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学语文试题讲解

合集下载

成人高考大学语文试卷讲解

成人高考大学语文试卷讲解

一、选择题选择题是成人高考大学语文试卷中常见的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文学常识、文体知识、文化常识等方面的掌握。

以下是对几道典型选择题的讲解:1. 题目: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方面都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高峰的作品是?答案:C《红楼梦》讲解:《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成就,被誉为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

小说通过对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迁的描绘,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矛盾和冲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2. 题目: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是?答案:B白居易讲解: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他主张诗歌要关注民生,反映现实,倡导“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是成人高考大学语文试卷中的重要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以下是对几篇文言文阅读题的讲解:1. 题目:阅读《季氏将伐颛臾》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以下问题。

(1)这段话的主要论点是什么?答案:论点为“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

”讲解:这段话是孔子在批评季氏将伐颛臾的行为,认为季氏在面临危机时没有采取正确的措施,反而言过其实,导致局势更加危险。

(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双重寓意是什么?答案:双重寓意为“事物若失去控制,就会造成严重后果”。

讲解:这句话通过比喻,说明如果对事物不加约束,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警示人们要警惕潜在的危机。

三、作文作文是成人高考大学语文试卷中的最后一题,主要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以下是对作文题的讲解:题目:以“成长”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讲解:在写作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成长的定义:阐述成长的内涵,如生理成长、心理成长、知识成长等。

