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过程中的硫酸铵蒸发结晶以及中和结晶的主要对比分析
硫酸铵蒸发结晶过程研究的开题报告

硫酸铵蒸发结晶过程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硫酸铵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肥料,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中。
硫酸铵的结晶方法主要有冷却结晶、蒸发结晶等,其中蒸发结晶是应用较广泛的一种。
通过研究硫酸铵蒸发结晶过程的影响因素和优化方法,可以提高硫酸铵结晶的产率、质量和能耗效率,进一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研究硫酸铵蒸发结晶过程的影响因素和优化方法,探究硫酸铵蒸发结晶的工艺特点和机理,为提高硫酸铵结晶的产率、质量和能耗效率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验基础。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 硫酸铵蒸发结晶的基本理论和工艺特点。
2. 分析硫酸铵蒸发结晶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包括温度、压力、搅拌、浓度等因素,探究其对结晶率和结晶质量的影响。
3. 探究硫酸铵蒸发结晶的动力学特征,包括结晶速率、形态、大小等,研究结晶过程的机理。
4. 优化硫酸铵蒸发结晶的工艺条件和参数,从而得到较高的产率和质量,降低能耗和成本。
三、研究方法和实验方案1. 理论分析和文献调研。
通过收集文献和分析理论,理论研究硫酸铵蒸发结晶的影响因素和机理。
2. 实验研究。
在实验室中设计并实施硫酸铵蒸发结晶的实验,探究影响硫酸铵结晶的各种因素,并测量结晶率、质量、速率、形态等参数,从而得到结晶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3. 优化设计。
根据实验结果,结合文献中的优化方法,设计并实践优化硫酸铵蒸发结晶的工艺条件和参数,从而得到较为理想的结晶产率和质量。
四、论文结构和计划研究报告将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绪论。
介绍硫酸铵的结晶特点及其应用价值,概述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阐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说明方法和实验方案。
2. 理论分析。
以文献调研和理论分析为基础,阐述硫酸铵蒸发结晶的基本理论和工艺特点。
3. 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实验探究硫酸铵蒸发结晶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包括温度、压力、搅拌、浓度等因素,探究其对结晶率和结晶质量的影响。
4. 结晶机理分析。
分析硫酸铵蒸发结晶的动力学特征,包括结晶速率、形态、大小等,探究结晶过程的机理。
硫酸铵生产工艺流程

硫酸铵生产工艺流程硫酸铵是一种重要的化肥和工业原料,其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溶液制备、蒸发结晶、干燥和粒化等步骤。
首先是溶液制备。
将硫酸和氨水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生成硫酸铵溶液。
硫酸的浓度通常为60-70%,而氨水的浓度则在30-35%左右。
混合过程需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搅拌速度,以确保反应的充分和均匀。
接下来是蒸发结晶。
将硫酸铵溶液送入蒸发器,通过加热使其中的水分逐渐蒸发,从而使溶液浓缩。
