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分析_张小平

合集下载

上海市医药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上海市医药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上海市医药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上海市医药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一、引言上海市作为我国的一线城市,其医药行业一直备受关注。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健康意识的提升,上海市的医药行业也面临着许多挑战与机遇。

本文将对上海市医药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全面探讨。

二、现状分析1. 医药产业基本情况上海市的医药行业拥有庞大的市场规模和雄厚的实力。

从医药制造到医疗器械,从药品研发到医药服务,上海市的医药产业涵盖了众多领域。

上海市的医药企业数量众多,以复星医药、华东医药等为代表的企业在国内外医药市场上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2. 医药科研水平上海市在医药科研方面拥有雄厚的实力,拥有多家高水平的医药院所和研究机构。

在基因工程、生物技术、新药研发等领域,上海市都取得了明显的成就。

上海市的医学教育和科研环境也十分发达,为医药科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 医保政策和市场需求在医保政策方面,上海市一直致力于构建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体系,推动医药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

随着上海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升,市场对于更高质量、更便捷的医疗服务和药品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三、未来趋势展望1. 产业结构升级随着医药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上海市的医药产业将向高端、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主推创新药、精准医疗和医疗器械等高附加值产品。

2. 医药科研创新上海市将继续加大对医药科研的投入,鼓励科技创新和技术转化,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推动更多医药新品种的诞生,提高医药品质。

3. 医疗服务升级上海市将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为支撑,推动医疗服务向智能化和精准化方向发展,提升医疗服务的水平和覆盖面,满足市民多样化的医疗需求。

四、总结与展望上海市医药行业在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我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上海市的医药行业一定会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希望大家都能关注并支持上海市医药行业的发展,为推动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上海昂昇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

上海昂昇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

Enterprise Development专业品质权威Analysis Report企业发展分析报告上海昂昇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免责声明:本报告通过对该企业公开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并不完全代表我方对该企业的意见,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本报告出于对企业发展研究目的产生,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我方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不得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需引用或合作,请与我方联系:上海昂昇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1企业发展分析结果1.1 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上海昂昇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综合得分说明:企业发展指数根据企业规模、企业创新、企业风险、企业活力四个维度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该企业的综合评价得分需要您得到该公司授权后,我们将协助您分析给出。

1.2 企业画像类别内容行业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技术推广服务资质空产品服务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1.3 发展历程2工商2.1工商信息2.2工商变更2.3股东结构2.4主要人员2.5分支机构2.6对外投资2.7企业年报2.8股权出质2.9动产抵押2.10司法协助2.11清算2.12注销3投融资3.1融资历史3.2投资事件3.3核心团队3.4企业业务4企业信用4.1企业信用4.2行政许可-工商局4.3行政处罚-信用中国4.4行政处罚-工商局4.5税务评级4.6税务处罚4.7经营异常4.8经营异常-工商局4.9采购不良行为4.10产品抽查4.11产品抽查-工商局4.12欠税公告4.13环保处罚4.14被执行人5司法文书5.1法律诉讼(当事人)5.2法律诉讼(相关人)5.3开庭公告5.4被执行人5.5法院公告5.6破产暂无破产数据6企业资质6.1资质许可6.2人员资质6.3产品许可6.4特殊许可7知识产权7.1商标7.2专利7.3软件著作权7.4作品著作权7.5网站备案7.6应用APP7.7微信公众号8招标中标8.1政府招标8.2政府中标8.3央企招标8.4央企中标9标准9.1国家标准9.2行业标准9.3团体标准9.4地方标准10成果奖励10.1国家奖励10.2省部奖励10.3社会奖励10.4科技成果11土地11.1大块土地出让11.2出让公告11.3土地抵押11.4地块公示11.5大企业购地11.6土地出租11.7土地结果11.8土地转让12基金12.1国家自然基金12.2国家自然基金成果12.3国家社科基金13招聘13.1招聘信息感谢阅读:感谢您耐心地阅读这份企业调查分析报告。

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09-2012年)为落实市委、市政府推动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 进一步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特制定《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09-2012年)》。

一、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近年来,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保持了年均15%的增幅, 产业规模呈现平稳增长态势。

