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动能和势能课堂练习题(含答案)汇总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3 动能和势能 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3节动能和势能知识梳理:1.能量定义:物体能够对外,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2.动能定义: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影响因素: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和有关;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__ ,物体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_ ,物体的动能越大.3.重力势能定义:在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受到并处在一定_ 时所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影响因素:物体的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的_ 和_ _有关.物体的质量越_ _,所处位置越,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4.弹性势能定义:物体由于_ __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影响因素:弹性势能的大小与物体__ __有关,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__ __.练习:1.关于功和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具有能的物体一定正在做功B.物体具有的能量越大,它做的功就越多C.物体做的功越少,它具有的能量就越少D.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就越大2.下列物体具有动能的是()A.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B.静止在山顶上的大石头C.飞行的飞机D.拉开的弹弓3.在常吉高速某段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的小汽车,其动能大小的情况是()A.一直变大B.一直变小C.先变大后变小D.始终不变4.抗疫防控期间,常德市防疫部门利用雾炮车对城区街道喷洒消毒剂进行消毒和除尘,雾炮车在水平路面匀速前进喷洒消毒液的过程中,雾炮车的动能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5.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让小球A从斜槽上某点滚下,撞击在水平面上的木块B,木块B移动一段距离.(1)该实验中所探究物体的动能是指_(填“小球A”或“木块B”)的动能.(2)实验表明,让同一小球A分别从斜槽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高度越大,小球运动到水平面时速度越,木块B被撞得越远.可得结论:质量相同时,小球的速度越_ ,动能越大.(3)若要研究物体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应让不同质量的小球从斜槽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比较木块B 被撞后移动的距离.6.下列动物飞行过程中,如果它们的飞行高度相同,重力势能最大的是()A.麻雀B.鸽子C.乌鸦D.老鹰7.下列物体中,不具有弹性势能的是()A.被跳水运动员压弯的跳板B.被射箭运动员拉弯的弓C.水平放在桌上的弹簧D.机械手表中旋紧的发条8.撑竿跳高运动员在起跳时撑竿弯曲,撑竿具有能.如图所示是玩弹弓的情景.经验表明,橡皮筋拉得越长,同样的“子弹”射得越远,这说明橡皮筋的弹性形变程度越大,弹性势能越(填“大”或“小”).9.如图是过山车向下“俯冲”的情景,对过山车加速下降过程中的机械能,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B.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D.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10.一架飞机在高空中水平匀速飞行,向灾区投放救灾物资.该飞机在此过程中()A.动能不变B.动能减小C.重力势能不变D.重力势能增大11.如图所示,小球从A点摆动到C点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A到B的过程中,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B.从A到B的过程中,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C.从B到C的过程中,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D.从B到C的过程中,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第11题图第12题图12.如图所示,物块在光滑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依次经过a、b两个点,不计空气阻力,比较物块在a、b 两点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在a点动能大B.物块在b点动能大C.物块在b点重力势能大D.物块在a、b两点的重力势能一样大13.在排球比赛中,小明把排球竖直向上抛出,排球在运动过程中动能E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最接近()14.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为获得充足的空中滞留时间,都会在跳水前先用力下压跳板,以便利用跳板的让自己上升得更高.不计空气阻力,运动员从离开跳板到入水的过程中,_(填“离开跳板”“最高点”或“入水”)时动能最大.15.我们知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速度有关.那么,哪个因素对动能的影响更大呢?对表中数据进行分析,能初步得出:对动能的影响更大.物体动能抛出去的篮球约30 J行走的牛约60 J百米冲刺时的运动员约4 000 J15.用“模拟打桩”来探究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物体的质量m1=m2<m3.实验时,让物体从木桩正上方的某一高度处自由下落,将木桩打入沙中,三次实验木桩进入沙中的深度如图所示,木桩进入沙中的深度越深,则物体对木桩做的功越.比较a、b可知: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有关;比较可知: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第16题图第17题图17.