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近代文学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近代文学)模拟试卷2

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近代文学)模拟试卷2

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近代文学)模拟试卷2(总分:5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4,分数:8.00)1.同光体(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由宋诗派在清末民初演化而来,其活动年代主要在光绪中期以后,一直延续至民国。

同光体诗人宗尚宋诗,强调学古而不呆板摹古,要有开拓创造,他们师法宋人“力破余地”的创新精神,以“外国探险家觅新世界、殖民政策、开埠头本领”的方式,开拓出诗歌传统的最后一块领地,扩大了诗歌的表现空间。

同光体分为以陈衍、郑孝胥为代表的闽派,以沈曾植为代表的浙派,以陈三立为代表的赣派。

)解析:2.新文体(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梁启超任《时务报》主笔时见诸报刊的政论和杂文,时称“新文体”。

这种“新文体”平易畅达,有很强的感染力,它打破了各派文章的章法,运用新名词、新概念及佛典、语录、俚语等,文白夹杂,兼采众制,综合了士大夫与市民的阅读趣味,既注意通俗,又在原有“报章体”的基础上加强了艺术特性,是最受当时公共舆论欢迎的文体。

)解析:3.谴责小说(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指清末出现的大量抨击时政、揭露官场黑暗的作品。

它们对现实肆意夸大:言过其实;暴露有余,批判不足;情绪渲染强烈,理性和冷静的立场不彰。

自考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真题(二)

自考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真题(二)

1.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它选出来,并填在题中的括号里。

错选或未选,该题无分。

每小题1分,共20题,计20分):1、“采欧美人之长,荟萃镕铸而得之”是康有为在《人境庐诗草序》中称赞()的诗的赞话。

A、黄遵宪B、梁启超C、康有为自己D、谭嗣同2、龚自珍《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用()的手法,记叙了扬州景物的变化,含蓄地用“初秋”的影响暗示了一个衰落时代的来临。

A、多重比喻B、幽默讽刺C、似扬实抑D、类比推理3、冯桂芬的政论散文集名()。

A、《校邠庐抗议》B、《复庄卫生书》C、《定庵集》D、《弢文录外编》4、1895年,严复在《直报》发表著名文章《原强》,引述了()著《物种起源》生物进化论学说,阐述了“物竞天生,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思想。

A、赫胥黎B、达尔文C、牛顿D、卢梭5、“文界革命”这一口号是梁启超在作于1899年的()中正式提出来的。

A、《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B、《少年中国说》C、《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D、《厦威夷游记》6、梁启超对“新文体”的解释,出自于他的()一书。

A、《少年中国说》B、《清代学术概论》C、《夏威夷游记》D、《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7、裘迁梁于1897年在《苏报》上发表的()一文,正式提出了“崇白话而废文言”的口号。

A、《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B、《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的》C、《新小说发刊词》D、《论白话为维新之本》8、梁启超于1902年在日本东京创办我国第一个小说杂志()。

A、《月月小说》B、《新小说》C、《小说月刊》D、《礼拜六》9、青年鲁迅于()年创作了文言短篇小说《怀旧》。

A、1900B、1897C、1911D、190210、革命派小说家陈天华的小说()以舟山的民权村为背景描写革命党人的革命活动。

A、《狮子吼》B、《新中国未来记》C、《断鸿零雁记》D、《维新梦》11、革命派小说的代表人物黄小配,著有《洪秀全演义》、《甘载繁华梦》、《宦海升沉录》、《大马篇》等,《洪秀全演义》基本上是按照古代小说()的结构方式写作的。

11364中国近代文学史自考真题

11364中国近代文学史自考真题

11364中国近代文学史自考真题1、“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中“徘徊”的读音是“pái huái”。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1《我的母亲》中“母亲笑了。

