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天气系统导学案
1.2.3 常见的天气系统 导学案

1.2.3 常见的天气系统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气团和锋面的概念及类型;了解低压、高压的概念。
2.理解锋面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理解气旋、反气旋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3.能够判读简易天气图,并进行天气特点及天气形式分析,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天气的变化。
二、知识网络三、知识梳理(一)锋与天气1.锋面及其特点(1)锋面:冷暖气团在移动过程中相遇形成的。
(2)特点:锋面两侧空气的温度、湿度、气压有明显的差别,锋面附近常伴有一系列的云、、等天气。
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副高”与我国的锋面雨带和天气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主要受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夏季风的影响,旱涝灾害的产生由夏季风的进退所决定,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的强弱和位置直接影响着我国夏季雨带的分布。
在正常年份,受“副高”的推动,每年4~5月,雨带位于华南地区;6~7月,“副高”西伸北进到30°N左右,暖湿的偏南气流沿着“副高”西缘北上,与北方来的干冷空气交锋于长江流域一带,雨带北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形成准静止锋,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了长达一个月的“梅雨”天气;7~8月,“副高”进一步北伸,雨带移至东北、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完全受“副高”控制,形成了炎热少雨的“伏旱”天气;9月“副高”和雨带都开始南撤;10月撤出我国大陆。
因此,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时间分布规律是集中于夏秋季节(5~10月),南方地区雨带到达早,退出迟,雨季长;北方地区雨带到达迟,退出早,雨季短。
当夏季“副高”位置持续偏南时,雨带长时间滞留在江淮地区,易使江淮地区出现洪涝灾害,而北方地区则会出现干旱;当“副高”季节性北跃时间提前,位置较常年偏北时,北方地区易出现洪涝灾害,南方则易出现干旱。
四、过关检测2013年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
下图示意该地当日14~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
地理必修一人教版23《常见的天气系统》导学案

地理必修一人教版23《常见的天气系统》导学案一、基本说明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天文人教版必修12、年级:高一年级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4、所属章节:第三章第二节5、学时数:40分钟二、教学设计二、教学反思优点:第一,可以用生活中的天气现象引入课题。
在上课之前给先生放一段某一天受冷锋控制影响下构成的大范围降温,微风,寒潮等天气现象的天气预告视频,使先生看到他们经常看的节目时,觉得很熟习,很容易调动先生的学习的兴味,而且视频中也包括着这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先生有先入为主的思想。
第二,应用多媒体动画来演示锋面结构和成因表示图,信息量大,把笼统的内容变得愈加生动。
第三,教学环节完全,各个环节依照课前方案停止。
第四,教学思绪明白,言语组织较强。
第五,教学目的明白,重难点突出,可以将难点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特征用ppt动画出现给先生,可以让大局部先生掌握冷、暖锋影响下的天气变化,但是最后探求的效果需求多讨论,由于自己还是有些疑问的。
缺陷:第一、在导入的效果上,由于是用天气预告的视频导入的,但是由于多媒体无法播放声响,招致导入的效果没有预想的效果良好,好在先生可以依据视频中的信息停止提炼,可以说出视频中的信息,比如冷空气南下,微风、降温、寒潮等天气现象。
但是无声响的视频还是效果太差,课前应多种预备导入的方法,同时,应提高暂时应对相似于这种突发性的事情的应变才干。
