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中药中脂质体的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脂质体在抗肿瘤研究中的发展

脂质体在抗肿瘤研究中的发展

脂质体在抗肿瘤研究中的发展肿瘤是当今社会人类面临的重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

因此,研究和发展新的抗肿瘤药物和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脂质体作为一种新型药物载体,在抗肿瘤研究中逐渐受到。

本文将围绕脂质体在抗肿瘤研究中的发展展开讨论,介绍其基本概念、在抗肿瘤研究中的应用、制备技术、临床应用前景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脂质体,抗肿瘤,药物载体,基因治疗,制备技术脂质体作为一种药物载体,具有靶向性和高效性的特点,在抗肿瘤研究中广泛应用。

其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药物运输: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可以包裹抗肿瘤药物,减少药物对机体的毒副作用,提高药物的疗效。

同时,脂质体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延长药物的半衰期,降低药物代谢的速度,使药物在肿瘤部位持续释放。

基因治疗:脂质体具有较好的细胞通透性,能够将抗肿瘤基因准确地输送到肿瘤细胞内,提高基因的转染效率。

目前,基于脂质体的基因治疗已成为抗肿瘤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脂质体的制备技术主要包括薄膜制备法和注入法。

薄膜制备法是通过将磷脂分子溶于有机溶剂中,然后蒸发除去有机溶剂,使磷脂分子自组装成膜,进而形成脂质体。

注入法是通过将磷脂分子溶于有机溶剂中,然后通过高压或高速搅拌将有机溶剂注入水相中,进而通过控制搅拌速度和时间来控制脂质体的粒径和包封率。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无毒、无污染,同时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提高脂质体的稳定性和包封率。

脂质体作为一种新型药物载体,在抗肿瘤临床研究中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基于脂质体的抗肿瘤药物已经进入了多项临床试验阶段,其中一些药物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同时,基于脂质体的基因治疗在临床研究中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未来,随着脂质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其在抗肿瘤临床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脂质体在抗肿瘤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作为一种新型药物载体,脂质体具有靶向性、高效性、生物相容性等优点,能够提高药物的疗效、降低毒副作用,并为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紫杉醇棕榈酸酯长循环脂质体的研究

紫杉醇棕榈酸酯长循环脂质体的研究

紫杉醇棕榈酸酯长循环脂质体的研究紫杉醇是一种常用的抗癌药物,但它的溶解度较低,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为了克服这一障碍,科研人员开始研究紫杉醇棕榈酸酯长循环脂质体。

这项研究对于药物递送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紫杉醇的特点在探讨紫杉醇棕榈酸酯长循环脂质体的研究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紫杉醇的特点。

紫杉醇是一种有效的抗肿瘤药物,但由于其溶解度较低,给药量大,使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注射部位疼痛、输液反应等。

2. 脂质体的作用脂质体是由一个或多个脂质双分子层组成的微粒,能够包裹药物,并且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

长循环脂质体则是对脂质体进行修饰,使其在体内停留时间更长。

3. 紫杉醇棕榈酸酯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方法研究者通过一系列方法,包括超声乳化法、薄膜分散法等,成功制备了紫杉醇棕榈酸酯长循环脂质体。

4. 研究结果和临床应用前景研究结果显示,紫杉醇棕榈酸酯长循环脂质体的生物利用度较传统给药方式有显著提高,且对肿瘤组织有更好的靶向效果,减少了药物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

这为其在临床应用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 结语紫杉醇棕榈酸酯长循环脂质体的研究为药物递送系统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其在不同类型癌症治疗中的应用前景,以及如何改进其制备方法,以提高其稳定性和药效学特性。

在本文中,我们深入探讨了紫杉醇棕榈酸酯长循环脂质体的研究,从紫杉醇的特点到脂质体的作用,再到制备方法和研究结果,全面地介绍了这一课题。

我个人认为,这种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对于提高抗肿瘤药物的疗效和减轻毒副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在未来的临床应用中能够取得更加突出的成果。

总结回顾:本文主要介绍了紫杉醇棕榈酸酯长循环脂质体的研究,着重介绍了其制备方法和临床应用前景,并分享了个人观点和理解。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你有所帮助,深入了解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

紫杉醇是一种有效的抗肿瘤药物,然而其溶解度较低,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脂质体在中药领域的研究进展

脂质体在中药领域的研究进展

脂质体在中药领域的研究进展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脂质体的研究日渐广泛,已遍及了各大领域,并逐渐向临床应用发展。

