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朐县新华中学初三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初三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立志当早,存高远初三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初三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15.(1)热水(2)通“披”,穿(2分,每题1分) 16.C(2分)
17.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就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了。
(2分,意思符合即可)
18.①学习要勤奋刻苦。
②学习要以读书为乐。
(2分,每点1分)
文言文阅读(二)
10.(2分)①好:爱好。
(1分)②或:有的人(1分)
11.(2分)C(A介词,因为。
B连词,表示目的。
C介词,用,D介词,凭借)
12.(4分)①每每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便高兴得忘记了吃饭。
(2分,“会意”翻译正确1分,其他意思基本对且通顺1分)②房屋简陋,里面空空荡荡的,不能遮挡风吹日晒。
(2分,一句1分)
13.(2分)“不慕荣利”,或“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1分);“忘怀得失”(1分)
文言文阅读(三)
23.先生之年/长矣
24⑴通“悦”,高兴⑵入侵⑶受刑、受惩罚⑷赐恩惠
25.B(1分)
26.将下列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⑴你说讲道义,杀少量人还懂得不合理,却要去杀众多的人,不能说是明白事理。
(2分)
⑵墨家大师腹黄享忍心杀掉自己心爱的儿子去遵行天下大义,真可算得上。
初三九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初三九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导语】这篇关于九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寒假作业答案的文章,是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现代文阅读参考答案(一)1、①下雪时,母亲送我去上学;②找不到工作时,母亲给我以鼓励。
2、环境描写烘托我找不到工作时沮丧、郁闷的心理。
3、比喻母亲教会我在挫折中学会坚强,在逆境中寻找希望,使我懂得了如何乐观地面对生活。
4、母亲是一位乐观坚强,富有智慧,聪明能干,循循善诱(或善于教育、激励孩子),富有爱心,富有诗意,朴实温柔的人。
5、示例:孟母三迁——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曾子杀猪——教育孩子要讲信用。
(二)1.答:运用了环境描写的方法(1分)。
作用:①因为天气的寒冷,玛娅更加渴望得到那条围巾,起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1分);②烘托人物形象,表现了玛娅对母亲的疼爱,同时也表明了玛娅是个热爱母亲,善良懂事的孩子(1分)。
3.好感怨恨—→——→感动4.答: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和理想,要想改变自己贫穷的命运,应该靠自己的双手,而不是靠别人廉价的怜恤或者施舍。
谁也不能施舍给我们未来,除了自己。
(言之成理即可)(三)1、(1)C(2)小说叙述了两个外出打工者不同的经历和两次相遇的故事。
(意近即可)。
2、(1)推动情节发展,为后文埋下伏笔(作铺垫)。
(2)通过鲜明对比,使小说情节富有戏剧性,给人以深刻的教益。
(每小题1分,意近即可)。
3、(1)精明能干,勤劳务实,积极进取。
(2)愚钝无能,目光短浅,不思进取。
(每处1分,各有一点即可)。
4、生活中要做一个有心人,要善于发现机遇,还要善于把握机遇。
(意近即可)(四)1.夜半开花而且独放。
2.“许”:“商量”的意思;“心许子午兰”的原因:“心许子午兰。
委员我的爱从尘世的喧嚷中沉静的滤出,作别反复与火爆,携着一个简约的梦想,步入一种全新的纯美境界。
”3.运用了抒情。
总结全文,点名主题的作用(五)17.指甲厚裂口多血痕深惭愧和感激(感恩))18.勤劳克俭无私坚强19.要点:①指甲厚难剪②内心沉重,剪得小心仔细③激起强烈的情感浪潮。
九年级语文寒假作业参考题答案

九年级语文寒假作业参考答案古诗词鉴赏篇★课内古诗词部分(一)1.诗人借助丰富想象,赋予月亮以人的感情,把它描绘得善解人意、可喜可亲,仿佛成了诗人可以倾诉心声的知音。
