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动能和势能.
初中物理知识点十八,动能和势能

1、能量的概念: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那么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单位是焦耳(J)。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物体运动速度的快慢有关,物体质量越大,运动速度越快,动能越大。
3、势能: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重力势能是由于物体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而弹性势能是由于物体被拉伸或挤压产生形变而具有的能量。
4、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有: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被举高的高度,物体的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影响弹性势能的因素有: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物体产生的弹性形变程度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5、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机械能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的能量。
6、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1)在一定的条件下,动能和势能可以互相转化。
(2)机械能守恒定律: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尽管动能、势能的大小会发生变化,但是机械能的总和是不变的,或者说机械能是守恒的。
7、应用:
(1)水力和风力发电:从能量的角度来看,自然界的流水和风都是具有大量机械能的天然资源,可以利用风力和水力的机械能来发电。
(2)人造地球卫星:人造地球卫星沿着椭圆形轨道绕地飞行,所以存在动能和势能的转换。
由于卫星在大气层外飞行,不受空气阻力,只有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因此机械能守恒。
当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它的势能减小、动能增大;当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它的势能增大、动能减小,机械能守恒。
初中物理动能和势能的关系详细解释

初中物理动能和势能的关系详细解释动能和势能是物体运动时具有的两种重要的能量形式。
本文将详细解释初中物理中动能和势能的关系。
一、动能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动能是物体由于其运动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当物体进行平动或者转动运动时,其动能有两种不同的形式,即物体的平动动能和转动动能。
平动动能(KEt)是指物体由于其平动而具有的能量。
根据物体的质量(m)和速度(v),平动动能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KEt = 1/2 mv^2转动动能(KEr)是指物体由于其转动而具有的能量。
根据物体的转动惯量(I)和角速度(ω),转动动能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KEr = 1/2 Iω^2二、势能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势能是物体由于其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常见的势能有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化学能等。
重力势能(PEg)是指物体由于其高度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根据物体的质量(m)、重力加速度(g)和高度(h),重力势能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PEg = mgh弹性势能(PEe)是指物体由于其形变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根据物体的弹性系数(k)和形变量(x),弹性势能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PEe = 1/2 kx^2三、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动能可以通过物体的运动转化为势能,而势能也可以通过物体的释放转化为动能。
这一转化过程可以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发生。
1. 动能转化为势能:当物体以一定速度运动时,具有一定的动能。
当物体受到制动或者阻碍时,动能会逐渐减小而转化为势能。
常见的例子是投掷物体上升过程中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如抛出的球被重力影响逐渐上升,动能减小而势能增加。
2. 势能转化为动能:当物体释放其势能时,势能会转化为动能。
常见的例子是下落物体释放重力势能,如抛出的球在上升过程中到达最高点,随后受到重力作用下落,势能逐渐转化为动能。
四、动能和势能守恒定律在物体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动能和势能之间存在守恒关系。
根据动能守恒和势能守恒定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动能守恒定律:在一个孤立系统中,物体的动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动能和势能 物理八年级下册

1-1. 关于功和能的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物体具有的能越多,它做的功越多 B. 物体具有能就一定正在做功 C. 做功的物体一定具有能 D. 物体能够做功的多少与它具有的能无关
新知二 动能
1. 定义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一切 运动的物体都“运动的物体”含义不同,叙述动能
解析:甲、乙两组实验中,小钢球质量相同,下滑高 度大的,即速度大的推动木块运动的距离远, 说明: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4)分析比较__甲__和__丙____两组实验可得出物体的动能与质量 的关系。
解析: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应控制速度(即小钢 球下滑高度)不变,改变质量进行实验,故应 进行甲、丙两组实验。
例2 [中考 ·广西] 如图2 A 所示,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 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将小钢球从高度为h 的同 一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 推动同一小木块向前移动 一段距离s 后停下。完成 甲、乙、丙所示的三次实 验,其中h1=h3 > h2,mA=mB < mC。