2. 成长的意义:论述成长对个人、家庭、社会的重要性。

3. 成长的过程:描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挫折和感悟。

全国自考《大学语文》试题和答案

全国自考《大学语文》试题和答案

20XX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大学语文》试题和答案(附范文两篇)课程代码:04729【作文题附带两篇范文】【该文档答案附带教材出处和评分标准】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五代史伶官传序》引用《尚书》“满招损,谦得益”的名言来证明后唐庄宗因骄傲而亡国的道理,这种论证方法是【】A.归纳B.演绎C.类比D.对比正确答案:B(1分)教材P112.下列《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语句中,出自“二日砥砺德行”的是【】A.然弭谤莫如自修,入讥我腐败,而我不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损B.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C.误己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D.然国家之兴替,视风俗之厚薄正确答案:D(1分)教材P173.《吃饭》一文提到的古人中,在论音乐与烹调这两种和谐时“偏向音乐”的是【】A.孔子B.老子C.孟子D.伊尹正确答案:A(1分)教材P364.在《垓下之围》中,项羽三次说“天之亡我”,所显示的人物特征是【】A.知耻重义B.爱逞匹夫之勇C.宁死不辱D.缺乏反省意识正确答案:D(1分)教材P675.《种树郭橐驼传》一文中,与“长人者”形成类比的人物是【】A.他植者B.长安富豪人C.郭橐驼D.问者正确答案:A(1分)教材P806.《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臣闻中国者,圣贤之所教也,礼乐之所用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则效也”,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A.强国的信心B.“夷夏有别”的观念C.国家利益至上的信念D.民族交融的愿望正确答案:B(1分)教材P817.下列《前赤壁赋》的描写中,引发了“人生短暂”悲观情绪的是【】A.月出于东山之上B.扣舷而歌之C.客有吹通宵者,倚歌而和之D.肴核既尽,杯盘狼藉正确答案:C(1分)教材P848.下列《秋夜》的意象中,收到作者“默默敬奠”的“英雄”是【】A.枣树B.蝴蝶C.蜜蜂D.小青虫正确答案:D(1分)教材P1059.《香市》使用了反衬手法来表明当前香市的冷落,能体现这一手法的句子是【】A.我幼时缩减的“香市”,就是这样热闹的B.反衬重兴香市的冷落C.在我看来,这所谓“南洋武术班”的几套把式比起从前“香市”里的打拳头卖膏药的玩意来,委实是好看得多了D.他们想借此吸引游客“振兴”市面,可是他们也失望了正确答案:C(1分)教材P10910.《纪念傅雷》一文记叙了作者与傅雷的两次争执,争执的内容是【】A.家教方法B.学术问题C.生活琐事D.处世原则正确答案:B(1分)教材P11911.《都江堰》一文中说:“即使是站在海边礁石上,也没有像这里强烈地领受到水的魅力,这里的“水的魅力”指的是【】A.为无数民众输送汨汨清流B.雍容大度的聚会C.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顺D.化作许多闪亮亮的河渠正确答案:C(1分)教材P13312.《我与地坛》中反复提到“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那条路”的含义是【】A.平安幸福B.成为作家C.守护地坛D.治愈疾病正确答案:A(1分)教材P14313.《湘夫人》出自屈原的【】A.《离骚》B.《九歌》C.《天问》D.《九章》正确答案:B(1分)教材P15914.《秋兴八首》(其一)中,通过听觉意象烘染心情落寞惆怅的一联是【】A.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B.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C.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D.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正确答案:D(1分)教材P17315.《长恨歌》“昭阳殿里恩爱绝”一句所用典故的主人公是【】A.小玉B.双成C.陈皇后D.赵飞燕正确答案:D(1分)教材P18016.下列写到飞鸟的诗句中,象征边民逃难的是【】A.鸟何萃兮蘋中?罾何谓兮木上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C.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D.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正确答案:C(1分)教材P18417.《雨巷》中,象征等待、希望和追求的意象是【】A.寂寥的雨巷B.默默彳亍C.颓圮的篱墙D.雨的哀曲正确答案:B(1分)教材P20818.下列《我愿是一条急流》诗人的自喻中,与“只要我的爱人/是一根常春藤”相应的是【】A.一座荒林B.城堡的废墟C.一块云朵D.一所小草棚正确答案:B(1分)教材P21519.下列《断魂枪》的语句中,属于沙子龙肖像描写的是【】A.利落,短瘦,硬棒,两眼明得像霜夜的大星B.个子大,一脸横肉,努着对大黑眼珠,看着四围C.大刀靠了身,眼珠努出多高,脸上绷紧,胸脯子鼓出,像两块老桦木根子D.脑门亮,眼睛亮——眼眶虽深,眼珠可黑得像两口小井,深深的闪着黑光正确答案:A(1分)教材P24020.就全文而言,《哦,香雪》中写香雪在中学被同学再三盘问的情节所运用的叙述方式是【】A.顺叙B.倒叙C.插叙D.补叙正确答案:C(1分)教材P254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大学语文》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空5分,共20分】1.袁枚:2.《诗经》3.柳宗元4.近体诗二、词语解释(每词2分,共10分)1.“赵盾弑其君”中“弑”是什么意思?2.“夫黄雀其小者也,黄鹄因是以”中“因是以”是什么意思?3.“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中“固”是什么意思?4.“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中“我之谓”的是什么意思?5.“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中“见”是什么意思?三、默写(本题10分)默写李密《陈情表》之中一段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结束)四、分析题(15分)研读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一段著名的内心独白,分析哈姆雷特的心理特征。

引文: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

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

人们甘心久困于患难之中,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磨折,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这样,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

大学语文统考题讲解教案

大学语文统考题讲解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大学语文统考题的基本题型和答题技巧。

2.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应试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大学语文统考题概述2. 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3. 优秀作文赏析及写作指导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大学语文统考的内容和形式。

2. 强调掌握答题技巧对于提高成绩的重要性。

(二)大学语文统考题概述1. 介绍大学语文统考的背景和目的。

2. 阐述大学语文统考的题型和分值分布。

(三)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1. 阅读理解- 分析阅读理解的题型特点,如选择题、填空题等。

- 讲解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如快速浏览、筛选信息、归纳总结等。

2. 古诗文鉴赏- 介绍古诗文鉴赏的题型特点,如选择题、简答题等。

- 讲解古诗文鉴赏的解题技巧,如理解词句含义、分析意象、评价作品等。

3. 应用文写作- 分析应用文的写作要求,如格式、内容等。

- 讲解应用文写作的技巧,如明确主题、合理安排结构、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等。

