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聚氨酯脱模剂配方,脱模剂成分分析技术及生产工艺
水性脱模剂成分组成,水性脱模剂配方分析及技术工艺

水性脱模剂成分分析,配方研制及实用案例导读:本文详细介绍了水性脱模剂的研究背景,理论基础,参考配方等,本文中的配方数据经过修改,如需更详细资料,可咨询我们的技术工程师。
水性脱模剂广泛应用于模具与橡胶、塑料等制品的脱模,苏州禾川化学引进国外尖端配方解析技术,致力于水性脱模剂成分分析,配方还原,研发外包服务,为脱模剂相关企业提供一整套配方技术解决方案。
一、背景脱模剂是介于模具与制品之间的功能性物质,在橡胶、塑料制造工业中,制造模型产品时,为了脱模、提高生产效率、延长模具使用寿命,同时使产品光洁、尺寸合格、减少废品,而需使用的必不可少的一种助剂。
在工业生产中,有些塑料如酚、环氧、聚酯、高压聚乙烯等成型时比较难脱模,采用传统的石蜡或硅油,往往不能满足要求,特别是在不饱和聚酯、环氧树脂成型的过程中,新型脱模剂的选择应用已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目前,国产脱模剂多为油类,油类脱模剂原材料少,成本高,易产生油雾,加工现场空气污浊程度高,对操作工人的健康产生危害。
而水溶性脱模剂操作安全,无油雾,对环境污染小,对人体健康损害小,且使用方便,逐步发展成油基脱模剂的代替品.现在市场上的水溶性脱模剂大多为进口产品,价格高,因此,开发此类产品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与传统的脱模剂相比,新型脱模剂具有选择粘附力强,能优先粘附在模具上而不传递给成型件,同时还能对树脂表面起到改性作用,有利于树脂流动性,提高成型件表面的质量。
另外脱模剂分为内脱模剂和外脱模剂。
由于种种原因,内脱模剂使用很少, 目前一般广泛采用的仍然是外脱模剂。
外脱模剂一般由介质和脱模活性物质组成。
介质一般是有机溶剂或水, 脱模活性物质常见的有硅油、蜡及油脂等。
现用的外脱模剂中的介质一般是有机溶剂,如卤代烃及脂肪烃等, 由于所用有机溶剂通常有毒或可燃, 并污染环境,而用水作溶剂则无这些缺点水基脱模剂的研制与应用,国外早已开展,现已有相当产品问世。
国内在此领域还在起步阶段,当前水基脱模剂市场用量正在逐渐变大,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其用量肯定会增加。
水性聚氨酯脱模剂,PU鞋材脱模剂

水性聚氨酯脱模剂,PU鞋材脱模剂
水性聚氨酯脱模剂ADHG156-1
一、水性聚氨酯脱模剂技术参数:
1、外观:乳白色液体;
2、PH值:7-8;
3、粒径:约0.6微米;
4、离子型:非离子型。
二、水性聚氨酯脱模剂性能特点:
1、澳达聚氨酯脱模剂为高浓缩水性环保型产品,具有很好的
平滑、隔离脱模性、耐高低温性能;
2、使用后对模具无腐蚀,不转移至成品上,容易加工处理
(如喷漆、电镀等);
3、脱模方便、稀释倍数高、使用成本低、效果好的特点;
4、可提高模具与聚合物之间的润滑性且在模具表面无结
垢现象,便于清洗。
三、水性聚氨酯脱模剂适用范围:
精品澳达水性聚氨酯脱模剂适用于各种聚氨酯制品的脱模。
如PU 聚氨酯鞋底,PU鞋材,聚氨酯弹性体、PU玩具、硬泡聚氨酯、软泡聚氨酯等
四、水性聚氨酯脱模剂使用方法:
建议水性聚氨酯脱模剂可直接使用或加水稀释,一般稀释比例为15~25倍,将稀释好的脱模剂均匀地喷涂或涂刷于模具上,用气吹干,再用软布擦拭均匀即可,具体使用情况需自行测试后确定。
五、水性聚氨酯脱模剂储存方式:
阴凉处保存,避免阳光直射,避免结冻,以确保最佳效果,避免与强酸强碱类物质接触。
六、水性聚氨酯脱模剂包装规格:50㎏/桶(塑胶大口桶,有内袋密封)、200㎏/桶。
七、水性聚氨酯脱模剂注意事项:此说明所述技术性能及应用方
法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而并非对使用效果之承诺,凡新使用产品及改变工艺,须先做严格的可行性测试,以求最佳使用效果。
