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基苯甲醛乙酰腙及铜配合物的合成及超分子结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铜配合物晶体结构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2

2010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53 2,2'-联咪唑 54
2
1 1
2011年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晶体结构 10 铜配合物 5 磁性 3 铜(ⅱ)配合物 2 超分子 2 聚丙烯酰胺 2 氧化降解 2 合成 2 单晶 2 间苯二甲酸 1 铜胺配合物 1 铜 1 钼 1 配位聚合物 1 邻苯二甲酸 1 苯甲基化 1 稳定常数 1 磷酸铝 1 相转变 1 物理化学 1 热行为 1 氨基酸schiff碱 1 循环伏安法 1 大环草酰胺配合物 1 双核铜配合物 1 分子筛 1 两性羧酸 1 uv-vis 1 n-苯基二吡啶甲基胺 1 n-烯丙基咪唑 1 n-二羧甲基)-氨甲基酚铜(ⅱ) 1 l-苹果酸 1 dna切割 1 5-溴间苯二甲酸 1 4-氯-2-(n,n-二羧甲基)-氨甲基酚铜(ⅱ) 1 4-氯-2-(n 1 2.2'-联吡啶 1 1,1-二氨基-2,2-二硝基乙烯(fox-7) 1
2009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羟醛缩合合成查尔酮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研究型实验》羟醛缩合合成查尔酮学院(系):化学工程学院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摘要:查尔酮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是合成多种天然化合物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
查尔酮的化学结构为1,3-二苯基丙烯酮,以它为母体的天然化合物存在于甘草、红花等植物中,这些天然查尔酮常含酚羟基。
其常见合成方法是以苯甲醛和苯乙酮为原料,加入碱、酸或金属等物质作为催化剂进行羟醛缩合反应,但产率较低,副产物多。
本次实验是以苯甲醛和苯乙酮为原料,选择了适当的催化剂,还运用了搅拌装置、重结晶装置、薄层色谱分离装置等,由于其显著的生物药理活性及独特的可塑性结构,近年来引起了化学工作者的研究兴趣。
本研究实验的进行是有必要的。
关键词查尔酮羟醛缩合反应搅拌装置重结晶装置薄层色谱分离装置Aldol condensation combining Chalcone Abstract:Flavonoids is a kind of Chalcone is synthesis of a variety of natural compounds are important organic intermediates.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Chalcone 1 3 - diphenyl ketone of propylene,Maternal natural compounds for it exists in Licorice safflower plants, etc,this naturally flavonoids often phenol hydroxyl.It is the usually way to carry out the condensation reaction of hydroxyl aldehyde with the addition of alkali, acid or metal as catalyst, the benzene formaldehyde and benzene ethyl ketone were used as raw materials.But the yield was lower and the by-products were more.In this experiment, the suitable catalyst was selected as the raw material of benzene formaldehyde and benzene ethyl ketone.Stirring device, recrystallization device,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separation device, etc. are also used.Because of its significant biolog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vity and plasticity of the unique structure, in recent years has attracted the interest of chemists.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the experiment in this research.Key words Flavonoid Aldol condensation reaction Mixing plant Recrystallization device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 device前言:查尔酮(Chalcone)C15H12O,又名苯乙烯基苯基酮、亚苄基苯乙酮。
对羟基苯乙酮 用途与合成方法

对羟基苯乙酮用途与合成方法
对羟基苯乙酮,也称为香兰素,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
有广泛的用途和多种合成方法。
首先,对羟基苯乙酮的用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香精香料行业,对羟基苯乙酮是一种重要的香精香料成分,