第二、是在时间的掌握上,导入之后,急忙进入新课的解说,并没有反省先生关于导学案中预习局部的完成状况;前面解说气团的分类,锋面的分类和成因上用的时间过多,招致后半节课时间过于紧张。
第三,先生讨论环节时间布置较少。
第四,没有充沛调动先生的自主探求的积极性,讨论环节气氛没有预想的好。
第五,课堂上言语表达方面缺少热情,招致课堂的后半节,先生学习的兴味降低,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做及时地调整。
在以后的上课中,在这方面应该做到:语速快慢结合,有快有慢,抑扬顿挫。
常见的天气系统导学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导学案【考纲解读】能识别各种天气简图。
会判断锋面、低压与高压等天气系统,并能分析在其影响下的天气特点,描述天气过程。
能运用气压图,分析判断各地的天气特点及天气变化趋势。
能以我国局部等压线分布图、等温线分布图、等降水量分布图等为背景,分析寒潮、沙尘暴、水旱灾害、台风等极端天气现象。
【学习目标】(1)了解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的特点(2)理解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过程、气流运动特点,掌握气旋、反气旋气流运动的规律性(3)使学生掌握锋面系统、气旋和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状况(4)通过学习有关天气系统的知识和进行天气预报的预报。
(5)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提高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认知水平。
(6)通过学习有关天气系统的知识和进行天气预报的预报。
【教学重、难点】1.锋面系统分类及其对天气的影响2.气旋、反气旋的形成及其影响下的天气及形成过程【知识梳理】任务一预习导学一、知识梳理(一)锋面系统(1)气团是位于下部,在水平方向的一定范围内,物理属性()相对均匀的大团空气。
分为和。
(2)锋面是与的交界面,水平范围,锋面分为和。
(3)冷暖气团的位置:冷气团在,暖气团在。
2、读教材55页图2-35回答(1)冷锋的概念:主动向移动而形成的锋叫做冷锋。
(2)冷暖气团移动方向:冷气团,暖气团。
(3)冷暖气团的位置:在上,在下。
(4)冷锋的符号:。
(5)降雨的位置:冷锋降雨在气团一侧,称为锋(前或后)。
3、读教材图2-36回答(1)暖锋的概念:主动向移动而形成的锋叫做暖锋。
(2)冷暖气团移动方向:冷气团,暖气团。
(3)冷暖气团的位置:在上,在下。
(4)暖锋的符号:。
(5)降雨的位置:暖锋降雨在气团一侧,称为锋(前或后)。
(二)低气压、高气压1、低压与高压是指状况而言的;气旋与反气旋是指状况而言的。
2、等压线闭合起来的地区,如果,就称为高气压;若中心气压四周,则称为低气压。
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从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
3.1常见的天气系统第1课时导学案

3.1常见的天气系统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锋的概念和类型。
2、理解锋的形成过程和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状况和天气变化特征3、学会锋天气图的判读。
【学习过程】【预学案】1、锋是与的交界面。
气团是指大范围内、等物理性质比较均匀的大团空气。
根据气团温度与其气温的对比,可将气团分为和。
气团的温度如果低于其移动到达的地区的气温,称为;反之,为。
2、由于锋两侧的冷气团与暖气团在、、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所以锋附近明显,常伴有、、等天气现象。
3、根据锋两侧冷暖气团的,可以将锋分为、、等。
(1)冷锋:主动向移动而形成的锋叫作冷锋。
冷锋过境时,常出现、、等天气现象。
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占据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温、湿度明显降低,气压,天气。
我国秋末、冬季和春初,经常受到冷锋影响。
(2)暖锋:主动向移动而形成的锋叫暖锋。
暖锋过境时常出现天气。
由于暖气团沿冷气团爬升速度较慢,因此多形成。
暖锋过境后,暖气团占据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气压,天气。
(3)准静止锋:有时候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双方,锋相对,称为准静止锋。
准静止锋常形成天气,如形成梅雨天气。
