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民俗旅游开发

合集下载

吉林省本土文化的保护与旅游开发

吉林省本土文化的保护与旅游开发

26 ・
因 此 ,在 旅 游 开 发 中 ,我 们 不 能 以保 护 本 土 文 化 为 借 口, 限制 旅 游 业 的发 展 ,而 是 要 妥 善 处 理 好 二 者 的关 系 ,通 过 本 土 文 化 发 展 旅 游 业 ,同 时通 过 旅 游 反 哺 实 现 本 土 文 化 的传 承 和 创 新 ,从 而 实 现 旅游 业 的可持 续发 展 。
二 、吉 林省本 土文化种 类及保 护的必要性
他 们提 供 了一 种 经 过 包 装 的 “ 伪 文 化 ”, 使本 土 文化 出现虚 假化 和庸 俗化 的倾 向 。
三 、吉林省旅游 开发 与本 土文化保 护
吉 林 省 是 一 个 多 民族 的省 份 ,全 省 共 有4 8 个 少 数 民族 ,各 少 数 民族 在 长 期 的 生产 劳 作 中 ,既 各 自独 立 ,又 相 互 融合 ,形 成 了独 具 特 色 的少 数 民 族 文 化 , 它们 与 汉 文化 一 起 共 同 缔造 了吉 林 省 丰 富 多 彩 、博 大 精 深 的 本 土 文 化 , 形 成 形 式 多 样 、 内涵丰 富 的 人 文 资源 ,这 些 人 文 资源 中 既有 具 象 的 历 史 资源 , 又 有抽 象 的 民俗 风情 、典 故 传 说 ; 既 有 历 史悠 久 的 古代 文化 遗 址 ,也 有 鲜 活 的 现 代 生 活场 景 。 依 托这 些人 文 资源 形 成 西 团 山文 化 、 洞 沟 文 化 、 满 文 化 等许 多 民 族 文化 的瑰 宝 。 除 了 这 些 形 式 多 样 、 内涵丰 富 的 人 文 资源 ,吉 林 省 还 有 品 质优 良的 自然 资源 , 如 依托 自然 资 源 形 成 的 长 白 山参文 化 、乌 拉文 化 、 萨 满文 化 、 浪木 雕 刻 文 化 、 河 灯 文 化 、 冬捕 文 化 、湿 地 文 化 和 冰 雪 文 化 等 。这 些 自然 资源 和 人 文 资源 造 就 了吉 林 省 内涵 深 厚 、 形 式 多 样 的 本土 文 化 , 依此 形 成 吉 林 省 丰 富 多 彩 的 文 化 旅游 产 品 , 成 为 吉林 省 旅 游 业 发 展 的重 要 支撑 。 然 而 随 着 旅 游 业 的 迅 速 发 展 ,这 些 极 具 特 色 和 价 值 的 本 土 文 化 在 与 众 多 外 来 文化 的交 流 和 融 合 中 逐渐 失去 原 有 的 价值 和 特 色 ,对 其 进 行 有 效 保 护 已迫在 眉 睫 ,具 体表 现 为 以下两 点 。 是 本 土 文 化 的 同化 ,使 其 逐渐 失去 其 原有 的 价 值观 。如 满 文 化 是 吉林 省 地 道 的本 土 文 化 , 但 在 商 品经 济 大 发 展 中 ,满 文 化 的一 些 表 现 形 式 逐 渐 被 商 品化 , 因 此 保护 本 土 文化 不 仅 仅 是 保 护 其 本 身 不被 破 坏 , 能被 永 续 继 承 ,更 要 以旅 游 这 载体 让其 发扬 光大 。 二 是 本 土 文 化 的 舞 台 化 、 商 品化 和 庸 俗 化 现 象 严 重 。 为发 展 旅 游 业 ,在 目的地 旅 游 市 场 上 , 出现 许 多 以 艺术 形 式 包 装 的本 土 文 化 ,使 其 舞 台 化 、商 品化 ,是 当前 本 土 文 化 开发 的主 要 形 式 。 这 虽然 能在 短 期 内 吸 引旅 游 消 费者 ,刺 激 其 进 行 旅 游 消 费 ,但 其 致 命 的弱 点是 旅 游 开 发 者 在 根 本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印发《关于推动旅游业攻坚发展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印发《关于推动旅游业攻坚发展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印发《关于推动旅游业攻坚发展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日期】2021.08.16•【字号】•【施行日期】2021.08.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印发《关于推动旅游业攻坚发展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各市(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长白山管委会旅游和文化体育局、长春新区社会事业发展局、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社会事业发展局,梅河口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机关各处室:根据省政府“全省服务业大调研、大会诊”的总体部署,为有效运用大调研成果,加快推动吉林省旅游业攻坚转型、高质量发展,围绕“冰雪”“避暑休闲”双业并举,不断优化“双线”旅游空间布局、促进旅游多业融合、提升大众旅游水平、满足旅游消费多元需求、深化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更好发挥旅游业在促进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中的重要作用,省文旅厅制定了《关于推动旅游业攻坚发展专项行动方案》。

