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外阅读学习总结ppt

合集下载

小学生课外阅读学习总结ppt

小学生课外阅读学习总结ppt

小学生课外阅读学习总结pptPpt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learnin g汇报人:JinTai College小学生课外阅读学习总结ppt前言:工作总结是将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并分析不足。

通过总结,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改正缺点,吸取经验教训,指引下一步工作顺利展开。

本文档根据工作总结的书写内容要求,带有自我性、回顾性、客观性和经验性的特点全面复盘,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一、让阅读成为需要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科学的。

”多年语文教学我的感悟是: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和阅读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

1、立身以读书为本——读书与做人“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

”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当学生进行阅读时便会潜意识地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书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无形中就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

一部英国儿童小说《哈利.波特》,征服了全世界,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被哈利的人格魅力折服,正直、正义、勇敢、坚韧不跋,向我们阐述一个人性永恒不变的主题,爱是博大的、无穷的、伟大的力量。

2、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与心智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青少年阅读有很多研究,他对阅读与学习能力的关系阐述得很多也很清晰。

他说:“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孩子在小学,甚至初中低年级时,仅仅依靠聪明是可以取得好成绩的,但如果没有阅读垫底,年级越高越会显出力不从心。

只有大量的阅读,才能让孩子的智力状况和学习能力更好,缺乏阅读的孩子学习能力一般都表现得很平淡。

儿童课外阅读PPT课件

儿童课外阅读PPT课件

2021/3/7
CHENLI
6
职 业 事 业 志 业
2021/3/7
CHENLI
7
职 业 事 业 志 业
2021/3/7
CHENLI
8
职 业 事 业 志 业
2021/3/7
CHENLI
9
职 业 事 业 志 业
2021/3/7
CHENLI
10
职 业 事 业 志 业
2021/3/7
CHENLI
2021/3/7
CHENLI
55
(一)培养健康情趣的策略
1、改革语文阅读教学,使学生爱学语文 面向全体
主动参与
以学定教
2021/3/7
CHENLI
56
三不讲:
学生已经会的,不讲 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 老师讲了学生也学不会的,不讲
2021/3/7
CHENLI
57
2021/3/7
CHENLI
58
箱子里,用锯子锯成两半儿, 接着把完好无损的猫从箱子 里取出来,换来一片掌声。
有一天,魔术师失手了, 真的把猫锯成两半。魔术师 两手拎着变成两半的猫,大 声地哭了,这次,谁也没有 鼓掌。
魔术师把猫埋到了马戏场 的后面。
2021/3/7
CHENLI
43
有一回,猫是小偷的猫。猫讨厌什么小偷。 小偷和猫一起,在漆黑的小镇上,像猫一样轻轻地转来 转去。 小偷只偷养狗的人家。趁着狗冲着猫叫的时候,小偷撬 开保险箱。 一天,猫被狗咬死了。小偷抱着偷来的钻石和猫,在夜 晚的小镇上一边大声地 哭,一边走。 然后,回到家里,把 猫埋在了小小的院子里。
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 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 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 “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渗透”

课外阅读指导课PPT课件.ppt

课外阅读指导课PPT课件.ppt
不怕查工具书,不怕请教老师或者朋友,是好
习惯。自己有所得,随手写简要的笔记是好,脑子开小差,都非常不好。
————叶圣陶
读书方法推荐:
三步阅读法:略读、精读、赏读
“略读”就是粗略地读一遍,从整 体上大略的看目录、标题、关键句段 ,了解内容大意的读书方法。遇到不 懂的字词要通过查字典、问一问或联 系上下文想一想等方式来解决,读书 后要大体了解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 事?
必要时进行圈点批注,读书时划出文 章的妙词佳句、优美片段。在有所感 悟、启示的地方点评作标记。
精读的特点:
1.“精读”一般都是全身心地读,对 文章内容理解得比较深,比较透。
2.因为边读边想所以阅读的速度慢, 读的内容少。
3.我觉得读优美的文章或让人感受很 深的文章是一般采用这种方法。
赏读:
阅读,终生的承诺 世界上最动人的皱眉, 是在读书时那苦思的刹那; 世界上最自然的一刻, 是在读书时那会心的微笑。 自己再累也要读书; 工作再忙也要谈书; 收入再少也要买书; 住处再挤也要藏书; 交情再浅也要送书。 最庸俗的人是不读书的人; 最吝啬的人是不买书的人; 最可怜的人是与书无缘的人。 同学们,让我们与书为伴, 让阅读成为我们终生的承诺!
“赏读”就是把划出的部分反复欣赏 着读一读,深入领会文章的意境及作 者的情感,并背一背。
这种方法有什么特点呢?
赏读记得牢固,可以终生受用。
像一些优美的散文,短小的诗歌或名 言警句等很适合这种方法。
读书笔记主要有摘抄型、感想型、归纳型、
想像型、评价型等几种。
1、摘抄型:摘抄文章中的格言警句、美词 佳句、 内容要点,或把文章中精彩的片段,好的开头、结尾,原 文照录。 2、感想型:再读完一本读物后,结合现实和个人经 历写出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及感想和体会,提高分析 事物的能力。 3、归纳型: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或各段(各部分) 的小标题。 4、想象型:主要是续编故事,改写故事,发展联想 和想象能力,从而培养创新思维。 5、评价型:即评价书中人物,或真或伪,或善或恶;或 美或丑等等。

