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微观经济学第三章偏好关系教学提纲
《中级微观经济学》教材第03章 偏好

1. 完备性公理
完备性公理:对于消费集X中的任何两个消费束y,消费者对它们的偏好要么,要么,要么。完备性公理说明:对于任何两个消费束,消费者都可以对它们的偏好关系作出比较,不能说无法判断。
偏好公理
2. 反身性公理
反身性公理:对于消费集X中的任何一个消费束,有。反身性公理说明:任何一个消费束至少与它本身一样好。
例子1
分析并图示下列代表消费者对于汉堡包(H)和饮料(S)偏好的无差异曲线,并说明是否良性偏好。a. 小张对于汉堡包H和饮料S的偏好集为凸,而且既不喜欢汉堡包H也不喜欢饮料S;b. 小李喜欢H,不喜欢S。如果得到一单位S,她可以扔掉;c. 小王喜欢H,不喜欢S。如果得到一单位S,他必须出于礼貌将饮料喝掉;d. 小陈喜欢H和S,但是他坚持每消费一单位S需要两单位H;e. 小马喜欢H,但是既不喜欢也不讨厌S;f. 小孙总是可以从额外一单位H的消费中获得两倍于一单位S消费的满足。
1.良好性状无差异曲线条件
良好性状无差异曲线
1. 良好性状偏好的无差异曲线的边际替代率为负数;(思考为什么)2.良好性状偏好的无差异曲线具有递减的边际替代率(指绝对值);(思考为什么)3.一般无差异曲线具有的特点。
1.良好性状无差异曲线特点
小张是一个邮票收集者,他收集的邮票主要分生肖邮票和山水邮票。如果生肖邮票数量多于山水邮票,他愿意用二张山水邮票换三张生肖邮票(反之亦可);如果山水邮票多于生肖邮票,他也愿意用二张生肖邮票换三张山水邮票(反之亦可)。请图示小张对山水邮票和生肖邮票的偏好关系,并分析这种偏好是否具有良性偏好的性质。
偏好概念
3. 弱偏好
如果某消费者对消费束(x1,x2)的喜欢程度至少与消费束(y1,y2)一样好,即该消费者对消费束(x1,x2)偏好或者无差异于消费束(y1,y2),那么我们就说该消费者对消费束(x1,x2)弱偏好于消费束(y1,y2) ,记符号表示弱偏好。
中级微观经济学第三章偏好关系

餍足
x2 餍足 (最佳) 点
x1
餍足
x2 餍足 (最佳) 点
x1
更好
餍足
x2 餍足 (最佳) 点
x1
更好
离散商品的无差异曲线
如果我们能够得到一种商品的任何数量 比如水,那么称这种商品为无穷可分商 品。
如果一种商品是以数量1,2,3等成块的
出现,那么称之为离散商品; 比如 手工
——无差异: 消费者对于x 和y有相同的偏 好。
偏好关系
严格偏好,弱偏好和无差异偏好是所有 的偏好关系。
特别地,他们是一种有序关系; 例如. 他
们仅显示了消费束的偏好顺序。
偏好关系
表示严格偏好; x y 表示消费束x 严格偏好于消费束y。
p p
p p
偏好关系
表示严格偏好; x y 表示消费束x 严格偏好于消费束y。
~表示无差异; x ~ y 表示对于x和y同等偏 好。
偏好关系
p p
表示严格偏好; x y 表示消费束x 严格偏好于消费束y。
~表示无差异; x ~ y 表示对于x和y同等偏
好。
xf~~f
表示弱偏好; y 表示x至少和y一样受偏好。
偏好关系
x f~ y 并且 yf~ x 则 x ~ y。
x2
I1
I2 从无差异曲线 I1上, 有x ~ y. 从 无差异曲线 I2上,有 x ~ z.
因此 y ~ z.
x y
z
x1
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x2
I1
I2 从曲线 I1, x ~ y. 从曲线 I2, x ~ z.
因此 y ~ z.
