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人教版中考历史模拟示范卷(四)

合集下载

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人教版中考模拟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人教版中考模拟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历史中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990年一个遂川人到集贸市场购物,他使用的纸币最有可能是()A. 瓦子B. 票子C. 会子D. 交子【答案】D【解析】960年,北宋建立.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因此说990年遂川人到集贸市场购物所使用的纸币最有可能是交子.故选D.2.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2016年11月4日在北京会见了洪秀柱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

习近平强调,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的民意主流。

确保国家完整不被分裂,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意志,确保国家完整不被分裂,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终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A.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B. “一国两制”的方针C. 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D. 军事力量的强大【答案】A【解析】据题干“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2016年11月4日在北京会见了洪秀柱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

习近平强调,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的民意主流。

”结合所学可知,最终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1992年11月大陆的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就解决两会事务性商谈中如何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问题所达成的以口头方式表达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3.下列哪位人物前往西域,为开辟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A. 卫青B. 霍去病C. 张骞D. 班超【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联合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为发展与西域各国友好关系,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西域与内地之间的联系,促进了西域的开发,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基础。

2023年人教版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四) 含答案

2023年人教版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四) 含答案

2023年人教版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四)温馨提示:1、本学科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量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

2、请你将姓名、准考证号等相关信息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

3、请你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48分。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右图是《中国原始农耕时代重要遗址分布示意图》(局部),其中主要种植水稻的地区是 A .① B .② C .③D .④2、下图为我国古代人类发展过程中生产工具的演变,这一演变过程反映了A .农业的发展B .手工业的进步C .商业的繁荣D .生产力的提高3、2020年12月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展开五星红旗,展示了新时期中国科技领域的伟大成就。

为了纪念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伟大成就,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因他而命名,他是A .祖冲之B .蔡伦C .张衡D .鲁班4、有这么一本书,他的口述者是一位僧人,他的部分经历如下:公元628年的秋天,从长安出发,开始茫茫西行之旅……19年的时间,5万多里的行程,大唐、西域、中亚和印度,100多个国家见证了他的身影。

这本书是 A .《史记》B .《水经注》C .《徐霞客游记》D .《大唐西域记》5、右表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 A .卫青北击匈奴 B .岳飞抗击金军 C .文天祥抗元军 D .戚继光抗倭寇6、乾隆五十五年,徽戏班进京贺寿演出,演毕立足京城。

在长期实践中,不断从秦腔、汉调、昆曲、京腔等剧种汲取营养,经数十年演变,形成京剧。

材料主要说明 A .京剧由多剧种组成 B .戏曲在融合中创新 C .京剧深受帝王喜爱 D .戏曲源于现实生活7、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指出:“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

”这一观点反映出百日维新 A .结束了封建制度 B .实现了自强求富 C .促进了思想启蒙D .弘扬了民主科学8、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新文化运动“是千百年来的历史积淀而成的旧文化的扬弃和超越”。

(精品文档)人教版中考模拟历史试卷(四)

(精品文档)人教版中考模拟历史试卷(四)

5 . 观察图片,这两幅图片的建造者分别是(

A.北京人
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半坡原始居民
6 . 下列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发明是
B.北京人
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河姆渡原始居民
①卡尔本茨制造汽车
②爱迪生发明电灯
③莱特兄弟制成飞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7 . 西安事变爆发后,张学良、杨虎城发表通电,提出“发动全国之整个抗战”,他们呼吁(
C.没有禁烟运动,英国人就不会提条件 D.禁烟运动为发动战争找到了借口,并借机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
9 . 19 世纪中期,资本主义性质的革命或改革不包括
()
A.美国南北战争
B.俄国废除农奴制
C.日本明治维新
D.印度民族大起义
10 .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 下列关于古丝绸之路的表述正确的是
C.和平与发展 科索沃战争 导弹防御体系
D.北约组织 杜鲁门主义 导弹防御体系
4 . 隋朝于公元六世纪未高调登场,却又匆忙谢幕.在历史的长河中书写了一段宛若昙花绽放般短暂的辉煌。 《昙花王朝——隋帝国的短暂与辉煌》一书详细介绍了这一段历史。书中不应出现的内容是
A.隋文帝崇尚节俭 B.科举制的创设 C.“开元盛世” D.大运河的开凿
1154.4
4722.9
引进外资(已利用外资) /
1028.9
5935.6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对外开放逐步扩大
第 4页 共 8页
第160575页,学习资料仅供参考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D.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人教版中考模拟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人教版中考模拟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历史中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新疆古称西域,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开始于设置()A. 西域都护府B. 安西都护府C. 伊犁将军府D. 北庭都元帅府【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开始于设置西域都护。