常用于调配各种香水、香膏和香料中,赋予产品芳香的气味。
2. 医药工业,对羟基苯乙酮也被用作医药中间体,用于合成某
些药物,如抗生素和止痛药等。
3. 化妆品工业,对羟基苯乙酮常被添加到化妆品中,如护肤品、洗发水等,用于增加产品的香气和吸引力。
其次,对羟基苯乙酮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由苯乙烯和乙酸酐为原料,经过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得到对
羟基苯乙酮。
2. 由苯乙烯和苯甲醛为原料,经过芳香族羟醛缩合反应制得对羟基苯乙酮。
3. 由苯乙烯和乙酸为原料,经过氧化反应得到对羟基苯乙酮。
以上是对羟基苯乙酮的用途与合成方法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你需要更详细的信息或其他方面的介绍,请随时告诉我。
混合配体铜配位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混合配体铜配位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曹建芳;黄梓平;成春春;孙春艳【摘要】以高氯酸铜,二氰胺钠和1,2-二乙酰基肼为原料,采用常温水溶液合成方法合成一个新的基于混合配体和二价铜离子的配位聚合物Cu2 (N(CN)2)2(C4 H6 N2 O2) (CH3 OH)2.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a=0.681 4(9) nm,b=0.998 7(5) nm,c=1.204 1(2)nm,α=90°,β=100.266(2).,γ=90°,V=0.806 4(5)nm3,Z=2,R1 =0.0273,wR2=0.077 2.结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具有二维的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通过氢键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的方法对其晶体结构进行表征.【期刊名称】《兰州理工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41)002【总页数】3页(P80-82)【关键词】配位聚合物;混合配体;晶体结构;1,2-二乙酰基肼;合成【作者】曹建芳;黄梓平;成春春;孙春艳【作者单位】青海大学化工学院,青海西宁810016;青海大学化工学院,青海西宁810016;青海大学化工学院,青海西宁810016;青海大学化工学院,青海西宁81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11.4混合配体的配位化合物具有丰富的配位结构类型,在磁学、光学、催化和生物等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对此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性质研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1-5].1,2-二乙酰基肼和二氰胺作为多官能团配体是构筑配位聚合物的良好建筑单元.但是以1,2-二乙酰基肼和二氰胺作为配体的配合物还没被研究过.为了得到此类混合配体配合物的结构和功能方面的信息,本文通过氯酸铜,二氰胺钠,1,2-二乙酰基肼和少量氨水在常温下反应得到Cu2(N(CN)2)2(C4H6N2O2)(CH3OH)2(1),该化合物具有二维的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通过氢键构成3D超分子化合物.本文研究化合物1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红外光谱.试剂:冰醋酸、水合肼、二氰胺钠、高氯酸铜、甲醇均为分析纯;仪器: Rigaku R-AXIS RAPID IP单晶衍射仪;Perkin-Elmer 2 400 CHN元素分析仪; ICP等离子体色谱分析仪;Alpha Centauri FT/IR红外光谱仪;XRD采用Cu-Kα射线的Rigaku D/MAX-3的粉末衍射仪.1,2-二乙酰基肼(1,2-Diacetylhydrazine)用1∶1的冰醋酸和80%的水合肼混合,120°左右蒸馏脱水,再用无水乙醇重结晶制得.将二氰胺钠(Sodium dicyanamide)和1,2-二乙酰基肼(1,2-Diacetylhydrazine)溶于甲醇,向里滴加高氯酸铜的甲醇溶液(1∶1∶1),有沉淀生成,加入数滴氨水直到沉淀完全消失,过滤后滤液静置3~5天有块状蓝色晶体析出.产率约为77%(按1,2-Diacetylhydrazine计算).元素分析,理论值:C,27.46;H,3.23;N,25.62;实际值:C,26.97;H,3.10;N,25.43.化合物1的衍射数据是在Rigaku R-AXIS RAPID IP单晶衍射仪上收取,石墨单色器,Mo-Kα射线,283 K.晶体结构用SHELXTL程序以直接法解析.化合物1的晶体学数据见表DC:951 470.实验XRD谱和模拟的各条峰位很好地符合,表明化合物1的相纯度.见图1.获得比较高产量化合物1的关键是要加入适量氨水.在实验过程中如果加入了过量的氨水,最后得不到预期的产物.如果用NaOH,KOH或一些有机胺,如乙二胺、三乙烯二胺,来代替反应过程中加入的氨水,但得不到化合物1.故推测这可能与氨水特征及它的碱性有关.单晶X射线研究表明化合物1是一个二维层状的化合物.在化合物1的非对称单元中存在一个独立的铜中心(Cu1),半个1,2-二乙酰基肼配体和一个二氰胺及一个甲醇分子,见图2.Cu1通过与来自二个二氰胺配体的N原子,一个甲醇上的羟基O原子及1,2-二乙酰基肼上的一个O原子和一个N原子配位,形成来完成它们的T-型配位的配位构型,Cu—O键长在0.193(5)到0.269(5)nm,Cu—N键长在0.197(2)到0.199(2)nm,具体的键长键角见表2.