如图是洪家渡水电站,针对大坝涉及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请从机械能的角度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问题:__ __?回答:__ __.18.“反向蹦极”是一项比蹦极更刺激的运动.如图所示,弹性轻绳的上端固定在O点,拉长后将下端固定在体验者的身上,并与固定在地面上的扣环相连.打开扣环,人从A点由静止释放,像火箭一样被“竖直发射”,经上升到最高位置C点,在B点时速度最大.对此过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人从A到C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大,动能一直减小B.人从A到B的过程中,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C.人在B点时动能最大D.弹性绳的弹性势能在B点时最大参考答案:第3节动能和势能知识梳理:1.能量定义:物体能够对外__做功__,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2.动能定义:物体由于__运动__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影响因素: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__质量__和__运动的速度__有关;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__越大__,物体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__越大__,物体的动能越大.3.重力势能定义:在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受到__重力__并处在一定__高度__时所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影响因素:物体的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的__质量__和__所处的高度__有关.物体的质量越__大__,所处位置越__高__,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4.弹性势能定义:物体由于__发生弹性形变__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影响因素:弹性势能的大小与物体__弹性形变的程度__有关,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__越大__.练习:1.关于功和能的说法正确的是(D)A.具有能的物体一定正在做功B.物体具有的能量越大,它做的功就越多C.物体做的功越少,它具有的能量就越少D.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就越大2.下列物体具有动能的是(C)A.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B.静止在山顶上的大石头C.飞行的飞机D.拉开的弹弓3.在常吉高速某段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的小汽车,其动能大小的情况是(D)A.一直变大B.一直变小C.先变大后变小D.始终不变4.抗疫防控期间,常德市防疫部门利用雾炮车对城区街道喷洒消毒剂进行消毒和除尘,雾炮车在水平路面匀速前进喷洒消毒液的过程中,雾炮车的动能__变小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5.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让小球A从斜槽上某点滚下,撞击在水平面上的木块B,木块B移动一段距离.(1)该实验中所探究物体的动能是指__小球A__(填“小球A”或“木块B”)的动能.(2)实验表明,让同一小球A分别从斜槽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高度越大,小球运动到水平面时速度越__大__,木块B被撞得越远.可得结论:质量相同时,小球的速度越__大__,动能越大.(3)若要研究物体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应让不同质量的小球从斜槽__同一__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比较木块B 被撞后移动的距离.6.下列动物飞行过程中,如果它们的飞行高度相同,重力势能最大的是(D)A.麻雀B.鸽子C.乌鸦D.老鹰7.下列物体中,不具有弹性势能的是(C)A.被跳水运动员压弯的跳板B.被射箭运动员拉弯的弓C.水平放在桌上的弹簧D.机械手表中旋紧的发条8.撑竿跳高运动员在起跳时撑竿弯曲,撑竿具有__弹性势__能.如图所示是玩弹弓的情景.经验表明,橡皮筋拉得越长,同样的“子弹”射得越远,这说明橡皮筋的弹性形变程度越大,弹性势能越___大___(填“大”或“小”).9.如图是过山车向下“俯冲”的情景,对过山车加速下降过程中的机械能,下列分析正确的是(D)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B.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D.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10.一架飞机在高空中水平匀速飞行,向灾区投放救灾物资.该飞机在此过程中(B)A.动能不变B.动能减小C.重力势能不变D.重力势能增大11.如图所示,小球从A点摆动到C点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从A到B的过程中,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B.从A到B的过程中,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C.从B到C的过程中,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D.从B到C的过程中,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第11题图第12题图12.如图所示,物块在光滑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依次经过a、b两个点,不计空气阻力,比较物块在a、b 两点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物块在a点动能大B.物块在b点动能大C.物块在b点重力势能大D.物块在a、b两点的重力势能一样大13.在排球比赛中,小明把排球竖直向上抛出,排球在运动过程中动能E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最接近(A)14.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为获得充足的空中滞留时间,都会在跳水前先用力下压跳板,以便利用跳板的__弹性势能__让自己上升得更高.