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

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

”这句话运用了动作、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儿子回家过年的喜悦,得知儿子即刻就要返校的惊讶及无奈。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1说话的基本原则是简明、连贯、得体。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的下一句是“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1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单选题] * A.滑稽(jī)宽宥(yǒu)菡萏(hán)殚精竭虑(dān)B.门槛(kǎn)缄默(jiān)胸脯(pú)间不容发(fà)(正确答案)C.坍塌(tān)锃亮(zèng)怯懦(ruò)信手拈来(diān)D.盘桓(yuán)褴褛(lǚ)拾级(shè)舳舻相接(zhóu)6、1称对方的父亲可用“家父”。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7、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尘嚣xiāo荫庇bì栽种zāi 埋骨máiB、稀疏shū栅栏zhà禁锢gù嬉戏xīC、飒飒sà心弦xuán 挖空kōng 奢华shē(正确答案)D、灵寝qǐn 墓冢zhǒng朝拜cháo 灌木guàn8、禅的正确读音是()[单选题] *chànshàn(正确答案)chǎnshān9、1“令尊”“令堂”是对自己父母的谦称。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0、1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中的“楼阁”仅指立于山脊的我的小屋。

202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附参考答案

202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附参考答案

2023 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课程代码:00537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陈独秀提出“三大主义”主张的著名文章是A.《文学改良刍议》B. 《文学革命论》C. 《敬告青年》D. 《人的文学》2. 鲁迅《故事新编》中取材于女娲开天辟地神话、原名《不周山》的小说是A. 《采薇》B. 《补天》C.《奔月》D.《铸剑》3. 20年代中期乡土文学作家中写了《水葬》的贵州籍作家是A. 台静农B. 王鲁彦C. 蹇先艾D. 王任叔4.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的作者是A. 鲁迅B. 叶绍钧C. 郭沫若D. 郁达夫5. 在30年代中期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的主要人物是A. 胡风B. 郭沫若C. 徐懋庸D. 茅盾6. 以散文诗笔法创作的小说《月牙儿》的作者是A. 巴金B. 老舍C. 田汉D. 艾芜7. 《北京人》中虚伪自私、猜忌多疑、欺善怕恶而又精明强干的女性形象是A. 蘩漪B. 陈白露C. 曾思懿D. 金子8. 丁玲写一个叫陆萍的进步青年来到解放区后的见闻与感受的作品是A. 《我在霞村的时候》B. 《一颗未出膛的枪弹》C. 《田家冲》D. 《在医院中》9. 《对于天的怀乡病》表达了现代人灵魂深处渴望“回返”的尖锐痛楚,它的作者是A.戴望舒B. 田间C. 艾青D. 臧克家10. 30年代的优秀报告文学作品除了夏衍的《包身工》,还有宋之的的A. 《一九三二年的月光曲》B. 《一九三〇年春上海》C. 《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D. 《一九三四年的逃亡》11. 散文集《缘缘堂随笔》深受佛学影响,流露出自然童真的情趣,其作者是A. 林语堂B. 丰子恺C. 朱自清D. 王统照12. 40年代政治讽刺诗集《马凡陀的山歌》的作者是A. 臧克家B. 郭沫若C. 穆旦D. 袁水拍13. 沙汀描写四川农村生活的三部长篇小说,除了《淘金记》《困兽记》还有A. 《还乡记》B. 《南行记》C. 《猫城记》D. 《果园城记》14. 形成于五六十年代的“荷花淀派”的领军人物是A. 赵树理B. 孙犁C. 马烽D. 袁静15. 下列堪称“新派武侠小说”代表作家的是A. 金庸B. 宫白羽C. 郑证因D. 王度庐16. “十七年”散文作家中,注重知识性、趣味性与思想性结合的是A. 杨朔B. 秦牧C. 刘白羽D. 魏巍17. 高晓声笔下的著名农民形象陈奂生最早出现于A. 《“漏斗户”主》B. 《李顺大造屋》C. 《陈奂生上城》D. 《陈奂生转业》18. 王安忆在《长恨歌》中塑造的典型的上海女性形象是A. 雯雯B. 曾树生C. 王琦瑶D. 白流苏19. 新时期散文家中以随笔谈论与评说民国人物而受人称道的是A. 巴金B. 张中行C. 余秋雨D. 杨绛20. 沙叶新呼唤与张扬民族阳刚之气的剧作是A. 《陈毅市长》B. 《假如我是真的》C. 《马克思秘史》D. 《寻找男子汉》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中国近代文学史,自考复习