4. 现代文写作- 介绍现代文写作的要求,如主题鲜明、结构完整、语言流畅等。

- 讲解现代文写作的技巧,如选择合适的素材、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注意文章的连贯性等。

(四)优秀作文赏析及写作指导1. 赏析优秀作文,分析其优点和亮点。

2. 指导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如积累素材、学习优秀作文、注重语言表达等。

(五)课堂练习1. 针对所学内容,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六)总结与反思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答题技巧和方法。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努力方向。

四、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应试能力。

3. 结合学生的作文水平,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注意语言表达清晰、逻辑严谨,让学生易于理解。

《大学语文》自考试题及答案「重点」

《大学语文》自考试题及答案「重点」

《大学语文》自考试题及答案「重点」(一)认真研读教材中的课文共52篇课文,议论文10篇,记叙文17篇,诗词18篇,小说7篇,四局部内容所选的课文篇目,一篇一篇地阅读掌握,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这里特别强调的是,考生一定要加强对教材所选取的课文内容的理解。

在过去《大学语文》中,考核考生对课文的内容是否记忆的较多。

1.《秋水》(节选)中说“仲尼语之以为博”,语中“仲尼”指的是A.伯夷B.孟子C.孔子D.老子[答案]C[解析]这是考核一名大学生最根本的人文常识的试题。

没有丝毫难度。

2.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蔡元培提及他自己在德国的生活经历,用以说明的论题是A.抱定宗旨B.端正学风C.砥砺德行D.亲爱师友[答案]D[解析]这是典型的考核是否阅读教材的试题。

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共阐发“三事”:抱定宗旨;砥砺德行;亲爱师长;阅读课文掌握阐发三事详细论述的内容。

余在德国,每至店肆购置物品,店主殷勤款待,付价接物,互相称谢,此虽小节,然亦交际所必需,常人如此,况堂堂大学生乎?对于师友之亲爱,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三也。

3.以下著作中,作者为韩愈的是A.《壮悔堂文集》B.《昌黎先生集》C.《震川先生集》D.《樊川集》[答案]B[解析]课文中作者介绍的内容也是需要认真阅读掌握的知识内容。

尤其是作家的主要代表作更需要掌握。

《壮悔堂文集》:侯方域;《震川先生集》:归有光;《樊川集》:杜牧;韩愈自称郡望为昌黎,故世称韩昌黎。

4.《先妣事略》一文中,“不忧米盐,乃劳苦假设不谋夕”的人物是A.外祖B.周孺人C.大姊D.老妪[答案]B[解析]这是典型考核考生是否阅读课文的试题。

先妣是周孺人;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

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假设不谋夕。

5.杜甫《秋兴八首》的创作地点是A.夔州B.长安C.巩县D.成都[答案]A[解析]掌握杜甫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作的这首诗,掌握时代背景。

6.《长恨歌》中“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的主角是A.杨贵妃B.董双成C.梨园弟子D.临邛道士[答案]D[解析]典型考核考生是否阅读课文的极简单的试题。