2. “独”是孤独、独自的意思。
春天幽静的月夜,月色溶溶,花香袭人,令人惋惜的是诗人自饮自酌,竟无一人陪诗人共饮。
诗人下笔点题,突出一个“独”字。
使环境的优美与人心的寂寞相对照,更加突出了诗人的孤寂。
3. “永结”与“相期”表明了作者在无边寂寥的天地中,宁愿永与月、影为伴,醉酌孤独,也不愿同流合污、阿谀奉承的高洁志愿。
(二)1. 示例一: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词语是“来”。
“来”是“来临”的意思,锦江两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铺天盖地而来,运用拟人,烘托锦江春色逐人、气势浩大,令人有当胸扑面的感受,表现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
示例二: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词语是“变”。
“变”是“变化”的意思。
是指,浮云如白云变苍狗,世事如沧海变桑田,一字双关,使人浮想联翩。
表现诗人对民族历史的追怀。
2.作者对“万方多难”无能为力,只有作一首如《梁甫吟》一类的诗,聊以自慰。
既含有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又寄托个人怀抱,并借此喻当朝昏君,不过蜀汉后主刘禅罢了。
3.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以及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和报国无门的伤感。
(三)1.白居易乐天现实主义2.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诗人在那个时代能够主动去和农民对比,而且反思自己的不是,体恤农民的艰辛,为他们鸣不平,这种安民济世情怀的确难能可贵。
3.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四)1.诗人抒发了战乱时期兄弟离散的骨肉相思之苦。
2.示例:手足离散各在一方,犹如那分飞千里的孤雁,只能吊影自怜;辞别故乡流离四方,又多么像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飞空而去,飘转无定。
巧用比喻,将失散兄弟比作孤雁和蓬草,生动形象的抒发了诗人孤苦凄惶的感情,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
初三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初三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初三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15.(1)热水(2)通“披”,穿(2分,每题1分)16.C(2分)17.由于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就不感觉吃的穿的不如他人了。
(2分,意思切合即可)18.①学习要勤劳勤苦。
②学习要以念书为乐。
(2分,每点1分)文言文阅读(二)10.(2分)①好:喜好。
(1分)②或:有的人(1分)11.(2分)C(A介词,由于。
B连词,表示目的。
C介词,用,D介词,依靠)12.(4分)①凡是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悟,便快乐得忘掉了吃饭。
(2分,“会心”翻译正确1分,其余意思基本对且通畅1分)②房子简陋,里面空空荡荡的,不可以遮挡风吹日晒。
(2分,一句1分)13.(2分)“不慕荣利”,或“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荣华”(1分);“忘却得失”(1分)文言文阅读(三)24⑴通“悦”,快乐⑵入侵⑶受刑、受处罚⑷赐恩泽25.B(1分)26.将以下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⑴你说讲道义,杀少许人还懂得不合理,却要去杀众多的人,不可以说是理解事理。
(2分)⑵墨家大师腹黄享忍心杀掉自己心爱的儿子去遵行天下大义,真可算得上公正无私了。
(2分)27.下联:腹黄享(钜子腹)行法杀(诛)子,公正无私。
(结合资料,切合对仗要求即可)(2分)文言文阅读(四)17.(3分)(1)清晨(2)认真,周详(3)的确,的确18.(2分)B19.(2分)我的老婆以为我美,是独爱我。
(意思切合即可)20.(2分)对他人的褒贬能理智判断和沉着思虑。
理的方法,擅长用生活小事设喻。
