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医名家治疗糖尿病的经验荟萃
中医名家吕景山治糖尿病基础方(适用于各型糖尿病)

中医名家吕景山治糖尿病基础方(适用于各型糖尿病)基础方组方生黄芪30~50g,怀山药15g,炒苍术15g,润玄参30g,紫丹参30g,粉葛根15g,大熟地10g,山茱萸10g,肉桂1~3g。
水煎服,每日1剂。
适应症:各种类型的糖尿病均可选用。
方中对药分析生黄芪、怀山药黄芪甘温,皮黄内白,质轻升浮,生品入药,升发之性为最,功专升阳举陷,温分肉、实腠理、补肺气、泻阴火,炙后入药,功擅补中气、益元气、温三焦、壮脾阳、利水消肿、生肌长肉、内托排脓。
山药甘平,鲜品质润液浓,不热不燥,补而不腻,作用和缓,以补脾胃、助消化,补中气、益气力,温分肉、润皮腠,炒黄入药,尚有人参之功,为补益之佳品。
炒苍术、润玄参苍术辛、苦、性温,辛温升散,苦温燥湿,芳香化浊,醒脾开胃,升阳散郁,敛脾精、止漏浊。
玄参咸寒,质润多液,色黑走肾,泻浮游之火,既能滋阴降火、泻火解毒,又能软坚散结,清利咽喉。
苍术突出一个“燥”字,玄参则突出一个“润”字。
紫丹参、粉葛根丹参苦寒,色赤入走血分,既能活血化瘀,祛瘀生新,又能凉血消痈,镇静安神,降低血糖。
葛根甘平,轻扬升散,既能发表散邪,解肌退热,疏通足太阳膀胱经经气,改善气血循环,还能扩张脑、心血管,改善脑、心血循环,降低血糖。
二药伍用,相互促进,活血化瘀,去瘀生新,降低血糖之力益彰。
大熟地、山茱萸熟地甘温,味厚气薄,补血生精,滋阴补肾,增强肾的活力;山茱萸酸温,温而不燥,补益肝肾,收敛元气,振奋精神,固涩防脱。
熟地以补肾填精为主,山茱萸以敛精为要。
二药参合,一补一敛,强阴益精,秘摄下元,善治糖尿病甚妙。
配伍加减尿糖不降,津伤口渴,加天花粉15g~30g,乌梅10g;血糖持续不降,加知母10g~15g,生石膏30g~50g;饥饿感明显,甚至不能忍耐者,加玉竹15g、大熟地30g;上身燥热,下肢发凉者,加黄连5g,桂枝10g;尿酮体阳性者,加黄芩10g、黄连10g、茯苓15g;夜尿频数者,加枸杞子10g,川续断15g;小便失控者,加生白果10g,炒枳壳15g;下肢水肿者,加防己10g、茯苓15g;或加萆薢、石韦各15g;腰痛,加川续断15g,桑寄生25g;两膝酸软无力者,加千年健、金毛狗脊各15g,或加生黄芪30g、仙茅10g~15g;肢体麻木者,加豨莶草20g,鸡血藤30g;视物模糊不清者,加川芎10g,白芷10g,菊花10g;性功能减退、阳痿者,加仙茅10g,仙灵脾10g。
(名医秘方)施今墨治疗糖尿病验方

(名医秘方)施今墨治疗糖尿病验方一、医家小传施今墨(1881.3.28~1969.8.22),原名毓黔,字奖生,祖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中国近代中医临床家、教育家、改革家,“北京四大名医”之一。
施今墨毕生致力于中医事业的发展。
提倡中西医结合,培养了许多中医人才。
长期从事中医临床,治愈了许多疑难重症,创制了许多新成药,献出700个验方。
为中医事业作出突出贡献,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望。
1881年3月28日生于贵州,原名施毓黔,祖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坎山镇施家台门]。
外公为清末大吏李秉衡。
1902年随父到山西,入山西大学堂读书。
后因参与反对校长之学运而遭开除。
1903年就读于山西法政学堂。
1906年山西法政学堂毕业,保送京师法政学堂。
并开始业医。
1912年以山西代表身份到南京参加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就职典礼。
后留在陆军部帮助黄兴制定陆军军法。
1925年孙中山先生病重期间,曾延请施今墨诊病。
1929年汪精卫提出《取缔中医案》,施今墨等组织华北中医请愿团,联合各省中医到南京请愿,获胜。
1930年应邀赴陕西为杨虎城将军治病,药到病除,当时报纸传为佳话。
何香凝、溥仪、载涛、李宗仁、郭德洁都多次延请看病。
与萧龙友、孔伯华等名医创办北平国医学院,任副院长。
1932年中央国医馆成立,任副馆长。
与魏建宏、刘肇甑、陈公素等人创立华北国医学院并任院长。
1940年《祝选施今墨医案》一书出版。
1941年任上海复兴中医专科学校董事长。
1966年“文革”开始后遭受迫害,后得周恩来保护。
1969年春病危,口述关于中医工作的建议,呈送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
8月22 日病逝于北京,遗嘱火化并捐献遗体作医学解剖。
1971年骨灰安放八宝山革命公墓。
后在万安公墓修建衣冠冢。
施今墨先生认为,西医学并非一无是处,而许多西医的仪器设备还有助于诊断明确,所以并不排斥西医。