不计空气阻力,运动员从离开跳板到入水的过程中,__入水__(填“离开跳板”“最高点”或“入水”)时动能最大.15.我们知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速度有关.那么,哪个因素对动能的影响更大呢?对表中数据进行分析,能初步得出:__速度__对动能的影响更大.物体动能抛出去的篮球约30 J行走的牛约60 J百米冲刺时的运动员约4 000 J16.用“模拟打桩”来探究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物体的质量m1=m2<m3.实验时,让物体从木桩正上方的某一高度处自由下落,将木桩打入沙中,三次实验木桩进入沙中的深度如图所示,木桩进入沙中的深度越深,则物体对木桩做的功越__多__.比较a、b可知: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__高度__有关;比较__a、c__可知: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第16题图第17题图17.如图是洪家渡水电站,针对大坝涉及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请从机械能的角度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问题:__大坝为什么要建得很高__?回答:__是为了提高水位,增大重力势能__.18.“反向蹦极”是一项比蹦极更刺激的运动.如图所示,弹性轻绳的上端固定在O点,拉长后将下端固定在体验者的身上,并与固定在地面上的扣环相连.打开扣环,人从A点由静止释放,像火箭一样被“竖直发射”,经上升到最高位置C点,在B点时速度最大.对此过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C)A.人从A到C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大,动能一直减小B.人从A到B的过程中,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C.人在B点时动能最大D.弹性绳的弹性势能在B点时最大。
动能和势能练习及答案

一、作图题1、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和“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两个实验中,都用到了如图所示的装置.(1)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每次都应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高度自由下滑.每次小车下滑前,还需要在水平桌面上先后铺上粗糙程度依次减小的毛巾、木板和玻璃板,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小车在毛巾、木板、玻璃板表面上滑行的距离逐渐变_________,进一步推理可知,若小车运动在绝对光滑的水平面上(忽略空气阻力),那么它将____________________.(2)用该装置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自由下滑,这样做是为了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________的关系.为完成实验,还需增加的器材是___________(选填“乒乓球”、“小木块”或“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并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动能的大小.2、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载和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将A、B、C三个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高分别为h A、h B、h C的位置滚下(m A=m B<m C,h A=h C>h B),推动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物理探究方法,对以下问题进行判断:(1)用来研究超载安全隐患时,我们应选择两个图所示实验进行比较,这样选择依据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2)对比乙丙两次实验,动能较大的小球是,你这样判断的理由是。
(3)小明用丙图来研究超速安全隐患时,发现木块运动到了长木块的末端之外,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条件下,解决的办法是。
(4)甲、乙两次实验木块移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甲、f乙,则f甲 f乙。
(选填“>”、“<”、“=”).二、实验,探究题3、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中,小明想验证重力势能与高度的关系:他在水平地面上铺一张纸,将蓝球表面涂黑,使蓝球分别从不同高度处自由下落,在纸上留下黑色圆斑A、B,如图所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1.3 动能和势能》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1.3 动能和势能》同步练习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知识点回顾1.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
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2)影响因素: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质量相同的物体,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大。
2.势能:(1)重力势能:①定义:物体由于受到重力并处在一定高度时所具有的能。
②影响因素:与物体的质量、高度有关。
物体的质量越大,高度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
(2)弹性势能:①定义:物体由于发生而具有的能。
②影响因素:物体的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
”在生活中,我们要杜绝“高空抛物”这种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高空抛物”危害性大的原因是高处的物体具有较大的()A.重力势能B.弹性势能C.动能D.内能2.下列物体既有势能又有动能的是()A.教室的灯管B.拉长的橡皮筋C.公路上行驶的汽车D.飞行的小鸟3.篮球场上;运动员练习投篮,篮球划过一条漂亮的弧线落入篮筐,球的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