一张图看懂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制备工艺

一张图看懂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制备工艺
在公众号首页回复框内数字查看精彩导读
大纲如下:
1、原料:
(1)多异氰酸酯
(2)含氢化合物
(3)助剂
2、设备
3、水性化方法:
(1)外乳化
(2)自乳化(也称内乳化)
4、制备水性PU分散体的方法
(1)溶剂法(最常用的是丙酮法,但国外基本不用此法)(2)预聚体法
(3)保护端基乳化法
5、水性聚氨酯的合成
(1)阴离子水乳型聚氨酯的合成(羧酸型、磺酸型)(2)阳离子水乳型聚氨酯的合成
(3)非离子水乳型聚氨酯的合成(自乳化、外乳化)(4)双组份水性聚氨酯的合成
6、改性水性聚氨酯
(1)环氧改性
(2)丙烯酸改性
(3)有机硅改性
(4)其他改性:有机氟、聚烯烃改性、纳米材料改性、多元改性正文:
评述:
虽然国内大多数仍然是内乳化法制备水性聚氨酯,外乳化有着自身的缺陷,但据了解,该方法也有其自身的优势,如固含量可以做的较高、可以实现连续化操作、价格便宜等优势,故而国内有少数厂家已在逐步实施并应用。
精彩导读:【回复括号中的数字】
【809】中国涂料百强榜发布(2015版)百强占48%
【810】2015年新建水性材料项目125项共267万吨
【811】大盘点:我国水性材料研究中心已超40个
【812】一张图看懂水性树脂之“水溶性树脂”
水性与无溶剂材料:nonVOC。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改性方法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改性方法1.原料准备:制备水性聚氨酯的主要原料包括聚醚、聚酯、异氰酸酯、链延长剂、分散剂和稳定剂等。
聚醚和聚酯可以通过聚合反应得到,异氰酸酯则可以通过对二异氰酸酯与胺类化合物的反应制备得到。
2.排列反应:将原料按照一定的配方比例加入反应釜中,首先进行排列反应。
排列反应是将异氰酸酯与聚醚或聚酯进行反应,生成预聚体。
在反应过程中,需要添加催化剂来促进反应的进行。
3.中和反应:排列反应后,需要进行中和反应。
在中和反应中,将异氰酸酯和胺类化合物进行反应,生成水性聚氨酯。
中和反应是将异氰酸酯中的异氰基与胺类化合物中的氨基进行化学反应,生成封链所需的尿素键。
中和反应需要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并添加催化剂来加速反应的进行。
4.分散:在中和反应完成后,需要将生成的聚氨酯溶液分散到水中。
可以通过机械剪切、超声波分散等方法将聚氨酯溶液细分散于水中,形成稳定的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系。
在分散过程中,可以添加适量的分散剂和稳定剂,以提高分散体系的稳定性。
5.改性:(1)添加改性剂:可以向水性聚氨酯中添加改性剂,如增塑剂、助剂等,以调节聚合物的性能。
(2)添加交联剂:可以向水性聚氨酯中添加交联剂,如异氰酸酯交联剂、聚醚二异氰酸酯交联剂等,以提高聚合物的耐磨性和耐化学性。
(3)添加填充剂:可以向水性聚氨酯中添加填充剂,如无机填料、有机填料等,以改善聚合物的机械性能和耐热性能。
(4)进行交联反应:可以通过热固化或紫外固化等方法对水性聚氨酯进行交联反应,以提高聚合物的耐磨性和耐化学性。
6.应用:改性后的水性聚氨酯可用于涂料、胶黏剂、纺织品、皮革等领域。
在涂料领域,水性聚氨酯因其环保性能和优良的耐化学性能,逐渐取代传统的有机溶剂型聚氨酯涂料。
在胶黏剂领域,水性聚氨酯因其良好的粘接性能和耐候性,被广泛应用于胶水、胶带等产品中。
总之,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和改性方法主要包括原料准备、排列反应、中和反应、分散和改性等步骤。
通过选择合适的原料和改性方法,可以获得具有良好性能的水性聚氨酯产品,满足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