蒸发器通常采用多效蒸发器,可以充分利用热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在蒸发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压力,以维持适宜的结晶条件,并避免结晶器内部结垢。
结晶完成后,需要进行干燥。
将湿度较高的硫酸铵晶体送入干燥器,通过加热和传热来除去水分。
干燥过程需要注意控制温度和通风速度,避免硫酸铵受热过度或受潮而糊化。
一般来说,干燥温度在60-80℃之间,干燥时间则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最后是粒化。
将干燥后的硫酸铵晶体送入粒化机,通过挤压和成型来使其形成相应的颗粒状。
这一步骤主要是为了提高硫酸铵的储存和运输性能。
粒化过程中,需要控制挤压力度和速度,以保证产出的颗粒大小和形态一致。
整个生产工艺流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安全环保:硫酸铵的生产过程中涉及到一些危险品,如硫酸和氨等,因此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同时,要合理利用能源,减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废渣,保护环境。
2. 质量稳定:生产硫酸铵的过程中要控制各个步骤的参数,确保产出的硫酸铵质量稳定。
对于溶液制备和蒸发结晶过程,要控制温度、浓度和搅拌速度等因素;对于干燥和粒化过程,要控制温度、湿度和机器设备的操作参数等。
3. 能源消耗:硫酸铵的生产过程中,蒸发和干燥是能源消耗较大的环节。
因此,要合理设计和选用设备,优化能源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总之,硫酸铵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溶液制备、蒸发结晶、干燥和粒化等步骤。
通过合理控制各个步骤的参数,可实现硫酸铵的稳定质量和高效生产。
硫酸铵生产过程中异常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 云南解化清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解化化工分公 司 ,云南 开远 6 6 1 6 0 0 )
[ 中图分类号 ]T Q 1 2 5 . 1 4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 0 0 4— 9 9 3 2 ( 2 0 1 3 ) 0 1 — 0 0 3 0— 0 2
1 1 . 4 4
8 . 9 4
1 3 . 2 0
1 2 . 2 9
1 3 . 4 0
由表 3可 看 出 ,硫 酸铵溶 液 中水不 溶物 与烟 道灰 的组 分及 含量 比较 接 近 ,只是氧化 钙 和氧化 镁 的含量 差异 较 大 ,这 是 由于硫 酸铵溶 液 中 的氧
2 . 1 . 2 消 泡试 验
试验 选 取专 用消 泡剂 ,通 过模 拟生 产 现场起 泡状 况来 调节 消泡 剂 的不 同加 量 ,最终 确定 控制 硫 酸铵溶 液起 泡 的最 佳加 入量 。 在 2个 2 . 5 L试剂 瓶 中各 装 人 2 L从 生 产现
酸铵溶 液循 环 时会 产 生大量 的泡 沫 ,并 从容 器人
2 . 1 . 1 泡沫产 生原 因分 析 热 动力 厂锅 炉烟气 脱硫 用 的稀 氨水 主要 来源 于煤化 工 6 2 3 B( 加 压 脱 酸 脱 氨汽 提 装 置 ) 的污 氨水 ,污氨 水 中的组分 分析 结果 见表 1 。
烘干 ,得 水不溶 物 ( 即滤渣 ) 的含量 为 1 8 . 6 g / L 。 对水不溶物的组分进行定性 、定量分 析 ,并 与同一
水中,容易与锅炉烟气 中的氧充分 接触而氧化 , 从而导致硫 酸铵溶液在 生产过程 中产生大量泡 沫 。为证 明 污氨 水 中 C O D高 是 导 致 硫 酸 铵 溶 液
含氨尾气生产硫酸铵蒸发与结晶工艺探讨

含氨尾气生产硫酸铵蒸发与结晶工艺探讨含氨尾气是一种工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废气,含有大量的氨气。