每个1,2-二乙酰基肼配体通过两个N原子和两个位于不同方向上的O原子和两个Cu原子配位,形成一个双核铜的结构,见图3.这个双核铜上的两个Cu原子、两个N原子和两个O原子及四个C原子几乎位于同一个平面上.每个二氰胺配体两端的N原子分别连接双核铜上的两个Cu原子,每个Cu原子和二个二氰胺配体的N原子配位形成二维层状结构,见图4.这样的层通过氢键作用进一步堆跺成化合物1的三维结构.其中的层间氢键作用发生在甲醇的羟基氢原子及相邻层上的羰基氧原子间(O2—O1=0.275 8(7)nm).通过价键计算,所有铜都是二价的.化合物1的红外光谱上3 267 cm-1处的峰对应着N—H的振动,2 982、2 935 cm-1处的峰对应着甲基上C—H的振动,处于1 697到1 368 cm-1的峰归属于的非对称伸缩和对称伸缩的吸收峰[6],1 259 cm-1处的峰对应着C—N的振动,1 116 cm-1的峰归属于C—O的振动.见图5.对化合物1的结构分析表明,尽管铜原子和氮原子的配位能力比较强,但部分铜离子的配位点被作为溶剂的甲醇分子上的羟基氧原子所占据,这也阻止了化合物形成更高维数的骨架.此外,分析结果也显示当低维的骨架形成时,氢键作用在晶态化合物生长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相关文献】[1] EDDAOUDI M,MOLER D B,LI H L.Modular chemistry:Secondary building units as a basis for the design of highly porous and robust metal-organic carboxylate frameworks [J].Acc Chem Res,2001,34(4):319-330.[2] 张应鹏,张伟娜,杨云裳,等.谷氨酸铜(Ⅱ)配合物的稳定常数的pH电位法测定及其量子化学计算[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4,40(3):76-79.[3] BRADSHAW D,CLARIDGE J B,CUSSEN E J.Design,chirality,and flexibility in nanoporous molecule-based materials [J].Acc Chem Res,2005,38(4):273-282.[4] MASAAKI S,TEPPEI Y,HIROSHI K.Hydroxyl Group Recognition by Hydrogen-Bonding Donor and Acceptor Sites Embedded in a Layered Metal_Organic Framework[J].J Am Chem Soc,2011,133:11050-11053.[5] ZHANG B,ZHANG Y,ZHU D B.(BEDT-TTF)3Cu2(C2O4)3(CH3OH)2:an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antiferromagnetic semiconductorw [J].Chem Commun,2012,48:197-199.[6] BENCINI A,BIANCHI A,GARCIA-ESPANA E.Oxalato and squarato ligands in nickel(Ⅱ) complexes of tetraazacycloalkanes.Solution and solid-state studies.Crystal and molecular structures of (μ-oxalato)bis[(1,7-dimethyl-1,4,7,10-tetraazacyclododecane)nickel(Ⅱ)] perchlorate dihydrate and of bis[diaquo(1,4,7,10-tetraazacyclododecane)nickel(Ⅱ)] squarate diperchlorate [J].Inorg Chem,1990,29(5):963-970.。
席夫碱、苯乙酸及其铜、锰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席夫碱、苯乙酸及其铜、锰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无机化学指导教师:***20070501N(1)Is‘1心5)Cs(1)-N(1)-s0)S(1)-N(1)-c(8)cri)-c(2)-c(3)op)-c(2)-c(Dc(3)-C(4)-C(5)S(1)-C(5)-C(6)C(5)-C(6)-C(7)106-5402)134.42(13)112.81(1&120.9(3)118.0(3)119.邓)120.晌120.4(3)S(1)-oo)-cu0)Cu0)-N0)-C(8)Cu(1)-N(2)-C(9)c(1)-C(2)-C(7)q务c(3>C(4)S(1)-C(5)-C(4)c(4)-c(5)-c(6)C(2)-C(7)-c46)126.s201)112.69(1n10&3(2)121.o(4)121.9(3)120.5(2)119.5(3)120.蚋图2.6.1配合物1的分子结构图图2.6.6配合物3沿b轴的堆积图图2.6.7配合物3的氢键图2.6.3配合物5[Cu(CnNzI'11‘o)CI·H20】的晶体结构表征Cu(CnN2H160)C!·H20为片状晶体,席夫碱在参与配位的过程中失去一个质予成为负一价,C1-作为阴离子使分子单元处于中性,该配合物的晶胞结构单元图如所示。
从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图可以看出,铜与去质子的席夫碱【c11H17N30]’和HzO发生配位,Cll与N1,N2,N3,01,02配位处于一个四方锥形中心。
由晶体堆积图可知,每个配合物晶体结构单元由0.H…O,O-H…CI,N-H…a,O.H…N氢键桥联到一块。
由氢键国可知Cll作为电子受体分别与02、N2、N3形成氢键N2-H2A…C11、02一H2C…CII、N3·H3B…C11,02作为电子供体,还与01形成氢键02.H2B…01,键长都在2.699--3.366^范围内,两个O.H…O键的存在,使得两个分子单元连接铜门/。
