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测试(四)

合集下载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作业及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作业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2分合计40分1. 答案:C2. 答案:A3. 答案:D4. 答案:C5. 答案:D6. 答案:D7. 答案:C8. 答案:A9. 答案:A10. 答案:B11. 答案:C12. 答案:D13. 答案:C14. 答案:C15. 答案:A16. 答案:D17. 答案:C18. 答案:D19. 答案:B20. 答案:B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2分合计40分〔总分40.00〕1.“呜呼志摩!天下岂有圆满之宇宙?〞此语出自〔2.00分〕A. 叶公超之口B. 胡适之口C. 梁启超之口D. 陈通伯之口2.《阿长与<山海经>》选自〔2.00分〕A. 《朝花夕拾》B. 《呐喊》C. 《彷徨》D. 《故事新编》3.周作人《鬼的生长》创作于〔2.00分〕A. 民国廿五年四月B. 民国廿四年四月C. 民国廿二年四月D. 民国廿三年四月4.鲁迅的《灯下漫笔》创作于〔2.00分〕A. 一九二二年四月二十九日B. 一九二三年四月二十九日C. 一九二五年四月二十九日D. 一九二四年四月二十九日5.鲁迅《野草》的体裁是〔2.00分〕A. 散文诗B. 短篇散文集C. 散文诗集D. 散文集6.周作人《苦雨》的创作地是〔2.00分〕A. 上海B. 杭州C. 广州D. 北平周作人《水里的东西》创作于〔2.00分〕A. 民国十七年五月B. 民国十八年五月C. 民国十九年五月D. 民国十六年五月8.周作人被称为“文抄公体〞的作品是〔2.00分〕A. 《鬼的生长》B. 《苦雨》C. 《女吊》D. 《金鱼》9.“文学上永久有两种潮流,言志与载道。

〞此语出自〔2.00分〕A. 《金鱼》B. 《女吊》C. 《水里的东西》D. 《苦雨》10.鲁迅的《腊叶》创作于〔2.00分〕A. 一九二六年二月二十六日B. 一九二五年二月二十六日C. 一九二七年二月二十六日D. 一九二八年二月二十六日11.“我觉得天下文章共有两种,一种是有题目的,一种是没有题目的。

最新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期末考试题

最新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期末考试题

最新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期末考试题《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②》阶段测试题㈠(当代散文部分)说明:①本阶段性测试题适用于学生学完散文部分全部课文后测试。

②本测试题共300分。

第四、五两道题为主观性测试题,判分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鼓励学生分析独到,观点创新。

一、填空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死火》是鲁迅关于“火”的想象,不是从单一的“生命”的视角,而是从____的双向视角云想象“火”。

2、《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将“山海经”误读为____。

3、“那假设被摘下来夹在《雁门集》里的斑驳的枫叶,就是作者的自况”,这是____的构思特点。

4、《灯下漫笔》之一,作者认为“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是____时代。

5、《女吊》写的是戏台上的女吊,她出场前,作者先写看客,起殇和____等,为女吊作铺垫。

6、《鬼的生长》是周作人的特殊文体之一,属于____。

7、解读《水里的东西》、《女吊》等谈鬼文字的钥匙是____。

8、____是周作人写于20年代的借物咏怀的散文,代表了作者当时的心境。

9、废名在《在三竿两竿》一文里,曾表示爱好____。

10、朱自清有了五个孩子后,自称家庭生活就像鲁迅先生的作品____中描写的那样。

11、废名《三竿两竿》认为,“中国文章,以六朝人文章最不可及”,文中两次提及六朝的作家是____。

12、《三竿两竿》题目的构思源于庾信____中的“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

13、废名在《放娼》中,不仅写了练猖、放猖、收猖,还写到了夜间的“____”活动。

14、郁达夫是20世纪30年代的著名作家,其创作前半段以小说知名,后半段则以散文尤其____为多。

15、在____中,被林语堂称作“显著的,传奇的人物”是张宗昌。

16、何其芳的《独语》以想象为材料,展示了特有的内心世界,其中,“我”联想到的“爱驱车独游,到车辙不通之处就痛哭而返”的西晋人物是____。

国开网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形成性考核四答案

国开网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形成性考核四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形成性考核四
9.在《北京人》中,曹禺实现了他追求已久的由戏剧化的戏剧向生活化的戏剧的转变,实现了走向
契诃夫的梦想。

