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复旦大学法硕初试420分经验分享
2016年学姐考研经验分享

2016年学姐考研经验分享【摘要】当感到前路迷茫时,不妨听听学姐的建议吧。
本文总结了368分法学专业学姐的经验分享,从确定目标到专业复习,希望对众多考研小伙伴有所帮助。
Part1:目标▶选定一个想学的专业:其实考研的人,基本会分为两种:第一类人是想弥补自己的缺憾,本科想学却没能没成的专业,想利用这个机会实现这个愿望。
第二类就是我这种,在本科四年期间对自己所学专业产生了兴趣,对某个方向尤为感兴趣,想继续深造。
这两类人我都觉得不错,因为都是有梦想的孩子,都是追梦的人。
但是如果你选择了第一种,可能会比别人付出的努力更多,难度也会稍稍大一点。
为什么。
因为考过研的人都知道,考研有个词儿叫“三跨”,所谓三跨就是“跨专业、跨学校、跨地区”。
当然也不乏一部分人输在这三跨上。
第一个,跨地区。
之前在论坛上看到有人问“某地区批卷子会不会严格”之类的问题,也听过有的老师喜欢某某地区学校的考生的传言,我个人觉得可能会稍有影响,但是具体能影响到多少我也不确定。
第二个,跨学校,就是不考本校的研究生,而是选择别的学校的。
这几乎是不成文的规定,一般学校都会在同等条件下、甚至是存在差距的情况下,优先录取本校本院本专业的学生。
第三跨,就是跨专业。
如果你选择跨专业,就要考虑到你的竞争对象可能是已经学了四年本专业的学生。
不是说我在给大家制造压力,但是这是你们必须要考虑到的。
▶根据专业选择一个学校当你确定一个专业以后,就要广泛查资料,综合各种因素,诸如就业、专业排名、师资力量等等,选择一个合适的学校。
这里,我要给大家提个醒儿。
切忌好高骛远。
选择学校,不要眼太高,也不要太低,结合自己的实际,选择一个理想的学校。
我当初选择CFAU的国际法专业,就是在大三上学期第一次上国际法的课坚定了想法。
首先,CFAU是我的一个梦想,从小就是我的梦想,无奈本科分数太高。
其次,我对三国法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CFAU的国际法系也很不错。
第三,CFAU的就业率很高,虽然不是985也不是211.第四,CFAU对英语要求应该说很高,我英语一直都还不错,可能还是具备一定的竞争力。
2016复旦经院431专业课142初试415初复试总分第一名经验贴

2016复旦经院431专业课142初试415初复试总分第一名经验贴三跨一战415,专业课142第一,复试后总分第一,复旦431经验帖风云两甲子,弦歌三世纪,祝母校西安交通大学120周年生日快乐考研结束后,有不少同学通过各种渠道向我咨询经验或者邀请我上课,这个成绩对我而言是运气大于实力的,所以我谢绝了所有的邀请,为了回馈考研路上一路帮助我的朋友和家人,更作为一种考研人的传承,我会竭尽所能将我认为最值得的经验写下来,帮助更多的学弟学妹取得理想的成绩,希望大家看后会有帮助。
我这篇经验帖主要以纯考试技术分享为主,不夹杂选校分析,考研之前的经历,考研心态等鸡汤,当然这些都很重要,只是有很多前辈写的很好了,我从中受益良多,就不班门弄斧,只说说我个人考试方面的干货。
最后提醒一下,如果你刚接触复旦431考试,你可能看不懂一些内容,不要灰心,随着踏实复习的深入,你会越来越有感觉,而且比你想象的简单,最重要的是do it,right now!背景:西安交通大学能源动力工程专业本科,无任何金融或经济先修基础,一战政治67,英语84,数学122,专业课142,总分415,专业课第一,复试总分第一。
我一直属于比较会考试的学生,能力不算出众但是应试教育还是有一定心得,从高考到大学的各种考试最后到考研,都算应付的不错。
所以,考试就是考试,不完全是水平的比拼,我们需要在这一年取得高分,而不是在这一年学会炒股。
很多同学开始学习金融以后觉得各个方面都很有意思,也自己学习了不少,说起话来旁征博引滔滔不绝,然而就是忽视了考试所要求的扎实功夫。
我大学本科接受的教育比较扎实,从小又生长在校园里,我很明白学术和实务的区别,我们考试考的是学术水平,不是实战操作。
学术一定是课本上扎实的理论并用此去解释现实,而不是一大堆金融实务中的东西,这一点一定注意。
另外,要准备一门考试,我们需要结合自身背景(英语强还是数学强,是否二战,是否跨考)等等来为自己制定标准,以我为例,数学英语比较好,政治和专业课较弱,结合复旦的录取情况,我制定的是400分的标准,那么理想情况是政治70,英语80,数学140,专业课110(去年专业课最高120+)。
