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士学位论文格式要求
毕业生论文格式与摘要的统一要求

本科生学位论文格式与摘要的统一要求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具有创造性研究成果或在研究工作中具有新的见解,并据此申请学士学位的重要的文献资料。
现将本科生学位论文格式与摘要的统一要求规定如下。
一、学位论文的一般格式和顺序1.学位论文(1)题目:论文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恰当、简明、引人注目。
题名应力求简短,最多不超过30字。
(2)摘要:论文的中文摘要约400字左右,中文摘要应体现论文的核心思想,说明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
要突出本论文的创新性成果或新的见解,语言力求精炼。
为了便于文献检索,应在中文摘要下方另一行注明学位论文的关键词(3~5个)。
(3)英文摘要:英文摘要的上方应为论文题目,换行居中写ABSTRACT,英文摘要的内容与中文摘要基本相对应,要求语法正确,语句通顺,文字流畅。
最下方一行为关键词(KEY WORDS)。
(4)目录:应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
格式为:目录二字居中排、黑体、二号字,章节名称全部左顶格,与页码之间用虚线连接,一级标题4号黑体,其它标题为宋体小4号字。
(5)绪论:在论文正文前,冠第一章内容为:该研究工作在国民经济中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本研究主题范围内国内外已有的文献综述;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6)正文:是论文的主体,由第二章开始。
一般由标题、文字叙述、图、表格和公式等五个部分构成。
写作内容可因研究课题性质而不同,一般可包括:理论分析、计算方法、实验装置、测试方法和测试原料、经过整理加工的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本研究方法与已有研究方法的比较。
论文应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练、说明透彻、推理严谨、立论正确。
(7)结论:论文应有结论,结论应该明确、精炼、完整、准确。
要认真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及新见解,在本领域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8)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引用出现的顺序列出,列在正文的末尾。
文献是期刊时,其格式为:[序号],作者(外文姓列名前),文章题目名 [J],期刊名(外文或缩写),卷号,(年份),期号,页码。
关于学士学位论文终稿上交要求及格式【模板】

关于学士学位论文终稿上交要求及格式凡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学生需按照辅导教师终稿辅导意见修改后根据学士学位论文终稿格式要求完成论文终稿写作,于11月9日前将电子版稿件发送给学习中心老师。
一、论文终稿格式要求:学位论文的打印格式参照相关专业学位论文模板。
封面及封面与正文间的相关表格必须采用附件1指定的封面和表格具体说明如下:1.纸型和字体:毕业论文成稿一律用A4型纸、宋体小4号字(外文专业的字体根据该专业的论文写作规范中的要求执行)2.页面:页边距:上2.54cm、下2.54cm、左3.67cm、右3.17cm装订线在左侧两个钉段落:1.5倍行距空行:空行均为小四号3.页眉:从“引言”页至“附录”页,每页上方均有页眉页眉五号字、居中各部分页眉内容为相应部分的标题4.页码:从“题目”页至“附录”页,每页下方居中有页码5.目录:独立成页“目录”三号字、加黑、居中,“目”和“录”字中间两个空格,前后各空一行目录内容应包含3级标题,采用WORD自动生成版,小四号字6.摘要:独立成页“摘要”格式:三号字、加黑、居中,“摘”和“要”字中间两个空格,前后各空一行摘要内容用小四号字7.题目:二号字、加黑、居中,前后各空两行8.关键词:“关键词:”四号字、加黑,居左空两格关键词用小四号字;关键词用一个空格间隔前后各空两行9.正文:正文的具体要求严格按照每个专业写作规范中的具体要求执行。
二、上交要求:1. 发送电子版本论文至所属学习中心论文老师负责处。
每篇论文必须将论文评阅书、论文指导记录表、答辩记录表一并放在论文封面后。
见附件模版。
2.电子版论文发送时间:2015年11月9日前三、其他要求1. 论文评阅书、论文指导记录表、答辩记录表,请各位同学将带“****”处填充完整。
各表格中红色带粗题的部分,如“开题报告评语,初稿评语等”,请将各自的网上评语,粘贴到表格中,并将各阶段稿件相应指导日期填充完整。
2. 特别提醒:英语专业的论文终稿,题目必须是英语论文题目和中文论文题目;日语专业的论文终稿,题目必须是日文论文题目和中文论文题目。
学士学位论文格式

学生学士学位论文(设计)编写格式一、打印要求毕业论文(设计报告)用A4纸打印。
正文用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页边距采取默认形式(上下2.54cm,左右2.54cm,页眉1.5cm,页脚1.75cm)。
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居中。
