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号沉没原因分析报告
事故案例:泰坦尼克号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事故案例:泰坦尼克号沉船事故事故简介:20世纪初,英国皇家邮船泰坦尼克号是由英国白星航运公司制造的一艘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豪华客轮,被称为“永不沉没的船”或是“梦幻之船”。
长270米,高28米,吨位46328吨。
18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安普敦出发,途经法国瑟堡-奥克特维尔以及爱尔兰昆士敦,目的地为美国纽约,此次航行是这艘“梦幻客轮”的处女航。
14日晚11时40分,泰坦尼克号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两小时四十分钟后沉没海底。
由于只有16艘救生艇,1503人葬生海底,造成了当时在和平年代最严重的一次航海事故。
事故原因分析:1、船体钢板和铆钉的质量问题。
按现代造船理论,钢板的配比不符合要求,遇低温水域钢板易脆裂,特别在猛烈的撞击情况下;在铸造钢铆钉时有沙粒等杂质参入,且在水下船体部分,因无法使用机械装铆,一是改用铁质铆钉,二是用人工装铆,导致铆钉本身强度不够,锁紧度更不够。
2、泰坦尼克号的预防问题。
在设计之初,救生艇的数量本身能满足全船总人数的三分之二,但为了满足头等舱的甲板宽度,在制造的过程中减掉了大部分救生艇;泰坦尼克号遇险时,因未配带遇险火箭弹,反而携带了大量的烟花弹,使与之相隔20多海里的船只认为他们在庆祝欢乐,故未理睬。
3、泰坦尼克号的管理问题。
泰坦尼克号的16个纵横隔水底舱设计,是当时号称世界上最大的“永不沉没”的豪华客轮,一项项世界之最让船长自信满满,对几个关键性的细节不屑一顾:一是瞭望塔唯一一台望远镜锁在柜子里没有下令撬柜取出,致使瞭望员只能用肉眼观察,夜间有效观察距离大大缩短;二是与之交汇的船只一直在提醒船长前方有冰山在漂流,他仍然下令全速前进;三是最要命的一点,从发现到撞击冰山最后的37秒,他没有命令三台叶轮全部倒转减速和用坚固的船头撞击冰山,反而命令一台左叶轮倒转和左满舵转向,导致巨大的冲击力使薄弱的船右侧六个底舱拉裂进水。
这起海难当然还有其他很多事故成因,但就船长而言,以上的三条细节他只要关注其中一条,就有可能改写泰坦尼克号的命运。
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技术原因是什么

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技术原因是什么
泰坦尼克号导致了世界海事史上最大的沉船事故,建筑工程师一
度认为它的安全性能绝对没有问题。
因为泰坦尼克号的底部被隔成一
间间独立的舱房,任何一间舱房进水都不会影响其它舱房。
即使一部
分舱房进水的话,整个泰坦尼克号的沉没至少也需要三天时间。
另外
建造这艘豪华巨轮用的是当时最优质的钢材。
但是,这艘被称为“永
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在与冰山相撞后仅三个小时就沉没在格陵兰
3000米深的冰冷海水里了。
导致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原因是什么?除了环境恶劣、航速过快、
指挥操作有误外,根据泰坦尼克号在海底的状况和打捞到的金属碎片
分析,还有两个关键的技术原因。
1·设计原因
主要是造船工程师只考虑了船底、船尾或船首有被撞的可能性,
而没有考虑到侧面被撞的情况,忽略侧进水对船舶整体安全的影响。
当船躲避冰山时,侧面被撞,使几乎所有的舱房进水,导致船整体安
全出了问题。
2·材料原因
造船工程师只考虑到要增加钢板的硬度,而没有想到增加其韧性。
为了增加钢板的硬度,往炼钢炉料中加入了大量的硫化物,导致钢材
在低温下的脆性大大增加。
经实验,从海底打捞出来的钢材在当时的
水温下,在受到可能强度的撞击下,很快断裂,以今天造船中使用的
钢板为例,在相同的温度和冲击强度下进行对比实验,结果钢板只是
变成V型,而不断裂。
如果没有这两个重大技术问题,泰坦尼克号可能在几天内受损或
沉没,但它及时获救,而不会成为世界航海史上最大的海难事故。
浅谈泰坦尼克沉船事故

