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链路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数据链路层技术中的网络安全与防护措施研究(一)

数据链路层技术中的网络安全与防护措施研究在这个数字化时代,网络安全成为了每个人都需要关注的重要议题。
而在网络通信中,数据链路层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数据链路层技术中的网络安全问题,并介绍一些常见的防护措施。
一、网络安全的重要性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数据链路层技术已经成为网络通信的核心。
在数据链路层中,数据包的传输是通过物理层传输介质实现的,并且有着许多与安全相关的问题。
如果数据链路层存在安全漏洞,恶意攻击者可能会获取关键信息、破坏网络服务或者进行未经授权的访问。
二、数据链路层中的网络安全问题1. 数据窃听与嗅探:在数据链路层中,数据包可以通过窃听和嗅探技术被获取到。
这将导致用户的隐私和敏感信息泄露,对个人和组织来说都是巨大的威胁。
2. MAC地址欺骗:MAC地址是用于识别网络设备的唯一标识。
然而,恶意攻击者可以通过欺骗的方式伪造MAC地址,从而获得未授权的网络访问权限。
3. ARP欺骗:ARP(地址解析协议)欺骗是一种常见的攻击手法。
攻击者通过发送虚假的ARP响应,使得通信双方产生误解,从而截取或篡改数据。
4. 帧劫持:帧劫持是指恶意攻击者在数据链路层中截取或修改数据帧。
这可能导致重要数据的篡改、丢失或者被替换,对通信的完整性和可靠性造成威胁。
三、数据链路层的防护措施1. MAC地址过滤:通过在网络设备上设置合适的MAC地址过滤规则,可以限制只有授权设备可以连接到网络中。
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欺骗。
2. ARP防火墙:ARP防火墙可以通过监测和过滤虚假的ARP请求和响应,保护网络免受ARP欺骗攻击。
它可以检测和阻止恶意ARP数据包,确保通信的安全性。
3. 数据加密:对于重要和敏感的数据,实施强大的加密机制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使用加密算法和密钥管理协议,可以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4. 数据完整性检查:在数据链路层中,数据的完整性是至关重要的。
采用数据完整性检查机制,可以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验证数据的完整性,防止数据篡改和劫持的发生。
网络安全测试方案

网络安全测试方案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为了确保企业或个人网络系统的安全,进行网络安全测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网络安全测试方案的概念、目的、方法和实践。
网络安全测试方案是指通过模拟网络攻击和漏洞利用场景,来评估和验证网络系统安全性的过程。
它是一种有效的安全检测手段,可以帮助企业或个人发现网络系统中的潜在威胁和漏洞,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修复。
发现漏洞:网络安全测试可以发现网络系统中的漏洞,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程序等各个层面的漏洞。
这些漏洞可能被黑客利用,导致数据泄露、系统崩溃等严重后果。
评估安全性:网络安全测试可以评估网络系统的安全性,通过对各种攻击场景的模拟和测试,了解网络系统对各种攻击的抵抗能力。
提高安全性:网络安全测试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或个人发现现有的漏洞,还可以提高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通过测试,可以发现网络系统的弱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
黑盒测试:黑盒测试是指在不了解网络系统内部结构的情况下,通过输入和验证输出来检测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这种测试方法可以模拟各种攻击场景,包括暴力破解、SQL注入等。
白盒测试:白盒测试是指在了解网络系统内部结构的情况下,通过测试内部结构和代码来检测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这种测试方法需要对被测系统的内部结构和代码有深入的了解。
灰盒测试:灰盒测试是指介于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之间的测试方法。
它既不完全了解被测系统的内部结构,也不完全依赖于输入和验证输出。
这种测试方法通常用于对网络系统进行综合测试。