当篮球上升到最高点时,篮球的动能()A.最大B.不为零C.为零D.以上都有可能4.两个相同的篮球,表面潮湿,从不同高度自由落至同一地面,留下的印迹如图所示。
关于初始时篮球的重力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落在a处的大B.落在b处的大C.两个一样大D.无法比较大小5.直升机在空中匀速下降的过程中(忽略燃油的变化),关于直升机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情况描述正确的是()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D.动能增大,重力势能不变6.小明用图示装置来“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平面必须光滑B.实验研究的是木块的动能C.让不同的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D.通过观察木块移动距离的远近来比较小车的动能大小7.我校秋季运动会中涉及很多物理知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实心球在空中上升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B.图甲中,实心球上升至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其动能也为零C.图乙中,压弯的撑杆恢复原状过程中,其弹性势能增加D.图乙中,运动员上升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转化为了撑杆的弹性势能8.体育课上,小华将皮球从离地某一高度O点处水平抛出,球落地后又弹起。
九年级物理上册11.4认识动能和势能精选练习(含解析)(新版)粤教沪版

第4节认识动能和势能精选练习一、夯实基础1.如图,从物理学看,足球比赛中,守门员的作用主要是( )A.改变足球的动能 B.改变足球的重力势能C.改变足球的弹性势能D.改变足球的运动状态【答案】D【解析】从物理学看,足球比赛中,守门员将足球扑住或打出,其主要是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使足球不射入球门,而不是为了改变足球所具有的动能.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故ABC 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多选题)如图所示,斜面与水平面在M点通过小圆弧相连,弹簧左端固定,原长时右端在N点,小物块从斜面上P点由静止滑下,与弹簧碰撞后又返回到P点,则( )A.小物块从P向M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B.小物块从P向M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减少C.小物块从P向M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不变D.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答案】ACD【解析】A.小物块从P向M运动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减小,故A符合题意;BC.物块从P到N碰撞后还能返回到P说明没有能量损失,机械能守恒;小物块从P向M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机械能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D.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的弹性形变达到最大限度,弹性势能最大,故D符合题意。
故选:ACD。
3.冰壶是冬奥会比赛项目.比赛时,一名队员在水平冰面上将底面平滑的冰壶推出后,由两名本方队员手持毛刷在冰壶滑行的前方擦刷冰面,使冰壶尽量滑行到目标位置,如图,下列关于冰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冰壶在滑行过程中动能保持不变B.冰壶离开运动员的手后,运动员不再对它做功C.冰壶底面磨得平滑是为了减小滑行时的摩擦力D.冰壶离开运动员的手后能继续前进是因为冰壶具有惯性【答案】A【解析】A.冰壶被掷出之后,冰壶由于受到阻力的作用,所以其速度逐渐减小,冰壶的质量不变,所以动能变小,故A错误,A符合题意;BD.冰壶离开运动员的手后,能够继续往前滑动,是因为冰壶具有惯性,此时冰壶没有在运动员力的作用下通过距离,运动员不再对它做功,故BD正确,BD不符合题意;C.冰壶底面磨得平滑是为了减小滑行时的摩擦力,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初三物理动能和势能练习题(含答案)

4、以同样速度行驶的大卡车和小轿车,的动能大,所以在同样的道路上,不同车型的限制车速是不同的,大卡车的最大行驶速度应比小轿车(填“大”或“小”)5、汽车在匀速爬坡的过程中,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7、有甲、乙、丙三个物体在做不同的运动:甲在空中下落(不计空气阻力),乙沿斜面匀速下滑,丙在水平面上做曲线运动且速度大小保持不变,那么在这三个物体中,机械能总量不变的是,动能不变而势能减少的是。
8、自行车下坡时,不蹬踏板速度也会越来越快,在此过程中,自行车的动能逐渐,自行车的重力势能逐渐。
11.在空气中匀速下落的降落伞受到方向向的力和方向向的力的作用,在下落过程中,它的动能,势能,机械能。
(后三空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3.托在手上的乒乓球有能,当它离开手落向地板时,能转化为能。
当它撞击地板时发生弹性形变,能转化为能。
在它恢复原状过程中,能转化为能。
它向上弹跳过程中能转化为能。
15.在空气中斜向上抛出的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受力和空气阻力作用,小球的动能,势能,机械能。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6.空中飞行的钢球,若客观存在在某一时刻重力势能是30焦,动能是20焦,则钢球的机械能是焦。
21.被压缩的弹簧一量放松,能将它上面的砝码顶起,直到砝码又静止不动,于是弹簧的能转化为砝码的能。
二.选择题1.竖直上抛的石子,如不计空气的阻力,在上升过程中()A。
动能减少,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减少;B。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C。
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不变;D。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3.对于小孩从滑梯匀速下滑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小,机械能不变;B。