现将改方案引发给你们,请各地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此通知。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2021年8月16日关于推动旅游业攻坚发展专项行动方案为推动吉林省“十四五”时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旅游业在促进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目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围绕“冰雪”“避暑休闲”双业并举,“双线”旅游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创新政策不断突破,市场活力不断迸发,通过实施“产品供给、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市场主体、品牌推广、国际合作、旅游航空、服务质量”八大攻坚行动,全面推进旅游配套功能整体升级、旅游产品供给提档升级、旅游服务质量全面升级、旅游体制机制创新升级,有效解决当前旅游业发展结构不均衡、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抗风险能力不足等问题,充分发挥旅游业在促进消费市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谈吉林市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谈吉林市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谈吉林市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吉林市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吉林省的省辖市之一。

吉林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人文历史,使得吉林市的旅游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本文将从吉林市旅游业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前景两个方面对吉林市的旅游业进行分析。

一、吉林市旅游业的现状1.自然风光资源丰富吉林市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包括长白山、雾凇岛、北大壶冰雪世界等著名景点。

吉林市还有数量众多的温泉资源,如雾凇温泉、长白山温泉等。

这些自然景观资源都为吉林市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2.人文历史底蕴深厚吉林市不仅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资源,还拥有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

吉林市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如韩国民族、蒙古族等。

吉林市还有许多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如伪满皇宫、净月潭、伪满皇宫等。

这些人文历史底蕴为吉林市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3.旅游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吉林市的旅游基础设施也在逐步完善。

吉林市的交通网络不断优化,如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吉林市的酒店、餐饮等旅游配套设施也在不断提升。

这些完善的基础设施为吉林市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4.旅游业发展效益显著随着吉林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对吉林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显著的效益。

旅游业为吉林市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收入,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酒店、餐饮、交通等产业也得到了明显的促进。

旅游业的发展也提高了吉林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吉林市的城市形象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1.以旅游为龙头,推动经济发展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吉林市将进一步以旅游业为支撑,推动吉林市的经济社会发展。

吉林市将加大对旅游业的投资力度,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吸引力;吉林市还将加强与周边地区和各相关部门的合作,实现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吉林市还将加强旅游业的品牌宣传,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

关于吉林旅游攻略

关于吉林旅游攻略

关于吉林旅游攻略吉林省在东北地区中部,境内山峦平原密布,湖泊河流众多,曾经是满清入关前的主要活动地,也是历史上北方一些少数民族的发祥地。

现在还留有不少的古迹,如农安辽塔、长春的伪皇宫、吉林的文庙、敦化的“渤海古国”、黄龙府等。

吉林省最负盛名的自然景观就是长白山和吉林雾凇。

有关东第一山之称的长白山气势巍峨,山上有神秘莫测的天池、瀑布、温泉等,还有众多珍稀的动植物资源,包括素负盛名的长白三宝。

吉林雾凇是吉林特有的景象,在松花江沿岸的公路边,晶莹剔透的雾淞轻而易举地营造出一个如梦似幻的世界。

此外还有松花湖、吉林北山等风景名胜,无一不在向世人展示着吉林的独特风韵。

今天小编带给大家的是吉林旅游攻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吉林最佳旅游时间:12月底—2月初到吉林主要是看雾凇,吉林市气候四季分明,春季短暂多风,夏季较为炎热,秋季凉爽多晴,冬季漫长寒冷,是四季皆宜的旅游胜地。

每年冬天观赏雾凇的最佳时间是12月底—2月初。

吉林消费水平:20-30元左右吉林市的消费水平不高,一般普通住宿的价格在100-200元左右,吃饭人均在20-30元左右。

吉林穿衣指南:羽绒服、半袖吉林市的冬季,平均气温在零下十几度,气候寒冷。

最好穿戴质地轻柔的防寒手套和防寒鞋,这样既可防止在冰雪路上滑倒,又能在滑雪时轻便、灵活。

此外,还应准备一幅太阳镜,防止雪地反射的太阳刺伤眼睛。

为防止皮肤粗糙干裂,可带些油性较大的香脂类用品。

由于吉林的气温较低,所需热量应增加,可随身带些巧克力补充热量。

另外,最好携带旅行用的保温瓶,这样可保证随时喝到热水。

体弱者,最好带上感冒药。

吉林推荐景点攻略特别推荐一:看雾凇看到吉林的雾凇,你会惊讶于造化的神奇,这一生中,你一定要在冰天雪地的季节来到北国,看看这里的雾凇,坐等一场美丽的邂逅和绚丽的绽放。