复旦大学2016年法律硕士初试399分备考经验

复旦大学2016年法律硕士初试399分备考经验文运法硕2016年面授全程学员任同学我初试的成绩是399分,基础课得分121,综合课得分126,英语79,政治73。
对于这个总数而言,专业课的得分是超出预期的,英语和政治的分数则偏低,这与我英语和政治的复习时间比较少有一定关系。
到现在为止,我深感考研最重要的依然是决心,这个一个重复多少遍都不为过的词语。
这也是考研与高考最大的一点差异,我相信几乎所有参加高考的学生,只要将考上大学作为理想,都会对此空前重视,全力以赴。
可考研不同,对一个本科生而言,你的选择太多,这本是一件好事,但福祸相倚,也可能让人不知所措。
无论选择出国还是就业,一般不论优劣到头来总有个出路,而且在考研初试之前,多数已收到了offer。
这对我们其实并不算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我相信任何人在同学都有了人生的下一步规划之时,都难免会心生疑虑焦躁,会问自己,我万一失败了怎么办?我付出这么多值得吗?我是不是该尽早就业?只有我一个人还没有出路是不是很难堪?这些问题并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就像考研也并对对任何人都是最优解。
但相比前两者,考研又的确是一种高难度高风险极耗时间的抉择,容不起反复的迟疑掂量。
所以无论选哪一条路,请务必早下定心,避免中途改弦易辙,那将是得不偿失的损失。
还有不少同学试图另辟蹊径,走一条折中的道路。
比如一边寻觅就业的机会以作后路,一边抽出时间来加班加点地准备考试。
这是一种看起来更稳妥更保险的办法,但对多数人而言,事实上极难走通。
毕竟我们可以想象,对多数人都是零基础的专业课,都是只有仅一年甚至更短的复习时间,如此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根本容不得他顾。
所以这条路往往会成为半途而废的伏笔,若要选择更要慎重。
现在还记得考研那一天我特意数了一遍,全场有1/7的座位缺席,事实上,如果将考研前两三个月已经基本放弃,只是最后来碰碰运气的人算上,弃考的比例要远高于这个数字。
当你定下考试决心之后,就应当有一个大略的复习进度规划。
复旦大学法学院2016年招收法律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办法实施细则

复旦大学法学院2016年招收法律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办法实施细则根据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制定的《复旦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办法》,法学院特制定《复旦大学法学院招收法律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办法实施细则》。
复试名单的确定根据学校当年招生政策、各学科专业的招生计划及考生的初试成绩,由法学院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提出拟复试名单,报学校研究生院审定。
实行差额复试,原则上按不超过1:1.5比例(根据各专业初试情况加以适当调整),择优拟定复试名单。
复试的科目、方式、复试成绩权重、录取标准(1)专业知识与技能复试:法律硕士专业复试科目是“法学概论”。
专业知识与技能复试采取口试方式,按百分制评分,专业知识与技能复试成绩未达60分的,不予录取。
(2)英语口语(含听力)复试:英语采用口试方式测试口语和听力,按百分制评分,英语复试成绩未达60分的,不予录取。
(3)同等学力考生加试:同等学力考生加2门本科专业主干课作为复试科目,采用笔试方式,分别按百分制评分。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有一门科目笔试成绩未达60分的,不予录取。
(4)“思想政治品德”采用笔试方式。
考核成绩分为合格与不合格。
如“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不合格不予录取。
(5)复试总成绩由专业知识与技能复试成绩和英语口语(含听力)复试成绩两项组成。