中国近代文学史,自考复习

1、“五四”文学大致经历的三个阶段。

答:一、1917年至1920年新文学的萌芽期。

二、1921年到1926年文体大解放的创作活跃期。

三、1926到1927年沉寂。

2、《阿Q正传》独特而鲜明的艺术风格。

答:一、外冷内热。

作者将思想启蒙者的高度热情,在小说中转化为对阿Q的痛苦生活、愚昧无知和悲剧命运的深切同情,转化为对辛亥革命中途夭折的无比痛惜,转化为对赵太爷假洋鬼子之流凶残暴虐横行乡里的憎恶鄙视。

二、以讽抒情。

作者以讽刺手法批判了阿Q的落后、麻木和精神胜利法,鞭挞了赵太爷等人的凶残卑劣,谴责了知县大老爷等的反动实质,同时在讽刺背后处处隐含着作者改革社会、重铸国魂的革命热情。

三、形喜实悲。

作品展示了阿Q种种可笑的行径,但在这种喜剧性场面后面却都隐藏着深刻的悲剧,我们在被那些喜剧场面引得发笑的同时,又总是有一股无情的力量,把我们的笑变成一种含泪的笑。

3、《故事新编》的写作特点。

答:一、依据古籍和容纳现代。

“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片”。

二、将古人写活。

作者主要从现实生活出发,不给古人戴上光圈,而是将古人当做人,寻找古今人思想情感上的相通之处加以推想和发展。

三、运用“油滑”手段,在穿插性的喜剧人物身上,赋予现代化的细节,为“借古讽今”服务。

4、《朝花夕拾》的写作特点和艺术风格。

答:一、作品里写的事和人,往往饱含作家强烈的爱憎,闪烁着社会批判的锋芒,在平淡的叙述中寓有褒贬,在简洁的描述中分清是非,使回忆往事与批判现实融合在一起。

二、以叙事为主,但同时穿插了议论,融入了浓厚的抒情,是叙事和议论、抒情的有机结合。

三、清新恬淡与讽刺幽默的统一,是《朝花夕拾》的艺术风格。

5、叶绍钧创作出版的长篇小说《倪焕之》答:一、l928年,叶绍钧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倪焕之》。

作品的问世,标志着叶绍钧不但在小说体裁的开拓上作出了新的贡献,而且,在表现生活内容的广度上也有所拓展。

作品最大的特点是将知识分子个人的人生道路与对时代社会命运的探求结合起来,在个人命运的展示中寓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

