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纲(自考整理)
2018年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全国高等院校本科生的( )A.公选课B. 必选课C.任选课D.必修课正确答案:D2.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 )A.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B.1911年以来中国的历史C.1919年以来中国的历史D.1949年以来中国的历史正确答案:A3.在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等地区已经出现早期文明社会要素的时间是( )A.约在四五千年以前B.约在五六千年以前C.约在六七千年以前D.约在七八千年以前正确答案:B4.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 )A.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君主立宪制度C.民主共和制度D.酋长制度正确答案:A5.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 )A.平等制度B.封建宗法等级制度C.城市制度D.乡村制度正确答案:B6.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A.法家思想B.道家思想C.儒家思想D.杂家思想正确答案:C7.标志着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事实是( )A.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1775年的美国资产阶级革命C.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D.1861年的俄国资产阶级革命正确答案:A8.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 )A.虎门销烟B.鸦片战争C.洋务运动D.中华民国建立正确答案:B9.英国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北京条约》B.《南京条约》C.《黄埔条约》D.《望厦条约》正确答案:B10.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 )A.封建社会B.半封建社会C.半殖民地社会D.殖民地社会正确答案:A1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半殖民地社会B.半封建社会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不完全的殖民地社会正确答案:C12.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自己的( )A.封建社会B.半封建社会C.半殖民地D.殖民地正确答案:D13.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的被压迫阶级是( )A.资产阶级B.地主阶级C.工人阶级D.农民阶级正确答案:C14. 中国工人阶级最早出现于( )A.19世纪40至50年代B.19世纪50至60年代C.19世纪60至70年代D.19世纪70至80年代正确答案:A15.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C.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正确答案:C16.鸦片战争前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主要指( )A.中国的历史文化从未间断一直延续至今B.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丰富多彩灿烂辉煌C.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D.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高峰迭起美不胜收正确答案:ABCD17.五六千年以前,在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等地区已经出现早期文明社会要素,主要有( )A.城市B. 墓葬C.农业D.家畜饲养正确答案:ABCD18.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领域主要是( )A.天文学B. 数学C.农学D.医药学正确答案:ABCD19.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的杰出科技成果四大发明是( )A.造纸术B. 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正确答案:ABCD20.在古代中国的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伟大壮举和动人佳话,包括( )A.汉代张骞班超通西域B.唐代玄奘西行印度取经C.鉴真东渡日本传经D.明代郑和下西洋正确答案:ABCD21.中国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产生了许多杰出的( )A.政治家B.军事家C. 思想家D.教育家正确答案:ABCD22.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出现过一些“盛世”,主要是( )A.汉代的“文景之治”B.唐代的“贞观之治”C.唐代的“开元之治”D.清代的“康雍乾盛世”正确答案:ABCD2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需要两大前提,即( )A.少数人积累大量的货币财富B.劳动者丧失生产资料变成自由出卖劳动力的无产者C.思想上的启蒙运动D.世界市场的广泛开拓正确答案:AB24.英国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原因是( )A.英国资本主义扩张发展的客观要求B.英国政府蓄谋已久的武装侵略政策C.中国人民禁烟斗争D.中国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正确答案:ABD25.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西方列强攫取中国大量侵略特权的条约有( )A.《南京条约》B.《虎门条约》C.《望厦条约》D.《黄埔条约》正确答案:ABCD26.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主要有( )A.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B.封建势力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基础和支柱C.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仍然占主导地位D.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已产生,但发展缓慢,力量软弱正确答案:ABCD27.鸦片战争后中国新产生的阶级有( )A.工人阶级B.资产阶级C.农民阶级D.地主阶级正确答案:AB。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题-13-1_真题-无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题-13-1(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
1. 近代第一个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是( )A.法国 B.美国C.英国 D.日本2.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A.封建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殖民地社会3. 强行割去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的不平等条约是( )A.《虎门条约》 B.《黄埔条约》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4. 《天朝田亩制度》的中心内容是( )A.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B.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C.解决土地问题 D.促进农副业生产发展5. 1861年,清政府设立综理洋务的中央机关是( )A.外交部 B.总理各国事务衙门C.内务府 D.军机处6. “百日维新”失败后,唯一保留下来的新政措施是( )A.准许上书言事 B.开设京师大学堂和各地新式学堂C.改革科举制度 D.改革国家财政7. 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C.光复会 D.岳王会8. 辛亥革命前夕爆发的保路运动中,斗争尤为激烈的省份是( )A.广东 B.湖北C.湖南 D.四川9.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是( )A.封建地主阶级政权 B.大地主、买办资产阶级政权C.资产阶级共和国 D.小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10.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A.“自强”、“求富” B.传播马克思主义C.救国图存 D.提倡民主和科学11. 中国早期接受、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中发表《马克思主义》一文的是( )A.杨匏安 B.蔡和森C.陈独秀 D.周恩来12. 黄埔军校同旧式军校根本区别之处在于( )A.注重军事训练 B.注重文化学习C.注重培养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 D.聘请外国军事顾问13. 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的开始于( )A.金融业 B.商业C.重工业 D.轻工业14. 毛泽东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著名论断的会议是( )A.中共四大 B.中共六大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15. 红军长征前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为首的是( )A.方志敏 B.叶挺C.博古 D.杨靖宇16. 日本开始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侵华战争的标志是( )A.“七七”事变 B.“一二八”事变C.“九一八”事变 D.华北事变17. 