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气气瓶充装工艺流程图
液化石油气装卸操作规程

液化石油气装卸操作规程一、装卸车前的准备工作:a) 遇雷雨天气不能进行液化气的充装卸液。
b) 槽车进站后,操作工指挥槽车停在适当的位置,熄灭发动机,拉起手制,前后轮用三角木块契好,以防槽车滑动。
c) 检查槽车的安全附件、安全阀、液位计、压力表、充装接头等是否齐全及灵敏可靠,各附件有无跑、冒、滴、漏,检查不合格者不予装卸。
d) 将槽车的静电接地设施与装卸台的地线接牢。
e) 取下槽车的气相和液相软管上安全塞,并将气液相的快速接头与槽车气液相接头连接,注意连接前先要检查密封胶圈,确保其密封良好。
二、装卸过程:a) 稍打开放散阀,排尽软管内的空气,然后关闭。
b) 检查储罐液位并确定卸入哪一个罐,打开其储罐液相进口阀,使储罐液相管与槽车液相管连通,打开所用储罐的气相阀门,使气相管与压缩机的进口连通,槽车的气相与压缩机出口连通,然后分别缓慢地打开槽车的气、液相阀门和充装台上的气液相阀门。
在液相的压差作用下,液化气从槽车流入储罐直至压力相等为止。
c) 按压缩机的操作规程启动压缩机,使储罐的气相经压缩机输入槽车,将槽车的液化气压进储罐。
注意,卸车速度不宜太快,一般控制槽车与储罐的压力差在0.3~0.4Mpa为宜。
d) 经常观察储罐的液位及压力,做好装卸过程记录。
发现漏气、假液位、压力过高、附件损坏以及有杂音,应立即停止装卸。
查明原因,维修好,再进行装卸;地下储罐的液位不应超过82%,如果一个罐装不下,可打开另一罐继续装。
e) 液相输送完后,停止压缩机,拨动四通阀,启动压缩机,将槽车内的气体抽进储罐,直至槽车里的压力<0.05Mpa为止;停止压缩机,关闭槽车以及装卸台上的气、液相阀门,慢慢放散气,液相软管里的余气,抓下快速接头,接地线,将软管放置好。
f) 操作者与司机、押运员一起做好卸车记录。
g) 操作者与司机全面检查槽车及周围环境,确认周围无液化气味和其他异常现象时,方可开车离开气站。
h) 液化气装卸完毕后,恢复原来工艺流程。
气瓶充装操作规程