2025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5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5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哪位思想家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A. 魏源B. 林则徐C. 康有为D. 梁启超2、戊戌变法失败后,哪位思想家提出了“民主、科学”的口号?A. 谭嗣同B. 陈独秀C. 梁启超D. 康有为3、题干:以下哪位学者被誉为“中国近现代史的开创者”?A. 鲁迅B. 陈独秀C. 毛泽东D. 吕振中4、题干:在辛亥革命中,以下哪位是革命党人中的杰出代表?A. 康有为B. 梁启超C. 孙中山D. 蔡元培5、题干: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爱国运动,该运动被称为:A. 五卅运动B. 五四运动C. 五七运动D. 五九运动6、题干:在近代中国,提出“民主与科学”作为新文化运动指导思想的人物是:A. 康有为B. 梁启超C. 陈独秀D. 胡适7、在近代中国,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的开始?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抗日战争8、中国近现代史上,以下哪位人物被称为“中国近代化第一人”?A、康有为B、梁启超C、孙中山D、曾国藩9、题干: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重要概念?A. 毛泽东B. 刘少奇C. 邓小平D. 陈独秀 10、题干:以下哪次战争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结束?A. 北伐战争B. 抗日战争C. 解放战争D. 抗美援朝战争11、题干: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毛泽东誉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中流砥柱”?A.孙中山B.陈独秀C.鲁迅D.周恩来12、题干:以下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A.五四运动B.国民大革命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1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始的事件是: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洋务运动D. 戊戌变法14、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以下哪一项不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A. 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 为中国民主革命开辟了道路C. 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D. 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15、【题目】在辛亥革命中,哪位人物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A. 孙中山B. 康有为C. 袁世凯D. 黄兴16、【题目】在五四运动中,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事件是:A. 章太炎发表《新青年》B. 北京学生举行游行示威C. 上海工人罢工D. 中国共产党成立17、在戊戌变法中,以下哪位人物主张变法以实现国家富强?A. 康有为B. 梁启超C. 谭嗣同D. 慈禧太后18、以下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A. 鸦片战争B. 中法战争C. 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以下哪位人物被誉为“中国近代启蒙运动的先驱”?A. 鲁迅B. 康有为C. 梁启超D. 梁启超 20、在辛亥革命中,以下哪项是武昌起义的直接原因?A. 满清政府的腐败B. 袁世凯的专制统治C. 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D. 武昌新军士兵起义2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是什么?A. 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B. 反对封建礼教,提倡新道德C. 以上都是D. 以上都不是22、在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是谁?A. 陈独秀B. 李大钊C. 毛泽东D. 周恩来23、以下哪位思想家提出了“民主”、“科学”、“民生”三大主张?A. 梁启超B. 康有为C. 陈独秀D. 胡适24、以下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北伐战争D. 国共合作25、下列哪一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承担领导中国革命责任的开始,并创建了人民军队?A、武昌起义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广州起义二、简答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第一题简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全国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年真题和答案(珍藏版)[1]

全国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年真题和答案(珍藏版)[1]

2009年7月全国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2009年7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答案全国2009年4月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课程代码:0370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851年,中国爆发的一场伟大的农民战争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B.太平天国运动C.台湾高山族人民抗日斗争D.义和团运动2.1911年4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黄兴带领下举行了( )A.惠州起义B.黄花岗起义C.护国战争D.护法战争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约法》C.《钦定宪法大纲》D.《总统选举法》4.1914年7月,孙中山在东京正式成立了( )A.兴中会B.中国同盟会C.中华革命党D.中国国民党5.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的是( )A.胡适B.鲁迅C.李大钊D.陈独秀6.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是( )A.戊戌变法运动B.保路运动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7.1922年召开的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A.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B.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C.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D.土地革命总路线8.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人运动第一个高潮的起点是( )A.香港海员罢工B.安源路矿工人罢工C.京汉铁路工人罢工D.省港工人罢工9.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三民主义B.新三民主义C.新民主主义D.社会主义10.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制造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的( )A.中山舰事件B.整理党务案C.四一二政变D.七一五政变11.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建立后,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是从( )A.重工业方面开始的B.商业方面开始的C.轻工业方面开始的D.金融业方面开始的12.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方针的会议是( )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C.遵义会议D.洛川会议13.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内出现的主要错误倾向是( )A.“左”倾盲动主义B.“左”倾教条主义C.右倾保守主义D.右倾投降主义14.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侵略中国的( )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华北事变D.卢沟桥事变15.1933年11月,在福州发动抗日反蒋事变的国民党爱国将领是( )A.马占山和李杜B.冯玉祥和吉鸿昌C.蔡廷锴和蒋光鼐D.张学良和杨虎城16.1941年3月,在大后方抗日民主运动中诞生的民主党派是( )A.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B.中国民主建国会C.中国民主促进会D.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7.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军队取得第一次重大胜利的战役是( )A.平型关战役B.雁门关战役C.阳明堡战役D.台儿庄战役18.1945年8月,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的是( )A.朱德B.毛泽东C.彭德怀D.刘伯承19.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 )A.《国共重庆谈判纪要》B.《国共重庆谈判协定》C.《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协定》D.《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20.1948年4月,毛泽东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著作是( )A.《新民主主义论》B.《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C.《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D.《将革命进行到底》21.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49年4月21日发起的重大战役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22.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颁布的时间是( )A.1950年5月B.1950年6月C.1951年7月D.1951年8月23.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构工作人员中开展了( )A.肃反运动B.整风、整党运动C.“三反”运动D.“五反”运动24.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实现( )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B.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国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5.新中国开始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 )A.1950年B.1951年C.1952年D.1953年26.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27.毛泽东系统阐明农业合作化理论的重要文献是( )A.《介绍一个合作社》B.《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C.《组织起来》D.《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28.在中共八大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的是( )A.毛泽东B.陈云C.周恩来D.邓小平29.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 )A.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B.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C.敌我矛盾D.人民内部矛盾30.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是( )A.1949年B.1966年C.1971年D.1978年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自学考试:2304中国现代文学史试卷及解析