抗日根据地建设的首要的、根本的任务是( )A.加强文化建设 B.加强经济建设C.加强政权建设 D.加强社会建设18.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的是( )A.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系统阐述C.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系统阐明D.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系统阐述19. 重庆谈判期间,中共中央正式确定的战略方针是( )A.“让开大路,占领两厢” B.“向南发展,向北防御”C.“争取和平民主” D.“向北发展,向南防御”20. 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正式提出的行动口号是( )A.“反对内战,争取自由” B.“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C.“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D.“向北发展,向南防御”21. 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是在( )A.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上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词中C.《论人民民主专政》中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闭幕词中22.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对私营工商业的生产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进行全面调整的原则是( )A.“消灭资本主义” B.“经销代销”C.“统购统销” D.“公私兼顾、劳资两利”23. 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构工作人员中开展的运动是( )A.镇压反革命运动 B.整党运动C.“五反”运动 D.“三反”运动24.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成的第一座长江大桥位于( )A.南京 B.九江C.武汉 D.重庆25.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的一个基本方针是( )A.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B.正确处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C.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D.彻底消灭剥削制度,继续肃清反革命残余势t力26. 中共八大确定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是( )A.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C.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D.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27. “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是( )A.《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在上海《文汇报》发表B.“五一六通知”的通过C.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召开D.《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的发表28.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文件是( )A.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C.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D.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29. 1980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在深圳等地设立( )A.经济技术开发区 B.经济特区C.改革开放试验区 D.高新技术开发区30.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和谐发展 B.以人为本C.统筹兼顾 D.可持续发展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
中国近代文学史,自考复习

1、“五四”文学大致经历的三个阶段。
答:一、1917年至1920年新文学的萌芽期。
二、1921年到1926年文体大解放的创作活跃期。
三、1926到1927年沉寂。
2、《阿Q正传》独特而鲜明的艺术风格。
答:一、外冷内热。
作者将思想启蒙者的高度热情,在小说中转化为对阿Q的痛苦生活、愚昧无知和悲剧命运的深切同情,转化为对辛亥革命中途夭折的无比痛惜,转化为对赵太爷假洋鬼子之流凶残暴虐横行乡里的憎恶鄙视。
二、以讽抒情。
作者以讽刺手法批判了阿Q的落后、麻木和精神胜利法,鞭挞了赵太爷等人的凶残卑劣,谴责了知县大老爷等的反动实质,同时在讽刺背后处处隐含着作者改革社会、重铸国魂的革命热情。
三、形喜实悲。
作品展示了阿Q种种可笑的行径,但在这种喜剧性场面后面却都隐藏着深刻的悲剧,我们在被那些喜剧场面引得发笑的同时,又总是有一股无情的力量,把我们的笑变成一种含泪的笑。
3、《故事新编》的写作特点。
答:一、依据古籍和容纳现代。
“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片”。
二、将古人写活。
作者主要从现实生活出发,不给古人戴上光圈,而是将古人当做人,寻找古今人思想情感上的相通之处加以推想和发展。
三、运用“油滑”手段,在穿插性的喜剧人物身上,赋予现代化的细节,为“借古讽今”服务。
4、《朝花夕拾》的写作特点和艺术风格。
答:一、作品里写的事和人,往往饱含作家强烈的爱憎,闪烁着社会批判的锋芒,在平淡的叙述中寓有褒贬,在简洁的描述中分清是非,使回忆往事与批判现实融合在一起。
二、以叙事为主,但同时穿插了议论,融入了浓厚的抒情,是叙事和议论、抒情的有机结合。
三、清新恬淡与讽刺幽默的统一,是《朝花夕拾》的艺术风格。
5、叶绍钧创作出版的长篇小说《倪焕之》答:一、l928年,叶绍钧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倪焕之》。
作品的问世,标志着叶绍钧不但在小说体裁的开拓上作出了新的贡献,而且,在表现生活内容的广度上也有所拓展。
作品最大的特点是将知识分子个人的人生道路与对时代社会命运的探求结合起来,在个人命运的展示中寓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
自考近代史纲要重点整理(简答部分)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整理(简答部分)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领会) *①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②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③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④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1、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主要表现(简单运用)①政治上,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各级官僚贪污成风。
②经济上,兼并土地,苛捐杂税加重,广大农民生活日渐困苦。
③思想文化上,厉行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④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⑤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1、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国家的确立以及殖民扩张对中国的威胁。
(综合)①19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至18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在英美法等欧美主要国家先后确立。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工业革命的发生上。
②商品生产的无限增长,需要开辟新的原料市场和产品市场,寻求新的殖民地。
开辟新的市场和转移国内矛盾的需要,促使西方列强发动新的侵略战争,他们把目标瞄向古老的中国。
1836年,英国政府代表,驻华商务监督义律扬言要用武力打开中国国门。
第二节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1、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及其两部分。
资产阶级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
它是外国入侵的影响和刺激下,主要由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投资新式企业转化而来。
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
2、近代工人阶级的形成及特点:**近代中国诞生的被压迫阶级是工人阶级。
特点:第一,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和剥削,其革命性最强。
第二,它人数虽少,但相对集中,便于形成革命的力量和传播先进的思想。
第三,主要是由破产农民和家庭手工业者转化而来,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综合)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两对主要矛盾。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复习资料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复习资料第一章近代中国社会与中国近代文化一、求变——民族进取精神的复苏1.龚自珍从这种“变”的观点出发,对封建末世的种种黑暗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2.人心思变,要求“以变应变”成为近代中国人的心理特征之一。