浅谈泰坦尼克沉船事故班级:H099班姓名:郑晓磊学号:200910111303背景:1912年4月10日,在南安普敦港的海洋码头,号称世界上“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启程驶往新世界。
船长叫约翰·爱德华·史密斯(Join·Edward·Smith)。
但就在其处女航中,因为撞到冰山而沉没,泰坦尼克号上2208名船员和旅客中,只有705人生还,世界震惊。
这么一条巨轮怎么会在其首航中夭折呢,那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是什么呢?浅分析:根据博德的事故因果连锁论可知,事故因果连锁过程包括:管理缺陷、个人及工作条件的原因、直接原因、事故、伤害,即为直接由事故产生的人身伤害五种因素。
第一,管理缺陷,完全依靠工程技术措施预防事故既不经济也不现实,只能通过完善安全管理工作,经过较大努力,才能防止事故的发生。
因此安全有效的管理是防止事故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对于泰坦尼克号来说,船长及所有船员都认为这条船是一条永不沉没的超级邮轮,所以在他们的管理中就有些过于松散,就忽略了安全,这就为之后撞到冰山埋下了伏笔。
第二,个人及工作条件的原因,这方面的原因是由管理缺陷造成的。
个人原因包括缺乏安全知识或技能,行为动机不正确,生理或心理有问题等;工作条件原因包括安全操作规程不健全,设备材料不合适,以及工作场地状况等作业环境因素。
在泰坦尼克号航行的水域存在许多冰山,也曾经接到很多冰山警告,就是基于人员对安全的忽视,将这些警告忽略了,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还有负责瞭望的值班人员未能找到望远镜,瞭望员不得不用肉眼观测,这就以致于在瞭望员发现冰山到船头撞击冰山只经过了短短37秒。
第三,直接原因,事故因果理论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
但是直接原因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是深层次原因的表征。
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停留在这种表面现象上,要追究其背后隐藏的管理上的缺陷,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从根本上杜绝事故的发生。
泰坦尼克号沉没的真相是什么

泰坦尼克号沉没的真相是什么在1912当年,全球最大的客轮穿沉没在大西洋中,直到现在,人们还一直在寻找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原因。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泰坦尼克号沉没真相,一起来看看吧。
泰坦尼克号沉没真相1912年4月,当时全球最大的客轮泰坦尼克号在进行处女航的过程当中沉没,成为20世纪最大海难。
至今,人们仍在研究导致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原因,以及还原整个沉船过程。
此前,多数观点都认为泰坦尼克号是因为撞击冰山导致船舱进水才最终沉没,但最新研究显示撞冰山只是压断泰坦尼克号的“最后一根羽毛”,而导致悲剧发生的根本原因出在船体内部。
《镜报》最新报道援引一名研究泰坦尼克号超过30年的资深记者Senan Molony的观点称,造成泰坦尼克号沉船的元凶,其实并非冰山,而是船舱的大火。
因为英国第四频道最新播放的纪录片《Titanic: The New Evidence》中提到,从最近被拍卖的照片中发现,船身有被烧过的焦黑痕迹。
Senan Molony表示,早在泰坦尼克号起航之前,船舱内就有大火闷烧,4天后才把火势扑灭。
由于大火的温度达到1000度,这造成船身外壳的钢铁已经被烧得十分脆弱,以至于船身撞到冰山时,很容易就被划开。
除了撞到冰山和大火之外,另外包括船员的疏忽,这些都是造成泰坦尼克号沉船的原因。
泰坦尼克号沉没原因的科学推测1912年4月14日,“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处女航撞上冰山沉没北大西洋。
一起葬入海底的,还有1500条生命和沉船的真正原因。
科学家不断质疑官方调查结果,对沉船原因作出了更多推测。
一般来说,只有极少量的大冰川才会到达北纬45度附近,跨越对于整个大西洋所有船只来说最为重要的航线之一。