全市纳入统计的生物医药生产企业410家, 2008年全行业实现经济总量1034.6亿元, 增长15.8%。

其中: 制造业工业总产值为437.3亿元, 增长15.6%;医药商业销售收入为547.3亿元, 增长14.9%;外包服务业收入为50亿元, 增长28.2%。

在制造业领域, 化学制药工业总产值占44.7%, 医疗器械占19.4%, 生物制品占10.2%, 中药占8.1%, 其他占17.6%;初步形成了内资、民营、外资企业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 培育了头孢曲松钠、痰热清和麝香保心丸等45个年销售额超过亿元的拳头产品, 以及益赛普、丹参多酚酸盐等一批创新产品, 成为生物医药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 上海生物医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 形成了由10多所高校、30多家专业研究机构、30多个研发中心(含外资)、30多家新药临床研究基地、200多家研发型企业组成的生物医药创新网络。

全市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领域有近80位两院院士。

十五期间, 上海在《科学》、《自然》和《细胞》等国际顶尖刊物上发表的论文约占全国总数的50%。

2003-2006年, 上海累计获得国家一类新药生产和临床批文48个。

二、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一)发展机遇全球生物医药市场规模近年来持续增长, 2009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将超过8200亿美元。

我国医药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新医改方案的实施, 将带来1000多亿元的新增医保支付能力, 预计在今后5年内, 我国药品需求量将以15%~20%的速度发展, 这为生物医药产业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报告(2018年度)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报告(2018年度)

·医药论坛·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报告(2018年度)王颖1*陆贇2张小平1胡骏1(1.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科技情报研究所 上海 200233;2.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 上海 201203)摘要生物医药产业是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柱,近年来本市制定了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计划,大力发展现代医药、医疗器械等产业,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呈加速态势。

笔者围绕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运行现状进行分析,对加速行业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生物医药产业 经济总量 医药销售 研发创新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20)07-0046-03Shanghai report on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development (2018)WANG Ying1*, LU Yun2, ZHANG Xiaoping1, HU Jun1(1.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Institute of Shanghai Municipal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Shanghai 200233,China; 2. Shanghai Biopharmaceutics Industry Association, Shanghai 201203, China)ABSTRACT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pillar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in Shanghai. In recent years, the action plan has been formulated to support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so as to vigorously develop industries such as modern medicine and medical equipment. Agglomeration of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displays an accelerating trend.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of Shanghai’s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and makes recommendations for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KEy WORDS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economic aggregate; pharmaceutical sales; innovation2018年,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向着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发展,逐步成为提升上海城市产业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力量。

上海市生物医药 政策

上海市生物医药 政策

上海市生物医药政策摘要:1.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背景2.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的政策支持3.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优势4.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规划5.上海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简介正文:一、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背景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发展基础,已经成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发展区域。

近年来,随着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的迅猛发展,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迈向更高水平。

二、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的政策支持上海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包括税收优惠、财政扶持、产业用地政策等。

同时,上海市还与国家相关部门密切合作,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为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优势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具有以下发展优势:首先,上海市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条件,便于与国内外市场进行交流与合作;其次,上海市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最后,上海市政府对生物医药产业的大力支持,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四、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规划上海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

根据规划,上海市将积极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努力把上海市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

五、上海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简介上海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位于奉贤经济开发区,前身是上海奉贤现代农业园区,成立于2001 年。

园区占地20 平方公里,分为生产型服务业功能区和生物医药产业功能区两大板块。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分析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分析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分析上海“十一五”规划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支撑上海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产业之一,发展目标:到2010年,争取实现20个创新药物的产业化,30个创新药物进行临床研究;涌现出15~20家年收入超过10亿元的科技企业,形成2—3家年收入超过百亿元的“旗舰”企业;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年销售收入达到700亿元,逐步融入国际生物医药产业链和创新链,使上海成为在全球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创新和产业化基地。

上海科技中长期规划也明确将生物医药作为上海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

但是经过几年发展,目前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产值对上海GDP的贡献仍然不大,占上海GDP的2.8%,因此,课题组通过对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经济指标分析,找出制约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原因。

1国内外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概况1.1国外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概况据IMS health报告,2007年全球药品市场再创历史新高,达到7120亿美元,市值较过去5年增加1780亿美元;虽然销售额逐年增长,但从2000-2007年的总体趋势看,增速却在逐年减缓,2007年降至最低(6.4%)。

其中3个领域表现引人注目:一是生物技术药品的需求预计增长强劲,增长幅度达到13%~14%;二是仿制药增长幅度达到13%~14%;三是专科药品增长幅度将达到10%~11%。

在全球药品市场中,美国、欧洲、日本三大药品市场的份额超过了80%,跨国公司主导了世界专利药市场。

美国药品研究与制造商协会(the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and Manufacturers of America)2008年报告数据称,2007年美国研究开发费占销售收入的16.4%,协会成员研究开发费达到445亿美元,总的研究开发费为588亿美元。