3.鸦片战争后,作为“汉宋之学”的对立物而崛起的“经世致用”之学,标志着传统文化中重视致用的传统在近代文化中得以恢复4.和发扬。
二、科学与民主精神的发扬1.1895 年,严复在天津的《直报》上发表了著名论文《原强》。
文中引述了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生物进2.化论学说,着重阐述“自然选择”的思想。
3.西方近代文化的科学与民主精神的传播,影响了中国文化深层结构,部分地改变了近代中国人心理素质,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性格特征。
三、文学进化思想的确立1.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先提出文学与时代关系是龚自珍和魏源。
2.3、进化的文学发展观表达最为明确系统,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最末一位杰出学者和文艺批评家王国维。
四、爱国主义伟大主题1.爱国主义在近代文学史中,是一个超越文学流派界限的普遍主题。
第二章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1.梁启超继《新民说》发表后,1902年又发表了《论小说与群治关系》,提出“小说界革命”。
2.梁启超于1902 年在日本东京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小说刊物——《新小说》,大量发表翻译与创作的新小说,他自己也创作了《新中国未来记》。
3.反殖、反帝、反封建是近代文学的主流,是近代文学最重要、最基本主题。
4.梁启超提倡文学革新,其理论核心是他的“新民说”5.梁启超继续发扬在“戊戌政变”前创学会办刊物的进取精神,先后在日本创办了《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政论》、《国风》等报刊推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新运动。
6.1868年黄遵宪就对诗坛的崇古卑今创作倾向提出批评,主张“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提倡以“流俗语”入诗,要求对诗歌进行革新(参阅黄遵宪《杂感》)。
7.在近代,较早起来批判桐城派并进行散文改革实践的是冯桂芬,他的政论著作《校邠庐抗议》,见解大胆、新颖、文笔通俗、流畅,成为近代新体政议文先例。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整理资料汇总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整理资料汇总中国现代文学史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从20世纪初到现代的文学作品和发展历程。
下面是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整理资料汇总。
1.五四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它是一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束缚的思想解放运动。
在这一时期,一批有志青年投身于文学创作和思想的探索,提倡新文化运动。
2.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五四运动的一部分,主张彻底改变旧文化、旧教育和旧社会制度,提倡民主、科学和人权。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胡适、陈独秀、鲁迅等。
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文学杂志,如《新潮》、《新青年》等,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鲁迅: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是一位作家、思想家和文化评论家。
鲁迅的作品以揭露社会黑暗、批判封建社会为特点,代表作品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
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心理主义文学:心理主义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它强调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和思想感情的表达。
代表作家有郁达夫、沈从文等。
5.抒情诗:抒情诗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另一个重要流派,它以表达诗人自身感情和思想为主要特点。
代表作家有徐志摩、戴望舒等。
6.新诗运动:新诗运动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文体运动,它试图打破传统诗歌的形式和内容,追求新的艺术表达方式。
代表作家有胡适、周树人等。
8.现代小说:现代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代表作家有老舍、茅盾等。
9.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事件,它对中国的文学创作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一时期,许多作家和文学作品受到审查和限制。
10.开放以来的文学发展:开放以来,中国的文学创作得到了空前的自由和活力。
一些作家以写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为特点,代表作家有余华、莫言等。
以上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一些重要内容和代表人物,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文学的主要流派。
2025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5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哪位思想家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A. 魏源B. 林则徐C. 康有为D. 梁启超2、戊戌变法失败后,哪位思想家提出了“民主、科学”的口号?A. 谭嗣同B. 陈独秀C. 梁启超D. 康有为3、题干:以下哪位学者被誉为“中国近现代史的开创者”?A. 鲁迅B. 陈独秀C. 毛泽东D. 吕振中4、题干:在辛亥革命中,以下哪位是革命党人中的杰出代表?A. 康有为B. 梁启超C. 孙中山D. 蔡元培5、题干: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爱国运动,该运动被称为:A. 五卅运动B. 五四运动C. 五七运动D. 五九运动6、题干:在近代中国,提出“民主与科学”作为新文化运动指导思想的人物是:A. 康有为B. 梁启超C. 陈独秀D. 胡适7、在近代中国,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的开始?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抗日战争8、中国近现代史上,以下哪位人物被称为“中国近代化第一人”?A、康有为B、梁启超C、孙中山D、曾国藩9、题干: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重要概念?A. 毛泽东B. 刘少奇C. 邓小平D. 陈独秀 10、题干:以下哪次战争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结束?A. 北伐战争B. 抗日战争C. 解放战争D. 抗美援朝战争11、题干: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毛泽东誉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中流砥柱”?A.孙中山B.陈独秀C.鲁迅D.周恩来12、题干:以下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A.五四运动B.国民大革命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1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始的事件是: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洋务运动D. 戊戌变法14、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以下哪一项不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A. 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 为中国民主革命开辟了道路C. 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D. 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15、【题目】在辛亥革命中,哪位人物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A. 孙中山B. 康有为C. 袁世凯D. 黄兴16、【题目】在五四运动中,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事件是:A. 章太炎发表《新青年》B. 北京学生举行游行示威C. 上海工人罢工D. 中国共产党成立17、在戊戌变法中,以下哪位人物主张变法以实现国家富强?A. 康有为B. 梁启超C. 谭嗣同D. 慈禧太后18、以下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A. 鸦片战争B. 中法战争C. 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以下哪位人物被誉为“中国近代启蒙运动的先驱”?A. 鲁迅B. 康有为C. 梁启超D. 梁启超 20、在辛亥革命中,以下哪项是武昌起义的直接原因?A. 满清政府的腐败B. 袁世凯的专制统治C. 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D. 武昌新军士兵起义2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是什么?A. 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B. 反对封建礼教,提倡新道德C. 以上都是D. 以上都不是22、在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是谁?A. 陈独秀B. 李大钊C. 毛泽东D. 周恩来23、以下哪位思想家提出了“民主”、“科学”、“民生”三大主张?A. 梁启超B. 康有为C. 陈独秀D. 胡适24、以下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北伐战争D. 国共合作25、下列哪一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承担领导中国革命责任的开始,并创建了人民军队?A、武昌起义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广州起义二、简答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第一题简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中国近代史纲要自考历年选择题(整理版)