确定测试目标:在进行网络安全测试前,需要明确测试的目标和范围。
这包括被测系统的类型、漏洞类型、攻击场景等。
选择测试方法:根据被测系统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
例如,对于Web应用程序,可以使用黑盒测试来模拟用户访问和输入,以检测潜在的SQL注入漏洞。
设计测试用例:根据被测系统的特点和要求,设计合适的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应该包括输入和预期输出,以及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
智能网络解决方案

(1)采用智能运维系统,实时监测网络运行状况,提前发现并解决问题。
(2)通过SDN(软件定义网络)技术,实现网络资源的灵活调度和优化。
(3)引入自动化部署和运维工具,降低运维成本,提高运维效率。
4.网络扩展性设计
(1)预留足够的网络接口和设备容量,满足未来业务发展需求。
(2)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后期网络设备的升级和扩展。
2.保障数据安全,防止信息泄露,确保合法合规。
3.优化网络架构,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降低运维成本。
4.提供灵活的网络扩展性,满足未来发展需求。
三、解决方案
1.网络架构设计
(1)采用分层设计,将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分离,提高网络性能和稳定性。
(2)核心层采用高性能路由器,保障高速数据传输。
(3)汇聚层采用高性能交换机,实现不同接入层之间的数据交换。
2.安全评估:定期进行网络安全检查,确保合规性。
3.成本效益分析:评估项目投资回报,分析运营成本。
4.用户满意度调查:收集用户反馈,评估项目实施效果。
九、总结
本智能网络解决方案从网络架构、数据安全、网络优化与运维、网络扩展性等方面进行了严谨的设计,旨在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安全、合规的网络环境。通过项目实施,将显著提升网络性能,降低运营成本,为用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供有力支持。
智能网络解决方案
第1篇
智能网络解决方案
一、项目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网络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为满足企业及个人用户在信息传输、数据处理、网络安全等方面的需求,特制定本智能网络解决方案。本方案旨在提供一套合法合规的网络架构,助力企业和个人高效、安全地开展各项业务。
二、项目目标
(完整版)典型企业网络边界安全解决方案

典型中小企业网络边界安全解决方案意见征询稿Hillstone Networks Inc.2010年9月29日目录1 前言 (4)1.1 方案目的 (4)1.2 方案概述 (4)2 安全需求分析 (6)2.1 典型中小企业网络现状分析 (6)2.2 典型中小企业网络安全威胁 (8)2.3 典型中小企业网络安全需求 (10)2.3.1 需要进行有效的访问控制 (10)2.3.2 深度应用识别的需求 (11)2.3.3 需要有效防范病毒 (11)2.3.4 需要实现实名制管理 (11)2.3.5 需要实现全面URL过滤 (12)2.3.6 需要实现IPSEC VPN (12)2.3.7 需要实现集中化的管理 (12)3 安全技术选择 (13)3.1 技术选型的思路和要点 (13)3.1.1 首要保障可管理性 (13)3.1.2 其次提供可认证性 (13)3.1.3 再次保障链路畅通性 (14)3.1.4 最后是稳定性 (14)3.2 选择山石安全网关的原因 (14)3.2.1 安全可靠的集中化管理 (15)3.2.2 基于角色的安全控制与审计 (16)3.2.3 基于深度应用识别的访问控制 (17)3.2.4 深度内容安全(UTMPlus®) (17)3.2.5 高性能病毒过滤 (18)3.2.6 灵活高效的带宽管理功能 (19)3.2.7 强大的URL地址过滤库 (21)3.2.8 高性能的应用层管控能力 (21)3.2.9 高效IPSEC VPN (22)3.2.10 高可靠的冗余备份能力 (22)4 系统部署说明 (23)4.1 安全网关部署设计 (24)4.2 安全网关部署说明 (25)4.2.1 部署集中安全管理中心 (25)4.2.2 基于角色的管理配置 (29)4.2.3 配置访问控制策略 (30)4.2.4 配置带宽控制策略 (31)4.2.5 上网行为日志管理 (33)4.2.6 实现URL过滤 (35)4.2.7 实现网络病毒过滤 (36)4.2.8 部署IPSEC VPN (37)4.2.9 实现安全移动办公 (38)5 方案建设效果 (38)1前言1.1方案目的本方案的设计对象为国内中小企业,方案中定义的中小型企业为:人员规模在2千人左右,在全国各地有分支机构,有一定的信息化建设基础,信息网络覆盖了总部和各个分支机构,业务系统有支撑企业运营的ERP系统,支撑企业员工处理日常事务的OA系统,和对外进行宣传的企业网站;业务集中在总部,各个分支机构可远程访问业务系统完成相关的业务操作。