氨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品,其废气产生的蒸汽含氨量较高,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还造成了资源浪费。
为了循环利用含氨尾气中的氨气,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人们提出了一种利用含氨尾气生产硫酸铵的方法。
该方法是将含氨尾气经过处理后,蒸发浓缩,形成高浓度的硫酸铵溶液,再进行结晶处理,得到固体硫酸铵。
对含氨尾气进行除尘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颗粒,获得净化后的废气。
然后,将净化后的废气导入蒸发器进行蒸发浓缩。
蒸发器通过加热蒸发使废气中的水分蒸发,浓缩硫酸铵溶液。
在蒸发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调节温度和压力,控制浓缩的程度,确保蒸发后的硫酸铵溶液浓度适当。
蒸发浓缩后的硫酸铵溶液进入结晶器,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使溶液中的硫酸铵结晶形成固体硫酸铵。
结晶器中可以采用冷却器或者其他方法来控制温度,促进硫酸铵的结晶过程。
结晶器中也需要控制搅拌速度和结晶时间,确保结晶的过程充分进行,得到均匀的固体硫酸铵。
通过离心机或者其他方法对结晶得到的硫酸铵进行分离,得到干净的固体硫酸铵。
分离后的溶液中,可以进一步对其中的水分进行处理,以实现废水的处理与回收利用。
含氨尾气生产硫酸铵的蒸发与结晶工艺可以有效地循环利用氨气,减少废气的排放,达到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
该工艺还能够生产出固体硫酸铵,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这种工艺虽然在循环利用氨气和减少污染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蒸发和结晶的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对于设备和操作工艺的要求较高。
硫酸铵的结晶过程也容易受到杂质的影响,需要对溶液的纯度进行严格控制。
对于含氨尾气生产硫酸铵的蒸发与结晶工艺,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不断优化和改进工艺参数和操作条件,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进一步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也需要加强对于废气处理和废水处理等环境问题的考虑,使工艺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硫酸铵三效蒸发系统结晶及干燥效果分析

硫酸铵三效蒸发系统结晶及干燥效果分析摘要:根据硫酸铵回收装置三效蒸发系统稳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硫铵结晶颗粒小、干燥效果差、储料斗、包装系统无法正常使用等现象,通过分析和改造处理,最终达到较好的硫铵结晶干燥效果,实现储料斗、包装系统的正常使用。
关键词:三效蒸发系统盘式干燥器储料斗前言三效蒸发硫铵装置是炼化公司聚丙烯酰胺生产的配套装置,由蒸发结晶、离心分离、干燥、包装等工序组成,采取外循环加热、三效减压蒸发等操作,用稀硫酸作为吸收液将聚丙烯酰胺生产过程中的含氨废气,进行两级吸收后产生浓度约25%的稀硫酸铵溶液,经预热后温度达到60℃,首先通过一效加热室进行间接换热,换热后进入一效分离室进行汽液分离,在压差的作用下进入二效分离室,经过二效加热室换热后,由二效出料泵输送至旋流器,旋流器底部固体含量较高的溶液进入稠厚器;旋流器顶部低浓度溶液送至三效分离室,经三效加热室换热,物料蒸发浓缩到固含量25%左右,经三效出料泵再输送至旋流器。
旋流器顶部浓度较低的溶液回流至三效分离室继续浓缩,旋流器底部固体含量较高的溶液进入稠厚器增稠,通过离心机脱水后的固体结晶再进行烘干。