由于研究开发费用越来越高,发现新的药物单体化合物的速度减缓,2007年全球批准上市的新分子实体(New Molec-ular Entity,NME)13个,新生物药品(New Biologic)6个,比2006年数量显著下降。

上海生物医药科技和产业现状分析

上海生物医药科技和产业现状分析

创新 体 系 的要 素 之一 是人 才 。
上 海 在 生 物 医 药 领 域 拥 有 8 多 位 0 两 院 院 士 , 2 0 年 该 领 域 从 业 人 0 9 员 8. 7万 人 , 研 究 人 员 超 过 2万 7
和 “ 一 五 ”连续 的培 育 与积 蓄 , 十 在 构 筑 生物 医 药创 新体 系 、聚 焦科
技前 沿 、开 发 创新 药 物 、培 育产 业
集 群等 方面取 得 了长足 的进步 。 “ 江 药 谷 ” 的 品 牌 已在 海 内 外 引 张
起广 泛的关注和认 同。2 0 年 , 0 9
到 临 床 前 研 究 、 临 床 研 究 、 新 药
申 报 等 完 整 的 生 物 医 药 研 发 创 新 链 , 如 图 1 。 创 新 体 系 的 建 设 , 加 速 了研 发 资 源 的 集 聚 。 一 方 面 ,海 内 外 研


产业经济 ・
上海 生物 医药 科技 和产业 现 状 分析
■丈 / 军 唐
上 海 通过 “ 五 ”、 “ 五 ” 九 十
3 0多 个 研 发 中 心 ( 外 资 )、 3 含 0 多 家 新 药 临 床 研 究 医 院 、 2 0 家 0 多 研 发 型 企 业 组 成 的 生 物 医 药 创 新 网 络 。 同 时 ,形 成 了从 药 物 筛 选
目前 上 海在 生 物 医药 领域 拥 有 完整 的产 业体 系、优 秀 的创 新 成 果和 专
业 的 人 才 队 伍 , 为 产 业 发 展 奠 定 了 良好 的 基 础 。
创新 资源 的集 聚 ,推动 了创新研
发成 果 的 涌 现 近 年 来 , 上 海 生 物 医 药 领 域 高 质 量 科 研 成 果 和 高 水 平 国 际 论

上海生物医药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上海生物医药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上海生物医药是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医疗保健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物医药产业在上海的发展前景广阔。

本文将从行业现状和发展前景两方面展开分析。

一、上海生物医药行业现状1. 行业规模不断扩大:随着生物技术和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上海生物医药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上海已经形成了以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体的生物医药产业链,涵盖基因工程药物、细胞治疗、生物诊断、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

2. 科研创新成果丰硕:上海拥有一批国际一流的生物医药研究机构和团队,科研创新成果丰硕。

在癌症治疗、基因编辑、干细胞疗法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3. 产业链完整、上下游企业众多: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链条完整,拥有一批知名的生物制药企业和医疗器械企业,以及众多的供应商和服务商。

生物医药产业吸引了大量资本和人才的投入,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

二、上海生物医药行业发展前景1. 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国家和上海市政府对生物医药产业给予了重视和支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科研经费支持、税收优惠、市场准入便利等,为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 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升级:随着生物技术和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带动了生物医药产业的升级。

在新药研发、生物诊断技术、医疗器械研制等方面,上海生物医药行业将会有更多的突破和创新。

3. 医疗需求不断增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医疗需求不断增长。

慢性病防治、个性化治疗、康复护理等领域将会成为生物医药产业的新的增长点。

4. 国际市场拓展空间广阔:随着全球范围内的生物医药合作与交流日益加深,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将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国门,拓展国际市场。