二、格式要求(一)文字论文应采用汉语撰写(科技英语除外),论文中汉字应采用《简化汉字总表》规定的简化字,并严格执行汉字的规范。
所有文字字面清晰,不得涂改。
(二)表格表格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逐章编序(如:表2-5),表序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跃。
表格的结构应简洁。
表格中各栏都应标注量和相应的单位。
表格内数字须上下对齐,相邻栏内的数值相同时,不能用‘同上’、‘同左’和其它类似用词,应一一重新标注。
表序和表名置于表格上方中间位置,五号黑体。
(三)图插图要精选、简明、清晰,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述重复。
图中术语、符号、单位等应同文字表述一致。
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逐章编序(如:图2-5),表序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跃。
仅有一图时,在图名前加‘附图’字样。
学士学位论文(设计)中的插图以及图中文字符号应在计算机内请绘打印输出。
图序和图名置于图下方中间位置,五号黑体。
工程图图幅小于或等于3#图幅时应装订在论文内,大于3#图幅时按国标规定单独装订作为附图。
(四)公式论文中的公式应注序号并加圆括号,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逐章编序(如:公式(5-1)),序号排在右边行末。
公式与序号之间不加虚线。
公式序号的右侧符号与右边线顶边排写。
公式较长时最好在等号“=”处转行,或在运算符号处转行公式中第一次出现的物理量应给予注释。
(五)标点符号注意中英文标点符号的区别,不能混用。
(六)数字用法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间和各种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
年份不能简写,如1999年不能写成99年。
数值的有效数字应全部写出,如:0.50:2.00不能写作0.5:2。
用数字作为词素构成定型的词、惯用语、缩略语、清朝以前(含清朝)的年、月、日以及邻近两个数字并列连用所表示的概数,均使用汉字数字。
学位论文基本要求说明_论文格式_

学位论文基本要求说明
根据申请学位是学士、硕士还是博士,其论文有不同的要求。
1、学士学位论文:
《中华人民共和位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授予学士学位需达到下述学术水平:一要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二要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这两个条件,不仅是获得学士学位的要求,也是撰写学士论文的要求。
根据《条例》要求,学士论文考察的只是“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及“初步能力”,因此论文的题目不宜太大,论述的范围不宜太宽,只要对某个问题有一定的创见,即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新看法,就是一篇好的学士论文。
2、硕士学位论文:
《条例》规定,授予硕士学位需达到下述学术水平:一要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二要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硕士论文的要求比学士论文高,通过答辩的硕士学位论文基本应达到发表水平。
硕士论文的选题应遵循先进、实用、可行三项原则,其既可由导师在研究方向上指定一个范围,由研究生自己选择具体的研究课题;也可由导师指定研究题目。
3、博士学位论文:
《条例》规定,授予博士学位需达到下述学术水平:一要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二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三是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作出创造性的成果。
博士生是我国学位培养的最高层次,其学识水平、科研能力和创造性的成果主要通过论文来体现。
博士论文有以下特点:创新、系统深入和独立完成。
学位论文格式书写规范

学士学位论文格式、书写规范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集中体现。
高质量、高水平的学位论文不仅在内容上有创造性和创新性,而且在表达方式上应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为此,特作如下规定。