J0001水性聚氨酯脱模剂

关键词:水性脱模剂、水性聚氨酯脱模剂、脱模剂、聚氨酯脱模剂、聚氨酯润滑剂
云清牌水性聚氨酯脱模剂(220001)
云清牌–功能化学品专家
一产品用途
针对市场上聚氨酯脱模难题,本院推出该高效脱模剂,它由高分子成膜物质为主剂配以多种活性助剂经科学的加工工艺制成。
产品稳定,性能优越,是创优质工程必备的高性能的脱模材料。
二性能特点
●使用方便、干燥时间短
●操作安全、无毒;均匀光滑,成膜性好
●对模具无腐蚀,对树脂固化无影响
●对树脂的粘附力低
三理化指标
四使用方法
1、直接喷涂
2、喷涂脱模剂前,模具一定要用溶剂清理干净,务必使模具表面无铁锈或其他污染物,然后再涂脱模剂使用。
3、第一次喷涂脱模剂时,务必适当增大喷涂量。
喷涂的脱模剂必须均匀分布在整个模具表面,不能留有死角,在模具的棱角部位要适当增大喷涂量。
喷完脱模剂后,用气体将模具吹干后再注了。
4、必须保证盛脱模剂的容器和压缩空气干燥,不能含离子盐等杂质,否则,影响脱模效果。
没用完的脱模剂不能再倒回原包装桶内,以防止脱模剂污染变质。
五注意事项
1、应贮存于干燥通风处,远离火源。
2、贮存期自生产之日起为1年,超过贮存期的产品经检验合格后仍可使用。
水性聚氨酯原料体系及制备方法

水性聚氨酯的原料体系及制备方法一、原料体系1.低聚物多元醇常用的低聚物多元醇:聚醚二醇和聚酯二醇较多,有时还使用聚醚三醇、低支化度聚酯多元醇、聚碳酸酯二醇、聚己内酯二醇等低聚物二醇。
聚醚型聚氨酯:低温柔顺性好,耐水解性好。
常用的聚氧化丙烯二醇(PPG)的价格比聚酯二醇低,是低档水性聚氨酯的主要低聚物多元醇原料。
聚氧化乙烯二醇(PEG)仅用于特殊的水溶性聚氨酯或聚氨酯分散液,胶膜的耐水解欠佳。
聚醚三醇一般很少用于普通水性聚氨酯。
在亚硫酸氢钠封闭型水性聚氨酯中多采用聚醚三醇作低聚物多元醇原料。
水性聚醚聚氨酯的胶膜强度不高,多用于皮革涂饰剂、织物涂层等。
由聚四氢呋喃(PTMEG)制得的水性聚氨酯,力学性能及耐水解性皆较好,但其价格高,应用受限。
聚酯型聚氨酯:成膜后强度高、黏附力也好。
由于己二酸系聚酯本身的耐水解性比聚醚差,因而普通聚酯型水性聚氨酯的贮存稳定期较短,放置过程中由于酯基的水解而产生羧酸基团,引起乳液颗粒的聚结和沉淀。
采用耐水解性聚酯二元醇,可以提高聚酯型聚氨酯的耐水解性。
国外的聚氨酯乳液胶粘剂及涂料的主流产品是聚酯型的。
含侧基脂肪族聚酯的柔顺性和耐水解性能较好。
结构规整的结晶性己二酸系聚酯二醇制备的单组分聚氨酯乳液,耐水性和耐水解较好,胶膜强度也较高。
例如,聚己二酸己二醇值得的水性聚氨酯,耐水性和胶膜强度依次比己二酸丁二醇、己二酸乙二醇酯制得的水性聚氨酯高。
芳香族聚酯多元醇也可用于制备水性聚氨酯。
其他低聚物二醇如聚碳酸酯二醇、聚己内酯二醇、聚丁二烯二醇、丙烯酸酯多元醇等,都可用于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这些多元醇的耐水性优良。
聚碳酸酯型聚氨酯耐水解、耐候、耐热性好,易结晶,由于价格高,限制其广泛应用。
蓖麻油是一种含不饱和键的低聚物多元醇,也可用于合成水性聚氨酯。
为了使成本及树脂的耐水性等性能取得平衡,有人用混合多元醇作为软段制备水性聚氨酯。
2.异氰酸酯制备水性聚氨酯常用的二异氰酸酯有TDI、MDI等芳香族二异氰酸酯,以及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亚甲基-二环己基-4,4’-二异氰酸酯酯(H12MDI)等脂肪族、脂环族二异氰酸酯。
水性聚氨酯制备工艺流程

水性聚氨酯制备工艺流程
水性聚氨酯(Waterborne Polyurethane)是一种环保型的涂料,广泛应用于家具、汽车、建筑、包装等领域。
下面介绍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工艺流程。
首先,准备原料。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需要以下原料: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异免分散剂、链延长剂、溶剂和助剂等。