其中前项成绩在复试总成绩中占80%权重,后项成绩在复试总成绩中占20%权重。
(6)初试成绩和复试总成绩相加后,得出考生入学考试总成绩。
初试成绩与复试总成绩各占入学考试总成绩的50%权重。
除(1)(2)(3)(4)中不予录取的特定情况外,按入学考试总成绩的排名择优录取;成绩并列的,按复试总成绩择优录取。
说明:一、根据有关通知,报考“法律(非法学)”专业的同等学力考生,复试中不安排加试。
二、成绩计算公式:1、总成绩=初试成绩+复试成绩2、初试成绩折算:初试总分×0.1=初试成绩注:0.1=0.2×0.5(初试总分500折算成100也就是100÷500=0.2)3、复试成绩折算:专业知识与技能成绩×0.4+英语口语成绩×0.1=复试成绩注:0.4=0.8×0.50.1=0.2×0.5文章来源:文彦考研旗下复旦大学考研网。
2016年学霸的考研经验分享

2016年学霸的考研经验分享【摘要】作者说所有别人眼中的幸运,只有自己知道是理所当然。
超级详细的考研复习计划:从如何获取信息到英语政治专业课复习,作者将自己的亲身经历汇总成一篇含金量超高的经验文,篇幅较长,但受益无穷,希望对各位考研er有所帮助。
一、所有别人眼中的幸运,只有自己知道是理所当然写这篇文章时其实我很犹豫。
写了一部分后我更犹豫了,因为觉得自己似乎写了很多废话。
但朋友的一句话坚定了我把这篇文章写完的决心。
她说也许你觉得没什么用的话对别人来说却可能是醍醐灌顶的。
那一刻,我决定把自己所了解的考研知识全部写出来,也许在茫茫人海中有某个人能够因为这篇文章得到一些启示呢?我的本科是在一所偏远地区的二本师范院校,参加的是16年教育学311统考,目标院校是广东省的华南师范大学。
考研总分399分,其中英语76分,政治83分,专业课240分。
从去年四月份决定考研,到现在刚好一年多。
今天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我回想自己一年以来的兵荒马乱到此刻的心如止水,不由得想起了穆旦的一句话:我冷眼向过往稍稍回顾,才发现所有的悲喜都已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不过是完成了普通的生活。
想起自己考研这一年来所走过的路,有过繁花似锦也有过数九严寒,如今却觉得只不过是再普通不过的人生。
这一次考研是我一个人的战斗。
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个人。
我的父母是农民工,他们对考研一无所知。
我没有男朋友也没有找研友。
我没有报考研班没有在网上买视频。
宿舍六个女生,包括我一共三人考研,她们中三人实习、两人在外面租房子准备考研,因此只有我一个人住在宿舍。
现在我还时常想起自己是怎样在寒冷的冬天一个人迎着风雪回到宿舍,宿舍灯火依旧,却没有一个人。
2016年的教育学311“偏而不难”,导致很多人遭遇了滑铁卢。
考研前我很少逛考研论坛,考完后我却经常在考研论坛里溜达。
看完大家第一时间对于教育学统考试卷的吐槽,我对考研的情况已经有了最基本的了解。
还记得自己看到成绩的那一刻,我居然没有像很多人觉得所有的苦都没有白费、终于熬出头了感觉,而是无比强烈的感受到这一年来我是多么的辛苦。
复旦大学 法硕联考402 复试经验谈

8 k1 N( A, I" `9 V2 ~+ n4 b专业课我花的时间最多,结果也很满意。专业课是从三月份开始的,买了前一年的指南,先通看了一遍,看第二遍时边听录音边做笔记,同时做配套练习。一共看了三遍指南。暑假时做了标准题库,看了一遍重要法条解析,做了一遍真题(留了最近两年的放后面检验用)。同时把题库的大题背了几遍,还自己录了音,晚上睡时听一会。分析出来后,开始看分析,但刑法分则仍是看指南。分析一共看了六遍。后期结合题库大题、真题考点和自己感觉,把可能出大题的部分全部抄在本子上,抄满了一个厚实的大笔记本加半个小笔记本,每天早上和中午两点后在教室外的草地上诵读一个多小时。最后五套题出来后买来完整做了前面三套,后面两套由于时间紧只做了客观题,主观题则想下思路就看答案。最后五套题推荐大家做,里面有原题,有的会换个题型出,更重要的是它的答案里列出了得分点,对于如何答题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但对那些很偏的题也不用太在意,不要让它打击了自己。
$ T$ H0 [- h+ k
难忘那些难忘的日子,风风雨雨,坚持下来就是胜利!
