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平均速度ppt10 人教版优质课件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测量平均速度》课件ppt

《测量平均速度》课件ppt

04
分析实验结果
计算平均速度
01
02
03
平均速度定义
平均速度是指某物体在一 段时间内所行走的距离与 这段时间的比值。
计算方法
使用公式 v = s / t,其中 v 是平均速度,s 是总距 离,t 是总时间。
数据处理
将测量数据代入公式进行 计算,得出平均速度。
分析误差
误差来源
误差可能来自测量工具的 精度、测量者的操作、环 境因素等。
3
部分同学对刻度尺的使用不规范,需要加强指 导和监督。
对其他同学的建议
在实验前,建议同学们认真预习实验内容和器材的使 用方法。
在数据处理时,建议同学们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 方法,减少误差。
在实验过程中,建议同学们分工合作,相互配合,提 高实验效率。
建议同学们在实验后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撰写实验 报告并互相交流学习。
理解平均速度在生活和运动中 的意义和作用。
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 和探索精神。
实验材料
秒表或手机计时器 测量距离用的卷尺或激光测距仪
实验用小车或玩具车 实验数据记录表
实验步骤
1. 确定实验场地和测量距离
选择一个平坦的场地,确定要测量的小车或玩具车的起始 点和终点,并用卷尺或激光测距仪测量距离。
为什么学习测量平均速度
了解物体运动的快慢
通过测量平均速度,可以了解物体在一定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程度。
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
在科学研究和实际生活中,测量平均速度是非常重要的。例 如,交通管理部门需要了解车辆的平均速度来规划道路和制 定交通规则;运动员需要了解自己的训练速度来制定训练计 划。
如何测量平均速度
6. 分析结果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小车或玩具车的运动状态和平均速度 ,并得出结论。

人教版测量平均速度ppt

人教版测量平均速度ppt
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5.分析与论证 6.评估 7.交流与合作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将金属片移至S1的中点,测出小车从斜面 顶点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 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实验时注意观察表的示数。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1.4:测量平均速度
问题(1)小明家离学校1080m,小明从家走 到校门要15分钟,那么小明步行的平均速 度是多少?
如何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根据V=S/t,只要测出了物体运动通过的 路程S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 就可以算出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V=s/t
【实验器材】
斜面 木块 小车 刻度尺 停表 金属片 (作用:准确的测量小车运动时间)
超声波测距器可应用于汽车倒车。建 筑施工工地以及一些工业现场的位置监 控,也可用于如液位、井深、管道长度、 物体厚度等的测量。其测量范围为 0.10~4.00m,测量精度为1cm。测量时 与被测物体无直接接触,能够清晰、稳 定地显示测量结果。
超声波发射接收传感器
连接外壳的是接地端,黑圈的是正极
四、 系统程序的设计
运动时间(s) t1= t2= t3= t1- t2=
平均速度(m/s) V1= V2= V3=
实验数据:
路 程(m) S1=0.6 S2=0.3 S3=S1-S2= 0.3

《测量平均速度》人教版八年级初二物理上册PPT课件

《测量平均速度》人教版八年级初二物理上册PPT课件
了6s,则该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D )
A.10m/s B.4.17m/s C.6.25m/s D.5m/s
典型例题 3 考点三:平均速度的测量
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 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图中AB段的路程sAB=__4_0___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 s,则AB段的平 均速度vAB=__2_5____cm/s。
拓展训练 3
如图所示为两个小球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闪光时间间隔为1 s,图上数字为闪光 时刻编号,请按提示描述这两个小球的运动,图中每一个小格的长度为0.2 m.
YOUR LOGO
第一章 机械运动
感谢各位的仔细聆听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PPT
主讲人:
班级:
20XX.XX.XX
运动时间(s) t1= 4 t2= 2.5
平均速度(m/s) v1= 0.15 v2= 0.12
t3= t1- t2= 1.5 v3= 0.2
6.实验结论
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大,说明小车沿斜面下滑运动速度越来越快,小车 做变速直线运动。
7.交流与评估 1.为什么斜面的坡度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 斜面的坡度过小,小车达不到底部;斜面的坡度过大,记录时间不准确,导致 实验误差大。 2.金属片的作用是什么? 便于测量时间和让小车停止运动。
典型例题 2 考点二:平均速度的计算
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共用了一个小时时间,前20分钟内的平均速度是30km/h,
后40分钟内的速度是60Km/h,则该汽车在这1小时内的平均速度是( )
A.D35km/h