第二步,制备预聚体。
将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和异免分散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加热,加入催化剂进行反应,形成预聚体。
第三步,加入链延长剂。
将预聚体加热至一定温度,再加入链延长剂,如乙二胺等,进行链延长反应。
链延长剂的选择应根据所需产品的性能要求。
第四步,添加溶剂和助剂。
将制得的聚氨酯溶于溶剂中,并适量添加助剂,如消泡剂、增稠剂和防霉剂等,以提升产品的性能。
第五步,调整pH值。
通过添加酸碱调节剂,调节溶液的pH 值,使其处于适宜的范围内,一般为8-9。
第六步,过滤和检测。
将制备好的水性聚氨酯涂料进行过滤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确保产品质量。
同时,进行相应的检测,如粘度、固含量和粒径等。
第七步,包装和储存。
将制备好的水性聚氨酯涂料装入适当的
容器中,密封保存。
在储存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以防止涂料的质量受到影响。
总结起来,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制备预聚体、加入链延长剂、添加溶剂和助剂、调整pH值、过滤和检测、包装和储存等步骤。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各个环节的条件,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水性聚氨酯制备使用的原材料和方法

水性聚氨酯制备使用的原料和方法作者:概述:一、水性聚氨酯制备用原料1. 低聚物多元醇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制备中常用的低聚物多元醇一般以聚醚二醇、聚酯二醇居多,有时还使用聚醚三醇、低支化度聚酯多元醇、聚碳酸酯二醇等小品种低聚物多元醇。
聚醚型聚氨酯低温柔顺性好,耐水性较好,且常用的聚氧化丙烯二醇(PPG)的价格比聚酯二醇低,因此,我国的水性聚氨酯研制开发大多以聚氧化丙烯二醇为主要低聚物多元醇原料。
由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制得的聚氨酯机械强度及耐水解性均较好,惟其价格较高,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
聚酯型聚氨酯强度高、粘接力好,但由于聚酯本身的耐水解性能比聚醚差,故采用一般原料制得的聚酯型水性聚氨酯,其贮存稳定期较短。
2. 异氰酸酯制备聚氨酯乳液常用的二异氰酸酯有TDI、MDI等芳香族二异氰酸酯,以及IPDI、HDI、H12MDI等脂肪族、脂环族二异氰酸酯。
由脂肪族或脂环族二异氰酸酯制成的聚氨酯,耐水解性比芳香族二异氰酸酯制成的聚氨酯好,因而水性聚氨酯产品的贮存稳定性好。
国外高品质的聚酯型水性聚氨酯一般均采用脂肪族或脂环族异氰酸酯原料制成,而我国受原料品种及价格的限制,大多数仅用TDI为二异氰酸酯原料。
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一般用于制备乙烯基聚氨酯乳液和异氰酸酯乳液。
3. 扩链剂水性聚氨酯制备中常常使用扩链剂,其中可引入离子基团的亲水性扩链剂有多种,除了类特种扩链剂外,经常还使用1,4-丁二醇、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己二醇、乙二胺、二亚乙基三胺等扩链剂。
由于胺与异氰酸酯的反应活性比水高,可将二胺扩链剂混合于水中或制成酮亚胺,在乳化分散的同时进行扩链反应。