【探究案】【探究一】请同学们阅读课本51页第二、三段和图3-1-2,思考以下问题:1、该图示表示哪种锋,判断依据是什么?2、锋上为何容易成云致雨?降水多发生在锋前还是锋后?在天气图上,冷锋用什么符号表示?3、冷锋过境前、过境时与过境后天气有何变化?用曲线图表示过境前后气温、气压变化过程?【探究二】请同学们阅读课本51页最后一段和图3-1-3,探究以下问题:1、该图示主动移动的是什么气团,形成哪种锋?2、该锋降水多发生在锋前还是锋后?用什么符合表示该锋?该锋影响下的天气实例有哪些?3、暖锋过境前、过境时与过境后天气有何不同?用曲线图表示过境前后气温、气压变化过程?【探究三】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讨论冷锋和暖锋的区分方法有哪些?【检测案】(高考全国卷Ⅱ)2013年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下图示意该地当日14-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
常见的天气系统导学案

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第一课时锋与天气【学习目标】1、绘制冷、暖锋示意图。
理解锋的概念与分类2、掌握冷锋、暖锋的特点,以及它们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的天气状况3、通过掌握冷、暖锋的形成特征,学会分析现实生活中与锋面活动有关的天气变化4、可以根据近期天气情况的变化对将来一段的天气形势做出预测。
5、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树立应用知识为生产服务的理念。
【课前预习】一、锋面系统常见的天气系统主要有系统、()系统和()系统。
1、气团:水平方向上_ __、___ __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叫做气团。
根据性质可以分为___ _和____ __。
冷气团温度较低,湿度较小,气压高;暖气团温度__ 湿度__ ___,气压_ __。
2、锋面:_ _ 和相交的面。
特点:a、锋面自地面到高空向_____气团一侧倾斜,锋面的下方是___气团,上方是____气团。
b、锋面两侧的冷气团和暖气团在__ ___、__ __、_ 差异很大,常伴有__天气。
3、锋面的类型:根据锋面两侧的运动状况划分为、、。
(1)主动向移动而形成的锋叫冷锋。
的前缘插入的下方,被迫抬升,其中的水汽冷却凝结。
因此,冷锋过境时,常出现、、等天气现象。
冷锋过境后,占据了原来的位置,、湿度明显降低,升高,天气。
(2)主动向移动而形成的锋叫暖锋。
暖锋过境时,常出现天气。
由于暖气团沿冷气团爬升速度较慢,因此多形成。
暖锋过境后,占据原来的位置,上升,下降,天气。
(3)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任何一方都没有足够的力量使另一方移动,相对静止,故称为准静止锋。
准静止锋多形成与天气。
【合作探究】探究一:锋面系统1、绘制冷锋、暖锋剖面示意图2、如何区别冷锋与暖锋?3、冷锋、暖锋出现什么天气?(从气温、气压、天气状况分析)。
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冷锋暖锋4、我国在不同的锋面类型影响下主要会有哪些典型的天气现象?下表为海门市气象台测得的连续几日的天气情况数据表。
读表完成1--2题。
常见的天气系统导学案

滦平县第一中学高一地理组编制申丽娟2.3-4常见的天气系统(第一课时)班级姓名评价指向标1、锋面的类型和特征。
冷暖锋的判断及冷锋、暖锋、准静止锋与天气通过读图分析,能够独立分析出某地冷锋和暖锋过镜前、过镜时、过镜后的天气状况,能举例证明冷锋、暖锋的存在。
2、能说出影响我国的的锋面系统有哪些。
地形图一、锋面系统1.气团 :位于下部,在水平方向的一定范围内,物理性质(温度,湿度,稳定度等)相对均匀的大团空气。
分为暖气团和冷气团。
比下垫面的气团,通称暖气团,比下垫面的气团,通称冷气团。
2.锋面的特点:a、锋面自地面到高空向_____气团一侧倾斜,锋面的下方是___气团,上方是____气团。
b、锋面两侧______、____、_ 、差异很大,常伴有________________天气。
要点提示:(1).描述天气的要素:气温、气压、阴晴状况、(2).锋面能否带来降水,取决与暖气团中水汽的含量,如果暖气团中的水汽含量小,就不会出现降水天气,3、冷锋和天气冷锋的锋面符号:冷锋的降水区域:锋后降水冷锋过境前后气温气压的变化曲线过境前过境后4.对比冷锋学习暖锋和天气,在下图中画出暖锋过境前后的天气图,并写出过境前后天气特征。