自学考试:2304中国现代文学史试卷及解析

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史试卷及解析壹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代表郁达夫创作风格晚期转向诗意抒情的作品是()。

A.《迟桂花》B.《茫茫夜》C.《秋柳》D.《空虚》2周作人的新诗佳作是()。

A.《春水》B.《月夜》C.《小河》《教我如何不想她》3朱自清反映父子情深的散文是()。

A.《执政府大屠杀记》B.《背影》C.《荷塘月色》D.《择偶记》4提出国防文学口号的左联领导人是()。

A.周扬B.鲁迅C.胡风D.冯雪峰5《三人行》的作者是()。

A.郁达夫B.成仿吾C.郭沫若D.茅盾6巴金的长篇小说《家》《春》《秋》被合称为()。

A.激流三部曲B.爱情三部曲C.漂流三部曲D.农村三部曲7《北京人》中寄人篱下但显出坚韧灵魂的女性是()。

A.繁漪B.金子C.愫方D.陈白露8丁玲写一个叫贞贞的女孩被侵略者所掳,回家遭歧视的作品是()。

A.《莎菲女士的日记》B.《我在霞村的时候》C.《在医院中》D.《一颗未出膛的枪弹》9诗歌《老马》的作者是()。

A.田间B.艾青C.穆木天D.臧克家10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1938年3月成立于()。

A.上海B.武汉C.南京D.重庆11师陀的作品是()A.《南行记》B.《果园城记》C.《还乡记》D.《淘金记》12《亚细亚的孤儿》的作者是()。

A.吴组湘B.吴祖光C.吴浊流D.吴稚晖13《王贵与李香香》借鉴的民间艺术是()。

A.信天游B.二人转C.鼓书D.评弹14十七年文学中被誉为中国农民革命运动史诗的长篇小说是()。

A.《三里湾》B.《苦菜花》C.《红旗谱》D.《登记》15抒写乡愁产生重大影响的台湾当代诗人()。

A.洛夫B.杨牧C.痖弦D.余光中16文革时期浩然以高大泉为主人公的小说是()。

A.《金光大道》B.《喜鹊登枝》C.《西沙儿女》D.《艳阳天》17新时期改革文学的代表是()。

A.卢新华《伤痕》B.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C.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邓友梅《那五》18韩少功的《爸爸爸》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3年7月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近代文学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王国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成名句”之言,出自他的( C)
A.《蕙风诗话》B.《艺概词典概》C.《人间词话》D.《宋元戏曲考》
2.梁启超实践其政治小说理论的创作是( B)
A.《夏威夷游记》B.《新中国未来记》C.《维新梦》D.《新罗马》
3.近代宋诗运动的诗学观是建立在传统诗学( C )观的基础上的
A.江山之助B.真我不俗C.温柔敦厚D.经世致用
4.曾国藩曾经选编( B)一书,用以扩充桐城派的《古文辞类纂》
A.《古文观止》B.《经史百家杂钞》C.《讨粤匪檄》D.《唐宋文醇》
5.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将小说与其它文类进行了比较,认为小说在文学中的位置应处于( A)
A.最上乘B.最下等C.中等D.与其它文类并驾齐驱
6.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中的名句上联是“苟利国家生死以”,下联是( B )
A.“百无聊赖以诗鸣” B.“岂因祸福趣避之”C.“不拘一格降人材” D.“留得家园五十春”
7.林纤运用( D )文体来翻译外国文学作品,这是他译述风格的典型特征
A.白话B.方言C.报章体D.文言
8.谭嗣同热切响应梁启超的政治主张和文学主张,他的政治散文(A)是非常典型的“报章文体”A.《仁学》B.《少年中国说》C.《变法通义》D.《经世文编》
9.我国最早用白话翻译外国小说的周桂签,曾翻译了一篇外国小说( D ),被公认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直译小说
A.《巴黎茶花女遗事》B.《四日》C.《默》D.《毒蛇圈》
10.黄小配兄弟创办的小说期刊是(A )
A.《中外小说林》B.《新小说丛》C.《小说世界》D.《小说林》
11.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是近代大型组诗之一,总计有( C )首之多
A.89 B.120 C.315 D.200
12.曾国藩为适应新的历史变化,在桐城派所主张的“义理”、“辞章、”考据“之外再加上(A ),以改革散文创作。