4. 水水是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主要介质,为了防止自来水中的Ca2+、Mg2+等杂质对阴离子型水性聚氨酯稳定性的影响,用于制备水性聚氨酯的水一般是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除了用作聚氨酯的溶剂或分散介质,水还是重要的反应性原料,合成水性聚氨酯目前以预聚体法为主,在聚氨酯预聚体分散与水的同时,水也参与扩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性聚氨酯脱模剂成分分析,脱模原理及配方技术导读:本文详细介绍了水性聚氨酯脱模剂的分类,组成,配方等等,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中所列出配方表数据经过修改,如需要更详细的内容,请与我们的技术工程师联系。
聚氨酯脱模剂广泛应用于聚氨酯制品生产过程浇注成型后离型。
禾川化学引进国外尖端配方解析技术,致力于水性聚氨酯脱模剂成分分析,配方还原,研发外包服务,为脱模剂相关企业提供一整套配方技术解决方案。
一.背景目前国内绝大多数聚氨酯制品加工厂都使用外脱模剂,过去大多数是从国外进口的,而近些年国内一些厂家也陆续生产出一些外脱模剂, 但以硅系脱模剂为主。
因此,应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廉价资源,如滑石粉来制造适合我国国情的外用脱模剂。
从国外脱模剂的发展趋势来看,都在开发半永久型的脱模剂,以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减少公害,保护环境及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用水乳液代替溶剂型脱模剂应是优先发展的产品。
禾川化学技术团队具有丰富的分析研发经验,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可以运用尖端的科学仪器、完善的标准图谱库、强大原材料库,彻底解决众多化工企业生产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利用其八大服务优势,最终实现企业产品性能改进及新产品研发。
样品分析检测流程:样品确认—物理表征前处理—大型仪器分析—工程师解谱—分析结果验证—后续技术服务。
有任何配方技术难题,可即刻联系禾川化学技术团队,我们将为企业提供一站式配方技术解决方案!二.聚氨酯脱模剂2.1脱模原理聚氨酯和模具表面的粘结力一般认为由两方面的原因所致。
首先,模具的表面通常会被一层很薄甚至是单分子层的水膜所覆盖,这层极薄的水膜与异氰酸酯反应后产生强力的粘合性,其次,粘合是由模具内表层的极性基团与聚氨酯和聚脉的极性基团起反应而产生的化学键所致。
为了使制品很好脱模,必须使模具表面有一致密的光滑薄膜) 要求该薄膜既不与原料反应又对模具有一定的粘附力, 同时有一定的柔韧性。
把有效脱模物质(一般为惰性物质)通过介质(水)均匀地喷洒在模具上,待介质(水)挥发后便形成一光滑薄膜,从而起到脱模效果。
2.2聚氨酯脱模剂脱模剂种类聚氨酯脱模剂分为外脱模剂和内脱模剂两种。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聚氨酯制品加工厂都使用外脱模剂。
从70年代,Dow-Corning公司首先推出了内脱模剂Q2-7119和羟过改进的Q2-5186后, 其它一些公司也相继生产出各种内脱模剂。
由于内脱模剂是作为发泡配方中的一个组份出现, 它的使用会改变发泡配方, 且能影响制品的物理性能, 所以目前国内外聚氨酯行业仍在广泛采用外脱模剂, 并不断地研制新产品及逐步扩大使用范围, 同时也在开发新的内脱模剂产品。
2.2.1外用聚氨酯脱模剂为了在成型加工时制品能从模具中容易取出, 在模子表面涂上的一层涂剂, 称为外脱模剂。
外脱模剂根据使用方式分为三种类型: 耐久型,即涂覆一次可成型多次;羟常涂覆型,即每成型之前涂覆一次;多层复合型。
一般常用的多为羟常涂覆型,而这些外脱模剂根据其使用的化合物种类又可分为下述品种。