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汉朝和西域的交往日益密切。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

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以后丝绸之路的开通创造了条件。

故选A。

2.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

观察如图“新航路开辟路线”图,选出人物与图中路线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 ③迪亚士B. ①哥伦布C. ④达•伽马D. ②麦哲伦及船队【答案】B【解析】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迪亚士发现了好望角;达•伽马到达印度;麦哲伦首次完成了环球航行。

1492年,哥伦布首次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发现了美洲大陆。

因此图中①是哥伦布;②是迪亚士;③是达•伽马;④是麦哲伦。

B正确。

故选B。

3.如图是中国古代某个时期的疆域示意图,符合这个时期史实的是()①铸五铢钱②修建灵渠③使用统一的度量衡④使用甲骨文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了六国,都城咸阳(今陕西咸阳)。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为巩固统治秦始皇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最后强大的秦帝国东至东海(辽东郡),西到陇西(陇西郡),北至长城一带(匈奴),南达南海(南海郡)。

秦王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包括统一货币、度量衡。

秦始皇还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的秦国铜钱(圆形方孔钱);同时,还统一度、量、衡;对于促进各地的经济交流和维护国家统一有重要的影响。

(精品文档)人教版中考模拟历史试题(模拟)

(精品文档)人教版中考模拟历史试题(模拟)

18 . 2015 年,扬州建成了世界上首座双塔自锚式悬索景观桥,现已成为扬州城市地标性建筑站在桥上,江都 老城与扬州古城的美景尽收眼底。这座桥是
A.五亭桥 B.二十四桥 C.润扬大桥 D.新万福大桥
19 . 宋代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其积极作用表现在(

①防止和杜绝了唐末五代以来武将跋扈和兵移政变局面的出现
定的人权和公民权利宣言,却得以发扬光大。
——(德)曼弗雷德马伊《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 4)综上所述,概括美、法革命的共同作用。
3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于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 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些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 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18 世纪末面临的发展障碍。
认为这个大陆可以长期受任何外来势力的支 配,这种想法是悖理的,违反事物常规的, 也是不合历代先例的。甚至英国最有自信的 人也不这么想。……和解在现今是个荒谬的 梦想—(美)托马斯潘恩: 《常识》
材料一
法国的社会等级 材料二
( 2)新思想引领新时代。下列两则材料分别来自美法革命中颁布的文件,请分别写出文件的名称。依据所学 知识,概括两个文件的共同思想。
A.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洋务运动
9 . 造成下图所示大水法残迹的历史事件是
A.平壤战役
第 2 页 共 12 页
第160550页,学习资料仅供参考
B.戊戌政变 C.火烧圆明园 D.黄花岗起义
10 . 学习和研究历史中,下列材料最可靠是。
A.“夸父追日”的传说 B.山顶洞人遗址中发现兽牙、石珠等装饰品 C.电影《荆轲刺秦王》 D.小说《三国演义》

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人教版中考模拟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人教版中考模拟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历史中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近代史上将下列通商口岸按照开放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A. 上海南京天津苏州B. 南京上海天津苏州C. 天津上海南京苏州D. 苏州南京天津上海【答案】A【解析】南京开放于1858年;上海开放于1842年;苏州开放于1895年;天津开放于1860年。

通商口岸按照开放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2.如图反映了某一王朝实施的一项措施,对这一措施的表述错误的是()A. 统一后的标准货币是圆形方孔半两钱B. 这是秦朝废除六国货币统一货币措施C. 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和经济交流D. 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模式【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图示可知,这是秦朝废除六国货币统一货币的措施。

统一后的标准货币是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货币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和经济交流。

郡县制项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模式,这是秦朝的地方管理措施。

D项符合题意。

3.如图是小史在学习中列举的史实,由此推测其学习主题是()A. 唐朝的边疆治理B. 宋朝的文人政治C. 元朝政府的统治D. 明朝的君主专制【答案】C【解析】根据题述内容“创立行省制度”“设置宣政院”“设置澎湖巡检司”等可判断,这是元政府的统治时期的作为。

故选C。

4.《南京条约》规定:“凡英民禀告华民者,必先赴管事官(即领事)处投禀,事官先行查察......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

”该条款规定,使中国丧失的主权是()A. 领土主权B. 贸易主权C. 关税主权D. 司法主权【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列强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领事裁判权是指一国通过驻外领事等对处于另一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根据其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制度。

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的规定是领事裁判权制度在中国的开端,标志着中国开始丧失司法主权,D项正确。

(精品文档)人教版中考模拟历史试卷(4月份)

(精品文档)人教版中考模拟历史试卷(4月份)