地面过境后过境时过境前天气特征:暖锋的锋面符号暖锋降水区域:锋前降水画出暖锋过境前后气温气压变化曲线:过境前过境后5.若锋面两侧的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天气状况如何?6.记住下列天气实例:冷锋:一场秋雨一场寒,北方冬季的寒潮,北方春季的沙尘暴,北方夏季的暴雨暖锋:一场春雨一场暖准静止锋:我国夏季江淮流域的梅雨,冬半年贵阳的阴雨天气限时训练右图中甲地位于低气压中心,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四点受暖气团控制的是()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盛行下沉气流B.此图位于北半球C.②地吹偏南风,③地吹偏北风D.③地出现连续性降水3.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3常见天气系统导学案

2、3 常见的天气系统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冷锋、暖锋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2、掌握气旋、反气旋的气流运动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3、理解锋面气旋及对天气的影响;4、了解我国寒潮、梅雨、伏旱、沙尘暴等天气现象的形成。
5、能看懂天气预报中的天气形势分析,能运用简易的天气图分析各地的天气变化趋势,初步学会绘制简易的锋面示意图。
【自主学习】一、锋与天气1、锋的形成——冷暖气团相互作用的结果气团的概念:方向上、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匀的大范围空气。
气团的分类:2、锋的特征①锋面:冷暖气团的交界面;上界为气团,下界为气团;锋面向气团一侧倾斜。
②锋面坡度:锋面与地面的夹角;冷锋暖锋准静止锋③锋线:锋面与地面的交线。
④锋的移动方向:锋后气团的移动方向;冷锋的移动方向,即气团的移动方向;暖锋的移动方向,即气团的移动方向。
3、锋的类型(一)冷锋①形成:气团主动向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②符号:③雨区的位置:⑤典型实例:北方季的暴雨;季的寒潮;季节的沙尘暴;一场秋雨一场寒。
(二)暖锋①形成:气团主动向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②符号:③雨区的位置;⑤典型实例:一场春雨一场暖。
(三)准静止锋①形成: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锋面来回摆的锋。
②符号: ③雨区的位置; ④对天气的影响:⑤典型实例:长江中下游地区的“ ”天气。
画图练习:画出冷锋与暖锋的示意图二、气压系统与天气1、气旋:中心气压 、四周气压 的大气水平涡旋。
②分类热带气旋: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飓风)结构: 、 、 成因:较高的水温(热带或副热带洋面)、初始的旋涡、地转偏向力台风 危害: 、、高发地区:温带气旋:锋面气旋2、反气旋:中心气压 、四周气压 的大气水平涡旋。
典型实例:长江中下游地区的 ;北方 、天高云淡的天气。
画图练习:画出北半球近地面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水平运动状况三、灾害性天气——台风、寒潮 【预习自测】1、下列有关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A.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暖锋;B.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由冷锋形成的;C.我国冬季暴发的寒潮是冷锋南下形成的;D.锋面两侧温度、湿度、气压、风等都有明显的差别。
常见的天气系统导学案

课题:常见的天气系统【学习目标】1.了解气团、锋面、高低压系统的概念;2.掌握锋面、高低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3.运用锋面、高低压系统的相关知识,分析一些简单的天气过程。
知识准备: 1.天气概念: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多变的。
2.天气特征描述要素:气温、气压、阴晴雨雪雾、风向和风力等。
3.形成降水的基本条件:①充沛的水气,②空气的上升运动。
4.复习风向的画法。
学习内容:阅读教材55-58页,完成以下内容(一)锋面系统与天气1.气团与天气(1)什么是气团?气团按性质可分为哪两类?(2)受单一气团控制的天气是怎样的?(稳定还是多变)2.锋面与天气(1)什么是锋面?锋面形成后冷暖气团的位置会发生怎样的变化?(2)一般锋面附近的天气是怎样的?(3)根据锋面中冷暖气团所处的主次地位的不同,可将锋面分为和。
读下图,回答:①如何区分冷锋和暖锋剖面示意图?②锋前和锋后如何判断?③冷暖锋降水有何异同?(提示:从位置、强度比较)(4)冷锋与天气读上图“冷锋剖面图”结合右表中“昌黎的一次冷锋过境过程”,简述昌黎在“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特征,并说明原因。