本资料简单介绍了脂质体的定义,详细论述了中药脂质体的给药方式及其应用。

标签:脂质体;中药;特性;给药方式脂质体(liposomes)相似于生物膜结构,是一种有着双分子层的小囊泡,它对水溶性和脂溶性药物的包埋率皆很高,制成脂质体的主要原料是磷脂、胆固醇。

最初将脂质体用作药物载体的是1960年以来Rahman等人。

目前国内外对脂质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靶向特性、长效控缓释特性、以及利用以达到保护药物、细胞亲和性、组织相容性等目的[1]。

脂质体制剂技术与传统中医药的结合早在1980年以来就已经开始发展起步,近年来由于脂质体载体功能的发现更加使这一剂型受到重视。

有关中药脂质体的探索已然成为中药领域的热门。

1 脂质体在中药中的应用中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现如今,人类正处于一种生活环境日益恶劣的情况下,而一般的化学制剂药物长期服用,都有着严重的毒副作用。

所以在这种前提下,中药作为一种能够治疗很多疑难杂症的纯天然制品,使其成为全世界人类研究的焦点。

我国中医理论研究虽然历史悠久,但是由于大部分制作工艺比较落后,使得中医药迟迟无法与国际接轨。

因此,借鉴药学领域的一些高新技术对中药制剂进行改造、提高药材的质量已是中药学继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于是脂质体制剂的有效利用,势必对我国的传统中药产生积极的影响。

2 中药脂质体的分类研究2.1 中药单成分脂质体脂质体在中药领域的研究应用主导方向是中药单成分脂质体,即将中药活性单体成分制成脂质体。

从本质上看,中药单成分脂质体与西药脂质体已经没有任何区别,中药单成分脂质体相较于中药多成分脂质体的制备与质量控制都比较简单,制备技术也已基本成熟,在多种应用方面都有显著的表现[2]。

2.2 中药多成分脂质体随着研究的深入,中药多成分靶向脂质体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脂质体的研究进展

脂质体的研究进展

脂质体的研究进展摘要:脂质体作为一个新的剂型,以其强大的应用价值备受关注。

本文是对脂质体的种类和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的一个综述。

关键字:剂型脂质体制备方法剂型研究是一个古老而大有前途的学术领域.中药制剂工艺落后,质量不稳定阻滞了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

脂质体自20 世纪70 年代开始作为药物载体应用以来, 由于具有制备简单, 对人体无害, 无免疫原性反应, 易实现靶向性,可提高和延长药物疗效,缓和毒性,避免耐药性和改变给药途径等优点备受重视。

1.脂质体的定义和分类脂质体或称类脂小球、液晶微囊,是一种类似微型胶囊的新剂型,是将药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形成的薄膜中间所制成的超微型球状载体剂型,其内部为水相的闭合囊泡。

由于其结构类似生物膜,故又称人工生物膜。

脂质体主要是由双分子层组成。

磷脂(卵磷脂、脑磷脂、豆磷脂)和胆固醇是形成双分子层的基础物质,再加入其他附加剂制备而成。

1.1普通脂质体早期的脂质体是普通脂质体。

是以磷脂、胆固醇为膜材料.以传统的方法(如注入法、薄膜分散法、冷冻干燥法、逆相蒸发法、水化法)制备而成的脂质体(1)。

1.2新型脂质体近年来,为使脂质体专一作用于靶细胞和提高其稳定性,药学工作者对其组成及其表面修饰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制备了如pH敏感脂质体,热敏脂质体,长循环脂质体,前体脂质体,光敏脂质体,磁靶向脂质体和受体脂质体等新型脂质体。

1.2.1 pH敏感脂质体 pH敏感脂质体是用含有pH敏感基团的脂质制备(9)。

加入台可滴定酸性基团的物质,应用不同的膜材或通过调节脂质组成比例。

可获得具不同pH敏感性的脂质体,pH敏感脂质体膜发生结构改变,促使脂质体膜与核内体/溶酶体膜的融合。

将包封的物质导入胞浆及主动靶向病变组织。

利用这种机制构建pH敏感脂质体可以治疗对不同pH敏感性的肿瘤。

1.2.2长循环脂质体用聚乙二醇衍生物修饰脂质体,可以延长体内循环时间,故称为长循环脂质体,又称隐形脂质体。

具有延长脂质体体内半衰期的作用(2)。

脂质体技术在中药给药系统中的应用进展

脂质体技术在中药给药系统中的应用进展

脂质体技术在中药给药系统中的应用进展目的综述脂质体技术在中药给药系统应用的进展情况。

方法查阅近几年有关脂质体在中药给药系统中应用的国内外文献,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