22 . 看下图,请回答:
第 6 页 共 11 页
第160566页,学习资料仅供参考
( 1)图一中文物的名称是什么?它制造于哪一朝代? ( 2)它反映了当时什么手工业的繁荣? ( 3)它在我国青铜器史上有什么地位? ( 4)图二是我国古代的文字,它的名称叫什么?这种文字的出土有什么重大意义? 23 . 2018 年,是中国改革开放 40 周年,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富民之策,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阅读 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重大抉择) ( 1)结合所学知识,填写下列表格。
B.新经济政策 D.赫鲁晓夫改革
20 . 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曾对某次战役作了这样的描述:“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 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这个战役是指中国的:
A.平津战役
B.淞沪会战
C.渡江战役
D.百团大战
二、综合题
21 .
材料一
第 8 页 共 11 页
第160568页,学习资料仅供参考
( 4)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谈谈应当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2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 。宣言痛斥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
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宣言同时宣告北美
会议
重大决定
召开
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中共十五大召开

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农村巨变) 材料一: 安徽省风阳县粮食生产三年三大步数据表
年代
1980 年
1981 年
粮食产量
5.02 亿千克
6.70 亿千克

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人教版中考模拟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人教版中考模拟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历史中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殷墟出土的牛骨刻辞上,记载商王乘车狩猎等活动的文字有160多个,这种文字是()A. 甲骨文B. 金文C. 大篆D. 小篆【答案】A【解析】2.据《史记·夏本纪》记载:(他)“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终于治平了洪水。

这位传说中的治水英雄是A. 黄帝B. 炎帝C. 大禹D. 武王【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可知这位传说中的治水英雄是大禹,根据远古传说,原始社会后期中原洪水泛滥造成水患灾祸,大禹奉命治水,他亲自率领老百姓风餐露宿,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3年治理,终于取得成功,消除了中原洪水泛滥的灾祸,因为治洪水有功,人们尊称他为“大禹”,C正确;黄帝、炎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但不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AB排除;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西周,D排除。

故选C.3.海上丝绸之路在哪一朝代进入鼎盛时期:A. 元朝B. 清朝C. 明朝D. 宋朝【答案】A【解析】4.近代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先贤们一直在探索中艰难前行。

今年又是戊戌年,追忆一百二十年前的戊戌变法与随后的辛亥革命,它们的共同点有()A. 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民心B. 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C. 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D. 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戊戌变法主张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辛亥革命的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综上所述,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故选B。

5.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政府将台湾岛正式纳入版图,为加强管理于次年建立台湾府,隶属于()A. 宣政院B. 澎湖巡检司C. 福建省D. 广东省【答案】C【解析】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战后世界新秩序。
——徐天新 , 许平、王红生主编《世界通史·现代卷》
(1) 根据所学问答 , 材料一中的“四际常设机构”指什么 ?根据材料一同答 , 建这一机构的目的是什么 ?
(2) 根据所学回答 , 材料二中的“这场革命”指的是哪次革命 ?根据材料二概括引发这场革命的原因 ,
(3) 根据所学回答 , 材料三中“战后世界新秩序”指什么 ?根据材料三概括 , 导致新秩序形成的根本原因。
都推动文化繁荣。
(判断对错)
三、综合题
17 . 中国近代史上,日本军国主义曾对中国发动了两次侵略战争,但结局不一样,其结果令人深思。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6 分)
材料一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 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2 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
相对应的关键词是(

