3.教师借助由字母、单词、数字等组成的“纲要信号”图表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把握知识的整体及其内在联系的教学法是()。
A.导学式教学法B.“掌握学习”教学法C.情境教学法D.沙塔洛夫教学法4.班会活动结束后,班主任刘老师要求同学们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
她采用的德育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指导自我教育法D.品德评价法5.第一次提出普及义务教育的社会是()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6.创立了交朋友小组的治疗方法的心理学家是()A.荣格B.罗杰斯C.卡特尔D.阿德勒7.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A.心理过程B.思考过程C.学习过程D.认识过程8.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A.进行科学的发现B.进行技术的发明C.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D.探索未知领域9.心理咨询过程中使用厌恶疗法的心理学理论流派是A.精神分析B.认知主义C.行为主义D.人本主义10.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中每个动作必须切实执行,不能合并省略。
这体现的动作技能特点是A.动作进行的外显性B.动作结构的展开性C.动作记忆的内隐性D.动作对象的物质性11.知觉产生的基础是A.察觉B.直觉C.感觉D.联觉12.能够同时把心理活动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的注意品质称为()。
A.注意的稳定性B.注意的广度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13.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学者是A.赫尔巴特B.培根C.康德D.夸美纽斯14.集体舆论是指()A.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B.班主任所提倡的言论和意见C.集体中所有人都一致同意的言论和意见D.集体中优秀分子的言论和意见15.工人操作机器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并用,是下列哪种注意品质()A.注意的转移B.注意的广度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分散16.我国现行中考、高考制度所体现的主要评价方式是()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多元性评价17.马克思主义认为,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基础和可能的是()。
2024年度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冲刺试卷及答案

2024年度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冲刺试卷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5题)1.第一次提出普及义务教育的社会是()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2.“说明心理与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心理与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所体现的心理学研究目标是()。
A.陈述B.解释C.预测D.控制3.某人情绪发生快并且强度大,易冲动。
此人的气质类型属于A.多血质B.黏液质C.胆汁质D.抑都质4.在近代教育史上,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智力或思维而传授知识无关紧要的理论被称为()A.现代教育理论B.传统教育理论C.形式教育理论D.实质教育理论5.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班织税课B.分组教学C.个别教学D.现场教6.一个外表充满魅力的人,其品行往往也会得到较高的评价。
这种现象所反映的社会知觉效应是A.刻板效应B.首因效应C.晕轮效应D.投射效应7.小明不善绘画,交给美术老师的作业是一些杂乱无章的涂鸦,他很忐忑地等待老师的批评。
老师看后举着这幅作品说:“我数过了,这位同学的绘画中共用了24种颜色,是我们班使用颜色最多的,我为他的进步而高兴。
接着又亲切地对小明说:“你能用这么多颜色,如果平时再多多练习,也一定能通过这些颜色的搭配画出美丽的图画!”这个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哪一德育原则的要求?A.集体教育原则B.长善救失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疏导原则8.神经系统产生心理活动的基本方式是()A.反映B.反馈C.反射D.反应9.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A.复式教学B.分组教学C.个别教学D.班级授课制10.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是()A.《论语》B.《大学》C.《礼记?学记》D.《理想国》11.在我国现代学制沿革中,最早明令废除受教育权性别和职业限制的学制是()A.壬戌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癸卯学制D.壬寅学制12.系统阐述绅士教育思想的近代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洛克C.赫尔巴特D.杜威13.最早明确提出“长善救失”“教学相长”“不陵节而施”等教学思想的文献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教育学)》巩固试题
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教育学)》巩固试题2016
一、选择题
1.广义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
A.初等教育
B.中等教育
C.高等教育
D.家庭教育
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于人发展的影响()
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社会活动
3.教育是一种()
A.生物现象
B.自然现象
C.社会现象
D.心理现象
4.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化()
A.起决定作用
B.起加速作用
C.起延缓作用
D.起加速或延缓作用
5.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这体现了教育的()
A.永恒性
B.历史性
C.阶级性
D.相对独立性
6.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出不同的传统与特点,这主要是因为教育()
A.具有阶级性
B.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
C.不能脱离政治经济
D.具有永恒性
7.19世纪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所倡导的教育起源论被称为()
A.生物起源论
B.心理起源论
C.劳动起源论
D.实践起源论
8.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
A.生物界
B.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C.生产劳动
D.动物本能
9.我国唐代由中央直接设立的学校有“六学二馆”,其中“二馆”是()
A.教馆和学馆
B.崇文馆和弘文馆
C.文馆和武馆
D.书学馆和算学馆
10.在阶级社会中,教育总要反映一定阶级的利益、意志、愿望
和要求,因此,教育具有()
A.继承性
B.历史性
C.阶级性
D.永恒性
二、辨析题
1.教育决定着人的发展。
2.教育对社会发展有巨大作用,可以决定社会发展方向。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说“教育救国论”是错误的。
2.什么是遗传?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C
4.D
5.A
6.B
7.A
8.C
9.B10.C
二、辨析题
1.错误。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是这种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
该观点把教育的作用夸大化,忽视其他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作用。
2.错误。
教育对社会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等方面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但不可能决定社会发展方向,社会发展方向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决定的,教育在这种矛盾运动中只起加速或减缓作用。
三、简答题
1.(1)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它不能决定政治经济发展的方向,不能成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2)“教育救国论”企图在不触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前提下从改造教育人手,产生清明政治,富国强民,实际是行不通的。
我国历史上出现的“教育救国论”皆以失败而告终。
2.遗传,是指人们从父母先代和种系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一些先天解剖生理特点。
这些特点,决定人的形态和机体内外器官的组织结构与机能。
遗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及阶段;遗传的差异对人的发展有一定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