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的救治流程PPT参考幻灯片

合集下载

创伤急救操作流程幻灯片

创伤急救操作流程幻灯片

打结必须为方结。打结位置必须在伤口敷料表面。 若为开放性骨折,则打结处应远离伤口。
如有内出血要紧急护理,保持呼吸顺畅,如伤员呕 吐或嘴角流血要伤员侧卧或头偏向一侧。若怀疑四肢内 出血(肢体严重的肿胀并有青紫和瘀斑),需按照骨折 用夹板固定。
4、抗休克处理
1)抗休克应注意事项:
⑴轻轻松开伤员颈部,胸部及腰部过紧衣物(扣子、拉链、 腰带等)(口述),保证伤员呼吸和血液循环更畅通。
5、处理创伤
除在初评时即需大出血外,处理其他创伤均应在详细 评估伤员之后。
处理顺序:先处理烧烫伤,再处理创伤,最后处理 骨折。包扎伤口时需口述所用纱布、敷料均已消毒。
1)面部创伤、烧伤用消毒纱布或敷料(轻中度烧伤时内 层纱布应湿润,重度烧伤用干纱布)完全包住,三角巾剪 洞,能使伤员呼吸讲话。
2)有必要时纱布可多覆盖几层,敷料应保持松弛。
需在肢体自然弯曲处或骨突出处放衬垫。
也可按《国外矿山医疗急救手册》进行固定。
8)如为脊柱骨折,应3人共同将伤员用平托法或滚身法抬 上背夹板,若存在颈椎伤,则需专人扶伤员头部(或抬人 前佩戴颈托)。
9)脊柱骨折、骨盆骨折必须按《国外矿山医疗急救手册》 处置。
10)抬伤员时队员跪下方式为:跪下一膝在伤员脚端一侧; 搬运伤员时应在伤员伤轻一侧抬起伤员。
⑷若受伤肢体有严重的肿胀并有青紫瘀斑,则应怀疑骨折 需按骨折对待。
3)在处置颈椎损伤,应采用合适颈托;骨盆骨折用带状 三角巾包扎固定;大腿骨折用夹板固定。
4)如怀疑头颅骨折,除包扎头部伤口外,还应抬高头端。
5)对于四肢骨折(除有肿胀、青紫瘀斑外还有伤肢的畸 形和反常活动),夹板固定前均应专人用手固定骨折处两 端保持肢体不动。
3)如果烧伤部位在手、足、头面部等处,手指间,脚趾 间或耳背后应放置纱布进行隔离。

创伤应急救护PPTppt

创伤应急救护PPTppt

注意观察伤情
在初步处理伤口后,应该密切观察伤情变化,如出现疼痛加剧、出血不止、伤口 感染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在送往医院治疗前,应该尽量保持伤者安静,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和活动,以免加 重伤情。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创伤的常见原因
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是导致创伤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包括车祸、跌倒等。
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也容易导致创伤,如建筑工人 从高处跌落、儿童从高处摔下等。
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包括被机器压伤、卷入机器等 ,常常导致严重的创伤。
跌倒
跌倒也是常见的创伤原因之一,如老人 跌倒、儿童摔倒等。
创伤的危害
出血和失血
止血方法
直接压迫止血
01
用干净纱布或绷带直接施加压力在出血部位,可有效止血。
加压包扎
02
在出血部位施加压力包扎,可防止血液渗透。
止血带使用
03
在四肢大出血时,使用止血带进行止血,注意不要绑得过紧,
以免造成组织损伤。
固定技巧
固定器材选择
根据不同部位选用合适的固定器材,如夹板、担架等。
固定方法
先固定骨折两端,再固定中间,以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性。
对于开放性腹部损伤,立即用干净的布覆盖伤口,避免细菌感染,同时迅速送往医院治疗 。对于闭合性腹部损伤,如无异常表现,可先观察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05
创伤应急救护的注意事项
注意保护自己
1
避免直接接触受伤部位,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2
尽量避免伤口接触水源、脏物等,以免感染。
3
救护人员应该佩戴手套和口罩等防护用品,以 保护自己和伤者。
02
紧急处理
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烧伤部位,避免热量继续传递并减少皮肤损伤。

创伤病人救治PPT课件

创伤病人救治PPT课件

特殊部位创伤的救治
01
02
03
04
头部创伤
关注意识状态、瞳孔变化等, 必要时进行颅内减压或手术。
胸部创伤
保持呼吸道通畅,处理气胸、 血胸等,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