但他认为,西医在治疗方法上不如中医多样有效,故始终坚持中医的辨证论治。
他疗效卓著,名声大噪。
施今墨糖尿病中医治疗验方精选 2

施今墨糖尿病中医治疗验方精选施今墨先生是近代“北京四大名医”之一,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强调把健脾助运和滋肾养阴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提出了著名的“降糖对药”(即黄芪、山药、苍术、玄参),在当今医学界影响深远。
验方一:元参90g,苍术30g,麦冬60g,杜仲60g,茯苓60g,生黄芪120g,枸杞子90g,五味子30g,葛根30g,二仙胶 60g,熟地60g,怀山药120g,山萸肉60g,丹皮30g,人参60g,玉竹90g,冬青子30g。
研为细末,另用黑大豆1000g,煎成浓汁去渣,共和为小丸。
每次6g,每日3次。
适用于成年人糖尿病,血糖尿糖控制不理想者。
验方二:葛根30g,花粉90g,石斛60g,元参90g,生地90g,天冬30g,麦冬30g,莲须30g,人参30g,银杏60g,五味子 30g,桑螵蛸60g,菟丝子60g,破故纸60g,山萸肉60g,西洋参30g,何首乌60g,生黄芪120g,怀山药90g,女贞子60g。
研为细末,金樱子膏1000g合为小丸。
每服6g,每日3次。
适用于糖尿病中医辨证为上消、下消者。
验方三:莲子肉60g,芡实米60g,党参60g,熟地、红参、天竺子、桑葚子、淡苁蓉、阿胶、黄精各60g,西洋参30g,杭白芍60g,黄柏30g,生黄芪90g。
共研细末,雄猪肚一个,煮烂如泥,和为小丸。
每服6g,每日3次。
主要适用于糖尿病中医辨证为中消者。
赵锡武糖尿病中医治疗验方选赵锡武先生长期供职中国中医科学院(原中国中医研究院),治疗糖尿病具有丰富经验。
认为上中下三消“其始虽异,其终则同”,主张分期治疗,早期以养阴清热泻火为主,肺胃兼治;中期当养阴益气;晚期应针对阴阳俱虚证相应施治。
验方:生熟地各30g,天麦冬各12g,党参30g,当归9g,山萸肉12g,菟丝子30g,元参12g,黄芪30g,泽泻15g。
水煎服,每日一剂。
主要适用于治疗糖尿病中晚期患者。
阳明热甚口渴者加白虎汤、川连以清胃。
当代中医名家治疗糖尿病的经验荟萃

当代中医名家治疗糖尿病的经验荟萃聂文涛,一个可以算是青年的中医,但却是目前受关注度最高的糖尿病研究者。
主要焦点:1、血糖性质区分量表。
聂文涛认为,第一,即使在糖尿病患者身上,血糖良性升高的情况仍然明显多于血糖不良性升高。
如果总体放宽血糖会明显提高整个患者群的健康水平;如果区分血糖的不同性质,则会更大程度提高治疗水平。
同时,也由于每个人都会多次出现血糖良性升高,如何不注意保护,也就会丧失患者康复的机会。
第二,不能用简单的血糖值作为衡量病情的统一标准。
尽管目前我们仍然是通过血糖标准来诊断糖尿病,但是这个标准数值却不断变化。
而每次变化的依据都是不同的。
实际上,没有一个标准像一个大气压下水沸腾一样,无可争议。
也就是,是否统一血糖标准本身存在着科学性的争议。
第三,必须找出有效办法来区别血糖的性质。
使那些血糖良性升高得到保护;使那些血糖不良性升高得到及时控制。
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很多情况下的治疗将是错误的。
2、谷物保护曲线。
谷物保护曲线发现后,中西医糖尿病观念都发生了转变。
上个世纪末,中医学者聂文涛关注清代名医陈士铎在《辩证冰鉴》中记述消渴症“得食则渴减,饥则渴尤甚。
”聂认为,清代中医学家陈士铎注意到,消渴病人进食谷物后症状缓解,饥饿的时候临床症状越加明显。
并开始长期地耐心求证谷物放开的效果。
2007年聂文涛医生公开提倡放开主食,主张与正常中国人养生标准一样,采取饭吃八分饱。
并首次为放开谷物作了行为医学论述。
聂文涛的专著《食物训练与糖尿病康复》2007年由吉林大学出版发行。
聂文涛的抽样调查显示,在57名伴有口渴、虚汗、乏力等糖尿病不适症状的患者,放开主食和以谷物作为零食保障后,45例症状患者或消失,8例没有明显变化,4例继续发展。
这说明,即使在心理作用无法消除的情况下,放开谷物也是完全正确的。
聂文涛医生还在面向医院的技术培训中直接说明“一条奇怪的血糖曲线”,这就是谷物保护曲线。
3、1型糖尿病。
聂文涛的观点是,班廷的糖尿病模型是一种继发型糖尿病,与绝大多数1型糖尿病都有严格区别。
单味中药治愈糖尿病名家验方

麦冬丁仰宪经验麦冬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入药多用小块根,其味甘微苦微寒。
笔者多年来用全草入药治疗糖尿病20余例,效果满意。
李xx,55岁,1981年秋月因饮一溲一,身体日瘦月余,刻诊:望患者体瘦,面黑少华,自述:烦喝日额几壶,能食善饥,小便频数量多,舌红少苔脉滑数,化验检查,空腹血糖12.6mnol/L,尿糖+++,诊为糖尿病,证属肺胃燥热,治当清热生津止渴,用鲜麦冬全草日50g切碎煎汤代茶饮服,连服3月查血糖、尿糖均正常,为巩固疗效,又以30g/d量饮服月余,随访4年再没复发。