(5)暖锋与天气依据对冷锋的分析过程,描述某地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特征。
(6)若锋面两侧的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天气状况如何?(二)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系统与天气1.高、低压系统与天气(1)什么是低气压?什么是高气压?(2)下图为北半球甲、乙两地近地面...气压分布状况,在图中填充以下内容:①在两幅图的中心位置标出“低压”或“高压”;②用箭头标出两图中A、B、C、D四点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③画出A、B、C、D水平气压梯度力处的风向。
(3)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以及摩擦力的共同影响下,低气压和高气压对应的气流运动形式分别称之为什么?(4)若下图中丙、丁分别对应上图中甲、乙两地的垂直..面.上的气流状况,请用箭头标出其垂直方向的气流方向(提示:上升还是下沉),并据此推测二者的天气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
授课人:王小宾授课班级:高一(1)授课时间:2010-11-26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冷锋、暖锋的特点,以及它们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的
天气状况。
2、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有关示意图(冷锋、暖锋),训练学生读图用图的
能力;
2)通过掌握冷锋、暖锋的形成特征,学会分析现实生活中与锋
面活动有关的天气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心热爱自然的美好心灵,热爱科学的思
想情感;
2)培养学生认识、改造自然的意识和献身科学的精神。
二、预习提纲:
(一)气团
1、概念:位于对流层下部,在水平方向上的一定范围内,、、等物理属性相对均匀的大团空气,叫做气团。
2、分类:根据气团本身的属性,以及它与经过地区的热力差异,可分为和——两大类。
(二)锋面系统
三、能力提高
1.图表比较:
(1)冷暖气团比较
冷气团暖气团温度
密度
压强
天气
(2)锋面类型及其主要天气特征
比较项
目
冷锋暖锋准静止锋锋面剖
面
示意图
锋面符
号
气团位
置
锋面坡
度
很小
降水区
的位置
天气特征过境
时降水强度小,阴
雨连绵的天气过境
后
2、探究:
(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所描述的是什么天气现象?它是怎样形成的?
(2)试做天气预报员:
天气预报:来自西伯利亚的空气前锋已经移动至蒙古国中部以及我国未来两天,将继续向方向移动,受其影响我国东部地区会出
现天气,气温也将明显。
3、方法指导:冷锋、暖锋的判别方法
不同的锋都有相对应的天气现象,现实生活中,即使不借助任何工具,仅凭天气现象也可判断是何种锋过境。
(1)根据移动方向判断
冷锋、暖锋中的冷、暖气团势力强弱不同,决定了锋面类型和锋面前进方向。
冷气团势力强,冷空气就主动前进,这种锋属于冷锋,冷锋移动方向和冷气团前进方向相同。
若暖气团势力强,则暖空气主动前进,冷气团被迫后退,这种锋属暖锋。
暖锋移动方向和暖气团前进方向相同。
(2)根据冷锋、暖锋符号判断
冷锋、暖锋符号不同。
为冷锋符号,其中三角所对方向为冷锋移动方向;为暖锋符号,其中半圆圆弧所对方向为暖锋移动方向。
(3)根据锋面坡度判断
锋面坡度即锋面与地面的夹角。
锋面与地面夹角大,表示锋面坡度大,一般为冷锋。
锋面与地面夹角小,表示锋面坡度小,一般为暖锋。
而锋面坡度大小又与冷暖气团势力强弱和锋面的移动速度有关。
冷锋中冷气团推动锋面快速运动,其上面的暖气团被强烈抬升,冷锋的锋面坡度就大。
暖锋中暖气团缓慢爬升到冷气团之上,推动锋面移动,速度较慢,故锋面坡度较小。
(4)根据天气变化判断
冷、暖锋过境时和过境后的天气变化不同。
冷锋过境时,常出现刮风、阴天、降水、降温等天气现象。
冷锋过境后,冷气团代替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所以气温和湿度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暖锋过境时,常出现阴天、降雨等天气现象。
暖锋过境后,暖气团代替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所以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5)根据冷锋、暖锋的雨区范围判断