测量平均速度ppt课件

测量平均速度ppt课件
(1)如果频闪照相机每隔 0.2 s 拍摄一次,并测得 sAB=5 cm,sBC=15 cm, 则小球在 BC 段的平均速度为 0.755m/s,小球在 AC 段的平均速度为 00..5500m/s。
(2)下列能说明小球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图象是 CC 。
(3)小球在 AD 段运动过程中,经过时间 tAD 中点时的速度为 v1,经过路程 sAD 中点时的速度为 v2,则 v1<< (选填“>”“<”或“=”)v2。
7.“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是人们倡导 的健康生活理念,小明对某次快速走的全程平均速度进行了测量。 (1)请从下列可选择的器材中选择需要的器材 AA和BB((或或C)C)。 A.皮卷尺 B.秒表 C.装有运动软件的智能手机
(2)如图所示是小明通过手机软件收集的数据,则他此次锻炼全程的平均 速度约为 22..5 m/s。(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3)截图的最下方还有一排数据“最慢 01:25:30、平均 01:10:30、 最快 01:05:20”,你认为这里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是路程 相同比时间间。
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在此过程中,滑块的平
均速度是
(B )
A.10 cm/s
B.9 cm/s
C.8 cm/s
D.7 cm/s
4.(衡阳中考)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 斜面的 A 处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 B 处和 C 处的时间,即 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对上述实验的数据处理正确的是 ( B )
谢谢
A.图中 AB 段的路程 sAB=50.0 cm B.如果测得 AC 段的时间 tAC=2.5 s,则 AC 段的平均速度 vAC=32.0 cm/s C.在测量小车到达 B 处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 B 处才停止计时,测得 AB 段的平均速度 vAB 会偏大 D.为了测量小车在 BC 段的平均速度 vBC,可以将小车从 B 处静止释放

1-4 测量平均速度 课件(共20张PPT)

1-4 测量平均速度 课件(共20张PPT)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课题引入
想知道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我们需要知道什么?需要什
么工具来帮助我们?



根据 = 我们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物体运动过程中走过的

路程和所用的时间。
路程可以用尺子测量,时间可以用停表来测量。
新课学习
(一)钟表
在物理实验中,我们一般用停表、光电计时器来计时。
长速度越大。
新课学习
学校操场上跑道的长度是已知的。怎样利用这条跑道和手表,
测定自己正常步行时、竞走时、长跑时的平均速度?
有一个量程为2m的卷尺,请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估测你家到
学校的路程。课堂讲解Fra bibliotek知识点1:测量平均速度
例题1:实验题目: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仪器:斜面、小车、金属片还有 停表
、 刻度尺
机械停表可以读到0.1s,而电子停表可以读到0.001s,
甚至1.0×10-6s或更小。
新课学习
(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斜面的一端用木块垫起,使它保持很
小的坡度。
新课学习
2、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
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把s1和后面测得的数据填入实验报表。
斜面底端停止计时。
④ 记录小车的运动时间,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
⑤ 重复步骤②~④,进行第二次测量。
⑥ 分别计算两次小车的平均速度。
新课学习
在用上述的方法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小车两次运动的平均
速度v1、v2不一样,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列出两
条可能的原因。
【解析】:第一次和第二次实验的路程不同、时间不同,路程越