腹部创伤
探查腹腔,处理内脏损伤,预 防腹腔感染。
四肢和脊柱创伤
根据损伤类型选择保守治疗或 手术固定。
严重创伤的救治
启动紧急抢救流程
对严重创伤病人立即启动抢救 流程,确保救治工作的高效性
创伤病人救治PPT课件
目录
• 创伤概述 • 创伤病人的救治原则 • 创伤病人的现场急救 • 创伤病人的院内救治 • 创伤病人的康复与护理 • 创伤救治的未来展望
01
创伤概述
创伤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创伤的定义与分类
详细描述
创伤是指由于外界因素导致的身体组织损伤,可以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创伤两 大类。开放性创伤包括擦伤、撕裂伤、砍伤等,而闭合性创伤则包括挫伤、挤 压伤等。
02
创伤病人的救治原则
快速评估与分类
快速评估
对创伤病人进行初步的快速评估 ,包括意识状态、呼吸、循环和 伤口情况等。
分类救治
根据创伤病人的伤情严重程度进 行分类,优先救治伤情严重的病 人。
紧急救治措施
01
02
03
止血
对于出血的伤口进行止血 处理,如加压包扎、止血 带等。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病人呼吸道畅通,及 时清理呼吸道异物,必要 时进行气管插管。
创伤的常见原因
总结词
创伤的常见原因
详细描述
创伤的常见原因包括交通事故、跌落、暴力袭击、运动损伤等。这些原因中,交 通事故是最主要的创伤原因之一,因此交通安全宣传和交通规则的遵守对于减少 创伤事件至关重要。

创伤的救治流程【PPT课件】

创伤的救治流程【PPT课件】
再次评估检查; 14.首要的是不能造成进一步损伤。
创伤特点
伤因复杂
感染率高
休克多,变化快 伤情重,范围广
特点
应激反应重 MODS发生率高
难处理,易漏诊
致残率、死亡率高
创伤急救原则
1 时效性原则 2 整体性原则 3 损伤控制原则 4 创伤中心的建设与完善的创伤救援体系保障
时效性原则
l “黄金1小时”:指积极、快速、有效地进行创伤复苏,最 终目的是缩短损伤至手术时间,把创伤复苏移至手术室及 最终到达ICU。
4.收缩血压
>90mmHg为4分 70~89mmHg为3分 50~69mmHg为2分 0~49mmHg为1分 无脉搏为0分
院前急救处理
§(1)治疗分类:
① 立即复苏的伤员:
–呼吸道阻塞,中、重度休克伤员应立即进行复苏(如大量 失血、多处伤、复合伤、严重挤压伤)
② 立即手术的伤员:
–有窒息危险的颌面颈部伤,胸腔内脏伤(开放性气胸、大 量血胸、心包积血、张力性气胸等征象的);严重的内出 血(腹腔内出血、进行性颅内血肿等)需要在手术的同时 进行复苏
(一) 创伤指数(TI)
5~9分为轻伤;10~16分为中度伤;>17分为重伤。现场急救人 员可将TI>10分的伤员送往创伤中心或大医院
PHI评分
0~3分为轻伤;4~20分为重伤;若有胸腹穿透性损伤则在总分内 另加4分。
CRMAS评分法
总分9~10为轻伤,7~8为重伤,6分为极重度伤
创伤计分法
创伤院前急救“金原则”(PHTLS)
8. 基本抗休克治疗,恢复与维持体温、肌肉骨骼损伤的固定; 9. 失代偿性休克(SBP<90mmHg),考虑使用充气式抗休克裤; 10.对于严重创伤的患者,应在到达现场后10min内开始运转,

创伤的急救处理ppt

创伤的急救处理ppt
及时有效的急救处理可以提高伤者的生存率, 为后续治疗打下基础。
02
评估和诊断
初步评估
意识状态
气道阻塞
观察患者是否清醒,能否正确回答问题。
检查患者是否存在气道阻塞的情况,如口腔 分泌物、异物等。
呼吸状况
循环体征
注意呼吸频率、深度及是否费力,检查是否 有气胸、血胸等胸部损伤。
检查脉搏、血压、皮肤黏膜颜色等,判断是 否存在循环功能障碍。
控制出血
寻求医疗帮助
对于严重的出血,需要采用加压包扎等方法 控制出血。
器官损伤通常比较严重,及时就医非常重要 。
脑部创伤
观察病情
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瞳孔等生命体征,判断是否有颅内出血等情况。
避免剧烈运动
让病人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脑部创伤。
及时就医
脑部创伤通常比较严重,一旦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医生根据病情制定进一步的治疗 方案。
05
急救处理的注意事项
注意环境因素
确保急救环境安全
在施救前,应先确保急救环境的安全性,避免在危险的环境中进行急救。
避免二次伤害
在急救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对伤者造成二次伤害。
把握最佳急救时机
早期急救
对于创伤患者,早期的急救是非常关键的。在黄金时间内进行急救可以有效地减 轻伤者的伤情,提高救治成功率。
间接压迫止血
在伤口的近心端,用手指或止血带进行加压,以减缓出血。
屈曲肢体
在出血部位上方,将受伤肢体屈曲,以减少出血量。
包扎
01
绷带包扎
使用清洁的绷带或布料对伤口进行包扎,以保护伤口,防止感染。
02
三角巾包扎
使用三角巾对伤口进行包扎,可有效固定伤口,减少伤口暴露。