: F3 K7 Q3 l7 X$ r3 f+ N
" D0 v0 I3 S! t3 m+ a+ q) \6 k感谢一路上给予我关心关怀和关爱的人!特别感谢我的哥哥和我的父母!是你们的支持和鼓励让我更有力量,让我不孤单。
& t( @* L2 Y7 Z' u3 U% a% n( v6 T 政治报了个辅导班,暑假上了一周课,然后放下,到国庆自己正式开始。用的是大纲解析,也即红宝书。先通看了一遍书,看第二遍时看一章做一章任一的客观题。后期用的书是任二、任三、任四和肖四。后期也跟辅导班上了冲刺班、点题班。感觉辅导班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没必要上,要报的话报个点题班就可以了,以免耽搁太多时间。主要还是自己多看两遍书,前期多做下客观题,后期自己可以总结些重点背,特别是哲学部分。最后冲刺时肖四大题一定要背好。任四肖四和点题班的资料都有重合,不放心的同学可以结合三样来看、背,但重点背肖四。
法硕考研经验谈之初试——复旦法硕学姐经验谈

法硕考研经验谈之初试——复旦法硕学姐经验谈备考书籍其实我用到的书并不是很多,但是我本着两个原则:1、资料一定要精,完完全全搞懂一本胜过囫囵吞枣十本。
2、真题胜过一切然后是各科的备考资料:1、法硕:分析指南刑法分则真题冲刺背诵讲义(每年11月底,凯程法硕会整理大约几百道需要背诵的简答题)2、英语:只有真题3、政治:红宝书肖秀荣1000题真题肖四(用来背简答题)肖八风中劲草(用来做选择题)(三)时间分配总的时间段:主要的复习时间我列在了表里,下面讲的,比较详细,像流水账一般记录了大半年的生活,主要是走过的一些弯路和一点点建议。
(政治我没有下很多功夫,最后65分低空飘过,大题主要是背了肖四,说来惭愧,真无经验可言)我是从3月份中旬开始备考的,当时大三下,还有很多课,因为准备的比较早,所以只在下课的时候看书,进度很慢,到六月初才看完了民刑,期间一边看书一边做笔记一边做练习。
(注意此刻我发现了自己一个致命的缺点)我发现,做笔记完全拖慢了我的看书速度,我原本以为用iPad做笔记记要点是在为后期系统整理复习,况且我当时觉得iPad拿着随时复习也很方便,所以我前期复习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在iPad上敲敲打打,完全不过脑子的在整理笔记,等到六月初,我才惊出一身汗,幸亏当时对自己了解够深,有先见之明。
其实我本人并没有经常翻阅笔记的习惯,所以意识到自己就算是记了笔记也绝不会有大用处,所以我及时收手了,至今我都非常感激当机立断的自己,因为等到后期需要背诵的时候,你会发现,凯程法硕已经做了大部分的工作,辅导机构已经帮你把需要背的知识点整理好了,客观来说,它整理的比你全比你清晰比你排版好,你要做的就是打印背诵就好,所以不要自作聪明做无用功。
而事实证明,我辛辛苦苦做了两个月的笔记,后来一次也没有再看过。
我必须要提醒一下,我对我自己的学习方法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知,如果你平时有记笔记并且随时复习笔记的习惯,那记笔记对你来说事半功倍,但是对我来说,绝对是一项费力不讨好的工作,这是惨痛的教训,两个月的时间,足够我看两遍民刑了。
2016年复旦大学法律(法学)硕士考研复试分数线

2016年复旦大学法律(法学)硕士考研复试分数线2016年复旦大学法律(法学)硕士考研复试分数线是350,凯程老师提醒同学们抓紧时间准备复试,2017年考研的同学也要注意了,赶紧行动起来,决战2017考研!凯程教育独家首发凯程考研创立于2005年,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