(2024版)中级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50140035课程名称: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基本情况:1.学分:3学分学时:48学时2.课程性质:必修3.适用专业:经济学适用对象:本科4.先修课程:经济学原理、高等数学5.首选教材:范里安著,费方域译,《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六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二选教材:平新乔著,《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参考书目:[1]、高山晟著,刘振亚译,《经济学中的分析方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张维迎著,《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3]、Hal Varian, 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 A Modern Approach, sixth edition,W.W.Norton & Co., 2005;[4]、曼昆著,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第3版·上、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5].平狄克、鲁宾费尔德著张军译,《微观经济学》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6].曼斯费尔德著,黄险峰等译,《微观经济学》(第九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6.考核形式:闭卷考试+平时表现(期末闭卷考试占70%;平时表现占30%)7.教学环境:要具备必要的现代化教学工具,如多媒体教室。
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微观经济学是学习和掌握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基础课程,是迈进经济学殿堂的重要阶梯。
现代经济学已经发展出一整套可经证伪的理论体系,与其他社会科学相比,它更趋近于自然科学,因而是一门更为“科学”的社会科学。
本课程旨在讲述两百年来经济学关于资源配置的解释性逻辑框架,演绎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架构,培养学生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使得他们能够像经济学家那样去思考现实中的各类经济问题。
学生通过学习,一方面需要把握微观经济理论的框架体系,弄清微观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掌握其分析方法,了解其最新发展;另一方面,也是极为重要的,需要学会如何用所学到的理论分析工具,解释和分析现实中的经济问题。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 课程讲稿

Price in the market
Demand curve Q u a n t i t y D e m a n d e d
作业和思品,他的效用函数是 TU=XY ,X的 价格是2元,Y的价格是3元。求: (1)为使获得的效用最大,他购买的X和Y各为多少? (2)货币的边际效用和他获得的总效用各为多少? (3)假如X的价格提高 44%,Y的价格不变,为使他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收入必须 增加多少?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边际效用会递减?
MU X MU Y m PX PY
-2-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 课程讲稿
五、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需求定理 1.需求定理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六、消费者剩余(CS) 1.CS=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实际支付的价格 2.消费者剩余是一种心理感觉。
P r i c e
Consumer surplus for the market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 课程讲稿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论) 第二节:基数效用论
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 掌握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消费者均衡条件; 熟悉总效用、边际效用和消费者剩余的概念; 了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需求定理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知识点: 重点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消费者均衡条件; 难点是消费者剩余、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需求定理的关系。 方法及手段:课堂讲授、板书、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基本内容(教学过程) 一、总效用、平均效用与边际效用 1.总效用(TU) :消费者消费一定量商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总的满足程度。TU=TU(X) 2.平均效用(AU) :指消费若干数量的商品或劳务时,平均每单位商品或劳务可提供 的效用。AU=TU/X。 3.边际效用,是指每增加一单位某商品的消费量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量。MU = △TU/ △X。 二、边际效用与总效用的关系 某物品的消费量 0 1 2 3 4 5 6 总效用 0 4 7 9 10 10 8 4 3 2 1 0 -2 边际效用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05082042 课程类型: 专业必修