创伤急救医学PPT课件

创伤急救医学PPT课件
33
创伤急救的进展
创伤急救程序化
A Airway
气道通畅
B Breath
呼吸功能
C Circulation
出血和循环功能
D Disability
颅脑和脊柱损伤
E Exposure
全身检查,避免遗漏
F Fracture
骨折救治
34
创伤急救的进展
高张和高张高渗液的应用
高张液
10
创伤急救的“七救”
心肺复苏
对心跳呼吸骤停者,立即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 和胸外心脏按摩
解除窒息
对有窒息、紫绀者,立即解开衣领,清除口腔 内异物、血块和分泌物
对咽喉水肿者,立即气管切开(环甲膜穿刺)
11
创伤急救的“七救”
控制出血
加压包扎 止血带
改善呼吸
着重处理气胸和血气胸
12
创伤急救的“七救”
全面体检、化验检查 影像学检查
X光、CT、超声、造影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以及全身状况变化
26
创伤分类
III 怀疑有潜在性损伤
腹部钝器伤
密切观察 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
27
休克的紧急救治
迅速控制外出血 找出内出血的原因,针对治疗 恢复血容量
晶体液 全血
红细胞压积<30%
留置导尿
上颌骨骨折
上颌吊带复位固定
喉头水肿
气管切开
18
止血
指压法 包扎法(加压) 橡皮止血带
上述方法无法止血者 绑扎时间60分钟以内
19
气胸的处理
开放性、张力性、连枷胸
清除呼吸道异物 伤侧向下斜位 厚敷料加压密闭伤口(开放性) 加垫压迫法(连枷胸) 穿刺(张力性):锁骨中线2、3前肋间 穿刺引流(血气胸):腋中线7、8肋间

2024版《创伤急救》ppt课件完整版

2024版《创伤急救》ppt课件完整版

《创伤急救》ppt课件完整版REPORTING2023 WORK SUMMARY目录•创伤基本概念与流行病学•创伤评估与初步处理•常见创伤类型及临床表现•并发症预防与治疗策略•康复训练与心理支持工作•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PART01创伤基本概念与流行病学创伤定义及分类创伤定义指机械性致伤因子所造成的损伤,为动力性损伤,如砸伤、切割伤、刺伤、挫伤、撕裂伤、骨折、脱臼、挤压伤等。

创伤分类按致伤原因可分为锐器伤、钝器伤、火器伤等;按受伤部位可分为颅脑伤、面颈部伤、胸部伤、腹部伤、四肢伤等;按皮肤完整性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

创伤发生原因及危险因素发生原因交通事故、暴力事件、工伤事故、运动损伤、意外坠落等是常见的创伤发生原因。

危险因素年龄、性别、职业、环境因素、个人行为等均可影响创伤的发生。

例如,年轻人、男性、从事高风险职业、居住在犯罪率高或交通状况差的地区、酗酒或吸毒等不良行为都会增加创伤的风险。

创伤流行病学特点地区分布创伤的发生与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文化背景、卫生条件等有关。

例如,城市地区交通事故和暴力事件较多,而农村地区则以农业事故和意外坠落为主。

时间分布不同时间段的创伤发生率也有差异。

例如,交通事故在夜间和节假日较为多发,而工伤事故则多发生在工作日。

人群分布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人群创伤发生率也不同。

例如,年轻人和男性是创伤的高发人群,而从事高风险职业如建筑工人、矿工等也更容易发生创伤。

国内外创伤救治现状国内现状我国创伤救治体系不断完善,救治能力不断提高。

政府加大了对创伤救治的投入,建立了多层次的创伤救治网络,包括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和专科救治等。