特别推荐二:红叶谷行摄红叶谷美,美在自然。

集红叶、叠瀑、奇树、怪石于一体,以其自然天成,美妙绝伦的自然风光蜚声关东大地。

吉林省乡村旅游现状和问题研究

吉林省乡村旅游现状和问题研究

吉林省乡村旅游现状和问题研究吉林省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省份,拥有广阔的乡村旅游资源。

这些资源包括自然风光、传统文化、农耕生活等,可供游客探索和体验。

然而,近年来,在吉林省的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很多问题,如低效利用资源、缺乏品牌推广、服务质量不高等。

在这篇论文中,将围绕吉林省乡村旅游现状和问题研究展开讨论。

一、吉林省乡村旅游现状吉林省拥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和潜力,其中以长白山区域乡村旅游最为出名。

长白山区域由长白山、长白山森林公园、长白山天池、长白山细河洞、长白山北坡滑雪场、长白山东坡温泉等景点组成。

近年来,吉林省乡村旅游不断壮大,逐渐成为了全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品牌。

(一)吉林省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以长白山区域为例,吉林省乡村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长白山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景观。

长白山森林公园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拥有特有的摇钱树、丹霞地貌等自然景观,并设有漂流、滑草、滑雪等项目。

长白山天池是亚洲最大的喀斯特天池,清澈的湖水、蔚蓝的天空、翠绿的树木、雪白的山峰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

细河洞则以“中国最美洞穴”而知名,在地下118米的处所有庑殿宫殿,千姿百态。

长白山北坡滑雪场周边的乡村风光亦不容小觑,古老的红色村庄、浓郁的民俗文化、好客的民间人情等等,“田园风光与文化之旅”和“户外探险与体验之旅”都是不错的选择。

长白山东坡温泉为石炭纪地层的天然温泉,药用疗效显著,是长白山区域的一大宝藏。

吉林省的其他地区也有许多乡村旅游资源,比如延边地区享有东北地区最美水乡的美誉。

松花江源头的长白山峡谷是松花江、西伯利亚、朝鲜三大河流交汇处,三河水混杂,交错交流。

可以乘船观赏宽广壮阔的谷底天然湖泊、水带瀑布和壮美的峡谷,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等自然风光。

(二)吉林省乡村旅游产业逐渐兴起吉林省乡村旅游产业逐渐兴起,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近年来,吉林省政府大力支持和推动乡村旅游发展,鼓励农民以旅游产业作为增收途径。

吉林省农村地区旅游发展的不足与建议-旅游管理论文-管理学论文

吉林省农村地区旅游发展的不足与建议-旅游管理论文-管理学论文

吉林省农村地区旅游发展的不足与建议-旅游管理论文-管理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引言2009 年《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开展各具特色的农业观光和体验性旅游活动。

2011 年全国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工作会议提出,要把乡村旅游作为国内旅游的基础工程来抓,把乡村旅游作为发展国内旅游的主战场,摆上突出位置抓实抓好。

2012 年《吉林省旅游业壮大计划》中明确提出,在未来五年将吉林省旅游业建设成为支柱产业,同时将构建以农业观光、生态旅游、乡村休闲、农家享乐和民俗风情体验为主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2013 年吉林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建设一批环境舒适优美、文化特色突出、旅游主题鲜明的特色旅游名镇、充分利用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等发展乡村旅游的意见。

乡村旅游以其特有休闲、清新、自然等独特的风格与魅力吸引了大批都市游客,成为旅游业中新的亮点。

然而特色性不强、基础设施不完善、从业人员素质低、品牌意识差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吉林省乡村旅游的发展。

因此,加快吉林省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的研究,对丰富旅游产品、提高农民收入、美化农村环境、愉悦城乡居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1.为增加农民的收入开辟了渠道乡村旅游集农业观光、生态旅游、乡村休闲、农家享乐和民俗风情体验于一体,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开展旅游活动。

农村具有良好的自然景观、民族文化、田园风光、绿色生态环境和农业资源等自然条件,为开展乡村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农民根据这些自然条件,直接参与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景区的建设,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增加农民的收入开辟了更广阔的渠道。

2.为农民提供了就业的机会世界旅游组织指出,旅游业每增加1 个就业人员,能为社会提供68 个就业机会,其乘数效应极大。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人口众多,而且随着农业现代化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在逐渐增加。