大学语文试卷分析及简析题考点总结 ppt课件

大学语文试卷分析及简析题考点总结 ppt课件
4
2、《大语》出题内容分布情况
一般的说来,除作文外,不管是哪种题型, 出题内容分布的顺序都是和指定教材中各 单元各篇文章的前后顺序保持一致的,这 样我们考生做起题来就会有一个整体的把 握,不至于太过慌张,影响发挥,这也是 《大语》考试中的一个人性化亮点所在。
5
以2010年4月的全国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为 例
2
下面,我们将通过对《大语》历年试卷的 分析,给广大考生指出一条正确复习备考 迎战之路。
一、《大语》试卷分析 从出题内容上看,《大语》侧重考的是基础知 识点和基本写作技能,考核的知识点均在大纲给 出的范围内,故除作文外,所有的基础题的内容 和答案几乎都可在《大学语文》(徐中玉,陶型 传主编)这本指定教材中找到。
3
• 从题型上来看,《大语》试卷(以2009 年和2010年《大语》试卷为例,下同) 分为单选题、多选题、词语解释题、简 析题和作文这五大块。
• 从分值上看,《大语》试卷总分为100分, 其中前面的基础知识题占70分,作文占 30分。
《大语》侧重的是对教材中基础知识内容 的掌握。故要想通过《大语》的考试, 熟读背诵指定的《大语》教材很重要。
10
皮肌炎图片——皮肌炎的症状表现
• 皮肌炎是一种引起皮肤、肌肉 、心、肺、肾等多脏器严重损害 的,全身性疾病,而且不少患者 同时伴有恶性肿瘤。它的1症状表 现如下:
• 1、早期皮肌炎患者,还往往伴 有全身不适症状,如-全身肌肉酸 痛,软弱无力,上楼梯时感觉两 腿费力;举手梳理头发时,举高 手臂很吃力;抬头转头缓慢而费 力。
问题: • C.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和论证方法? • (2010年4月)第40题.阅读《断魂枪》中的一段文字,回
答问题: • A.这里主要运用了何种人物描写方法?

本科语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本科语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本科语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属于古代汉语词汇的是()A. 沙发B. 鼠标C. 马车D. 网络2.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以下哪部古代典籍?()A. 《诗经》B. 《尚书》C. 《论语》D. 《孟子》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松间照C. 举头望明月D. 低头思故乡4.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白居易5. 下列关于汉字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A. “明”是左右结构B. “森”是上下结构C. “品”是包围结构D. “晶”是框架结构6.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体现了作者对于文学创作的什么观点?()A. 文学应该反映现实B. 文学应该追求形式美C. 文学应该抒发个人情感D. 文学应该讲究技巧7.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对仗修辞的是()A.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B.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C.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D.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8.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句话强调的是()A. 事物的纯粹性B. 事物的完美性C. 事物的平衡性D. 事物的复杂性9. 下列成语中,与“画蛇添足”意思相近的是()A. 狗尾续貂B. 锦上添花C. 雪中送炭D. 火上浇油10.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离骚》B. 《九歌》C. 《天问》D. 《九章算术》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1. 请填写下列诗句的上句或下句。

“海上生明月,________。

”答案:天涯共此时12. “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答案:沉舟侧畔千帆过13. “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

”答案:春蚕到死丝方尽14. “会当凌绝顶,________。

”答案:一览众山小15. “________,一片孤城万仞山。

大学语文自考试题练习及答案解析

大学语文自考试题练习及答案解析

大学语文自考试题练习及答案解析大学语文自考试题练习及答案解析「篇一」11.《吃饭》中,下面属于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有A.吃饭有时很像结婚B.一碗好菜仿佛一只乐曲C.舌头拣精拣肥D.做宰相比为“和羹调鼎”E.治国如烹小鲜12.在《我的'世界观》这篇演讲词中,爱因斯坦阐述了自己的A.人生理念B.政治理想C.宗教感情D.娱乐方式E.生活爱好13.《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三次而歌的原因是A.食无鱼B.无家C.食无肉D.出无车E.不能养家14.在《垓下之围》这篇文章中,主要描写的三个场面是A.霸王别姬B.乌江自刎C.东城快战D.败走彭城E.放逐义帝15.在《种树郭橐驼传》中,作者用以阐明道理的途径和方法有A.抒情形式B.描写方式C.象征手法D.类比方法E.对比手法大学语文自考试题练习及答案解析「篇二」11. 正确答案:ABDE答案解析:选项C属于拟人修辞手法,其余为比喻手法。

12. 正确答案:ABC答案解析:文中作者阐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人生理念、政治理想、宗教感情,所以答案选ABC。

