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微观经济学:购买和销售

合集下载

中级微观经济学 课程大纲 经济

中级微观经济学 课程大纲 经济

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大纲一、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微观经济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核心概念,提供给学生分析市场行为和经济决策的框架和工具,并且通过实际案例和模型分析,使学生对微观经济学理论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1.2 课程重点本课程主要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市场供求、市场均衡、用户和生产者理论、市场结构、经济效率、市场失灵、政府干预等等。

1.3 适用对象本课程适用于经济学专业学生、金融学专业学生以及对经济学理论感兴趣的学生。

二、教学内容2.1 市场供求本章主要介绍市场供求曲线的基本概念、供求关系的影响因素、市场均衡的达成以及外部因素对市场供求的影响。

2.2 用户和生产者理论该章节主要介绍用户和生产者的最优决策问题,包括边际效用理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等方面。

2.3 市场结构本章讲述市场结构的种类和特点,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

2.4 市场效率和市场失灵该章节主要介绍市场效率的概念、市场失灵的原因以及政府如何干预市场以促进效率和公平。

2.5 政府干预最后一章重点探讨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包括税收、补贴、价格管制和反垄断法等。

三、教学方法3.1 理论讲解课堂上老师将以幻灯片和案例分析的形式进行理论讲解,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微观经济学理论的整体框架和认识。

3.2 课堂讨论老师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者开展全班讨论,以便学生们可以运用所学理论分析现实的经济问题,并发表个人见解。

3.3 作业与实践案例老师将布置一些与理论通联紧密的作业和实践案例,帮助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运用所学知识。

四、教材和参考书目4.1 教材Frank R. H., Bernanke B. (2001). Principles of Microeconomics (Special Asia Edition). McGraw-Hill.4.2 参考书目Varian, H. (2014). 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 with Calculus. W.W. Norton Co.Perloff, J. M. (2011). Microeconomics: Theory Applications with Calculus. Pearson.五、评分标准5.1 考核方式考核方式主要通过平时表现、课堂讨论、作业和期末考试。

中级微观购买与销售

中级微观购买与销售
X1 果不确定。
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
X2
如果消费者起初 是购买者,当他
购买的商品价格
初始预算线
下降时,他会继
禀赋
续充当购买者。
2
必定在此消费
X*2 初始选择 新预算线
1 X*1
X1
总需求、净需求和净供给
p1
p1
p1
总供给
相同曲线但转向
P*1
相同曲线
d1
x1
s1
A净需求
B 总需求
C净供给
d1( p1, p2 ) x1( p1, p2 ) 1 若差额为正;否则为0 s1( p1, p2 ) 1 x1( p1, p2 ) 若差额为正;否则为0
P
C*
m
endowment
R*
_ R
R
闲暇 劳动 需求 供给
劳动力供给
C 工资
m
禀赋
劳动
L1 R
L2
后弯型的劳动供给曲线
L3
R(w, m) Rh (w,u) (24 R(w, m)) R(w, m)
w
w
m
(?) (-) (+) (+)
工资率变动的效应
休闲 工作时间
收入效应>替代效应
增加 减少
即一个消费者会出售她(他)不需要 的商品,利用出售商品带来的收入去 购买她(他)所需的商品。
禀赋
禀赋(endowments)是指纯交换经济中每个消费 者最初所拥有的财富的组合,一般用来表示。
如果一个消费者拥有10个单位的商品1和5个 单位的商品2,可表示为:
(1,2 ) (10,5)
禀赋
带有初始禀赋的预算约束
x2 x1

(2024版)中级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2024版)中级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50140035课程名称: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基本情况:1.学分:3学分学时:48学时2.课程性质:必修3.适用专业:经济学适用对象:本科4.先修课程:经济学原理、高等数学5.首选教材:范里安著,费方域译,《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六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二选教材:平新乔著,《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参考书目:[1]、高山晟著,刘振亚译,《经济学中的分析方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张维迎著,《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3]、Hal Varian, 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 A Modern Approach, sixth edition,W.W.Norton & Co., 2005;[4]、曼昆著,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第3版·上、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5].平狄克、鲁宾费尔德著张军译,《微观经济学》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6].曼斯费尔德著,黄险峰等译,《微观经济学》(第九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6.考核形式:闭卷考试+平时表现(期末闭卷考试占70%;平时表现占30%)7.教学环境:要具备必要的现代化教学工具,如多媒体教室。

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微观经济学是学习和掌握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基础课程,是迈进经济学殿堂的重要阶梯。

现代经济学已经发展出一整套可经证伪的理论体系,与其他社会科学相比,它更趋近于自然科学,因而是一门更为“科学”的社会科学。

本课程旨在讲述两百年来经济学关于资源配置的解释性逻辑框架,演绎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架构,培养学生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使得他们能够像经济学家那样去思考现实中的各类经济问题。

