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深宫锁二乔绯闻真相:系诸葛亮一手捏造

合集下载

铜雀春深锁二乔的真相

铜雀春深锁二乔的真相

铜雀春深锁二乔的真相:“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题为《赤壁》的一首诗。

公元842年,即唐武宗会昌二年,杜牧出任黄州刺史。

当时他游览黄州赤壁矶,在水边沙中发现了一段长形物件,拿起来磨去上面的斑斑锈迹,才知道这是一支折断的铁戟。

既然在赤壁水边,无疑是三国时赤壁之战的残留遗存。

于是杜牧挥笔濡墨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三国的赤壁之战是一时震动天下、影响历史进程的著名大战,它改变了当时各方军事力量的对比,最后确立了三国鼎立的格局。

而那场战役的胜负成败竟然决定于一场三天前就有预期的东风,于是在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便有了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

在《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一章中,就有诸葛亮在高九尺的七星坛上仗剑作法借东风的描写。

诸葛亮借来东风,周瑜才能以火攻破曹,所以有“七星坛上卧龙登,一夜东风江水腾。

不是孔明施妙计,周郎安得逞才能”之说。

但据《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记载,提出用火攻之计对付曹操大军的是周瑜的部将黄盖,黄盖向周瑜建议说:“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而真正实施计划的也是黄盖。

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游说孙权,使孙权同意与刘备联合对付曹操。

孙刘联军的胜利全靠火攻,而火攻成功的关键确实在于东风。

据有关史料记载,赤壁之战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的冬天。

这一年冬天天气反常,气温较高,常常刮东南风,可以说是天助孙、刘。

但杜牧的诗中尤引后人注意的还是后两句,意思是假如这年冬天的天气不反常,如果没有东风,也就无法使用火攻,那么曹操必胜无疑,而一旦东吴失败,东吴的两个乔姓美女就会被曹操抢去,成为铜雀台中供曹操享用的尤物。

因为据说曹操早就建好了金碧辉煌的铜雀台以准备“金屋藏娇”,而这次饮马长江,进军东吴,就是久慕“二乔”美名而来。

究竟曹操的铜雀台是不是为“二乔”而大兴土木的?而“二乔”又究竟是谁的女儿?这些历史上的公案一直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

大、小乔与曹操没有任何关系,他们之间的绯闻竟是诸葛亮从中做鬼

大、小乔与曹操没有任何关系,他们之间的绯闻竟是诸葛亮从中做鬼

在三国时期,有三位美女大乔、小乔和甄洛,其中关于大小乔的记载,在《三国志》中是非
常少的,只说她们是“皆国色也”,历史上记载,大小乔分别被孙策和周瑜娶回家,还记得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记载:“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小乔和周瑜的结合是一段佳话,但是在《三国演义》中,说曹操扬言要抢大小乔,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在《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为了能让周瑜和自己联手对付曹操,曾对周瑜说,曹操喜好美色,窥探你夫人小乔和其姐大乔的美色很久了,想要在一统江山之后,将其纳入铜雀台,确
实历史上曹操曾命曹植写过《铜雀台赋》:“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而当时周瑜
听完之后,简直恨死曹操了,所以没多加思考就答应刘备,联合攻打曹操。

事实上,曹操和大小乔没有什么关系,但曹操也许爱慕也不一定,因为其实历史上曹操的好
色是众人皆知的,所以周瑜才会在听后,想都不想就相信了,而且大小乔确实是难得的美女,
并且这两个女人都和周瑜有关系,所谓当局者迷,所以才会被诸葛亮给骗了。

其实在《铜雀台赋》中的“二乔”指的是“二桥”,也就是两座桥,诸葛亮故意将其说成了“二乔”让周瑜误会了,就因为诸葛量的从中做鬼,使得曹操和大小乔的绯闻传了这么久。

历史趣谈:铜雀春深锁二乔 曹操差一点因为美色误事

历史趣谈:铜雀春深锁二乔 曹操差一点因为美色误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铜雀春深锁二乔曹操差一点因为美色误事
导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的这首诗非常隐晦的是揭露了曹操喜欢别人的老婆的这一事实。

曹操发动赤壁之战,并不仅仅是因为统一天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的这首诗非常隐晦的是揭露了曹操喜欢别人的老婆的这一事实。

曹操发动赤壁之战,并不仅仅是因为统一天下,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想霸占当时名满台拿下的二乔。