同时,创伤救治技术也不断更新,如损伤控制性手术、快速康复理念等的应用,提高了救治成功率。

国外现状国外发达国家的创伤救治体系更加完善,救治效率更高。

他们注重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的衔接,建立了高效的创伤救治流程。

同时,国外在创伤救治技术方面也更加先进,如机器人手术、3D打印技术等的应用,为创伤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救治效果。

院前创伤的急救处理PPT医学课件

院前创伤的急救处理PPT医学课件
先作螺旋状缠绕, 待到渐粗的地方就每 圈把绷带反折一下, 盖住前圈的1/3~2/3, 由下而上缠绕,用于 四肢包扎。
3)螺旋法
使绷带螺旋向上 每圈应压在前一圈的 1/2处。适于四肢和驱 干等处。
4)8 字形法
本包扎法是一圈向上再 一圈向下,每圈在正面和 前一周相交叉,并压盖前 一圈的1/2前臂出血
用拇指或其余四 指压迫上臂内侧肱 二头肌内侧沟处的 搏动点。
手部出血
互救时两手拇 指分别压迫手腕 横纹稍上处,内 外侧(尺、桡动 脉)各有一搏动 点。
下肢动脉体表投影
大腿以下出血
自救用双拇指 重迭用力压迫大 腿上端腹股沟中 点稍下方股动脉 搏动处 。
三 填塞止血法
石膏绷带固定
方法 :有无水硫酸钙(熟石膏)的细粉末, 均匀撒在特制的稀纱布绷带上,做成石膏 绷带,经水浸泡后缠绕在肢体上数层,使 成管型石膏;或做成多层重迭的石膏托, 用湿纱布绷带包在肢体上,待凝固成坚固 的硬壳,对骨折肢体起有效的固定作用。 其优点是固定作用确实可靠。其缺点是无 弹性,固定范围大,不利于患者肢体活动 锻炼,且有关节僵硬等后遗症和防碍患肢 功能迅速恢复的弊病。
4.固定时应不松、不紧而牢固。 5.固定四肢时应尽可能暴露手指(足趾)以观察
有否指(趾)尖发紫、肿胀、疼痛、血 循环障碍 等。
第四节 搬运伤(病)员技术
搬运伤(病)员的方法是院前急救的重 要技术之一。搬动的目的是使伤病员迅速 脱离危险地带,纠正当时影响伤病员的病 态体位,以减少痛苦,减少再受伤害。搬 运伤病员的方法,应根据当地、当时的器 材和人力而定。现场常用的搬运法有以下 几种。
五、固定注意事项
1.遇有呼吸、心跳停止者先行复苏措施,出血休 克者先止血,病情有根本好转后进行固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26
7
严重创伤规范化救治(2013版)
“一个地区、两个链接、三个团队”
• “一个地区”:实施严重创伤规范化救治应以区域为一个 整体,建立区域性院前、院内救治流程,形成符合该区域 特点的严重创伤救治体系。
• “两个链接”:在区域内建立院前与院内救治的信息链接、 医院急诊与各专业之间的信息链接。
狭义:机械性能量传给人体后造成的机体结构完整性破坏。
多数为多发伤或复合伤
交通、工程事故、火灾、建筑物倒塌或砸伤 常有多发性骨折和内脏破裂 常有窒息、挤压伤 既要积极主动,争分夺秒,又要正确处理
2020/2/26
4
概念
多处伤:是指同一解剖部位或脏器,发生两处或以上的损伤。如,
小肠多处破裂,肢体多处枪弹伤等,均为多处伤。
创伤的急诊救治流程
2020/2/26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科 马林瑞
1
创伤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
2000年全球死于%。
我国每年发生伤害2亿人次,
死亡约70~75万人,占死亡
总数9%。
2020/2/26
2
2020/2/26
3
概念
创伤
广义:人体受到外界某些物理性(如机械力、高热、电击等)、化 学性(如强酸、强碱及糜烂性毒剂等)或生物性(如虫、蛇、狂犬的 咬蛰等)致伤因素后引起组织结构的破坏。
复合伤: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致伤因素,同时或相继作用于人体所
造成的伤害。如原子弹爆炸所致的伤害可有辐射,冲击波、热等多种 因素致伤等。
2020/2/26
5
概念
单一机械致伤因子