实验中,为了更好地利用转换法比较物体动 能的大小,应尽量选择质量轻小的木块进行实 验 ,且应让木块在较光滑的水平面上进行实验。
的定义时,不能说成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叫动能,因为 运动的物体除了具有动能外,还可能具有其他形式的能。 ●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因此速度具有相对性,则动能 也具有相对性。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同一运动的物体的 动能大小可能不同。例如,飞行的飞机会被鸟撞毁,就 是因为相对于飞机,鸟的动能很大。
2. 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1)设计实验:利用如图1 所示的装置探究动能与质量、 速度的关系,根据木块被推动的距离来判断物体动 能的大小。
(5)综合上述可知,如图B 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是交通管理部 门对不同车型设定的最高__车__速___。
初中物理动能和势能教案

初中物理动能和势能教案篇一:初中物理教案:九年级《动能和势能》初中物理教案:九年级《动能和势能》教学目标1、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
2、知道什么是动能及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3、知道什么是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及影响势能大小的因素。
4、能举例说明物体的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5、能用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解释简单的现象。
6、通过演示实验、生活中的现象归纳和总结,提高学生观察、比较、想象、归纳的能力。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首先在学生学过的功的知识的基础上,直接从功和能的关系引入了能量的初步概念,不追求严密性。
这是因为初中只要求学生对能量的概念有初步的认识。
教材列举了风、流水等能够做功,以便使学生对运动物体具有能量形成比较清楚的具体印象,同时也为讲水能和风能的利用埋下伏笔。
由此引出了动能的概念,用实验说明动能的大小跟速度、质量的关系,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势能的教学也是从做功的角度先引入势能概念,再由实验或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学习势能的大小的决定因素。
最后,教材给出了机械能的概念,并指出动能、势能、机械能的单位和功的单位相同,都是焦耳。
教法建议对于能量的引入,可以从一些涉及能量的词中,知道“能”是重要概念。
再联系做功的知识,列举实例如课本上的实例和演示小实验。
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列举运动物体能做功的现象,并分析这些不同事物的相同点,进而得出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是动能的结论。
进一步用实验或多媒体资料发现动能大小的决定因素,并进而用学到的知识,即动能定义、动能大小的决定因素来分析和解释生产和生活中的现象。
对于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学习,也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设计与动能相同的学习框架,让学生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习,同时学生可以加深体验学习物理的方法和感觉到学习物理的乐趣。
对于机械能的学习,可以用学生阅读课本或提供给学生的阅读材料,教师进行总结,注意要用联系实际的事例使学生能够分析机械能的实际问题,并理解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中“统称”的含义。
初中物理常识知识点汇总

初中物理常识知识点汇总物理是一门探究自然界规律的科学,它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
初中物理涉及了很多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周围世界的运行规律。
以下是初中物理常识的知识点汇总。
力、工作和能量: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有大小和方向。
2. 弹力和重力:弹力是物体在被拉伸或压缩时的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3. 力的合成和分解:多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时,可以根据力的大小和方向进行合成和分解。
4. 动能和势能:物体具有动能时,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具有势能时,其位置发生改变。
运动和力的关系:5. 运动的三要素:位置、时间和速度是描述运动的三要素。
6.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同一时间内所运动的距离相等,速度保持恒定。
7. 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同一时间内的运动速度发生改变。
8. 惯性和摩擦力: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摩擦力是物体表面之间由于接触而产生的力。
9.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时保持静止,运动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除非外力作用于其上。
10.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光学:11. 光的传播:光是电磁波,在真空中以直线传播。
12. 光的反射:光线遇到光滑表面时反射,根据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关系,可以推导出反射定律。
13. 光的折射:光线在介质中传播时改变方向,遵循斯涅尔定律。
14. 镜子和透镜:平面镜的反射作用,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折射作用。
能量和能量转换:15. 功和功率:力沿着物体移动的路径进行了运动,就做了功;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
16. 机械能和能量转换:机械能是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但不能被创造或消灭。
17. 机械振动:机械振动是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往复运动的现象。
电学:18. 电荷和电场:电荷是物体带有的一种性质,可正可负;电场是电荷周围的一种物理场。
19. 静电和电流:静电是静止的电荷分布,电流是电荷的有序流动。
初中物理动能和势能教案