适用专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总课时数: 54
学 分: 3
一、 课程教学的目的与任务
通过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的掌握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 基础知识;掌握弹性分析、边际分析、成本收益分析、最优化分析等经济学的基 本分析方法;能够运用这些原理与方法分析各种经济与管理问题,同时为进一步 学习和深入研究其他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经济理论基础。
难点: 1、劳动市场的供给曲线 2、劳动市场均衡与工资的决定
九、资本市场 基本要求: 了解资本与其他要素的区别。
重点: 第一节 资本需求:厂商投资决策 1、作为要素的资本 2、投资与未来收益的现值 3、厂商的资本需求 第二节 资本供给:个人储蓄决策 1、储蓄决策 2、跨期选择模型 第三节 资本市场均衡 1、资本市场的需求和供给 2、均衡利率的决定 3、利率水平的差异
难点: 1、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
2、激励机制的设计方案。
十四、外部经济 基本要求: 掌握外部经济包括三种类型:市场规模扩大提高中间投入品的规模效益;劳
动力市场供应;信息交换和技术扩散。
重点: 第一节 外部成本和外部收益 1、外部经济 2、外部成本 3、外部收益 第二节 干预方案 1、皮古税收 2、标准方案 3、许可证方案 第三节 产权与科斯定理 1、产权与外部经济 2、科斯定理 3、公共悲剧
难点: 1、一般均衡分析; 2、洛伦兹曲线; 3、帕累托最优与福利。
十三、不完全信息 基本要求: 信息不对称的概念与理解应用。
重点: 第一节 信息不对称 1、信息与信息成本 2、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 3、市场有效性 4、风险分享 第二节 激励机制 1、委托—代理问题 2、激励机制的设计原则 3、激励机制的设计方案 4、不对称信息下的次优激励机制 5、激励机制实例 第三节 信号显示 1、信息不对称的商品市场 2、劣质产品的市场均衡 3、信号显示 4、建立信誉的成本—效益分析
《中级微观经济学》(A)教学大纲-王晓全

《中级微观经济学》(A)教学大纲王晓全(wxq@)上课时间与教室:周四18:30-21:05,H409 助教:公共邮箱:microecon@;密码economics 助教邮箱:课程简介:本课程讲授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比较深入地理解市场机制的运作原理,提高学生解释经济现象、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
与经济学原理相比,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简单模型的构建方法,为进一步学习高级微观经济学打下基础。
同时,本课程也强调理论联系实践,要求学生勤于观察生活,并运用经济学理论来分析现实中的问题。
教材及参考材料:Nicholson Walter, 2003, Microeconomic Theory, Basic Principles and Extensions(9th Edition),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影印版。
哈尔.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七版),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8月。
李毅,张树民,《中级微观经济学学习指南》(第二版),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
[美]蒋中一,《数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商务出版社,2002年**哈尔.范里安,《微观经济学(高级教程)》(第三版),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
**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Jehle and Reny, 《高级微观经济理论》(第二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影印版),另有中文版。
Eugene Silberberg, and Wing Suen, The Structure of Economics: A Mathematical Analysis (3rd Edition),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影印版。
要求:多提问题:“没有愚蠢的问题,只有愚蠢的答案。
”多做习题:掌握模型必须深入思考,多做习题。
自学:课堂时间有限,只讲重点和难点,其他内容自学。
中级微观经济学讲义--全文可读

x2
(p0 , x 0) (p1 , x 1)
x1
第二讲 消费者理论
x2
四 、显示偏好简介
(二)显示偏好的应用 -续
x3 ●
● x0
B0
● x1 x2
B2
B1
x1
第二讲 消费者理论
五 、禀赋约束下的消费者行为
( 一 )收入和闲暇
第二讲 消费者理论
m
(二) 劳动供给曲线
五 、禀赋约束下的消费者行为
第二讲 消费者理论
三 、价格效应
第二讲 消费者理论
四 、显示偏好简介
(一 )显示偏好弱公理
与古典的从偏好关系到效用函数再到需 求函数的逻辑思路不同 ,萨缪尔森从行为结 果本身推导人的行为准则 ,抛却了效用理论 中的许多主管假定 ,而仅需要一些隐含的 、 弱的要求 , 比如一致性。
第二讲 消费者理论
二 、效用最大化与支出最小化
(三) 支出最小化
第二讲 消费者理论
二 、效用最大化与支出最小化
(二)支出最小化-续( 1)
第二讲 消费者理论
二 、效用最大化与支出最小化
(二)支出最小化 -续(2)
第二讲 消费者理论
二 、效用最大化与支出最小化
(三)对偶同解
第二讲 消费者理论
二 、效用最大化与支出最小化
(二)效用函数-续( 1)
0
1
2
3
x1
思考: 1 . 效用函数的(正) 单调变换 。 2 . 效用函数反映了对物品的主观评价?
第二讲 消费者理论
一 、偏好 、效用与预算
(二)效用函数 -续(2)
讨论: 边际效用和边际替代率的相互关系?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课程讲稿

(3)对于城市居民的收入分配有何影响?能否有什么补救的办法?
6.消费品的边际替代率(MRS)的涵义是什么?为什么它是递减的(其理论基础是什么)?