但1912年却有相当可观数量的冰川漂移到了泰坦尼克号所经的这条航道上。
为什么如此多的冰川?一般来说,在北大西洋见到的冰川大部分来自格陵兰岛西海岸,那里的冰流在通往巴芬湾的各大峡湾处运输大量冰块。
每年有一万多大小不同的不规则冰片从冰川前缘掉落,然后被西格陵兰岛洋流慢慢推向更北边,远离船舶航线。
泰坦尼克号沉没的终极原因

一百多年前豪华游轮泰坦尼克号在处女航中撞上冰山并沉没,成为人类历史上的最大海难。
有许多电影以这一悲剧事件为主题,人们甚至还拍摄了3D版的泰坦尼克号的电影。
然而对于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原因,人们的结论往往过于简单了。
泰坦尼克号运气不好?1912年4月14日晚上11点40分,泰坦尼克号驶离了英国的南安普顿,前往美国纽约,途中在靠近美国纽芬兰岛的水域撞上了冰山,并在3小时内沉没,2000多名乘客和船员中,超过三分之二的人丧生。
虽然泰坦尼克号最后一次报告位置是在北纬41°46',西经50°14',但实际上误差达到了20千米,它是在北纬41°43',西经49°56'沉入海底的。
这个错误极大地干扰了救援行动,以及后来对沉船的搜索行动。
对于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原因,最简单的解释是它不幸撞上了冰山。
然而就算是在一百年前,北大西洋航运业也已经蓬勃发展,往来于欧洲和北美洲的轮船如过江之鲫,人们经常可以在途中看到对面有来自自己家乡的船只在行驶。
绝大多数船只都安然无恙,为什么偏偏豪华巨轮泰坦尼克号就这么倒霉呢?我们似乎不能简单地用运气不好来解释这个沉没的悲剧。
本不该如此快地沉没还有一个问题也很关键:为什么泰坦尼克号沉没得如此之快?泰坦尼克号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之一,它依靠蒸汽机产生动力,融合了那个时代最先进的技术,来保证它的航行安全,比如说,它是最早采用密封的水密舱壁的船只之一。
它的船体是用软钢打造,材料里混合了0.35%的碳和0.7%的锰,以及0.5%的硅,总计使用了300万个钢制和锻铁铆钉。
虽然钢制铆钉比熟铁制造的铆钉要结实很多,但是从当时的技术上讲,钢制铆钉通常只用于比泰坦尼克号小的一些中等船舶上,而这一次,泰坦尼克号也装备了这种结实的铆钉。
此外,它还装备了当时最先进的马可尼无线电通讯设备,它发出的无线电波可以覆盖方圆500千米的区域,有利于对外联络。
泰坦尼克号的故事 阅读理解

泰坦尼克号的故事阅读理解一、泰坦尼克号简介泰坦尼克号是一艘奥林匹克级游轮,它是20世纪初英国豪华客轮的代表。
泰坦尼克号由英国南安普敦的哈兰德与沃尔夫造船厂建造,船身长88.3米,宽24.4米,排水量达46350吨。
船上设施豪华,设有头等舱、二等舱和三等舱,堪称当时海上旅行的一大享受。
二、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原因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船体撞上了一座冰山,导致船体破裂进水;二是船上的救生艇数量不足,无法容纳所有乘客。
此外,船上的通信设备落后,救援措施不力也是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的重要原因。
三、泰坦尼克号沉没的经过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南安普敦出发,前往美国纽约。
船上搭载了约2200名乘客和船员。
4月14日晚,泰坦尼克号在北大西洋撞上一座冰山,船体破裂进水。
随着船身逐渐下沉,船上乘客陷入恐慌。
由于救生艇数量不足,大量乘客未能成功逃生。
四、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影响泰坦尼克号沉没事故共导致约1500人遇难,震惊世界。
事故发生后,国际社会对海上交通安全进行了重新审视,加强了航行规则和救生设备的要求。
此外,泰坦尼克号沉没也为电影、文学作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经典电影《泰坦尼克号》。
五、泰坦尼克号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尽管泰坦尼克号沉没已过去了一个多世纪,但其留下的文化遗产仍然丰富。