2008年10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C.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D.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2.中国封建社会产生过诸多“盛世”,出现在清代的是()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之治D.康乾盛世3.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瑗珲条约》4.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A.政治控制B.军事侵略C.经济掠夺D.文化渗透5.1839年组织编写成《四洲志》,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情况的是A.林则徐B.魏源C.马建忠D.郑观应6.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A.俄国B.日本C.美国D.德国7.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的时间是()A.1851年B.1853年C.1856年D.1864年8.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A.永安建制B.北伐失利C.天京事变D.洪秀全病逝9.最早对兴办洋务的指导思想作出完整表述的人是()A.冯桂芬B.马建忠C.王韬D.郑观应10.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是()A.同文馆B.广方言馆C.译书局D.译书馆11.1898年发表《劝学篇》一文,对抗维新变法的洋务派官僚是A.李鸿章B.左宗棠C.张之洞D.刘坤一12.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A.《时务报》B.《国闻报》C.《湘报》D.《万国公报》13.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兴中会B.中国同盟会C.中华革命党D.中国国民党14.武昌起义前夕,在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A.湖南B.湖北C.广东D.四川1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A.《中华民国宪法》B.《钦定宪法大纲》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6.为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孙中山在1913年领导革命党人发动了()A.二次革命B.护国战争C.护法战争D.北伐战争17.1930年成立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又称第三党),其主要领导人是()A.梁漱溟B.黄炎培C.张君劢D.邓演达18.1930年1月,毛泽东进一步从理论上阐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文章是()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井冈山的斗争》D.《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1928年l2月,毛泽东主持制定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是()A.《井冈山土地法》B.《兴国土地法》C.《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D.《中国土地法大纲》20.国民党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性质是()A.私人垄断资本主义B.封建的买办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私人资本主义D.国家资本主义21.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于A.陕北保安地区B.陕北洛川地区C.陕北瓦窑堡地区D.甘肃会宁、静宁地区22.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政治局成立了新的三人团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其成员是()A.毛泽东、朱德、周恩来B.毛泽东、朱德、王稼祥C.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D.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23.中华民族进入全民族抗战是在()A.九一八事变后B.一二八事变后C.华北事变后D.卢沟桥事变后24.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会议是()A.遵义会议B.瓦窑堡会议C.洛川会议D.晋绥干部会议25.在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胜利的战役是()A.台儿庄战役B.桂南战役C.枣宜战役D.中条山战役26.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最关键的阶段是()A.战略防御阶段B.战略相持阶段C.战略反攻阶段D.战略决战阶段27.1945年4月,出席联合国制宪会议中国代表团中的解放区代表是()A.周恩来B.刘少奇C.董必武D.王若飞28.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双方通过重庆谈判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的时间是()A.1945年8月B.1945年9月C.1945年10月D.1945年11月29.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提出的口号是A.和平、民主、团结B.向北发展、向南防御C.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D.将革命进行到底30.1949年6月,毛泽东发表的系统论述中国共产党建国主张的著作是()A.《新民主主义论》B.《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C.《论联合政府》D.《论人民民主专政》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31.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A.提倡民主和科学B.提倡白话文C.提倡新文学D.宣传男女平等和个性解放32.五四时期,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社团有()A.马克思主义研究会B.马克思学说研究会C.新民学会D.工读互助团33.1926年3月,蒋介石制造的旨在打击共产党和工农革命力量的事件是()A.商团叛乱B.暗杀廖仲恺C.中山舰事件D.整理党务案34.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敌我矛盾B.人民内部矛盾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35.1961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制定的关于国民经济的指导方针是()A.调整B.巩固C.充实D.提高36.“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粉碎林彪和“四人帮”两个反革命集团分别是在()A.1971年B.1972年C.1975年D.1976年3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深远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A.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党和国家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B.开始了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C.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D.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38.1987年召开的中共十三大提出了()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B.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D.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39.1998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和干部中开展的”三讲”教育是()A.讲学习B.讲纪律C.讲政治D.讲正气40.中共十七大报告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历程和经验时指出,新时期()A.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B.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C.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D.最有效的方法是稳步前行2008年10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答案1-5ADCBA 6-10CACAA 11-15CABDD 16-20ADBAB 21-25DCDBA 26-30BCCCD31-35 ABCD- ABC- CD- CD- ABCD 36-40 AD- ABCD -ABC -ACD –ABC2009年1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19世纪初,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国家是()A.美国B.英国C.