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庄园》作者简介____George_Orwell

合集下载

好书摘录《动物庄园》

好书摘录《动物庄园》
紫苜蓿(Clover)——马,动物主义的 追随者。与拳击手一样勤劳,而且十分关心 别人。同样象征无产阶级。
本杰明(Benjamin)——驴,对拿破仑 的所作所为始终抱有怀疑但明哲自保,象征 有独立思想对极权主义有所怀疑但明哲保身 的知识分子(乔治·奥威尔宣称本杰明是影射 自己) 。
摩西(Moses)——乌鸦,被农场主 人琼斯驯服。一开始与琼斯一同逃离农庄, 后来回到农庄。经常大谈蜜糖山的美梦。 代表东正教会。
拿破仑(Napoleon)——猪,动物庄园 革命的领导者之一,后来成为庄园的领袖, 影射斯大林
吱嘎(Squealer)(又译声响器)—— 猪,拿破仑的忠实支持者,擅於言辞。影射 莫洛托夫(一说影射《真理报》)。
拳击手(Boxer)——马,智商不高,但 是是动物主义理念的忠实追随者,积极响应 革命领袖的号召,后被拿破仑卖给宰马商, 象征着相信“革命理论”的广大基层人民
莫丽(Mollie)——马,愚蠢、贪慕 虚荣、物质主义者。对于革命没有兴趣, 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后来逃离了动物农庄。 代表俄国的中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中较为 反动的部分。
很多无名的狗——拿破仑在动物庄园 实施暴力统治的工具,象征极权主义国家 的各种暴力机构(如内务人民委员会)。
母鸡 ——它们为了不让拿破仑卖自己 的蛋, 跳上了屋顶并把鸡蛋扔下, 象征那些 在农业集体化过程中大规模反抗的农民 (小生产者)。
羊群——盲目追随拿破仑,高唱“四 条腿好两条腿坏”阻止反对拿破仑的声音。 代表愚昧大众。
猫——不合群的生物,可在“清洗” 中也没有摆脱被杀的命运。象征俄国历来 就有的无政府主义者。
琼斯先生(Mr. Jones)庄园农场的旧 主人,影射沙皇尼古拉二世。
皮尔金顿先生(Mr. Pilkington)狐苑 农场的主人,影射西方国家(尤指英国)。

动物庄园 英语赏析

动物庄园 英语赏析

《动物农场(Animal Farm)》读书报告1、作品介绍:作品:《动物农场》(Animal Farm)[中文附英文原著] [英]乔治·奥威尔著傅惟慈译出版社: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版次:2010年6月第一版2010年11月第3次印刷2、作者简介: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1903年生于英国殖民地的印度,童年耳闻目睹了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尖锐的冲突。