A.“经济” B.“文化” C.“军事” D.“教育”
13.近代初期“尊情”诗潮的理论著作是林昌彝的( B )
A.《艺概》B.《射鹰楼诗话》C.《石遗室诗话》D.《蕙风诗话》
14.(D )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最具性格光彩的形象,透过这一形象,可以看到封建社会精神支柱彻底崩溃的情状
A.九死一生B.吴继之C.吴研人D.苟才
15.1898年,梁启超在他主办的《清议报》上开辟了第一个公开的诗歌园地(B ),专门发表新派诗人的诗作
A.“诗界潮音录”B.“诗文辞随录”C.“杂歌谣” D.“诗界革命”
16.钱江是《洪秀全演义》中的虚构人物,是贯穿全书的灵魂,是一个近似(C)的人物
A.宋江B.关羽C.诸葛亮D.孙悟空
17.黄遵宪于( A )年写作的《日本图志》一书,是一部系统地向国人介绍日本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尤其是维新变法情形的重要史书
A.1887 B.1900 C.1902 D.1905
18.黄小配的《五日风声》是一篇反映( C )事件的报告文学,也是目前我们所知道的中国最早的报告文学,于1911年5月在《南越报》上连载
A.“辛亥革命” B.“抗英” C.“辛亥广州起义” D.“北伐”
19.《晓抵九江作》一诗是同光体诗人( B)的代表作
A.陈衍B.陈三立C.沈曾植D.郑孝胥
20.1904年,南社诗人柳亚子、陈去病与著名戏剧家( D )一道创办《二十世纪大舞台》杂志
A.梁启超B.梅兰芳C.谭鑫培D.汪笑侬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1.近代宋诗运动以(BE)为宗,反对宗唐,强调学习宋代江西诗派,进而追摹杜甫
A.韩愈B.黄庭坚C.陆游D.杨万里E.苏拭
22.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论及小说具有“支配人道”的“四种力”,这“四种力”分别是ABCE
A.“刺” B.“熏” C.“浸” D.“染” E.“提”
23.清朝末年有所谓“清季四大词人”之称,这四大词人分别是( BCDE )
A.王国维B.朱孝臧C.况周颐D.郑文焯E.王鹏运
24.鲁迅于19M年弃医从文,很快就写作了(ABCDE)等宣传新的文化思想和科学知识的重要论文
A.《摩罗诗力说》B.《文化偏至论》C.《科学史教篇》D.《人之历史》E.《斯巴达之魂》25.近代翻译家严复在《天演论》凡例中提出了著名的( BCE)三点论,是近代最具影响力的翻译理论
A.美B.雅C.信D.善E.达
26.近代西方文化的(AB )精神的传播,影响了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改变了广大国人的价值观念A.民主B.科学C.敬业D.人权E.法制
27.近代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对日本进行一系列的考察和研究,( ABCDE)就是其中的代表作A.《使乐杂咏》B.《扶桑日记》C.《谈瀛录》D.《东搓见闻录》E.《日本新政考》28.辛亥革命前后,戏曲界掀起了一场戏曲改良运动,遍及全国各地,其中,影响较大、活动时间持久的戏曲团体有( ABCD)
A.陕西易俗社B.四川戏曲改良公会C.三庆会D.奎德社E.春柳社
29.二十世纪之初,王国维花了六七年的时间研读(ADE )的哲学著作,在大力宣扬他们的哲学思想的同时,运用他们的哲学思想去分析、研究文学作品,取得非凡的学术成就
A.叔本华B.马克思C.康德D.拍拉图E.席勒
30.维新派文学革新运动相继提出了( BCD)口号
A.“戏剧界革命” B.“诗界革命” C.“文界革命” D.“小说界革命” E.“民间文学改良”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南社的机关刊物是《__南社丛刻________ 》。