动能变大,重力势能变小,机械能不变;C。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大,机械能变大;D。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小,机械能变小。
4.滚摆在上、下运动时(不计摩擦阻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中间处机械能是最大;B、各处机械能一样大;C、在最高点重力势能最大;D、在最低点时动能最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动能和势能 同步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下 11.3 动能和势能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物体具有动能的是()A.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B.静止在山顶上的大石头C.飞行的飞机D.拉开的弹弓2.跳水运动是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我国运动员在该项目上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比赛中,跳水运动员腾空跳起向上运动到最高点后再向下落入水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在整个空中运动过程中,运动员的()A.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B.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C.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D.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3.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我们常会用到一些科学研究方法,如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时,我们通过观察压强计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差来判断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变化。
以下研究中所采用方法与此相同的是()A.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测量B.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通过小车推出物体的远近,判断小车动能大小C.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推理出物体不受阻力时的运动状态D.探究压力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时,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改变压力4.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影响动能的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组实验是研究动能与高度的关系B.乙丙两组实验不能用于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C.甲乙丙三组实验中的研究对象是小木块D.如图丁,用形状相同的塑料球和铁球(铁球质量大)将弹簧压缩到相同程度后再放手,可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5.滑雪运动员从最高处加速下滑到最低处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B.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C.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D.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6.滑草是一项时尚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人行走时比脚站在草地上时,对草地压强更小B.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滑行速度越来越大C.越向下滑,重力势能越大D.人受到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7.关于重力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铁锤的重力势能一定比小铁球的重力势能大B.大铁锤的重力势能不可能为零C.大铁锤的重力势能可能比小铁球的重力势能小D.小铁球的质量如果较小,它就不具有重力势能8.如图所示,表示甲、乙两辆相同小车的s-t图像,关于这两辆小车的动能,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的动能相等B.甲车的动能大C.乙车的动能大D.缺乏条件,无法判断9.如图所示,木块以一定的速度滑过A、B点,到C点滑出下落至D点,A和B、C和D 之间的垂直距离均为h。
《动能和势能》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动能和势能》练习题精选(含答案)一、单选题1.滑雪运动员从山顶加速下滑的过程中,他的()A. 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增加B. 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减少C. 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少D. 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2.现代农业利用喷药无人机喷洒农药,安全又高效。
如图所示,喷药无人机在农田上方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同时均匀喷洒农药,此过程中,喷药无人机的()A.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B.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不变C.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D.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航天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图所示,为我国神舟号飞船返回舱减速降落的情景.返回舱在此过程中()A.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B. 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C.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D.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不变4.用电梯往高处搬运货箱。