由离心机分离和稠厚器溢流出的母液则流入母液罐,经母液泵输送至三效加热室继续蒸发提浓。
烘干的硫铵结晶经过螺旋输送机送入储料斗,最后经过称重、包装、入库,实现回收结晶硫铵的目的。
一、三效蒸发系统硫铵结晶及干燥情况1.三效蒸发系统硫铵结晶情况稀硫铵液经过乏汽预热器、冷凝水预热器升温到70℃左右,经过一效加热室进入一效分离室,通过一效轴流泵强制循环加热到110℃左右,在一效分离室内进行汽液分离。
一效浓缩硫铵液(浓度为37%)在压力差作用下进入二效分离室(操作温度为93℃左右),二效分离室内的硫铵溶液通过二效轴流泵进行强制循环,经过二效加热室加热浓缩后,由二效出料泵送入旋流器A,固含量为10%(V/V)的溶液经过旋流器分离出的低浓度硫铵溶液部分返回二效分离室继续浓缩,另一部分送至三效加热室进行加热浓缩,三效浓缩液(固含量为25%)经三效出料泵进入旋流器B,分离出的低浓度硫铵溶液进入三效加热室继续蒸发浓缩,高浓度含固液体(固含量为50%)进入稠厚器,靠压差流入离心机进行脱水分离,然后在下一工序进行干燥、包装。
尿素水解制氨工艺废液处理方法讨论

尿素水解制氨工艺废液处理方法讨论发布时间:2023-04-04T02:57:19.809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3年4期作者:王英达[导读] 尿素水解器是个密闭容器,尿素溶液进入水解器后产物为氨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气体,从尿素水解器上部输出到脱硝装置。
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华能渑池热电责任有限公司河南省三门峡市 472400摘要:在.燃煤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硝中,脱硝还原剂制备采用尿素制氨工艺时,尿素水解器需定期排出废液,本文对尿素水解废液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尿素水解;制氨;废液处理;尿素水解器是个密闭容器,尿素溶液进入水解器后产物为氨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气体,从尿素水解器上部输出到脱硝装置。
尿素溶液带的少量缩二脲等杂质不能随产品气排出,随着尿素水解器的长期运行,尿素溶液中的杂质浓度会越来越高,因此水解需要根据运行情况定期从底部排液,将沉积的杂质一同排出。
通常为每周排放两次。
1 尿素催化水解机理尿素水解反应可认为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尿素与水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铵,第二步氨基甲酸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二氧化碳,为强吸热反应,如式(1)和(2):式中,M为无量纲准则数,DNH3,l表示氨气在液相中的扩散系数,m2?s-1。
kNH3,l表示氨气在液相中的传质系数,m?s-1。
尿素水解反应的决速步骤是生成氨基甲酸铵的过程,提高碱度有利于促进氨基甲酸根的离解和氨气的解析,从而提高尿素的水解效率。
目前工程上常用磷酸二氢铵(NH4H2PO4)或磷酸氢二铵((NH4)2HPO4)作为水解催化剂,其本质仍然是通过加入磷酸根来提高水解液的碱度,促进水的电离来提高活性OH根的浓度,从而提高尿素的分解率,其机理可简化为如下反应式,NH2COOH为反应的中间产物。
铵盐催化剂主要通过提高溶液中活性OH根的浓度来提高水解液的碱度,从而促进尿素转化为氨和二氧化碳。
因此加入铵盐催化剂能够抑制尿素水解过程中异氰酸的生成,同时减小缩二脲的生成浓度,提高尿素转化率。
硫酸铵蒸发结晶

硫酸铵蒸发结晶硫酸铵蒸发结晶一、物料组成及处理量:溶质名称:硫酸铵溶剂:水进料浓度:20%进料总量:3吨/小时进料温度:30℃蒸发总量:2.4吨/小时进料液:PH6~7二、处理要求:将物料蒸发浓缩、把硫酸铵结晶出来运行方式:连续给料三、工艺说明:1、工艺流程说明:(1)物料加热、蒸发:物料通过进料泵经过进料流量计计量后进预热器预热,利用蒸发器二次蒸汽冷凝下来的凝结水,将物料预热到80度以上,然后进强制循环泵的入口和结晶器出来的液体混合。