结果脂质体技术可以在抗肿瘤、提高免疫力、保护肝损伤、降血糖、保护心脑血管以及抗菌消炎等治疗领域得到广泛研究。

结论脂质体作为中药载体,不仅可以提高中药的疗效,而且还可以减少给药剂量以及降低药物毒副作用,表明脂质体技术在中药给药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标签:脂质体技术;中药给药系统;应用脂质体(Liposome)是磷脂分散在水中形成的一个类球状的、包封一部分水相的封闭囊泡。

作为一种新型的给药系统,其特点为:脂质体的双分子层结构类似细胞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药物包裹在脂质体内部,提高了药物稳定性,延缓药物在体内降解;减少用量,增加疗效等。

在20世纪80年代脂质体技术就已经应用到中国传统中医药领域[1],中药脂质体技术近年来得到国内外广大研究学者的重视,成为中药制剂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热点。

因此,本文就脂质体作为中药给药新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1中药脂质体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从天然甘草中提取的有效活性成分异甘草素,具有抑制乳腺癌、胃癌、前列腺癌、肺癌等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作用。

张晶等[2]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了异甘草素脂质体,并研究了脂质体对Hela(人宫颈腺上皮癌细胞系)和Siha(人宫颈鳞状上皮癌细胞系)宫颈癌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异甘草素脂质体对宫颈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成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于第3 d达到最大抑制率,其抑制率最高分别为83.44%和96.14%,与对照组(异甘草素)相比较,抑制效果明显强于对照组。

2中药脂质体在免疫学方面的应用香菇多糖是从香菇中提取的有效活性成分,具有提高免疫功能和刺激干扰素形成等广泛的药理作用。

蔡云等[3]比较香菇多糖脂质体与注射剂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香菇多糖脂质体可以增强巨嗜细胞吞噬能力,促进外周血和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提高动物体液免疫功能,其效应与剂量相关,与注射剂相比其效应有所提高。

脂质体技术在铂类药物抗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脂质体技术在铂类药物抗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072CARCINO GENESIS ,TERATO GENESIS &MUTA GENESISVol.34No.1Jan.2022脂质体技术在铂类药物抗肿瘤研究中的应用问天娇1,李思颖2,郑颖1,崔京霞2,*(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药学部,河北石家庄050011;2.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11)收稿日期:2021-06-25;修订日期:2021-12-06基金项目:河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重点基础研究项目(12966417D);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H2012206039)作者信息:问天娇,E-mail :**********************。

*通信作者,崔京霞,E-mail :***************【摘要】以铂类药物(如顺铂、卡铂和奥沙利铂)为基础的化疗是一类常见的肿瘤治疗方法,但由于其毒性大、易产生耐药、药代动力学特征较差等原因,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因此,开发低毒、高效的新型铂类制剂成为铂类药物的研发热点,而脂质体具有靶向、减毒、增效的优良特性,是抗肿瘤药物的理想递送载体。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脂质体药物递送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并对几种铂类药物脂质体处方的临床评价进行了分析,以期为铂类药物新剂型的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脂质体技术;铂类药物;肿瘤抑制;体内递送;临床评价中图分类号:R730.5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616X(2022)01-0072-03doi :10.3969/j.issn.1004-616x.2022.01.014铂类药物因其独特的抗癌机制和广泛的抗癌谱成为目前临床肿瘤治疗中最常用的药物之一,据统计,在目前的化学疗法中,铂类抗肿瘤药物的使用率高达40%[1]。

虽然铂类药物疗效很好,但它的临床应用还是被毒性较大、易产生耐药性以及血液循环时间短所限制,因此亟待开发新型铂类药物,以进一步提高其疗效及安全性。

脂质体拥有生物相容性好、载药量高,药代动力学特征更优等特点,是铂类药物的理想递送载体。

抗肿瘤药紫衫醇脂质体的研究

抗肿瘤药紫衫醇脂质体的研究

抗肿瘤药紫衫醇脂质体的研究姓名:黄迅学号:100705038班级:2010级5班【摘要】目的介绍紫衫醇脂质体的作用机理、制备和发展应用。

方法根据近几年来国内相关文献,介绍和评价紫衫醇脂质体的作用机理、制备和发展应用。

结果更多的让我们了解了紫衫醇脂质体制备方法和各种发展方向。

结论在了解更多的制备方法和、发展方向,望将来能开辟更好的抗肿瘤临床新途径。

【关键字】紫衫醇脂质体抗肿瘤应用与发展制备【abstract】objective to introduce the purple shirt alcohol mechanism, prepa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pplication of liposomes.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domestic related literature in recent years, introduce and evaluate the purple shirt alcohol mechanism, prepa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pplication of liposomes. Results more let us know the purple shirt alcohol liposome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various development direction. Conclusion in know more about the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hope in the future to open up new ways of better anti-tumor clinical.【keywords】the purple shirt alcohol liposome antitumor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reparation紫杉醇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常用化疗药物,但紫杉醇不溶于水,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紫杉醇均是溶于一种由聚氧乙基代蓖麻油与无水乙醇员颐员比例混合的复合溶媒中,而悦则鄄耘蕴可引发严重的过敏反应,使得临床使用紫杉醇前需应用糖皮质激素及抗组胺药物处理以减轻过敏反应。