10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助下顺利考取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中传等全国200多所著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致力于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索玉柱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凯程法硕优势:凯程法硕辅导经验丰富,每年都有大量学员考取北大、清华、人大、中国政法、贸大、中财、北师大、中央民族大学、社科院、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等院校,在凯程官方网站有他们的经验谈视频,同学们可以查看,相信他们的经验对每位同学都有很大的帮助。
对法硕参考书、就业、择校、分数线、备考指导等不清楚的同学,可以查看凯程的官方网站,可以联系咨询老师,为同学们详细解答。
凯程法硕成功学员经验谈视频:很多机构说自己考了多少人,亮出来多少经验谈,但是几乎没有机构把自己学员的经验谈视频亮出来,凯程有实力把凯程学员部分学员视频经验谈亮出来,体现凯程的绝对优势。
详细请查看凯程官方网站法硕栏目。
凯程简介:凯程考研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
11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助下顺利考取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中传等全国著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考独家整理最全法硕考研知识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法律硕士考研真题和知识点等内容,加入我们的法硕考研交流群还可以获得法硕学长免费答疑服务,帮你度过最艰难的考研年。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法硕考研一对一咨询进行解答。
2016年复旦大学法硕初试420分经验分享复旦法硕复试的结果基本已经出来了,尘埃落定,将近一年的“折腾”终于结束了。
现将自己的一些备考经验和感悟做一些总结,既是对论坛的答谢,也算是对自己这段考研历程的做一个结束仪式。
我的初试总分是420 政治79 英语80 刑民127 综合134 初试成绩是复旦第一,对于这个结果我还是非常满意的,下面就分科目讲一下我自己的备考经历专业课:2 A% Q- {' C, z6 E- t& O5 M我是15年3月1号正式开始准备的,大三下学期(3~6月)主要以刑民为主,综合科并没有开始。
一开始用的是人大版的绿皮指南,一直到4月下旬才看完刑法,后来果断扔掉指南,直接上分析,刑法分则用的是六脉神剑笔记。
这4个月我主要是以刑民的分析为主,看一章分析,听一节录音,对应相应的讲义做好笔记。
第一遍很重要,我大概花了3个多月才弄完刑民第一遍,这期间,要做到对分析地全面细致地理解,在讲义上补充老师讲到的的而书上没有的知识点。
陈永生老师善于归纳总结,而且风趣幽默,对于一些难点讲的会比较透彻;朱虎老师讲课的节奏比较慢,但是他的特点就是会举例,我会把他讲的一些简单案例记录在讲义的相应知识点,比如恶意占有关于捡到他人丢失的牛的例子。
核心要义就是通过录音的讲解达到对基本概念、基本制度的理解。
这个理解包括对概念具体是什么以及为什么会这么规定,这方面,朱虎老师会讲的深刻一些。
同时也少不了必要的练习题,我用的是配套练习。
刚开始做会错很多,但是不要在意,毕竟是我们是零基础,重要的是把错题弄明白。
要强调的就是做第一遍的时候不要在书上直接写答案,因为后面还会用到。
这一阶段每天花在刑民上的时间大概是4个小时。
因为大三下学期还有很多课程,即使能够翘掉一些课,时间也是有限的。
6月份在应付期末考试以及一堆无关事物,加上6月底考完试回家修整了一个星期。
所以3月到6月我的专业课进度实际上是相当慢的,而且前期看指南真的觉得浪费了很多时间,这3个月基本上就只是过了一遍刑民的基础。
不过,我觉得第一遍过刑民真的很重要,不要刻意求快,一章一章来,力求把每一个概念,制度理解好。