经强制循环泵的输送,进入加热蒸发器,物料经过蒸发器壳程蒸汽的间接加热,吸收热量后温度升到108°C,然后进入DTB结晶器的闪蒸室,由于闪蒸室内为负压,物料进来后瞬间进行蒸发,大部分水变成温度为90°C的二次蒸汽,由二次蒸汽出口进入MVR蒸汽压缩机,蒸汽经压缩后蒸汽的压力提高,同时温度也升高到110°C,满足物料闪蒸脱水加热温度的要求。
水蒸气经冷凝后成冷凝水排出,进入下道工序的处理。
(2)结晶进入结晶器中的物料在螺旋桨的推动下,通过导流筒快速上升至液体表层,由于设备内为负压,部分水瞬间产生蒸发成为蒸汽后有顶部出口排出再利用,没有蒸发的物料沿导流筒与挡板之间的环形通道流至器底,重又被吸入导流筒的下端,形成了内循环通道,以较高速率反复循环,使料液充分混合,保证了器内各处的过饱和度比较均匀,极大地强化了结晶器的生产能力。
圆筒形挡板将结晶器分隔为晶体生长区和澄清区。
澄清区的物料溢流后和母液混合后经循环泵输送加热器循环加热。
结晶器内的物料经设备内混合区、养晶区后晶体颗粒很快的长大,颗粒大晶体由于沉降速度大于悬浮速度,在结晶器的底部会形成一个悬浮密度稳定的晶浆区,通过密度的自动控制,利用晶浆泵的输送,将含晶体30%~40%的晶浆送往离心机进行分离。
得到颗粒较大的硫酸铵晶体。
母液经处理将剩余的产品提出后返回系统重新蒸发提纯。
2、设备情况介绍:(1)加热蒸发器换热面积为200m2,管程介质为饱和硫酸铵溶液,壳程介质为水蒸气,管程介质为:316L,壳程介质为碳钢。
浅谈硫酸铵结晶颗粒大小影响因素

浅谈硫酸铵结晶颗粒大小影响因素发布时间:2023-01-15T03:51:02.732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2年8月16期作者:李家良[导读] 我公司现有两套硫酸铵装置,分别采用单效蒸发和三效蒸发两条不同的工艺路线,成品硫酸铵晶体大小也完全不同,根据装置实际运行情况,分析影响硫酸铵晶体成长因素的几个方面。
李家良大庆炼化公司化工生产一部摘要:我公司现有两套硫酸铵装置,分别采用单效蒸发和三效蒸发两条不同的工艺路线,成品硫酸铵晶体大小也完全不同,根据装置实际运行情况,分析影响硫酸铵晶体成长因素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硫酸铵晶体;单效蒸发;三效蒸发一、装置概况化工生产一部硫铵作业区现有两套生产装置,一套硫铵设计能力0.6万吨/年,处理丙烯腈装置产生的稀硫酸铵溶液;二套硫铵设计生产能力1.5万吨/年,处理聚丙烯酰胺尾气回收装置产生的稀硫酸铵溶液,分别采用单效蒸发和三效蒸发生产技术,都是由蒸发结晶、离心分离、干燥、包装等工序组成。
二、生产工艺简介1、一套硫铵装置采用的是单效蒸发技术,利用丙烯腈装置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稀硫酸铵溶液为原料,稀硫铵液经蒸发器循环泵采用强制循环送到蒸发器加热器,经过加热器内管间的1.0MPa、250℃过热蒸汽加热后返回蒸发器,蒸发器底部的过饱和硫酸铵溶液,由蒸发器料浆泵送入稠厚器,稠厚器是重力沉降设备,过饱和溶液中的清液由上部溢流线进入母液槽,下部固液比为5:3的硫酸铵溶液依靠位差流入离心机,离心分离出的母液通过甩水线流入母液槽,分离出来的硫酸铵晶体在流化床干燥器内脱水干燥后,进入贮料斗,再通过半自动码垛机进行成品包装。
2、二套硫铵装置采用三效蒸发技术,来自聚丙烯酰胺尾气吸收装置的稀硫铵溶液经乏汽预热器和冷凝水预热器预热后进入三效蒸发系统进行蒸发,一效蒸发产生的蒸汽给二效加热器做热源,二效蒸发器产生的蒸汽给三效加热器做热源,三效蒸发器蒸出的二次蒸汽经冷凝回收后返回给上游尾气回收装置重新利用,蒸发后的过饱和硫酸铵溶液通过出料泵送进稠厚器沉降,沉降后的溶液进入离心机进行脱水,脱水后的硫酸铵固体颗粒进入盘式干燥器烘干,烘干后出来的硫酸铵产品经包装机包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过程中的硫酸铵蒸发结晶以及中和结晶的主要对比分析
我国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由于生产过程以及生产工艺的不同会出现不同的化学反应,文章主要针对生产过程中的硫酸铵的蒸发结晶以及中和结晶之间的内容进行对比和分析,希望通过文章的阐述以及分析能够让我国的化工行业在硫酸铵的生产过程中更好的选择生产工艺,同时也为我国的化工领域的发展以及创新贡献力量。