患者因肺胃燥热而致津液耗损,鲜麦冬全草甘寒,性主清泄,其清胃热、泻肺火、补胃阴、滋津液、清肺燥、退热邪之力胜于它的块根——麦冬。
根据临床验证,认为麦冬全草的作用要比它的块根强,望同道作以验证。
[丁仰宪.单味麦冬全草治疗糖尿病.:478]荔枝核李育才等经验在学习前人治疗本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临床体会,曾用一味荔枝核散治愈7例40岁以上的中老年非胰岛素依赖型无合并症糖尿病。
处方:荔枝核烘干研末,每日3次,每服10克,饭前30分钟温水送服。
姜X,女,60岁。
口干舌燥,渴欲饮水,食而善饥,小便频多,体倦无力,形休消瘦,喜卧嗜睡,头晕心悸,身痒多汗,舌淡苔薄有齿痕,脉沉缓。
查空腹血糖365mg%,尿糖++++,尿酮一,尿蛋白一。
投一味荔枝核散一袋(内装21包,每包10克),日3次,每次1包,饭前30分钟温水送服。
连服4袋后,三消症状明显减轻,身痒多汗基本消失。
仍感头晕心悸,倦怠乏力,舌淡苔薄,脉沉滑。
查空腹血糖161mg%,尿糖++,尿酮-,尿蛋白-。
续服5剂,诸症基本消失,自觉有力,舌淡苔薄,脉滑。
查空腹血糖120mg%,尿糖-。
病已康复。
为巩固疗效,再投4袋。
日2次,每次1包。
长期追访,诸症悉除,体力倍增,能操持家务。
嘱病人要控制饮食,精神愉快,切勿烦恼郁怒。
体会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荔枝核“止渴,益人颜色,食之止烦渴”的记载。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大补元煎为主治疗I型糖尿病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大补元煎为主治疗I型糖尿病杨英武。
王纯。
张临通。
栗清显(河南省汝州市中医院邮编467500)。
糖尿病、消渴。
人参6~30克,熟地10~20克,山萸肉10克,山药15克,杜仲6克,当归10克,枸杞10克,黄连9克,丹参30克,黄芪15克,五味子6克,乌梅6克。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30天为1疗程。
若燥热明显者,减少人参,加生石膏、知母、地骨皮、天花粉;若尿多混浊者,加大山萸肉及乌药;若纳差脘闷者加苍术、内金,并减熟地量;若视物模糊者,去黄连加石斛。
共治疗30例,治疗后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多食占75%;多饮占86%;多尿占86%;疲乏95%,多汗50%;头晕67%。
《内经》云“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痹”。
后世医家亦多认为“消症多虚”,且本病属沉疴顽疾,缠绵难愈,“久病必虚”。
糖尿病初期多阴虚燥热,燥热伤津,气随津脱,病之中期宜益气养阴,尤应补气。
大补元煎中重用人参补元气生津液,配熟地滋肾水,益真阴,阴阳相配,清升浊降,气化复常。
辅山药、黄芪、五味子、杜仲助人参补益肺脾,协调气化;山萸肉、枸杞补肝肾、涩精止遗,佐黄连、当归、丹参、乌梅以清浮燥之热,活瘀滞之血,生津液止渴以治其标。
全方共奏益气养阴、清热活血、生津止渴之效,以期标本兼顾。
现代药理证明,人参能纠正机体代谢紊乱,增强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增加组织对萄萄糖的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改善症状。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
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名医治疗糖尿病效方集锦

名医治疗糖尿病效方集锦糖尿病局部调整方【方源】刘炳凡效验方。
【组成用法】鲜猪胰300g (蒸熟)生鸡内金300g 白僵蚕300g 葛根300g 黄连50g 肉桂30g 以上6味制成细粉(过100目筛),装入大号胶囊,每囊0.4g,每服10粒,每日3次,饭前服之。
【功效应用】本方具有脏器疗法的特点,可用于治疗糖尿病。
糖尿病调整整体方【方源】刘炳凡效验方。
【组成用法】太子参20g 苍术15g 生地黄18g 黄芪25g 酸枣仁15g 山药15g 白芍12g 菟丝子15g 女贞子15g 白僵蚕6g 砂仁4g 鸡内金10g 水煎服。
【功效主治】本方有润肺、健脾、益肾作用,重在整体调节,使阴阳平衡,可治疗糖尿病。
【加减应用】口渴加葛根;善饥加黄精;尿多加山茱萸;肝阳旺者,加重白芍用量;血糖高者加牡丹皮;喜热饮者加肉桂;形寒下肢冷者加附子;大便燥结者加玄参;大便溏稀者重用苍术。