民俗村延吉活动策划方案

民俗村延吉活动策划方案

民俗村延吉活动策划方案一、活动背景介绍民俗村是一种旅游景点形式,通过还原传统村落形态、编织乡土文化和打造特色民俗活动,吸引游客体验当地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

延吉是中国吉林省的一个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因此打造民俗村是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项目。

本文将详细介绍延吉民俗村的策划方案。

二、目标与定位1. 目标- 挖掘和保护延吉的丰富民俗文化资源,提升当地居民的文化自信心,实现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目标。

- 打造一个具有特色的旅游景点,吸引更多游客,促进延吉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2. 定位延吉民俗村定位为展示延吉独特民俗文化和提供乡村休闲旅游体验的场所,既可以让游客了解延吉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又可以提供农耕、手工艺等活动供游客参与。

三、活动策划方案1. 建设规划- 选址:选择延吉市区附近的一个村落作为民俗村的建设地点,考虑到交通便利、风景宜人等因素。

- 建筑风格:延吉民俗村的建筑主要采用传统的朝鲜族建筑风格,融入延吉地方特色元素,打造出具有浓郁民俗风情的建筑群。

- 设施建设:在民俗村内建设展示馆、手工艺作坊、农家乐等设施,同时建设停车场、卫生间等基础设施,以提供完善的服务。

2. 活动内容(1) 民俗文化展示- 筹备一个具有延吉特色的民俗展示馆,展示当地的传统建筑、手工艺品、节日习俗等,让游客全面了解延吉的民俗文化。

- 安排演出活动,包括传统鼓舞、舞蹈、歌曲等表演,让游客亲身感受延吉的民俗风情。

(2) 乡村体验活动- 农耕体验:提供农耕活动供游客参与,让游客了解传统种植方式和粮食生产过程。

- 手工艺体验:开设手工艺作坊,让游客亲手制作传统手工艺品,体验传统工艺技巧,例如编织、绣花等。

- 文化体验:组织民俗文化活动,如民歌比赛、传统游戏、民间舞蹈等,让游客深入了解和感受延吉的文化底蕴。

(3) 体验式民宿- 在民俗村内提供精心装修的传统村屋供游客住宿,体验当地特色生活,例如传统的床榻、木炭取暖等。

- 建设农家乐供游客就餐,提供正宗的延吉民俗菜品和饮品,让游客品味地道的延吉美食。

浅析吉林省乡村旅游产业开发建设

浅析吉林省乡村旅游产业开发建设

浅析吉林省乡村旅游产业开发建设作者:姜润来源:《现代交际》2010年第06期[摘要]随着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的逐年开展,处于日本、俄罗斯、朝鲜、韩国、蒙古与中国东北部组成的东北亚的腹心地带的吉林省,正逐步走向世界。

吉林省作为东北亚的核心区域,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第三产业快速发展,而作为第三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旅游业同样也得到了发展。

在吉林省的经济收入中,旅游业收入占其较大比例。

乡村旅游产业作为新生事物同样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由于发展过快,出现了问题,要建设出完善的乡村旅游产业开发建设体制,任重而道远。

本文根据吉林省乡村旅游产业开发建设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不成熟的建议,目标是促进吉林省乡村旅游产业开发建设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吉林省辖区乡村旅游产业开发建设发展途径[中图分类号]F5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6-0009-01电视剧《刘老根》《圣水湖畔》《插树岭》《乡村爱情》先后在央视热播后,刘老根、马莲、马百万等带领农民致富的带头人在广大百姓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三农政策的优越性,与此同时在吉林省辖区内乡村旅游产业如同雨后春笋般地发展,各地竞相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乡村旅游产业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

一、乡村旅游概述乡村旅游是游客到距离城市有一定距离的有特色产业的乡村进行观光、了解乡土民情、熟知农作物生产等相关的活动。

乡村旅游产业的开发建设伴随着国家三农政策应运而生,是新时期农村对外宣传的有效途径,让外人了解、走进农村,这无疑是对农村变化的肯定,也是当代城乡协调发展的写照。

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资源重复建设,各地乡村旅游产业开发建设千篇一律在省内各地兴建各类的乡村旅游度假村,这固然是好事,能够促进当地的地方经济发展,但是各类乡村旅游产业大同小异,模式与特色大致相同,不能够开发出当地的特色,并且乡村旅游资源建设规模小,不能够在当地产生较大的影响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民俗旅游
——以满族为例
满族民俗文化作为吉林最具特色的文化,是吉林旅游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发满族民俗文化旅游,打造满族民俗文化精品,必然会推动吉林省旅游产业的发展。