13. 正确答案:ADE答案解析:冯谖三次而歌的原因是:食无鱼,出无车,不能养家。

选项B错误,选项D教材没有提到。

14. 正确答案:ABC答案解析:本文主要描写的三个场面是霸王别姬、东城快战、乌江自刎。

15. 正确答案:DE答案解析: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了大量的类比和对比来说理,答案为DE。

大学语文自考试题练习及答案解析「篇三」20xx大学语文自考试题练习及答案解析1.在《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中孟子先批评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不当,然后再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使用的手法是A.象征法B.托物言志C.先抑后扬D.先扬后抑2.《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先赞庄宗成功时意气之“壮”,再叹其失败时形势之“衰”,这里使用的写作手法是A.烘托铺垫B.托物言志C.先抑后扬D.先扬后抑3.蔡元培先生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提出“抱定宗旨”,其宗旨是指A.研究高深学问B.教育青年志士C.研究西方学问D.做官致富4.《论毅力》一文中,引孔子的话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语言的功能和陷阱王蒙一、填空题1.优秀的作家开讲艰深的学问,也应当是别具风格、妙趣横生的。

这就是多年前所倡导的“作家学者化”理念。

二、单选题1、王蒙在《语言的功能与陷阱》中以契诃夫小说《苦恼》为论据阐述的论点是()A.语言文字的修辞功能B. 语言的心理功能C. 语言的信仰功能D. 语言的创造功能2、《语言的功能和陷阱》里面认为“仁孝忠信”、“礼义廉耻”本来是好词儿,后来变成人们厌恶的词汇,这是一种语言的()A. 言不尽意B. 言过其实C. 双刃剑D. 狗屎化效应3、王蒙在《语言的功能和陷阱》里面,王蒙提及了贾宝玉的《芙蓉女儿诔》,论述了()A. 语言的记忆功能B. 语言的审美宣泄功能C. 语言的交际功能D. 语言的浪漫功能4.下列作品中,不属于王蒙创作的是()。

A.《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B.《班主任》C.《活动变人形》 D.《踌躇的季节》5.“……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故事,但是起码马语没有人语这么发达。

如果马语比人语还发达的话,那么今天王蒙这个位置上的可能就是一匹公马了。

”这段话语突出体现了此篇演讲稿()的特色。

A.外松内紧B.亦庄亦谐C.取譬引喻D.极具煽情6.“比如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就造成了我们中国人的心理模式,我们一看到明月就会想到家乡……你有没有真实的对于明月的感受。

”这段话语体现了王蒙先生所谓的语言()的陷阱。

A.文不尽言B.言过其实C.落入俗套D.扼杀创造7.“‘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觉得这话多好呀……但是现在你如果什么都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呢,它就已经丧失了它原本的力量。

”这段话语体现了王蒙先生所谓的语言()的陷阱。

A.文不尽言B.言过其实C.落入俗套D.扼杀创造8.王蒙在论证语言既有好的一面又有坏的一面,即“语言是把双刃剑”时,比较《伊索》话剧中“最好的菜和最坏的菜都是口条”,这种论证方法是()。

A.归纳法B.类比法C.对比法D.演绎法三、多选题1、根据《语言的功能与陷阱》,下列属语言的陷阱的是:()A.掌握了“芝麻开门”就使密室的石门洞开B.用语言倾诉进行精神分析治疗C.言过其实D.言不尽意E.语言的俗套四、问答题1.《语言的功能和陷阱》一课中所谈到的语言的社会功能有哪些?2.王蒙在《语言的功能》概括了语言的三方面的功能:实用功能、生发和促进功能、浪漫功能,其中的浪漫功能包含着丰富的内涵,请用简洁的语言举例说明什么是语言的浪漫功能。

第二讲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王小波一、填空题1.在《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一文中,作者明说“猪事”,实喻人世,表达了对生活的不满与抵抗、对自由精神的肯定和敬意。

2.王小波本以小说创作为主要写作方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感于中国思想界之沉寂庸俗,他又选择了的写作。