当货箱随着电梯一同匀速上升时,货箱的()A. 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小B. 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大C.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小D.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大5.如图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时刻,将一重为G=50N的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
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弹簧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t2时刻小球的动能最大B. t3时刻小球处于非平衡状态C. t2到t3时间内,小球的动能先增加后减小D. t2到t3时间内,小球增加的动能小于弹簧减少的弹性势能6.“反向蹦极”是一项比蹦极更刺激的运动。
如图所示,弹性轻绳的上端固定在O点,拉长后将下端固定在体验者的身上,并与固定在地面上的扣环相连。
打开扣环,人从A点由静止释放,像火箭一样被“竖直发射”,经上升到最高位置C点,在B点时速度最大。
对此过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人从A到C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动能一直减少B. 人从A到B的过程中,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C. 人在B点时动能最大D. 弹性绳的弹性势能在B点时最大二、填空题7.2020年5月,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成功返回。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12.1 动能 势能 机械能 同步练习 (含解析)

12.1 动能势能机械能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大的物体动能一定大B.质量大的物体势能一定大C.举得高的物体重力势能大D.质量相同的物体,速度大的动能大【答案】D【解析】A. 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是质量和速度,所以在质量未知时,速度大的物体动能不一定大,A不符合题意;B. C. 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是质量和高度,所以在只知道质量或高度时,不能比较能的大小,BC不符合题意;D. 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是质量和速度,质量相同的物体,速度大的动能大,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分析】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2.下列物体中,既有动能又有势能的是( )A.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B.空中正在下落的雨滴C.拉长的弹簧D.被拦河坝挡住的水【答案】B【解析】A. 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由于运动具有动能,但与地面的高度差为零,不具有重力势能,A不符合题意;B. 空中正在下落的雨滴,具有速度和高度,故具有动能和重力势能,B符合题意;C. 拉长的弹簧,具有势能,不具有动能,C不符合题意;D. 被拦河坝挡住的水,有高度,具有重力势能,但静止没有动能,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3.李白赋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述了瀑布的壮观。
瀑布飞流而下时,水的( )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B.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D.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答案】D【解析】瀑布飞流而下时,水的质量不变,速度不断增大,动能不断增大,高度减小,重力势能不断减小.故答案为:D【分析】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4.体积相等的实心铜球和实心木球在水平地面上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铜球的动能为E K铜,木球的动能为E K木.已知铜的密度大于木头的密度,则()A. E K铜<E K木B. E K铜>E K木C. E K铜=E K木D. 无法判断【答案】B【解析】解:(1)铜块和木块体积V铜=V木,密度ρ铜>ρ木;由ρ=得,m=ρV,体积相同,m铜>m木,铜块的质量大.(2)它们的速度相等,铜块的质量大,因此铜块的动能大.故选B.【分析】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5.下列现象中物体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发生变化的是( )A.水平轨道上正在进站的列车B.体育考试时,抛出的实心球从高处下落的过程C.站在观光电梯上匀速下降的游客D.站在商场自动扶梯上匀速上升的顾客【答案】B【解析】A. 水平轨道上正在进站的列车,速度减小,动能减小,高度不变,重力势能不变,A不符合题意;B. 体育考试时,抛出的实心球从高处下落的过程,高度降低,速度增大,则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B 符合题意;C. 站在观光电梯上匀速下降的游客,速度不变,高度降低,所以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C不符合题意;D. 站在商场自动扶梯上匀速上升的顾客,速度不变,高度升高,所以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能和势能》练习题(一)一.填空题1.动能是指物体由于 而具有的能,其大小与物体的 和 有关.2.势能包含 势能和 势能两种.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 势能,它与物体的 和 有关;物体由于发生 而具有的能叫做 势能,它的大小与 有关.3.我们常用的能量单位是 ,用字母 来表示.4.判断下列物体是否具有动能或势能,如果有,说出能量的名称,如果没有,说明原因.①在水平地面上滚动的铅球:____________; ②悬挂在室内的电灯:____________;③玩具汽车中被卷紧的发条:_____________; ④弹簧:_____________;⑤在空中飞行的波音747客机:_____________; ⑥静止在水平轨道上的列车: ___________.⑦高速升空的火箭 . ⑧被拉弯的钢板尺 .⑨被水电站拦河坝拦住的上游水 . ⑩空中下落的皮球 .5.质量较大的喜鹊与质量较小的燕子在空中飞行,如果它们的动能相等,那么 飞得快.机械能 动 能 势 能 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 跟质量和速度有关 跟质量和高度有关 跟弹性和弹性形变有关6.如果卡车空载和满载时都以同样的速度行驶,那么空载时具有的动能满载时具有的动能.停放在山顶上的卡车具有的重力势能该卡车下山时具有的重力势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7.如图14-5所示,一个同学在蹦床上玩,从跳起到上升至最高点的过程中,能逐渐增大,能逐渐减小。