7.请画出消费品的边际替代率(MRS)具有下述特征时的无差异曲线图,并解释每一图形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特点。
(1)MRS递减;
所以MRSXY= -ΔY/ΔX = MUX/MUY
也就是说,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所以,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的原因可以解释为:由于随着X商品数量的增加,其边际效用递减;而随着Y商品数量的减少,其边际效用反而在增加,所以X商品的边际效用与Y商品的边际效用的比值将不断减小,即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所以,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的根本原因在于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
9.答: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手中的货币量是一定的,消费者用这一定的货币来购买各种商品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安排。但一般的目标是要使他买进的各种商品提供的总效用达于极大值。当他所要买进的商品提供的总效用达到最大化的时候,消费者就不再改变他的购买方式,这也就是消费者的需求行为达于均衡状态,即消费者均衡。
那么怎样才能使得花费一定量货币所买得的各种一定量的商品的总效用达于极大值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假定:①消费者的嗜好与偏好是既定的;②消费者决定买进各种消费品X、Y和Z,X的价格PX、Y的价格PY和Z的价格PZ是已知和既定的;③消费者的收入M是既定的。还假定他的收入全部用来购买这几种商品。
14.用图像说明价格下降时,一般低档商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15.用图像说明价格下降时,吉芬商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16.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之间的关系解释低档商品与吉芬商品之间的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1
I2 从曲线 I1, x ~ y. 从曲线 I2, x ~ z.
因此 y ~ z.
p
但从曲线 I1 和 I2, y z矛盾。
x y
z
x1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如果一种商品越多消费者越偏好,那么 称这种商品为嗜好品。 如果每一件商品都是嗜好品,那么无差 异曲线的斜率是负的。
商品2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两种商品 一条斜率为负的无差异 曲线。
x” x”’
x1
无差异曲线
pp
x2
x
zxy z
y x1
无差异曲线
x2
x
I1
I1上的消费束严格偏 好于I2上的消费束。
I2 y
z
I2上的消费束严格偏
I3
好于I3上的消费束。
x1
无差异曲线
x2
WP(x),表示所有弱偏好
x 于x的消费束。
I(x)
I(x’)
x1
无差异曲线
x2 x
WP(x),表示所有弱偏好 于x的消费束。
5
套组合数目。
I1
59
x1
餍足
如果一个消费束严格偏好于任何其它消 费束,那么称之为餍足点或最佳点。 对于有餍足点的无差异曲线看来是怎样 的?
餍足
x2 餍足 (最佳) 点
x1
餍足
x2 餍足 (最佳) 点
x1
更好
餍足
x2 餍足 (最佳) 点
x1
更好
离散商品的无差异曲线
如果我们能够得到一种商品的任何数量 比如水,那么称这种商品为无穷可分商 品。 如果一种商品是以数量1,2,3等成块的
WP(x) 包含I(x).
I(x)
x1
x2 x
无差异曲线
SP(x),表示严格偏好于x 的消费束的集合且不包含 I(x)。
I(x)
x1
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x2
I1
I2 从无差异曲线 I1上, 有x ~ y. 从 无差异曲线 I2上,有 x ~ z.
因此 y ~ z.
x y
z
x1
无差异于偏好关系的假设
完备性: 对于任意两个消费束x和y,一
定有
或者
x
f ~
y
y f~ x。
关于偏好关系的假设
反身性: 任何一个消费束至少和它本身
一样好; 例如
x f~ x。
关于偏好关系的假设
传递性: 假定 x 弱偏好于y, 且 y 弱偏好于z, 那么
x 弱偏好于z; 例如
x f~ y 且 y f~ z
商品1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如果一种商品越少,消费者越偏好,那 么称这种商品为厌恶品。