10.曹禺戏剧的处女作和代表作《雷雨》,是中国话剧艺术成熟的标志。

11.《茶馆》巧妙地采用了“人像展览式”的戏剧结构,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概括力。

12.老舍剧作多取材于市民生活,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语言
风趣而幽默,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儿”。

13.《茶馆》是中国话剧史上第一个应邀去西欧演出的作品,被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14.“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出自冰心的小诗《纸船》。

15.戴望舒1929年4月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

16.1928年8月,戴望舒发表了著名的诗篇《雨巷》被盛赞为“替新诗开创了一个新纪元”,他也因
此被誉为“雨巷诗人”。

17.《秋天》选自何其芳早年创作的诗集《预言》。

18.“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是卞
之琳的代表作《断章》。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形考4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形考4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形考4答案题目为随机按Ctrl+F查找红色标记为答案在《北京人》中,一个漂亮、能干、凶狠的王熙凤式的人物是()选择一项:A.曾文彩B.曾思懿C.愫方D.曾文清曹禺在创作中明显受到古希腊命运悲剧影响的作品是( )选择一项:A.《蜕变》B.《雷雨》C.《日出》D.《原野》荫棠这一人物形象出自剧作()选择一项:A.《酒后》B.《茶馆》C.《北京人》D.《日出》潘月亭这一人物形象是剧作《北京人》中的人物。

选择一项:对错“黑夜过去了,太阳就要出来了,但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

这句话出自( )。

选择一项:A.《北京人》B.《原野》C.《雷雨》D.《日出》《茶馆》第二幕表现的时代背景是()选择一项:A.“戊戌变法”后B.北洋军阀统治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抗战后国民党统治时代曹禺创作《日出》的用意在于( )。

选择一项:A.揭露上流社会的无耻B.抨击中国的封建大家庭C.抨击黑社会的恶势力D.控诉“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现实《茶馆》从第一幕到最后一幕都出现过的重要人物是( )选择一项:A.王利发、秦仲义、庞太监B.王利发、二德子、秦仲义C.王利发、秦仲义、常四爷D.王利发、常四爷、马五爷《茶馆》第一幕表现的时代背景是()选择一项:A.北洋军阀统治时期B.“戊戌变法”后C.抗日战争时期D.抗战后国民党统治时代《日出》的矛盾冲突中表现得最为激烈的是()选择一项:A.陈白露与潘月亭B.小东西与金八C.潘月牢与李石清D.陈白露与方达生裕泰茶馆的掌柜是()选择一项:A.松二爷B.王利发C.秦仲义D.常四爷丁西林写于20世纪40年代的多幕喜剧是( ) 选择一项:A.《妙峰山》B.《一只马蜂》C.《酒后》D.《压迫》作品的主人公曾在哈尔滨修江堤时,为了发财而故意让江堤出险,淹死2000多小工。