8.如图14-6所示,在“研究物体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将A、B、C三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的h A、h B、h C高处滚下(m A=m B<m C,h A=h C>h B)推动纸盒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1)要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我们要选择两图来进行比较。
(2)从图中可以看出,A、B、C三个小球刚到达水平面时,球的动能最大。
二.选择题图14-61.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线悬挂着的物体,它没有做功,它不具有机械能B.在空中飞行的子弹,因为它能做功,所以它具有机械能C.甲物体的运动速度比乙物体的大,则甲物体的动能一定比乙物体的大D.甲物体的高度比乙物体的高度大,则甲物体的势能一定比乙物体的大2.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中,他的()A.动能增大,势能不变B.动能不变,势能减小C.动能、势能都不变D.动能减小,势能增大3.司机开车上坡前,往往加大油门,以提高汽车的速度,这是为了()A.增大动能B.增大势能C.增大惯性D.减小阻力4.2005年10月13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神州六号”飞船送人太空。
在飞船随火箭一起离开发射塔飞向天空的过程中()A.飞船的势能不断减小,动能不断增大B.飞船的势能不断增大,动能不断减小C.飞船的势能和动能都在不断减小D.飞船的势能和动能都在不断增大5.三峡水库修建大坝,为了提高水位,增加水的()A.内能B.重力势能C.弹性势能D.动能6.关于能量的大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运动速度越大的物体,动能也越大B.质量大的物体,动能不一定大C.质量大的物体,其重力势能不一定大D.质量越大的物体,被举得越高,其重力势能就越大7. 某块砖在一对平衡力作用下运动,则该砖()A.势能一定不变,动能一定不变B.势能可能改变,动能一定不变C.势能可能改变,动能可能改变D.势能一定不变,动能可能改变三.实验题如图14-3所示,是用来探究“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图。
(小球在光滑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底端的速度只与起点高度有关,起点越高,到达底端的速度就越大,运动小球撞击停在平面上的木块后,木块运动距离越长,说明小球具有动能越大)(1)分析比较实验甲与实验乙,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被控制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乙与实验丙,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被控制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表明,物体动能与物体的和有关,____________越大,____________越大,动能就越大。
一、填空题1、运动质量速度2.重力弹性重力质量高度弹性形变弹性形变大小3.焦耳J4.动能重力势能弹性热能没有动能和重力势能没有动能和重力势能重力势能动能和重力势能 .图14-35.燕子6.大于7. 重力势动能8.AC C二.选择题1. B2. B3.A4.D5. B6. A7. B三.实验题(1)质量一定,物体速度越大,功能越大质量(2)速度一定,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大速度(3)质量速度质量速度(二)1、(2011年浙江衢州第9题)小明同学站在匀速上行的启动扶梯上由一楼升到二楼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明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B小明的动能大小保持不变C小明的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D自动扶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答案】B2、(2011广东深圳第28题)图8是研究滚摆运动的实验在滚摆向上运动的过程中,若不计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机械能不变B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机械能增加C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机械能不变D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机械能减速【答案】A3、(2011浙江嘉兴第23题)请分析以下两个有关能量的问题。
1“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
强弩之末不能穿透薄薄的丝绸说明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它的有关。
2旋转图中的吸管后,将可乐罐放在桌面上,罐就会运动起来,这是因为罐中的橡皮筋积蓄了能。
