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一)

合集下载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中考专题历史人教版中考模拟(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中考专题历史人教版中考模拟(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中考专题历史中考模拟考试总分:4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8 小题,每题 2 分,共计16分)1. 我国古代书法史上有“颜筋柳骨”、“颜骨赵姿”的说法,下列作品中能反映“颜筋”、“颜骨”的是()A.B.C.D.2. 下图印证了商鞅变法内容的哪一点()A.奖励生产B.统一度量衡C.推行县制D.奖励军功3. 属于省级民族自治区的是()A.云南B.河南C.青海D.西藏4. 下列选项对图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B.农村革命根据地纷纷建立C.敌后抗日根据地分布广泛D.人民解放战争胜利进军5.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

”邓小平南方谈话表明()A.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B.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D.应推动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6. 1075年1月,德皇亨利四世在与罗马教皇的斗争失利后,被迫前往卡诺莎城堡向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忏悔,受尽了精神上的侮辱。

这说明在中世纪的欧洲( )A.王权高于教权B.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C.基督是救世主D.德国皇帝太软弱无能7. 下列关于美国南北战争和俄国1861年改革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了国内矛盾B.都避免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C.都维护了国家统一D.都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8. 纵观二战结束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这30年美苏的军备竞赛过程,可以说是一种军事技术先质量升级然后数量急剧增加的螺旋式竞赛模式。

这种相互攀比升级的结果是,苏联从原先在进攻性战略核武器方面的劣势发展成70年代与美国处于均势的局面。

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历史中考第一次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历史中考第一次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中考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两部分,29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本部分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甲骨文编》收录“家”的甲骨文字形约二十种,其上半部分由房屋之形构成,表明为居住之地;下半部分的抽象写法也多为一身一耳两足(如下图),在古代能够处于“房屋”之下的动物主要为六畜之中的猪、马、牛、羊、狗五种。

据此可推知()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驯化“六畜”的国家B.“家”观念的形成与农耕生活紧密相关C.甲骨文是体系完整的文字D.中国农耕文明具有独特性2.浙江良渚古城遗址发现了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山西陶寺都城遗址宫城内有多处大型夯土建筑基础;夏王朝二里头遗址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

这些考古成果共同反映了()A.早期人类的演进和变化规律B.农业的产生与发展及聚落形成C.炎黄传说中蕴含着历史信息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组织能力3.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分配教育资源……”。

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

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报告精神的是()A.因材施教B.温故知新C.有教无类D.仁者爱人4.《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迄今为止最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

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货币B.焚书坑儒C.统一文字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度5.2023年高考一些省市将一本二本合并招生,增加体育项目考试。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中考专题历史人教版中考模拟(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中考专题历史人教版中考模拟(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中考专题历史中考模拟考试总分:98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25 小题,每题 2 分,共计50分)1. 为加强统治,周王室建立起了森严的等级制度,下列等级顺序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①卿大夫②诸侯③士④周王A.④②①③B.④①②③C.④③②①D.①②③④2. 秦始皇正在竹木简上用小篆批阅奏折。

A.正确B.错误3. 《宋书》记载的江南之为国盛矣局面最早出现于()A.两宋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明清时期D.魏晋南北朝4. 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利制衡问题。

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利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A.废分封,置郡县B.建立法律体系C.确立三省六部制D.实行科举制5. 所谓近代化主要是指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进程。

中国在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A.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B.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C.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6. 1901年后,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

下列作品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魏源《海国图志》B.严复《天演论》C.陈天华《猛回头》D.周立波《暴风骤雨》7.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一大”召开的地点在( )A.北京B.上海C.南京D.东京8. 毛主席曾说:“不是我们自己要走两万五千里,你没事了,想散步,想散那么长?那都是蒋委员长逼着我们走嘛……”“蒋委员长逼着我们”是指()A.第一次“围剿”B.第二次“围剿”C.第四次“围剿”D.第五次“围剿”9. 下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

初三历史人教版本初中中考模拟测试卷习题包括答案

初三历史人教版本初中中考模拟测试卷习题包括答案

2021 年初三历史人教版中考模拟测试卷及答案第一卷〔选择题共 5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在以下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后面的表格内。

〕1、诸侯争霸是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

最早“霸诸侯,一匡天下〞的是A.齐恒公 B.晋文公 C.秦穆公 D.楚庄王2、毛泽东有诗云:“劝君少骂秦始皇,, 百代犹行秦法政。

〞“秦法政〞不包括A.分封制 B .中央集权制 C.郡县制 D.皇帝制3、弗兰西斯·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