此文采用SWOT分析法(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分析法)分析吉林省满族民俗文化旅游。

(一)旅游开发优势(S)
1.一个满族民俗文化旅游节:在8月至10月举办中国·叶赫满族民俗旅游节,扩大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重要载体,全力打造叶赫旅游品牌,提高叶赫知名度,大力发展满族民俗旅游。

2.两个满族民俗中心景区:四平市的叶赫风景名胜区,叶赫,是吉林省开放较早的民族旅游区,满族历史文化遗产独具特色。

其中,开发了两大景区,“古城文化区”和“转山湖风景游艺”。

伊通满族自治县境内的牧情谷风景区,以展示萨满文化为特色,以开发生态旅游为依托的综合性风景区。

其中,萨满风情园以实物的方式,展现古老文化神秘的“萨满文化展览馆”,“满族民俗村”等旅游景点。

3.一个神秘宗教——萨满教。

吉林省是萨满文化的遗存保留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地方。

吉林省的萨满文化是“萨满文化研究的活化石”。

作为吉林的一张文化“名片”打出去,也许会形成西南有云南东巴,东北有吉林萨满的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的新格局。

4.满族民俗体验:白天可安排游客参观满族民俗风情展览,考察满族民俗事象,购买地方手工艺品和土特产品, 让女士游客穿旗袍,戴“旗头” , 穿“花盆鞋”等。

晚上,可以为游客演唱满族歌舞、表演满族的游戏。

在游客观赏歌舞游艺表演的同时,还可为游人提供各种满族风味食品满族的特色点心“驴打滚”、“萨其玛”、“豌豆黄”、“艾窝窝”和粘豆包等, 还可让游客自由走访满族农家,住满族的“口袋房”,睡满族的“万字炕”,吃满族的“农家饭”,还可让游客亲手包制粘豆包。

这些满族的民俗文化对旅游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刺激”性,能满足国内外旅游者的好奇心,使游客多一种体会,多一份感受。

(二)旅游开发劣势(W)
1. 缺乏旅游精品。

吉林的满族民俗旅游资源中没有闻名世界的世界文化遗产,加之,景点的文化内涵没有得到充分挖掘,旅游资源缺乏文化内涵,因此没有突出的满族民俗资源鲜明的个性特色。

2.整体开发层次有待提高,部分旅游资源可开发性不高。

目前,满族民俗旅游资源缺乏深层次的开发,满族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不仅要体现满族的民族特色,还应在开发中关注与满族所在城市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凸显城市的文化底蕴。

地理和位置交通不占优势。

(三)旅游开发机遇(O)
1.大旅游社会气候的形成。

随着生活水平改善,假日增多,国际民俗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和国内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不断升温,这些都将为吉林满族民俗旅游的进一步开发提供机遇。

2.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加强。

近些年, 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依托满族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 以沈阳、长春、哈尔滨三省会为龙头,大力开发东北地区满族民俗旅游资源,建设满族民俗旅游点,并把各地的满族民俗乡、满族专项旅游项目、满族风情旅游线等相衔接,形成沈阳——长春——哈尔滨——牡丹江的满族民俗旅游直线,辐射周边地区开花的旅游圈,再往南可以联合北京的满族民俗馆,扩大满族民俗的影响力。

(四)旅游开发威胁(T)
1. 吉林周边省旅游的迅速发展和同类资源的激烈竞争都从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客流。

尽管吉林省的满族民俗旅游资源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但总体来讲知名度、产品的规模、质量都有一定的欠缺,在区内外竞争力都不算很强。

2.民俗旅游人才匮乏。

要发展吉林满足民俗文化旅游,不仅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基础的专业知识,还要对满族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有一定的了解。

目前,从旅游管理部门到旅行社,都存在着专业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均的严重隐患,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

经过以上分析,对于吉林省满族民俗旅游发展,有以下对策:
1. 挖掘特色,加大宣传,民俗旅游广告宣传以内容真实、特色鲜明、形式多样为基点,可以利用“明星效应”,寻找代言人。

2. 将民族小学除了对外界开放,让游客了解当地民俗外,在教学中还应根据民族地区具体情况,在某些教育内容中体现民族特色。

还可以加强旅游地居民参与有关旅游知识的教育培训来提高其旅游意识和环保观念。

3.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培训。

利用高校和专业的旅游培训中心构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基地,同时可引进一些高级管理或经营人才以满足民俗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全面要求。

4. 完善民俗景区景点服务设施,建立旅游信息咨询和反馈体系。

这样,可以及时受到游客的意见和要求,进行归类和总结,及时处理突发问题,满足游客的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