尤其是在生物制药、生物医疗器械等领域,上海生物医药产品将会有更多的出口机会。

以上种种迹象表明,上海生物医药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政策扶持、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和国际合作将会为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2月总第96期
药品与医疗器械
业数量、从业人员及资产总额均位居全国第5位, 工业制造企业中化学制药占据主导地位。化 学制药是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支柱产业,在生物 医药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从人员分布看,化学制药从业人员在各子行 业中所占比例最大[2],达到40%,其次是医疗器械 制造业,达到22%。(图3~5) 从行业资产分布看,化学制药业的资产是 其它各子行业的总量。化学制药业的资产达到 49%,约占整个行业资产的半壁江山。 从工业总产值看,化学制药业的生产规模最 大。化学制药业的产值占整个行业的48%,接近 半数。 核心产品正在形成 [2]。上海培育了一批疗效 独特、自主创新的拳头产品。如上药集团的“头 孢曲松钠”、生物制品研究所的“水痘疫苗”、 海尼药业的“氨氯地平”、现代制药的“阿奇霉
主要经济指标统计 工业总产值(现价) 工业 销售总产值 (平均增长 18.41%) 主营业务收入 利润
单位:亿元
同比 增长%
主要经济指标统计 工业总产值(现价) 工业 销售总产值 (平均增长 31.91%) 主营业务收入 利润总额 商品购进总额 商业 (平均增长 商品销售总额 25.77%) 商品销售收入净额 利润总额 终端使用* 总金额
[作者简介] 张小平: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科技情报研究所。
29
SHANGHAI FOOD AND DRUG INFORMATION RESEARCH
2009年2月总第96期
上海食品药 品 监 管 情 报 研 究
成了比较完善的生物医药产业链和生物医药产业 集群。 国内医药经济在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同时加 大了科研开发力度。2007年,受我国宏观经济快 速发展及各项有利于医药经济发展的政策因素影 响,国内医药经济继续保持在高位运行,利润强 劲反弹远超收入增速,工、商盈利能力和终端用 药水平显著提高,医药工业研究开发投入经费是 2006年的10倍以上,为54.65亿元,占利润总额的 9%。(表1) 全国主要医药商品进出口额持续增长,化学 原料药及制药中间体的贸易顺差保持强劲势头, 达到3.6亿美元,同比增长28.57%;医疗器械贸易 顺差为0.6亿美元,同比增长20%,西成药国内需 求旺盛,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进口增幅高于出 口32个百分点。(表2) 二、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分析 生物医药制造业是上海重点发展的行业之 一,生产稳步增长,核心产品正在形成,产业体 系日益完善,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经济占据主导地 位,行业外向度不断提高,生物医药产销快速增 长,研发外包快速发展,呈现产业集聚化发展态 势,已经形成以张江国家基地为核心,由产业群 体、研究开发、孵化创新、教育培训、专业服 务、风险投资六个模块组成的良好的创新创业氛 围。 (一)总体发展概况 图2 2007年美国研究开发费用分配