暑假是黄金阶段,这个时候专业课全面开始,上午刑民,下午英语,晚上综合课。
第二遍过刑民仍然以分析为主,这个时候会用上法条释解,这本法条解释跟着分析一章章看,会让我弄清楚很多在第一遍的时候没有弄明白的知识点以及分析上欠缺的知识点。
这本书一定要用好,好好看,好好做笔记,圈点勾画什么的,要认真对待。
同时,这一阶段我把题库的刑民部分也跟着完成了,个人感觉这本书出的不好,超纲和错误的太多,不如直接做强化班的题目听一下强化班的录音。
至于综合课,我一开始真不知道如何着手,后来就是听了一下宪法和法制史的基础班录音,听一章就直接背一章;法理学感觉听录音也没啥意义,讲义也是书上的东西直接梳理,所以也是直接背诵。
综合科三门我是穿插的进行的比如上午、中午以及下午抽出一些时间背书,晚上做配套练习检验。
宪法听听胡锦光老师讲课还是蛮有意义的,至少能加深理解;法制史听录音能够加深对一些陌生制度的掌握;但讲法理的老师讲的仍然很抽象,所以就干脆不听了。
我从8月初开始背综合科,反复的背,反复的做题,在记忆的过程中便形成了结构和框架,在记忆和做题检验记忆的过程中,就自然而然的理解了。
记忆促进理解还是有道理的。
这段时间练习刑民以标准化题库为主,综合课练习以配套练习为主。
我不推荐标准化题库,直接用好强化班录音就好了。
我就是因为刑民过分的强调了做题库而导致暑假过了强化班录音还没完成。
总结起来,暑假我是利用法条加上练习进一步强化对刑民重要制度的理解;综合课除了宪法需要理解,其他直接背诵。
时间安排上包括英语每天不超过9个小时。
O1 b3 V; E1 c7 G9 F4 B9月份大四开学了,学院给安排了一个实习,预期40天。
经过我们专业近半数的考研党的积极抗议,学院做出让步,削减为20天,剩下的等到初试完之后再补回来。
抱着一边实习一边学习的心态,我装了一行李箱的考研书籍奔赴实习机构。
结果,白天上班根本不可能学习,每天晚上督导还要开将近2个小时的总结会,20天下来,斗志快磨灭殆尽,前面复习的效果基本都没了。
而且9月底回来还要写各种材料,交各种报告。
所以,9月份的意外事件完全打乱了我的节奏和计划。
10月份加上身体不舒服,自己果断回家一边调养身体一边复习。
10月份开始做第一遍真题,选择题全真自测,主观题只写要点,对答案之后弄懂错的原因以及虽然对了但是不确定的题目,并标记号。
主观题只看自己有没有踩对知识点。
同时,这一阶段分析也要开始全面背诵了(包括刑民)。
每一个制度的概念、特征、分类、构成要件等标上一二三四这样要素分类的,每一个罪名的概念、构成要件、此罪与彼罪的区别、并罚还是择一等等最好全部背下来。
做真题之后你就会知道命题人考分析上的什么,你就会发现绝大部分内容基本都是分析的原话,但是除了宪法。
每次做综合课真题宪法错的最惨烈,后来总结出来,宪法需要直接背诵法条。
宪法小红本,不说全部背下来,但是至少公民基本权力义务、国家机构这两章是要全背的。
如果还不够,甚至还需要参照法条释解来记忆。
综合课如果开始在暑假就背诵了的话,这个时候做真题的效果应该是很好的。
总结起来,10月份我就基本在全面背诵加做真题上面了。
虽然在家复习,不过这段时间的复习状态反而是最好的,我把自己关在一个小房间里,每天复习时间12个小时。
. y7 C2 H5 n% C. ]11月份开始做第二遍真题,这一阶段的选择题仍然会做错,没办法,还是加强理解。
要知道,真题是可能重复出现的。
不过,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放在主观题上面,要研究如何大题,就要充分利用好高教社的那本真题的答案解析。
要模仿答案的答题方式和思路,研究主观题出题套路,逐渐让自己的答案规范化,与阅卷参考答案尽量符合。
这一阶段由于政治时间的增加,用来背分析的时间会减少不少,但仍然要不断的温习,记忆就是一个不断和遗忘做斗争的过程,这个过程很痛苦,但只要坚持下来,没背完一遍分析就会有新的提升,而且数度会越来越快。
当然,背书不是意味着对理解的抛下,这个时候看看讲义上自己做的笔记,回顾老师讲过的知识点也是很重要的。
切记不要因为背书而陷进了背书,不然就成了读死书了,万一碰见陌生的东西,反应不过来可就完了。