(写出一点即可)讲究说文言文阅读(五)9.(4分)(1)详细(2)转晴(3)逼近(4)日光(各1分)10.(4分)(1)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安家乐业),很多已荒弃了的事业都创办起来了。
(2分)(2)走开国都,家乡,担忧奸人说坏话、惧怕歹人的责备谴责。
(2分)11.(4分)迁客骚人的情:以物喜,以己悲;古仁人的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伤时感事)。
九年级初三上学期寒假作业答案:语文

九年级初三上学期寒假作业答案:语文文言文阅读( 五)
9.(4分)(1)详尽(2)放晴(3)迫近(4)日光(各1分)
10.(4分)(1)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安居乐业),许多已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2分)
(2)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奸人说坏话、害怕坏人的批评指责。
(2分)
11.(4分)迁客骚人的情:以物喜,以己悲;古仁人的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忧国忧民)。
(各1分)目的是:通过这两种情的对比,(1分)赞美了古仁人的高尚品德,表现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突出文章主旨。
(1分)
12.(4分)表明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①能。
这说的是一种从容的平常心境。
只要发挥心灵力量,砥砺意志,就可以养成平常心境。
面对考试的失败,以平常心待之,便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不能。
这是一种需要修炼才能达到的境界,作为实验中学生,心灵尚需砥砺,战胜外在的力量不易。
担心考试失败是学生普遍的心态,便是这个道理。
(判断,1分;理由,2分;联系实际,1分。
辩证的思考,答“有时能”“有时不能”,只要理由恰当,就可得分。
) 文言文阅读( 六)
17。
(1)大概(2)兴旺富裕(3)率领、带领(4)一天天,一天比一天18。
百姓谁敢不用箪盛饭用壶盛浆来迎接将军您呢?(意对即可)
19。
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20。
“善”是对诸葛亮对策的高度评价;对诸葛亮的由衷敬佩;请诸葛亮出山的坚定决心;对兴汉事业的必胜信念。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请自行参考编辑使用。
初三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初三语文寒假作业(一)参考答案1.①阴②皎③悠④悦23.①心远地自偏②长风破浪会有时③一览众山小望岳④但愿人长久苏轼⑤浅草才能没马蹄⑥不畏浮云遮望眼⑦山重水复疑无路⑧出淤泥而不染4.(1)藤野先生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
(2)①武松孙二娘②扈三娘5.(1)再玩会儿。
(2)该起床了!再睡会儿。
6.D7.C8.①表明作者被悦耳水声吸引,产生一探究竟的愿望,突出其内心之“乐”;②表明小石潭无路可通、人迹罕至,侧面写出其环境幽僻的特点。
9.写小石潭“全石以为底”,说明水清澈见底;写鱼在水中的情景,如“皆若空游无所依”等让人感觉不到水的存在,说明了水的清澈透明。
10.①为什么您也如此颠倒(是非)?②我不和(他)辩论的原因,是让他终身不知道太行山啊。
11.加强语气,突出杨二嫂当时说话突然,声音大、尖利、怪异,写出“我”的吃惊,表现了杨二嫂言语轻率、无所顾忌。
12.动作姿势;说话方式;生活境况;性格品行。
13.“愤愤”写出杨二嫂在要求被拒绝后很生气的样子;“絮絮”写出她抱怨不停的情形;“慢慢”写她为搜寻可拿之物故意放慢脚步的状态;作者用这三个词语修饰杨二嫂离开“我”家时的一系列动作,生动刻画了一个言语尖酸、自私贪小的庸俗小市民形象。
14.这句话采用比喻的手法,指出个人形象代表国家形象,含蓄地提醒出境游的国人要注意言行举止,以免国家形象受损。
15.列举事实证明国内不文明现象的普遍性和严重性,指出孩子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原因,增强文章的针对性,为下文观点的提出提供有力的依据。
16.父母要尽到教育孩子的责任;成年人要从自身做起,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政府部门要加强引导和管理。
17.在北方,春天的脚步快,来去匆匆;一般人看不懂春天从事的工作;春天常在幕后做工作。
18.通过对比,突出北方春天不易觉察的特点,为后文揭示其默默工作、功成即身退的可贵品质作铺垫。
19.(1)改革本身带来的“泥泞和肮脏”问题;在改革中,出现了一些反对的意见。