抗肿瘤药物中脂质体的应用进展

抗肿瘤药物中脂质体的应用进展

3.3组织因子(t i s s ue f a ct o r.T F)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与内在凝血途径相比,TF途径在生理性止血过程与病理过程的血栓形成中具有重要意义。

在血管壁受损时,受刺激的内皮细胞表达TF。

3.4血浆蛋白C活化肽(P C P)测定PC P是蛋白C在凝血酶TM复合物作用下,被激活时由其重链氨基端所释放的,由12个氨基酸组成的酶性肽段,在凝血酶生成增多时的PTS.血浆PC P含量可增高。

4纤溶系统4.1血浆B口l一15和B pl5-42肽段凝血系统被激活的同时,纤溶系统也被激活。

B pl-42和B pl5-42肽段均属纤溶活性增强的早期产物.纤溶酶作用于纤维蛋白I(纤维蛋白原失去一对FPA后的名称),降解下B口1-15片段;纤溶酶作用于纤维蛋白1(纤维蛋白原进一步失去一对FPB后的名称),降解下邱15—42肽段.此二肽段均为纤镕酶活性增强的早期降解产物,PTS时可见血浆中此二肽段的含量增高.4.2D二聚体(Ddi m er,D D)D D纤溶酶对交联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之一.D D水平与纤溶系统的活性及血栓的溶解有密切关系,目前认为D D是反映体内纤溶酶活性的理想指标.同时也是评价凝血加速的一个重要指标.4.3血浆纤溶酶a2抗纤溶酶复合物(PI c)由于纤藩系统中起核心作用的纤溶酶其半寿期极短,不便进行测定.既往常以血浆纤溶酶原含量下降和a2抗纤溶酶含量减低来推断纤溶酶综述93活性的增强,转而测定P I C的含量,后者含量增高提示纤溶酶生成增多。

在PT S时血浆PI C含量常见增高.5小结血栓前状态和血栓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除以上诸多实验外,还包括血黏度、红细胞检查、纤维蛋白原含量等多项检查.血栓前状态也与机体神经、体液、内分泌调节功能、单核一巨噬细胞功能有关。