这部作品的作者是( )。

选择一项:A.欧阳予倩B.曹禺C.夏衍D. 田汉因一句“大清国要完”被抓起来,出狱后参加义和团的人物是()选择一项:A.王利发B.秦仲义C.常四爷D.松二爷曹禺在创作中明显受到古希腊命运悲剧影响的作品是( )选择一项:A.《雷雨》B.《日出》C.《原野》D.《蜕变》游手好闲,整日喝茶玩鸟的人物是()选择一项:A.秦仲义B.王利发C.常四爷D.松二爷老舍的《茶馆》是几幕剧? ()选择一项:A.两幕剧B.四幕剧C.独幕剧D.三幕剧《日出》幕后社会恶势力的代表人物是()选择一项:A.胡四B.金八C.黑三D.张乔治《茶馆》第一幕表现的时代背景是()选择一项:A.抗日战争时期B.抗战后国民党统治时代C.北洋军阀统治时期D.“戊戌变法”后愫方这一人物形象出白话剧 ( )选择一项:A.《北京人》B.《茶馆》C.《酒后》D.《日出》作品的主人公曾在哈尔滨修江堤时,为了发财而故意让江堤出险,淹死2000多小工。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形考任务(1-3)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形考任务(1-3)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形考任务(1-3)试题及答案解析形考任务一题目1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标记题目题干【判断】实际上,作者写鬼是为了写人,“鬼”是人类早期的文化体现,“鬼”的可爱与情趣就是人本性中原有的美,很平凡,很普通,而我们却因为各种“信仰”把它丢掉了。

所以,作者在文章的最后说:“我愿意使河水鬼来做个先锋,引起大家对于这方面的调查与研究之兴趣”。

这种在结尾点明文章意义的作法,一般是民间故事的套路,作者原是不喜欢的,他就说过他不喜欢《伊索寓言》,因为它讲完故事后每每多此一举地谈意义,他在五四退潮后所写的作品中有很重的涩味,部分原因也在此。

作者在此故意这样写,一是原有的贵族精神被现实消解,他要做的是在人类学、民俗学的角落里找出凡俗的美,二是他放弃了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回归到平民意识中,自然要用民间习惯的方式来表达。

上面这段文字是对鲁迅的散文《女吊》的分析。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2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标记题目题干【判断】从五胡十六国到现在,“先儒”们就是这样“一治一乱”地循环,这种循环归结起来,中国的历史不过就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与“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交替的现象。

这个论断是作者从一己的生活体验而追寻历史,用充分的史实与现象证明的。

它不仅一针见血指出了中国社会的特质,也深刻、冷峻地剖析了中国人的生存方式、意义及命运,具有十分沉郁的悲怆感。

上面这段文字是对鲁迅杂文《春末闲谈》的分析。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3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标记题目题干[判断]1981年,杨绛以十年“文革“时期的“五七干校“的生活为题材创作了一部纪实散文《将饮茶》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4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标记题目题干【判断】这首诗选择了一个现实的日常生活场景,描绘了一棵被伐倒的枫树,透过这表面景观表现出来的,却是对乌云蔽日、万口齐暗的黑暗年代里,民族的栋梁和英雄遭残酷迫害的现状的沉痛控诉和深入反思,体现了高贵的生命并不因死亡而失去价值,反而能启迪更多“庸众”,给后来者以历史的反省和生命的警醒的深刻主题。

国开电大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重庆)形考四答案

国开电大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重庆)形考四答案

题目1.简述《孕妇与牛》的故事梗概【答案】:故事梗概:农村的一个孕妇带着她家的牛赶集归来,歇脚的时候,向放学的小学生要了纸和笔,描一块石碑上的字,描完了,孕妇、牛和字一起回家。

《孕妇和牛》着重传达的是对生命的温婉和谐的情绪。

题目2.从《午门忆旧》分析汪曾祺的散文特色。

【答案】:汪曾祺的散文与他的小说一样,总有些与众不同的东西。

《午门忆旧》名为“忆旧”,实际上重点不在回忆过去的人和事,主要的内容是关于午门建筑的许多掌故,其间也有一些考证。

因而所谓“忆旧”,不是忆人和事,而是忆物。

是一种以闲适的心情记录风物人情的风格。

因此,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汪曾祺散文的特点,他不刻意追求文章的抒情效果,感情总是在闲适的气氛中仿佛不经意地流露出来。