一、学位论文版式、格式1、论文开本及版芯论文开本大小:210mm×297mm(A4纸)版芯要求:左边距:30mm,右边距:25mm,上边距:30mm,下边距:25mm,页眉边距:23mm,页脚边距:18mm2、论文用中文撰写3、标题:论文分三级标题一级标题:黑体,三号或16pt,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二级标题:黑体,四号或14pt,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三级标题:黑体,小四号或12pt,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上述段前、段后间距可适当调节,以便于控制正文合适的换页位置4、正文字体:正文采用五号宋体,行间距为18磅;图、表标题采用小五号黑体;表格中文字、图例说明采用小五号宋体;表注采用六号宋体5、页眉、页脚文字均采用小五号宋体,页眉左侧为“χχχ大学学士学位论文”,右侧为一级标题名称;页眉下横线为上粗下细文武线“”(3磅);单面复印时页码排在页脚居中位置,双面复印时页码分别按左右侧排列6、文中表格均采用标准表格形式(如三线表,可参照正式出版物中的表格形式)7、文中所列图形应有所选择,照片不得直接粘贴,须经扫描后以图片形式插入8、文中英文、罗马字符一般采用Time New Roman正体,按规定应采用斜体的采用斜体二、学位论文的各组成部分与排列顺序学位论文,一般由封面、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插图和附表清单、主要符号表、引言(第一章)、正文、结论(最后一章)、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部分组成并按前后顺序排列。
1、封面:论文封面(见附件1)、要求如下:学位论文题目应能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切题、简洁,不超过26字,可分两行排列,中英文对照;2、中文摘要:论文摘要的字数一般为300个左右。
内容包括研究工作目的、研究方法、所取得的结果和结论,应突出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语言精炼。
学位论文撰写规范

学位论文撰写规范学位论文是本科生学习工作的全面总结,是申请和授予相应学位的基本依据。
论文撰写应符合国家及各专业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符合汉语语法规范。
学士学位论文的字数应控制在8-12千字。
为了保证学位论文质量,使学位论文的撰写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特制定本规范。
一、一般格式和顺序学位论文由三部分组成:前置部分、主体部分、附录部分。
(一)前置部分1. 中文摘要:论文第一页为中文摘要,内容应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等,要突出本论文的新见解。
为了方便文献检索,应在摘要下方另起一行注明论文的关键词(3-5个)。
2. 英文摘要:中文摘要后为英文摘要,内容为中文摘要的翻译。
3. 目录:应是论文的提纲,由论文的章、节、附录、题录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另起一页,排在摘要之后,章、节、条分别以1、1.1 、1.1.2等数字依次标出。
4. 主要符号表:如果论文中使用了大量的符号、标志、缩略词、专门计量单位、自定义名词和术语等,应编写成主要符号表。
若上述符号和缩略词使用数量不多,可以不设专门的符号表,而在论文中出现时加以说明。
(二)主体部分1. 引言:在论文正文前,内容包括该研究工作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本研究主题范围内国内外已有文献的综述、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等。
2. 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
内容一般包括理论分析、计算方法、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本研究方法与已有研究方法的比较等。
论文中引用他人的观点、数据、结论等,应在相应位置以上标的形式注明参考文献号码。
3. 结论:结论是全文经过分析、推理、判断和归纳形成的总观点,应该明确、精练、完整、准确,要着重介绍本人的独立见解和创造性成果及其在本学科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附录部分1. 参考文献:只列作者直接阅读过、在正文中被引用过、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
学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数量应不少于10篇。
参考文献一律放在论文结论后。
2. 附录:主要包括(1)正文内不便列出的冗长公式推导;便于他人阅读的辅助性数学工具或表格;重复性数据、图表;计算程序及说明;计算机软件类设计验收报告等。
人文学院文学院学位论文要求格式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学院学士学位论文基本要求与书写格式一、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学士学位论文,它要求表明该同学在某一学科领域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知识和理论,并具备了一定的独立研究能力。
要求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或新成果,在理论上或实践上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或本门学科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并能表明作者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这类论文在内容上不但要强调较强的科学性,而且注重独创性,要求能反映出该同学在某一科学领域中的今后潜在研究能力和发展趋向。