如今,泰坦尼克号沉没地点已成为一处热门的潜水观光胜地。
此外,关于泰坦尼克号的历史研究、纪念活动以及各类展览也在世界各地持续开展,以此铭记这场人类航海史上的一次悲剧。
总结:泰坦尼克号的故事是一段关于人类航海技术、奢华旅行以及悲剧命运的历史。
通过了解泰坦尼克号的故事,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人类在航海领域的辉煌,也能深刻反思安全事故带给我们的教训。
泰坦尼克号为什么会沉没

泰坦尼克号为什么会沉没
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原因是因为撞击到了冰山。
泰坦尼克号会撞上冰山是因为泰坦尼克号在晚上航行,夜晚能见度比较低,事发海域的大气状况易形成超折射,使光线发生异常的弯曲,导致泰坦尼克号上的望台没能及时发现冰山,最后葬身在大海之中。
1912年4月14日的晚上,在爱德华史密斯船长的指挥下,泰坦尼克号全速航行,出发前往纽约。
晚上11点39分,泰坦尼克号与冰山发生接触,前舱、三个货舱和两个机舱被破开。
寒冷的海水倾泻而下,号称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就这样悲惨地完成了它的首秀。
泰坦尼克号沉没的背后迷局

泰坦尼克号沉没的背后迷局九十七年前,一个风平浪静的夜晚,在北大西洋的海面上,上千人正迫不得已慌慌张张地向自己的挚爱亲人匆匆告别,是什么让他们突然惊慌失措惶恐不安?因为他们乘坐的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庞大的梦幻之船泰坦尼克号就要沉没了,船上配备的救生艇根本不够用,船长下令女人和孩子先走,顷刻间,无数个家庭无数对爱人不得不面对突如其来的诀别,一百年来关于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原因,众说纷纭,存在多种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法说,是由于轮船航速太快,导致根本没有时间避开冰山.有的说法称, 泰坦尼克号上使用了大量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次品铆钉,导致泰坦尼克号船身钢板外壳和冰山相撞后立即发生开裂,还有的说法称, 泰坦尼克号舵手罗伯特.希契斯在慌乱中听错命令打错了方向舵,从而导致泰坦尼克号不幸撞上冰山而沉没,而最新的说法则是月亮惹的祸。
在这场巨大的灾难后面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和故事呢?人们为什么会对这样一场惨烈的事故以致充满着无穷无尽的猜测和想象呢?不管怎么样,关于泰坦尼克号沉没的真正原因,主要有下面几种说法:第一种:阴谋论这最骇人听闻的也是最有轰动效应的是两个英国人提出的罗宾加迪诺和安格鲁牛顿,这两个人一直研究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原因,2004年他们提出了阴谋论.20世纪初,英国白星轮船公司拥有了一艘史无前例的大船,英国皇家邮轮泰坦尼克号,这艘船是在贝尔法斯特的哈兰德沃尔夫造船厂建造的, 泰坦尼克号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客轮,被称作是永不沉没之船和梦幻之船,白星轮船公司耗资7500万英镑打造了这艘海上巨无霸,其实,当时白星轮船公司已经有了财务上的麻烦,那么他为什么还要倾其所有来建造这艘大船呢?这后面是不是还有别的故事呢?有人说这和一场赌局有关,对手就是轮船公司自己,赌注是两千人的性命,什么样的赌局敢拿两千人的性命来做赌注,这有点太耸人听闻了吧.2004年加迪诺和牛顿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的时候提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说法,泰坦尼克号沉船是阴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坦尼克号沉没原因分析报告
一、沉船事故描述
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南安普敦出发,途径法国瑟堡-奥克特维尔以及爱尔兰昆士敦,计划中的目的地为美国的纽约,开始了这艘“梦幻客轮”的处女航。