小学生课外阅读复习知识点.ppt

小学生课外阅读复习知识点.ppt


诸葛亮出山后三次用火的战役分别是:火 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这就衍 生了一个俗语:新官上任三把火。 以弱胜强的两次著名的战役是官渡之战和 赤壁之战。 “三国”指的是魏、蜀、吴三国,三国的 首领分别是曹丕、刘备、孙权。 蜀国的五虎将是指关羽、张飞、马超、赵 云、黄忠。




三国中的人物塑造的栩栩如生,其中有些人 物已成为不朽的典型:人们常把有智慧的人 赞为诸葛亮,把奸诈的人骂做曹操,把量窄 的人谓为周瑜,把性烈的人叫作张飞,把忠 厚的人称为鲁肃,把昏庸的人说是刘禅。 为救阿斗在长坂坡杀了魏军七进七出的将军 是赵云,长坂坡吓退曹军百万兵马的将军是 张飞,使曹操割须弃袍的将军是马超。

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 一生写了三十七部戏剧。他博采众长而又自有创造,在历史剧、 喜剧、悲剧、传奇剧各方面都写出了杰作。莎士比亚的剧作是 西方戏剧艺术史上难以企及的高峰。莎士比亚的作品几乎被翻 译成世界上的各种文字。《哈姆雷特》、《李尔王》、《威尼 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等,诸多经典名剧都书写在 莎士比亚这个名讳之下,成为了永恒的经典。 复仇王子——哈姆雷特 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苏教版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复习资料
《弟子规》,写成于清朝 并广为流传的儿童启蒙读 物,目的就是要对孩子进 行启蒙教育,为将来成长 和发展奠定基础。以三字 为一句,两句一韵的形式 进行论述。 《三字经》和《百家姓》、 《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 学启蒙读物,其内容涵盖 了历史、天文、地理、道 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


《安徒生童话》是丹 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 作品,也是世界上最 有名的童话作品集之 一。他最著名的童话 故事有《海的女儿》、 《拇指姑娘》、《卖 火柴的小女孩》、 《丑小鸭》等。尽管 创作体裁属于童话, 但是其中蕴含了丰富 的人生哲理。

三年级阅读理解总结课件

三年级阅读理解总结课件

三年级阅读理解总结课件一、前言阅读理解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项重要的学习任务,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语言理解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在这个阶段,学生开始接触更复杂的文本,需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和方法来理解文章的含义。

本课件旨在总结三年级阅读理解的关键要点和常见题型,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阅读挑战。

二、阅读理解的重要性阅读理解是语文学习的核心部分,它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阅读,学生能够获取丰富的知识,了解世界的多样性,拓宽视野。

其次,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再者,阅读过程中的思考和分析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三、三年级阅读理解的目标在三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应达到以下几个主要目标:1、能够理解并解释文章中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能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

3、能够根据文章内容回答简单的问题,找出关键信息。

4、能够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主旨。

四、常见的阅读文本类型1、记叙文这类文章通常讲述一个故事或描述一个事件,包括人物、时间、地点、经过和结果等要素。

例如《我的第一次旅行》《有趣的运动会》等。

2、说明文主要用于介绍事物的特点、功能、原理等,语言较为客观、准确。

像《大熊猫》《电脑的秘密》等。

3、童话充满幻想和想象,情节生动有趣,常常包含一定的教育意义。

比如《小红帽》《白雪公主》等。

五、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1、阅读前先浏览题目,对文章的大致内容和问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观察文章的标题、插图等,获取一些有用的线索。

2、阅读中边读边思考,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可以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

注意文章中的关键语句,如开头、结尾、段落的中心句等。

3、阅读后再次回顾题目,带着问题在文中寻找答案。

对文章进行总结和概括,加深理解。

六、词语理解1、近义词和反义词让学生通过上下文来判断某个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六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PPT课件