标签:硫酸铵;蒸发结晶;中和结晶;结晶器;真空;循环泵;浆料
在我国的化工领域,化学纤维以及工程用塑料的生产原料最主要还是己内酰胺。
化学纤维的产品以及工程塑料的相关产品在发展以及创新过程中和我国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连带关系。
近些年我国的人民生活水平在逐渐的提升,因此对于化工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多,这样就要求我们将己内酰胺的相关化学产品变成种类更加丰富,数量不断提升。
现阶段在世界范围内生产己内酰胺最主要的生产工艺也是现阶段应用最为广泛的生产工艺为环己酮——羟胺生产路线工艺。
这一生产工艺主要的技术基础就是环己酮贝克曼重排。
我们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液相贝克曼重排能够在发烟硫酸的有关催化下,进行贝克曼重排化学反应,如果反应进一步和氨进行中和反应,就会得到我们化工生产中需要的已内酰胺,同时还能够得到硫酸铵。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贝克曼重排反应之后,我们为了有效的中和重排反应产生的发烟硫酸,在生产过程中主要应用了两种生产工艺方法。
第一种是进行硫酸铵的蒸发结晶;第二种是进行硫酸铵的中和结晶。
蒸发结晶主要是在重排液体中导入总量20%的氨水,让两者在反应器中充分的进行中和反应,在中和反应结束后,我们进行分层处理。
我们对上层的己内酰胺进行一系列的萃取以及精制得到了我们需要的成品己内酰胺;反应溶液下层的液体是含量在40%的硫酸铵,我们将一定浓度的硫酸铵经过硫酸铵泵进行输送,将其送到硫酸铵的储罐之中,之后我们经由相关的泵送至蒸发结晶器中进行蒸发结晶处理,然后经过相应的离心干燥得到我们需要的硫酸铵成品。
中和结晶主要是在重排液体中适当的加入气态的氨,这样重排液体就会和气态的氨经由化学喷头进入中和晶体专用号器皿中,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中和结晶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在结晶器中放置适当的水分,这样能够在中和反应过程中将水蒸发掉。
让中和反应后的硫酸铵在专业的结晶器中形成晶浆,晶浆通过相应的稠厚处理;离心处理以及干燥处理得到我们需要的成品硫酸铵。
这时候己内酰胺会在结晶器中的折流区域进行积聚,我们通过泵来进行抽取,然后萃取处理,精制处理得到化工生产需要的己内酰胺。
1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硫酸铵蒸发结晶的主要流程
整个硫酸铵液体的蒸发结晶需要从硫酸铵母液罐中开始。
我们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将40%浓度的硫酸铵液体经由硫酸铵泵进入硫酸铵的母液罐中,这样能够有效的和离心泵内流出的硫酸铵母液进行混合处理,然后,两种途径而来的硫酸铵溶液会由母液罐中的泵体进入结晶器中。
由于有真空泵的帮助,结晶器内的压力
能够有效的保障在15KPa,这样的压力环境能够有效的将硫酸铵结晶需要的温度控制在65摄氏度左右。
结晶器中有两台循环泵进行浆料的内部循环。
我们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循环泵的主要流量通常控制在7000m3/小时。
在整个液体循环过程中,我们会使用两台相同型号的换热器对硫酸铵的浆料分别加热处理,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为水分蒸发提供必要的热量。
两台加热器的加热对象不同。
其中有一台换热器使用的热水为重排反应产生的热水对结晶器中的硫酸铵进行加热;另外的一台换热器则是利用了低压蒸汽的方式来对结晶器中的硫酸铵进行加热。
从结晶器内部出来的蒸汽会经由冷凝器表面的冷凝处理进入冷凝液罐中,没有凝结的气体就会使用真空泵进行抽离。
从冷凝器中抽出的冷凝液主要的用途有四个。