他也不刻意从寻常小事中挖掘深奥的道理,总是在娓娓而谈中隐隐地透露自己的闲情逸致。

用他自己的话说:“记从事、谈风景、述掌故、兼及草木虫鱼、瓜果食物,皆有情致。

间作小考证,亦可喜。

娓娓而谈,态度亲切,不矜持作态。

文求雅洁,少雕饰”。

题目3.阅读北岛的《古寺》,体味《古寺》写到了荒凉古寺中的蛛网、暗哑的铃铛、荒草、残缺的石碑等,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一个废墟场景。

分析其中的象征内涵。

【答案】:《走向冬天》描写的是一种悲壮的求索精神。

在对荒谬的现实完全绝望之后,不甘沉沦的心开始了新的寻觅。

一批早醒的觉醒者,义无返顾地前行,尽管前面有连绵不断的冰山,因为“罪恶的时间将要中止/而冰山连绵不断/成为一代人的塑像”,所以要坚定不移地“走向冬天”。

“走”就是对命运的抗争,对人的自由本质的追求,其中蕴含着实现自我的自觉和忧患人生的负重感、历史责任感。

一系列冷色调意象,给人冷寂、肃穆的感觉,传达出特定历史条件下悲壮的英雄的心态。

“走向冬天/唱一支歌吧,/不祝福,也不祈祷,/我们决不回去,/装饰那些漆成绿色的叶子”,在悲剧性的抗争的道路上,不祝福,不祈祷,奋然前行,表现了类乎鲁迅所说的“反抗绝望”的态度。

国开电大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河北)形成一至四答案

国开电大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河北)形成一至四答案

本课程题目随机请使用Ctrl+F搜索题目
1.“卧在乌篷船里,静听打篷的雨声,加上欸乃的橹声以及“靠塘来,靠下去”的呼声,却是一种梦似的诗境。

”这段表述出自()
A. 《金鱼》
B. 《放猖》
C. 《女吊》
D. 《苦雨》
【答案】:《苦雨》
2.“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

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

”这段描述出自作品()
A. 《影的告别》
B. 《腊叶》
C. 《死火》
D. 《灯下漫笔》
【答案】:《影的告别》
3.周作人在《金鱼》中,开首议论“三不喜”,第一不喜欢的动物是()
A. 鹦鹉
B. 叭儿狗
C. 猫
D. 金鱼
【答案】:叭儿狗
4.《雁荡山的秋月》的总体风格是()
A. 比较清朗
B. 比较潇洒
C. 比较浓郁。

2020年秋季学期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期末综合试卷

2020年秋季学期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期末综合试卷

20202100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得分:30分1、《日出》的作者是()。

A :丁西林B :曹禺C :老舍D :巴金得分:2分本题分值:2分您的答案:B正确答案:B解析2、《酒后》采用的是丁西林最擅长的()模式。

A :喜剧B :悲剧C :对话D :“二元三人”得分:2分本题分值:2分您的答案:D正确答案:D解析3、话剧()问世,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它被公认为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

A :《日出》B :《原野》C :《北京人》D :《雷雨》得分:2分本题分值:2分您的答案:D正确答案:D解析4、冯至1930年留学()先后就读柏林大学、海德堡大学,1935年获得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A :德国B :美国C :意大利D :匈牙利得分:2分本题分值:2分您的答案:A正确答案:A解析5、艾青于1985年获()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A :英国B :法国C :德国D :书日本得分:2分本题分值:2分您的答案:B正确答案:B解析6、《隐身衣》出自()的笔下。

A :杨绛B :书矛盾C :巴金D :张爱玲得分:2分本题分值:2分您的答案:A正确答案:A解析7、巴金的第一部作品是()。

A :“爱情三部曲”B :《灭亡》C :《憩园》D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测试题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阿城的“三王小说”是指《棋王》《树王》、______。