药品与医疗器械
32
素”、和黄制药的“麝香保心丸”等产品的年销 售额均超过1亿元。2007年上药集团的“头孢曲 松钠”销售额超过5亿元,上海生物医药企业正 在形成有自主品牌的核心产品。(表7) (二)上海医药经济地位 医药工业稳步增长,在全国经济地位徘徊在 第6~第7名,但在直辖市中处第一位。2007年医 药工业总产值为340.03亿元,居全国第6位,同比 增长15.21%;销售产值322.8亿元,位居全国第6 位;同比增长13.71%;累计实现利润总额30.82 亿元,居全国第7位,同比增长29.50%。(图 6~11)
表4
工业基本情况
从业人员 (万人) 143 7.69 5.38% 5 资产总额 (亿元) 7154.80 407.71 5.70% 5
医药商品 全国主要医药商品 化学原料药及制药中间体 西成药 医疗器械
工业企业数 (个) 5789 331 5.72% 5
31
SHANGHAI FOOD AND DRUG INFORMATION RESEARCH
药品与医疗器械
30
收入的16.4%,协会成员研究开发费达到445亿美 元,总的研究开发费为588亿美元,研究开发费用 的分配中Ⅲ期临床试验为28%,临床前为27%。 (图2) 由于研究开发费用越来越高,发现新的药物 单体化合物的速度减缓,2007 年,全球批准上市 的新分子实体(New Molecular Entity,NME)13个 和新生物药品(New Biologic)6个,共19个。其 中抗肿瘤药7个,抗感染药3个,抗高血压药3个, 影响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2个,中枢神经系统药 物1个,抗糖尿病药1个,内分泌类药1个和抗禽流 感药1个。2007年批准上市药品比2006 年数量显 著下降。为了削减研发开支,许多跨国制药公司 开始剥离研发中的非核心部分,逐渐催生出庞大 的全球研发外包市场。全世界医药研发外包业务 正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许多国际医药巨头把 越来越多的研发工作外包给印度和中国这样的发 展中国家,中国因人才密集、成本低廉,已成为 外企首选地之一。 (二)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我国生物经济产业快速发展,从国家 到地方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力度支持生物医药产业 的发展,特别是在国家产业政策(如“863”高技 术计划)、《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 大力支持下,对生物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使这一领域发展迅速,给我国生物医药的发展带 来了新的机遇,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已逐步形 图1 2000~2007年全球药品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2009年2月总第96期
上海食品药 品 监 管 情 报 研 究
医药商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2007年医药 商业销售总额为476.18亿元,居全国第2位,同比 增长11.76%;商品销售收入净额446.48亿元,居 全国第1位,同比增长14.39%;累计实现利润总 额8.69亿元,居全国第2位;同比增长27.42%。 (三)各子行业工业经济运行 1、经济比重 化学制药是医药行业的经济支柱。各子行业 中,化学制药在医药工业的经济运行中发挥主导 作用,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6%,销售产值比重 达到54%。化学工业中,制剂的工业总产值和销 售产值比重均超过40%以上,原料药总产值和销 售产值比重为13%;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工业总 产值和销售产值的比重均在20%以上;生物生化 制品的工业总产值和销售产值在医药工业中的比 重均在10%。(图12,13) 2、经济增长 制剂产值高居榜首,中药饮片增幅强劲。制 剂和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的工业总产值分别达到
2007年 (占全国)
340.03(5.20%) 15.21 322.8(5.22%) 13.71 348.8(5.66%) 15.21 30.82(5.08%) 29.50
商品购进总额 425.17(11.58%) 14.33 商业 476.17(11.83%) 11.76 (平均增长 商品销售总额 16.98%) 商品销售收入净额 446.48(15.43%) 14.39 利润 终端使用* 总金额 8.69(24.78%) 27.42 95.89 21.99
上海食品药 品 监 管 情 报 研 究
2009年2月总第96期
药品与医疗器械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分析
张小平
编者按: 目前生物医药产业并无严格的定义,广义的生物医药产业是指将现代生物技术与各种形式 的新药研究、开发、生产相结合,以及与各种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相结合的产业。根据上 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政策研究报告,生物医药主体产业的范畴可按照国家行业标准的方式进行 分类。本报告按照国家统计口径分析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状况,所采集的经济指标来源于工 业和信息化部编制的《中国医药统计年报》,涉及化学药品原药、化学药品制剂、中成药、中 药饮片、生物生化制品、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药专用设备等。 [摘 要] 上海“十一五”规划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支撑上海未来经济发展战略产业之一,发展目 标:到2010年,争取实现20个创新药物的产业化,30个创新药物进行临床研究;涌现出15~20家年收入过 10亿元的科技企业,形成2~3家年收入超百亿元的旗舰企业;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年销售收入达到700亿 元,逐步融入国际生物医药产业链和创新链,使上海成为在全球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创新和产业 化基地。上海科技中长期规划也明确将生物医药作为上海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但是经过几年发展,目 前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产值对上海的GDP贡献仍然不大,占上海GDP的2.8%,因此,课题组通过对上海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经济指标分析,找出制约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原因。 [关键词] 生物医药;产业;分析 一、国内外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概况 (一) 国外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概况 据IMS Health报告, 2007年全球药品市场再 创历史新高,达到7120亿美元,市值较过去5年 增加1780亿美元;虽然销售额逐年增长,但从 2000~2007年的总体趋势看,增速却在逐年减 缓,2007年降至最低6.4%。(图1) 其中3个领域表现引人注目:一是生物 技术药品的需求预计增长强劲,增长速度 达到13%~14%;二是仿制药增长速度达到 13%~14%;三是专科药品增长速度将达到 10%~11%。在全球药品市场中,美国、欧洲、 日本三大药品市场的份额超过了80%,美国是生 物技术产业的龙头,其开发的产品和市场销售 额均占全球的70%以上;跨国公司主导了世界 专利药市场,跨国企业在全球医药市场中的地 位日益攀升,所占比重不断增长。据尤特普林 (UTOBRAIN)公布的数据,2007年世界医药品 制造企业销售额在100亿以上的制药企业有18个。 辉瑞制药达到444.24亿美元销售额,其中,降血 脂药阿托伐他汀(立普妥,lipitor)销售额为90亿 美元。 美国药品研究与制造商协会(the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and Manufacturers of America, PhRMA)2008年报告数据称,新药研究开发时 间需要10~15年,2007年美国研究开发费占销售
* 数据来源:中国药学会科技发展中心16城市样本医院
* 数据来源:长江流域用药系统上海83家样本医院
表2
主要医药商品进出口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