基于5-磺基水杨酸的单、双核铜(Ⅱ)三元混配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第50卷第2期2021年2月人 工 晶 体 学 报JOURNALOFSYNTHETICCRYSTALSVol.50 No.2February,2021基于5 磺基水杨酸的单、双核铜(Ⅱ)三元混配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杨莉宁,成 昭,苗延青,梁玲玲(西安医学院药学院,西安 710021)摘要:以5 磺基水杨酸和咪唑衍生物为配体合成了单核、双核结构的三元混配Cu(Ⅱ)配合物:[Cu(H2biim)(Hssal)(H2O)2]·H2O(1)和{[Cu(MeHbiim)(Hssal)(H2O)]·0.5H2O}2(2)(H3ssal=5 磺基水杨酸,H2biim=2,2’ 联咪唑,MeHbiim=N 甲基 2,2’ 联咪唑),并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 可见光谱、X 射线单晶衍射及热重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单晶结构解析表明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Cu(Ⅱ)离子与1个5 磺基水杨酸根、2个水分子以及1个联咪唑分子形成五配位四角锥构型的单核配合物结构。
配合物2属于正交晶系,P2(1)2(1)2(1)空间群,双核Cu(II)离子分别处于五配位四角锥和四配位平面四边形的几何构型的配位环境中,与配合物1不同,5 磺基水杨酸采取μ2双 单齿配位模式。
荧光光谱分析表明配合物2具有较强的荧光性。
关键词:Cu(Ⅱ)配合物;5 磺基水杨酸;联咪唑;晶体结构;荧光性质;双 单齿中图分类号:O614.1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 985X(2021)02 0331 07SynthesisandCrystalStructureofMono ,BinuclearCopper(Ⅱ)TernaryComplexesBasedon5 SulfosalicylicAcidYANGLining,CHENGZhao,MIAOYanqing,LIANGLingling(DepartmentofPharmacy,MedicalUniversityofXi’an,Xi’an710021,China)Abstract:Mono andbinuclearstructureofternarycomplexesofCu(Ⅱ):[Cu(H2biim)(Hssal)(H2O)2]·H2O(1)and{[Cu(MeHbiim)(Hssal)(H2O)]·0.5H2O}2(2)(H3ssal=5 sulfonylsalicylicacid,H2biim=2,2′ diimidazole,MeHbiim=N methyl 2,2′ diimidazole)weresynthesizedusing5 sulfosalicylicacidandimidazolederivativesastheligands.Thestructureswerecharacterizedbyelementalanalysis,IR,UV Vis,singlecrystalX raydiffractionandTGanalysis.X raycrystallographicstudiesshowthatcomplex1belongstomonoclinic,P21/Cspacegroup.EachCu(Ⅱ)ioniscoordinatedwithone5 sulfosalicylicacidanion,twowatermoleculesandonebiimidazolemoleculetoformfive coordinatedmononuclearstructuralunitofdistortedsquarepyramidalconfiguration.BinuclearCu(II)complex2exhibitsorthorhombic,P2(1)2(1)2(1)spacegroup.OneCu(II)ionofbinuclearstructuralunitisfive coordinatedwithgeometryofsquarepyramidsameascomplex1andanotherCu(II)ionisfour coordinatedwithgeometryofquadrilateralplane.Comparedtocomplex1,5 sulfonylsalicylicacidanionactedasaμ2bis monodentatebridgingligandincomplex2.Thefluorescencespectrumanalysisshowsthatthecomplex2hasgoodfluorescenceproperty.Keywords:Cu(Ⅱ)complex;5 sulfosalicylicacid;biimidazole;crystalstructure;fluorescenceproperty;bis monodentate 收稿日期:2020 11 03 基金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研究计划(2019JQ068);陕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S202011840060);西安医学院校级基金(2018PT62) 作者简介:杨莉宁(1969—),女,陕西省人,副教授。
三维超分子体系[Cu(C5H7NO2)·H2O]·H2O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旋光活性
![三维超分子体系[Cu(C5H7NO2)·H2O]·H2O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旋光活性](https://img.taocdn.com/s3/m/47af03292f60ddccdb38a00c.png)
1 实 验部 分
1 1 仪器 和试 剂 .