与绝大多数英国孩子不同,他的同情倾向悲惨的印度人民一边。

少年时代,奥威尔受教育于著名的伊顿公学。

后来被派到缅甸任警察,而他却站在了苦役犯的一边。

20世纪30年代,他参加西班牙内战,因属托洛茨基派系(第四国际)而遭排挤,回国后却又因被划入左派,不得不流亡法国。

二战中,他在英国广播公司(BBC)从事反法西斯宣传工作。

1950年,死于困扰其数年的肺病,年仅47岁。

由于历史上东西方的对峙,乔治·奥威尔的作品经常被视为反苏和反共的代名词,因而在苏联、东欧等一些社会主义国家遭到封杀。

而根据2007年9月4日英国国家档案馆解密的资料,因被怀疑是共产主义者的关系,奥威尔被军情五处和伦敦警察厅特别科自1929年起一直严密监视至1950年逝世。

奥威尔短暂的一生,颠沛流离,疾病缠身,郁郁不得志,一直被视为危险的异端。

在他为数不多的作品中,《动物庄园》与《一九八四》都影响巨大,他以先知般冷峻的笔调勾画出人类阴暗的未来,令读者心中震颤。

他将悲喜剧融为一体,使作品具有极大的张力。

3、内容概要:“庄园农场”里的动物,天天都为农场主琼斯干活,但是得到的报酬却很少,可以果腹而已。

有一天一头老公猪老少校Major把它们召集起来,告诉它们你们应该站起来反抗农场主,应该得到自由的生活。

动物们都群情激愤,摩拳擦掌,唱着革命的歌曲《英格兰牲畜之歌》(Beasts of England),想象着赶走农场主琼斯,想象着以后当家作主的好日子。

animal-farm动物农场-乔治奥威尔

animal-farm动物农场-乔治奥威尔
Mr.Frederick-the owner of the farm Pinchfield, symbolize Adolf Hitler
Old Major-Pig, the founder of the animal rightist, symbolize Marx and Lenin
Napoleon- Pig, a leader and commander of the revolution, symbolize Joseph Stalin
Benjamin - donkey, doubt but protect himself only, symbolize Intellectuals with independent thinking and Orwell himself
The Dogs - the tool for ruling and violence, symbolize the Secret Police
Main Characters
Snowball- Pig, a leader and enemy of the revolution , symbolize Trotsky
Boxer-horse, the loyal follower of the animal rightist, symbolize the masses
The Plot of Animal Farm
However, the leaders ——pigs took advantage of new system to benefit themselves. They slept on the bed and drunk milk. The two leaders-Snowball and Napoleon wanted to be the only leader. Snowball was driven out because Napoleon let some fierce dog to chase him. And then Napoleon declared Snowball was spy and the enemy of Animal Farm. In the past, Snowball put forward to build windmill and Napoleon push others to build it since Snowball’s departure. Though it was wrecked twice but it finally was accomplished through years of hard work.

动物庄园

动物庄园
any other animal • 7.凡动物一律平等。 All animals are equal
英格兰的牲畜(动物革命以前)
• 英格兰兽,爱尔兰兽, 普天之下的兽,
难以想象的富裕生活, 小麦、大麦、干草、燕麦 苜宿、大豆还有甜菜,
倾听我喜悦的佳音,
那一天将全归我侪。
倾听那金色的未来。
那一天我们将自由解放,
谢谢观看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 母鸡 ——它们为了不让拿破仑卖自己的蛋, 跳上了屋顶并把鸡 蛋扔下, 象征那些在农业集体化过程中大规模反抗的农民(小生 产者)。
• 羊群——盲目追随拿破仑,高唱“四条腿好两条腿坏”阻止反对 拿破仑的声音。代表愚昧大众。
• 琼斯先生(Mr. Jones)庄园农场的旧主人,影射沙皇尼古拉二世。
• 皮尔金顿先生(Mr. Pilkington)狐苑农场的主人,影射西方国 家(尤指英国)。
倾听我喜悦的佳音, 倾听那金色的未来。
拿破仑同志(拿破仑猪独裁时)

孤儿之至亲!
您那众生灵所期求之一切, 每日两餐饱食,
• 幸福之源泉!
还有那洁净的草垫, 每个动物不论大小,

赐给食料的的恩主!都因在为窝有棚您中在平照静看歇,睡,

您双目坚毅沉静
拿破仑同志! 我要是有头幼崽,
• 如日当空,
在他长大以前, 哪怕他小得像奶瓶、像小桶,
• 作者察觉到了人性中卑劣的一面,看到了权力对人性的腐蚀作用,看 到了人类永远也无法摆脱的宿命。是权利的诱惑让恐怖的战争侵蚀人 类,是权利的诱惑趋势独裁者愚弄人民。朝代的更迭,起义的衰朽, 昏庸的君主应夺来不该属于自己的权利而堕落。

奥威尔的《动物庄园》:政治寓言与权力斗争

奥威尔的《动物庄园》:政治寓言与权力斗争

奥威尔的《动物庄园》:政治寓言与权力斗争简介《动物庄园》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于1945年创作的一部寓言小说,通过一个动物庄园的故事,揭示了人类社会中的权力斗争和政治腐败。

这部小说被普遍认为是对当时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批评和警示。

故事梗概《动物庄园》讲述了一群农场动物反抗人类压迫、夺取控制权后建立起自己的社区,并逐渐由理想主义演变为独裁统治的过程。

故事开始,老牛恩吉与其他动物受到人类农场主强烈压迫。

他们相信只要去除人类统治,建立起一个理想社会将能找回自己的尊严。

农场主离开后,动物们建立了“动物庄园”,并制定了“七项诫律”来确保所有动物平等和自由。

最初,“动物庄园”真正实现了安居乐业,每个成员都贡献着自己的努力,共同享受着自由。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猪拿破仑逐渐垄断了权力,开始违背原有的诺言和理想。