1)硅系脱模剂:溶剂型(硅油,硅漆);乳液型(硅油);复合物型(硅油十二氧化硅);气溶胶型(硅油);烘干型(架桥型硅酮)。
有机硅系列脱模剂由于其表面张力小,具有耐热、无毒、光泽好、不与树脂亲合等优点,而广泛应用在塑料、橡胶等各种场合中。
如德国专利DE2919811中Miehacl提出一种比通常硅酮性能稳定的脱模剂,可保持稳定的重复脱模次数和成型物的上漆性。
它的组成包括聚二甲基硅氧烷、有机硅氧烷树脂、钛酸烷基酯或钛的鳌合物。
该类脱模剂特别适用模塑PU件及弹性体的各种泡沫成形物。
例如: 从甲基三甲氧硅烷制得的甲基聚硅氧烷树脂26.3份(60%溶液、溶剂为石油溶剂),该树脂分子量为2500,与硅联接的甲氧基约10%,把该树脂与1.7份四丙基钛酸酯混合,放置过夜,把该混合物与72份端羟基聚硅氧烷混合后, 用己烷稀释至10%的溶液,涂于模具上。
试验其脱模特性,其结果如下:脱模次数1 2 3 4 5 6脱模质量2 2 2 2 2/3 6上述的脱模次数表示可重复使用的次数, 脱模质量中的数字表示质量评级。
1级最佳, 只要把模具倾复就可倒出来;2级稍加压力取出;3级稍加压力剥出;4级取出时困难;5级取不出来或至少局部制件取不出来。
此例说明:重复脱模5次时,质量为2-3级,硅系脱模剂一般表现出良好的脱模性,对模子的污染也较小。
2)蜡系脱模剂:天然蜡又分为植物性蜡(卡诺巴蜡)和矿物性蜡(FT蜡);合成蜡(聚乙烯蜡)。
在日本专利77/68266中曾提出了石蜡与其它蜡混合作聚氨酯泡沫脱模剂。
例如:石蜡40份(m.p. 68 oC )、微晶蜡(m.p.72-75 oC ) 40份、微晶蜡(m.p. 83-85oC) 20份,在10 oC下熔化,喷在一个预热到80 oC的铁模或铝模上,冷却到40 oC,泡沫很容易出模。
在前苏联曾提出了以下两个配方:1)精制地蜡0~30 % 、泥炭蜡60% ~100%、20%表面活性剂水溶液30 % ~ 70 % ( 表面活性剂为非离子型,如OS-20)、硬脂酸作稳定剂和水制成一种乳液,可用作制泡沫聚氨酉旨的脱模剂。
2)微晶蜡2.7份、硅油2份、增稠白油7.88份、杀菌剂0.1份、乙氧基化脂肪醇1.5份、乙氧基化壬基酚0.4份、脂肪醇聚乙二醇醚0.34份、水84.78份。
上述乳液可用于汽车聚氨酯挡水板的脱模。
蜡系脱模剂的粘合、涂饰的后加工性良好,价格也较便宜,作为聚氨酚泡沫用脱模剂易得到大量使用。
但这种脱模剂对模具的污染较严重,需要频繁地清洗模具。
3)油脂系脱模剂:动物油脂(鲸油);石油系油脂(凡士林)。
此类脱模剂中凡士林脱模价格较低、配方简单, 但容易使制品表面呈油态、易污染其它物品。
生产中大量使用的是羟过加工的脂肪酸盐类或皂类。
例如:1)德国Riza Nur Ozell 等人提出一种以脂肪酸铝盐为主的脱模剂,适用于PU 泡沫, 特别适合用于整皮泡沫。
只要将很稀的溶液涂于模子上便形成了一层极薄的膜,虽用量很少,但效果较好,可以把模具上细微特征复制于成型物上,而且无须净化就可涂饰、涂一次可重复用多次。
其组成是混合脂肪酸的铝盐,脂肪酸的碳原子数为12 ~ 22。
制法是将混合脂肪酸铝盐溶于二氯甲烷中,制成1% 的溶液。
把该溶液喷涂到金属模壁上形成一层极薄的膜,涂一次后可重复利用10次,脱模效果为一级。
2)脂肪酸皂的含水脱模剂。
Robert wesala提出一种含水脱模剂,可用于RIM 反应注射模塑PU泡沫和高回弹开孔PU泡沫。
这种脱模剂的优点是涂膜的硬度高、不易剥落穿透、减少积聚、改善水的蒸发等。
特别是用水作溶剂, 避免了有机溶剂对环境的污染, 而且成本低。
该脱模剂含脂肪酸皂1% ~ 30% (其中不饱和的占40% ~ 90%,饱和的占10%~60%),用碱金属氢氧化物中和脂肪酸,使pH值为8.5 ~ 11。
用于RIM PU系统时采用氢氧化钠,而用于开孔弹性体时采用氢氧化钠所使用的饱和脂肪酸为C8-C12 ,而不饱和酸为油酸和亚油酸。
这类脱模剂由于结合了饱和脂肪酸皂和不饱和脂肪酸皂的特性, 提高了涂膜硬度,而且脱模性能良好。
其制备方法较简单, 先在容器中加人水, 并在搅拌下加人碱金属氢氧化物,使之完全溶解。