第 3页 共 8页
第161226页,学习资料仅供参考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民工潮”
“新农村建设”
B.“新农村建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民工潮”
C.“民工潮” 新农村建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新农村建设”“ 民工潮”
14 . 如图形象地反映了近代资本主义的一种民主制度。该制度与下列哪一历史文献直接相关?
——《马关条约》
材料二 服务于北洋舰队的外籍人士肯宁威说:“中国人在鸭绿江上(指黄海海战)是可以得胜的,假使他们 的炮弹不是塞了泥沙,这不是海军提督的过错,而是军需局的坏蛋官吏的罪恶”。东北前线战事紧迫,军费告急,
第 4页 共 8页
第161227页,学习资料仅供参考
却同各地一样收到必须“报效”慈禧太后六十庆典银两的谕旨。将军长顺为讨好慈禧,硬从入不敷出的军费中开销 一万两“报效”银,迅速上交。
2 分)
18 . 科举制度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历代封建王朝选拔官吏的一种分科考试制度。观察以下三幅图片, 回答问题。
【排列顺序】 ( 1)请将上面三幅图片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并作简要说明。 【介绍历程】 ( 2)依据以上图片,简要说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发展历程。 【分析比较】 ( 3)当今中国最重要的考试是高考,请你简要分析它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主要区别。
A.胡适 B.林则徐 C.康有为 D.李鸿章
2 . 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下列不符合“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 剧”这一主题的史实是
A.洋务运动 B.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3 . 有人说: “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 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 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 其中“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主要是指瓦特
——摘编自《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
材料三八年抗战,艰苦卓绝:北起松花江畔,南到珠江两岸,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 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 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八年抗战的艰苦历程昭示我们,爱国主义是克敌制胜的 强大精神力量。
人教版中考历史模拟示范卷(四)
姓名 :________
班级 :________
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于幸福的理解是不同的,以下人物把“民主、科学”看做“幸福”追求的时
—— 1995 年《人民日报》社论
( 1)材料一中“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这一条款损害了中国什么主权?(
现 19 世纪末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特点的是其中哪一条款?(
1 分)
1 分)最能体
( 2)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在两次战争中一败一胜的主要原因。
( 2 分)
( 3)结合材料三谈谈八年抗战的胜利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什么?(
能有出路。
——摘编自齐世荣廖学盛《 20 世纪的历史巨变》
材料三 : 一战后 , 苏俄自动退出了争霸的行列 ; 德国和奥匈帝国战败 , 已没有资格参加角逐 ; 所剩下的就是美、 英、
法、意 , 日五个主要战胜国 , 它们之间的经济 , 军事实力又相差甚远 , 这就要按战后的实力对比重新划分勢力范国
,建
A.公民大会
B.国会
C.最高法院
D.大陆会议
9 . 某学者综合考虑各因素绘制成下图。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第 2页 共 8页
第161225页,学习资料仅供参考
A.①:出现盛世 对外开放 完善科举 C.③:国家统一 确立行省 设宣政院
B.②:国家统一 商业繁荣 设市舶司 D.④:强化君权 八股取士 设军机处
A.发明火车 C.发明了电灯
B.改良蒸汽机 D.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4 . 西汉有“文景之治”,东汉有“光武中兴”,二者相同的现象是
A.农民没有负担
B.社会经济获得发展
C.边地未受威胁
D.文化高度繁荣
5 . 下图诗句反映的史实是
第 1页 共 Leabharlann 页第161224页,学习资料仅供参考
A.金与南宋对峙 B.清兵入关 C.贞观之治 D.安史之乱
第 5页 共 8页
第161228页,学习资料仅供参考
【献计献策】
( 4)假如你是一名人大代表,请你就当今的中考、高考题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19 . 阅读下到材料 , 回答问题。
材料一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战争的长期化
, 使饱受战乱之苦的各国人民强烈反对帝国主义战争
, 渴望和
平。几乎所有政治家都认为……有必要防止如北巨大的灾难再度发生
A.《权利法案》 C.《独立宣言》
15 . 百团大战的主要作战目标是 A.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C.将日军赶出抗日根据地
二、判断题
B.《人权宣言》 D.《 1787 年联邦宪法》
B.夺取敌人在华北的大中城市 D.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日伪据点
16 . 易中天《中华史 ?汉武的帝国》中写道:“始皇的焚书,武帝的尊儒,动机都一样。”材料意在强调两者
6 . 明朝设立的对官吏和百姓进行监视、侦查、逮捕和处罚的特务机构是
①兵部
②锦衣卫
③东厂
④刑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 . 袁世凯派人刺杀宋教仁的直接目的
()
A.阻止国民党控制国会 C.控制共产党
B.巩固北洋军阀的统治 D.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8 . 公元前 5 世纪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当时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 是

A.清朝的建筑风格
B.唐代的对外交往
C.明朝的建筑成就
D.明朝的对外交往
13 . 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徐勇说,农村改革的这
30 年,分成 3 个阶段。第一阶段: 1978-1988 年的黄
金十年……第二阶段: 1988-2002 年的曲折十五年……第三阶 段: 2003— 2007 年的历史跨越五年……与三个阶段
, 于是建立具有政治约束力的国际常设机构的
想法应运而生。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二 : 这场革命的爆发是二月革命后一系列事件发展的必然结果
,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为了本阶級的利益继续
进行帝国主义战争灬…人们相信布尔什维克 , 认为只有推翻无能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 建立工农自己的政权 , 国家才
第 6页 共 8页
第161229页,学习资料仅供参考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判断题
参考答案
第 7页 共 8页
第161230页,学习资料仅供参考
1、
三、综合题
1

2

3、
第 8页 共 8页
第161231页,学习资料仅供参考
10 .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适应民族融合的趋势 B.增加财政收入 C.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 D.学习汉族文化
11 . 这本书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这本书
的作者是(

A.李春 C.曹雪芹
B.毕昇 D.宋应星
12 . 文物是指历代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物质遗存。下面图片体现的主题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