六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PPT课件
16
略读法:快速把握文章大意
1 2
阅读标题和副标题
指导学生阅读文章的标题和副标题,以了解文章 的主题和大致内容。
扫描段落开头和结尾
鼓励学生快速扫描每个段落的开头和结尾,以获 取段落的主要信息。
3
阅读关键句
教导学生如何识别关键句,并快速阅读这些句子 以了解文章的总体意思。
2024/1/26
17
查读法:针对性寻找关键信息
22
06
家长在课外阅读中的角色 与责任
2024/1/26
23
营造良好家庭阅读氛围
设立家庭阅读时间
每天固定一段时间作为家庭阅读时间,让孩子看到家长也有阅读的习惯。
打造阅读空间
在家中设立一个舒适、安静的阅读角落,放置孩子和家长喜欢的书籍。
2024/1/26
积极讨论书籍
和孩子分享自己阅读的书籍和感受,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增加互动。
明确目标
指导学生明确他们要查找的信息目标,例如特定的人物、事件、时 间等。
利用目录和索引
教导学生如何利用书籍的目录和索引来快速定位到包含目标信息的 章节或页面。
扫描和跳读
鼓励学生快速扫描文本,跳过与目标信息无关的部分,直接查找关键 信息。
2024/1/26
18
05
课外阅读中的思考与感悟 分享
2024/1/26
8
阅读材料单一
阅读偏好
学生往往根据个人兴趣选择阅读 材料,导致阅读内容单一,缺乏
多样性。
书籍资源有限
学校或家庭提供的书籍资源有限 ,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阅读需
求。
缺乏引导
学生缺乏正确的阅读引导,不知 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

课外阅读经验总结PPT

课外阅读经验总结PPT

充分把握教材资源,以阅读促进写作。 随时练笔
课外阅读既有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
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他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在开展作文教学时,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以学生的切身经
历作为教学的基础,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经历,通过一定的文字组织
形式,将内心的真实想法表现出来。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
读书卡,手抄报、阅读卡的制作
为了促进学生广泛阅读,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也为了 让学生正确、端正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举行以 “沐浴书香、快乐成长”为主题的课外阅读制作读书卡 比赛。内容围绕自己已经读完的一本书展开。
活动中,同学们的读书卡片,制作非常用心,主题鲜明, 图文并茂。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动手、创 新等综合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营造了 浓郁的读书氛围。
——叶圣陶

7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是选读法,即根据自己在课内外学 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 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 以便学以致用。
二是粗读法,即对所读的书报,不是 逐字逐句地读下去,而是快速地观其 概貌。

8
三是精读法,即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 文章,集中精力,精细地读。
四是摘读法,即用抄文章有关内容或 重要词句的方法去读。
生讲真话,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在作文中体现出来。这样不
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同时还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
不断提高。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作文教学占据重要的地位,而课外阅
读对小学作文教学又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它不仅能够帮助小学生
提供更多的作文素材,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
养。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外阅读ppt课件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外阅读ppt课件

写心得等。
二、读一本书,我们可以把各种读书方法结合起来
第一步略读,第二步速读,第三步精读,第四
步写读,第五步通读,第六步再读。
可编辑ppt
23
阅读,终生的承诺
世界上最动人的皱眉,
是在读书时那苦思的刹那;
世界上最自然的一刻,
是在读书时那会心的微笑。
自己再累也要读书;
工作再忙也要谈书;
再见! 收入再少也要买书;
A
颜真卿
B
柳公权
C
王羲之
可编辑ppt
11
成语
看到这些图片你会想到什么成语?
可编辑ppt
12
可编辑ppt
13
可编辑ppt
14
可编辑ppt
15
可编辑ppt
16
可编辑ppt
17
填成语,猜谜语(把填的字连起来读一读, 猜出谜底)
A组:
(1) ( 一 )日千里 (2) (半 )壁江山
(3) ( 绿 )林好汉 ( 4)(一 )触即发
(5) ( 半 )途而废 (6) (红 )极一时
(7) (一 )鼓作气 ( 8)(半 )路出家
(9) (喜 )出望外 (10)(雨 )后春笋
(11)(一)举成名 (12)(半 )信半疑
(13)(爱 )不释手 (14)(风 )吹草动
可编辑ppt
打一字秋( ) 18
B组:
(1)(穿 )针引线 (2) (锦 )上添花
住处再挤也要藏书; 交情再浅也要送书。
最庸俗的人是不读书的人;
最吝啬的人是不买书的人;
最可怜P的urp人le 是clou与d u书tilit无y ro缘om的@C人rea。tion 2002.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课外阅读学习总结ppt国家教育部总督学柳斌说过:“在现代社会里,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缺乏新知识能力、缺乏发展潜能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文化内涵浅薄的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只重视应试的学校是呆板沉滞的令人窒息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必然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45万字。