〞这里的“第三种〞指A.指南针B.造纸术C.印刷术D.火药4、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到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所反映出的历史开展趋势是A.社会秩序动乱 B .边疆防御稳固 C.军政实现合一D.皇权高度膨胀5、七年级〔一〕班本月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他们选定的主题是“唐代的中外交往〞,并拟定了如下四个标题,请你帮他们指出哪一项为哪一项不恰当的A.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 B .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C.玄奘西游天竺取经D.日本派遣唐使来华6、“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说明了他为驱逐倭患,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而并非追求个人功名的崇高品质。

文中的“他〞是A.戚继光 B .郑和 C .郑成功 D .岳飞7、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A. 中国开始遭到大规模外来侵略B.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C.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它开创了以条约形式掠夺中国的先例8、我们之所以思念林那么徐及其领导的禁烟运动,主要是因为〔〕A.他领导的禁烟运动稳固了封建统治B.他领导的禁烟运动延迟了鸦片战争的爆发C.他领导的禁烟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的历史D.他领导的禁烟运动说明了中国人民反对外侮的坚强决心9、右图的残垣断壁座落于北京西郊,这里曾经是中国著名的皇家园林,它毁于〔〕A.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D.抗日战争期间10、张元济在回忆戊戌变法时说:“我们被日本打败,大家从睡梦里醒过来,觉得不能不改革了。

2023-2024学年历史人教版中考模拟(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历史人教版中考模拟(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历史人教版中考模拟(含解析)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间是:A.公元前221年B.公元前206年C.公元前220年D.公元前210年2.下列哪位是唐朝的开国皇帝?A.李渊B.李世民C.李隆基D.李治3.郑和下西洋的首次航行是在:A.1405年B.1415年C.1421年D.1433年4.甲午战争爆发于:A.1894年B.1900年C.1895年D.1904年5.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是:A.1945年9月2日B.1945年8月15日C.1946年1月1日D.1949年10月1日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秦始皇在位期间实行了焚书坑儒政策。

()2.唐朝的都城是长安。

()3.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寻找黄金。

()4.甲午战争是中国与日本之间的战争。

()5.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归祖国。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______朝。

2.唐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

3.郑和下西洋的首次航行是在______年。

4.甲午战争爆发于______年。

5.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请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

2.请简述唐朝的开国皇帝及其在位期间的政绩。

3.请简述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及其航行路线。

4.请简述甲午战争的起因及其结果。

5.请简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请列举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

2.请列举唐朝在位期间的重要科技发明。

3.请列举郑和下西洋的重要贡献。

4.请分析甲午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5.请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分析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意义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分析唐朝的繁荣及其原因。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请以秦始皇统一六国为背景,编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秦始皇的评价。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中考专题历史人教版中考模拟(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中考专题历史人教版中考模拟(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中考专题历史中考模拟考试总分:99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25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75分)1. 下列有关我国境内远古人类及其生活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元谋人是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B.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C.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D.上古人类的外貌跟现代人没有差别2. 秦朝存在时间虽短,却用一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制度。

秦朝“严密的帝国结构”是指()A.中央集权制度B.三公制C.郡国并行D.行省制3. 韩非子说:“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下列事件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是()A.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B.焚书坑儒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八股取士4. 1980年,日方护送鉴真大师像(下图)运抵上海,欢迎鉴真大师像回国巡展的各界代表一百多人前往机场迎接,鉴真之所以受到中日人民欢迎主要是因为()A.鉴真历经艰险东渡日本B.鉴真在日本传播中国医药C.鉴真在日本主持修建唐招提寺D.鉴真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5. 在历史学习中,要学会区别“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的不同。

下列属于历史解释是( )A.1859年,太平天国制定了《资政新篇》B.1895年,中日两国签订了《马关条约》C.1912年1月,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D.1915年,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6. 八股取士、文字狱、闭关锁国共同主题是()A.专制与落后B.民主与科学C.改革与开放D.进步与繁荣7. 曾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诗句并成功平息东南沿海倭寇的民族英雄是()A.黄巢B.辛弃疾C.唐太宗D.戚继光8. 许倬云认为,19世纪以后的一百多年,每次外来的侵侮,即引发内在的反应,一步一步寻求实质的船坚炮利,走向模仿西方的政治制度,再从民族国家的理念演变成孙中山提出的多元秩序。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中考专题历史人教版中考模拟(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中考专题历史人教版中考模拟(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中考专题历史中考模拟考试总分:115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7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85分)1. 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杰出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谱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下列湖南籍历史人物与其历史活动及影响搭配错误的一组为()A.曾国藩——洋务运动代表人物B.左宗棠——收复新疆功臣C.蔡锷——开眼看世界第一人D.谭嗣同——“戊戌六君”子之一2. 中国同盟会员陈天华在《猛回头》中写道:“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