诗中的二乔就是江东乔公之女,大乔和小乔。

两人姿色沉鱼落雁,一个嫁给了江东小霸王孙策,一个嫁给了周瑜。

铜雀,指的是曹操盖的铜雀台,曹操灭了袁术袁绍后,在邺城休息。

半夜睡觉梦见了一道金光从地面升起,第二天派人到此地挖掘,竟挖出一只铜雀。

荀攸说想当初舜的母亲梦见了玉雀入怀因而生了舜,今天得到铜雀,是非常吉祥之兆。

曹操大喜,便在此地修建了铜雀台。

杜牧诗中之意便是当年赤壁之战,如果不是因为东风的到来使得周瑜火烧了赤壁,
那曹操必然攻克东吴,大乔小乔可就成了曹操的囊中之物。

“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便成为了可能。

“别人的老婆,就是好?”曹操因为贪图美色,差点死在了宛城。

曹操攻打完成,张绣不敌曹操,只要头像其麾下。

曹操巡视部下时在俘虏中偶遇一美女,问旁人此女和人。

随从答到,此人奶张绣之婶娘。

曹操寻思了一秒后,便将其带入帐中玩弄了一夜。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曹操的铜雀台真的是用来锁二乔的吗?

历史趣谈曹操的铜雀台真的是用来锁二乔的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曹操的铜雀台真的是用来锁二乔的吗?
导语:曾有戏言三国,东吴控萝莉,曹魏爱人妻,蜀汉全是基,当然只是笑谈。

但是历史上曹操确实对各类人妻比较有兴趣,《三国演义》里,最著名的
曾有戏言三国,东吴控萝莉,曹魏爱人妻,蜀汉全是基,当然只是笑谈。

但是历史上曹操确实对各类人妻比较有兴趣,《三国演义》里,最著名的一场大战——赤壁之战,甚至都是被诸葛亮借着曹操对人妻的执着爱好,挑拨周瑜和东吴,而引发的。

最有名的就是那段诸葛亮和周瑜的对话了。

诸葛亮:曹操虽然大军压境,但是我有办法退兵。

只要两个女人,就行了!
周瑜:哪两个?
诸葛亮:曹操儿子曹植你知道吧?曹操建了个铜雀台,他儿子写了个赋,说: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他就是想要这俩美女!
周瑜当场大怒,曹贼欺人太甚!难道诸葛亮你不知道小乔是我老婆,大桥是主上的妻子吗!
诸葛亮一副表示不知道的无辜脸,然而赤壁之战就这样开始了...
历史上,铜雀台到底是干什么的呢?难道真是个曹操御用大型会所?
实际上,铜雀台的建设是因为曹操打败了北方袁氏家族,夜宿邺城,半夜见到一片金光,第二天派出摸金校尉部队,挖出了一只铜雀。

谋士荀攸对曹操说:“当年圣君舜的母亲梦见了一只玉雀飞进怀里,才生了舜,今天咱们挖到这个,是大吉之兆啊!”
于是野心勃勃的曹操决定就在漳水边建一个铜雀台,以显示自己平定四海的功绩。

生活常识分享。

三国历史上小乔和曹操究竟是什么关系?

三国历史上小乔和曹操究竟是什么关系?

《三国演义》中,孔明用计激周瑜时,把铜雀台赋中的“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蝃蝀”改成了“揽二桥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以此激怒周瑜,坚定他作战的决心。

在原诗中,蝃蝀就是虹,二桥指从铜雀台出发链接金虎台和玉龙台的两座桥。

古代‘乔’和‘桥’是一回事。

刚好周瑜和孙策的妻子姓乔。

所以很容易产生错觉。

罗贯中这里的杜撰,灵感可能是来自杜牧《赤壁》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无论如何,反正曹操就莫名其妙地惹上了“绯闻”。

曹操的生活作风确实有问题,但是在这事上,实在冤枉。

当然,也有一种说法:由于与其父有交情,曹操与二乔早就认识。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此诗祗是一种假设﹐东风终与周郎便﹐所以叁国时期的大美女大乔小乔。