第一个是洗涤结晶器的轴封;第二个是洗涤离心机的轴封;第三个是洗涤硫化干燥器的轴封;第四个是洗涤泵站的轴封。
其余的多余液体会进入污水处理环节,进行相应的处理。
结晶器底部的硫酸铵浆料会通过结晶泵送至旋液分离器,通过旋液分离器来进行增稠处理,增稠处理后的硫酸铵浆料会进入下一步离心机中。
在离心机中经过处理的硫酸铵浆料水分含量约为百分之二;离心母液离开离心机后会继续回到母液容器中进行进一步的结晶处理。
其余的含水量在百分之二的硫酸铵颗粒会进入相关的干燥容器中进行干燥处理。
之后通过干燥处理的硫酸铵会进入到下一道程序,直至成为成品为止。
2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硫酸铵中和结晶的主要流程
中和结晶的主要流程有8个。
分别是:原料准备、中和结晶反应、沉降区准备、浆液的输送、真空工艺、滗析工序、稠厚离心以及干燥离心。
下面主要阐述中和结晶反应以及滗析工序。
中和结晶。
中和结晶器为导流筒折流板型DTB结晶器。
结晶器通过导流筒内一个大的、低转速转动的搅拌器,把成长晶粒从下部循环至沸腾表面,在沸腾表面水分被蒸发,浆液从沸腾表面沿导流筒外侧向下流动,并由导流筒下部重新循环至导流筒内,部分浆液进入折流区,在此区域浆液的湍流减少,晶体与酰胺油发生沉降分离。
滗析工序。
滗析器进料泵将悬浮在中和结晶器沉降区上部的酰胺油抽走,送至滗析器内以分离酰胺油中夹带的硫酸铵母液。
滗析器也用于收集来自稠厚器的溢流浆液。
含酰胺油的轻相通过挡板溢流至滗析器的轻相区,酰胺油靠重力自流至己内酰胺储罐,酰胺油的液位通过出料调节阀调节。
滗析器重相区的母液靠重力自流至硫酸铵母液罐,稠厚器的界面是通过母液出口调节阀调节。
3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蒸发结晶以及中和结晶之间的区别以及优劣
在硫酸铵溶液蒸发结晶的过程中需要的生产原料是浓度在40%的分离完成的硫酸铵,这种硫酸铵中不含有己内酰胺,因此按照生产产品的质量来分析,蒸发结晶生产的硫酸铵具有更好的产品质量,不易发黄。
但是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硫酸铵的蒸发结晶处理,在处理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用水,同时水分的蒸发过程需要外部热源的帮助,蒸发出来的水分由于温度过高,因此需要进行必要的冷却
处理,降低水分的温度,这样的过程非常消耗能源,不利于我国现阶段节能减排的要求。
在硫酸铵溶液中和结晶的过程中需要的生产原料有两种,第一种是重排液;第二种是气态的氨。
这样的两种原料在结晶器的反应中能够得到硫酸铵以及少量的己内酰胺。
这两种物质的混合就导致了生产出来的硫酸铵内会有己内酰胺杂质。
在产品质量的问题上,不如蒸发结晶的硫酸铵产品。
产品容易发黄。
但是由于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的是中和结晶的反应,就导致了整个过程中没有相应的水分出现,相反我们还需要对整个反应过程添加水分,依靠中和反應就能够有效的蒸发掉全部水分。
因此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不需要额外的热源支持,较为节能环保。
较为符合我国现阶段的节能减排号召。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能够发现,在生产硫酸铵的过程中,两种生产工艺蒸发结晶以及中和结晶都能够实现生产硫酸铵的目的,但是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也都较为明显。
如果我们要求更好的生产质量,我们就使用蒸发晶体的工艺来生产硫酸铵产品;如果我们要在生产过程中节能减排,我们就使用中和结晶的工艺来生产硫酸铵产品。
参考文献
[1]刘卫东.氨肟化法制备环己酮肟的工艺条件的优化[J].广州化工,2013(9).
[2]韩东,彭涛,梁林,等.基于蒸汽机械再压缩的硫酸铵蒸发结晶实验[J].化工进展,2009.
[3]彭健.烟气脱硫产物硫酸铵的蒸发结晶实验[J].应用化工,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