但毕业论文在科学性和创见性上的要求,不像其他学术论文那样高。
它的独创性要强于学年论文,而又弱于硕士、博士论文。
其篇幅在8000字以上。
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学生本人独立完成。
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的完整的学术论文,一般用中文撰写,特殊专业可用英文或其他文字撰写,但论文题目、摘要等必须有中文译注。
二、学位论文书写格式学士学位论文一般应包括下述几部分:(1)论文封皮及首页格式(样式、字体字号、间隔)见附录。
论文封面按统一样式进行制作。
论文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简明、恰当,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
(2)中文摘要:论文第三页为中文内容摘要,应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
学位论文摘要是学位论文的缩影,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
论文摘要应尽量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少用公式字母,语言力求精炼、准确。
在本页的最下方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5个。
学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字数为500—800字。
(3)英文摘要中文摘要后的下一页为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摘要相同。
(4)目录论文各章节的详细目录。
(5)引言(或序言)内容为本论题的重要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本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本论文主要的基本观点。
(6)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
(因学科专业不同、论文的选题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写作方式。
学士学位论文编写格式

学士学位论文编写格式
1.封面: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学校名称、学院名称、指导教师
姓名等基本信息。
2.摘要:对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简要描述,字数通常在
200字左右。
4.引言:介绍研究背景、目的、意义,阐明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论
文结构。
5.文献综述:对已有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性的回顾和批评,说明研究的
创新点和缺口。
6.研究方法:详细叙述研究的方法和实验设计,包括研究对象、数据
收集方法、样本选择、实验设计等。
7.结果与分析:将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以图表和文字说明的形
式呈现,清晰解释数据结果。
8.讨论:对结果进行解释,并与文献综述进行对比和讨论,分析实验
结果的原因和意义。
9.结论:总结研究的主要发现,指出研究的局限性,提出展望和建议。
11.附录:包括与正文内容有关但较为详细的数据、图表、计算公式
等内容。
注意事项:
-论文中的各章节标题一般需要按照一定的层次结构进行编号,例如1、1.1、1.1.1等。
-文中引用的文献需要按照学校或学院规定的引用格式进行标注和排列。
-论文需要使用规范的字体、字号、行距等排版格式。
根据具体学校或学院的要求,上述格式可能会有一些变化,请务必参考所在学校或学院的官方指南或指导老师提供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论文的构成1.1 引言本文的目的在于提高学士论文的写作效率。
1.2 前置部分1.2.1 扉页首页用中文,后一页用英文。
要有题目、学士论文标注文字、作者、导师、学校、日期。
中文题目中一般不要出现英文名称和英文字母的缩写词。
字数一般不要超过20个,但可以有副标题。
1.2.2摘要首先为中文摘要,然后另页起为英文摘要(Abstract)。
摘要和Abstract在内容上要相同。
摘要应说明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1.2.3关键词关键词选3~8个。
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左下方。
标题“关键词”和“Keywords”后空一格且不跟“:”号。
各个关键词间用逗号分开。
“Keywords”不要写成“Key words”。
1.2.4 符号表表中给出符号、符号的含义说明、国际标准单位和首次出现的页码。
符号按字母顺序排列,先出现英文字母符号,再出现希腊字母符号。