【九年级】初三语文寒假作业试题参考答案

【九年级】初三语文寒假作业?试题参考答案一、语文基础(共14分)答案:1. A 2. D 3. B 4.C 5.A 6.B 7.B说明:第1~7题,每题2分,共14分。
二、语文积累(共9分)8.答案:(1)采菊东篱下 (2)千里共婵娟 (3)留取丹心照汗青(4)物是人非事事休 (5)B9. 答案:唐雎吴用《论语》说明:第8题共6分,前四空各1分,最后一空2分;第9题共3分,每空1分。
三、综合性学习(共9分)10. 要点:(1)三个领域成绩均超过OECD平均水平(2)(再次)夺得全球第一 (3)课业负担最重11. 要点:(1)营造家庭阅读氛围 (2)社会提供良好的阅读服务12. 示例:欧洲各国重阅读说明:第10~12题共9分。
第10题3分,每个要点1分;第11题4分,每个要点2分;第12题2分,语意1分,句式字数1分。
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13. 答案:C14. 答案:(1)失望 (2)见识短浅15. 答案:(1)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2)三次到草庐中拜访我。
16. 答案:①阳城②布衣(平民) ③淡泊名利,知恩图报说明:第13~16题共9分。
第13~15题,每题2分;第16题3分,每空1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29分)(一)(共13分)17.答案:小偷(贼、偷窃者)18.要点:(1)两个残疾人都能自食其力,帮衬家人,而自己好手好脚却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自觉羞愧所以感到苦涩。
(2)打扫了客厅并倾听盲人的诉说,因帮助盲人内心轻松,感受到茶的清香。
19.要点:(1)营造温暖氛围,表现他轻松的心情。
(2)暗示他的善良被唤醒,表达对美好人性的歌颂。
20.示例一:盲人是孤独寂寞的,他一心等待二娃子的到来,等了好长时间,渴望有人交流,渴望向人倾诉,因为说着话心里就亮堂了许多。
受到二娃子的启发后,好手好脚的盲人也开始自食其力,他体谅姐姐的辛苦,又用自己的劳动获得世上最美的享受,自立与感恩已深深植根在他的心里。
2023九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2023九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寒假作业应当要按时的完成好,在假期间也应当要留意平安哦,祝寒假开心。
那么关于九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有哪些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2023九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欢迎大家来阅读。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寒假作业答案p1-p10略p11 空山1、可从以下两点理解:(1)前人去,山中空,只有遗迹;(2)后人来,心中“空”,一片迷茫。
2、这个“密”是指上文暗暗惊讶的疑问:“天下这么大,一些不知姓名的人们为何要把家园建在这深山一隅?他们是在什么时候筑起了这深山里的巨石阵、金字塔以及万里长城?只为了争得几把谷米,他们在这层层叠叠的石墙里耗费了多少代人的心血和生命……”3、从虚、实两方面写景。
好处:虚实相生,既表现了对眼前此景剧烈的奇怪心,更衬托出此山的空荒。
4、这句话用了托物寓意的手法,“秋茅”实际上就是指大自然,“小径”“脚印”“故事”实际上就是指人类的文明。
大自然是客观地运动进展着的,它让人类很多文明成犯难解之谜。
(意对即可)5、营造朦胧氛围;抒发迷茫情思。
6、此答案是开放性的,言之有理即可。
p13 城市农夫1. 不好。
理由是:文章写了舅舅以及像舅舅一样的农夫在城市这块“庄稼地”上的生活,用“城市农夫”这个题目就把城市和农夫联系在一起了。
这个标题比“我的舅舅”更贴切。
(意对即可)好。
理由是:可以把舅舅看作在城市打工的农夫工的代表,用“我的舅舅”为标题,更为亲切。
(意对即可)2.《背影》中家境的困难,父亲尽心尽力支撑家庭以及对子女的关爱引发孩子们想到自己的父亲。
(意对即可)3.(1)每月收获近千元的现钞;使孩子在学问面前拥有尊严;使他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更好一些。
(意对即可)(2)繁华似锦的城市4不冲突。
两句话分别写舅舅的收入凹凸,比较参照的对象不同。