并没有被曹操锁于铜雀臺中。

事实上﹐小乔与曹操素未谋面﹐也没有什么实际瓜葛﹐纯属莫须有的关係﹐而儘管如此﹐他们依然有生动的故事。

“江东有二乔﹐河北甄芙巧”﹐叁国时期最着名的美女有叁名﹐大﹑小乔和甄洛。

二乔到底有多美呢﹐史书所载极为吝啬。

《叁国誌》说“皆国色也”﹐《江表传》说“貌流离”(光彩焕发)。

总之是国色天香的大美女﹐而具体容貌祗能靠后人凭空想象了。

叁国是个彻底的男人时代﹐塬本处于弱势的女人﹐在这样一个时代就更加边缘化。

所以叁国时期关于女人的歷史记载实在是少得可怜。

如果不是后人添油加醋﹐可看的故事就更少了。

二乔的父亲乔公﹐本在汉献帝的手下做官﹐当时的汉朝早已名存实亡。

丧妻后的乔公辞官归乡﹐带着大小乔隐居于安徽皖城。

建安四年﹐东吴的孙策和周瑜带着军队攻下皖城。

江东二乔的美名早已是家喻户晓﹐孙策和周瑜二人在打了胜仗之后﹐双双抱得美人归。

孙策娶了大乔﹐周瑜娶了小乔。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当年﹐孙策和周瑜都是25岁﹐而大乔十八﹐小乔十六﹐都是青春年少。

这两段婚姻看起来无限光彩﹐美人配英雄﹐花好月圆。

孙策曾说﹕“桥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

”(《江表传》)杜牧不是唯一把二乔与曹操搁一块想象的人﹐罗贯中也是其一﹐而且他还把诸葛亮也扯上了。

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典故

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典故

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典故
“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意思是:铜雀台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

说的是大乔、小乔的故事。

大乔是东吴前国主孙策的夫人,当时国主孙权的亲嫂,小乔则是正在带领东吴全部水陆兵马和曹操决一死战的军事统帅周瑜的夫人。

如果赤壁之战曹操成了胜利者,那么,大乔和小乔就必然要被抢去,关在铜雀台上,以供他享受了。

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赤壁》。

原文如下: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翻译如下: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
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赏析: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

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

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

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后两句久为人们所传诵的佳句,这里的铜雀台,就表现了曹操风流的一面,又言“春深”更加深了风流韵味,最后再用一个“锁”字,进一步突显其金屋藏娇之意。

把硝烟弥漫的战争胜负写得很是蕴藉。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

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

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

铜雀春深锁二乔

铜雀春深锁二乔

铜雀春深锁二乔作者:青语来源:《科学Fans》2015年第10期引子三国的风流传说唐代诗人杜牧的名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说的是三国时候一段风流轶事:建安十五年冬(公元210年),魏武王曹操在邺城建起了铜雀台,杜牧因此附会成诗,说曹操晚年纵情声色,之所以建此高台,南讨江东,都是为了抢回江东久负盛名的两名美女大乔、小乔回来供他享乐。

后来……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赤壁之战,诸葛借东风,曹操败走华容道。

其实,除了铜雀台是建成在火烧赤壁之后外,上面的说法也不算太错。

而当时曹操所营建的,并非只有铜雀一台,而是铜雀、金虎、冰井三台。

形貌铜雀、金虎、冰井三台分别建成于建安十五年、十八年、十九年。

铜雀台高达十丈。

三国时候,一丈约为今天的2.3米,十丈就是23米,相当于8层楼高的建筑物,蔚为壮观。

《水经注》中说它“巍然崇举,其高若山”——铜雀台巍然而立,和山一样高。

铜雀台有屋一百一十间,开东、南、西、北四门,沿着这些屋室边缘的墙,有互相勾连的回道。

金虎台和冰井台略矮于铜雀台,都高八丈,相当于六层半高楼。

金虎台有屋一百零九间,冰井台则更多一些,有屋一百四十间,殿台布局都与铜雀台相仿,不同之处在于冰井台的屋室之中挖有深井。

铜雀、金虎、冰井三台上各建楼观宫室,铜雀台居中,金虎台居南向北,冰井台居北向南,三台相对,各有正殿,殿中陈设也相似。

三台之间相隔六十步,以浮桥式阁道相连,既各自独立,又浑然一体。

步在古代也是一个计量单位。

成书于南北朝时候的《孙子算经》记载:六尺为一步。

相隔六十步,约是83米,可见占地之广。

功能之铜雀台杜牧在诗中说,曹操营建铜雀台是为了晚年娱乐声色,这句话对,也不对。

但是如《三国演义》中所演绎的,诸葛亮诓骗周瑜说,曹操带八十万人马南下,只为大乔小乔一对美人,那肯定是不对的。

邺城三台,铜雀台独享盛名,要追根溯源,除了铜雀台是主台以外,它落成之时,曹操在此大宴亲友,命诸子为诗,曹植八斗之才,挥笔立就的《铜雀台赋》,也是成就它赫赫盛名的原因之一。