日本D.俄国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3.1860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是()A.日本侵略军B.俄国侵略军C.英法联军D.八国联军4.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报刊是A.《中国丛报》B.《北华捷报》C.《字林西报》D.《万国公报》5.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A.经济技术落后B.社会制度腐败C.思想文化保守D.军事装备落后6.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A.林则徐B.魏源C.龚自珍D.王韬7.太平天国后期,提出《资政新篇》这一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改革方案的是()A.洪秀全B.杨秀清C.洪仁玕D.石达开8.太平天国在1853年冬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A.《天朝田亩制度》B.《十款天条》C.《原道醒世训》D.《原道觉世训》9.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近代军事工业是()A.江南制造总局B.马尾船政局C.天津机器局D.湖北枪炮厂10.近代中国派遣第一批留学生是在()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维新时期C.清末“新政”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11.谭嗣同在戊戌维新时期撰写的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是A.《新学伪经考》B.《变法通义》C.《日本变政考》D.《仁学》12.严复将英国人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的前两章翻译为A.《天演论》B.《穆勒名学》C.《原富》D.《法意》13.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A.《孔乙己》B.《药》C.《狂人日记》D.《阿Q正传》14.《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的译者是()A.李大钊B.陈独秀C.陈望道D.毛泽东15.1925年国民政府将所辖各部队统一改编为()A.国民军B.东征军C.国民革命军D.北伐军16.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侵略中国的()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17.1935年中国共产党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领导发动的抗日救亡运动是()A.五卅运动B.一二•九运动C.一二•一运动D.一二•三〇运动18.全国性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取得第一次重大胜利的战役是A.台儿庄战役B.昆仑关战役C.百团大战D.平型关战役19.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重要会议是()A.瓦窑堡会议B.洛川会议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D.中共六届七中全会20.1945年8月,毛泽东发表的号召对日本侵略者实行全国规模反攻的文章是()A.《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B.《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C.《论持久战》D.《对日寇的最后一战》21.中国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A.1948年10月B.1949年10月C.1950年10月D.1951年10月22.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关中开展的“三反”运动是()A.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B.反主观主义、反宗派主义、反党八股C.反受贿、反贪污、反自由主义D.反浪费、反行贿、反形式主义23.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后,经济上处于领导地位的是A.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B.国家资本主义经济C.国营经济D.合作社经济24.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实现()A.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25.在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合作组织是A.互助组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D.人民公社26.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27.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会议是()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六大28.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C.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经济体制D.市场为主、计划为辅的经济体制29.正式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会议是A.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B.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C.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30.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在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到2006年经济总量已居世界()A.第二位B.第三位C.第四位D.第五位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31.1902年至1911年,在我国发生的爱国运动主要有A.拒俄运动B.收回利权运动C.保路运动D.抵制美货运动32.1911年,直接参与领导武昌起义的革命组织是()A.共进会B.文学社C.中华革命党D.中国国民党33.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属于四大家族垄断的大银行有A.中央银行B.中国银行C.交通银行D.中国农民银行34.1928年至1930年间,毛泽东撰写的有关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重要著作有()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井冈山的斗争》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反对本本主义》35.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政治局成立的新的军事指挥小组成员有A.毛泽东B.朱德C.周恩来D.王稼祥36.1946年8月,中共中央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的口号是()A.独立B.和平C.民主D.团结37.1947年“五二〇”惨案发生后,国统区学生运动的口号是A.反饥饿B.反内战C.反独裁D.反迫害38.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的战略决战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39.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正式宣布,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的目标是实现()A.工业现代化B.农业现代化C.国防现代化D.科学技术现代化40.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提出,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可能分为()A.落后的社会主义B.先进的社会主义C不发达的社会主义D.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2009年1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答案1~30:BDCBD BCAAA DACCC ABDBD DACDB DBACC31~35:AD-AB-ABCD-ABCD-ACD 36~40:BCD-ABD-ABC-ABCD-CD2009年4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 1851年,中国爆发的一场伟大的农民战争是( )A.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台湾高山族人民抗日斗争D. 义和团运动2. 1911年4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黄兴带领下举行了( )A. 惠州起义B. 黄花岗起义C. 护国战争D. 护法战争3.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 《中华民国约法》C. 《钦定宪法大纲》D. 《总统选举法》4. 1914年7月,孙中山在东京正式成立了( )A. 兴中会B. 中国同盟会C. 中华革命党D. 中国国民党5. 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的是( )A. 胡适B. 鲁迅C. 李大钊D. 陈独秀6.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是( )A. 戊戌变法运动B. 保路运动C. 新文化运动D. 五四运动7. 1922年召开的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A. 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B.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C. 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D. 