(1)句说舅舅的收入可观,是相对于舅舅在农村的收入以及在城里打工的“汗水”成本而言;句说舅舅的收入低,是相对于有些人挥霍掉的一顿饭钱而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一、语音的识记和表达:1、:媚宛缀(每字1分,计3分)2、:C 3、:(3分)C 4、:D5、:B6、:D7、:D;8、:D9、:mèi嫣馨10、: C11、: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12:(3分)栉抔恪13、:僻恼驰融14、:霞耀憩催15、:①鉴②悦③苟④倾16、:(l)势;(2)薪;(3)博:(4)蕴。
17、:懒piē挫wù18、:chī讴30、:C 31、:A 19:B20、:D21、:D 22、:yīng xuèqiáo yìng23:D24、:B25、: D26:竣暇融27、:D28、:(2分)藉、博、旷、挈29注音:穹qiōng折zhé改错:泄改为泻;永改为勇30D二天、汉字的使用和识记:1C“历”应为“厉”。
2.错别字为:历、报、至、新;依次改为:厉、抱、致、心3.B 4.拮辍辩缄5.D 6.幅副付符7.“费”改为“废”;“致”改为“至”8.咳(刻)才(材)千(迁)序(绪)9.竣浚俊峻10.B 11.D 12.“涌”改为“拥”,“均”改为“钧”,“振”改为斜13.错别字:斜必己势改正邪毕已事14.C15.“部”改为“布”,“催”改为“摧”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 B C C D D B D C A A三天、词语的正确使用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B A C B B C A D A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B ..C .D .B .C ..D .B .D 18.①把错用的成语圈出来,并加上序号,分别说明这些成语做的是哪类商品广告。
(1)有杯无患(保健杯)(2)鸡不可失(鸡类食品)(3)钙世无双(补钙药品)(4)百礼挑一(礼品)(5)爱不湿手(餐巾纸)(6)骑乐无穷(摩托车)(7)默默无蚊(灭蚊器、蚊香)(8)百衣百顺(服装)(9)牙口无炎(牙膏)(10)肠治久安(肠胃药品)(11)随心所浴(淋浴器)(12)饮以为荣(饮料、酒类)②正确的成语依次是:(1)有备无患(2)机不可失(3)盖世无双(4)百里挑一(5)爱不释手(6)其乐无穷(7)默默无闻(8)百依百顺(9)哑口无言(10)长治久安(11)随心所欲(12)引以为荣 19.[解析] A项中的“怂恿”是鼓动别人做某事,本身就含有贬义;B项中的“标致”是褒义贬用,对清国留学生的丑态予以辛辣的嘲讽;D项中的“骄子”这里化褒为贬。
有讽刺之意,表现了汽车和化工业的危害;只有C项中的“狡猾”化贬为褒,体现了我的顽皮可爱。
[答案]C 20. [解析]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成语的意义,会发现“目不暇接”的意思是“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而学术报告只需听,故运用不够得当。
答案)B21.[解析] 经仔细读题,会发现C项中的“婆娑”的本意是“盘旋”,但结合具体的语境,应是“形容树的枝叶繁茂,高低疏密有致”的意思。
四天、修辞手法的表达和应用1.答案示例:盛夏的中午,太阳发着刺眼且毒辣辣的白光,(使人眩晕,)树上的蝉儿烦躁地声嘶力竭地鸣叫着,小草耷拉着头(脑袋),无精打采地立在路边。
2.C3.展现在眼前的是汪汪一碧的湖水,美丽的鱼儿快乐地游着。
岸边的垂柳梳着秀发,不时低下头来欣赏自己的倩影。
4.音乐家的灵感常常变成跳跃的音符,文学家的灵感常常变成优美的辞章,画家的灵感常常变成完满的构图,而一般人的灵感则常常是霎时的喜悦。
5.A 6C 7C 8C 9C 10拟人排比11A.拟人B.夸张C.对偶D.反问12(1)麦浪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2)C13.示例:(1)青春,是人生的花朵;青春,是生命的春天;青春,是时代的精神;青春,是不耐久藏的珍宝;青春,是创造一切的希望。
(2)青春是珍贵的,她是人生最美的花朵,是不耐久藏的珍宝,是转瞬即逝的春光;青春是饱满的,她代表着时代的精神,展示着时代的性格,孕育着时代的希望。
(3)青春的价值在于它是不耐久藏的珍宝,是稍纵即逝的瞬间;青春的意义在于它是一个时代的精神,是一个时代的性格;青春奥秘在于它总是希望做出一切,总是不断奋勇直前。
14.小树是森林的儿子:阳光是保姆,溪流是乳汁,小鸟、松鼠是树的玩伴。
15.①像一面纤尘不染的玉镜;②恰似一朵素雅的出水芙蓉。
16.C(A借高飞远去的“众鸟”和越飘越远的“孤云”写自己的孤独。
B采用的是设问手法。
D采用了对偶和夸张手法,对偶使得音韵和谐,语言整齐,夸张增强了17B(三个“总希望”领起的排比句强调了“我们”对“完美”的追求,但并没有表达“对完美难以得到的深深的惋惜”。
“却没想到”后面表达的应是作者对“我们”追求完美的这种思想的否定。
)18它可能是一片海,让你体会壮阔;它可能是一座雕像,让你明白雄健。
19.好像眨着无数的眼睛。