12月可以做一做预测卷、模拟题的什么的,但是不要对分数以及答案过于计较,这个时候做最后5套卷主要是测考试时间把握程度,保持做题的手感。
最好的题目仍然是真题,这个时候对于真题,就只需要看看错过的选择题,看看主管题答案。
所以,真题也就利用三遍即可。
对于押题,我并不迷信,我自己倒是做了个押题,即对照06至15年真题,把历年真题的主管题考点标注在16年新版的考试分析上面,凡是没有标注到的,出题的可能性是相当大的,就缩小了着重记忆的范围。
这个方法使我命中了法制史简答题所在章节和赌博罪,尤其是赌博罪,考前我还跟小伙伴说了这个罪名考的可能性极大。
当然,这其中运气的成分是极大的,而且往年出过的题目也是有可能出的。
所以,最根本的,仍然是坚持背分析,我一直到进考场前还在看刑法总则,刚看完刑总一罪与数罪就进考场了,拿到试卷,我就觉得自己是幸运的。
考完试,我的15版的考试分析已经被我翻得面目全非。
英语:0 o" ]( T) i! D3月至暑假前。
这一阶段主要是在背诵单词,考研词汇是要一个个记的,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不记词汇是肯定不行的。
其次,这段时间,做的是张剑150篇模拟阅读,每天两篇,限时训练。
对完答案之后把不懂得经常出现的词汇用一个小本子抄写下记住就行,至于文章以及答案本身不要深究。
: c! j. y& Z. U9 N4 `2 R6 e9 j暑假开始真题。
我是先做的94年05年真题,用的同样是黄皮书,每天英语的时间都是限定在下午,每天做一篇阅读,做完之后对文章进行翻译,自己一句一句默念出来译文,然后对照真题解析比较自己的翻译,将所有不会的单词用小本子记下来,反复记忆;对每一题无论对错都要找到题目以及每个选项在原文中所在位置,为什么是对的,为什么是错的。
这样一篇文章研究下来大概需要花费2个小时,加上完型以及翻译一套真题需要一周研究完。
94至05年真题相对简单,我只做了一遍,就接着做06至12年真题了。
每天重复的研究真题,充分利用真题解析,把每一个语法和每一句话弄懂,每一个单词弄懂记住,把每一题研究透彻错在哪里。
你就能够总结出有哪些基本题型,有哪些常见陷阱设计方式,有哪些正确思路可以运用。
当你能够总结出自己的一套想法了,就算对真题阅读有了质的提升了。
英语只需要做真题就够了,反复的做,做2遍以上。
后期可以做一些模拟题练练手,但是你会发现真题和模拟题的差距真的很大。
$ c( S" k, a; X2 t0 f {10月份开始准备作文,可以买一本作文书或者找一些辅导班的作文资料,不要套用模板,但是一定要积累一些高级表达。
另外,真题作文一定要下笔写,一星期至少要写一篇文章出来,写完对照答案修改,一是看自己有没有偏题,二是看自己写的是否流畅有层次感,三是看是否具有高级句型、高级词汇。
有条件的可以找英语水平比较好的同学给你修改。
, e: H* D4 `* s& \政治:4 ]" R: G* F1 ^2 C9 S* Q* E这一科我不好多说,准备的时间并不充分,因为我是文科生,很多背景性的东西都理解,所以政治这一门算是花费最少,产出最高的了。
本来打算9月复习来着,后来因为实习 10月份才开始复习,红宝书、肖1000题照着刷,红宝书精读加浏览总共两遍,主要用来解决选择题,政治是得多选得高分,所以1000题还是得反复刷。
后期就是背诵押题的资料就好,考前1至2星期都来得及,押题的太多,压中的并不多,去年我背了肖秀荣的最后四套卷,感觉也就当代世经用的上。
经验就先说到这里,下面想谈谈自己对考研的感悟吧$ D, O) u! D* {$ |" |5 `为什么要考研,为什么要考法硕,为什么要考这个学校。
这三个问题必须要明白,对我而言,考研意味着一个更高的平台和更多的资源,它不可能改变你的命运,但能给你一个向上走的机会。
当初我在选择考研这条路时,前期进行了较长时间的思想准备。
明确自己不想读博走学术这条路,就放弃了本专业社会学,选择了专硕;在具体选专业的时候,曾在金融和法律这两个专业之间纠结过,后来自己尝试着学了一个星期的数学,果断放弃金融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