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在“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同时,“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而为学生打下“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由此可见,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是何等重要!那么,如何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呢?一、让阅读成为需要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科学的。

”多年语文教学我的感悟是: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和阅读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

1、立身以读书为本——读书与做人“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

”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当学生进行阅读时便会潜意识地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书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无形中就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

一部英国儿童小说《哈利.波特》,征服了全世界,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被哈利的人格魅力折服,正直、正义、勇敢、坚韧不跋,向我们阐述一个人性永恒不变的主题,爱是博大的、无穷的、伟大的力量。

2、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与心智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青少年阅读有很多研究,他对阅读与学习能力的关系阐述得很多也很清晰。

他说:“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孩子在小学,甚至初中低年级时,仅仅依靠聪明是可以取得好成绩的,但如果没有阅读垫底,年级越高越会显出力不从心。

只有大量的阅读,才能让孩子的智力状况和学习能力更好,缺乏阅读的孩子学习能力一般都表现得很平淡。

3、此日中流自在行——读书与写作家长长期以来都有一个困惑:如何能写出好的文章。

其实,提高写作能力真正的“捷径”是阅读,表面上看这是个漫长的过程,实际上它是最经济、最有效、最省心的办法。

但最简单的事情往往最难做到。

急功近利的心态让许多家长想让孩子在短时间内学会写作文——这是不可能的了。

写作需要优美的文辞、细腻的情感、深刻的体验。

孩子的年龄那么小,他从哪里获得优美的文辞,从哪里寻找细腻,从哪里体会深刻。

好的作品中本身就蕴含含着丰富的人生体验,阅读过程就是学习写作技巧过程。

书读得多了,写作技能自然会形成——古人早就总结出来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而时下,电影、电视网络等深受大众喜欢的传媒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于是孩子们中间,迷恋电视节目者有之,迷恋电脑游戏者有之,迷恋上网聊天者有之,喜欢阅读的却寥寥无几。

只有当阅读成为一种需要时,孩子们才能变被动的读为主动的读。

二、让阅读成为爱好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学生只有产生了阅读的兴趣,才能在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

因此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要让学生“乐此不疲”地进行课外阅读,让阅读成为学生的爱好。

1、营造良好的环境在国外,如果孩子不喜欢阅读,人们不会认为是孩子的问题,而把原因归结为家长和老师没有为他们创设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没有发现他喜欢和感兴趣的阅读材料。

由此,我们定会想到要给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适合学生阅读的氛围。

(1)、成立“小小图书角”,倡导阅读。

为了启迪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参与阅读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

我要求每位学生在每个假期买两本新书。

利用寒暑假,自己先读好。

每学期开学后,开展“献两本我喜欢的书给你给他”的活动,把自己的好书介绍给别人。

这样每学期班级就有了近百本书,组成了班级“小小图书角”。

于是我要求每个学生每天利用中午休息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也可以借回家看。

这样形成了人人都看课外书的良好氛围。

(2)、利用图书室,广泛阅读。

图书馆不仅是供应图书的地方,也是学校的文化中心。

它是开展课外阅读的物质基础。

我经常利用黑板报、墙报等阵地,及时作新书介绍和推荐,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阅览课上亲自带学生进图书室畅游书海,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读书环境,形成读书氛围,并保持阅览室的宁静、明净,让学生在这样洋溢馨香的地方尽情采撷知识的花蜜。

(3)、拓宽学生读书空间。

我们又把读书活动引向家庭。

许多家长经常带孩子上书店,给孩子选购书籍,有些家长还在家里为孩子安排了读书的小书桌、放书的小书橱。

有些家长还放弃休息娱乐的时间,与孩子一起读书,边读边议,互相讨论。

总之,要让学生感受到课外阅读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悦读”,那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2、利用榜样的力量美国某一校长,曾做过这样一个教学实验:她一有空就呆在教室里,把自己喜爱的书推荐给学生。

在她的影响下,她所在学校的学生早已行动起来,从图书馆中找到这些书并借出,劲头十足地读起来。

这位校长给学生强烈而绝对肯定的启示便是:“阅读非常有趣。

”心理学表明,孩子是具有向师性的,他们的一言一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教师是学生的榜样。

当然,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偶像,经常给孩子们讲名人的读书故事,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除此之外,身边榜样的力量也不可小瞧。