初中物理动能和势能教案初中物理动能和势能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动能和势能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初中物理动能和势能教案1(一)教学目的1.理解动能、重力势能的初步概念,知道什么是弹性势能;2.知道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知道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性形变有关。
3.能解释一些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简单现象。
(二)教具1.可以改变倾斜度的斜面(或斜槽),质量显著不同的两个钢球(或金属滑块),木块一个,用以做课本图1-1的实验。
2.玩具弹簧枪(或课本图1-4的实验器材)。
(三)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中引入“能量”这个词。
运动员在激烈运动后,我们说消耗了体内储存的能量;燃烧煤可以取暖,我们说煤燃烧时放出了能量;电灯发光,电炉发热,电扇吹风,我们说都消耗了能量。
在这些不同的现象中,有一个共同的东西把它们联系起来,这就是能量,简称能。
2.新课教学(1)“能”是什么?能的概念和跟前面学过的功的概念有密切联系。
一个物体能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
能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今天,我们学习最常见的一种形式的能——机械能。
(2)运动物体具有能量吗?(启发学生举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说明运动物体能做功。
例如,风可以吹转风车,流水可以推动水磨,挥动的铁锤可以把桩打进地面等。
当学生举例中固体、液体、气体都有了时,教师总结:固体、液体、气体都是物体,只要它们运动,即具有速度,就具有动能)提问:运动物体做功后静止,它还具有动能吗?动能到哪里去了呢?(启发学生得出物体不运动就没有动能以后,教师讲解:物体原有的动能用来做功了,即能量可以做功,做功要消耗能量。
打个比方,你有钱可以买商品,买了商品钱就付出去了)(3)用小钉锤钉木桩和用大铁锤钉木桩,显然做功多少是不一样的,这说明运动的钉锤和铁锤具有的动能大小不一样。
初中物理机械能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机械能知识点总结1.机械能的概念:机械能是物体在运动中具有的能量形式,包括动能和势能。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形状而具有的能量。
2. 动能的计算公式:动能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再除以2,即KE = 1/2mv^2,其中KE表示动能,m表示质量,v表示速度。
3. 势能的计算公式:势能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乘以高度,即PE = mgh,其中PE表示势能,m表示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高度。
4.动能的转化和守恒:在物体运动中,动能可以转化为势能,势能可以转化为动能,整个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例如,一个下落的物体失去动能,并转化为势能,当它再次上升时,势能转化为动能。
5.动能与物体质量、速度的关系:动能正比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平方,当速度增加时,动能增加得更显著;当质量增加时,动能也增加。
6.势能与高度的关系:势能正比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当高度增加时,势能增加;当质量增加时,势能也增加。
7. 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 = ma,其中F表示力,m表示质量,a表示加速度。
8.功的定义:功等于力乘以位移,即W=Fd,其中W表示功,F表示力,d表示位移。
9.功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J),1焦耳等于1牛顿乘以1米。
10.功率的定义:功率等于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即P=W/t,其中P表示功率,W表示功,t表示时间。
11.功率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1瓦特等于1焦耳/秒。
12. 机械效率的定义:机械效率等于输出功除以输入功的比值,即η = Wout/Win,其中η表示机械效率,Wout表示输出功,Win表示输入功。
13.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简单机械是由一个或多个简单机械组合而成的机械,如斜面、杠杆、轮轴等。
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力的乘积和距离的关系,通过改变力的方向、大小或应用点,来改变力的作用效果。
初中物理复习 机械能—动能、势能、机械能及其相互转化

机械能—动能、势能、机械能及其转化模块一动能和势能【一、知识点】1.能量(1)定义: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物体对外做功本领越强,能量就越大)注意:物体具有能,并不是说它一定做了功,而是指能够、可以做功或者正在对外做功。
如:运动的子弹、流动的水、流动的空气(风);高山上的石头、头顶的吊扇;被压缩的弹簧、被拉开的弓箭都具有能量。
(2)单位:能量的单位是焦耳(J)。
2.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称为动能。
流动的水具有能量(2)决定因素:物体的质量和速度。
(3)比较大小的方法:相同质量时比较速度,相同速度时比较质量。
3.重力势能(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
山上的石头具有重力势能(2)决定因素:物体的质量和被举的高度。
物体的质量越大,被举的高度越高,物体所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
4.弹性势能(1)定义: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弹性势能。
拉开的弓弦具有弹性势能(2)决定因素:弹性形变的大小和弹性大小。
物体弯曲的程度越大,弹性越大,物体所具有的的弹性势能越大。
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定义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影响大小因素 质量、速度质量、被举高的高度 形变量、物体的弹性计算式 21=2E mv 动=E mgh 重21=2E kx 弹【二、例题精讲】【例1】★关于动能和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没有做功,它一定不具有能 B . 位置高的物体,它的势能一定大 C . 质量大、速度大的物体动能一定大 D . 弹簧一定具有弹性势能 考点: 动能大小的比较;势能大小的比较.解析: A 、物体只要能够做功,它就具有能量,并不一定正在做功,故A 错误;【测试题】下列关于动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叫动能B.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叫动能C.速度大的物体甲具有的动能一定大于速度小的物体乙具有的动能D.运动物体质量越大,所具有的动能一定越多【例2】★“跳远”是一项常见的体育运动.