在猪拿破仑的统治下,动物庄园逐渐走向恶化。

猪开始利用宣传和暴力手段来控制动物群体,压制异见声音,并建立了一套专属于自己的体系。

他们篡改了“七项诫律”,改变庄园规则以谋求个人利益。

最终导致动物们再次深陷于压迫和剥削之中。

政治寓意《动物庄园》通过动物们的故事,巧妙地揭示了人类社会中权力斗争和政治腐败的现象:1.暴露革命后统治者权力膨胀的原因:小说中猪拿破仑等少数动物经过滥用权力、恶性循环反而成为新的统治阶级。

2.警示集权体制下易堕落:欲望无止境,极大权力容易让人变得腐败不堪。

3.解读猪的形象:奥威尔通过将猪作为统治者形象,暗示了当时苏联领导人的专制和权力垄断。

4.动物庄园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动物庄园中出现的政治手段和现实世界中出现的情况相似,呼应着当时苏联社会主义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影响及评价《动物庄园》是奥威尔最受欢迎和引用的作品之一,也是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政治寓言。

该小说深刻地揭示了权力斗争和政治腐败对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成为对极权主义和独裁统治的强烈批评。

这部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广为阅读和讨论,被认为是对当代政治体系进行审视的重要参考。

《动物庄园》简介

《动物庄园》简介

《动物庄园》简介《动物庄园》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于1945年出版的一部寓言小说,讽刺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权力腐败和领导人的虚伪行为。

小说以动物为代表,描述了一群被人类压迫的动物发起革命,建立起一个理想的社会,最终由于领导层的蜕变而再次陷入了原来的苦难之中。

第一章:庄园的背景动物庄园位于远离城区的郊外,原是一个被农民所主导的庄园。

农民对待动物残忍而专横,动物们过着艰辛的生活。

但在庄园中,动物们有了自己的一些建立在团结和平等基础上的小组织。

第二章:动物起义在牛犊小鲍克斯的召集下,动物们不堪忍受农民的残暴,发起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动物起义。

起义成功后,动物们将庄园更名为“动物庄园”,并制定了“四蹄兽是平等”的庄园宪法。

第三章:各类动物领导层的形成为了更好地管理庄园,各类动物组成了领导层。

野猪奥尔饱含着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了庄园中权力最高的统治者。

其他动物则担任各个职责,比如马布克斯成为了庄园的忠实卫士。

第四章:领导层的蜕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庄园的领导层逐渐蜕变,开始违背了原本的理想。

最初被奥尔称颂的猪头拿珠的思想逐渐变得专横和独裁,他和其他猪开始享受特权,剥夺了其他动物的权利。

第五章:动物们的苦难随着猪头拿珠及其同伴的专横,动物庄园陷入了长期的苦难之中。

农民不再是动物们唯一的敌人,他们现在的敌人是庄园内的猪头拿珠和他的统治者。

动物们被剥夺了劳动成果,生活条件变得日益恶劣。

第六章:动物庄园的终结最终,其他动物意识到了猪头拿珠等猪的真实意图,并与之展开斗争。

然而,他们的努力并未成功,猪头拿珠沉得更深,最终将动物庄园变为了一个更加残酷且专横的地方。

动物们失去了希望,他们发现自己和被人类统治前的处境并没有太多区别。

结语:《动物庄园》通过动物们的故事,讽刺了权力腐败和领导人的虚伪行为。

这部小说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动物的寓言故事,更是对当时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批判。

它引起了读者对权力和平等的思考,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并反思权力怎样会导致腐败和不公。

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农庄》:政治寓言与权力探索

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农庄》:政治寓言与权力探索

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农庄》:政治寓言与权力探索引言《动物农庄》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于1945年出版的一部小说,它被广泛认为是一部政治寓言。