经常表扬班里爱读书的孩子,让学生探讨读书感受,交流读书收获,也会在无形中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3、利用课文作先导教材中编排的许多文章都出自名着或和名着相关,我们就可以一次以为契机,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如学了《林冲棒打洪教头》,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阅读《水浒传》;学了《伊索寓言三则》,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阅读《伊索寓言》;学了《一本那孩子必读的书》,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或是杨红樱系列的其它作品;学了《之间儿童多处行》,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阅读《繁星春水》。

4、体验成功的快乐实践证明,当一个人的行为产生积极的自我体验,同时又得到他人肯定获得成功感后,他的积极性会越来越高,从而使他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

怎样才能让学生不断获取课外阅读的成就感呢?①组织各种类型的读书活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希求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

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全家共读一本书、诗文朗诵比赛、故事会、课本剧表演、辩论会、阅读沙龙等。

有时,为发挥课外阅读活动的综合效应,我们还可结合语文教学开展主题综合阅读活动,如本学期,我就以“友情”为主题开展了相关的阅读活动。

在活动中,孩子们不仅阅读了《蓝鲸的眼睛》、《夏洛的网》、《青铜葵花》等书籍,还阅读了大量的诗歌、美文,孩子们还排练了一些短剧,收到了课外阅读活动的综合效果。

②重视评价。

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有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我们可以把学生的课外阅读纳入到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之中,可采用活动评价、作品展示、读书记录卡等形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价,让学生建立自己的课外阅读档案,记录自己的阅读经历,积累自己的阅读收获。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要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篇目、字数等定期进行数据统计,对学生广泛阅读手册要经常检查,并将学生课外阅读结果,纳入《小学生综合素质报告书》中,使学生的阅读成果及时显性化,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肯定与赞赏,从而形成推进学生积极阅读的合力。

即使是一些读书活动,结束后,教师也要给予积极的评价,如评出“广泛阅读金、银、铜奖”“阅读进步奖”“阅读小博士”等奖项,并举行隆重仪式,颁发获奖证书,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如书签、书籍等,学生就能从中看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功的快感体验。

三、让阅读成为习惯萨克雷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只有当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学生才会在课外主动地,有选择地去进行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对信息加以鉴别,以促进自己语文素养的提高和身心健康发展。

在形成和保持小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悉心指导,学会选择。

这里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

目前,市场上各种小学生读物琳琅满目,但不是都适合小学生去阅读,教师需要指导孩子去选择那些积极的思想健康的读物来阅读,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或推荐优秀的少儿读物外,还需要加强对学生家长的指导,使其配合老师,教会孩子选择读物。

另一方面,还要教学生在有益的读物中学会选择自己有用的信息。

尽管是一部好作品,但其中的内容、观点未必都适合自己,因此,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有选择地吸收有益于自己的信息,以促进自己的健康发展。

第二,,适当“强制”,知行合一。

叶圣陶先生曾说:“养成良好习惯必须实践。

换句话说,那不仅是知识方面的事,心里知道怎样怎样,未必就养成好习惯,必须怎样怎样去做,才可以养成好习惯”。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习惯的形成大约需要21天的坚持时间。

可见,学生知道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具备了一定的鉴别和选择能力,但未必就形成了良好的习惯,还有必要在学生日常的课外阅读指导中,通过一定的“强制”,使学生达到“知行合一”。

所谓“强制”,在这里是指给学生规定相应的课外阅读任务,通过一些必要的手段,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监督。

这种“强制”,在小学生良好的语文课外阅读习惯尚未完全形成之前,是十分有效的。

通过适当来自于教师或家长的外部强制,逐步使学生过渡到自我“强制”,即强制自己按照良好的课外阅读态度、方法去阅读。

这样,天长日久,习惯成自然,从而达到自动化的程序,以至于某一天没有进行有益的课外阅读,没有获取到新的信息,倒觉得别扭、不舒服。

第三、严格要求,持之以恒。

在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中,要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文课外阅读习惯,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重视抓好开端,由易到难,逐步养成。

首先,要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的身心特点,向他们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做到有计划地循序渐进。

其次,教师一旦提出某种要求,就必须坚定不移,不允许有一次违反,不允许学生有一次后退。

尤其是在个别学生身上表现出不良倾向的时候,更须严格要求,毫不放松。

再次,教师要坚持以正面引导为主,特别留心去发现学生中由于好的课外阅读行为而取得好的效果的典型,给予积极的正确的评价,让个别学生的成功成为良性的刺激,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良好的语文课外阅读习惯的形成,进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非一日之功。

只要我们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为学生创造有利条件,激发学生兴趣,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学生将会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受益终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