收录要全, 常见的问题是一方面列了“符号表”,另一方面,论文中的一些符号并没有收入表中。
1.2.5 缩略词表表中给出缩略词、英文全称、含义的中文说明和首次出现的页码。
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缩略词表不能与重要符号表混合成一个表。
1.2.6 目录页目录页各层标题中同一层次的排列要靠左对齐, 且下一个层次的标题都应比上一个层次向右缩进2个字的空间。
页码靠右对齐。
目录页中各章节如何安排, 哪一章在前, 哪一章在后, 哪些内容为一章, 哪些内容为一节, 都必须在写作前与导师商量好, 然后再撰写。
否则一旦导师要求重新编排章节, 这以前的写作时间和精力就被浪费了。
1.3 主体部分1.3.1 一般要求全文要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码。
页码应标注在每页的右下角。
封面、封二、封三和封底不编页码。
将目录页等前置部分(见第1.2节)单独编排页码,用罗马大写数字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Ⅺ,Ⅻ等。
图、表、公式、化学反应式等,用阿拉伯数字分别分章依序、连续编排序号。
论文中第一次出现缩略词时,无论有多么熟悉, 要给出中、英文全称,此后一直用缩略词,不再出现中、英文全称。
1.3.2 引言引言要叙述研究工作的目的、意义、内容或对象、国内外相关领域的近期工作、本课题的重要发展(里程碑)以及作者所在学科组的工作。
引言还应叙述本项研究内容的关键环节、难题所在、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全文的安排等。
叙述时语言要精练、准确。
常见的问题是重点内容被“淹没”在大量素材中, 并没有达到上述各项要求。
1.3.3 正文正文各章、节要给出详细的研究内容,包括研究对象、实验和观测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和观测结果、计算方法和编程原理、原始数据或原始资料、经过加工整理借讨论的图表、对方法和结果的讨论、形成的论点和导出的结论等。
各章中要特别注意科学合理地给出最第一手的数据、图表、设施说明图有关照片等。
有些内容不宜作为正文内容,可以作为正文的附录,放在“参考文献表”后,哪些内容作附录要征求导师意见。
常见的问题是上述各项内容虽然写了,但一章一节作为一个整体没有产生“研究”的“味”。
每一章都应有“本章小结”作为最后一节。
小结中不但要给出有关研究结果的总结,而且要给出有关研究方法的总结。
“本章小结”中的结论用1)、2)、3)……给出。
1.3.4 总结与展望最后一章应为―总结与展望‖。
第1节的标题应为“总结”,总结部分须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章“本章小结”的简单重复。
结论应准确、完整、明确、精练。
第2节的标题应为“展望”,可以在这一节中提出有关建议,例如尚待解决的问题、仪器设备改进意见、下一步研究设想等。
1.3.5 参考文献表学士论文在正文后要给出参考文献表(见第3.3节)。
1.2.6致谢2 学士论文撰写及打印格式基本要求2.1 论文形式2.1.1 打印用纸打印用A4纸。
2.1.2 页面设置页边距取上3.0 cm,下2.0 cm,左2.8 cm,右2.2 cm,页眉1.8 cm,页脚1.5 cm。
行间距取22磅(操作:格式→段落→行距→固定值→设置值22磅)。
字间距取加宽1磅(操作:格式→字体→间距→加宽→磅值1磅)。
在上述要求下,请检查是否实际可以达到每行35字,每页32行,每页字数约1120字。
学位论文的每一页,从前置部分起,都要有页眉,居右排列。
2.2 字体和字号2.2.1前置部分前置部分中,标题“摘要”、“关键词”、“重要符号表”、“缩略词表”用四号黑体加粗,正文用小四号宋体。
“Abstract”标题用Times New Roman,四号,加粗。
正文用Times New Roman, 小四。
“Keywords”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加粗。
目录页中,标题,即“目录”两字,用四号黑体加粗。
编排时,前置部分的每个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加粗,写在目录上的章名用四号黑体加粗,其他各个层次的节名用小四号宋体。
2.2.2主体部分每章标题取黑体加粗, 三号。
每节标题取黑体加粗, 四号。
节以下标题取黑体加粗, 小四号。
各级标题中的序号取Times New Roman加粗。
正文部分取宋体, 小四。
正文中, 从每节标题开始(包括每节标题在内),各层标题和正文各行的行距一律一样,即标题前后不留空。
页眉取宋体, 五号。
图序和图题用五号黑体加粗。
图注与说明用小五号宋体。
表序和表题用五号黑体加粗。
表身内容用五号宋体。
表注与说明用小五号宋体。
2.3 标题层次采用四级标题制。
在正文中,每章大标题为第一层次。
不写“第1章引言”,应写“1 引言”,居中排。
第二层标题“1.1”、“1.2”等居左排列。
第三层标题“1.1.1”等居左排列。
可以有第四层标题如“1.1.1.1”,居左空2个字符排列。
在四级标题以下或正文的叙述中,还有层次性描述时,不可有第五层标题如“1.1.1.1.1”, 用“1,2,3”,再往下用“(1),(2),(3)”。
不要在标题上标注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应标注在正文的叙述中。
不要在标题上标注缩略词或其他说明性文字。
这些内容应出现在正文叙述中。
3 参考文献3.1 一般要求常见的问题是参考文献过少, 或参考文献不是直接的第一手的文献。