5G核心网安全解决方案

5G核心网安全解决方案5G核心网安全是指在5G网络中,保护核心网系统和网络资源免受各种网络攻击的安全解决方案。
5G核心网是5G网络的关键组成部分,负责控制和管理5G网络中的所有通信流量和业务数据。
因此,确保5G核心网的安全性至关重要,不仅关乎个人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还关系到整个网络的稳定和可靠性。
1.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身份认证是核心网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采用强身份认证机制,如双因素认证,可以确保只有合法的用户能够成功接入核心网。
此外,采用访问控制技术,如访问控制列表(ACL)和安全策略,可以限制未授权用户的访问。
2.数据加密和隐私保护:通过使用高强度的加密算法,对核心网中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可以避免敏感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取或篡改。
此外,通过对用户个人信息进行匿名化处理,可以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
3.安全监测和威胁防护:建立安全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报警有关核心网安全的异常行为,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流量过滤、入侵检测和DDoS防护等。
此外,使用先进的威胁情报和威胁情景分析技术,可以有效预测和防范新型网络威胁。
4.安全审计和日志管理:核心网需要进行定期安全审计,检查网络硬件、软件和配置是否存在漏洞,以及是否符合最佳安全实践。
同时,做好日志管理,记录和分析核心网中的操作和事件,为安全事件调查和溯源提供必要的信息。
5.多层次的安全防护:5G核心网的安全防护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包括物理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
在物理层和网络层,可以采取防火墙、入侵防御系统和访问控制等技术手段。
在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可以使用加密技术、数字签名和安全协议等保护通信链路和数据传输的安全。
6.安全培训和意识提升:建立完善的安全培训制度,提升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使其能够及时发现和应对安全威胁。
同时,定期组织安全演练和模拟攻击,提高人员对安全事件的响应能力。
综上所述,5G核心网安全解决方案需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包括身份认证、数据加密、安全监测、多层次防护等。
网络安全方案

目录网络安全问题 (2)设计的安全性 (2)网络拓扑结构图 (3)设备选型 (3)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系统 (4)应急指挥调度系统 (6)网络安全审计系统 (7)服务器群组防护系统 (8)数据库审计系统 (8)总结 (10)网络安全问题随着国内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普及,企业经营活动的各种业务系统都立足于Internet/Intranet环境中.但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也在困扰着用户。
Internet所具有的开放性、国际性和自由性在增加应用自由度的同时,对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网络系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甚至处于瘫痪状态,将会给企业、社会、乃至整个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应此如何使企业信息网络系统免受黑客和病毒的入侵,已成为信息事业健康发展所要考虑的重要事情之一。
一般企业网络的应用系统,主要有WEB、E-mail、OA、MIS、财务系统、人事系统等.而且随着企业的发展,网络体系结构也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应用系统也会越来越多。
但从整个网络系统的管理上来看,通常包括内部用户,也有外部用户,以及内外网之间。