益气滋阴汤【方源】张琪效验方【组成用法】生地黄20g 天花粉20g 知母15g 麦门冬15g 元参20g 西洋参15g 或太子参30g 生芪20g 川连10g 水煎服。
【功效主治】本方有润肺清热,益气养阴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消渴病气阴两虚,燥热伤肺者,症见口渴引饮或无口渴,短气乏力,倦怠,口干,舌干红剥少苔,五心烦热,头晕,小便短黄,脉虚数等证。
【加减应用】若口渴甚者加生石膏50~100g ;便秘者加大黄。
气阴固本汤【方源】章真如效验方【组成用法】黄芪山药各20g 生地熟地苍术地骨皮各15g 麦冬茯苓花粉葛根山萸肉五味子五倍子各10g 牡蛎30g 水煎服。
【功效主治】本方有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敛精固本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糖尿病口渴引饮,多食善饥,小便频多,消瘦乏力等有关症状及其并发症。
尤其对稳定和降低Ⅱ型糖尿病患者之血糖,并使尿糖转阴,效果较为明显,对糖尿病并发末梢神经炎、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肠病等均有一定的治疗与缓解作用。
【加减应用】口渴甚者,加生石膏;口渴多饮者,加石斛、乌梅;头昏神疲者,加党参、南北沙参;食纳不佳者,加鸡内金、砂仁;心烦、胃中灼热失眠者,加黄连;睡不安者,加枣仁、夜交藤;尿频量多、大便干结者,加沙参、玉竹、玄参、龟板;夜尿频数、尿少者,加龟板、桑螵蛸;形寒畏冷、阳痿不举者,加附片、仙茅、淫羊藿;大便稀溏者,去熟地,加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面目浮肿、下肢肿甚者,加白茅根、怀牛膝、车前子;四肢发麻、有如针刺痛者,加忍冬藤、当归、鸡血藤;年老久病体弱者,加服金匮肾气丸,每次10g,1天服2次。
北京四大名医糖尿病验方选 +金津玉液汤降血糖中药 +中草药彻底治愈糖尿病30条

北京四大名医糖尿病验方选+金津玉液汤降血糖中药+中草药彻底治愈糖尿病30条施今墨先生是近代“北京四大名医”之一,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强调把健脾助运和滋肾养阴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提出了著名的“降糖对药”(即黄芪、山药、苍术、玄参),在当今医学界影响深远。
施今墨验方选验方一:元参90g,苍术30g,麦冬60g,杜仲60g,茯苓60g,生黄芪120g,枸杞子90g,五味子30g,葛根30g,二仙胶60g,熟地60g,怀山药120g,山萸肉60g,丹皮30g,人参60g,玉竹90g,冬青子30g。
研为细末,另用黑大豆1000g,煎成浓汁去渣,共和为小丸。
每次6g,每日3次。
适用于成年人糖尿病,血糖尿糖控制不理想者。
验方二:葛根30g,花粉90g,石斛60g,元参90g,生地90g,天冬30g,麦冬30g,莲须30g,人参30g,银杏60g,五味子30g,桑螵蛸60g,菟丝子60g,破故纸60g,山萸肉60g,西洋参30g,何首乌60g,生黄芪120g,怀山药90g,女贞子60g。
研为细末,金樱子膏1000g 合为小丸。
每服6g,每日3次。
适用于糖尿病中医辨证为上消、下消者。
验方三:莲子肉60g,芡实米60g,党参60g,熟地、红参、天竺子、桑葚子、淡苁蓉、阿胶、黄精各60g,西洋参30g,杭白芍60g,黄柏30g,生黄芪90g。
共研细末,雄猪肚一个,煮烂如泥,和为小丸。
每服6g,每日3次。
主要适用于糖尿病中医辨证为中消者。
赵锡武验方选赵锡武先生长期供职中国中医科学院(原中国中医研究院),治疗糖尿病具有丰富经验。
认为上中下三消“其始虽异,其终则同”,主张分期治疗,早期以养阴清热泻火为主,肺胃兼治;中期当养阴益气;晚期应针对阴阳俱虚证相应施治。
验方:生熟地各30g,天麦冬各12g,党参30g,当归9g,山萸肉12g,菟丝子30g,元参12g,黄芪30g,泽泻15g。
水煎服,每日一剂。
主要适用于治疗糖尿病中晚期患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中医名家治疗糖尿病的经验荟萃聂文涛,一个可以算是青年的中医,但却是目前受关注度最高的糖尿病研究者。
主要焦点:1、血糖性质区分量表。
聂文涛认为,第一,即使在糖尿病患者身上,血糖良性升高的情况仍然明显多于血糖不良性升高。
如果总体放宽血糖会明显提高整个患者群的健康水平;如果区分血糖的不同性质,则会更大程度提高治疗水平。
同时,也由于每个人都会多次出现血糖良性升高,如何不注意保护,也就会丧失患者康复的机会。
第二,不能用简单的血糖值作为衡量病情的统一标准。
尽管目前我们仍然是通过血糖标准来诊断糖尿病,但是这个标准数值却不断变化。
而每次变化的依据都是不同的。