年龄、饮食习惯、吸烟、药物、情绪状态、血脂、血管弹性等也有影响.一般情况下,建议先作反映血管内皮损伤的vw F、E T-1,以及反映血小板活化的pT G、G M P-140.反映凝血酶生成亢进的FPA和反映纤溶亢进的D 二聚体几项指标,再逐步展开其他有关项目,结合各方面结果综合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 2 5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 报
物碱脂质体研究的具体情况。
表1 中药 生物碱脂质体研究情况 中 药 创 新 点: 脂 质 体 剂 型、 质 量 控 制、 药 效 制 备 方 法 评 价 指 标: 包 封 率 文 献
L . ) 根 茎 中提 取 的一 种 多 酚类 化合 物 , 具 有降 血 脂 、 抗 发炎 、 抗 氧化 、 抗 动 脉粥 样 硬化 、 抗 肿瘤 等作 用 , 能 抑 制肿 瘤 细胞 的产 生 、 增殖 、 转 移 等 。文 中表 2从 创 新点 、 制 备方 法 、 评 价指 标等 三 方面来 比较 各种 中药
己( S t e p h a n i a t e t r a n d r a n) 的干燥 根 中提 取 的一种 双 苄 基 异 喹啉 生 物 碱 , 具有 消炎、 直 接 抑 制 肿 瘤 细 胞 生
长、 镇痛、 放疗增敏、 降压、 抗矽肺和逆转肿瘤细胞 的
多药耐药性、 元 明显毒 副作用 等。文 中表 1 从创新
张 小琴
(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生化系 ,四川 汶川 6 2 3 0 0 2 )
摘要 : 研究表 明, 由于脂质体具有靶 向、 长效、 降低 毒性及 保护 包封 药物 的优点 , 脂质体 作 为抗肿瘤 抗癌 药物载 体 已成 为研 究和 应用 的热点。近年来 , 脂质体 的抗肿瘤 中药得到 了广泛 的研究 , 取得 了较大 的进 展。通过对 脂质体
第3 O卷第 2期 2 0 1 3年 6月
阿 坝 师 范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Ab a T e a c h e r s Co l l e g e
Vo 1 . 3 0, No . 2
J u n . 2 0 1 3
抗 肿 瘤 中药 中脂 质 体 的应 用研 究
脂质体是将药物包封于类似生物膜结构的双分 性、 降低药物毒 素和提高药 物稳定性等优点。脂 质
子层 中所得 的超微 型球 状载体 , 具 有靶 向性 、 缓 释 碱 , 具有抗肿瘤、 抗菌 、 抗炎 、 抗过敏 、 免疫及生物反 应调节作用 等功效。马钱 子碱 ( B r u c i n e ) 是马钱科 植物马钱( S t r y c h n o s n u x— v o m i c a L . ) 的主要有效成 分之一 , 可用于 胃癌 、 肠癌 、 肺癌 、 肝癌 、 白血病等癌 症。长春新碱 ( V i n c r i s t i n e ) 为长春 花生物碱类抗肿 瘤药物 , 对 白血病 、 淋 巴瘤具有显著活性。粉防己碱
( 又 名汉 防 己 甲素 , T e t r a n d r i n e ) 是 从 防 己科 植物 粉 防
体作为抗肿瘤药 物的载体 , 在 当前抗肿瘤 中药脂 质 体的研究 中, 中药生物碱脂质体 、 中药黄酮化合物脂 质体 、 中药萜类化合物脂质体及 中药多糖脂质体等
几类是 目前这个方 向的研究热 点 , 下面对这几类脂 质体作较为全面 的分析 比较 , 从列表 中可 以比较 出 这几类脂质体各 自在抗肿瘤方面的优缺点。 2 抗肿瘤 中药生物碱脂质体的研究 抗肿瘤中药生物碱脂质体研究较多的有羟基喜 树碱、 苦参碱、 马钱子碱 、 长 春新 碱、 粉防 己碱 等几
导致细胞死亡 。被认为是喜树碱的天然衍生时间地保持较高的药物
羟基喜树碱 , 是从喜树中提取 的另一种生物碱, 因
浓度和提高药物与靶部位相结合 的选择性 , 全身吸 其毒性 比喜树碱小而在 临床上有较好 的应用前景。 收药量较少并降低毒副作用 , 显 示 了其特有的优越 苦参碱 ( m a t r i n e ) 存在于豆科植物苦参 ( S o p h o r a l f a —
在 中草 药生物碱 、 黄 酮化合 物、 萜类化合 物、 多糖等抗肿瘤 方面的作用 的分 析 比较 , 希望 为进一步研 究脂质体在 抗肿
瘤 中草 药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 脂质体 ; 抗肿 瘤 ; 中药
中图分类号 : R 2 8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8— 4 1 4 2 ( 2 0 1 3 ) 0 2— 0 1 2 5—0 4
性, 引领 了对 主动 靶 向性 制 剂抗 肿瘤 药 物 的新 趋 向 。
1 脂 质体 简介 v e s c e n s A i t ) 、 广豆根 ( S . s n b p r o s t r a t a c h u n a t . C h o n ) 和
苦 豆子 ( S . Q l o p e c u r o i o l e s L . ) 等干 燥 根 、 植 株 和果 实 中, 经 有机 溶剂 提 取 而成 的 四 环 喹诺 里 西 啶类 生 物
随着人们对 中草药 的深人研究 , 越来越多 的天 然有效成分被发现有助于治疗肿 瘤等疾病 , 脂质体 剂型的出现 , 在抗 肿瘤 药物 的研 究 中是一个有意义 的突破 。据研究显示 , 脂 质体对 肿瘤组织具有靶 向
是从喜树 中提取的植物抗癌药物 , 进人生物体后 , 它
通过 有择 性 地 抑 制 拓 扑 异 构 酶 I而 发 挥 细 胞 毒 作 用, 干扰 D N A 的 复制 , 造 成 不 可逆 的 D N A链 破 坏 ,
点、 制备方法 、 评价指标等三方面来比较各种中药生
种 。羟基喜树碱( H y d r o x y c a m p t o t h e c i n , 简称 H C P T )
收稿 日期 : 2 0 1 2一l 1 — 2 9
作者简 介 : 张小琴 ( 1 9 8 2 一) , 女, 四川新都人 , 阿坝师专生化 系助教 , 硕士 , 研究方 向 : 生物学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