2、《棋王》中,教王一生下棋的捡破烂老头有自己的行为哲学,即______。

3、被王一生仔细收藏着的是母亲送给他的一副______,它是王一生下棋的内驱力。

4、《透明的胡萝卜》中,小铁匠因为嫉恨小石匠与菊子姑娘的爱情,与小石匠展开了搏斗,其中受到黑孩帮助的人是______。

5、《透明的红萝卜》与一般以“故事”为主的小说不同,它着重传达的是一种“感觉”,具有______的诗话色彩。

6、《纪实与虚构》属于______小说,与它同期发表相同类型小说的还有陈染、林白等人。

7、在《纪实与虚构》中,“写作”被称为______,同时又被称为“带有自传性的纪录”。

8、《纪实与虚构》的基本叙事方式是为“有限的个体经验性存在”寻求______,即为“具体的景观”寻找“抽象的虚构”。

9、______是女作家王安忆20世纪90年代创作的长篇小说,作者从个人经验入手来书写自身与上海这个城市的关系。

10、铁凝在《孕妇和牛》中着重传达一种对______的温婉和谐的情绪。

二、简答(每题10分,共40分)1、“陈小手出了天王寺,跨上马。

团长掏出枪来,从后面,一枪就把它打下来了。

团长说:“我的女人,怎么能让他摸来摸去!她身上,除了我,任何男人都不许碰!这小子,太欺负人了!日他奶奶!”团长觉得委屈。

”———汪曾祺《故里三陈》分析本语段的其精彩之处。

2、“听见前面大家拿吃时铝盒的碰撞声,他常常闭上眼睛,嘴巴紧紧收着,倒好象有些恶心。

拿到饭后,马上开始吃,吃得很快,喉节一缩一缩的,脸上绷满了筋。

常常突然停下来,很小心地将嘴边或下巴上的饭粒和汤水油花儿用整个食指抺进嘴里。

若饭粒落在衣服上,就马上一按,拈进嘴里。

若一个没按住,饭粒儿由衣服上掉下地,他立刻双脚不再移动,转了上身找。

这时候他若碰上我的目光,就放慢速度。

吃完以后,他把两只筷子舔了,拿水把饭盒冲满,先将上面一层油花吸净,然后就带着安全抵岸的神色小口小口地呷。

”———阿城《棋王》这一段描写了什么,表现了阿城怎样的语言风格。

3、他看到了闷罐子车的破烂寒碜的外表:有的地方已经掉了漆,灯光下显得白一块、花一块的。

但是,下车以后他才注意到,火车头是蛮好的,火车头是崭新的、清洁的、轻便的内燃机车。

内燃机车绿而显蓝,瓦特时代毕竟没有内燃机车。

内燃机车拖着一长列闷罐子车向前行驶。

天上升起了月亮。

车站四周是薄薄的一层白雪。

天与雪都泛着连成一片的青光。

可以看到远处墓地上黑黑的、永远长不大的松树。

有一点风。

他走在了坑坑洼洼的故乡的土地上。

他转过头,想坐在多看一眼那一节装有小鸟、五月、烟草花和约翰•施特劳斯的神妙的春之声的临时代用的闷罐子车。

他好像从来没有听过这么动人的歌。

他觉得如今每个角落的生活都在出现转机,都是有趣的,有希望的和永远不应该忘怀的。

春天的旋律,生活的密码,这是非常珍贵的。

———王蒙《春之声》试析以上段落的含义,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索?4、“一股热乎乎的东西在孕妇的心里涌现,弥漫着她的心房。

她很想把这突然的热乎乎说给什么人听,她很想对人形容一下她心中这突然的发热,她永远也形容不出,心中的这一股情绪就叫做感动。

黑——呀!孕妇只在黑暗中小声儿嘟囔着,声音有点儿颤,宛若幸福的呓语。

”———铁凝《孕妇和牛》试析孕妇为什么会感动?三、分析本学期精读篇目中的一篇作品,并写成一篇文学评论。

(50分)(要求:自拟标题,观点明确,自圆其说,语言流畅,逻辑清晰,有文采。

不得少于1000字。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测试题(四)答案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孩子王》2、“为棋不为生”3、无字棋4、小铁匠5、超现实6、自传体7、在纸上造房子 8、无限的抽象关联 9、《纪实与虚构》 10、生命二、简答(每题10分,共40分)1、【参考答案要点】①这段描写是汪曾祺《故里三陈》中《陈小手》一篇的结尾。