Ee et ai E 型元 素分 析仪 ( 国 ) 50 TI l na V r 1 m r o 德 ;70F — R型 傅 立 叶变 换 红 外 光 谱 仪 ( 国 Ncl 公 美 i e ot 司 )K r , B 压片 , 碘化 铯分 束器 , 扫描 范 围 2 5— 0 m~ , 辨率 1c 2 400c 分 m~;D 60V . ul 5型热 S TQ 0 80B i 9 d 分 析仪 ( 国 T em l t n 司 )N 气 气氛 , 1 参 比 , 室温 至 75℃ , 温速 率为 1 C mn 美 hr oEe r 公 co , A 作 O 从 3 升 0 ̄/ i; WZ 一B型 自动旋 光仪 ( Z2 上海精 密 科学仪 器有 限公 司 ) Bu e MA TA E C ;rkr S R P X1C D单 晶衍 射 仪 ( 国) I 德 , 试样 为 02 m ×0 1 ×0 1 m 的 蓝 色 单 晶 , 22( )K 下 , 石 墨 单 色 化 的 Mo c( = .0 m .6mm .3m 在 9 2 用 KtA
郭应 臣 卓立宏 段玉芳 黄群增
南 阳 4 36 ) 7 0 1
( 阳师范学 院化学 系 南
摘
要 将醋 酸 铜 、 谷 氨 酸 和无 水 醋 酸 钠按 1 2: 一 : 4摩 尔 比经 室 温 固相 反 应 , 成 了一 种新 的 配合 物 合
[ u C H N H O]. C ( , O )・ H O。通过元素分析 、 红外光谱 、 差热一 热重及 x射线单 晶衍 射测试技术 对其结构进
表明 , 物为左旋 体 , 配合 比旋光度为[/1=一 85 ( )其旋光 方 向与 配体相反 , O ] 5 3. 。水 , 这是 由于氨基氮及 羧基氧
高中化学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第四节配合物与超分子学案2

第四节配合物与超分子课程目标1.了解配位键的特点及配合物理论,能说明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
2.了解几种常见的配离子的性质。
3.了解超分子特点和应用图说考点基础知识[新知预习]一、配合物理论简介1.实验探究配合物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有关离子方程式滴加氨水后,试管中首先出现________,氨水过量后沉淀逐渐________,得到深蓝色透明溶液,此时若滴加乙醇,析出__________Cu2++2NH3·H2O===Cu (OH)2↓+2NH错误!Cu(OH)2+4NH3===[Cu(NH3)4]2++2OH-[Cu(NH3)4]2++SO2-,4+H2O错误![Cu(NH3)4]SO4·H2O↓溶液颜色变为________Fe3++3SCN-===Fe(SCN)32。
配位键(1)概念:____________由一个原子单方面提供跟另一个原子共用的共价键,即“__________________",是一类特殊的共价键。
(2)形成条件:电子对给予体具有__________,而接受体有__________。
(3)表示配位键可以用A→B表示,其中A是________孤电子对的原子,B是________孤电子对的原子。
例如[Cu(NH3)4]2+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配位化合物通常把________(或原子)与某些分子或离子(称为________)以________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称为________________。
二、超分子1.定义超分子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子通过________形成的分子聚集体。
2.应用(1)分离C60和C70:将C60和C70的混合物加入一种超分子“杯酚"中,能够将体积较小的________装下。
(2)冠醚识别碱金属离子:根据教材P99表3-6可知:18。
冠-6超分子可识别的碱金属离子是________。
[即时性自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形成配位键的条件是一方有空轨道,另一方有孤电子对.()(2)配位键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c t l y r z n n t p e (Ⅱ)Co p e e y h d a 0 ea d Is Co p r m lx
WuL me, i a , h uZ o g in , i o g e a iL n Z o h n qa g JnL n f i Qi