实际上,没有一个标准像一个大气压下水沸腾一样,无可争议。
也就是,是否统一血糖标准本身存在着科学性的争议。
第三,必须找出有效办法来区别血糖的性质。
使那些血糖良性升高得到保护;使那些血糖不良性升高得到及时控制。
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很多情况下的治疗将是错误的。
2、谷物保护曲线。
谷物保护曲线发现后,中西医糖尿病观念都发生了转变。
上个世纪末,中医学者聂文涛关注清代名医陈士铎在《辩证冰鉴》中记述消渴症“得食则渴减,饥则渴尤甚。
”聂认为,清代中医学家陈士铎注意到,消渴病人进食谷物后症状缓解,饥饿的时候临床症状越加明显。
并开始长期地耐心求证谷物放开的效果。
2007年聂文涛医生公开提倡放开主食,主张与正常中国人养生标准一样,采取饭吃八分饱。
并首次为放开谷物作了行为医学论述。
聂文涛的专著《食物训练与糖尿病康复》2007年由吉林大学出版发行。
聂文涛的抽样调查显示,在57名伴有口渴、虚汗、乏力等糖尿病不适症状的患者,放开主食和以谷物作为零食保障后,45例症状患者或消失,8例没有明显变化,4例继续发展。
这说明,即使在心理作用无法消除的情况下,放开谷物也是完全正确的。
聂文涛医生还在面向医院的技术培训中直接说明“一条奇怪的血糖曲线”,这就是谷物保护曲线。
3、1型糖尿病。
聂文涛的观点是,班廷的糖尿病模型是一种继发型糖尿病,与绝大多数1型糖尿病都有严格区别。
随着庞丽文、赵玉英等患者的康复资料公开,聂文涛的主张已经成为焦点。
可以说,很多地方都成立了专门的“聂文涛研究会”:一些人的职业工作就是打击聂文涛,包括制造谣言和简单网上刷帖。
应该说,这给中医学治疗糖尿病带来了更大的信心。
4、糖尿病并发症。
聂文涛对眼病、肾病、四肢病变的病例也公布很多,但是被前几个方面的成就淹没了。
这里不想多介绍了。
尤其是,聂文涛的治疗技术最近被称为五种联合技术,而核心技术可能是他的桑黄子片或者说食物训练。
而这一技术的真正医学依据一直没有公开。
在技术保密与交流这一态度上,其他专家作得更好一些。
不公开,本人就无法评论了。
本人相信,聂文涛没有治好的患者一定也很多。
继续关注。
林兰,属于名老中医行列。
1963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医疗系,从医40余年。
为国务院具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擅长于运用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并发心、脑、肾、肢体等血管神经病变,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减,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疾病,女性内分泌失调等为主的内分泌疾病以及内科杂症。
同时兼任博士研究生的科研、教学工作。
先后担任国家“九五”、“十五”攻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中医管理局课题多项。
荣获国家新药证书3项,国家(部级)重大科技成果乙等奖1项,获国家中医管理局级和北京市科技成果二、三等奖5项,中国中医研究院科技成果二、三等奖5项。
创立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的“三型辨证”理论,最早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管理局《糖尿病(消渴病)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并沿用至今。
先后培养硕士研究生16名(含2名韩国留学生),培养博士研究生10名,博士后2名,培养“2010工程”学科带头人2名。
著有专著《糖尿病中西医结合论治》、《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2部,主编《中西医结合糖尿病研究进展》1部,编著《临床中药学》、《糖尿病证治研究》等6部,主审《现代中西医临床内分泌病学》1部。
在核心杂志发表医学论文共60余篇。
由于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带出了一批青年学者。
可以说当今多数中医使用的方法就是林兰等专家所学的、所教的、所研究证明的和所倡导的。
林兰等专家对中医学的发展贡献值得关注。
南征,吉林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吉林省名中医;长春名医;长春知名医生,男,1942年1月生,朝鲜族,吉林省龙井市人。
大学本科六年。
一九六五年毕业于长春中医学院。