两处或两处以上解剖部位或脏器的创伤

其中一处损伤可危及生命或肢体

刀刺伤
2020/2/26
交通伤
坠落伤
国外学者依据ISS评分将多发伤分 为:
2020/2/26
12
时效性原则
“黄金1小时”:指积极、快速、有效地进行创伤复苏, 最终目的是缩短损伤至手术时间,把创伤复苏移至手术室 及最终到达ICU。
新“黄金1小时” :指在手术室里的创伤患者出现生理极 限,即低体温、酸中毒和凝血障碍三联症之前的一段时间 。
速度是创伤救治的灵魂
2020/2/26
2020/2/26
17
早期诊断
2、迅速进行全面检查
体格检查:对危重伤员早期检查的目的,主要是判明有无 致命伤,特别是隐蔽的致命伤。为了防止漏诊,Freeland 等建议急诊医师应牢记“CRASH PLAN”二字,以指导检查。 其意义是:
• “三个团队”:建立严重创伤的院前急救团队、医院急诊 救治团队及院内创伤专科救治团队。
2020/2/26
8
创伤院前急救“金原则”(PHTLS)
1. 确保急救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2. 评估现场情况,以确定是否需要其他部门的协作; 3. 弄清损伤的力学机制; 4. 运用初步评估路径确定威胁生命的损伤; 5. 在维持颈椎制动的同时做好气道管理; 6. 通气支持、供氧维持SPO2≥95%; 7. 控制任何明显的外出血;
中华医学会创伤分会 严重创伤规范化救治(2013)
胸部创伤院前急救专家共识 多发伤病历与诊断:专家共识意见(2013版) 2016 JDA创伤/烧伤指南:普通创伤 2016欧洲严重创伤出血及凝血病管理指南 2011南非创伤中心评估指南 严重创伤出血处理的欧洲指南(2010版) 澳大利亚成人急性应激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治疗指南(2007版) 加拿大2015孕妇创伤处理指南 美国创伤外科学会 创伤性颅脑损伤救治指南
2020/2/26
9
创伤院前急救“金原则”(PHTLS)
8. 基本抗休克治疗,恢复与维持体温、肌肉骨骼损伤的固定; 9. 失代偿性休克(SBP<90mmHg),考虑使用充气式抗休克裤; 10.对于严重创伤的患者,应在到达现场后10min内开始运转,
迅速将其转运致最近合适的医疗机构; 11.人工维持患者脊柱制动直至将患者固定在长的脊柱板上; 12.在转运至医院途中进行复温和静脉输液; 13.在危及生命的损伤得到控制或排除后,询问患者病史、进行
2020/2/26
14
损伤控制原则
是指先控制危及生命的 原发性损伤,维持机体 内环境稳定,使患者安 全度过创伤急性反应期 ,以后再行二次确定性 手术治疗,可进一步提 高危重创伤的抢救成功 率。
2020/2/26
15
创伤的救治及其程序
院前
平时多发伤常因交通事故或爆炸引起,伤员常成批出现。院前救治主 要包括: ①现场评估(环境、患者人数、受伤机制、伤情、部位、是否需援助); ②患者的伤情评估; ③确定接收医院或创伤中心; ④患者转运与信息交换(按轻重缓急次序先后转运并提前告知接受医 院); ⑤患者的交接
13
整体性原则
优先抢救生命的原则 防止漏诊和延迟诊断
1.详细采集相关病史; 2.系统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 3.应充分认识动态观察病情变化的重要性; 4.辅助检查的再次评估; 5.严格遵守医疗常规和制度; 6.定期进行漏诊原因研讨; 7.培养专业化创伤医师
不同系统和器官治疗措施的协调与综合权衡
再次评估检查; 14.首要的是不能造成进一步损伤。
2020/2/26
10
创伤特点
伤因复杂
感染率高
休克多,变化快 伤情重,范围广
特点
应激反应重 MODS发生率高
难处理,易漏诊
2020/2/26
致残率、死亡率高
11
创伤急救原则
1 时效性原则 2 整体性原则 3 损伤控制原则 4 创伤中心的建设与完善的创伤救援体系保障
2020/2/26
16
早期诊断
1、迅速判断伤员有无威胁生命的征象:ABCDEF原则
➢ Airway:呼吸道情况,气道是否通畅 ➢ Breath:呼吸情况,是否有通气不良、胸廓是否对称、
呼吸音是否减弱,注意有无张力性气胸、开放性气胸 及连枷胸。
➢ Circulation:循环情况,观察是否有休克 ➢ Disabi1ity:神经系统情况 ➢ Exposure:充分暴露 ➢ Fracture:骨折情况
轻伤: ISS<16分 重伤: ISS≥16分 严重伤:ISS≥25分 多发伤ISS评分至少在10分以上!
6
创伤指南
美国东部创伤外科学会(the Eastern Association for the Surgery of Trauma,EAST) 中华医学会 临床诊疗指南(创伤学分册)2007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