②这段结尾运用一个动作、十几句话刻画了团长阴险、专横、愚昧的性格特征。

③从全篇小说的叙述方式来看,在平和之中突然转入悲凉,具有嘲讽意味,是汪曾祺小说中少有的裂帛之音。

④语言表达精炼、刻画人物心理细致入微。

2、【参考答案要点】①这一段描写,对棋王王一生的吃进行了形象的描述。

②语言上主要是运用短小句式、大量动词来表现人物的动作,如“听见”、“抹”、“按”、“拈”、“闭上”等,展现了王一生的对吃的执著,较少使用肖像描写,神情描写。

③情感不过于外露,多采用白描方式(2分)。

④语言表达干净利落,节奏感强。

3、【参考答案要点】①这段文字是小说的结尾部分,表达了作者对于时代的认知。

②以象征的笔法对祖国的现状作了精心的描绘,显示了作者特有的思索。

)破烂的闷罐子车是落后生活的象征,火车头则代表着未来生活的希望。

③以火车上的歌曲《春之声》比喻祖国的春天,表达了作者对于祖国未来的无限希望与憧憬。

④其他观点,学生可自由发挥。

4、【参考答案要点】①孕妇完成了对石碑上的字的摹写,实现了生命的一次跨越。

②孕妇感动是因为胜利的喜悦,这种喜悦带给她自豪,也带给她感动。

③学生理解到位,分析独到,言之成理。

三、分析本学期精读篇目中的一篇作品,并写成一篇文学评论。

(50分)(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自圆其说,语言流畅,逻辑清晰,有文采。

不得少于1000字。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测试题(三)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故里三陈》是汪曾褀回忆故乡的小说,“故里”是指江苏省的___ ___。

2、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西派”,又称“”。

3、样板戏《》中李玉和“狱警传,似狼嚎”的唱段,李铁梅“我家的表叔数不清”的唱段等,都是个性化的,很好地表现了人物在特定场景中的心态。

4、舒婷与、顾城都是朦胧诗的主将之一。

5、《透明的胡萝卜》中,小铁匠因为嫉恨小石匠与菊子姑娘的爱情,与小石匠展开了搏斗,其中受到黑孩帮助的人是___ ___。

6、____ __是女作家王安忆20世纪90年代创作的长篇小说,作者从个人经验入手来书写自身与上海这个城市的关系。

7、铁凝在《孕妇和牛》中着重传达一种对____ __的温婉和谐的情绪。

8、“她愿意用俊来形容这些慢慢出现在她笔下的字,这些字又叫她由不得感叹:只是一种多么好的东西呵”,这段文字出自小说____ __。

9、《许三观卖血记》有意强化对话并重复使用同样的语句,在小说结构和节奏上造成了一种_____ _的效果。

10、王朔小说的主要内容就是用“”的“痞子语言”来描述这些痞子们的生活。

二、简答(每题10分,共40分)1、汪曾祺曾认为“气氛即人物”,以《故里三陈》为例,试析汪曾祺在表现人物上的独特手法?2、《春之声》中有两种“空间”形式的对比,一是狭窄、拥挤的现实空间,一是自由、联想的心理空间,结合作品,谈谈二者并置于作品中有怎样的特殊意味?3、“不作俗人,哪儿会知道这般乐趣?家破人亡,平了头每日荷锄,却自有真人生在里面,识到了,便是幸,即是福。

衣食是本,自有人类,就是每日在忙这个” ---阿城《棋王》结合作品,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它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创作观?4、“他看到了一幅奇特美丽的图画:光滑的铁砧子,泛者清幽幽蓝幽幽的光。