现任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长春中医中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长春中医学院国际部韩国留学生部主任。
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常委、消渴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新药审评委员会委员,吉林省暨长春市中医学会副理事长、中医老年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博士生导师。
主要学术成就及获奖情况:1.“麝香抗栓丸研究”获1985年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首届长春发明奖。
2.“麝香抗栓胶囊”于1998年获新药批号,2000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及新产品一等奖。
现由吉林省七星山药业批量生产。
3.其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国际肝病研究学会科技成果交流会”上,所作报告“榛子雄花的抗乙肝病毒作用研究”引起了1992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爱德蒙德/费舍尔的关注。
1994年吉林大学组建“乙肝研究课题组”南征教授任首席研究专家,联合6位医学专家和37位助手,成立爱德蒙德/费舍尔实验室,研究治疗乙肝的新方法。
1999 年8月,南征教授带领研究小组,引进德国超低温临界萃取设备,利用生物工程酶解分离技术,终于从榛子雄花中提纯了有效杀灭乙肝病毒 cccDNA 的活性功效成分“榛花皂甙”。
专家组在费舍尔教授和南征教授的带领下,历经11年终于找到了两对半之外的半个核心指标潜伏于肝细胞核内的乙肝病毒cccDNA,并利用“榛花皂甙”强烈的剿杀作用创新出领先国际的 3C 肝病疗法。
利用这一技术生产的复方榛花舒肝胶囊现由吉林省七星山药业批量生产。
4.“消渴安胶囊”于2000年获新药批号,2002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及优秀产品一等奖。
对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意见和建议:发展中医事业,应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为辅,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
著书20余部,出版了《糖尿病肾病研究》(吉林科技出版社)、《糖尿病中西医综合诊疗》(人民卫生出版社)等,主编10余部,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的论文100余篇,国家级优秀论文8篇、省级优秀论文8篇、国家级优秀图书奖一部。
并到前苏联、美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讲学,并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发表论文10余篇。
曾获省科委、省教委、卫生厅科技先进个人荣誉称号、长春市民族团结模范称号、吉林省名中医称号。
1992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0年元月获长春知名医生、长春名医等称号。
由于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副教授南一博士公开撰文支持聂文涛的观点,而备受学术界关注。
这是因为糖尿病名家南征教授就是南一博士的伯父。
南一博士对聂文涛的支持被认为是打破门户之见。
梁晓春教授,开国四大名医之首施今墨再传弟子。
女,1956年生于山西交城。
1978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毕业后一直在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工作。
1985年考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1987年12月毕业,获医学硕士。
1988年晋升为主治医师,先后于1993年和1997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教授。
1994年为硕士生导师,1998年为博士生导师。
1999~2000年在美国德州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做访问学者。