3.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是指《》、《》和《青铜时代》、三部中长篇小说集。

二、选择题1、在看似荒诞的叙事中隐含着刺人的思想锋芒的作家是()A.张爱玲B. 贾平凹C. 王小波D. 王蒙2、王小波笔下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写出了()A. 猪比人带崇高B. 人比猪更懦弱C. 对人的惰性的讽刺D. 对猪的品性的赞叹。

3、《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中没有运用的写作方法是:()A. 寓言式写法B. 把写动物的话挪用到人身上C. 漫画式夸张D. 现实与回忆交织并进4、从《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大致可推知,王小波是一个()A. 自由主义者B. 享乐主义者C. 乌托邦主义者D. 无政府主义者5、王小波对那只“特立独行的猪”的态度是:()A. 赞许B. 赞许中有批判C. 批判D. 没有表示态度6、王小波的散文代表作有()A. 黄金时代B. 白银时代C. 青铜时代D. 我的精神家园7、王小波思想随笔的最突出特点是()A. 幽默诙谐B.大气高亢C. 盛气为文D. 从容朴素8、奥威尔以猪为主题的小说是()A.《思维的乐园》B.《我的精神家园》C.《动物庄园》D.《变形记》9、《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临末揭示出全篇主旨()A.我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独行的猪B.被他人安排或设置的生活,是不幸的C.自己安排或设置自己的生活是不可能的D.对生活做种种设置是人特有的品性10、“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象征一种人,这种人是:()A. 看似特立独行,实则卑躬屈膝B.以特立独行的做派博得人们的赞誉C. 敢于反抗不合理的束缚D. 鄙薄功名利禄,我行我素11、可与王小波列入同一精神谱系里的作家有:()A.鲁迅B.钱锺书C.周作人D.王蒙12.被誉为“浪漫骑士、行吟诗人、自由思想者”的当代作家是()A .鲁迅 B. 王小波C. 巴金D. 老舍三、简单题1.本文所写,你认为是实有其猪呢,还是作者杜撰?它们影响你对文章观点的认同吗?2.自己安排或设置自己的生活,有什么问题吗?别人想要设置我们的生活,能够一概无视吗?3.作者采用这样的写法,你认为“闲篇”太多吗?它是否影响了对论题的充分阐述呢?第三讲女孩子的花唐敏一、选择题1、唐敏在《女孩子的花》中写到相传水仙花的变化由来是()A. 一个女孩B. 一对夫妻C. 两个仙女D. 水气化合2.《女孩子的花》作者是当代女性散文家、小说家()。

A. 宗璞B. 唐敏C.张抗抗D.毕淑敏3.以张洁、唐敏、张抗抗、迟子建等为代表的一批作家,使中国()的创作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异军突起、蔚为大观。

A.先锋小说B.改革文学C.女性散文D.寻根文学第四讲鸭窠围的夜沈从文一、填空题1.《鸭窠围的夜》是沈从文30年代重返故乡,沿途写下的游记散文,后来整理成系列散文集《》。

二、选择题1、20世纪30到40年代以描写湘西风俗文化与山水人情为主的著名作家是()A. 孙犁B. 汪曾祺C. 沈从文D. 张恨水2、沈从文先生晚年主要从事()A. 中国股市研究B. 中国服饰研究;C. 文物鉴赏D. 小说理论研究。

3、鸭窠围是()A. 作者夜宿的旅馆名B. 湘西下层民众的一绰号C. 湘西某民族的别称D. 沅水流域的一个地名4、《鸭窠围的夜》一文的主要表现手法是:()A. 叙述B. 描写C. 议论D. 抒情5.《鸭窠围的夜》中没有写到的是( )。

A.渔人“赶白”B.烤火歇息C.“吃荤烟”D.花鼓戏6.下列哪一部不是沈从文的作品?( )A.《柏子》B.《故乡》C.《边城》D.《长河》7.作品带有浓郁的湘西地方色彩的作家是()。