气站操作规程气瓶充装操作规程(电子充装秤)一、准备工作1.检查电子充装秤的校验有效期及其静电接地导线连接是否良好。
2.检查充装软管和充装阀是否密封良好。
3.关闭各支路充装阀,开启充装总阀。
4.通知设备操作员启动液化石油气泵。
二、充装操作进入正常充装界面,校正电子充装秤的“0”位。
2.显示“0”位稳定后将检查合格的待充气瓶置于秤台上;3气瓶允许充装量,调整电子充装秤设定值。
4.将充装枪与气瓶角阀连接,先开气瓶角阀,检查并确保连接处密封良好,再开充装阀。
5.压下手柄打开切断阀,打开充装枪阀,气瓶开始充气,充装中检查角阀阀杆处是否漏气;如果漏气,停止充装。
67.当气瓶充装达到规定重量时,电子充装秤自动关闭液化石油气气源阀门后,先关充装阀后关气瓶角阀。
8.卸下充装枪,移出气瓶,再进行下一个气瓶充装操作。
三、停止充装1.及时通知设备操作员停液化石油气泵。
2.关闭充装系统的支路充装阀。
3.关闭充装管总阀。
4.清洁充装秤及充装台地面。
5.填写充装记录。
四、异常情况处理方法五、注意事项1.上岗作业人员应佩戴《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穿棉布工作服不带钉的鞋和工作手套,充装作业时,不得在台上穿、脱衣服。
2.不得就地排放液化石油气。
充装过程中,如发现钢瓶出现泄漏,应立即停止充装,并及时回收瓶内液化石油气。
对超量充装的,要及时将超装量回收。
3.禁止在充装台敲打气瓶、铁器、检修角阀,严禁拖、滚、碰撞气瓶。
4.充装后经检查合格的气瓶,应粘贴警示标签和充装标签。
5.在下班前,应检查各有关管路阀门开关状态是否正确。
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卸车安全操作规程一、准备工作1.引导罐车对准装卸台位置停车,待司机拉上制动手闸,关闭汽车发动机后,给车轮垫上防滑块;2.检查防火罩是否完好、液化石油气检验单,检查罐车和接收储罐的液位、压力和温度,检查装卸阀和法兰连接处有无泄漏;3.检查下列随车必带的文件资料:(1)汽车罐车使用证;(2)机动车辆驾驶执照和汽车罐车准驾证;(3)押运员证;(4)准运证;(5)汽车罐车定期检验报告复印件;(6)液位与容积换算表;(7)运行检查记录表;(8)汽车罐车装卸记录;4.接好静电接地线,拆卸快装接头盖,将装卸台气、液相软管分别与罐车的气、液相管接合牢固后,开启放散阀,用站内液化石油气排尽软管中空气,关闭放散阀;5.使用手动油压泵打开罐车紧急切断阀,听到开启响声后,缓慢开启球阀。
液化石油气气瓶充装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MGTC-QP-02-2013气瓶充装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版次02/2013编制:审核:批准:×××有限公司液化气站2013 年1 月19 日颁布2013 年1 月19 日实施目录10.1 残液处理操作规程10.2 气瓶充装前后检查操作规程10.3 液化石油气充装操作规程10.4 设备操作规程10.5 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装卸操作规程10.6 事故应急处理操作规程第一节瓶内残液(残气)处理操作规程1、目的为了保护环境,减少残液(残气)对周围的影响,杜绝盲目充装带来的隐患,特制定此操作规程。
2、适用范围适用气站液化石油气充装气瓶瓶内残液(残气)的处理。
3液化石油气瓶内残气的处理3.1准备工作3.1.1检查残液罐的液位、压力及有关管路阀门的开关位臵。
气相系统:开通残液罐气相出口至压缩机进口管路的阀门,开通压缩机出口至另一储罐气相进口管路的阀门。
残液系统:开通倒残液装臵至残液罐残液进口管路的阀门。
3.1.2通知设备操作员启动液化石油气压缩机,当残液罐压力比储罐压力低0.2MPa后, 停压缩机。
3.1.3关闭残液罐气相出口至压缩机进口管路的阀门,关闭压缩机出口至已升压的储罐气相进口管路的阀门。
3.2气瓶倒残液3.2.1开启已升压的储罐气相出口阀及倒残液装臵气相总阀。
3.2.2将待倒残液气瓶角阀与倒残接嘴连接,开启气瓶角阀和倒残液装臵气相管支路阀,给气瓶升压。
3.2.3当进气响声很小时,关气相管支路阀,轻轻将气瓶倒臵,开残液管支路阀,使瓶内残液在压力差作用下,流入残液罐。
3.2.4待瓶内残液倒尽后,关残液管支路阀,正立气瓶,然后瞬间打开气相管支路阀吹扫角阀后立即关闭。
3.2.5关闭气瓶角阀。
卸下倒残接嘴,移出气瓶。
3.3结束3.3.1关闭倒残液装臵残液总阀和残液罐残液进口阀。
3.3.2关闭倒残液装臵气相总阀和已升压的储罐气相出口阀。
3.3.3填写残液处理记录表。
4.注意事项4.1必须闭路回收瓶内残液,严禁乱倒。
lng充装流程

Lng充装流程
LNG(液化天然气)的充装流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连接设备:将LNG绝热气瓶与槽车的软管连接牢固。
2. 吹扫与检查:关闭LNG绝热气瓶的顶部充装操作阀、底部充装操作阀及根部阀,然后缓慢打开LNG槽车的液相阀,对软管进行吹扫、置换(置换两三次,通过LNG槽车放空阀放出)。
使用甲烷检测仪检查液相软管法兰连接处是否有泄漏。
3. 开始充装:缓慢打开LNG槽车的出液阀,待软管结霜后,再次使用甲烷检测仪检查法兰连接处无泄漏,然后开始充装。
4. 控制充装速度:当液位显示约50%满时,应关闭底部充装阀;当液位达到85%时,关闭上充装阀,并停止充装3分钟,以使桶内液面镇静;然后打开充装阀继续充装。
5. 充满确认与残液回收:当LNG绝热气瓶与储罐压力接近、气流声消失时,确认充满(液位约90%),停止充装。
关闭LNG槽车的出液阀,让液相软管内残液进入LNG绝热气瓶(大约20分钟)。
6. 完成充装:关闭槽车放散阀,打开LNG绝热瓶的顶部充装操作阀、底部充装操作阀及根部阀。
残液回收完毕后,关闭充装台远端气相阀,打开放散阀,拆除软管。
请注意,气瓶充液后应尽快使用,禁止长期储存和长途运输。
同时,在整个充装过程中,需要确保所有操作符合安全规定,避免发生泄漏或其他安全事故。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LNG充装领域的专业人士。
lng气瓶工艺流程图