通过描述一群动物推翻人类统治并建立一个自主自治的农场,奥威尔通过讽刺和让人深思的方式揭示了权力斗争和政治腐败。

背景信息1. 乔治·奥威尔简介乔治·奥威尔(原名埃里克·亚瑟·布莱尔)是英国著名作家和记者,以其对社会和政治问题的洞察力而闻名。

他还创作了其他重要作品,如《1984》和《在巴黎和伦敦》。

2. 小说背景《动物农庄》发生在一个被人类占据的农场上。

因为受到剥削和苦难的压迫,动物们团结起来起义并将农场重新命名为“动物农庄”。

他们希望能过上自由、平等与公正的生活。

主要内容1. 动物的代表意义小说中的动物代表了人类社会中的不同群体和个人。

比如,猪拿破仑象征着苏联革命领导人斯大林,他贪婪、残暴且善于掌握权力。

而其他动物则代表了普通民众,在政治斗争中受到压迫和剥削。

通过这种方式,奥威尔探讨了权力在社会中的滥用和腐败。

2. 农庄内部的权力斗争在动物农庄内部,权力逐渐集中于少数掌握者手中,最终形成了一个专制制度。

早期的理想主义逐渐被曲解和背离,动物们开始经历类似甚至更严重的剥削和不公正待遇。

这一情节呼应了现实社会中许多革命运动演变成专制统治的历史。

3. 社会阶级与不平等问题在《动物农庄》中,奥威尔对社会阶级之间不平等和贫富差距进行了揭示和批评。

一开始,所有动物都希望过上平等和公正的生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动物获得了特权和优越地位,其他动物则被剥夺了权益。

这种描述警示了社会中不平等问题及其对个体自由的威胁。

4. 政治宣传与思想控制奥威尔通过描述农庄内部的政治宣传和大规模洗脑手段,暴露了政府如何进行思想控制以维护自己的统治。

猪拿破仑利用谎言、歪曲事实和恐吓手段来操纵动物们的思想,并重新定义农庄的原则,使其符合他个人的利益。

《动物农场》故事梗概

《动物农场》故事梗概

《动物农场》故事梗概
《动物农场》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创作的政
治寓言小说,故事发生在一个称为“动物农场”的仿大陆苏维埃式共
和国的畜牧场,主要讲述的是一群住在此的家畜组成的反人类保护会,反抗马克思托夫(Timothy Marlow)的暴政占压,为了实现他们的理
想而斗争的故事。

书中的主角是一只猪,其名字叫马克思托夫(Old Major),他让
动物们发誓要实现“不服从与不交税”的口号,并决心要实现动物自由。

在他去世后,其他动物被说服,他们组成了一个叫“乌托邦动物园”的政府,在此政府的带领下,他们成功地推翻了原来的农场主。

然而,他们很快发现,当动物们反抗人类的压迫时,他们也不能
免于互相斗争。

不久,“乌托邦动物园”的政治体系崩溃,“乌托邦
动物园”的政府成员重新变成原来的绝望和凶残。

最终,马克思托夫(Old Major)的所有努力全部付诸东流,动物
们失去了他们曾经拥有的梦想和希望。

动物们也再次被压迫,他们发
现原来马克思托夫(Old Major)所倡导的新世界并不能实现,就这样
他们开始无助地生活,痛苦地接受着主人们的压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乔治·奥威尔《动物庄园》作者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是英国人,本名埃里克·亚瑟·布莱尔(Eric Arthur Blair)。

1903年生于印度,当时,他的父亲在当地的殖民地政府供职,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家属于“中产阶级的下层,或没有钱财的中产家庭”。

1904年,由母亲带他先回到了英国。

1907年他举家迁回到英格兰。

他自幼天资聪颖,11岁时就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诗作《醒来吧,英格兰的小伙子们》。

14岁又考入著名的伊顿(Eton)公学,并获取了奖学金。

但早在小学时期,他就饱尝了被富家子弟歧视的苦涩,从他后来的回顾中可以看出,凭他那天生就很敏感的心灵,这时已经对不平等有了初步的体验。

1921年,布莱尔从伊顿毕业后考取了公职,到缅甸当了一名帝国警察,在那里,被奴役的殖民地人民的悲惨生活无时不在刺激着他的良知。

看着他们在饥寒交迫中、在任人宰割的被奴役中挣扎,他深深感到“帝国主义是一种暴虐”。

身为一名帝国警察,他为此在良心上备受煎熬,遂于1927年辞了职,并在后来写下了《绞刑》(A Hanging,1931年),《缅甸岁月》(Burmese Days,1934年)和《猎象记》(Shooting an Elephant,1936年),这些纪实性作品,对帝国主义的罪恶作了无情的揭露。