为了表明学士论文的学术水平,参考文献要收集经典的、影响大的、引用的多的或权威学者发表的。
一般性的参考文献尽量多用最近一、二年的文献。
论文中出现的具有专业“事实和证据”含义的图、表、公式、数据、结论等,除非是本文工作或研究的结果或结论,一定要给出所引文献来源,最合适的做法是标注参考文献。
常见的问题是有具体数据但没有权威的来源,即没有标参考文献。
有时为了省略实验方法、仪器设备的繁杂的说明,可以标注参考文献,此时应该用文字明确说明,例如“方法的介绍见文献”。
引用文献时要引用关键词、词组和重要事实,而不是句子,引用时“句子”和“内容”要自己重写,尽量不要直接抄录文献上的句子,实在避免不了,不能多于3句(含3句), 否则算抄袭。
即使只抄录了2句或1句, 也要把这个文献作为参考文献标明。
如果这两句话原本就标了参考文献,那么要加上或换成被引的手边的这个文献。
中文、英文参考文献都应该执行上述原则。
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见GB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参考文献表中的各篇文献要按照正文部分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
常见的问题是学士论文正文修改时在正文中间增加了参考文献, 但编码顺序没有调整。
引用多篇文献时,只须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
如遇连续序号,可标注起止序号。
如:[1]、[3,4]、[1,5,8]、[2-5]。
参考文献表不编章的序号,即它不是一章。
请注意,在论文目录中称“参考文献”的这部分内容,本文都称为“参考文献表”。
3.2 文内引用参考文献的标注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有如下几种情况。
3.2..1 句末引用【示例1】Ce x Zr1-x O2已成为新一代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处理的关键材料[3]。
【示例2】化学振荡,混沌与化学波的基本内容见文献[14]。
3.2.2作者姓名后引用【示例3】1998年,胡晓棉和冯长根[12]进行了Cook-off实验。
3.2.3观点、数据等处引用【示例4】在陈朗的研究中采用120 ℃[5,6-8]作为反应温度。
文献[4]给出了详细的软件说明。
3.3 文后参考文献表著录规则3.3.1 排列文后参考文献表按文献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排列。
顶格编排,回行时缩进5个英文字母的空格。
每条文献单独排。
每条文献末尾加“.”。
3.3.2 著录应齐全文献的著录项如人名、文献标题等应齐全,不得使用“同上”、“ibid”等字样。
3.3.3 作者的著录文献作者不超过3个时,全部列出。
超过3个时,只著录前3个作者,后加“, et al”。
“et al”须斜写。
应姓前名后,姓全大写、名首字母大写,姓、名之间不用逗号。
名可缩写,不加缩写点“.”。
国外文献作者请认真核实姓和名。
英文姓名例如P. Gray, 应该变为“Gray P”。
3.3.4 期刊名称的简写期刊刊名可以缩写,不加缩写点。
以下是刊名缩写基本原则。
1)由1个单词构成的刊名不能缩写。
2)由1个单音节或5个以下(含5个)字母组成的词不能缩写。
3)刊名缩写时,其中的冠词、连词、前置词一般应删除,但前置词作为刊名首词则要保留。
4)刊名中有人的名称,这个名称不能缩写。
5)著录缩写刊名时,原刊名中的符号,例如连字符“-”、加号“+”要保留。
3.3.5 字母大小写外文书名、论文标题名、专利名、标准名、报告名中的首词大写,其他小写(除专有名词外)。
期刊名每个实词首字母大写(见第6章“外文字母”)。
3.3.6 期刊年、卷、期和页码的写法1)期刊有年、卷、期号:2003, 19(2): 253-265.2)期刊有年、卷号,无期号:2003, 19: 253-265.3)期刊有年、期号,无卷号:2003(2): 253-265.3.4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3.4.1 专著(包括普通图书、会议录、汇编、学位论文、报告、标准)【著录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 题名: 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 其他责任者. 版本项.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引用页码[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表3.1~3.2给出了文献类型的标志。