lng气瓶工艺流程图LNG气瓶工艺流程图LNG气瓶工艺流程图是描述液化天然气(LNG)气瓶生产过程的流程图。
下面将介绍一个包含700字的LNG气瓶工艺流程图,按步骤来说明。
第一步,原材料准备:收集所需要的原材料,包括高压钢材、隔热材料、焊接材料等。
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第二步,钢材切割:将原材料的高压钢材进行切割,获得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切割完成后,对切割面进行修整,确保表面平整。
第三步,模具制备:根据气瓶的尺寸和形状,设计并制作适用的模具。
模具需要具备耐高压和耐低温的特性,确保模具在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第四步,气瓶焊接:将经过切割的钢材板通过焊接工艺连接成气瓶的主体结构。
焊接需要控制焊缝的质量,确保焊接接头的强度和密封性。
第五步,压力测试:完成焊接后,对气瓶进行压力测试,确保气瓶的耐压能力达到设计要求。
测试过程中需要建立可靠的安全措施,以防止压力过高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
第六步,内衬处理:将经过测试合格的气瓶进行内衬处理。
内衬处理是为了提高气瓶的密封性和抗腐蚀性能,以保护气瓶内部的液化天然气。
第七步,隔热处理:在气瓶的外壳表面进行隔热处理,以提高气瓶的保温性能。
隔热处理通常采用多层绝缘材料,确保最佳的保温效果。
第八步,外观涂装:对气瓶的外观进行涂装处理,以提高气瓶的美观度和耐腐蚀性。
涂装工艺需要严格控制涂装厚度和均匀度,确保涂装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第九步,终检验收:对生产完成的气瓶进行终检验收,确保气瓶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检验包括对气瓶的外观、尺寸、内衬和涂装等进行检查和测试,同时也包括对气瓶标志和说明书等进行核实。
第十步,产品包装:对终检合格的气瓶进行包装,以便运输和存储。
包装通常采用防震防护措施,确保气瓶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第十一步,成品入库:将包装好的气瓶进行入库,根据需要进行存储和管理。
入库过程中需要对气瓶进行标识和分类,以便后续使用和销售。
以上便是700字的LNG气瓶工艺流程图的介绍,这个流程图描述了LNG气瓶的生产过程,从原材料准备到成品入库整个过程。
液化石油气气瓶充装前后检查操作规程

液化石油气气瓶充装前后检查操作规程
1、充装要求
根据《气瓶安全技术规程》第8.6.3.2规定,有以下情况之一的气瓶,禁止充装:
1.1出厂标志、颜色标记不符合规定,瓶内介质未确认;
1.2气瓶附件损坏、不全或者不符合规定;
1.3瓶内无剩余压力;
1.4超过检验期限;
1.5外观存在明显损伤,需检查确认能否使用;
1.6充装可燃气体的新气瓶首次充装或者定期检验后的首次充装,未经过置换或者抽真空处理。
2、气瓶充装前检查
2.1检查气瓶是否为本站自有产权气瓶或托管气瓶。
2.2检查待充装液化气气瓶是否超过检验期限。
2.3气瓶安全附件是否齐全和符合安全要求。
2.4气瓶内是否有余压。
2.5确定允许最大充装量。
2.6外观检查气瓶有无裂纹、严重腐蚀、明显变形及其它严重外部损伤缺陷。
3、气瓶充装后检查
3.1气瓶充装后是否有泄漏。
3.2气瓶充装后是否有鼓包、变形等异常现象。
3.3瓶体温度是否有异常。
3.4复称检查充装量是否正确。
3.5确定无误后在气瓶上粘贴充装产品合格标签及警示标签,标签上应至少注明单位名称、电话、气体名称、实际充装量、充装日期和充装检查人代号,警示标签上应注明“人员密集室内禁用”字样。
液化石油气站质量安全手册