跳远运动员在比赛中都是先助跑一段距离后才起跳,这样做是为了()A.增大了跳远运动员的惯性B.减小了跳远运动员的惯性C.增大了跳远运动员的动能D.减小了跳远运动员的动能【测试题】下列关于动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叫动能B.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叫动能C.速度大的物体甲具有的动能一定大于速度小的物体乙具有的动能D.运动物体质量越大,所具有的动能一定越多【拓展题】关于动能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一定大B.质量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一定大C.运动物体只具有动能D.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例3】★★老鹰和麻雀都在空中飞行,如果他们具有的动能相等,那么()A.老鹰比麻雀飞得快B.麻雀比老鹰飞得快C.老鹰比麻雀飞得高D.麻雀比老鹰飞得高【测试题】如果汽车、摩托车与列车三种车辆的速度相等,那么按照它们的动能从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汽车、摩托车、列车B.列车、汽车、摩托车C.摩托车、汽车、列车D.汽车、列车、摩托车解析:汽车、摩托车和列车的质量,列车的质量最大、汽车的质量次之、摩托车的质量最小;因为三者的速度相同,所以三者的动能从大到小的顺序:列车、汽车、摩托车.答案:B【拓展题】我们曾听到鸟与飞机相撞而引起机毁人亡的报道,空中飞翔的鸟对飞机构成了巨大威胁,鸟与飞机相撞引起机毁的原因是()A.鸟飞行的速度很大B.鸟飞行的速度很小C.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小D.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及其选择;动能的影响因素.解析:以相向而行的飞机为参照物,相同的时间内,鸟和飞机之间的距离变化很大,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小鸟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所以鸟与飞机相撞引起机毁.答案:D【测试题】小丽从学校回家过程中如图示是她的s﹣t图象,则小丽动能最大的时间段是()A.在0﹣t1时间内B.在t1﹣t2时间内C.在t2﹣t3时间内D.无法确定考点:动能大小的比较.解析:当运动物体确定了,就是物体的质量是确定的.影响因素就只有速度了.在题中S-t图像曲线中,0- t1曲线最陡,动能最大答案:A【测试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体比乙物体所处的位置高,则甲的势能比乙的势能大B.甲物体比乙物体的速度大,则甲的动能比乙的动能大C.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说明它具有能D.一个物体具有能,说明它正在做功考点:能;动能大小的比较;势能大小的比较.解析:A、重力势能除了与高度有关之外还与质量有关,甲和乙的物体质量不确定,所以势能的大小也是不确定的.B、动能除了与速度有关之外,还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甲和乙的物体质量不确定,所以动能的大小也是不确定的.C、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D、一个物体具有能,说明它有做功的能力,但它不一定做功.答案:C【例4】★★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丽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甲、乙、丙三次实验.让铁球从同一斜面上某处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铁球与纸盒在水平面上共同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1)要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应选用两图;实验中应保证___________相同.(2)选用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3)该实验是通过观察来比较铁球动能的大小,从而得出结论的.考点: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解析:(1)要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应保持小球的速度相同,质量不同,所以应使质量不同的小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因此要选择甲、乙两图;(2)由图示实验可知,甲、丙两次实验,球的质量相同,甲滚下的高度大于丙滚下的高度,甲将纸盒推动得更远,说明动能更大,可得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大;(3)该实验是通过观察纸盒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来比较铁球动能的大小的,这种方法是转换法.答案:(1)甲、乙;铁球到达水平面的速度;(2)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大;(3)纸盒被推动距离的大小.【测试题】为了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教材中设计了“小钢球撞木块”的实验(如图所示)让静止的小钢球从斜面滚下,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采用转换法,用木块移动的距离来表示动能的大小B.该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如分别控制小球滚下的高度、小球的质量等C.在实验器材的选择时,可以不考虑斜面的光滑程度,被撞木块的质量和软硬等因素D.实验过程中,让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落下,目的是为了让小球获得不同的运动速度考点: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解析:A、球的动能是从木块被推出的距离看出的,这里采用了转换法的思想,故该选项说法正确;B、球的动能与质量和速度都有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如分别控制小球滚下的高度、小球的质量等;故该选项说法正确;C、斜面的光滑程度影响小球滚下的速度,木块的质量和软硬影响碰撞的程度,所以在实验器材的选择时,考虑斜面的光滑程度,木块的质量和软硬等因素,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让球滚到水平面上时获得的速度与球在斜面上的高度有关,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落下,目的是为了让小球获得不同的运动速度,故该选项说法正确.答案:C【拓展题】在探究弹性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小明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被压缩的程度有关;猜想二: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猜想三: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长度有关;猜想四: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粗细有关.