因此,一般整个企业的网络系统存在三个方面的安全问题:(1)Internet的安全性: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安全事件层出不穷.近年来,计算机病毒传播、蠕虫攻击、垃圾邮件泛滥、敏感信息泄露等已成为影响最为广泛的安全威胁。
对于企业级用户,每当遭遇这些威胁时,往往会造成数据破坏、系统异常、网络瘫痪、信息失窃,工作效率下降,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也很大。
(2)企业内网的安全性:最新调查显示,在受调查的企业中60%以上的员工利用网络处理私人事务.对网络的不正当使用,降低了生产率、阻碍电脑网络、消耗企业网络资源、并引入病毒和间谍,或者使得不法员工可以通过网络泄漏企业机密,从而导致企业数千万美金的损失。
所以企业内部的网络安全同样需要重视,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有未授权访问、破坏数据完整性、拒绝服务攻击、计算机病毒传播、缺乏完整的安全策略、缺乏监控和防范技术手段、缺乏有效的手段来评估网络系统和操作系统的安全性、缺乏自动化的集中数据备份及灾难恢复措施等.(3)内部网络之间、内外网络之间的连接安全: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及移动办公的普及,逐渐形成了企业总部、各地分支机构、移动办公人员这样的新型互动运营模式.怎么处理总部与分支机构、移动办公人员的信息共享安全,既要保证信息的及时共享,又要防止机密的泄漏已经成为企业成长过程中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校园网安全架构与安全管理解决方案

游方式 、电信宽 带与 C R E E N T双出 口不 同管理模 式 、代理与直接上网混合模式等等给校园网系统设
计 与规 划 、实 现 与 管 理 及安 全 构 筑 带 来 很 大 的 难 度 。为确保 网络 能够 连 续地 正 常有 效地 运 行 ,我 们 在 实践 中不 断优 化 和完 善 网络 安 全架构 和管理 。
【 收稿 日期】2 0 — 3 3 0 6 0 —1
() 代理 服务 :采 用微 软 IA代理 防火墙 系统 3 S
[ 基金项 目 深圳 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资助项 目 (G 0 0 1 ) 】 L 一462 [ 简介】 孙晓华 ( 6 一 ,女 ( ,河南舞 阳人 ,副教授 ,E m i @ zt o 作者 1 6) 9 汉) - a :sn h s i m n l i.
成 ,无线 覆 盖学 生 宿舍 、阅览 室 、会议 室 、运 动 场 千兆光纤双链路捆绑 ,拓展楼层之间 、楼宇之间的
等大部 分校 区 ,实现校 内漫游 。对外通 过 I0 M 带 宽 、可靠性和冗余度 ,保证 主干线路的 畅通无 O0
光纤 连接 It nt 目前 有 10兆 电信 I ne e, r 0 P城域 网宽 阻,每楼层 、配线问在设计时考虑一定的冗余 ,如 带 直接 出 口到 It nt 网 ,并 作 为 教 育 网骨 干 节 图 1 示 。 ne e 公 r 所 点 ,为学 院提 供 Itre 和 C re访 问服务 。 nent ent 作 为一 个 以 I 主 专业 的学 院 ,对 网络 及其 T为 应用 环境 的不 同需 求 较 高 ,有线 上 网与 无线 校 园漫
维普资讯
第 4卷 第 1 期
20 0 6年 3月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一种双链路网络的设计与实现

一种双链路网络的设计与实现作者:唐明伟,胡节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年第13期摘要:为有效解决数字校园通信网络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逻辑双链路冗余的通信网络设计思想。
对通信网络需求及特点进行分析,设计了通信网络的拓朴结构和方案,实现了通信网络的高可靠性。
网络的实际运行结果表明了该设计思想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双链路;网络;层次化网络结构;冗余链路中图分类号:TP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13-3321-02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Logical Dual-link NetworkTANG Ming-wei1, HU Jie2(1.School of Mathematics & Computer Science technology, Xihua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1, China; 2.Software College,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1, China)Abstract: To effectively dealt with the digital campu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instability problems, a logic-based dual-link redundant communication network is present. Analysing the need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mmunication network, a new communication network is proposed, which include topology and dual-link each other to back up and automatically switch. Th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designed can provide more reliability than others. The experiment result show that it is more effective and reliable.Key words: dual-link; network; hierarchical networks architecture; redundant links随着中国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校园网络的建设已经成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链路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一、需求分析:
为业务提供所承诺的 的可靠服务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提供 接入和网站访问的服务商不仅需要保证链路和网站内所有的 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的高可用性,还必须保证链路和站点本身的高可用性。
保证 接入的稳定性对于 服务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的服务商采用一条 接入,也就是说使用一个 的链路。
显然,一个 无法保证它提供的 链路的持续可用性,从而可能导致 访问和网站 接入的中断,而 接入的中断则意味着高额的损失。
一个企业可以采用多链路( )和集群 的解决方案来避免 接入中断所造成的损失。
在这里所提及的 通常指同时使用不同 提供的多条 接入链路; 集群 是指在接入点利用同品牌通型号的两个或者多个防火墙形成互为备份 冗余的功能。
由于多链路解决方案能够提供更好的可用性和性能,它正在被越来越多的 服务商和企业所采用。
可用性的提高来自于多条链路的使用,而性能提高则是因为同时使用多条链路增加了带宽,而加入集群的同时更加保护网络不受因单点故障而导致网络中断的风险。
二、方案描述
多链路冗余起到在多个运营商之间故障的转移,但是防火墙作为内外网的接入点,当设备出现故障便会导致内外网之间的网络业务的全部中断 引起单点故障 影响业务正常运行。
因此在网络接入点部署多台设备形成备份 冗余是非常必要的,其中一台设备发生故障时,数据便会切换到另外一台设备上继续传输 而且还可以做设备性能的叠加增强。
下面是网络拓扑图:
三、功能实现
双链路功能
对于外向型连接
多重连接将以速度为目标对外向型互联网连接进行优化。
多重连接使用来自于各个 的源 地址检测与服务器的连接情况。
反馈速度最快的连接可以继续进行工作。
因此,每个连接都必定是速度最快的连接,其结果是,综合数据吞吐率将远远超过一个服务性能不稳定的单个连接。
经过累加,暂时性工作性能高峰将为整个系统的工作带来优势,还可以避免延迟现象的发生。
对于内向型连接
多重连接技术中将对内向型连接进行负载均衡,并以获得最高水平的可用性为目标而进行优化,因此,用户在访问您的站点时将不会出现延迟现象或服务中断。
通过对服务器使用特殊 地址,多重连接技术将可以实现这一目标;此时,服务器上将被
配置多个 地址,而这些 地址来自于由多个 所分配的 地址范围当中。
线路负载均衡原理
通过 卓越有效的 功能为总部多条 多条链路无缝实现链路负载均衡。
目前 可实现多种负载均衡方式:
:本方式通常用来解决南电信北网通互通难的问题,从而实现访问电信线路出去访问电信网络,反之通过网通线路出去。
:线路备份, 提供备份优先级,并可指定那些预留线路不参与线路备份,保证关键业务的持续有效。
:真正的负载均衡实现多条链路的叠加, 也可以指定预留线路不参与负载均衡。
对不同质量的
线路也可以加权处理。
:通过这种负载均衡的方式可以保证每条链路的带宽都能充分利用从而实现投资最大化。
线路切换机制
通过配置多链路事件的粘滞连接、故障回复来实现线路之间的相互切换。
粘滞连接:在规定的时间段内持续使用同一个 接口的连接。
在为多 使用“循环法”或“接口溢出”选项时,可以设置粘滞连接参数。