土地革命总路线8.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人运动第一个高潮的起点是( )A. 香港海员罢工B. 安源路矿工人罢工C.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D. 省港工人罢工9.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 三民主义B. 新三民主义C. 新民主主义D. 社会主义10.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制造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的A. 中山舰事件B. 整理党务案C. 四一二政变D. 七一五政变11. 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建立后,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是从( )A. 重工业方面开始的B. 商业方面开始的C. 轻工业方面开始的D. 金融业方面开始的12.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方针的会议是( )A. 八七会议B. 古田会议C. 遵义会议D. 洛川会议13. 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内出现的主要错误倾向是( )A. “左”倾盲动主义B. “左”倾教条主义C. 右倾保守主义D. 右倾投降主义14.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侵略中国的( )A. 九一八事变B. 一二八事变C. 华北事变D.卢沟桥事变15. 1933年11月,在福州发动抗日反蒋事变的国民党爱国将领是( )A. 马占山和李杜B. 冯玉祥和吉鸿昌C. 蔡廷锴和蒋光鼐D. 张学良和杨虎城16. 1941年3月,在大后方抗日民主运动中诞生的民主党派是A. 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B. 中国民主建国会C. 中国民主促进会D.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7.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军队取得第一次重大胜利的战役是( )A. 平型关战役B. 雁门关战役C. 阳明堡战役D.台儿庄战役18. 1945年8月,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的是( )A. 朱德B. 毛泽东C. 彭德怀D. 刘伯承19. 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 )A. 《国共重庆谈判纪要》B.《国共重庆谈判协定》C.《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协定》D.《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20. 1948年4月,毛泽东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著作是( )A.《新民主主义论》B.《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C.《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D.《将革命进行到底》21.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49年4月21日发起的重大战役是( )A. 辽沈战役B. 淮海战役C. 平津战役D. 渡江战役22. 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颁布的时间是( )A. 1950年5月B. 1950年6月C. 1951年7月D. 1951年8月23. 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构工作人员中开展了( )A.肃反运动B.整风、整党运动C.“三反”运动D.“五反”运动24. 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实现( )A. 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B. 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 国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5. 新中国开始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 ) A.1950年B.1951年C.1952年D.1953年26.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27. 毛泽东系统阐明农业合作化理论的重要文献是( )A.《介绍一个合作社》B.《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C.《组织起来》D.《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28. 在中共八大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的是( )A.毛泽东B.陈云C.周恩来D.邓小平29. 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 )A.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B.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C. 敌我矛盾D.人民内部矛盾30. 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是( )A. 1949年B. 1966年C. 1971年D. 1978年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封建统治阶级中出现的洋务派代表人物包括( )A.奕B.曾国藩C.李鸿章D.左宗棠2.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主要有( )A.兴办近代工业B.建立新式海陆军C.推行预备立宪D.创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3.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影响较大的中间党派有( )A.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B.乡村建设派C. 中华职业教育社D.中国国家社会党4. 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是( )A. 统一战线B. 土地革命C. 武装斗争D. 农村根据地建设5.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人民民主力量明显增长的主要表现是( )A. 社会主义苏联的力量得到较快地恢复和巩固B. 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制度在多国建立C. 民族解放运动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蓬勃兴起D. 资本主义国家中共产党的影响显著增长,工人运动有了新的发展6.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在国民党统治区爆发的爱国学生运动有A.一二•\u20061X运动B.一二•\u19968X运动C.一二•\u19977X○运动D.五•\u20108X○运动7.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构成人民民主专政主要联盟的阶级是( )A. 工人阶级B. 农民阶级C. 城市小资产阶级D. 民族资产阶级8. 我国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性经济形式包括A. 互助组B.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C.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D. 人民公社9. 新中国在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着重建设的三大钢铁基地是( )A. 鞍山B. 包头C. 上海D.武汉10.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处理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关系的方针是( )A. 长期共存B. 肝胆相照C. 互相监督D. 荣辱与共2009年4月全国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1~5:BBACD DCABC D AB A C DAB DC DACAD DBBDC1~5:ABCD-ABD-ABCD-BCD-ABCD 6~10:BCD-AB-ABC-ABD-AC2009年7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性质是【】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2、早在1836年就扬言用武力打开中国国门的是【】A、英国驻华商务义律B、美国驻华公使田贝C、德国传教士郭士立D、法国传教士孟振生3、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法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望厦条约》C、《黄埔条约》D、《北京条约》4、外国列强对近代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最早出现在【】A、第一次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中日甲午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5、在中国近代史上,人民群众第一次反侵略的武装斗争是【】A、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B、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的斗争C、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6、魏源在1843年编撰的《海国图志》中提出的重要思想史【】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C、亡国图存D、师夷长技以制夷7、太平天国在1853年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