表3.1 文献类型和标志代码文献类型普通图书会议录汇编报纸期刊学位论文科技报告标准专利数据库计算机程序电子公告标志代码M C G N J D R S P DB CP EB表3.2 电子文献载体和标志代码载体类型磁带磁盘光盘联机网络标志代码MT DK CD OL【示例】[1]冯长根, 曾庆轩. 化学振荡, 混沌与化学波[M].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2]陈朗, 龙新平, 冯长根, at al.含铝炸药爆轰[M].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4.[3]王丽琼, 冯长根, 杜志明. 有限空间内爆炸和点火的理论与实验[M].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4]李俊平, 周创兵, 冯长根. 矿山岩石力学—缓倾斜空区处理的理论与实践[M].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05.[5]FENG Changgen. Thermal theory of explosion and ignition[M]. Beijing: New Times Press,2000.[6]PEEBLES P Z, Jr. Probability, random variable, and random signal principles[M]. 4th ed. NewY ork: McGraw Hill, 2001.[7]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城市与工业安全: 2003中国(南京)首届城市与工业安全国际会议论文集, 南京, 2003年10月29-30[C].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3.[8]YUFIN S A. Geoecology and computers: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on Advances of Computer Methods in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Moscow, Russia, February 1-4, 2000[C]. Rotterdam: A. A. Balkema, 2000.[9]王树山. 爆轰波非常规传播现象及其应用研究[D].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 1995.[10]钱新明. 危险评价突变模型研究[D]. 沈阳: 东北大学, 1996.[11]王亚军. 整装催化剂及催化转化器若干研究[D].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 2000.[12]刘霞. 酪氨酸磷酸酶1B抑制剂及其降血糖作用[D].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 2004.[13]W AN Xingzhong. The decomposition and combustion of unstable powders undertemperature-ramped condition[D]. Portsmouth: University of Portsmouth, 1993.[14]张力, 黄曙东. 中国核科技报告:岭澳核电站人因可靠性分析[R]. 北京: 中国核信息中心,2001.[15]景国勋. 博士后出站报告: 灰色系统理论在安全中的应用研究[R].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2000.[16]U.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 Guidelines for handlingexcavated acid-producing materials, PB 91-194001[R]. Springfield: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National Information Service, 1990.[17]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稀土办公室. GB/T 18881-2002 汽油车排气净化催化剂[S]. 北京:标准出版社, 2003.3.4.2 专著中的析出文献(包括普通图书、会议录、汇编中的析出文献)【著录格式】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 析出文献其他责任者//专著主要责任者. 专著题名: 其他题名信息. 版本项.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析出文献的页码[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示例】[1]冯长根, 刘霞. 苦瓜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M]//苏定冯, 缪朝玉, 王永铭. 2003年药理学进展.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60-64.[2]周长春, 冯长根. 煤矿井下瓦斯爆炸过程结构的初步分形研究[M]//冯长根, 李后强, 祖元刚. 非线性科学的理论, 方法和应用.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7: 115-120.[3]景国勋, 冯长根. 人的行为过程的状态空间特征分析初探[M]//白春华, 何学秋, 吴宗之,et al.二十一世纪安全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0: 132-136.[4]WEINSTEIN L, SWERTZ M N. Pathogenic properties of invadingmicroorganism[M]//Sodeman W A, Jr., Sodeman W A. Pathologic physiology: mechanisms of disease. Philadelphia: Saunders, 1974: 745-772.