学生通过学习,一方面需要把握微观经济理论的框架体系,弄清微观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掌握其分析方法,了解其最新发展;另一方面,也是极为重要的,需要学会如何用所学到的理论分析工具,解释和分析现实中的经济问题。

中级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

中级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

作者:ZHANGJIAN仅供个人学习,勿做商业用途第2章预算约束1.消费者的最初预算线是p1x1+p2x2=m。

接着,商品1的价格提高了1倍,商品2的价格提高了7倍,收入增加了3倍。

根据原先的价格和收入写出新的预算线的方程。

2.如果商品2的价格上涨了,而商品1的价格和收入保持不变,预算线会有什么变化?3.如果商品1的价格上涨了1倍,商品2的价格上涨了2倍,预算线是变得平缓了还是变得陡峭了?4.计价物的定义是什么?5.假设政府起初对每加仑汽油征税15美分,后来,又决定对每加仑汽油补贴7美分。

这两种方法混合运用后的税收是多少?版权文档,请勿用做商业用途6.假设预算方程是p1x1+p2x2=m。

如果政府决定征收u单位的总额税、对商品1征收t单位的从量税,以及对商品2进行从量补贴s,新预算线的公式是什么?版权文档,请勿用做商业用途7.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同时有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了,那么消费者的境况会与原来一样好吗?1.如果我们有一次看到,某消费者在(y1,y2)可以同时得到的情况下选择了(x1,x2),那么,(x1,x2)>(y1,y2)的结论正确吗?版权文档,请勿用做商业用途2.假设有三个人A,B和C,身高关系为“至少和…一样高”,比如“A至少和B一样高”。

这样的关系是传递的吗?是完备的吗?版权文档,请勿用做商业用途3.假设有三个人A,B和C,身高关系为“严格高于”。

这样的关系是传递的吗?是反身的吗?是完备的吗?4.某大学橄榄球教练说,任意给定两个前锋比如 A和B,他永远偏好身材更高大和速度更快的那个。

他的这种偏好关系是传递的吗?是完备的吗?版权文档,请勿用做商业用途5.某条无差异曲线能否与自身相交?例如,图3.2能否是一条无差异曲线而不是两条?6.如果偏好是单调的,能否把图3.2看成一条无差异曲线而不是两条?7.如果辣香肠和凤尾鱼都是厌恶品,那么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正还是负?8.解释为什么凸偏好意味着“平均束好于端点束”。

中级微观经济学 第2章

中级微观经济学 第2章

m/p1’
m/p1 x1 ”
当 p1 从p1’ 降至p1”时,预算集和 x2 预算约束会怎样改变?
m/p2
新的可行选择
-p1’/p2 原有预算集
预算约束轴的斜率 由-p1’/p2 到
-p1”/p2变平缓
-p1”/p2
m/p1’
m/p1 x1 ”
预算约束-价格改变
降低一种商品的价格会使得预算约束以 一点向外转动,没有原来的消费选择减 少,新的消费选择增加,因此降低一种 商品的价格不能使消费的境况变差
预算约束方程:p1x1 + p2x2 = m.
刚好可行消费束
m /p1
x1
预算集与两商品预算约束
x
2
m /p2
预算约束方程: p1x1 + p2x2 = m.
不可行消费束 刚好可行消费束
m /p1
x1
预算集与两商品预算约束
x
2
m /p2
预算约束方程: p1x1 + p2x2 = m.
不可行消费束 刚好可行消费束
个额外单位的商品1就必须要放弃p2/p1
+1
个单位的商品1
-p2/p1
x1
预算集与约束; 收入与价格改变
预算约束和预算集的形成依赖于价格与 收入.那么当价格和收入改变时,它们会 发生什么变化?
如果收入m增加,那么预算集和预
x2 算约束会怎么改变?
原有预算集 x1
更高的收入会导致更多的选择
x2
新的消费可行选择
预算约束
在给定p1, … , pn价格水平下,消费者什 么时候可以购买得起消费束(x1, x2, … , xn) ?
预算约束
问:在给定p1, … , pn价格水平下,消费 者什么时候可以购买得起消费束(x1, x2, … , xn) ? 答: 当

中级微观经济学

中级微观经济学

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个体经济单元(如个人、家庭和企业)的经济行为以及市场的运作机制。

通过深入研究供求关系、价格理论、市场结构等内容,中级微观经济学为我们解释了市场经济体系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并提供了一些解决方案。