【答案】(1)速度(2)势(弹性势)4.、(2011年山东省潍坊市第13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橡皮筋被拉长后分子之间只有引力B.建筑工地上汽车驶过时尘土飞扬这是一种扩散现象C.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这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D.四冲程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使汽车获得动力【答案】CD5、(2011山东威海第3题)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B、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一定降低C、物体温度升高内容一定增加D、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一定升高【答案】C6、(2011江苏连云港第6题)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是A、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B、红墨水滴入水中很快散开C、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D、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答案】D7、(2011山东滨州第11题)在“学习机械能及其转化”时,“想想做做”栏目提供了如图所示的情景:用绳子把一个铁锁悬挂起来。
把铁锁拿近自己的鼻子,稳定后松开手。
头保持不动,锁向前摆去又摆回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锁在摆动的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B.铁锁摆动到最低点时动能最小C.铁锁在下降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 铁锁在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答案】C8、(2011江苏苏州第6题)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所引起的大规模海啸,冲毁了建筑,卷走了村落,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
海啸具有极大破坏力的主要原因是海啸行成的海浪具有巨大的A.电能B.机械能C.核能D.内能【答案】B9、(2011江苏扬州第21题)如图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装置,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运动,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目的是探究小车动能的大小与的关系。
若小车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越大,说明小车对木块越多,从而判断小车的动能越(大/小)。
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能/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答案】速度做功大不能10(2011年广东省广州市第7题)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下测力计的读数。
如图2让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发现弹簧测力计读数变大,其原因是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A摩擦力B分子引力C分子斥力D大气压力【答案】B11(2011年江苏省淮安市第1题)常见的自然现象,能用分子运动知识解释的是A.春天柳絮飞扬B.夏天荷花飘香C.秋天落叶飘零D.冬天雪花飘飘【答案】B12(2011湖南株洲第3题)如图1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钩码都不能把它们拉开。
这个实验说明了A.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C.分子之间存在斥力D分子之间存在间隙【答案】B13(2011四川绵阳第27题)2011年4月10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北斗八号导航卫星发射到预定椭圆轨道,该椭圆轨道近地点约200千米,远地点约3599千米如图是北斗八号导航卫星的轨道示意图。
已知该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关于该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过程中势能、动能、速度的变化是A势能增加、动能减小、速度减小B势能减小、动能增加、速度增加C势能减小、动能增加、速度不变D势能不变、动能不变、速度不变【答案】B14(2011年湖南岳阳市第6题)下列属于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情景是【答案】C15、(2011年湖北省武汉市第25题)如图所示,某同学将两个相同的斜面并排放在水平桌面上,利用它们探究动能或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1)将A、B两球mA、mB分别从两斜面的相同高度处由静止同时释放,观察到它们并排滚动且始终相对静止。
这表明在滚动的任一时刻,两球的速度______且两球的速度跟______无关。
(2)分别在水平桌面上的C、C’处放置相同的木块,再将两球分别从两斜面的相同高度处由静止同时释放,观察到______球将木块撞得更远。
由此可得出结论①______②______。
【答案】1相同质量 2 B ①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越大,物体的动能与它的质量有关②质量越大,它的重力势能越大,物体的重力势能与它的质量有关。
16(2011四川内江第Ⅰ卷8题)关于热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机械能和物体的内能是同种形式的能,都与物体的机械运动和分子热运动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B.铁丝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D.扩散现象只能说明分子是运动的,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答案】C17(2011广东湛江第8题)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没有内能 B.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C.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多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答案】B(三)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中,力没有对物体做功的是()A、用力将铅球掷出B、将书包背上楼 C 、骑自行车匀速前进 D 、提着水捅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2、如右图所示,已知物体A和B质量相等,A在粗糙的水平地面,B在光滑的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