(1)为验证猜想一,他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实验时将同一弹簧压缩(相同/不同)的长度(弹簧被压缩后未超过其弹性限度),将小球置于弹簧的右端,松开后小球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分析比较,从而比较弹性势能的大小;(2)为验证猜想二,需选用的两根弹簧,实验时将两根弹簧压缩(相同/不同)的长度,将小球置于弹簧的右端,松开后小球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时,若,说明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3)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能/不能)达到探究目的;(4)小明根据实验现象认为:小球和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都要停下来,所以弹簧、小球和木块所具有的机械能最终都消灭了,你认为小明的观点是(正确/不正确)的,理由是.考点:探究影响物体势能大小的因素.解析:(1)此题要改变弹簧的弹性形变大小,因此要将同一个弹簧压缩不同的长度;运用转换法,观察木块被推动距离的远近来比较弹性势能的大小.(2)为验证猜想二,需选用长度和粗细相同,材料不同的两根弹簧,实验时将两根弹簧压缩相同的长度,将小球置于弹簧的右端,松开后小球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时,若木块被推动的距离不相等,说明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3)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木块就会做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木块移动距离的远近,达不到探究目的.(4)小球推动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都要停下来,是因为水平面有摩擦力,木块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而不是机械能消失了.故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答案:(1)不同;被推动距离的远近;(2)长度和粗细相同,材料不同;相同;木块被推动的距离不相等;(3)不能;(4)不正确;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模块二机械能及其转化【一、知识点】1.机械能及其转化(1)概念: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 的能量
动能
势能
下列物体具有什么形式的能: 动能 (1)水平行驶的汽车:___________ (2)正在爬坡的汽车:动能和重力势能 ___________ 重力势能 (3)山顶上的石头:___________ 动能和重力势能 (4)山顶上滚下的石头: ___________ 重力势能 (5)天花板上的吊灯: ___________ 动能和重力势能 (6)天花板上摇摆的吊灯: ___________ 弹性势能 (7)拉长的橡皮筋:___________ (8)下落的雨滴:动能和重力势能 ___________
不同形式的能量
1.疾驰的汽车 2.高挂在枝头的苹果 3.拉伸变形的皮筋
4.高举的重锤
5.拉开的弓
6.流动的水
高举的重锤 流动的水 拉圆的弓
能把地面 能把石头 能把箭
砸陷 冲走 弹射开
物体
能够对外
做功
高举的重锤 拉圆的弓
具有能量
流动的水
二、能量的不同形式
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 能量
第十一章 第3节 动能和势能
新民晚报
一铁路职工“中弹”昏倒 1990年6月10日 沈阳开往上海的195次列车经过上海分局 管辖的沪宁线103区段时,突然从列车左翼车窗 飞出一只馒头,不偏不倚正好打在当班的上海 铁路分局苏州工务段职工的鼻梁上,当场将其 击昏。
一、能量
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 具有能量,简称能。能量的单位和功的 单位一样都是:焦耳(J)
想想议议
用物理学的术语解释,为什么要对机动车的行驶 速度进行限制?为什么在同样的道路上,不同车型的 限制车速不同?
四、物体的势能
1.重力势能大小与高度、质量有关
质量一定,位置 越高,重力势能 越大;
高度一定,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2.弹性势能大小与形变大小有关
射箭时弓的 形变越大,箭射 得越远,弹性势 能越大。
重力势能 大小与什 么因素有 关?
弹性势能 大小与什 么因素有 关?
2. 改变钢球的质量,让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由 静止开始滚下,哪个钢球把物体B撞得远?
大 的 实验表明,速度相同时,质量越_______ 钢球能将物体B 撞得越远 。所以,钢球的速度 大 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 ________ 。
结 论 物体动能的大小跟速度、质量有关,质量相同
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 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大。
练习2 一架沿竖直方向上升的直升机,它具有( )。 A.动能 B.重力势能 C.弹性势能 D.动能和重力势能
练习3 某同学骑自行车上坡时,速度越来越慢,则 车和人的( )。 A.动能变大,重力势能变大 B.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小 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D.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大
课堂小结Biblioteka 动能大小 与什么因 素有关?
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为什么?
小结
动能 能量 势能 弹性势能 与弹性形变 大小有关 重力势能 与速度和 质量有关 与所处高度 和质量有关
练一练
练习1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大的球一定比速度小的球动能大 B.同一辆车运动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 C.子弹的速度比火车的速度大,所以子弹动能就 比火车动能大 D.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洒水的洒水车动能不变
三、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跟那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动能大小可能与速度有关 动能大小可能与质量有关
实验·观察
1.让钢球A分别从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 钢球运动到水平面时的快慢一样吗?哪次物体B 被撞得远?
实验表明钢球从高出滚下,高度h越高,钢球 运动到底部时越_____ 快 (快、慢),物体B被撞得 越远。所以,质量相同时,钢球的速度越大, 大 动能越 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