液化石油允装管理质量安全手册受控江西万年县恒升实业有限公司二0一一年四月关于颁发《质量安全手册》的通知液化石油气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为加强本站管理、防止液化石油气事故,确保安全供气,为贯彻《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气瓶安全监察规定》等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规定。
按《江西省气瓶充装许可监督管理规则》的要法度,特修订制订本《质量安全手册》,全站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本手册的规定,做到强化管理,落实责任,确保安全。
本《质量安全手册》是我站进行气瓶充装质量安全管理的各项活动必须遵循的纲领性文件,现予颁发,本手册自二0一一年四月二十日实施。
站长:二0一一年四月二十日授权声明本站的宗旨是坚持“安全第一,顾客至上,确保安全,提高效益”的方针,确保向用户提供安全可靠、质量合格的瓶装液化石油气。
为确保本站符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第373号令)、《气瓶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第46号令)等相关法规的规定,建立健全液化石油气站气瓶充装的质量管理体系,特制订《质量安全手册》。
我授权质量安全管理负责人按国家颁发的相关法规、技术规范的要求全面贯彻执行本站《质量安全手册》,确保本站质量体系、有效运转。
《质量安全手册》对各责任人员确认的职责和权力必须遵循,如有违背,质量安全管理负责人有权禁止和纠正。
本《质量安全手册》是我站管理工作的基本规章,是全站职工从事液化石油气充装活动的行为准则,全站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认真贯彻执行。
特此声明站长:二0一一年四月日一、引用标准、法规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549号(简称《条例》)2、气瓶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检总局令46号(简称《》规定)3、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质技监锅发[2003]250号(简称《瓶规》)4、气瓶警示检签GB16804-19975、液化石油气钢瓶定期检验与评定GB8334-1999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19937、液化石油气钢瓶GB5842-19968、液化石油气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GB17267-19989、液化气体气瓶充装规定GB14193-200910、气瓶充装许可规则TSG R4001-200611、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9年版(简称《容规》)12、江西省气瓶充装许可监督管理规则(赣质技监局发61号)13、气瓶使用登记管理规则TSG R5001-2005二、术语1、质量方针: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
液化石油气钢瓶的充装管理

液化石油气钢瓶的充装管理液化石油气是一种紧要的能源,广泛应用于家庭、商业和工业领域。
而其存储和使用的重要方式是液化石油气钢瓶。
充装管理是液化石油气钢瓶使用过程中的紧要环节,本文将从液化石油气钢瓶的充装流程、充装操作规程、充装设施的维护保养、充装安全管理等四个方面,对液化石油气钢瓶的充装管理进行认真介绍。
一、液化石油气钢瓶的充装流程液化石油气钢瓶的充装流程重要包括准备工作、充装操作、检验验收和封存等环节。
准备工作:首先要对液化石油气充装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充装设施的正常运行。
准备好充足数量的液化石油气钢瓶,并进行检查检验,确保钢瓶的质量和安全性能符合要求,并对钢瓶进行清洗和消毒。
开展安全培训,对液化石油气的危害性、安全操作规程等方面进行认真说明,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充装操作:将液化石油气钢瓶与充装管道连接好,通过移动式储气罐或者管道输送等方式将液化石油气充入钢瓶。
在充装过程中,要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安全性和质量合格。
钢瓶内部充分液化石油气后,还要进行称重,记录钢瓶牌号、充装重量等紧要信息。
检验验收:充装结束后,要进行严格的检验验收,确保充装质量的牢靠性和安全性。
其中包括通过外观、尺寸、包装等方式对钢瓶进行检查,对充装气体的气味、颜色等进行检查,以及肯定时期内的责任保险等方面的检验。
封存:完成验收后,要对液化石油气钢瓶进行封存,确保其安全性能得到充分保证。
并进行完整记录,包括充装钢瓶的数量、各项指标等信息。
二、液化石油气钢瓶的充装操作规程液化石油气钢瓶的充装操作规程是为了确保安全,提高质量,正确选择和使用充装设备,防止事故发生而订立的。
实在规程如下:1、操作人员必需具备肯定的技能、阅历和安全意识,严格遵守液化石油气钢瓶充装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
2、操作人员应对充装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其安全、牢靠、效率等方面符合要求。
3、液化石油气钢瓶必需经过严格的检查和检验,清洗消毒后方可用于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