1. 市场与价格在中级微观经济学中,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市场与价格的关系。

市场是供求双方进行交易的场所,价格则是交易的媒介和结果。

市场通过供求关系决定价格,而价格则通过影响供求行为来达到市场平衡。

通过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叉点,我们能够找到市场的均衡价格和数量。

2. 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市场经济体系中最基本的关系之一。

供给是指卖方愿意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需求则是指买方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求关系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市场的价格和数量。

当供给增加或需求减少时,市场价格可能下降;反之,当供给减少或需求增加时,市场价格可能上升。

3. 价格理论价格理论是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的重要内容,它主要研究价格在市场经济中的形成和调节机制。

根据价格理论,价格不仅取决于供求关系,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成本、技术进步、市场结构等。

通过深入研究价格理论,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价格的形成过程,并预测价格的变动趋势。

4. 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市场中的买卖双方的数量和性质。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等。

不同的市场结构会对价格、数量、效率等产生不同的影响。

通过研究市场结构,我们能够了解各种市场形态的特点,进而为政府制定政策和企业做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在中级微观经济学中,以上只是一小部分内容的介绍,实际上还涉及到了生产理论、消费理论、效用理论等更为深入的内容。

通过学习中级微观经济学,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市场经济体系的运作机制,为个人和企业的决策提供经济学的思维工具和分析框架。

中级微观经济学 知识点

中级微观经济学 知识点

中级微观经济学知识点中级微观经济学知识点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个人、家庭、企业)的经济行为和市场交易等微观层面的经济现象。

本文将介绍中级微观经济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包括供求关系、市场均衡、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和市场失灵等。

一、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概念之一。

供给是指卖方愿意提供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而需求是指买方愿意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供给和需求决定了市场价格和交易量的均衡状态。

当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时,市场达到均衡,这时的价格称为均衡价格,交易量称为均衡交易量。

二、市场均衡市场均衡是供需关系的结果。

在市场均衡状态下,供给和需求相等,市场价格稳定。

市场均衡的调整过程可以通过供求图来表示。

当供给增加或需求减少时,市场价格下降;当供给减少或需求增加时,市场价格上升。

通过这种价格调节机制,市场可以自动达到均衡状态。

三、消费者行为消费者行为研究个人或家庭在有限的收入和面临选择时如何进行消费决策。

消费者行为可以通过效用函数和预算约束来描述。

效用函数表示消费者对不同商品或服务的偏好程度,而预算约束表示消费者在有限收入下可支配的消费额度。

消费者根据效用最大化原则,在预算约束下选择最满足其需求的商品组合。

四、生产者行为生产者行为研究企业在有限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如何进行生产决策。

企业的生产决策可以通过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来描述。

生产函数表示输入要素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成本函数表示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承担的成本。

企业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在限制条件下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和产量水平。

五、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不能有效配置资源和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市场失灵的原因包括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和市场垄断等。

外部性指市场交易对第三方造成的影响,而非直接交易双方。

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的商品或服务。

信息不对称指交易双方在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上存在差异。

市场垄断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卖方,而买方无法替代的情况。

中级微观经济学李毅第三版

中级微观经济学李毅第三版

中级微观经济学李毅第三版中级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研究个体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相互关系。

李毅的《中级微观经济学》第三版是这门学科的经典教材之一,本文将围绕该教材展开讨论,介绍其中的一些重要内容和理论。

第一章,引言。

中级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的研究对象包括个人、家庭、企业和市场等。

本书将介绍中级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帮助读者深入了解个体经济行为背后的原理和机制。

第二章,需求理论。

需求理论是中级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研究消费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下对商品的需求量和需求弹性的变化规律。

需求曲线的下降趋势和需求弹性的概念是需求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需求理论,我们可以了解到价格对需求的影响程度以及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的偏好程度。

第三章,供给理论。

供给理论是中级微观经济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它研究的是企业在不同价格水平下对商品的供给量和供给弹性的变化规律。

供给曲线的上升趋势和供给弹性的概念是供给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供给理论,我们可以了解到价格对供给的影响程度以及企业对不同商品的生产能力。

第四章,市场均衡。

市场均衡是中级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指的是市场上的供给量和需求量达到平衡状态时的价格和数量。

市场均衡的调节机制主要有价格机制和数量机制。

通过市场均衡理论,我们可以了解到市场机制是如何调节供给和需求的,以及价格和数量是如何确定的。

第五章,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是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

消费者剩余指的是消费者愿意为商品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之间的差额,而生产者剩余指的是生产者从销售商品中获得的收益与其生产成本之间的差额。

通过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概念,我们可以了解到消费者和生产者在市场中的利益分配情况。

第六章,弹性。

弹性是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它指的是需求量或供给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弹性系数的大小反映了市场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