粘滞特性
可确保:当数据包通过某个外部接口发送出去时,在指定时间段内,源
地址和目标 地址对之间的所有未来的数据包都使用同一个外部接口。
默
认情况下,粘滞连接会在 分钟内使用同一个接口。
故障回复:当发生故障转移事件时希望 设备执行的操作,使主外部接口重新处于活动状态。
发生此情况后,所有新连接将立即故
障回复到主外部接口。
可以选择在发生故障回复时为正在处理的连接使用此
方法。
集群功能
触发故障转移的事件
群集主控设备的被监控接口出现链路故障
如果群集主控设备的被监控接口无法发送或接收流量,将触发故障转移。
您可以在
的 配置中查看被监控接口的列表。
群集主控设备没有完全正常运转
如果在群集主控设备中检测到软件故障或硬件故障,或群集主控设备上的关键进程
失败,将触发故障转移。
群集收到来自于 的“故障转移主设备”命令
主控设备故障转移到备份主控设备。
发生故障转移
当群集主控设备发生故障转移之后,备份主控设备将成为群集主控设备。
原来的群集主控设备将重启,并作为备份主控设备重新加入群集。
群集将故障转移,并保持所有数据包筛
选器连接、 隧道和用户会话。
对于主动 主动和主动 被动,执行的效果相同。
在主动 主动群集中,如果备份主控设备出现故障,群集将故障转移,并保持所有数据包筛选器连接、 隧道和用户会话。
代理连接和 连接可能中断,在主动 被动群集中,如果备份主控设备出现故障,将不会中断连接或会话,因为备份主控设备未被分配任何任务。
故障转移期间监视群集
在 的“前面板”选项卡中,在成员名称之后会显示群集中每个设备的角色。
如果您在群集主控设备故障转移期间查看“前面板”选项卡,可以看到群集主控设备的角色从一个设备转移到另一个设备。
在故障转移期间,您可以看到:
原来的备份主控设备的角色从“备份主控设备”变为“主控设备”。
原来的群集主控设备重启时,其角色先变为“非活动”,然后又变为“闲置”。
原来的群集主控设备重启后,其角色变为“备份主控设备”。
四、 产品技术性能
公司
美国 公司是世界领先的高效率和全系列 安全方案供应商,是全球排名前五位的专门生产防火墙的公司之一。
公司 年成立于美国的华盛顿西雅图,并在北美、南美和亚洲等地设有办事处,全球员工总数约 多名。
年 月 日在纳斯达克上市(纳斯达克股票代号: )。
是全球领先的高效率、全方位 方案供应商,宗旨是保护那些通过 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并确保其通信安全。
公司以生产即插即用 安全设备“ ”和相应的服务器安全软件而闻名于世。
通过公司具有创新意义的 ,单位与用户能保持其安全系统总是处于最新状态。
公司全球首创了专用安全系统,在 年首家将应用层安全运用到系统,并在 年全球首创可全面升级的整合安全网关。
年 公司推出了基于全新技术的 安全系统和 高端安全设备,为市场提供了更安全、更全面、更强大的安全设备。
公司是生产即插即用 安全设备的先锋,为不同规模的用户提供解决方案,从跨国大型企业和远程工作人员,一直到使用单个宽带连接的家庭办公室。
公司的智能分层安全防御机制提供了健壮的、
可信赖的网络安全方案,可调节安全防御的深度,以满足不同规模用户的特殊要求。
公司在 年先后建立了上海、北京办事处。
由 年至今已经为 用户提供超过总计 万台 产品,并且在金融保险、制造、交通、通信等行业以及众多的跨国公司和政府单位成功的实施应用。
“预防御”保护
通过其 统一威胁管理( )平台的智能分层安全( )技术提供了“预防御”( )保护,能够有效地阻止新的和未知的攻击,同时不需要攻击特征的支持。
什么是“预防御”
在网络安全的领域,人们对“预防御”攻击保护有多种不同的说法。
但是,厂商们真正提供的防护服务却截然不同。
零天威胁( )是指新的或未知的攻击,它们出现的时候,还没有写好相应的补丁程序或者攻击特征。
预防御保护( )是指在发现漏洞,以及在建立和发起真正的攻击之前,就阻止新的或未知的威胁。
架构中集成了真正的预防御保护
的智能分层安全
( )技术构架合并了关键的安全功能来防范攻击大类,以及防范即使是当时未知的变种。
其中一些功能包括:协议异常检测——阻止与协议标准不符的恶意通信。
模式匹配——通过全面检查整个数据包,在系统中标记并移除高风险文件,比如 和脚本文件、病毒、间谍软件和木马。
行为分析——识别并阻止来自主机的可疑通信,其中包括 和 攻击、端口扫描和地址扫描。
漏洞空窗期
基于攻击特征的方案只能阻止已经识别出来的威胁。
在分析出攻击特征,开发好补丁程序,并实际部署之前,您的网络对于新的溢出漏洞仍然没有任何免疫力。
考虑一下当今的各式网络攻击的频率和破坏力,即使失去一分钟保护,都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事实上,在分析出攻击特征或开发出补丁,并进行实际部署之前,用户需要的是几小时、几天甚至几周的等待时间。
这个网络漏洞的空窗期是每一个 管理者的噩梦。
强大的保护层协同工作
和市面上的许多 产品不同,通过 中的 构架,安全层能够协同工作来加强总体安全性。
软件功能相互协调,各个组件均对整体安全结构提供支持。
如:当入侵预防服务发现攻击时,可通知防火墙如何进行处理。
层与层之间的合作通信减轻并协调了安全功能要求执行的计算和处理。
结果是您获得了保证安全所需的保护,同时优化了性能。