A、《十款天条》B《原道觉世训》C、《天朝田亩制度》D、《资政新篇》8、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最早从事的洋务事业是【】A、举办民用工业B、创立新式学堂C、派遣留学生D、开创军事工业9、在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时【】A、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B、洋务派与维新派的论战C、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D、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10、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中国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A、陈独秀B、李大钊C、陈望道D、毛泽东11、1921年8月,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领导工人运动的专门机关是【】A、职工运动委员会B、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C、中华全国总工会D、省港罢工委员会12、1924年国民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准时【】A、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B、中国国民党二大的召开C、中国共产党三大的召开D、中国共产党四大的召开13、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史【】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华北事变D、卢沟桥事变14、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的会议是【】A、西湖会议B、八七会议C、瓦窑堡会议D、洛川会议15、在抗日战争的淞沪会战中,率领“八百壮士”孤军据守四行仓库的爱国将领是【】A、佟麟阁B、赵登禹C、戴安澜D、谢晋元16、1938年5、6月间,毛泽东发表的系统论述抗日战争特点、前途和发展规律的著作是【】A、《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B、《抗日救国十大纲领》C、《论持久战》D、《对日寇的最后一战》17、1945年4月,包括解放区代表董必武在内的中国代表团出席了【】A、开罗会议B、德黑兰会议C、雅尔塔会议D、联合国宪章会议18、1945年9月19日,中共中央正式确定的战略方针是【】A、向东发展,向西防御B、向南发展,向北防御C、向北发展,向南防御D、向西发展,向东防御19、中共中央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是在【】A、1943年8月25日B、1944年8月25日C、1945年8月25日D、1946年8月25日20、1947年在国统区爆发的大规模学生运动是【】A、一二~九运动B、五~二零运动C、一二~一运动D、一二~三零运动21、1947年6月,晋冀鲁豫野战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A、战略防御的序幕B、战略转移的序幕C、战略进攻的序幕D、战略决战的序幕22、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系统阐明中国共产党建国主张的文章是【】A、《对当前时局的宣言》B、《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C、《将革命进行到底》D、《论人民民主专政》2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规定了新中国的【】A、基本民族政策B、国体和政体C、经济工作方针D、外交工作原则24、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是【】A、朱德B、彭德怀C、陈毅D、刘伯承25、中共中央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在【】A、1951年B、1952年C、1953年D、1954年26、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基本政策是A、加工订货B、和平贩卖C、统购包销D、公私合营27、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A、不要四面出击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C、积极引导D、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28、“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是【】A、《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发表B、上海“一月革命”夺权斗争C、围困中南海事件D、《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的发表29、1964年,新中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是【】A、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B、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C、第一台万吨水压机试制成功D、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30、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会议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一届六中全会C、十二届三中全会D、十二届六中全会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3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A、开展武装斗争B、实行土地改革C、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D、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32、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有【】A、左宝贵B、邓世昌C、林永升D、丁汝昌33、1919年五四运动在6月3日以后发生的重要转变是【】A、运动的中心从北京转到西安B、运动的中心从北京转到上海C、运动的主力从学生转为工人D、运动的主力从工人转为农民34、日本在全面侵华战争中给中华民族造成的深重灾难集中表现在【】A、制定了侵略中国的“大陆政策”B、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C、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和财富D、强制推行奴化教育35、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下辖【】A、一一五师B、一二O师C、一二五师D、一二九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纲(自考整理)第一章一、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和特点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特点:1.动荡与危机表现在经济和政治方面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凭借着不平等条约所摄取的特权大量向中国推销廉价商品掠夺廉价原料中国日益沦为世界资本主义商品市场和原料供应地2.民族忧患意识与探索封建士大夫改革派太平天国起义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加深中国面临“三千余年未有之大变局”(李鸿章奏折《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辛亥革命3.从封闭到开放向西方学习“师夷”向西方学习是在近代才提出的口号二、中国近代文化精神的最新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1.求变——民族进取的精神复苏2.致用——知识阶层的求实之风3.科学与民主精神的发扬1895年严复在天津《直报》上发表了著名论文《原强》文中引述了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的生物进化论学说着重阐述了“自然选择”的思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成为风靡当时中国进步知识界的口头禅严复还在《直报》发表了《辟韩》一文对韩愈在《原道》中所宣扬的封建君主权以卢梭的天赋人权理论予以驳斥提出“主权在民”和人权天赋不可剥夺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人民、主权、土地)西方近代文化的科学与民主精神的传播影响了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部分地改变了近代中国人的心理素质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性格特征4.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精神的恢弘三、近代文化精神对文学的影响首先表现在文学进化思想的确立进化的文学发展观表达得最为明确系统的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最末的一位杰出学者和文艺批评家王国维他在《宋元戏曲考·序》中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提倡文学要表现时代爱国主义的伟大主题民族意识和爱国思想在近代文学的各个领域中几乎都得到了表现语言与文字合文学的通俗化倾向黄遵宪是近代最先明确提出“言文合一”(口语和文字合一《杂感》口号“我手写吾口”)主张的人光绪十三年他把自己的这种思想在《日本国志·学术志二·文学》中作了明确表述肯定了语言与文字合的必要语言文体通俗化的必然趋势在近代文学通俗化运动中影响最大的当推裘廷梁他在1897年发表于《苏报》的著名论文《论白话为维新之本》中,历数文言文的种种弊害又以“成周”“太细”“日本”为例阐述使用白话文的“八益”旗帜鲜明地提出“崇白话而废文言”的口号表现出激进的态度近代的白话文运动虽然有其不彻底性但是依旧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接近于口语的白话小说在近代有长足的进步第二章一、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早期的康有为写了不少感慨世事关心国家安危的诗歌如《过虎门》《感事》《出都留别诸公》中国近代文学的繁荣时期1895~1897 谭嗣同夏曾佑梁启超提倡“新学之诗”开始创作多“挦扯新名词以自表异”的新诗要求诗歌成为宣传新思想以适应维新变法运动需要的工具1899 梁启超正式提出“诗界革命”口号强调改革后的新诗要有“新意境”“新语句”“旧风格”甲午战败后康有为打动公车上书不久又与梁启超创办《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撰写大量宣传维新主张的散文逐渐形成了一种通俗流畅易为群众阅读了解的新散文梁启超提出“新民说”“新民”主要靠文学倡导“文学新民救国论”在《夏威夷游记》中提出“诗界革命”的同时提出“文界革命”认为“文界之宜革命久矣!