然后在搅拌下缓慢地加人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 加料完毕,根据需要将pH值调到9.5左右。
将得到的溶液羟过细筛子过滤除去固体粒子,即得成品。
4)氟系脱模剂:全氟烷基化合物,又分为溶剂型和水剂型及喷雾型;全氟烷基丙烯酸酯;氟树酯粉末(低分子量聚四氟乙烯);氟树脂涂覆膜(PTFE , FEP , PFA )。
5)无机物类脱模剂:此类脱模剂本体均是固体(滑石粉;云母;粘土),使用起来较困难,大都羟过适当配方加工后方可使用。
如德国介绍的一种粘土脱模剂,将3-疏基丙基三甲基硅氧烷28.2份、水0. 5 份、酸性活性粘土25.5份、在70oC下加到1.276份的六甲基环三硅氧烷中,并升温至10 oC保持3小时,生成一种HS含量0.43%的生成物。
它是聚氨酯泡沫的优良脱模剂。
Mark等人提出一种以滑石粉为原料的脱模剂。
其优点是没有残余物留在成型物表面,成型物容易上漆涂饰,脱模时可避免泡沫芯与整皮的分离。
尽管滑石粉具有令人满意的性能,但直接施用比较困难。
直接把滑石粉撤在模具上,粉尘扬起,造成浪费和影响人身健康,而且不能均匀分散于模具表面。
因此,Mark等人把滑石粉分散成水的乳状液和有机溶剂中,使滑石粉均匀分散于模具表面上,起着良好的脱模作用。
该脱模剂的组成有水和乳化剂及甲苯(乳液) 、滑石粉、有机溶剂、金属化合物(催化剂) 四部分。
将水、甲苯及乳化剂混合,形成O/W 型乳状液,然后加人滑石粉并搅拌,再与有机溶剂和催化剂混合在一起,即可使用,宜用于聚氨酯制品。
6)表面活性剂系脱模剂:表面活性剂作为脱模剂使用的报道较少,例如美国专利(US 4331736 ) 中报道的:在一块平整的玻璃板上,喷上一层(10 m l/ m2) 加热80oC 的聚乙二醇十二烷基单醚磺基唬拍酸的二钠盐的0.5 %水溶液, 并干燥30s,然后将1000g 环氧丙烷与三轻甲基丙烷的缩合物,1000g 1,6-六次甲二异氰酸酯的缩二脲和0.5g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制的聚醚的液体反应混合物加到涂覆过的玻璃板上,并在80 oC加热6 min,得到一种聚氨酯膜,冷却到室温后,膜很容易从玻璃上分离(用29.4-58.8 kPa 力),而未涂脱模剂的需要196-490 kPa的力。
大多数表面活性剂是与其它组份配合在一起而制成脱模剂。
例如:德国wolfgang、Fisher 等人提出了一种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含水脱模剂,因为水与异氛酸酯会起副反应,生成R-NH2和CO2,这样改变了多元醇与异氰酸酯的配比,并引起泡沫部分塌瘪现象,因此,限制了含水脱模剂的应用。
Wolfgang,Fisher 等人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把水分子掩蔽固定,避免了水与异氛酸酯的副反应,适用的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环氧乙烷加成物壬基酚环氧乙烷加成物。
主要作用是水分子与脂肪醇环氧乙烷加成物分子以稳定的桥键结合成电中性三维网状结合体:因此避免了副反应的发生。
特别适用于较敏感的冷固化软泡。
具体配方如: 微晶蜡(含乳化剂) 2.7 %,聚硅氧烷2 % ,稠厚矿脂馏份7.8 %,杀菌剂0.1% ,脂肪醇( 中-交E O ) 加成物1.5 % ,壬基酚(EO) 加成物0.4 %,脂肪醇聚乙二醇醚混合物0.32 % 、水84.78 % ,上述混合物制成含固量15%的脱模剂,适用于模塑汽车挡泥板,各种不同硬度的整皮泡沫。
7)氟系脱模剂:氟系脱模剂脱模性好、对模具的污染也小,但是脱模剂的成本偏高,在使用上尚有一定局限性。
8)其它类外脱模剂:如树酯类脱模剂,主要有聚乙烯和聚丙烯,聚乙烯的聚合度应选择在500-1000另外还有多层复合型脱模剂,底层为四氟乙烯调聚物,第二层为聚乙烯, 第三层为聚乙烯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