泛者清幽幽蓝幽幽的光的铁砧子上,有一个金色的红萝卜。

红萝卜的形状和大小都像一个大个氧梨,还拖着一条长尾巴,尾巴上的根根须须象金色的羊毛。

红萝卜晶莹透明,玲珑剔透。

透明的、金色的外壳里孕包着活泼的银色液体。

红萝卜的线条流畅优美,从美丽的弧线上泛出一圈金色的光芒。

光芒有长有短,长的如麦芒,短的如睫毛,全是金色……”---莫言《透明的红萝卜》你如何理解上述段落中“红萝卜”意象传达的情绪和感觉?三、分析本学期精读篇目中的一篇作品,并写成一篇文学评论。

(50分)(要求:自拟标题,观点明确,自圆其说,语言流畅,逻辑清晰,有文采。

不得少于1000字。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测试题(三)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高邮2、山药蛋派3、红灯记4、北岛5、小铁匠6、《纪实与虚构》7、生命8、《孕妇和牛》9、复沓 10、调侃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汪曾祺曾认为“气氛即人物”,以《故里三陈》为例,试析汪曾祺在表现人物上的独特手法?(1)小说多运用白描--烘托的艺术手法给人物状貌传神。

《陈小手》中,对陈小手的“手”进行了白描式的刻画,突出性格特征,人物形象生动鲜明。

(2)善于抓住人物性格某一最富特征的细节加以点拨,使人物活起来。

如陈小手一篇中,陈小手给团长的太太看病,对“太太”没有多少介绍,仅抓住“杀猪也似的乱叫”这一点,人物个性就呈现在读者面前。

(3)遵循“气氛即人物”的美学主张,从营造气氛的总体观出发来写人,将人、情、景融合为一,把风俗民情、作家的情感、人性之美结合为一体,形成诗化抒情的气氛。

如《陈四》一篇,全篇大量笔墨放在对迎神赛会的描写与介绍中,对陈四这个人物介绍仅限于结尾的段落,通过营造故乡的民风,风俗这一氛围来表现陈四这个人物,形象依然生动。

(4)其他观点。

2、《春之声》中有两种“空间”形式的对比,一是狭窄、拥挤的现实空间,一是自由、联想的心理空间,结合作品,谈谈二者并置于作品中有怎样的特殊意味?(1)将岳之峰探亲途中所见的现实和他内在的联想结合于一体,突出了历史的纵深感,同时以意识的不断转换来表现现实与理想的冲突、碰撞。

(2)两种空间代表了两个不同的世界,这样安排,易于在对比之中形成反差,表现主人公面对现实的使命感。

(3)两种空间之中,以联想心理空间为主,这样突破了小说的时空,情节和性格,对过去、未来、城市、乡村进行了深入阐述,更富于历史时代感。

(4)这两种空间的安排,也易于展示主人公内心情感的起伏、波动。

(5)其他观点。

3、(1)“乐趣”指下棋的精神世界。

“真人生”指普通人平凡的生活(2)这段话借“我”之口反映了阿城对现实人生的看法,表现了对普通人生的肯定(3)普通人的人生本就是幸福的,只因人们未认识到,所以才生在福中不知福。

因此,幸福只在“意念”之中,解忧就是对“意念”的追求。

4、(1)金色的红萝卜是黑孩幻觉中的想象,是一个美丽的梦。

(2)红萝卜外型流畅优美、内里晶莹、玲珑,放着金色的光芒,传达了一种空灵、朦胧、又带些许神秘的梦幻色彩。

(3)红萝卜玲珑、剔透,具有童话般的意境,象征着野性、圣洁。

(4)学生自主发挥、想象大胆、合理。

(说明:分析鉴赏题带有一定的主观性,答案不唯一。

只要内容切题,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即可酌情给分,观点和行文可以不与本答案完全相同。

)三、分析本学期精读篇目中的一篇作品,并写成一篇文学评论。

(50分)(要求:自拟标题,观点明确,自圆其说,语言流畅,逻辑清晰,有文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