32.人心思变,要求____以变应变______ 成为近代中国人的心理特征之一。

33.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性质是____半封建半殖民地______ 。

34.近代中国文学读者群体已经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日益扩大,逐渐形成了以_工农商学兵_________ 为主体的新的读者群。

35.魏源在林则徐主编的《四洲志》基础上编著的《_____海国图志_____ 》曾在日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6.著名小说家_曾朴_________ 与丁祖荫、徐念慈一起被视为“清末介绍西洋思潮的常熟三巨子”。

37.产生于国势艰危之时的近代诗歌的第一个显著特点,表现在___爱国和主变_______ 成为近代诗歌的基本主题。

38.鲁迅先生在《__中国小说史略________ 》一书中称《三侠五义》“绘声状物,甚有评话习气。

”39.《儿女英雄传》是一部针对古典小说名著《红楼梦》的、美化封建社会的侠义言情小说,女主角名叫何玉风。

40.雅片战争前后,以张惠言、周济为代表的常州词派,以___比兴寄托_______ 相号召。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1.简述梁启超文学批评的主要内容与评论方式。

42.湘乡派有什么文学主张?
43.黄小配的《五日风声》是目前我们所知道的中国最早的报告文学,根据何在?
44.简述秋理诗歌的前后期特点。

45.苏曼殊爱情小说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五、评析题(15分)
46.试赏析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六、论述题(20分)
47.黄遵宪诗歌的特征是什么?试举具体作品为例证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1.C 2.B 3.C 4.B 5.A 6.B 7.D 8.A 9.D 10.A 11.C 12.A 13.B 14.D 15.B 16.C 17.A 18.C 19.B 20.D 21.BE 22.ABCE 23.BCDE 24.ABCDE 25.BCE 26.AB 27.ABCDE 28.ABCD 29.ADE 30.BCD
31.南社丛刻32.以变应变33.半封建半殖民地34.工农商学兵35.海国图志
36.曾朴37.主变与爱国38.中国小说史略39.儿女英雄传40.比兴寄托
41.梁启超文学批评的主要内容涉及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所有文学样式。

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鼓吹政治小说,通过评论具体作家作品阐述文学现象,注意吸收西方文艺理论,探讨文学创作现象和审美规律。

42.湘乡派主张文章与时变相因,在桐城派的义理、辞章、考据之外加上“经济”,强调文学从理出情。

43.新闻性;纪实性;文学性。

44.秋理诗歌以1904年东渡日本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多是风花雪月、离愁别绪,表现闺秀生活,多用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

后期则洋溢着忧国忧民的感慨,推翻满清的誓言,表现了一个革命者的英雄形象,直抒胸臆,慷慨豪放,想象奇丽。

45.苏曼殊爱情小说都是描写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具有对爱情自主的追求和屈从封建秩序的双重性,从爱情悲剧的角度触及反封建主题,这一悲剧基调既是时代的迷茫和企求,也是作者的迷茫和企求,揭示了封建秩序给人的枷锁和社会非人性的劣根。

46.诗人想念自己的家乡,无奈辞官离开京城,不能发挥政治才能,但还能为社会做点贡献。

47.黄遵宪诗歌在思想上表现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批判封建主义描绘海外山川风物、社会政治、科技文明等,纪录家乡景物;艺术上笔法灵活,写景真切,风格多样,大胆创新,多长篇巨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