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

”清政府成为洋人的“守土官长”是在()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甲午中日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3. 拉开维新变法的序幕,标志着酝酿多年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潮已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活动的历史事件( )A.公车上书B.创立《万国公报》C.强学会成立D.光绪帝颁布诏书,宣布变法4. 以下涉及钓鱼岛问题的是()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北京条约》5. 2018年4月27日和28日。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武汉东湖宾馆同印度总理莫迪举行非正式会晤。

1954年,周恩来出访印度、缅甸。

三国总理共同倡导了(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和平统一八项主张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求同存异”方针6.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是在( )A.1949年B.1966年C.1971年D.1976年7. 根据北岳、冀中和平西三个地区的战后统计,从八月二十日开始的这次空前规模的破袭战,在三个半月的连续战斗中,部队作战三百三十多次,毙、伤、俘日伪军四千九百多人,缴获各种炮六门,长短枪九百多支,弹药十万余。

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人教版中考模拟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人教版中考模拟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历史中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小明把收藏了一枚钱币(如图)带到了学校,大家根据所学的知识,一致确定它发行于()A. 隋朝B. 唐朝C. 北宋D. 清朝【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货币上有“开元通宝”的字样,开元是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年号,因此说该钱币发行于唐朝时期。

故选B。

2.下列成就中最大程度地解放了人力,推动农业快速发展的是()A. 青铜制造B. 铁农具的使用C. 牛耕的推广D. 兴修水利工程【答案】C【解析】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牛耕,到战国时,牛耕使用范围扩大.牛耕的使用,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使得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最大程度地解放了人力,推动农业快速发展.故选C.3.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①吐蕃的发展与进步②唐蕃经济文化交流③汉藏两族人民的友谊④驻藏大臣的设置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答案】A【解析】唐朝时期,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加强了唐蕃友好关系,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发展,奠定了汉藏友好交往的基础,所以①②③是正确的选项。

④属于清朝的措施,故排除。

故选A。

4.人民日报的报道《中国建设新疆成就不容肆意抹黑歪曲一一国际人士驳斥美国所谓涉疆法案》,在网上广为传播。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的历史可追溯到我国古代()A. 秦朝B. 汉朝C. 商朝D. 周朝【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

西域都护颁行汉朝的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

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故B符合题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初中2016级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面选项中,朝代名称与建立时间、人物搭配完全正确的是:()A.秦朝—公元221年—嬴政B.唐朝—618年—李世民C.明朝—1368年—朱元璋D.清朝—1636年—努尔哈赤2.汉字听写大赛经电视热播后,汉字的演变历史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

下列汉字字体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B.金文→甲骨文→小篆→隶书C.甲骨文→金文→隶书→小篆D.金文→小篆→甲骨文→隶书3.右面的著作是中国史书的典范。

在这两部著作中均有记载的史实是:()A.秦始皇统一六国B.东汉建立C.三国鼎立局面形成D.隋朝开凿大运河4.请仔细观察下面的四幅图片,判断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侵略与反抗B.近代化的探索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D.人民解放战争5.上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

”“又分地”的意义是:()A.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B.开始了社会主义道路探索C.纠正了文化大革命错误 D.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6.邓小平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由此反映出的邓小平思想是:()A.始终贯彻党的最高纲领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提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7.“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作出以上重大决策的党的会议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8.“1492年,他获得西班牙国王的资助,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了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见到了欧洲人此前不知道的新大陆。

”该材料描述的是:()A.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B.达·伽马到达印度C.迪亚士发现好望角D.麦哲伦环球航行9.阅读下表,对美国1950—1999年经济发展总体特征概括最准确的是:()年份1950195519651975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8.7 5.6 6.3—0.8年份1982198519941999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1.9 3.3 3.9 4.0A.二战以来,美国经济实力一直膨胀,成为世界经济霸主。

B.20世纪70年代,美国陷入朝鲜战争的泥潭,经济持续下降。

C.20世纪80年代,美国调整经济政策,经济高速增长,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D.20世纪50—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呈起伏状的特点。

10.美国总统杜鲁门上台后声称:“我们赢得的胜利把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社会制度”。

这表明:()A.美苏关系由“冷战”转变为“热战”B.美国谋求建立全球霸权C.美国试图用经济手段控制欧洲D.“冷战”对峙局面已经形成11.下图是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均增长统计图。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是:()A.美国失去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B.联邦德国成为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C.西欧各国经济迅速恢复并持续繁荣D.日本实行“科技立国”促进经济飞速发展12.要彻底铲除恐怖主义,仅靠动武是不够的,处理好国家、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更有深层次的意义。