商品2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一种 商品一种厌恶品 一条斜率为正
的无差异曲线 。
厌恶品1
无差异曲线的特殊情况在:完 全替代品
如果消费者对于商品1与商品2有相同的 偏好,那么商品1与商品2是完全替代品 只有这两种商品在消费束中的总量才影 响它们的偏好顺序。
无差异曲线的特殊情况; 完全替 代品
x2 15 I2
8 I1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 1.
曲线I2 中的消费束中有15个单位 的商品1与商品2,并且严格偏好 于曲线I1中的消费束,它包含8个 单位的商品1与商品2。
8 15
x1
无差异曲线的特殊情况:完全 互补品
如果消费者总是以固定比例消费商品1与 商品2(比如一比一),那么称这两种商 品为完全互补品,且只有这两种商品组 成的组合数目才影响消费束的偏好顺序 。
偏好关系
p p
表示严格偏好; x y 表示消费束x 严格偏好于消费束y。
~表示无差异; x ~ y 表示对于x和y同等偏
好。
x f~~f
表示弱偏好; y 表示x至少和y一样受偏好。
偏好关系
x f~ y 并且 yf~ x 则 x ~ y。
偏好关系
x f~ y 且y ~f x 则 x ~ y。 x f~ y 且 (不是 y f~ x)则 x y。
y y2
x1 x1+y
y1
12
良好性状偏好 – 凸性.
x2
x
z =(tx1+(1-t)y1, tx2+(1-t)y2) 当0 < t < 1,
比x或者y更受偏好。
y y2
x1
y1
良好性状偏好 – 凸性.
如果消费束组合z是严格偏好于消
x2
x 费束x与消费束y,那么这种偏好 关系是严格凸性的。
x ~f z.
无差异曲线
给定消费束 x’. 所有相对于消费束x’有 相同的偏好的消费束集称为包含x’的无 差异曲线; 所有与x’有相同偏好的消费集 可用 y ~ x’来表示。 由于无差异曲线并不总是一条曲线,所 以一个更合适的名称可能为无差异消费 集。
无差异曲线
x2
x’
x’ ~ x” ~ x”’
出现,那么称之为离散商品; 比如 手工
制品,轮船,冰箱。
离散商品的无差异曲线
假设商品2是无限可分商品(汽油)而商 品1是离散商品(手工制品)。 那么无 差异曲线是什么样子?
离散商品的无差异曲线
汽油
无差异曲线为离散的点。
0 1 2 3 4 手工制品
良好性状偏好
如果偏好关系是单调且凸的,那么这种 偏好关系为良好性状偏好。
单调性:越多越受偏好(比如,没有餍足点
,商品是嗜好品)。
良好性状偏好
凸性: 消费束组合比它们本身更受偏好。 例如, 各占百分之五十的消费束x和消费 束y的组合为
z = (0.5)x + (0.5)y. 那么z至少比x或者y更受偏好。
良好性状偏好 – 凸性
x2
x
x2+y2 2
z = x+y 2
严格偏好与消费束x 和消费束y。
无差异曲线的特殊情况; 完全互 补品
x2
45o 消费组合 (5,5), (5,9)
和 (9,5) 含有相同的5
套组合数目,因此受
到同等偏好。
9
5
I1
59
x1
无差异曲线的特殊情况; 完全互 补品
x2
45o 消费组合 (5,5), (5,9)
和 (9,5) 均含有5套组
合数目, 消费者更加
9
I2
偏好曲线l2上的消费 组合(9,9) ,它含有9
第三章
偏好
经济中的理性
行为假定: 决策者总是从可选集中选择他最喜欢的 决策方案。 为了对选择建模我们必须对决策者的偏 好建模。
偏好关系
比较两个不同的消费束, x 和 y:
——严格偏好: 相对于消费束y来说消费者 更偏好消费束x。
——弱偏好: 消费者对于x的偏好程度至少 与其对y的偏好程度一样。
——无差异: 消费者对于x 和y有相同的偏 好。
偏好关系
严格偏好,弱偏好和无差异偏好是所有 的偏好关系。
特别地,他们是一种有序关系; 例如. 他
们仅显示了消费束的偏好顺序。
偏好关系
表示严格偏好; x y 表示消费束x 严格偏好于消费束y。
p p
p p
偏好关系
表示严格偏好; x y 表示消费束x 严格偏好于消费束y。 ~表示无差异; x ~ y 表示对于x和y同等偏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