20.春雨:那雨丝儿,步履轻盈地来到人间,滋润着大地每一粒沁香的泥土,每一棵娇嫩的小草,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儿。
夏雨:窗外,暴雨合着雷电的交响乐,旋转飞舞,疯狂地飞扬荡动。
它尽情的表演一番后,终于疲累了,突然静止下来,收敛了它的威势。
秋雨:雨点悄悄地落下,打在脸上凉冰冰的。
冬雨夹雪:雨中飘落的洁白的柔软的雪花,它贴近你,轻轻地亲吻你的脸和手。
21. ⑴她那婉转的歌声,如同黄莺和鸣一般,打动了我的心。
⑵她那热情的歌声,如同燃烧的火焰一般,打动了我的心。
五天、名著1①《西游记》孙悟空②《红楼梦》林黛玉③《鲁滨孙(逊)漂流记》鲁滨孙(逊) ④《水浒》或《水浒传》林冲5---8题、高尔基、《在人间》、《我的大学》“我”(阿廖沙)、外祖母、外祖父、舅舅们阿廖沙、鞭挞俄国国民的小市民习气。
六天、标点符号使用复习答案1答案B.A项的问号改为句号;C项的引号改为书名号;D项的前一感叹号改为逗号。
2答案C.“平常”之后的逗号改冒号。
3答案B.A项冒号改逗号;C项冒号删去;D项冒号和引号删去。
4答案D。
A项前一问号改为逗号;B项问号改句号;C项问号改逗号5答案B。
A冒号改逗号,句号在括号内;C项句号在引号里面;D项引号里的句号删6答案C。
省略号不能和“等”同用。
7答案D。
句号在引号后面。
8答案A。
两个问号分别改为逗号和句号,因为这是陈述句。
9答案C。
“杯盘碗碟”是与“书籍”“衣服”并列的,故“杯盘碗碟”之间的顿号应删去。
10答案B。
“《论语》(述而)”改为“《论语·述而》”11答案C。
“激流三部曲”书名号改为引号。
12答案B。
句末问号改为句号。
13答案C。
逗号在引号之后。
14答案D。
括号前的句号移至括号后。
15答案B。
七天、病句的辨析与修改专题(一)1搭配不当:主干成绩是班级,去掉"一个班级" 2搭配不当:去掉"不再"或"不",或将"不再"改为"继续"3搭配不当:效率与改进不当,将效率改为提高 4搭配不当:在"今年"后加"的阅兵"或将"是"改为"举行"5搭配不当:主语和谓语。
在"过敏性鼻炎"后加"患者" 6成份残缺:缺主语,删掉"随着"7成份残缺:缺主语,将"经过"和"的"删去 8搭配不当:主语和宾语"学生是学校"9搭配不当:意识不能培养,应删去"和培养" 10一面对两面:应把"是否"删掉11语意重复:"由衷"与"在心里"重复 12多重否定造成语意混淆:应将"不再"改为"再次" 13成份残缺:缺宾语中心词,应在"不合理"后加"的现象" 14前后不搭配:应改为"昆明的三月"15语序颠倒 16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17成份赘余:删掉"的原因"18缺主语:删去"通过" 19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20缺主语:删去"由于" 21句式杂糅:应删掉"靠的" 22搭配不当:应删掉"的寿命23成分赘余:应删掉"经常性的"或"频频" 24逻辑错误:手机不属于证件 25歧义:"许多学校老师和同学" 26成分赘余:"不必要"和"啰嗦" 27语序不当:"解决""发现" 28语序不当:"解决""发现" 29语意重复:包含词使用的语病:常见的包含词使用不当的,还有"当前"和"当务之急"、"十分"和"酷"、"十分"和"悬殊"、"防止"和"不"、"令人"和"堪忧"、"过分"和"溢美" 30搭配不当:动宾"培养"的是"能力"不是"水平"八天、病句的辨析与修改(二)答案:一、A二、(1)“发扬”和“继承”逻辑顺序不当应该换一下,先“继承”再“发扬”(2)两面对一面,应去掉“是否。
三、(1)改成“球员们顿时泪流满面”或“球员们激动得热泪盈眶”等。
(1分)(2)句①中“壁”改为“臂”。
/ 句②中“输球的意外”调整为“意外的输球”;在“承受”后补宾语“球迷的嘲笑、辱骂”或“国民的责难”、“媒体的指责”等。
/ 句③分号改句号或破折号,改冒号的也算对。
/ 句⑥“耿耿于怀”使用不当,可以改为“不负众望”或“一鼓作气”、“一路过关斩将”等。
四、B 五、(1)删除“只有”(或把“只有”改为“只要”;或删除“一”并把“就”改为“才”)(2)把“改进”改为“提高”。
六、C A.“排除”与“噪声”动宾搭配不当,B.缺少主语,D.“发出”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词“号召”。
七、将“保护并了解”改成“了解并保护”八、B(A成分残缺,句末加上“的迫切需要”; C数字表述自相矛盾,去掉“以上”;D“以避免同类事情不再发生”,否定词用错,“不再”改为“再次”。
)九、1.崇尚 2.可以说,中国的哲学智慧,集中体现在一个“和”字上。
3.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特质,也是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最高价值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