关于“还笑那曹操贪慕着小乔”的历史。

关于“还笑那曹操贪慕着小乔”的历史。

关于“还笑那曹操贪慕着⼩乔”的历史。

正式写之前先⼩⼩的夸赞⼀下,嵩哥不愧是“⿁才”,尽然能把⼩乔和曹操的故事写到歌⾥,猜测嵩哥的历史应该学的不错。

好了,下⾯进⼊正题!
诗⼈杜牧在《⾚壁》⾥⾯有写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乔”。

其中⼆乔指的就是江东乔公之⼥---⼤乔和⼩乔,据说是江东第⼀美⼈,分别嫁给了当时东吴的孙策和周瑜。

⽽铜雀,就是曹操所建的铜雀台。

这句诗的意思是:当年曹操举兵攻打东吴的时候,如果不是忽然刮起了东风使得周瑜以⽕攻曹营的计划得以实现,那么曹操就该打败了东吴,那么著名的江东美⼥⼤⼩乔就要成为战利品被曹操收了。

曹操曾在渔阳之战中,与吴国丞相鲁肃交过⼿,并在渔阳与鲁肃的⼩⼥⼉⼩乔有过⼀⾯之缘,⼩乔长相漂亮,美丽。

深的曹操喜欢,就此曾爱慕过⼩乔。

但此时⼩乔已经嫁给曹操的同盟好友周瑜,曹操很怒闹,便下定决⼼要得到⼩乔,之后便给吴国下了战书,表⾯上说要兼并吴国统⼀中原其实也是为了当初的誓⾔——得到⼩乔!
曹植的《铜雀台赋》有⼀句:“览⼆桥于东南兮”。

诸葛亮为了激周瑜故意把这句诗改为:“揽⼆乔于东南兮”,⼆乔也就是指的⼤桥⼩乔。

⼩乔就是周瑜的妻⼦,下⾯的就不⽤我说了。

这些就差不多了,嵩哥的⼀句歌词,我找出了这么多故事。

嵩哥,我给跪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文字]
曹操深宫锁二乔绯闻真相:系诸葛亮一手捏造
【历史故事历史真相】曹操深宫锁二乔绯闻真相:系诸葛亮一手捏造
曹操到底是为什么建造铜雀台的呢?公元810 年,唐朝诗人杜牧与友人在黄州赤壁游玩时以赤壁为题做了一首诗《赤壁》绝句一首:“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意思是说,如果将当年沉沙的战戟重新磨洗,也许会是另外的情景;如果没有东南风帮助周瑜火烧曹军战船,胜利者就是曹操了;那么,周瑜的爱妻小乔和孙策的寡妻大乔恐怕就要被送到铜雀台上了。

如此说来,铜雀台是曹操为了锁二乔而建的了,那么事实上真是如此吗?曹操到底是为什么建造铜雀台的呢?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此诗只是一种假设,东风终与周郎便,所以三国时期的大美女大乔小乔。

并没有被曹操锁于铜雀台中。

事实上,小乔与曹操素未谋面,也没有什么实际瓜葛,纯属莫须有的关系,而尽管如此,他们依然有生动的故事。

铜雀台
“江东有二乔,河北甄芙巧”,三国时期最著名的美女有三名,大、小乔和甄洛。

二乔到底有多美呢,史书所载极为吝啬。

《三国志》说“皆国色也”,《江表传》说“貌流离”(光彩焕发)。

总之是国色天香的大美女,而具体容貌只能靠后人凭空想象了。

三国是个彻底的男人时代,原本处于弱势的女人,在这样一个时代就更加边缘化。

所以三国时期关于女人的历史记载实在是少得可怜。

如果不是后人添油加醋,可看的故事就更少了。

二乔的父亲乔公,本在汉献帝的手下做官,当时的汉朝早已名存实亡。

丧妻后的乔公辞官归乡,带着大小乔隐居于安徽皖城。

建安四年,东吴的孙策和周瑜带着军队攻下皖城。

江东二乔的美名早已是家喻户晓,孙策和周瑜二人在打了胜仗之后,双双抱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