这体现了:()中学历史教学园地A.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B.发展是维护和平的坚实基础C.和平是发展的基础和前提D.和平与发展都面临着挑战第Ⅱ卷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6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1分)材料一: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示意图材料二:从1895年至1898年,中国对日本态度转变的戏剧性程度,与日本对西方的态度颇类似,甲午战争失败激起的学习欲望压倒了简单的民族情绪。

x k b 1 . c o m——摘自许知远《醒来·110年的中国变革》材料三: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从洋务自强到变法维新,从共和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尽管期间遭遇过种种挫折扣失败,但中国社会的变革,毕竟在山重水复中景随人转,迭相递进,由学习西方的军事思想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推陈出新。

——改编自华师大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请回答:(1)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经济、政治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各是什么?(2分)请各用一句话概括它们对中国近代化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2分)(2)孙中山领到了辛亥革命,试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是什么?(2分)(3)新文化运动传播了哪些“新思想、新理论”?(2分)(4)根据材料三,说说在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目的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3分)14.阅读下列材料及图片:(10分)材料一:凤阳县群众对“大包干”的赞扬是“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转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

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

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材料二:请回答:(1)这种“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试验,形成了一种什么样的农村改革制度?(1分)(2)全国农村率先实行包产到户的典型在哪里?(1分)(3)材料二中有A、B、C三个城市,其中哪一个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写出英文字母代号)(1分)(4)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的格局是什么?(4分)请谈谈对外开放的影响是什么?(2分)(5)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很大成就,请谈谈改革开放给我国什么样的启示?(1分)15.科技进步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巩固与扩大,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5分)材料一:工业革命产生的强大推动力逐渐使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人和货物可以借助多种快捷便利的方式在世界各地之间流动,信息的传递也变得非常容易。

——摘自高中历史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材料二:但不管怎样,华盛顿并没有顺应当时的潮流,为世上多添一顶王冠。

然而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光甚至难以戴稳。

——陈森《华盛顿——美国的开国元勋》材料三:亚历山大二世在1861年3月3日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根据该法令的条款,所有农奴都被宣布为自由的,农奴耕种的土地在农奴和贵族地主之间进行分配……作为回报,农民必须交纳49年的赎地费以偿还政府。

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全球通史》材料四:《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在叛乱各州,奴隶从现在也就是1863年1月1日起成为自由人并可应征入伍。

材料五:据右图和资料显示,苹果第六代IPad共有451个部件,苹果在全球有数百家供应商,分布在中国内地、中国台湾地区、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捷克以及美国等地,但是大部分产品是在中国组装。

请回答:(1)阅读材料一,在蒸汽时代、电气时代,有哪些有利于人和货物在世界流通的交通工具问世,请各举一例说明。

(2分)根据所学知识,谈谈应如何辩证地看待工业革命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2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哪一项发明,使“信息的传递也变得非常容易”?(1分)(2)应如何理解材料二中“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光甚至难以戴稳”这句话?(2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

(2分)(4)材料四中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是哪次战争期间颁布的?(1分)这次战争在美国历史上有何重大影响?(2分)(5)材料五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什么?(1分)为顺应这一历史趋势,中国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任举两例)(2分)安岳县初中2016级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一)参考答案一、选择题(24分)1—5:CAABD 6—10:DBADB 11—12:CB二、非选择题(36分)13.(11分)(1)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2分)。

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戊戌变法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2分)(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同时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分)(3)资产阶级民主和科学思想;马克思主义。

(2分)(4)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

(意思对即可)(3分)14.(10分)(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分)(2)安徽凤阳县小岗村。

(1分)(3)B。

(1分)(4)对外开放区已从沿海地区到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4分)对外开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对外开放还给我国带来了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有力的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

(2分)(5)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

(言之有理即可)(1分)15.(15分)(1)火车(轮船)、汽车(飞机);(2分)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加大了资源的消耗,对人类生活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2分)电子计算机。

(1分)(2)华盛顿创立了三权分立的总统共和制,是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极大地冲击了君主制,从而使王冠失色难以戴稳。

(2分,言之有理即可)(3)从内容方面来看,1861年改革中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在获得自由的同时,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一块份地,但只拥有使用权。

(2分)(4)南北战争;(1分)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2分)(5)经济全球化;(1分)改革开放;加入WTO;举办APEC会议等。

(言之有理即可)(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