《测量平均速度》PPT课件 人教版物理

《测量平均速度》PPT课件 人教版物理

的结论才可靠。
感悟新知
(3)每次实验中,小车均应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
知1-讲
(4)为了方便测量时间,斜面应尽量长一些。
(5) 金属片的作用:可以作为让小车停止运动的挡板,保证小车在同
一位置停下,便于准确测量时间。
(6)测量小车滑下的路程应以小车的前端(或后端)为准。
(7) 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测量误差的产生原因有:测得的路程有
知1-讲
感悟新知
知识点 1 探究小车沿斜面滑下时速度变化的规律 知1-讲
1. 提出问题 小车沿斜面滑下时速度是如何变化的? 2. 猜想与假设 (1)可能越来越大; 即使是猜想,也要有理有据。 (2)可能保持不变。
感悟新知
3. 设计实验
刻度尺、停表、斜面、小车、
感悟新知
(4)利用公式
v
s t
的平均速度。
知1-讲
算出小车在全程和上半段路程
感悟新知
知1-讲
特别提醒: 间接测量法:将一个不易测量的量转换为若干可直接测 量的量加以测量,再根据由定义或规律导出的关系式进 行计算,从而间接获得测量结果的测量方法,称为间接 测量法。平均速度的测量利用的就是间接测量法。
知1-讲
金属片。 (3)实验装置:如图1 所示。
对斜面有什么要求? 实验技巧:移
动木块即可调节斜
面的倾斜程度。
感悟新知
知1-讲
(4) 实验方法:用停表测出小车在某段路程上运行的时间,
用刻度尺测出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利用公式 v s t
算出小车的平均速度。
感悟新知
知1-讲
4. 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1) 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把金属片垂直固定在斜面底端, 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 (2) 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所用的 时间t1,将小车通过的路程s1 和所用的时间t1 填入表格中。 (3) 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 斜面上半段的路程s2 和所用的时间t2,将数据填入表格中。

1.4《测量平均速度》(共20张PPT)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1.4《测量平均速度》(共20张PPT)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1.4《测量平均速度》(共20张PPT)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共20张PPT)1.速度的公式及各字母含义?2.如果想测量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需要什么测量工具?3.如何使用刻度尺?如何使用停表?一、温故知新人教版初中2023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荆州市沙市区岑河中学文久江(正高级教师)1.学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路程,并求出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2.通过动手实验逐步掌握使用物理仪器的基本技能;3.通过实验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4.通过实验培养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学习目标:停表二、自主学习1.实验目的:练习使用______和_____测算平均速度。

刻度尺2.实验原理:_________(公式)。

3.实验器材:_________、斜面、______、金属片、小木块、小车。

4.实验步骤:(1)将斜面固定,确定起点位置。

实验中保持斜面较小的坡度,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测量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3)测量小车上半段的平均速度;(4)计算小车下半段的平均速度。

刻度尺停表使小车运动速度较慢,便于测量小车时间三、合作探究探究1、完成课本中“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

观察与分析:让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斜面底部,把路程分为前半段、后半端:(1)小车是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2)若不是,小车在前半段运动的快还是后半段运动的快?(3)你认为小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和前半段的平均速度、后半段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关系怎样?探究2、测量在学校操场上行走和跑步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停表或手表,卷尺,小红旗(或发令枪)实验步骤:①在操场上测出100m的路程,每隔50m做一记号;②选出两位同学做计时员分别站在50m和100m处;③选一名发令员,当小红旗下落时开始计时;④另两位同学分别采取正常步行或跑步的形式通过100m的路程;⑤组内互相交换角色、重复实验;路程s/m 运动时间t/s 平均速度v/(m·s-1)前50m后50m全程⑥将每一次的实验数据填在记录表格内:⑦根据公式可求出平均速度。