[5]蒋军成, 王志荣. Danger and hazards analysis and risk assessment in process industry[C]//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城市与工业安全: 2003中国(南京)首届城市与工业安全国际会议论文集.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3: 161-167.[6]WU Chao, YANG Dian, ZUO Zhixing. Establishing professional degree of master of safetyadministration (MSA) and raising safety status[C]//WANG Y ajun, HUANG Ping, LI Shengcai.Progress i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 ol.Ⅳ, Part A.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4: 3-7.[7]QIAN Xinming, FENG Changgen, CHEN Linshun. Comparison study among the models toevaluate the consequence for vapor cloud explosion[C]// LI Shengcai, W ANG Y ajun, HUANG Ping. Progress i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 ol. V, Part A.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5: 194-198.3.4.3 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包括期刊、报纸中的析出文献)【著录格式】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 连续出版物题名: 其他题名信息, 年, 卷(期): 页码[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示例】[1]冯长根, 刘赵淼, 曾庆轩, et al. 反应NH4ClO4+Mg+K2Cr2O7的非线性化学动力学—Ⅰ. 固相振荡燃烧的实验现象[J]. 化学学报, 1999, 57:229-235.[2]FENG C G, SCOTT S K. Times to ignition in systems initiated by light[J]. J Chem Soc FaradayTrans, 1984, 2(80): 601-605.[3]傅刚, 赵承, 李佳路. 大风沙过后的思考[N/OL].北京青年报, 2000-04-12(14)[2005-07-12]./Bqb/20000412/GB/4216%5ED0412B1401.htm.[4]冯长根. 科技队伍建设中的同行认可价值体系[N]. 人民日报, 2003-05-09(08).3.4.4 专利文献【著录格式】序号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 专利题名: 专利国别, 专利号[文献类型标志]. 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示例】[1]冯长根, 曾庆轩, 周从章, et al. 一种制备功能性离子交换纤维的新方法. 中国, ZL01142191.6[P]. 2001-09-17.[2]曾庆轩, 冯长根, 周从章, et al. 一种糖汁脱色方法. 中国, ZL 01142190.8[P]. 2001-09-17.[3]KEITH C D, SUMMIT, SCHREUDERS T, et al. Apparatus for purifying exhaust gases of an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 3441381[P]. 1969-04-29.[4]KOSEKI A, MOMOSE H, KAWAHITO M, et a l. Compiler: US, 828402[P/OL].2002-05-25[2002-05-28].http://FF&p=1&u=netahtml/PTO/search-bool.html&r=5&f=G&l=50&col=AND&d=PG01&sl =IBM.AS.&0S=AN/IBM&RS=AN/IBM.3.4.5 电子文献(包括数据库、计算机程序、电子公告)【著录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 题名: 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示例】[1]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 Inc. History of OCLC[EB/OL]. [2000-01-08]./about/histroy/default.htm.4 插图4.1 一般要求表示研究成果的曲线图、谱图等,图的大小应为1个A4纸页面,可以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