冷锋降水集中在锋后或锋线附近,雨区范围狭窄。
暖锋降水全在锋前,雨区范围较宽。
锋前和锋后是根据冷锋、暖锋的移动方向确定的:以锋线为界,冷锋前进方向暖气团一侧为锋前,冷气团一侧为锋后;暖锋前进方向冷气团一侧为锋前,暖气团一侧为锋后。
(6)根据过境时降水特点判断
冷锋、暖锋过境时,产生了不同的降水特点。
因冷锋移动速度快,降水强度大而历时短。
因暖锋移动速度慢,降水强度小而历时较长,多连续性降水。
四、例题
例题1: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暖锋的是( )
例题2:下图是某城市,一天气系统过境前后气温、气压变化情况:
1、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 ) A 、反气旋造成 B 、气旋造成 C 、冷锋造成 D 、暖锋造成
2、这次降水的形成原因是 ( ) A 、气流下沉造成 B 、气流对流上升造成
C 、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
D 、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 3、此天气系统易造成 ( ) A 、我国南方春季阴雨绵绵的天气 B 、我国北方地区的夏季暴雨 C 、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时间
(百帕) 5日 2
6日 7日
0151051020
1036 1028 1024
D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五、课堂检测
1、锋面附近可能会出现什么天气现象?
2、俗语说“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
3、怎样判断冷锋和暖锋?
4、在图中的A 、B 、C 、D 四地大致位于同一纬度.此时气温最低、气压最高的地点是(不考虑海陆因素及地形的影响)
5、读图回答
A
B
C
D
(1)按性质分,甲为_________锋,乙为_________锋。
A、B、C、D四地,受暖气团控制的是________。
(2)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________锋,我国夏季北方的暴雨以及冬季暴发的寒潮都是_________锋造成的。
(填甲、乙)
六、作业:
A级作业
1、读下面冷锋示意图,从图中可判断出( )
A.白天气温:①<④B.夜晚气温:④>①
C.气压:②>③D.降水:④<③
2、下列关于锋面对天气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受暖锋影响而形成的
B.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是冷锋南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
C.台风是暖锋影响下的恶劣天气
D.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暖锋
下图是“某年4月份的某日天气系统的垂直剖面图”,其中甲(110°E,40°N)、乙(120°E,45°N)是近地面的两地点。
读图完成3-4题。
3、下图能正确表示控制甲、乙两地的天气系统是()
4、甲、乙两地在此天气系统影响下,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A.甲地炎热干燥;乙地晴朗少云,气温日较
差小
B.甲地晴朗少云,气温较低;乙地多狂风暴雨
C.甲地此时多西南风;乙地此时多东北风
D.甲地沙尘漫天,大气能见度差;乙地阴雨连绵
读“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回答5-6题。
5、假如气压变化只与气温有关,图中两条纬线和三条经线的交点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
A.(40°,130°) B.(40°,140°)
C.(30°,120°) D.(30°,130°)
6、该时间段内,M点( )
①偏南风转西北风②风力减弱③天气晴朗④气温降低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B级作业
7、下图中a为等温线,b为锋线(锋面与地面交线),虚线范围内为雨区且b向偏北方向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位于(南、北)半球,锋面b按性质划分属于锋。
(2)当前,甲、乙两处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哪一处?为什么?
(3)甲处未来一两天内天气如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