欧美日本诸国文体之变化常与文明成比例”这个时期他的散文创作形成了“平易畅达”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感情(《清代学术概论》)1902梁启超在日本东京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小说刊物《新小说》大量发表翻译与创作的新小说自己也创作了《新中国未来记》中国近代文学的低潮时期与中国新文学的萌芽低潮期的萌芽:沐浴着“新世纪曙光”诞生的《新青年》宣传文学革命发表了李大钊的《青春》、《今》,鲁迅先生的《我之节烈观》胡适的《文学改良诌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向封建文化发起猛攻就中国近代文学的基本性质而言他是反帝(反殖)反封建的民族民主文学二、《九命奇冤》虽然属章回小说但在结构布局、人物描写等方面都系去了外国侦探小说的技法西方文化对我国近代思想界影响最大的是赫胥黎《天演论》和卢梭的《民约论》翻译文学林纾 184种翻译周桂笙译《毒蛇圈》是当时用白话直译的最早的小说之一三、梁启超在戊戌变法之后逃往日本在日本创办了《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政论》《国风》等报刊第三章一、论述宋诗运动(宋诗派)的代表人物、理论主张和历史影响宋诗运动诗论:宋诗运动是鸦片战争前后一个较有代表性的诗派这一诗派发起端的事程恩泽代表诗人有何绍基郑珍莫友芝江湜金和这一派诗人标榜宋诗以苏轼黄庭坚为宗理论主张:非常强调“诗为心声”要立诚不欺反对摹古在翁方纲主学之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学养功力说将诗文创作与伟人品行联系起来强调学诗先学为人他们的诗学观是建立在儒学“温柔敦厚”诗教的基础上的湘乡派主要的理论观点表现于散文方面领袖曾国藩主要作家有号称“曾门四弟子”:张裕钊薛福成吴汝纶黎庶昌曾国藩在姚莹的《与吴岳卿书》所鼓吹的为学所谓“义理”“经济”“文章”“多闻”四要端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将“经济之学”纳入文学的范畴在文学创作上曾国藩也强调“情”但更强调从理出情曾国藩大出中兴“桐城”的旗号选辑《经史百家杂钞》用以扩充姚鼐nai《古文辞类纂》之界域同光体诗派最早提出同光体的是陈衍这一诗派的代表诗人有陈三立夏敬观陈衍郑孝胥沈增植袁昶chang陈燕的《石遗事诗话》是这一诗派诗学理论的专著二、鸦片战争时期进步的文学思想及其走向为了政治的需要在一些政治文稿中也多少涉及了更新文学的思想如洪秀全在建都天京后曾发布《改定诗韵诏》洪仁玕gan 《钦定军次实录》在《钦定士阶条例》中有涉及了文学的社会功能作家思想与文学创作的关系以及文学思想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等问题洪仁玕蒙时雍李春发颁布《戒浮文巧言谕》太平天国的文学思想属于劳动人民的文化思想层次代表了革命农民要求建立自己的文化思想意愿龚自珍是鸦片战争时期开启一代文风的爱国诗人他的文学思想正如他的社会思想一样体现了清醒的时代意识和求实创新的精神龚自珍较好地继承了袁枚“性灵”说的精髓将诗所重的“性情”放在时代的天平上以新的视角富裕新的内涵有了新的突破龚自珍强烈主张文学创作要“尊情”要畅情龚自珍所尊之情是无住无寄无境而有境无指而有指无哀乐而有哀乐之情似乎有点不可捉摸实际是强调文学创作应表现的一种不受社会时流所左右的真情一种畅于声音表现个性的真情龚自珍在“尊情”观念的指导下非常注意文学与时代的关系他认为时代对文学应有一种制约性什么样的时代就应有什么样的文学也是从“尊情”的观念出发龚自珍还强调文学创作要有“个性”不应陈陈相因相互攀仿抄袭三、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文学思想及其文学革新运动诗界革命:“欲为诗界之哥伦布玛赛郎不可不备三长:第一要新意境第二要新语句而又须以古人之风格入之然后成其为诗”诗界革命是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的文学改革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861 黄遵宪在《杂感》中就提出“我手写吾口”的要求改革诗歌的主张1896~1897 夏曾佑谭嗣同等接力创造的提倡的一种新体诗他们借用外国新名词批判旧制度旧道德提倡新文化新思想与形式主义复古主义的宋诗派相对立1898 梁启超在他主办的《清议报》上开辟了第一块公开的诗歌创作阵地“诗文辞随录”专门发表新派诗人诗作1899 梁启超在《夏威夷游记》中正式提出了“诗界革命”的口号指出“支那非有诗界革命则诗运殆将绝1902 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中对“诗界革命”做了理论性总结诗界革命的主要内容:1.竭力创造就提倡新试题强调革命精神指出“今日不作诗则已若作诗比为诗界之哥伦布玛赛郎然后可”2.要求做事要有新发现新创造即“第一新意境第二新语句而有须古人之风格入之然后成其为诗”3.强调诗歌创作中意境的主导地位提出“能以旧风格含新意境”和“熔铸新理想以入旧风格的创作要求”梁启超“新文体”同“文界革命”:1896 梁启超受黄遵宪的委托主编《时务报》散文改革就紧鼓密锣的进行起来《时务报》逐渐成为“文界革命”的主要阵地他们进行散文的革新一开始就旗帜鲜明的站在统治文坛的桐城派的对立面上公开宣言反对桐城古文反对经学古文他们一反“代圣贤立言”的文统从政治需要出发“应于时势发胸中所欲言”【《清代学术概论》】这种新文体着眼于时务“必择众人目光心力所最趋注者”选题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现实性同时文章很注重使用在形式上突破桐城义法的束缚努力朝着语文合一的方向发展这种文体不同于同城古文它文不中律恣肆议论句式骈散杂糅奇偶并举语言半文半白时杂以俚语外国语法平易畅达笔锋常带感情“小说界革命”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影响最大他在文中哼小说的社会作用:一是给人以理想二是给人以知识三是教育人的作用四是左右社会人心的风俗好尚四、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文学思想南社:是随着中国革命同盟会的成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到来而出现的革命文学团体1909年11月13日在苏州虎丘张东阳祠正式宣告成立主要发起者和组织者:柳亚子陈去病高旭旨在反抗满清名字叫做南社南社是一个松散的文学团体是在反清的旗帜下建立起来的他与提倡民族气节相号召实际上是配合民族民主革命反对清王朝的种族压迫和专制统治正由于南社是一个在反清旗帜下建立起来的文学团体因此辛亥革命后分化很大有的隐退有的颓废有的高升甚至“劝进”袁世凯称帝的也有1916年以后南社就处于萎靡不振分崩离析的状态中南社的诗学思想:在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上南社诗人比维新派诗人更强调文学的现实性和战斗性要求是个成为“鼓吹心血思想标榜爱国主义”的号角在文学与时代的关系上南社诗人更强调时代特征诗歌应因时而变在文学对象上他们又在维新派所强调“启民智”的基础上突出诗歌的民众性公开号召诗歌要面向“下等社会”面向“贩夫走卒”柳亚子更明确号召谱写“布衣之诗”在文学的形式上他们反对守宗派强调诗人自我的主体意识第四章中外文艺思潮的交汇融合以及翻译文学一、魏源不但从正面提出了变法的要求而且最早从正面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理论他在林则徐编纂的《四洲志》的基础上扩充增补而成的《海国图志》这一有关世界知识的书籍是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逐渐地认识世界并认识自己王国维主要从康德、叔本华、尼采那里接受了唯心主义的文艺观黄遵宪既是中国文化积极的传播者又是日本文化的介绍者 1879《日本杂事诗》 1889《日本国志》严复的翻译理论:【什么是信雅达】严复在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卷头凡例里提出信雅达三点论:信:指为读者准确传达原作内容达:尽量运用它们所习见的表达方式雅:指通过艺术在线在加强原作风格吸引读者严复翻译18世纪英国重要诗人亚历山大之蒲柏每一行诗都有正反两个意思王韬翻译《法国国歌》《祖国歌》马君武翻译拜伦《哀希腊歌》苏曼殊曾朴曾与丁祖荫徐念慈被视为“清末介绍夕阳思潮的常熟三巨子”长篇小说的翻译林纾-法国小仲马《巴黎茶花女遗事》我国第一部长篇翻译小说近代翻译文学的特点和影响1.促使我国传统的文学观念发生了变化是中国知识阶层开阔了视野增长了对世界的了解冲破了中国人向来以为“传统的中国文学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封闭体系”2.输入了许多新事新理既为我国文化战线提供了思想战斗的武器尤为近代文艺家们提供了创作的新题材和新内容3.不仅输入了新的内容而且也输入了新的表现方法使中国传统文学的形式和体裁相牵推进了一步它打破了中国传统小说的艺术格局为近代小说的繁荣和新文学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借鉴第五章一、梁启超的文学批评涉及诗歌小说散文戏曲等各种文体评论方式:既有对同时代诗人做的述评也有对我国古代著名作家作品的分析还有对外来文化的新手以及对文学审美创作现象的探索王国维《红楼梦评论》发表于1901 是作者运用叔本华的美学观通过哲学的思辨比较系统地研究《红楼梦》的专论在《宋元戏曲考》中王国维通过对我国古典戏曲源流的考察比较和分析第一次解释了“真戏曲”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二、鲁迅早期的文学批评鲁迅撰写《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斯巴达之魂》《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破恶性论》等宣传科学和文化思想的重要论文第六章一、何绍基《春江》几处渔村欸乃哥,轻烟染就万峰螺乌篷摇入潇湘路,才信春江是绿波1.这首诗是写在作者游历北方和江南之后刚刚回到家乡写下的在作者眼中家乡的山水之美是无与伦比的远比北方和江南一带的山水更令人陶醉2.作者不仅仅看到了家乡的美景也听到了家乡渔夫美妙而愉快的歌声从中感受到家乡百姓富足的生活和百姓由此流露出来的换新放松的生活心态3.在作者看来家乡的山水美景和风土人情就是自己生命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旦重新回到家乡的怀抱漂泊的心立刻感受到了归宿感享受到了宁静幽雅的文化氛围使灵魂彻底安顿下来4.这首诗系统地调动了听觉视觉和体觉以及联想等审美方式进行综合描绘创造了一幅极其优美的山水画卷也创造了一个极度优雅的艺术意境二、柳亚子《吊鉴湖秋女士》饮刃匆匆别鉴湖,秋风秋雨血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