( le e o e s r n a e i l ce c Co l g f Ch mit y a d M t ra sS in e,S u h Ce t a i e s y f rNa in l i s o t — n r lUn v r i o to a i e ,W u a 3 0 4 t t h n 4 0 7 ,Ch n ) ia Ab t a t Th o r i a i n b h v o f h d o y b n a d h d — c l y r z n o r s ta sto t l in ,wa sr c e c o d n t e a ir o y r x l e z l e y e a y h d a o e t wa d r n iin me a o s o s i v s i a e t h y t e e ft c i a e a e y — 一 2 h d o y b n y i e e y r zn ( L1 n n e tg t d wi t e s n h s s o wo S h f b s sN— c t lN ( 一 y r x l e z l n )h d a i e H2 )a d N— h f d a e y - 一 4 h d 0 y b n y i e e h d a i e ( L2 .H 2 n L2 we e r s e tv l e c e t Br . A c t l N ( 一 y r x 1 e z 1 n ) y r z n d Hz ) L1 a d H2 r e p c ie y r a t d wi Cu 2 h
s a e g o p,a d a n i ieon — i e so a a e n wo d me so a h e t r o me i WO t p s o p c r u n n i f t e dm n i n ll y r a d t - i n in ls e t mo i we e f r d v a t y e f n f
第 2 卷 第 1期 9 21 0 0年 3月
中 南 民 族 大学 学 报 ( 自然 科 学 版 )
J u n l fS u h C n r l iest o t n l i ( tS iE io ) o r a o o t — e ta Unv ri f rNai ai e Na . c. d t n y o ts i
O—H…B …H—N 和 0 r 一H…B …H r —O 两种类 型氢键交替 地连接成一 维层 状结构 和二维 片状结 构. 水合物 2 在 中, 分子问氢键将非手性 H。 2分子连接成无 限的单链螺旋 结构 , 晶水 将这些单链螺旋 连接成三维 氢键结构.结 L 结 果说 明 : 在含水溶剂 中2羟基苯 甲醛 酰腙较易与金属离子配位 , 4羟基苯 甲醛酰腙则易通过分子 间氢键形 成单链 一 而 一
h d o e o dn y r g n b n i g 0一 H … Br… H— N n a d 0一 H … Br H一 0 le n t g b t e h eg b r . As f r t e … a t r a i e we n t e n i h o s n o h h d a e 2,t e i t r le l r h d o e o d n e a t n ie t d t e a h r l sn l — t a d d h l a h i s i t y rt h n e mo e u a y r g n b n s i t r c i s d r c e h c i i g e s r n e e i lc a n n o o a c
mo o u l rmea c mpe C HL n n c a tl o l e x[ u 1・2 ol B 一 cmpe e )a dah dae[ L H2 H2 ・ r (o l s1 n y rt H2 2・ ol(y rt 2 wee x h d ae ) r
o tie .Sn l cytlX ry df at n a ayi s o dta o o n eo g otemo ol i P ( )n band ige rsa —a i rci n ls h we h tc mp u d 1bln st h n ci c 2 1 / f o s n
Vo . 9 No 1 12 . Ma. 0 0 r2 1
羟 基苯 甲醛 乙酰 腙 及 铜 配合 物 的合 成 及 超 分 子 结 构
吴腊梅 , 倩, 李 周忠强, 金龙飞
( 南 民族 大 学 化 学 与 材 料 科 学 学 院 , 汉 4 0 7 ) 中 武 3 0 4
摘 要 为研究羟基 苯甲醛酰 腙与金属 的配位 方式 , 成 了2羟基 苯 甲醛 乙酰腙 ( L1 和 4羟 基苯 甲醛乙酰 腙 合 一 H。 ) ~
乙 酰腙 ; 链 螺 旋 ; 键 ; 配合 物 单 氢 铜
O7 6 3 文 献 标 识 码 6 . A 文章 编 号 1 7 — 3 1 2 1 ) 1 0 0 — 5 6 24 2 ( 0 00 —0 50
中围分类号
S nt e i nd Su a o e u a t u t r f H y r x b nz lde y h s s a pr m l c l r S r c u e o d O y e y j 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