1995年始任中医科副主任,2002年至今任中医科主任。
1998年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评为全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优秀科技工作者。
一直在临床第一线工作,曾随著名中医专家祝谌予教授临诊学习近10年,为祝谌予教授唯一的研究生。
学习和继承了祝谌予教授治疗胃肠病、妇科病、糖尿病及某些疑难杂病的临床经验,参加总结了糖尿病中医辨证指标和施治方药。
在硕士研究生期间对祝湛予教授治疗糖尿病的益气养阴活血方进行了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该经验方在降糖的同时可以改善血液流变性,对气阴两虚血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有良好的疗效。
随师及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19篇,其中连载的2篇论文获《中级医刊》1981~1982年度优秀论文奖。
注重临床实践,不断总结经验。
根据传统医学理论,研制了治疗高脂血症的“宁脂胶囊”、治疗糖尿病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益气生津活血胶囊”和“筋脉通”等中成药(为院内制剂),既方便了患者用药,又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科研主要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高脂蛋白血症及中医血瘀证等为方向。
先后承担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协和医科大学、首都发展基金等重点课题7项,均为中医中药治疗高脂血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1993年参加医科院药物研究所治疗糖尿病新药研究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参加“血液流变学的临床应用”获北京协和医院科技成果三等奖。
参加编著的《祝谌予临床经验集》获中国协和医院大学科技成果三等奖。
2003年“筋脉通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获北京市科技成果三等奖。
在美期间研究课题为中药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影响,论文发表于《Phytomedicine》。
10多年发表论文70余篇,获优秀论文4篇。
1993年和1999年曾两次获《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优秀论著三等奖。
参加主编和编写的书著9部,其中有《中西医结合糖尿病手册》、《实用中西医药临床治疗学手册》、《祝谌予临床经验集》等。
重视教学工作,参加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中药杂志》护理学院等中医授课及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单位的实习带教任务。
组织教研室共同制订了教学评估优胜劣汰等管理制度,在西医高等院校中医教学改革中成绩显著,获北京市高等教育委员会1997年教学成果二等奖。
作为博士生导师,已经培养毕业硕士生2名,博士生2名,在读的博士生1名。
目前担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审专家库专家;卫生部同行评议专家;出国人员留学基金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常委;北京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中医杂志》、《中国临床医生》、《北京中医》、《中国中药杂志》、《中华全科杂志》等杂志的编委及编审。
吕仁和教授,1934年9月2日生于山西原平县。
1吕仁和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后留附属医院长期从事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师从著名中医专家秦伯未、施今墨等,曾担任附属医院副院长。
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糖尿病肾病研究室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