4月14日晚11点40分,泰坦尼克号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两小时四十分钟后,4月15日凌晨2点20分沉没,由于只有16艘救生艇,1503人葬生海底,造成了当时在和平时期最严重的一次航海事故,也是迄今为止最广为人知的一次海难。
二、主要原因
1、制造方的失误
船体本身钢板材料缺陷,当时使用的钢材用现代眼光看是不合格的,遇到较冷气温容易软化。
钢板结合使用的铆钉,部分使用铆钉机,而船体下方机器不易接合的地方,使用了人工铆接,考虑到人的力量较小,采用特殊的锻造铆钉,该钉子参入了一些矿渣,使得强度大幅下降。
2、船长的失误
船行驶在北大西洋上,之前一直有通报提醒前方有冰山。
船驶入冰山区,船长命令船只全速航行(21.5节)。
3、其他原因
①慌乱中放下的救生艇里并未满载,同时救生艇数量不足。
②近在眼前的加州人号电报员正在睡觉,无法收到求救信号。
③船上发出求救火箭,但加州人号没有回应,反而驶离在夜色中。
④较下层船舱的乘客无法走出迷宫般的通道。
⑤4小时候救援船只才赶到。
三、从钢结构角度出发分析
从泰坦尼克号的钢板试样,对比了化学成分,见下表:
泰坦尼克号的硫含量和现代钢板相比太高了,那个时代硫含量的控制主要是依赖低硫铁矿石,上个世纪早期英国冶炼使用的铁矿来源于瑞典,这是因为瑞典铁矿的硫含量较低。
然而瑞典的铁矿由于高达15%的氧化钛夹杂物,在高炉冶炼时将其去除是极为困难的,高炉冶炼的温度不足以去除这类夹杂物,所以造成其后的冶炼和轧制的中板带有较高的含钛非金属夹杂物。
Harbord在1905写了一本书,名字是《钢的冶炼》,称瑞典的铁矿为“含钛铁矿”,从而反证了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原因之一是由于钢中含有玻璃相的杂质,造成了性能下降。
泰坦尼克号当时使用钢板与现在的钢板对比见下表:
文献表明了当时设计者Harland和Wolff要求钢的强度为234-310Mpa,但是钢板的屈服强度只有193Mpa,低于设计要求数值。
抗张极限与现代差不多,尽管现代钢板碳含量偏低,但是硅含量和其他的元素含量高于泰坦尼克号,所以屈服极限大大增加。
另一个重要的参数是冲击韧性。
夏比试验测量不同温度下试验冲击后吸收的能量,钢的缺口敏感性和在瞬时承受冲击能力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在那个时代设计者是不知道这个概念的。
夏比试验是Grorges Charpy进行了冲击试验,在1910-1911年是不可能接受这个思想的,就是在泰坦尼克号沉没20多年后的1933年在ASTM标准中才给出。
图12表明了泰坦尼克号的钢板试样在-2℃条件下纵向和横向低冲只有4焦耳。
相同温度下现代的钢板冲击功能够达到纵向325焦耳和横向100焦耳。
这非常明显看出来泰坦尼克号是不能在低温下承受这个冲击的。
泰坦尼克号撞击开裂另外一个因素是铆钉本身。
3/4的铆钉使用高强度钢质材料,船首和船尾采用了可锻铸铁材料的铆钉,可锻铸铁碳含量相对较低,含有较多的线状夹渣,这种材料加热后具有一定的展性,铆钉加工成型较易。
调查了约40个可锻铸铁铆钉,发现许多铆钉夹渣过多,恶化了铆钉的性能。
可锻铸铁铆钉使用的数量相对于整个船体来说是不大的。
在第5和第6锅炉房第2和第3货舱使用的钢铆钉。
铆钉不是造成船体6个密封舱钢板开裂的主要原因,因为船头已经扎入海泥15m,没有发现像使用同样钢板材料的RMS Olympic 和HMS Hawke号撞击可见的开裂现象。
从冶金学的调查上看,是铆钉材质问题和钢板的脆性结合在一起,造成了钢板如此容易开裂。
四、尾声
人类航行是否还会发生这样的事故,答案是肯定的,还会发生。
2012年1月13日,载有4234旅客和船员的11.2万吨意大利游船Casta Concordia号由Francesco Schettino驾驶,在意大利Giglio 岛附近,船长驾驶偏离了正常的航线,撞上了岛屿的礁石,图18和19看出来巨大的礁石都嵌镶进入了船体。
船体采用了焊接技术,使用的钢板具有良好的韧性(没有脆性现象发生),没有看到由于韧性不足造成的裂纹。
几十个生命丧失,大量人员受伤。
该船装备有最新的航行技术,船体设计现代,焊接完善,但是然而不能避免人为失误造成的损伤。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土木1003班吴少伟
二〇一三年三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