但是,这一段生活经历仍使布莱尔内疚不已。

为了用行动来表示忏悔,也为了自我教育,他从1928年1月回国时起,就深入到社会最底层,四处漂泊流落。

尽管他自幼就体弱多病,但在巴黎、伦敦两地,他当过洗盘子的杂工,住过贫民窟,并常常混迹在流浪汉和乞丐之中。

次年,布莱尔写下了关于这段经历的纪实性作品《巴黎伦敦落魄记》(Down and Out in Paris and London,1933年),真切地描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的苦难。

正是在为这部作品署名时,布莱尔用了“乔治·奥威尔”这一笔名。

某种程度上说,“奥威尔”的出现,开始了布莱尔的新生活。

这时的奥威尔已经把自己深切的情感系于无产阶级的命运上,在思想上也开始倾向社会主义。

他不能容忍劳苦大众在英国处于一种“被忽视的”地位,他曾这样深情地写道:“他们才是真正的英国人”。

1936年,去北部工业区(兰开郡,约克郡)对工人的穷困状况作实地调查。

历时数月,通过自己的亲眼所见,写了《通往威根码头之路》(The Road to Wigan Pier,1937年)--其中记述了大量的事实,深切地反映出工业区人民生活的悲惨和世道的黑暗。

奥威尔不但据此愤怒地谴责资本主义工业化对人性的摧残,还主张用社会主义来拯治社会的弊端。

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

同年年底,奥威尔与新婚的妻子一同奔赴西班牙,投身于保卫共和政府的光荣战斗。

奥威尔在前线担任少尉,喉部曾经受过重伤。

他为记述西班牙内战而写的《向卡特洛尼亚致敬》(Homage to Catalonia,1938年)一书,后来成为关于这场内战的一个权威性文献。

但是,这场正义的战争,由于左翼共和政府内部分裂,最后竟失败了。

没有死于法西斯枪弹下的奥威尔,竟差一点丧身在共和政府内部党派之争的倾轧中。

这个惨痛的经验对奥威尔影响巨大。

他曾说自己“从1930年起就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了”,而这时候,他又开始考虑“捍卫民主社会主义”的问题了。

这个思想出发点,一直影响到他后期的两部名作《动物庄园》和《1984》(Nineteen Eighty-Four)创作。

他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作品,仅以《动物庄园》和《1984》而言,他的影响已经不可估量。

以至于为了指代某些奥威尔所描述过的社会现象,现代英语中还
专门有一个词叫“奥威尔现象(Orwellian)”。

如果说,贯穿奥威尔一生的作品主要是反映“贫困”和“政治”这两个主题,那么激发他这样写作的主要动力就是良知和真诚。

1950年1月,奥威尔病逝,享年46岁。

《动物庄园》
用动物对人类抗争后自建家园来再现前苏联的整个历史情形,奥威尔的《动物庄园》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政治寓言。

《动物庄园》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在全世界流传,其中的有些语言还变成了人们的口头禅,和《1984》并称为乔治・奥威尔最重要的代表作。

本书以隐喻的形式写革命的发生以及革命的背叛,自然还有革命的残酷:一个农庄的动物不堪主人的压迫,在猪的带领下起来反抗,赶走了农庄主;它们建立起一个自己管理自已的家园,奉行“所有动物一律平等”的原则;两只领头的猪为了权力而互相倾轧,胜利者一方宣布另一方是叛徒、内奸;猪们逐渐侵占了其他动物的劳动成果,成为新的特权阶级;动物们稍有不满,便招致血腥的清洗;统治者需要迫使猪与人结成同盟,建立起独裁专制;农庄的理想被修正为“有的动物较之其他动物更为平等”,动物们又回复到从前的悲惨状况。

明眼的读者自可看出,此书不属于人们所熟悉的那种蕴含教训的传统寓言,而是对现代政治神话的一种寓言式解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