A.巴金B.沈从文C.余秋雨D.史铁生三、问答题1.如何评析本文所描写的湘西水手的生活情状?第五讲李鸿章办外交王元化一、填空题1.《李鸿章办外交》在文体上属于一篇笔记,作者是现当代著名学者、理论家。

2. 是指有关国事朝政、典章制度、历史人物等的故事或传说,可以补充正史之未备。

二、选择题1、《李鸿章办外交》中所引掌故名著是A. 《清园夜读》B. 《春冰室野乘》C. 《清园论学集》D. 《郎潜纪闻》2、在《李鸿章办外交》一文中,王元化认为李鸿章在外交场合换衣服说明了?A. 不务实际的外交B. 选择手段的错误C. 后人误传,不切实际D. 外交的正确方法3、《李鸿章办外交》提到曾纪泽的故事,可以让我们明白A. 中国文化的鄙陋B. 中国文化的独特C. 中国亟待现代性D. 外国亟待学习中国三、名词解释1.掌故第六讲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一、填空题1、“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这几句话被镌刻在_________的墓碑上,是对他的一生人格精神的高度评价。

这篇铭文的写作者是_________。

2.“佥曰:宜铭之贞珉,以昭示于无竟”一句中,“佥”的意思是,读音为。

3.《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一文的作者是。

4.《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一文,以其标举“独立之精神,”而成为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的经典之作。

二、选择题1.所谓“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指的是()A. 大学的精神B. 学者的人格理想C. 学术研究的重要命题D. 政治民主问题。

2、“思想不自由,毋宁死耳。

”这句话出自()A. 陈寅恪B. 张爱玲C. 汪曾祺D. 叶圣陶3、陈寅恪提到,王国维“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这里的“一人”、“一姓”可以理解为()A. 泛指,指的是某个人B. 特指两个人C. 清帝或清朝D. 王国维这个人4、陈寅恪是我国著名的()A. 文学家、哲学家B. 历史学家C. 思想家D. 教育家、科学家5.以下四位人物,不属于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的是()。

A. 康有为B.梁启超C. 陈寅恪D.赵元任三、名词解释1.碑铭四、将下面的文言文翻译为现代汉语海宁王先生自沈后二年,清华研究院同人咸怀思不能自已。

其弟子受先生之陶冶煦育者有年,尤思有以永其念。

佥曰:宜铭之贞珉,以昭示于无竟。

因以刻石之词命寅恪,数辞不获已,谨举先生之志事,以普告天下后世。

其词曰: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

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

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

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

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

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

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

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选自《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五、问答题1.你如何评价王国维的自杀?如何看待自杀这一社会现象?2.碑文一般是歌功颂德的,而且讲究“为尊者讳”、“为逝者讳”,本文却有“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

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的说法,你认为合乎情理吗?理由是什么?3.本文的当代意义何在?第七讲文心雕龙知音刘勰一、填空题1.《文心雕龙》被后人称为“体大思精”之作,其作者刘勰是_______朝代的人。

2.在《文心雕龙·知音》中,作者首先指出“知音难求”的原因有以下三点:贵古贱今、、,而后又从客观、主观两方面进行了分析。

3.“昔《储说》始出,《子虚》初成,秦皇汉武,恨不同时”一句中,《储说》指的是的著作,“恨”的意思是。

.二、选择题1、《知音》是《文心雕龙》的第48篇,是关于()A. 文学起源论B. 文学创作论C. 文学结构论D. 文学批评和鉴赏论2、知音”典出自()A. 《孟子》B. 《淮南子》C. 《列子》D. 《山海经》3.《知音》是《文心雕龙》的第48篇,是关于()的。

A.文学起源论B.文学创作论C.文学结构论D.文学批评和鉴赏论4.《文心雕龙·知音》中,作者首先分析“知音难求”的原因不包括()。

A.信伪迷真B.崇己抑人C. 贵古贱今D.深识鉴奥三、将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夫古来知音,多贱同而思古。

所谓“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