人教版《测量平均速度》_PPT

人教版《测量平均速度》_PPT
动的时间t2并记录;用公式v=S/t算出全程的平均速度v2; 3.在前两次实验基础上不进行实验求下半段的平均速度:
S3 = S-S2
t3 = t-t2
v3=
S-S2 t-t2
二、扩展性实验:位置传感器
用超声波位移传感器配合计算机自动测量并直接显示速度。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测量平均速 度》_p pt1-课 件分析 下载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测量平均速 度》_p pt1-课 件分析 下载
一、实验: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步骤
1.测量小车要运动的路程S1并记录; 2.计算运动的时间t1并记录;
3.用公式v=S/t算出全程的平均速度v1;
金属片
S1
金属(片)挡板的作用:便于测量距离和时间。
【实验用表】
路 程 S/m S1 = S2=
运动时间 t/s t 1= t2=
平均速度 V/(m/s) V 1= V2=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测量平均速 度》_p pt1-课 件分析 下载
1.4 测量平均速度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测量平均速 度》_p pt1-课 件分析 下载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测量平均速 度》_p pt1-课 件分析 下载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 2. 会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3. 会计算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测量平均速 度》_p pt1-课 件分析 下载
一、实验: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算出速度
【实验用表】
路 程 S/m
运动时间 t/s
平均速度 V/(m/s)
S1 = 0.70
t 1= 7.2
V 1= 0.09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3= s1-s2 t3= t1-t2
s2
金属片
s3 t3
s1 t1
t2
10
【分析与论证】
VCD>VBC
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大,说明 小车沿斜面下滑运动越来越快。
【结论】 小车沿斜面下滑运动越来越快
【跟踪练题】
• 1.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用
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用
测量小车从
课堂小结
➢巩固练习
1. 在收集数据过程中,如果发现自己收集的数据 是不合理的,这个数据是不可以(可以、不可以) 修改的,应该根据所得的数据,分析原因 ,纠正 错误。
2.某班同学在用皮尺和停表测平均速度时,四位计时 员记录了王军同学跑步通过10m、20m、30m、40m处的 时刻,并记录在下表中。
13 、如果有天我们湮没在人潮中,庸碌一生,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努力要活的丰盛。 15 、生命对某些人来说是美丽的,这些人的一生都为某个目标而奋斗。 19 、自我反省,做自己的老师。 2 、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挖掘自己的潜能,做你真正喜欢的事业。 7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2 、天空,经常刮风经常下雨经常没太阳;季节,天渐转凉秋意渐浓记得加衣裳!生活,吃得要香睡得要甜身体要健康,祝福工作顺心,事业有成! 16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3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5 、再苦再累,只要坚持往前走,属于你的风景终会出现;只要是自己选择的,那就无怨无悔,青春一经典当,永远无法赎回;过去只可以用来回忆,别沉迷在它的阴影中,否则永远看不清前面的 路;不要期望所有人都懂你,你也没必要去懂所有人;聚散离合是人生的规律,无须伤春悲秋。 4 、人生会遇到很多障碍,这些障碍就像阻挡我们的布帘子,我们要勇敢地掀起它。 5 、在你往上爬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梯子的整洁,否则你下来时可能会滑倒。 20 、为目标,晚卧夜半,梦别星辰,脚踏实地,凌云舍我其谁! 8 、如果你的个性让很多人对你敬而远之,那么你的个性是失败的,个性的成功在于能吸引,而不是能排斥。 2 、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挖掘自己的潜能,做你真正喜欢的事业。 19 、做任何事都要经受得挫折,要有恒心和毅力,满怀信心坚持到底。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S1
金属挡板
s3t3 t1
S2
t2
金属挡板的实验器材:刻度尺(量程0~ 100cm,分度值1mm)一只、停表一块、 斜面一个、木块一块、金属片挡板一块、 小车一辆 (3)实验原理 :公式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路程s/m 10
20
30
40
时间t/s 2.5
4
5.5
6.5
根据上面数据,计算出王军同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4 (1)从起点到10m处的平均速度为
m/s 。
5 (2)从10m处到20m处的平均速度为
m/s 。
8 (3)从20m处到40m处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
速度 (4)在这40m内王军同学跑步做的是__________运动
测量平均速度
科学探究的环节:
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5.分析与论证 6.交流与评估
探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提出问题】
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变化情况是怎样的?
【猜想假设】
• 1.猜测1:一直加速 • 2.猜测2:先加速后匀速 • 3.猜测3:先加速后减速
金属片的距离s2填入表格
⑤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
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
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填入表格。 通过计算下半段路程S3= S1-S2和下半段时 间t3=t1-t2,算出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 平均速度v3。
根据以上的实验数据,你能否计算出小车 通过下半段路程s3的平均速度v3呢?
①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 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
的路程s1,把s1和后面测得的数据填入
下表中填入表格
路程(m) S1=
运动时间(s) t1=
平均速度 (m/s)
V1=
S2=
t2=
V2=
S3= S1- S2= t3= t1- t2=
V3=
②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
金属片的时间t1填入表格 ③根据测得的s1、t1,利用公式v1 = s1/t1 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 ④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
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利用公式

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
•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
•较
(填“大”或“小”)
•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计时的
同学反应较慢,小车运动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
所测s1段的平均速度偏
(填“大”或
“小”)。
【交流与评估】
1.操作中出现过什么失误或故障? 2.还有什么因素可能会影响测量结果? 3.还有哪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